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战争-一场有关汇率的博弈——从英镑到美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人类数千年的货币史上,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长的货币是黄金,这种典型的超主权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不约而同地使用,也再次证明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随着纸币和银行券的逐渐应用,黄金渐渐退出了人类商品交易的第一线,转而退居幕后进行调控。在近现代史上,伴随着大英帝国崛起,由英格兰银行独家发行的代表英国国家权利的英镑就是纸币中的佼佼者,它替代黄金在全球通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带有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此后美国渐渐崛起,代表美国国家利益的美元为了争夺更多经济话语权,向老霸主英镑发出了一次次的挑战,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货币王朝。那么,这些主权货币,凭借什么成为全球硬通货,它们如何从中受益,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它们的衰败呢?

    1.第一种世界货币——英镑的诞生

    徜徉在世界地图之前,信手一指,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端,从这里划过一道海峡,北方有一个岛国,国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而我们通常叫它英国。这个面积只有2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在历史长河中,曾是一艘无敌巨舰,遨游在全世界任何人类能到达的地方,人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而且是率先迈入现代社会的国家。而与此同时,在世界货币发展史上,英国同样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由英格兰银行独家发行的代表英国国家意志和利益的英镑,替代黄金在全球范围内通行无阻,这也是代表某一国主权利益的货币成为世界通用储备货币的开始。

    而在历史上,英国却并非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国家,1609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随后,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大约比英国的英格兰银行早一百年,其主要功能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稳定荷兰的经济。发达的金融市场使得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荷兰成为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人称“海上马车夫”。不过代表荷兰国家主权的货币——荷兰盾,为何没有借此东风成为世界货币呢?

    历史的风云际会比较复杂,但究其原因却很简单,如果缩减成四个字的话就是“时机未到”。虽然当时荷兰成为欧洲的“海上马车夫”并拥有比较成熟的金融体系,但是,世界性的经济、金融格局还未形成,特别是当时的国际交易主要使用贵金属货币直接进行结算和支付,在银行券尚未普及到国际交易中之前,执行国际货币职能的主要是贵金属铸币,因此尽管荷兰拥有一系列有利条件,不过生不逢时,也只能与货币霸权失之交臂。

    荷兰错过了历史的机缘,英国却迎头赶上,从1588年击败无敌舰队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将近三百年中,不列颠人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俄国,从而夺得了世界霸权,称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不过,英镑走上国际舞台,却是要先从英格兰银行的成立谈起。

    17世纪的欧洲,战争成为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欧洲列强以及它们的统治者国王贵族们,越来越喜欢用战争来解决彼此间的分歧,从宗教偏见,到领土争端乃至国家利益,无一不是旷日持久的战争理由。而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为征服欧洲发起的一系列征战,更是让整个欧洲卷入了一场“局部世界大战”。不过,打仗不单是要死人,更是金钱的较量。从军队的招募,武器装备的制造维护,到战争时期的军费开支,都必须有大量的财富来支撑。而伴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先进武器成本的提升,战争的代价越发高昂。在16世纪打一场战争需要几百万英镑,到17世纪末,则需要几千万英镑,而在拿破仑战争末期,开支就要达到上亿英镑。要得到荣誉和更大的利益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当最繁荣的国家都无法靠平时正常的收入来应付战争开支时,国家便开始借款打仗了。

    此时的英国,其一贯国策是在欧洲大陆采取均势政策,在诸侯混战的局面下攫取最大利益。为了执行这样的国家策略,不列颠人不但要在很多战争中进行干涉、介入,而且在出现像法国、俄国这样的野心勃勃的超强大国时,更要直接出兵,举国参战。所以,在战事频仍的17世纪,如何筹到战争款项成为了英国王室最头疼的问题。之前,国王的权力比较大,偶尔耍赖借钱不还,或者拖欠还让人无计可施。可惜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1688年,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将国王废绌,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决定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执政的女婿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因为这场革命未发一枪、没有流血,后人称之为“光荣革命”。

    这次革命,是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君权不再是上帝的旨意,国王也由议会决定产生,真正成“神授”变成了“民授”。从此,延续千年的王权性质在英伦三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从此,国王不能随意侵犯国民财产,借了国民的钱也必须归还。

    “光荣革命”后的第二年,英国就卷入了同法国长达百年的战争中,而当时所有的英国人,尤其是有钱人,都不能不关注这场似乎无休无止的战争。面对严重缺乏军费的英国王室,人们的心情显得十分复杂。尽管当时伦敦的民间借贷非常活跃,但他们仍然不愿意贷款给王室,因为有两点担心:一是害怕王室赖账不还,二是担心王室打了败仗,自己将血本无归。以至于开战时的1689年,英国王室只筹集到了很少的一笔钱。由于当时的法律已经规定国王不能赖账,于是,一个为战争筹款的机构应运而生。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格兰银行诞生了。

    1694年,伦敦城内的1286名商人,以股份制的形式,筹集了一些资金,贷款给英国王室,这就是英格兰银行诞生的雏形。在短短的11天内,英格兰银行就为政府筹借到120万英镑,极大支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活动。不过,不要以为商人们只是因为热爱祖国,这同样是一种投机行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时给王室的贷款利息高达8%,只要战争打胜了,不止帝国荣耀,商人们同样赚个盆满钵溢。同一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不过那时英镑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货币。因为当时黄金在同步流通,英镑当时只是记录黄金的单位,本身没有价值,英镑真正有了价值是在一个多世纪后的1816年,当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在随后的岁月里,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同时为了防止英国王室滥用信贷,同时建立起银行的信任体系,英格兰银行制定了非常严格苛刻的规定,例如,1811年,当时的英格兰银行审计长就曾拒绝支付一笔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原因只是国王由于在生病,没能及时盖章,这笔前线急需的款项就被暂时搁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格兰银行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规范的规章制度带来的信誉度飞跃是一个重要因素。正是有了如此严格的法制化银行信用体系,无穷无尽的民间资金才源源不断地流入到英格兰银行资助英国进行战争,而一次次胜利又给这些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增加了民众支持战争的热情。英国当时的对手法国,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国家经济实力,都比英国要强大,可英国在战争中却总能获胜,就是因为法国财政部门常常在筹集军费中遇到困难,而英国的军费却非常充足。因此,当时的欧洲有一句名言: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往往拥有最后的一块金币。

    从此,拥有强大财力保障的英国军队,不再满足于欧洲,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而战争的结果几乎总能获胜,英国从贵族到平民,人人都越来越狂热地支持这种一本万利的战争,而这种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扩张方式,使得英国最终确定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霸主地位,也为英镑最终取代黄金成为世界货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皇家铸币局局长——艾萨克·牛顿

    人类历史上,有这样一些谜一样的人,他们拥有令人惊讶的天赋,及远超出所处时代的思维高度,在各个学科中纵横捭阖,无所不能,其深邃的内心,没有人可以看得透、读得懂。正是这些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启蒙者和领航者。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便是这样一批人的代表。

    提起牛顿,三岁小儿也能给你讲讲他和那个神奇的苹果的故事。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深奥难懂的书中,牛顿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大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从此奠定了牛顿作为一名数学和物理学家的学术地位。不过,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个著名的科学家在12年之后成为了英国皇家铸币局的局长,并工作长达30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不但成为一名官员,还扮演了金融学家、货币学家、侦探、甚至检察官的角色。最终,还为金本位制的建立,夯实了坚固的基础。

    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牛顿在剑桥大学的教学生活并不愉快,虽然担任当时全世界数学界最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首席教授,可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听懂他在说什么,所以他有些曲高和寡,而且大学教师的收入也不高,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同时,情感的孤独,好朋友的背叛,以及和胡克、莱布尼茨有关学术上的激烈争论,让这个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慢慢崩溃,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的行为越来越偏激、乖僻,变得难以沟通和交流,他的学生越来越听不懂他讲课的内容,有兴趣参加其学术讨论会的同仁也越来越少,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一代天才将就此陨落。

    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他就是查尔斯·蒙塔古——牛顿的学生和好友。蒙塔古当时也在三一学院任教,不过,和牛顿不同的是,他家世显赫,当时受封哈利法克斯爵士。其实,多年以来,蒙塔古一直在为牛顿抱不平,一个堂堂的三一学院首席教授,研究成果和著作足以改变整个人类发展的方向,却终日蜗居在残破的旧公寓,未曾有过任何实际层面的职位晋升,薪水也只能勉强糊口。而同时代、同辈的很多科学家,在当时都已获得王室和教会的赏识,出任政府要员或者享受贵族名位。作为贵族,蒙塔古自己也早已身居高位,在王室和贵族圈里人脉极广。看到昔日的老师身心俱疲,精神和物质上都困顿萎靡,蒙塔古再也无法忍受了,他认为自己有义务给老师兼好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其实,很早蒙塔古就曾经和很多贵族朋友一起,推荐牛顿出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一职,却被校方以得不到教会支持为由拒绝。在当时的大学,教会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想让牛顿得到教会的赏识似乎是遥遥无期了。然而,机会终于还是来了,1694年,蒙塔古出任英格兰财政大臣,手握重权的他,决定凭一己之力将老师拯救出当前的窘迫困境,于是在蒙塔古爵士的大力推荐下,牛顿于1696年来到英国皇家铸币局担任监督。正是这一次的选择,成就了英国乃至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引发了英国货币发展进程中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甚至为日后英国在全球建立经济霸权奠定了基础。而这一次的选择,也是大科学家牛顿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他“三十年治学,三十年从政”,成为后世众多史学家争议不断的一个话题。

    监督这一职务相当于国王在铸币局的代表,其实是个闲差,但薪水很高,足以改善牛顿的清贫生活。其实,这也正是蒙塔古所考虑周全的地方,他想让老师既能通过这份薪水丰厚的闲差改善经济条件,还能同时继续从事三一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不过,牛顿可不是一个混日子的庸人,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既不辜负朋友,又能赢得英王信任,是他此时考虑最多的事情。在新的挑战面前,牛顿很快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每天都准时前往皇家铸币局所在地——伦敦塔上班。他不仅主动参与新币种的技术攻关和数量发行,为了打击假币,他不但亲自明察暗访,搜寻证据,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更亲自跑到血淋淋的刑场监督处决制贩假币的罪犯。这样的工作热忱和出色业绩,很快就打动了英王,1699年,牛顿当上了铸币局局长,全面主管帝国货币铸造的一切事务。他充分利用了自己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天赋,快速学习会计制度、亲自清理账目、编制工作索引,不足三个月就将铸币局整顿得井井有条。牛顿的工作巨细糜遗,他甚至详细研究了造币厂每一班次的运转情况,记录产生的各种费用,如熔化锅的成本和使用次数等。他还认真研究了铸币的过程,运用多年科学研究中培养成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改进铸币流程,大大提高了流水线的效率,在他的监督下,原来估计需要9年的铸币过程不到两年就可以完成。此时,他的年薪达到近2000英镑,据说按当时物价可以造4个格林尼治天文台,此时的牛顿,终于跻身英国上流社会圈子,可以称得上是名利双收,不过他也的确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远大于此。

    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重的责任。事实上,皇家铸币局的工作并非只有打击假币、铸造新币那么简单,个中的玄妙和矛盾之处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飞速进步而愈加复杂。当时的牛顿已经参与到国家货币政策讨论和决策当中,并负责实施议会通过的关于整顿货币的法案。在金属货币仍然大行其道的那个时代,铸币局的决策维系着全国乃至欧洲货币体系的健康和稳定。而牛顿,正是手握决策权的关键人物之一。

    17世纪,由于黄金数量有限,流通量极少,并未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易工具,所以银币是当时英国的主要货币。不过金属货币却有着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容易磨损,一枚银币经过多年的手手相传,花样和面值几乎都模糊不清了,银币重量减少,其所代表的财富也在人们心中逐渐减少。这就必然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不足值的货币大量存在于流通领域,并且人们普遍按照面值来接受货币,那么持有足值的货币进行交换就不合算,足值的货币便会越来越少,不足值的货币会越来越多。同时由于银币不能长期保值,促使部分人宁愿将未磨损的新银币熔化成银块,去换回价值更为稳定的黄金甚至外国货币。旧的货币因磨损逐渐贬值,新的货币因不受信任而遭抛弃。在两种原因共同作用下,流通中的足值货币数量大大减少,造成通货紧缩,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财政总收入中,不足值的硬币甚至占到了50%,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国家的信用和用统治者权威担保的货币信用也严重受损,使国家货币体系慢慢陷入瘫痪。当时,在新大陆已被发现,海外贸易兴起的大时代背景下,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无疑给帝国成长中的国际贸易带来沉重打击。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回收并重铸货币的议题再次被国会提出,并进行方案的讨论。

    在确定回收的旧币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究竟是按照面值(计算单位)来定,还是按照实际含金属的重量(金属重量)来定,在当时分成了尖锐对立的两派。当时的财政大臣朗兹认为,应该按照面值来确定货币单位。将所有新币的面值提高25%,但重量只保持原先的80%,将“货币成色不足”彻底合法化,令货币贬值成为事实。这种做法无疑对王室最为有利,因为这样可以冠冕堂皇地用少量的白银铸造更多的货币,以清偿堆积如山的战争贷款和国家债务。而哲学家洛克认为,应当遵循旧制,按照原有标准重铸货币,以代替流通中的旧硬币。而且,洛克认为,白银是本位币,如果黄金兑换价格上涨,应该调低黄金价格。这时候,牛顿对于金融领域,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基于民权保障的思想和对于朋友洛克的惺惺相惜,他义无反顾地支持洛克的主张,于是,在重重压力下,英国国王最终同意后者的提案。

    可是,令牛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支持的方案是枚苦果,而最终吞下这枚苦果的,不只是王室,更是自己管辖的皇家铸币局。按洛克方案,政府要拿出一大笔白银用于铸造新币,而债务却丝毫不减。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铸造新币的压力结结实实地落在了牛顿的肩上。由于在新币铸造过程中对银币重量和成色执行了极为严格的标准,结果到了年底,白银储量正式告罄,几家造币厂叫苦连天,明明是银根短缺,甚至无银可铸,却仍要承担越来越多的铸造任务,新币发行根本难以为继。铸币局的尴尬一直持续了3年,结果还是没能完成当初规定的铸造数量,以国家和政府作为权威担保的银币,在公众中彻底失去了信誉。身为铸币局最高领导的牛顿,无疑是打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

    受挫之后的牛顿,开始用他那不平凡的大脑思索,虽然朗兹方案伤害了民众的利益,却切实可行;而洛克方案空唱大道理,即使没有错,却难以实施。此时的牛顿,冷静了下来,拨开云雾见天日,身为学者的他,始终坚信,现实比理论更有说服力,只有从实际出发,才可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而现实又究竟是个怎样的情况呢?随着银币公信力的荡然无存,人们纷纷以白银换取黄金,牛顿注意到,一个金路易在法国价值为17先令,而在英格兰为17先令6便士,这个差价更是推波助澜,导致黄金大量流入伦敦,而白银流失更加严重,连铸币局自己也开始大量储存价值相对稳定的黄金。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导致金价上扬,金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而伴随黄金的大量流入,金价也开始自动回落,正式成为价格受市场调控的流通贵金属。

    基于对事实的尊重,牛顿在1717年9月21日向内阁递交的货币报告中,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认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他指出,当时英国的现实是,随着黄金的大量流入,以及银币信誉的严重不良,人们已经开始拒绝使用白银进行支付。即使接受白银,支付者也要付出额外的费用。而且,黄金的大量流入也使金价自动回落。虽然,当时英国尚有很多银器,把这些银器融了拿来进行铸币,也可能暂时解决白银短缺的问题。但是,既然存在金银利差这一无法变更的事实,黄金就会持续不断地流入英国,因此他不主张再用白银进行铸币,因为黄金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英国的本位币。在报告中,牛顿并没有强求政府彻底放弃白银,而是想方设法说服对方认识黄金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国家统一定价。他的建议是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为0.9)3英镑17先令10又1/2便士。

    1717年,议会通过决议,接受了牛顿的提案,将英国的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纯度0.9)3英镑17先令10便士,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定价决策,黄金在历史上第一次和一国货币发生了联系。从此,黄金价值正式与英镑面值挂钩,由于在当时的英国市场,黄金早已取代白银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于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金本位制度在牛顿的推动下开始建立起来。

    十年后,牛顿去世,遗体被安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世代受人瞻仰与膜拜。五十年后,英国正式立法,对银币的使用日期进行了限制,银币最终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金币成为公认的基本货币。又四十年过去,1816年,英国再次立法,确认货币金本位制度。至此,从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到立法确认、奉为国策,时间过去了整整一百年,也正是在这一百年中,英国靠着这种制度,积累起了巨额财富,并随着大不列颠军队的铁蹄,将以英镑为黄金唯一定价的货币制度推广到全世界。

    回顾这段历史,不禁让后人唏嘘不已,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次因缘际会的无心插柳,却建立了对后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金本位制,可以说,牛顿的金融贡献丝毫不亚于其在自然科学上的贡献。这段历史,给人感触最深的就是牛顿做事情的态度,正是他的严谨、认真、科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将一个皇家监督的虚职做的有声有色,并最终影响了世界金融历史的变迁。由此可见,不管在任何时代,如果没有认真的态度,没有科学的研究和基于事实的判断,都将是镜中花,水中月,通过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伟大的先贤牛顿给后人上了最真切的一课。

    3.百年霸业——英镑在19世纪对世界的统治

    19世纪,无疑是英国人的世纪,日不落的辉煌不但至今让英国人难以忘怀,也同样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英国人的高贵气质和孤傲性格。回顾这段历史,揭开英镑霸权的统治之谜,将有助于后世的人们对于汇率制度与国家利益的重要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金本位制保驾护航,英国国力飞跃,走上扩张之路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黄金作为货币本位来发行纸币的地位。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自此,英国经济贸易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发展,英国迅速确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货币体系也进入了英镑轨道。

    对于海外市场的控制和国际贸易的垄断,是英国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之一。早在三次英荷战争之后,英国就迫使荷兰接受了《航海法》,《航海法》规定:输入英国及其属国的货物,必须使用英国的船只或者是输出国的船只。从此,荷兰船只逐渐退出驰骋了近一个世纪的茫茫海域。在打败了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英国人将海上马车夫荷兰也赶下了海上霸主的位置。

    有了国内军费源源不断的支持,英国已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强劲力量:连续的征战中,英国建立起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它的商业触角已经伸向全世界,1686年时的一个统计表明,当时有近一半的英国船只都在从事美洲或印度贸易,而在1914年一战前夕,英国的海外投资曾高达40亿英镑,占西方国家总投资的一半。

    大量殖民地和贸易伙伴带来了大量的商品需求,更进一步促进了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产业大国,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也就是用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自由贸易也逐渐成为英国的国策。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为其他银行在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维护了英国经济的稳定,此时的英格兰银行已经是作为中央银行在发挥作用,有效地维护英镑的坚挺地位。

    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英镑最终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同时由于英镑同黄金汇率的长期稳定,让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在英国的帮助和带动下,葡萄牙、德国、丹麦、瑞典、挪威、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等国也先后过渡到金本位制,促成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终形成,英镑也变身为世界货币,亦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与黄金一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

    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王者,也代表和保证着英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二、通过控制黄金,建立“日不落帝国”

    19世纪国力无敌的英国通过殖民地掠夺、贸易和金银套购,拥有了巨额的黄金储备,随着世界黄金开采量的进一步增多,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于是,欧洲和美国相继采取了金本位制度。觉醒迟钝的国家,无一例外都遭受了黄金被套购,进而流失的命运。

    在完全的金本位体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融化,可以自由兑换辅币和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实质上是可以自由利用黄金或金币创造信用;可以自由地输出入国境,以保证物价与汇率的稳定。

    根据准备金原理,英国以黄金做准备金,就可以发行自由兑换黄金的英镑。由于凭借这条定律,拥有英镑的人可以自由地从英国兑换黄金,而英国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此英镑的信誉等级非常高,结合其便于携带等特点,在实际商业活动中几乎可以直接等价于黄金。那些拥有英镑的人其实并不关心是否一定要兑换成黄金,他们关心的是能否凭借一定数目的英镑买到等值黄金购买的商品,因此英国并不需要维持兑现所有的英镑所需要的黄金,只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黄金准备就可以了。所以,英镑之所以成为世界货币,也就是因其几乎等同于黄金购买力的信誉保证,与此相应的,是英国获得巨额的铸币税。换句话说,由于英镑成为了世界货币,英国只要源源不断地印刷钞票来满足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外汇大量储备和交易需求,就可以换回无穷无尽的实物财富。

    凭借英镑居统治地位的世界货币体系,当时的世界经济,实际上取决于英镑的张缩。在黄金供应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英镑作为世界货币,通过加大印刷量来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当时,英国是国际资本供给的最主要来源国,直到1914年,它还占世界全部资本输出的43%的份额,直至今日,它作为对外贷款国的输出记录在整个国际投资史上都未被打破过。与此同时,伦敦更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各国同英国的经济往来,以及它们之间的大部分商业关系都需要到通过率先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筹措资金。

    一战前,虽然英国工业实力相对美国、德国而言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对外贸易也长期处于逆差地位,但其国际收支却能长期维持顺差的有利局面。究其原因,英国主要是利用英镑的特殊地位,获取了大量的铸币税,“使得英国的黄金储量远远低于其对外国的短期负债”,因而英国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和贷款,而巨额利润和利息的回报加上其他海外服务业方面的收入,不仅弥补了对外贸易逆差的差额,还进一步壮大了英国的经济实力,从而延缓了英国霸权的衰落。

    利用伦敦世界金融中心和英镑世界货币的优势,英格兰银行扮演了世界央行的角色。同时,由于准备金制度,英镑的数量远远超过黄金准备量,因此英国的黄金准备只要些微变化,就可以通过英镑的成倍扩张和收缩,成倍地吞吐黄金,从而控制世界市场的黄金和英镑供应,以此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英国对黄金的控制,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直接用英镑买卖黄金。当世界市场上的黄金供应过多导致有贬值压力时,英格兰银行便动用英镑购买黄金,从而通过英镑扩张和黄金紧缩,维持英镑和黄金比价。当世界市场上的黄金供应不足而导致英镑有贬值压力时,英格兰银行用黄金购买英镑,从而通过黄金扩张和英镑紧缩,维持英镑和黄金比价。

    二是通过利率调整,即通过英格兰银行对银行贴现率进行调整,来控制英镑和黄金的比价。当英镑趋于贬值而被抛售,以换成黄金外流时,英格兰银行就会提高贴现率,迫使伦敦金融市场利率相应提高,从而使黄金回流购买英镑,增加英镑的黄金准备比率,英镑坚挺。当国内黄金过度膨胀导致英镑趋于升值时,英格兰银行降低银行贴现率,使得英镑兑换成黄金外流改变英镑强势。从而可以稳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在英国占支配地位的时代,货币金融力量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权力资源。

    第三,是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英镑独立张缩(如信贷、资本输出等方式)的威力,以调控黄金与英镑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例。前两种方法是防守型的,以保证英镑与黄金的固定比价。而第三种方法是进攻型的,它可以在确保英镑与黄金固定比价的同时,对世界上的黄金进行吞吐,以造成黄金供应的波动,导致黄金相对其它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化,从而在人为的黄金危机中获取套利。比如,如果英国要压低黄金价格,它可以卖出黄金收回英镑,并将英镑通过信贷等形式独立扩张,使得黄金与英镑保持固定比价的同时,世界上黄金供应过多,压低黄金相对其它国家货币的价格,当然,也压低了英镑价格。反之,也可以抬高黄金和英镑价格。所以,并不是说,在金本位下,黄金就完全不受操控;也不是说,在金本位下,英镑的价值就不会波动。经济活动永远都是千变万化的,但通过金本位制下的调整,英国人总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确保自身利益。

    通过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只要世界黄金供应量随着经济相对稳定地按比例增长,英国都能通过黄金的吞吐,在一定准备金比率下,实现与黄金保持固定比值的英镑扩张,获得相应的世界货币铸币税。而通过第三种方法,英国可以通过对黄金的操纵权,从黄金的国际价格波动中获取套利。

    就这样,以金本位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英镑体系,在19世纪成为事实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凭借着贸易和套购获得的巨额黄金,凭借着世界货币的铸币税特权,凭借着世界央行的货币调控特权,英国不可阻挡地成为统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长达百年之久。

    4.帝国斜阳——英镑的衰落和美元的崛起

    英国因战争而走上富强和扩张之路,在欧洲的争霸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战争为不列颠人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和荣耀。不过,战争从来都是把双刃剑,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是受益方,而三次对于英国乃至全球都至关重要的战争外加一次蔓延全球的经济大萧条,把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彻底抛进了故纸堆里。

    一、美国的独立战争,使英国平添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北美,这篇广袤且富饶的土地,曾被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欧洲人欣喜若狂地称为“新大陆”,以英国人为主要代表,欧罗巴人毫不客气地把这片印第安人时代繁衍生息的土地划为己有。

    17世纪初,在有计划地进行针对土著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的同时,欧洲开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首批英国移民在今天的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个立足点——詹姆士城,从此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陆的移民潮。从1607年第一批移民踏上弗吉尼亚至1733年最后一个殖民地佐治亚的建立,百年间,英国移民先后在北美东海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就是后来美国最初的13个州。

    英国向北美移民,最初完全是为了“排泄罪恶”或者“倾倒垃圾”,单是官方有记录的数字,不列颠人就向北美运送了大概20万左右的罪犯,而事实上有多少,恐怕永远是个未解之谜。开始是政治犯、罪犯,后来是破产者、契约奴,再到后来,一些在本土生存艰难的普通贫苦百姓也开始加入到移民的狂潮中。带着获得新生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批成分复杂但生机勃勃的移民开始了拓荒新大陆的历史宿命。

    伴随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的,还有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进的生产关系首先在种植场生根发芽,随后,殖民地的农业、工商业尤其是航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都开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日益融合。

    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在北美这个新的地域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不列颠人的新的民族,即美利坚民族,在不列颠帝国的疆界内出现了与英国资本主义并存的北美资本主义。美利坚民族的性格,追溯起来就是英国犯民和契约奴性格的集中塑造,他们具有内在的、自发的脱离束缚、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后来数量巨大的在英格兰人铁蹄下挣扎的爱尔兰人大量移民北美,这个崭新的民族开始融合、成长,最终一股要自由,要脱离英国统治的思潮势不可挡地汹涌澎湃起来。况且,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合乎逻辑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挣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然而北美殖民地渴望自由、独立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必然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这与“日不落帝国”的核心利益严重冲突,英国殖民当局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远充当其廉价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极力遏制殖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而且不允许殖民地拥有自己的货币。英国殖民当局接连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向阿巴抗契山以西迁移,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宣布解散殖民地议会,并对殖民地课以重税,加紧军事控制等等。英国殖民当局的所作所为,最终激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列反抗。群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1773年3月5日发生了驻北美英军枪杀波士顿居民的“波士顿惨案”,群情为之激愤,一股反抗的暗流已经涌动。1774年英国政府变本加厉,又接连颁布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进一步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忍无可忍,决心拿起武器与殖民当局抗争。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各个殖民地纷纷储集军火,制造武器,组建民兵队伍。1774年9月5日,12个殖民地选派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议共同抗英事宜。会议后,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北美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除了用战争解决问题外,已别无选择了。终于在1775年,以列克星敦的枪声为标志,历时8年的北美独立战争拉开了序幕,最终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为这场独立战争划上了句号。

    而后,1812—1814年,英美双方在海上、加拿大边境、墨西哥湾以及大西洋沿岸,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最终英美签署《根特和约》,英国再次承认美国独立,宣布结束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结束禁运,开始正常贸易往来。如果说,北美独立战争完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使命,在政治上宣告独立的话,那么1812—1814年战争则是在经济上宣告独立,在这次战争之后,美国才开始真正步入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经济和工业化的道路。从此,英国彻底失去了一个廉价资源的来源地,剩余产品的倾销场,而增加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拥有广阔国土和丰富资源的美国,没有欧洲大陆层次森严的封建残余和等级制度束缚,在大批具有强大活力的移民努力下,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掘墓人。

    二、一战使英国元气大伤,帝国开始走向衰老

    一直到今天,很多研究历史的人都在感叹,20世纪初的欧洲列强,怎么说打就打起来了,而且还打得那么惨烈。要知道,当时欧洲各国王室贵族之间都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曾被称作是欧洲的祖母。这位曾发动过鸦片战争的传奇女王可能做梦也想不到,在她身后,子孙们进行了一场“窝里斗”,骨肉相残的下场,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王室从此结束了延续几百年的统治,个别更不幸的如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还落了个全家被枪杀的悲惨下场。想必这些表兄弟、表姑舅们在战后想起来,会一声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20世纪初的欧洲各国,的确矛盾重重,但矛盾是否尖锐到要打这样一场世界大战的地步,属于学术界的争议。各国王室的不克制和缺乏政治外交智慧也是大战爆发的缘由之一。不过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一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却要把目光重新对准英国,看一看英镑在告别辉煌的19世纪后,将何去何从?

    人类历史在跨入20世纪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普法战争之后,普鲁士开始在欧洲崛起,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纵横捭阖下,德意志这个分崩离析、内乱不止长达几百年的民族实现了真正的统一。虽然德国的工业化是从19世纪末才开始加速运行,但拥有优秀大脑和坚强纪律的日耳曼人,并没有在列强角逐中落在后面。不到四十年,德国便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并迅速加入了在全球范围内和传统列强争夺殖民地的行列。而大洋彼岸,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废除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工业革命的影响在美国也开始引发质变。幅员辽阔的国土、丰富均衡的资源、源源不断涌入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壁垒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平的外部环境、较小的军备负担、民众的自治、进取精神都使得这个得天独厚的大国在随后的岁月里突飞猛进,到一战前,美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总产值已是世界第一。

    面对这样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昔日的老大英国,自然不甘堕落。虽然工业实力被德、美超过,但凭借英镑的霸权,以及广袤的殖民地,仍坐在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大国的宝座上。然而,一场世界大战过后,这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以此为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早在大战前夕,各参战国为了准备这次战争,不约而同地加紧对黄金的掠夺,战争爆发以后,由于军费开支猛烈增加,各国纷纷停止了金币铸造和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兑换,也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这就从根本上破环了金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黄金自由流通的停止,英国黄金储备的减少,也直接导致了英镑价值的信任危机。而雪上加霜的是,到1918年11月停战之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已经在战争中士兵伤亡约80万,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了三分之一。对外贸易方面,1918年达到13.16亿英镑,同时英国的出口额仅为进口的二分之一。巨额的贸易逆差,迫使英国变卖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即10亿英镑,去补偿贸易的巨额逆差,这场战争使得英国变成了一个债务国,只能通过举借外债解决财政困难和贸易逆差,战前美国欠英国国债约30亿美元,战后英国反过来倒欠了美国47亿美元,同时,英国内债因战争而直线上升,战前英国内债为6.45亿英镑,战后猛增为66亿英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日不落帝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衰退,英镑的强势地位也遭到了质疑。一战期间,迫于战争局势和军费开支剧增的压力,英国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已经延续了一百年的金本位制。

    此消彼长,一战大大削弱了英国,另一个竞争对手德国也面临着被瓜分和盘剥的命运,不过在大洋彼岸,风景却这边独好。战争对于欧洲人是无比凄惨的苦难,在炮火中大量财富和生命化作乌有,整个欧罗巴就像一个人间炼狱。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似乎不那么可怕,遥远的硝烟根本影响不到美国人田园诗一般的富裕生活,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这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普遍繁荣,此时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基础十分雄厚,欧洲各国大规模的战争物质采购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各行业的生产和服务,到了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大于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总值,世界经济因为一战而完全改变,天平完全倾斜到了美国这一方。而成立于1913年的美联储,更是以雄厚的美国国力为支撑,在随后几年里,实际上承担了世界央行的职责,美元开始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称霸世界一百年的英国人是不愿意看见金本位崩溃的,他们不断地做着努力,一战结束后,英国在经过短暂的休战后就准备以金本位制为突破口,重振它在货币世界中的雄风了。其实,早在1918年1月,战争结局尚未明朗时,英国政府就任命战后货币与外汇委员会由英格兰银行行长孔立夫领导,制定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兑1盎司0.917纯度黄金的旧汇率,以恢复英镑同黄金的可兑换性。战争结束后,由于物价上涨及黄金相对短缺,人们认识到完全追随之前的金本位制度是不可能的,此时有人提议可以实施“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不过不论哪种金本位制度,本质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一旦实施,英镑便可能咸鱼翻生,其世界货币的领袖地位也可能借此保住。因此,在1922年春天的热那亚会议上,英格兰银行力图说服全世界都采用这个制度。

    在这次由英法两国发起的,但美国缺席的热那亚会议上,确定了恢复金本位制的方案:为了节省黄金,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市场上将不再允许黄金作为货币流通,只在各国中央银行保持一定量的黄金和外汇作为货币发行之准备金。由于战后的欧洲各国受战时混乱的国际汇率体系之苦,也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于是,这次会议毫无争议地重新认同了金本位制,并以此开始作为经济恢复的突破口。

    理所当然地,英国也非常乐意承担这样的重任,1925年4月25日,英国财政部长温斯顿·丘吉尔在预算演讲中宣布,恢复金本位制,英国依照战前汇率平价1英镑兑4.86美元,恢复金本位制,即时生效。在随后的20世纪20年代,很多国家重新将国家储备的形式从黄金转变为英镑。于是,在这样一种类似“黄袍加身”、“欲拒还迎”的特殊历史氛围中,英镑再次登上了世界货币之王的宝座。

    三、在经济危机和二战的左右夹击下,英镑奄奄一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镑用了8年重新建立起了自信和霸主地位,不过,这一次,连英国人自己也感觉到有些底气不足。在美国超强的经济压力面前,连把英镑重新推上王位的丘吉尔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威胁”整个世界:“我们不仅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我们也是一个广阔的帝国中心……如果英镑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和可以信赖的,每个国家每个人都理解并可以信任的本位,那么,不仅大英帝国的经济,而且欧洲的经济,可能都得应用美元而不是运用英镑,我以为那将是一大不幸。”

    英国用金本位制作为最后的王牌,苟延残喘着“日不落帝国”最后的落日余晖,时刻环顾四周,谨慎而又凶恶地提防着任何可能威胁英镑领袖地位的不利因素。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英国人也许只能哀叹,是上帝抛弃了他们。

    刚刚从一战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欧洲各国经济,还没等喘口气,一场由美国发端,蔓延至全球的经济危机便来到了面前。这次以生产过剩、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泡沫经济破裂为主要原因的经济大崩溃,直接把世界各国推到了悬崖边上。经济危机在1930年初蔓延到英国,工农商业的萎缩直接导致英国1932年失业率上升到25.5%。经济危机还使英国对外贸易进一步萎缩,贸易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也就是说1931年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英镑地位的稳定性也因此受到猛烈震荡。不过此时,更可怕的是萧条、恐慌与崩溃,蔓延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似乎一眼望不到边,从政府、银行家,到普通民众,谁也不愿意在经济危机中沉沦,都在千方百计寻找救命的稻草,世界经济格局变得更加混乱,也不再唯哪个国家马首是瞻。经济危机完全打乱了英镑的复兴计划,一切都朝着英国无法掌控的方向演变,英镑也失去了调控的力量。

    遇到经济危机,人们的本能反应就是保护一切自己的财产,而存放于银行的钱又是最不让人放心的一类,所以,但凡经济萧条,到银行取出所有存款几乎是所有人的一致举动,这也就引发了挤兑狂潮。开始,英格兰银行还在各国银行间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后来连英镑自己也开始遭到挤兑,为了英镑的王冠,英格兰银行可谓损失惨重。从1931年初开始,黄金从英国滚滚外流,前3个月净外流黄金达700万英镑,7到9月更达到3400万英镑,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急剧下降。此时,端坐于世界货币之王的宝座上的英镑如坐针毡,而黄金更成了烫手的山药。如果再不斩断和黄金之间的一切联系,英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1931年9月,在国内通货收缩和失业的压力下,巴黎的私人银行又把英镑持有量从4000万减持到1000万,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绷紧了的金本位制最终断了弦。当年9月20日,英国正式宣布废除英镑金本位,并将英镑贬值30%,以改善其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改善对外贸易,作为克服经济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由此,英镑仓皇逃离金本位制,此时英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已减少了2亿英镑。英国开始逃避责任,而让人瞠目结舌的近三成的英镑贬值幅度,更是使许多国家的央行损失惨重,其中荷兰央行的行长更是自杀以谢国人。英国开了这个恶头,随后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国际货币贬值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很多国家甚至产生了诸如“以邻为壑、竞相贬值”这样的恶性贬值竞赛的做法。

    其实,没有谁比英国更对1929年的经济崩溃捶胸顿足。金本位制崩溃,英镑脱离了金本位制度,从此英镑再也找不到恢复绝对强势地位的机会,它标志着英镑作为世界的主要货币开始走向衰落。而这次经济危机引发的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速了英镑的衰落,彻底埋葬了“日不落帝国”。

    德国在经济危机中本来行将就木,马上彻底崩溃,巨额战争赔款加上经济危机,已经使这个国家走到了爆发革命的前沿。此时,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害怕了,他们绝不希望在欧洲中心腹地出现一个新苏联。1929年前后,英美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杨计划来帮助德国走出困境。仅仅从1924年到1931年,德国就得到了1380亿马克的巨额贷款,依靠这笔资金,德国迅速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同时纳粹上台,希特勒政权对外取消债务,对内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使德国的工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经济迅速发展,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了二战前夕,德国重新回到了世界一流强国的行列,而其军事实力更是无人匹敌。终于,在1939年9月1日,希特勒闪电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世界再次陷入恐怖阴云,其规模之大、伤害之多、损失之惨,比一战有过之而无不及。6年间,世界经济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5000万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与一战相比,二战变化的只是规模,而不变的却是参战国的命运,除了本土没有战火的美国,所有参战国的经济几乎瘫痪。战争就是一种疯狂的花钱行为,而且只出不进,越打越穷,盟国不得不又重蹈一战的覆辙,以透支未来经济的昂贵代价向美国索要军事物资与贷款。事实上,在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国法案》,规定美国不得向交战国出售武器、不得提供任何贷款。但在财富诱惑面前,国会很快改变了注意,1939年11月,国会修改条款,规定交战国可以用黄金、美元或美元债券向美国购买武器。为了把美国的生产力发挥到极致,美国还专门成立了总部在华盛顿的战时生产委员会。到1945年,战时生产委员会成为美国战时最大的军事办公机构,有25万雇员。没有委员会的批准,擅自生产一个曲别针都是违法的。美国的军事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41年7月至1945年7月,美国用于军火生产的开支达1860亿美元,4年内生产坦克86338辆、飞机297000架、登陆艇64500艘。

    离开美国,欧洲的命运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希特勒的铁蹄下呻吟,说不定今天所谓的欧盟在希特勒的手中就可以完成,当然,有本质不同,这种欧洲的一统是完全不平等的。所以,美国再次成为了欧洲的救星、世界的工厂,到1945年战争结束,美国拥有西方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1/3,同盟国的大量黄金及存款也储存在美国本土,仅英国就有价值18亿的黄金和债券输送到美国及加拿大的银行,1945年美国拥有世界3/4的黄金储备。

    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下,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北极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句话形象地描述出当时英国的国际地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人终于低下了他们高昂了几百年的头颅。而随着二战之后的1945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正式确立。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制度维系着世界经济命脉。英镑作为世界结算货币逐渐被美元所取代,在王冠的交接过后,世界货币开始进入美元世纪。

    5.索罗斯的最后一击

    实际上,褪去昔日帝国光辉的英国并没有无所事事,而是积极利用传统优势来保持强国地位。为了阻止美元替代英镑的霸主地位,英国在二战后期就开始参与设计战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负责方案设计的是经济学大师凯恩斯。英国人知道英镑已经无法呼风唤雨了,但深知世界货币奥妙的英国人显然不希望美国人也得到这种巨大的利益。大师凯恩斯同样不想看到美元凌驾于英镑之上,他想创立一个没有主权色彩的世界货币,以达到遏制美元霸权地位的作用。不过,形势比人强,凯恩斯一厢情愿的梦想很快就被现实政治经济格局打破,布雷顿森林协议最终确立了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从那之后,英镑开始逐步贬值,1949年9月,英国宣布英镑贬值30.5%,将英镑兑美元汇率贬到2.80美元;1967年11月,英镑再次贬值,兑美元汇率降至2.40美元,英镑含金量也降为2.13281克。最终,英镑在70年代尾随美元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时代。

    战后的英国金融业因缺乏竞争力和活力而面临丧失在全球领先地位的危机。为挽救颓势,在20世纪后20年,英国进行了两次重大金融改革,即1986年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第一次金融“大爆炸”和90年代末以混业监管体系为核心的第二次金融“大爆炸”,这两次改革使得金融家的创造性被释放出来,金融业组织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各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同时金融监管机构更独立,也更有效率,由此奠定了目前英国金融业繁荣的坚实基础。曾经一度被认为衰落的伦敦金融城迅速壮大势力,伦敦重新获得并强化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纽约华尔街。此时,无论是对于英镑,还是正在酝酿中的欧元,美国都已经沉不住气了。

    一、机会来临

    索罗斯,长久以来已经成为了“神”一样的人物,各国媒体都把他刻画成了一个神秘的刺客,专门刺杀一国货币,著名经济学家格鲁曼曾开玩笑地说,这个正反读起来都一样的姓氏(SOROS)的确与众不同。索罗斯不仅国籍属于美国,而且还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前成员,参与过格鲁吉亚的颜色革命,政治永远和金融不分家,索罗斯和美国政治和金融权力中心的关系同样是不言而喻。这个出生在匈牙利的美籍犹太人,确实是个天生的杀手,他的嗅觉格外的灵敏。早在1990年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简称ERM)之时,索罗斯就在等待。在他看来,英国犯了一个错误,因为ERM要求成员国的货币必须盯住德国马克。索罗斯认为,当时英国的经济并不强劲,加入ERM,就等于把自己和西欧最强的经济体——实现统一后的德国联结在了一起,英国将为此付出代价。

    的确,索罗斯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其实欧洲汇率机制的诞生跟欧洲走向一统的整体思路是分不开的。1992年2月17日,欧洲共同体十二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个条约至今仍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公民福利等多方面内容,但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规定是其中的核心,也是争议最大的部分。条约规定,欧共体(不久改称欧洲联盟)各国应当分三个阶段完成统一货币的工作,其中第一个阶段是强化当时已经存在的“欧洲汇率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第二个阶段是建立“欧洲货币机构”,负责协调欧共体各国的货币政策;第三个阶段是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并把“欧洲货币机构”升格为“欧洲中央银行”,为欧盟各国制订统一的货币政策。

    欧洲人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之后,痛定思痛,认为只有联合才能避免内讧的再次出现,才能对抗美国和日本。一旦得偿所愿,欧元将成为能够与美元相提并论的超级货币,欧盟十二国的资本市场将实现无缝接轨,资本流通的成本将大大降低,这非常有利于欧洲金融业的发展,欧洲的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便有望从美国人和日本人手中夺回过去几十年丧失的大片领地。

    可是,合并又谈何容易,穷国愿意和富国合并,但富国又怎么可能轻松同意家里进来个穷亲戚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无法改变欧盟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随后的历史进程更是证明它是一个先天不足、命运多舛的条约。当时,处于经济繁荣顶峰的德国主宰着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而保守党执政的英国正陷于衰退的泥潭不能自拔,南欧的意大利的经济形势甚至还不如英国。英国人显然知道,欧洲货币的统一只会增强德国的经济霸权,甚至使“欧洲货币机构”变成德国中央银行的代名词,所以他们如履薄冰,疑虑不已。在签署条约的时候,英国要求欧盟各国承认它“有不参加统一的欧洲货币的特权”,也就是说,当欧元在20世纪末建立的时候,英镑会继续存在下去,英国的中央银行也将继续制订货币政策。

    以前,英国的基本国策是对欧洲大陆一向采取均势政策,远远地躲在英伦三岛上隔岸观火,伺机谋利,而这次,英国却走了条模棱两可的中庸之道,两难的选择摆在面前:如果不加入欧洲汇率机制(英国已经在1990年加入了这个机制),不参与统一的欧洲货币体系,英国就将被孤零零地丢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大门之外,以一己之力更无法对抗美日以及新兴的世界大国,最终不免沦为边缘角色,这显然不是英国对于自身的定位;可如果在欧洲货币体系中涉足太深,甚至放弃英镑的独立地位,又无异于让英国成为德国的经济奴隶,并且使伦敦逐渐丧失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这又是英国所难以接受的。所以,英国只能小心翼翼地“部分加入”,一旦发现前方的水太深,还可以及时抽身上岸,重新回到“光荣孤立”的碉堡中去。

    在条约签署前后,当时的英镑被严重高估,其与马克的汇率是1:2.95。而在1989年两德统一后,为稳定东德民心,德国宣布,东德货币以高汇率兑换西德马克,同时西德投资巨额资金帮助东德发展经济,一时间,东德地区大兴土木,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投资,于是德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的现象。保持物价的平稳,是历届德国政府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为了减轻由于承担两德统一的巨大开支而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抑制经济过热的趋势,德国中央银行不得不调高利率以抑制通胀,这又给欧洲其他货币带来巨大的贬值压力。

    此时的英国经济却正好与德国相反,不但没有过热的情况,衰退的势头仍没有消减的迹象。而根据欧洲汇率机制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原则,此时英国中央银行即英格兰银行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跟随马克的步伐,增加英镑利率,以维持英镑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保持国际地位,虽然此时的英国经济实际需要降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来拉动工业的增长;要么筹集足够的资金,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买英镑,维持英镑汇率的稳定。两条路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加息,无疑将给英国低迷的经济压一块无法承受的巨石;如果筹集资金稳定市场,英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一时又拿不出这么多资金,只能向其他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借贷。一旦稳定市场的努力失败,英国政府必将巨额亏损,负上沉重的外债包袱。

    在这种艰难局势下,1992年7月甚至有6位英国货币专家联名写信给伦敦《泰晤士报》,要求英国政府降低利率以克服经济的不景气,甚至建议从欧洲汇率机制中退出。一时间,舆论纷纷,其实,对于英国政府来说,有三种方案可以供选择,分为上中下三策:

    上策:自然是说服德国降低马克利率,减轻英镑的升值压力,使英国经济度过难关。可惜,两肋插刀的事是不可能在国与国的较量中发生的,正想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带来的危害的德国人肯定会拒绝英国人的这一要求。

    中策:说服不了德国,就去说服欧洲其他国家,暂时容忍英镑贬值,等英国经济开始腾飞,恢复元气后再让英镑回到正常的汇率浮动范围。不幸的是,欧洲各国同样不可能同意这种要求。

    下策:背水一战。坚定不移地主动加息,不惜以牺牲经济复苏为代价,稳住局势。向世人证明英国政府维持英镑汇率的决心,证明大国的实力,维持英国的信誉。同时还可以震慑全世界蠢蠢欲动的金融投机家。可惜,当时的英国政府,同样没有这种魄力。

    上中下三策皆不成,完全陷入被动的英国政府以及英格兰银行几乎成了待宰的羔羊,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对手究竟有多么强大。在英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对面,潜伏着一群能量巨大却鲜为人知的金融投机家,他们来自一种叫做对冲基金的金融投资机构。在当时,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下的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有缘认识任何对冲基金经理人的,因为他们只为富人和大机构管理财产;他们行事低调,很少对外宣传自己的业绩,而且他们也不承担一般金融机构的信息公开义务。他们可以买空卖空,可以实行风险极高的投机策略,可以以惊人的速度把资金从一种资产转移到另一种资产,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他们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精简高效的机构,一位天才的基金经理加上几个聪明的分析师就足以指挥一只数亿美元的基金,如果再加上几位优秀的交易员,这只基金就几乎可以制造任何风浪了。

    二、索罗斯和他的量子基金

    乔治·索罗斯,一个匈牙利犹太人的儿子,在二战期间凭借一张“非犹太人”的假身份证躲过了纳粹的屠杀,和全家一起迎来了苏联红军的“解放”。但是,少年索罗斯对“救命恩人”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丝毫不喜欢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匈牙利,反而非常怀念二战末尾的那段危险历史给他的“锻炼”——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或许能够说明索罗斯从小就是一个风险偏好者,这也是他日后能在证券交易、商品交易和国际宏观投机领域风生水起的潜在原因之一。

    1949年,年轻的索罗斯抱着对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刻骨仇恨离开了匈牙利(事实上,有着悠久商业和金融传统的犹太人几乎没人会喜欢苏联式的共产主义),到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学。必须说明的是,此时索罗斯家庭并不富裕,虽然幼年乃至少年时期,他的家境比较殷实,父亲也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律师,不过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财富,早就丧失在二战的颠沛流离和共产主义改造的政治漩涡之中了。所以,索罗斯能够在伦敦经济学院这样的知名学府读书,并且赢得哲学家卡尔·波普的赏识,基本上应该归功于他本人的聪颖以及勤奋好学。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索罗斯几乎完全专注于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撰写了不少自己的哲学论文,雄心勃勃地要做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可惜,家庭的贫穷和卡尔·波普的劝阻使这个理想无疾而终,从此,世界上少了个“哲学家索罗斯”,而多了个“金融大鳄索罗斯”。原因在于,波普并不认为这个来自匈牙利的犹太人能够研究“开放社会”理论,因为首先匈牙利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社会,客观上不存在研究“开放社会”的政治土壤,而且索罗斯家庭又那么贫穷,不可能供他继续攻读冗长的哲学博士学位。波普建议这个年轻人回到自己的专业,去从事一份颇有前途的经济或金融工作。于是,失望的索罗斯带着荣誉学士学位离开了伦敦经济学院,去一家伦敦银行担任经纪人工作。

    二十多年之中,索罗斯经历了欧美金融家最典型的“三级跳”——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交易员,到明星交易员兼高级分析师,最后创办自己的基金,成为华尔街的一支独立力量。人们都认为索罗斯是一位聪明、机警、善于学习的专业人才,但是念念不忘自己理想的他更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哲学”,即用高屋建瓴的哲学思维方式来分析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多年以后,在其著名的《金融炼金术》一书中,索罗斯坦率地表示,他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完全没有用到在大学学习的任何知识”;至于职业生涯的中后期,他主要运用的也是他在大学最后一年培养起来的“哲学思维方式”,这有助于他更深刻地理解金融市场的非理性和“反身性”(即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总而言之,索罗斯基本不相信现代金融学,的确,他的成功本身就是对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嘲笑。

    从1969年开始,索罗斯与他的著名合伙人杰姆·罗杰斯在纽约开设了“双鹰基金”,初始资本为25万美元;十年之后,这家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这个名字将在日后使世界各国政府闻之色变。1980年,当年的25万美元资本金已经变成了8000万美元(不包括客户委托管理的财产,是合伙人的私人财产),其中索罗斯本人占到80%。此后不久,厌倦了华尔街生涯的罗杰斯离开了基金,从此专心于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投资。然而,索罗斯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并将持续长达20年。

    1985年,日本和美国、英国、法国、西德签署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事实上是在要求日元升值以换取美元的有序贬值,从而增强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解决困扰里根政府多年的美国贸易赤字问题。早在协议签署之前,索罗斯就意识到了里根政府的“双赤字”(财政赤字、贸易赤字)政策不可能持久,他把这种以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以发行国债填补财政赤字的经济政策称为“里根大循环”,其结果是美元贬值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赤字如同滚雪球一般攀升,里根政府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么增加税收、减少军费以消弭财政赤字,从而降低美元的贬值压力,但这在政治上无异于自杀;要么允许美元贬值,但又怕局势变得不可收拾,出现美元汇率崩盘,这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也将是致命的。所以,里根政府只好以政治、军事手段胁迫日本政府为美国的赤字买单——购买大量的美国国债。而当时也只有日本有能力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索罗斯从20世纪1980年代初就开始看空美元,在《广场协议》签署前后又大量卖空美元,买进日元、马克等即将升值的货币。1986年,美元对日元已经贬值20%以上,许多外汇投机者开始获利了解,索罗斯却认为美元的贬值还没有到位,当前的美元汇率仍然无法对美国的工业品出口带来多大帮助。此外,索罗斯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元贬值对美国股市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当时的美国股市已经存在严重泡沫,经济循环又已经进入萧条的周期,所以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熊市行情,甚至有突然崩盘的危险。但是,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对该国股市有促进作用,所以,美国政府和大部分投资者都是看好美国股市的。当国际游资大量涌入美国股市的时候,索罗斯却在大肆卖空美国股票,同时继续买进日元和马克——这一次,究竟谁对谁错呢?

    不到两年时间,索罗斯就连续两次证明了他比绝大多数学者、投资者和政府官员更懂得金融市场。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继续大幅度下跌,从1985年的1比250一直跌到1988年的1比120,跌幅超过了50%!至于美国股市,虽然回光返照了一段时间(这给索罗斯造成了比较大的账面亏损),但是最终还是于1987年迎来了所谓的“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指数居然在一天之内跌去22%,创下了空前绝后的纪录!

    经此一役,乔治·索罗斯拥有了一个对冲基金经理所能够拥有的全部荣誉和尊敬。他在1986~1987年盈利高达122%,虽然有几次徒劳无功的尝试,但是在大方向上是完全正确的。当时的索罗斯还没有操纵市场的能力,他也不可能去操纵道·琼斯工业指数这样庞大的市场,此时他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敏锐的判断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而不是所谓的“扰乱市场”。但是,在对日元和马克的成功投资之后,索罗斯管理的资金规模日益增长,到1992年已经突破60亿美元大关。

    1992年的量子基金,可以说已经初露峥嵘,不但拥有一批出色的分析、交易人员,而且已经拥有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操纵市场的能力。再加上对冲基金特有的保证金交易(简单地说就是买空、卖空),60亿美元资本完全可以发挥10倍的作用。

    就在此时,英国政府的不作为使英镑处于一个空前脆弱的位置上,实际上已经不堪一击,加一根致命稻草就会轰然倒下,全面崩溃。索罗斯当然不会对这个机会视而不见,事实上,他从1990年就开始注意到这个机会。当时,东西德统一,在许多人看来,统一的德国将会很快复兴和繁荣起来,而1992年2月7日,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更是让大家大受鼓舞:一个“大欧洲”的概念即将形成。在这样一个美好前景面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欧盟的未来一片光明。但索罗斯经过冷静地分析,却认为新德国由于重建原东德,必将经历一段经济拮据时期。德国将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问题,而无暇帮助其他欧洲国家渡过经济难关,这将对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及货币带来深远的影响,货币联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人云亦云从来不是金融大鳄的风格,索罗斯一针见血的分析,正是站在战略的高度审视金融市场,对于英格兰银行而言,这样的对手,实在太可怕了。

    三、最后一击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在1992年保卫英镑的主要力量并不是英国中央银行,而是与英国共同处于欧洲汇率机制之中的欧洲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尤其是德国的中央银行。仅仅凭借英国经济转型期薄弱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无法把英镑对马克的汇率维持在1比2.95的高水准上。所有的经济学家都知道英国经济不足以支撑如此昂贵的英镑,所有的金融投机家也都知道英镑有贬值的危险,但是没有任何人敢轻易出手狙击。虚弱的英国经济的确没有多少血可流,但是只要德国愿意为它流血,英镑就是安全的。历史具有非常强烈的讽刺意味:五十多年前,当德国人轰炸伦敦、企图打垮英国的时候,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慷慨解囊,通过《租借法案》挽救了英国的命运;现在,当来自美国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企图打垮英镑的时候,英国人却要指望德国人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可是,这次,靠得住吗?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想得到梦寐以求的欧洲领导权,或者说统一欧洲。如今,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和平方式将领导权送到了德国人的手里,他们才发现,责任是如此之大。刚刚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给德国人套上了一体化的枷锁——如果英国、意大利等经济萧条国家的货币面临贬值压力,德国必须牺牲自身经济利益来维持欧洲货币体系的稳定。此时,英格兰银行多次请求德国中央银行降低利率,以便英国降低利率,从而刺激英国的出口。但是德国在统一后,很多问题上还自顾不暇,多次权衡利弊之后,一再拒绝了这种要求。伦敦正处在异常尴尬而脆弱的境地。

    1992年9月10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施莱辛格的一篇访谈,其中闪烁其辞地提到:“欧洲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问题只能通过部分国家货币的贬值来解决……”虽然没有提到“部分国家”是哪些国家,不过对于索罗斯这样的天才来说,暗示实在已经足够多了。这篇访谈,无异于是进攻的号角,蛰伏了两年之久的量子基金开始全力发起冲击。

    访谈登报后,看准了德国会抛弃英国的索罗斯立即出手,以“量子基金”资产做抵押,从银行借了50亿英镑,按1:2.79的汇率(当时),兑换成139.5亿德国马克。于此同时,又买进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同时放空手中德法两国的股票转而大举买进德法两国债券。当然,也没忘了买进大量意大利里拉。9月15日,他的下属杜肯·米勒连同其他基金,以意大利里拉作为突破口,大量抛售,以期引起人们对欧洲弱势货币的恐慌,果然,英镑随后开始下跌。英格兰银行为了救市,已买进30亿英镑,但无济于事。英国政府转而向德国政府求救,要求德国降低利率,德国联邦银行拒绝了来自英国政府方面的多次请求,坚决反对降低自己的利率。9月12日,在德国宣布维持利率不变的第二天,意大利里拉跌破了对马克的波幅底线。

    此时,英国首相梅杰和英格兰银行行长莱蒙一再发言,宣称英镑决不退出欧洲汇率稳定机制。为了不让英镑汇率下跌,政府要求英格兰银行再次大量买进英镑,以维持英镑的汇率水平。英格兰银行从国家外汇储备中抽出269亿美元买入英镑。但索罗斯打击英镑的意图非常坚决,同时看透了此时英国政府已经黔驴技穷,他放空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60亿美元的德国马克,索罗斯的疯狂放空行为在伦敦外汇市场引起了大量投机者的跟风炒作,最终英格兰银行的努力仍然止不住英镑下跌的势头。9月16日上午,英格兰银行宣布将利率从10%提到12%以捍卫英镑,9月16日下午,又将利率升至15%。却依然无济于事。

    当日下午,带着巨大的屈辱感,英国首相梅杰和英格兰银行行长莱蒙被迫宣布退出欧洲货币汇率体系。9月17日,英镑收盘价比前一天跌了16%;意大利里拉贬值22%,意大利也宣布退出欧洲货币汇率体系。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英镑狙击战中,索罗斯赢了10亿美元,加上里拉和其他地方的投机,这一战一共赚了20亿美元。不但摧毁了英格兰银行三百年来无人撼动的无上权威,使英镑再次受到沉重打击,更一举打破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安排,扰乱了欧洲的金融秩序,给了各国经济雷霆一击。

    荷兰的花卉,瑞士的钟表,意大利的时装,法国的香水、葡萄酒,德国的啤酒、相机,日本的动漫和电子产品,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多少年来,世界各国都曾以自己的独特物产和传统工艺闻名世界。而如今,与这些传统产品一起,各国的制造业生产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争奇斗艳,为世界贸易添了一抹浓郁的异域风情。那美利坚合众国呢?其出口产品又有哪些代表呢?可能有人要说,福特的汽车,好莱坞的电影,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汉堡包……没错,我们可以列举很多很多,的确,这些也都是美国特色的东西,但是,它们却又都不是美国最好的出口产品。美元,也只有美元,才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大量进口的“生存必需品”,是美国最畅销的出口产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