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源流-颜李学派的历史命运(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源的先祖王玉,在明初的靖难之役中阵亡,后明成祖封赏从征将士,恩准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王源父世德,明崇祯间世袭祖职,明亡,避地燕北,后弃家南下,只身流寓江淮。顺治十二年(1655年),王源随母亲及兄洁南下寻父。阖家刚在江苏宝应团聚,源母即于一年后病逝。从此,“父子兄弟,茕茕三人”[3],就地侨居下来。当时,流寓宝应的原明河南太康知县梁以樟,与王世德籍属同郡,共同的遭遇和志趣使他们在异乡结为患难之交。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梁王二人“喜酒尚义”[4],每当酒酣,论列古今,仰天呜咽,多见幽燕烈士遗风。迄于康熙四年(1665年)梁以樟逝世,王源兄弟二人一直师从求学。源兄洁,字汲公,长他11岁,“潜心理学,穷经史”[5],尤为梁以樟所喜。而王源年少,无意理学,“独嗜兵法”[6]。老师去世后,他除随父“任侠言兵”[7]之外,一如童年,“事兄为严师”[8],讲习古文。

    青年时代的王源,“岸异多英气”[9],发为文章,纵横驰骋,无所拘囿。宝应地处大运河畔,水陆交通都很便利,一时南来北往的名士,凡志趣相投,多与源父世德交游。清初文坛,自钱谦益辞世,魏禧卓然巨擘。王源侍父待客,年未及二十,所写文章已为魏禧器重。康熙十年(1671年),魏禧北游扬州,王源专程携文送请审阅。尽管其中的《项籍论》当地文士交口称誉,但是魏禧却不予赞许。王源败兴而归,返家不久,接魏禧来信,告诫他:“处四达之地,易于交友阅事,而风气杂揉,虚美相熏,以之滑性长傲亦不为少。长才人当坚定以学问,学问在求实地,日见己所不足,则不进于古人不止。”[10]康熙十六年(1677年),魏禧旧地重游,王源再度拜谒。同样是一篇《项籍论》,几经琢磨,锤炼得章法不紊,行文老成,远非六年前气象。魏禧欣然命笔作序,奖掖王源文以经世的风尚。序中以东汉初的开国功臣耿弇和三国名帅周瑜相期许,指出:“吾老矣,而昆绳今不可为少,彼耿伯昭、周公瑾何人哉!”[11]

    当时,三藩之乱,战火正炽。吴三桂陈兵湖南,妄图以军事实力相要挟,迫使年轻的康熙帝屈从于他割据一方的野心。王源对吴三桂的军事举措嗤之以鼻,他发挥了我国古代兵家“兵贵神速”的传统主张,认为:“兵至大捷之后,所恃者势也,非力也。乘势贵速,稍缓则势衰,势衰则敌之人心定而守固。吾之气竭,以战则不利,情见势屈,反受其败矣。”[12]因此在他看来,吴三桂一鼓作气,长驱中原,才是用兵的上策;顺长江东下,控制南京,据有富庶的江南,尚属中策。然而吴三桂却弃上、中二策不用,“徘徊荆襄,延日引月”,恰恰犯了兵家大忌。于是王源断言:“驽马恋栈,安知远图,必无事矣。”[13]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乱平。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王源离开江南,返回阔别30年的故乡。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的宅第,早已物换星移。为了寻觅一个栖身的去处,王源抵京后,即把他父亲据亲身见闻所撰《崇祯遗录》一卷送呈明史馆。这时,天下名士荟萃京城,共修《明史》,朝廷大吏附庸风雅,竞相延揽文士于各自幕署。江南名士如万斯同、阎若璩、胡渭、顾祖禹、刘献廷等,都以幕客受聘于主持编纂《明史》的徐乾学、徐元文兄弟。王源也以自己的文学才能,跻身于徐元文幕,从此开始了他后半生的幕客生涯。

    作幕京中,倏尔四易寒暑。四年来,王源与幕友刘献廷结为莫逆之交。他们时常在一起讨论“兵法、文章、典制,古今兴亡之故”,二人之间“意见之同,犹声赴响”。[14]二十八年(1689年),徐乾学招权纳贿,为副都御史许三礼弹劾,疏请还乡。翌年春,徐乾学离京,幕客纷纷偕同南下。随后,徐元文因乾学事牵连,相继去官回乡。当初,刘献廷曾利用在幕署供职的便利,购求遗书,抄录史料,打算约请万斯同、王源和另一幕友戴名世结伴南归,“为一代之业”。[15]后因财力不济,刘献廷孤身南归,王源等人依然留京作幕觅食。[16]

    王源虽身为幕客,被迫周旋于高官显贵之间,但他却不甘寄人篱下,更不愿阿谀权贵,仰人鼻息。他服膺庄周和司马迁恢奇不拘的文章风格,景仰诸葛亮、郭子仪、李纲、李晟、于谦、王守仁等名垂史册的功业。在与幕友方苞、姜宸英论及立身旨趣时,他表示:“经纬如诸葛武侯、李伯纪、王伯安,功业如郭汾阳、李西平、于忠肃,文章如蒙庄、司马子长,庶几似之。”[17]然而,在严酷的现实中,王源的志向屡屡碰壁。由于志不得伸,惆怅满怀,他只好借酒排忧。每当大醉之后,一腔怨愤喷然涌出,或讥讽揶揄,或痛斥怒骂,富家贵人无不为他所粪土。这样一来,虽痛快一时,但却更加“与世参商”[18],幕主表面上礼重他,暗地里却摈斥不用。

    为了摆脱困境,王源试图从科举入仕中去寻求出路。三十二年(1693年)秋,他在顺天乡试中一举成功,考中第四名。这时,他已经46岁了。但是,事情很不顺利,继他的兄嫂故世之后,这年冬天,移居天津不久的父亲又溘然长逝。清承明制,居父母丧的举人不能参加会试。这样,他便失去了在来年会试中进行角逐的机会。[19]迫于生计,在天津料理完丧事后,他又告别妻子儿女,南下江西,西入关中,北上京城,风尘仆仆,幕游四方。对这样的际遇,他百思而不得其解,只好归结为命运的摆布。他在此时致友人阎若璩的信中喟叹:“弟之不幸,不过欲数椽容膝,百亩供餐,足以闭户而无求,便可成其稽诵著述之志,乃谋之三十余年,终如河清难俟,岂非命邪!”[20]

    三十九年(1700年)春,王源再次作了进入仕途的搏击,结果又因会试落第而被拒于门外。正当歧路徬徨,“生计茫然”[21]之际,他认识了河北蠡县来京会试的学者李塨。李塨是河北著名学者颜元的弟子,以所著《大学辨业》阐述和发挥师说,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学派。这一学派反对理学家的性理空谈,讲求“实习”、“实行”、“实用”的六艺实学,主张“程朱之道不熄,周孔之道不著”。[22]颜李学说反正统的批判色彩,激起王源的共鸣,使他同李塨一见如故。经过几个月的频繁接触,在仔细阅读《大学辨业》之后,他确认颜李学说“直接周、孔”,[23]决意师从颜元。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王源与李塨在京同榻就寝,已经夜阑人静,他却久久不能入睡。拂晓前,忽然他把熟睡的李塨唤醒,激动地倾诉:“吾知所归矣。吾自负有用古文必传世,然躬际太平,弢钤安事?文辞终属枝叶,非所以安身立命也。倩君价予执贽习斋。”[24]当时,正好顺天府尹钱晋兴办大兴、宛平义学各一所,聘请王源主持大兴义学讲席,拜师的事暂时搁置下来。翌年春,宛平义学停办,就读士子尽行转往大兴义学。由于学生增多,书舍难以容纳,经与义学所在地洪庄的主人商定,同意借地营建顺天书院。王源亲为操持,当年七月动工,5个月后,书院落成。康熙帝还亲笔题写了“广育群才”4个大字。按照王源的构想,书院将作为实践颜元学说的场所,试图引导学生由“学古圣经”入手,进而讲求经世实学,使它成为“造就人才之权舆,而推其意于天下”。[25]书院建成伊始,严酷的现实对王源的努力作了无情否定。由于在书院用地上出现争议,内大臣明珠出面干预,借口要聘用王源到幕署供职,强行对书院进行釜底抽薪。王源愤然离去,顺天书院仅昙花一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