好茶的标准
茶叶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要想买到质量可靠的茶叶,必须对茶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需明白好茶的标准。
首先必须健康安全的。好茶的第一个标准,必需要在原生态环境下种出来的。最起码也要是无公害的茶园种出来的。任何茶本来都是健康的,但种茶的和做茶的不一定健康,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不断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茶叶的含铅量,农药残留量大大增加。
其次是适合自已的口感。无论什么茶种,买茶一定要买自已喝得懂的茶。在你没真正弄懂要买的茶之前,就买自已觉得好喝的茶。如普洱茶,年份只是成为好普洱茶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条件。好的普洱茶当年就好喝,而且越放越好。不好的普洱茶放十年还苦涩。
再次是适合自己的身体。喝茶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身体,喝了要觉得舒服。茶叶含有咖啡因和茶碱,对肠胃,神经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新的古树生普,抽烟或容易上火的人喝了舒服,也有人喝了胃受不了,或睡不了。那就要转喝普洱熟茶或陈放了几年的生普。
最后是适合自已的消费水平。中国的茶文化是一种生活的艺术,那些较昂贵的茶大多是品饮以外的价值,有机会尝一尝就行。平日里喝茶,在以上三个条件的前题下,根据每个人的爱好选择一些自己能轻松消费的茶品。就是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茶。
买茶叶的诀窍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的来评定。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条索,开汤品尝。
看外形
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这是由于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等。
看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假若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闻香气
闻香气,茶香誉称为“天下第一香”,历来为茶人看重。只要称得上是好茶者,必须具有讨人喜欢的香气,或清雅,或浓烈,只要令人神闲意远,有开神敞怀之感即可。假若有杂质有异味,或染有烟焦味,并非出自茶香,则不能称为好茶。
尝滋味
也可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
摸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一定的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茶马贸易”的传说
“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宋代在四川名山等地还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政府机构”茶马司”。
茶马古道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的古代贸易通道。形成于汉藏民族“茶马互市”的贸易往来,积淀着唐代以来近两千年的历史。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当时最大的贸易中转站便要属四川的康定了。康定过去叫做“打箭炉”,西来的马帮到达康定,在这里进行茶马贸易。1696年康熙帝批准了在康定进行茶马互市贸易的请求。从此,国内的茶叶经过康定运往西方,而南亚、欧洲、美洲的商品也从这里销往中国内地。
茶马贸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