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妙语话人生-静心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为何需要静心?目的在于抵挡浮躁。静心可以让人呼吸匀称,静心能够叫人心明眼亮,静心帮助人计划分明、胸有成竹,静心还能使人处事坦然。怎样才能静心?不为外物所动,保持平常心、感恩心、宽容心,方能静心。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保持平常心,清静无为,才是人间大道。

    淡泊名利,可以明哲保身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庄子·让王》

    【释义】今天的世俗之人当中,很多人都(只是为了名利之物)置自己于危险的境地,这难道不是一件很让人感到悲哀的事吗?在《让王》篇中,庄子的重生轻利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让王》篇里所列举的把生命看得高于君王的较为典型的人物是越国的王子搜。越国人把三代君王都杀掉了,王子搜非常害怕。为了不做君王,他逃到了一个山洞里。越国人无君,便到山洞里找到了他。王子搜不肯出来,越国人就用艾草把他熏出来,用车子把他拉回去。王子搜上车时仰天大叫道:“君王啊君王,难道我不当这个君王就不行吗?”让他当君王,其情形就像让他上刑场一样,为什么?因为他害怕的不是做君王,而是怕再一次被国人杀掉。所以,文中说他:“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生矣!”他也很聪明,因为他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国家重要。

    人活在世界上,无论贫穷富贵、穷达逆顺,都免不了与“名利”打交道。《清代皇帝秘史》记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一个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说:“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淡泊名利是一种境界,追逐名利是一种贪欲。当今社会真正淡泊名利的很少,追逐名利的很多。然而,也应当看到,今天的社会是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充溢着各种各样炫人耳目的名利诱惑,要做到淡泊名利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人活着,有谁敢说没有追求过这两个字呢?然而,“名利”主要是一个度的问题,只要不过、不贪,追逐得当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安于清贫的目的不是守贫,而是静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一辆新买的奔驰与一辆卡车相撞,他向警察抱怨说:“我昨天才新买的车,让该死的卡车给毁了!”警察诧异地看着他说:“难道你就这么注重物质上的利益,其他的你都不关心吗?”“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此人问道。警察说:“你没有注意到你的胳膊被撞断了吗?”此人低头一看,不禁发出一声凄惨哀号:“完了,我的劳力士怎么也不见了?”这种名利观念太重的人,犹如背负了很重的行囊,在人生之路上只能是越走越累,迟早会被这行囊压垮!

    名利是迷魂药,是黄金枷锁,是兵戈相争、血肉相残的导火索,是酿造人世间悲剧的罪魁祸首。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一代英雄吕布,却因财物而杀丁原,因美色而杀董卓,沦丧于名利之下;甚至万代称颂的明主唐太宗也为了皇权,不惜手足相残,自编自演了玄武门之变。人世间的种种显赫莫不出于名利,人世间的种种快乐莫不出于名利;同样,人世间的种种悲哀莫不出于名利,人世间的种种凄凉莫不出于名利。

    【感悟】

    淡泊名利是人生所为的一种态度,是人生的一种哲学。淡泊名利,就是要超脱世俗的诱惑与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事物,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生活。

    【道家百科】

    道家经典——《阴符经》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洛阳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然后,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

    吕坤的注序云:“《阴符经》必非黄帝语,然亦非汉唐以后人所为,其言词造化精微,极天人蕴奥,契性命归指。帝王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养生,兵家得之以制胜,术数家得之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纵横家得之以股掌人群。此书可以指导人们的方方面面,不失为一部千古奇书。”它更充满了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均各以对立面为前提,相互转化。“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历史上,《阴符经》与《周易》、《老子》并列为先哲的哲学经典,“阴符”二字就是“暗合”的意思。

    《阴符经》有许多关于养生的论述。如“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又有,“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沉入水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它在暗示,天与人相通,练习者要排除贪欲,从水火之道趋脱,着意于阴阳自然之道。此经还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认为自然法则不可违背,却可以认识和利用,“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又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性的,“心生于物,死于物。”

    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才能与自然相互融合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

    ——《庄子》

    【释义】能够做到忘物、忘天、忘己的人,也就是做到了“坐忘”。坐忘是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

    怎样才能达到“坐忘”、“心斋”的境界呢?庄子在《达生》篇里通过梓庆削木为的故事进一步做了详细的说明。梓庆说,他准备做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天,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这时,他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而外界的扰乱全都消失,然后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相合的,木料的形象便呈现于眼前,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就停止不做。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用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过一个吕梁丈夫蹈水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孔子在吕梁一带观光,见有瀑布飞流直下二三十丈,冲刷而起的激流和水花远达四十里,鼋鼍鱼鳖都不敢在这里游水。他见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以为他有痛苦想寻死,就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忽见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而后露出水面,还披着头发边唱边游到堤岸下。孔子紧跟在他身后问他游水有什么特别的门道。

    那人回答:“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意思是说: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跟水里的漩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做任何违拗。这就是他游水的方法。那人说:“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意思就是:我出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作故常;长大了又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作习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叫作自然。

    我们在自然风貌的怀抱里,可以寻找一处绿水环绕、青草四抱之处坐下,让随便什么侵扰自己许久的问题展开,像风景一样任游着,不管能不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都可能使得这些变得轻快明了,甚至轻浮而又细柔,烦恼之处便不再那么纠葛自己的内心了,这时的我们已经达到了忘记自我的境界。就在这样的空空如也的状态下沉溺于任何的景致中,让一切郁闷、烦恼都随着闹腾的街道的远去而消逝。

    【感悟】

    生活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情,这时就需要打开堵塞我们心灵的窗户,忘记自我,回归到心灵,去吸收那自然宇宙的智慧阳光和能量。

    无事以当贵,不要让过分的荣辱感

    束缚住你的手脚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道德经》

    【释义】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老子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

    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宠”与“辱”,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荣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人生在世,难免要遇到功名利禄荣辱得失的境况,但是,它们在我们心中的位置与人的生命健康和快乐相比,永远都应该只是身外次要的东西。为自己保持一种宠辱不惊、淡定自若的人生境界,还自己一份清静自然和真实,也许更多的快乐就会油然而生!

    对一个普通人来讲,面临“荣”或“辱”时,都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生理现象,会出现精神亢奋、思绪激昂等精神性状态。沿着“喜悦”或“悲愤”方向偏执地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得意忘形”或“悲愤欲绝”等不理智的失态表现,此所谓“惊”也。

    无事以当贵。这就告诉我们在心情上要潇洒大度,随遇而安,不要过分在意荣辱得失,往往考虑得越多失去的也越多。尽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利于健康长寿,对于年轻人来说有利于心理健康,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

    【感悟】

    红尘中人难免世俗,花花绿绿的世界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名利场上,一个个疲于奔命,千锤百炼,尽显英雄本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然而,有多少名利就有多少辛酸,功成名就之时也是青春殆尽之刻。不惜一切拿青春豪赌明天,换来了功名利禄,可是再拿金钱赎回时光却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道家百科】

    道家经典——《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不争而胜,不辩而明

    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道德经》

    【释义】修道修德的人,道德水平很高,不去争斗而能取胜。如果别人侵犯了你的个人利益,如果你不把它放在心上,守静无为,心平气和乐悠悠,别人攻击不伤身,不争而善胜。不用说话就能应付一切。话说多了,把柄也多了,别人攻击的目标也多了,少说话更好应付一切。

    不争不是失败,而是人生中做人处事所应掌握的一门艺术。我们要遵循天道,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法则,以柔克刚等理念来处置竞争,这是高级智慧。在竞争中不争,必是一种苦练内功,不靠耍手腕,诚实做人的行为,会赢得人们的称赞。与人不争,靠的是实力,靠的是做人的道理;与人不争,是一种聪明,是一种超然的洒脱。与人不争,就是要低调处事、低调做人;与人不争,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先宽容待人,进而为人们所容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难禁风雨。与人不争,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谦逊、低调一直是中华民族提倡的传统美德。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对没有的事情不置可否,事情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那时候你就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敬。有了错误,承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人家反而会觉得你品格高尚。勇于承认错误更易得到大家的谅解。

    【感悟】

    与人不争,以退为进,是一种大智慧。如果人们都能学会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学会“退”,我们的“进”才能更加从容;学会“退”,我们才能更容易成功。

    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

    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陶渊明

    【释义】天地万物悠悠,人生不过百年而已。岁月匆匆而过,不觉间鬓角已生白发。

    因为时间的有限、生命的短暂,故而人人当将时间视若珍宝。大凡少有所成的人都是在年轻时就明了了生命的可贵之处,珍惜时间的价值,让有限的生命爆发出无尽的能量。

    惜时是有方的。有些时惜得,有些时却惜不得。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时的谈话若看作闲聊,必定以为浪费光阴,然而这个时却是大有裨益的时,是不能不惜的。而若在会场听人讲上大半天的废话,奉之若旨,则真会折损生命的长度了。人就是这样,当时光虚掷时就觉得生命空虚无所依,而能在时间的长河里有所得时便觉得充实。

    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不珍惜时间,勤奋地工作学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一次与朋友预约,他站在桥头一边等候,一边在纸上急匆匆地写着,雨淋湿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觉。朋友终于来了,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耽误了你宝贵的时间。”爱因斯坦却兴奋地说:“我非常有益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因为刚刚我又有了一个出色的想法。”无独有偶,我国古代著名画家王冕出身贫寒,家中无力供他上学,他只得到一个姓秦的人家放牛。王冕时刻想着读书学习,每次出去放牛,都借书本带在身上。有时骑在牛背上读书,牛吃草时,他就坐在树下看书。就这样,王冕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靠自学学到了很多知识。后来他又刻苦画画,终于成了著名的画家。

    当然,惜时之初是痛苦的,它必须跟人的惰性作战。要克服懒散的状态并不容易,不过,在尝到时间给予的特殊照顾之后,人才会发现原来生命是可以这样延长的。

    【感悟】

    时间是宝贵的,又是无情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匆匆流逝。能抓住时间并刻苦学习的人,才能成为有用的人。而不能抓住时间的人,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不断等待“明日”的蹉跎中,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道家百科】

    道家经典——《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又被称为《参同契》,东汉魏伯阳撰。魏伯阳其人,正史无载。宋曾《道枢》卷三十四称魏伯阳为字,名魏翱,自号云牙子,汉代人。古籍中最早提到魏伯阳及其著述《参同契》的是葛洪的《神仙传》,据其记载,魏伯阳吴人,本是高门之子,性好道术,不肯做官,闲居养性。作《参同契》、《五相类》,其学说虽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

    不过喜也不过悲,用恬淡的心态来养生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黄帝内经》

    【释义】如果一个人能清心寡欲,就能有真气护体;精神保护得好,就不会生病。

    恬淡无虚就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很自如,不快乐过度,也不悲愤过度。无论遇到什么刺激也保持自如若定。实践中人们是很难做到恬淡无虚的,但是,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受刺激的事情,把自己放在与此事无关的第三者的位置上,心里想着顺其自然,这样才可能修养自己成为恬淡无虚。

    “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生有所息是一种超脱、一种自然。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出入”和谐的心态,才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

    心态是很重要的。人世间所遇到的许多困苦和烦恼都是心态在作梗。当我们用恬淡和闲适的心去面对生活时,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呢?既然什么都能放下,那还有什么可烦恼、可后悔的事情呢?但是,真正拥有这种心态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才有了人世间的诸多烦恼和纷争的痛苦。其实,一切都是身外物,只有恬淡与闲适的心态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是“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感悟】

    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恬淡人生的最高境界。

    过分贪于收敛财富,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道德经》

    【释义】过分的喜爱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在澳大利亚,有一片名叫“Spring book”的草原,那里的草长得特别肥美,所以那里的羊群发展得特别快。而每当羊群发展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出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走在前面的羊群总能够吃到草,而走在后面的总是只能吃剩下的,于是后面的羊群在前面羊群吃草的时候,就会拼命地跑到队伍的前面。就这样,羊群为了争夺食物,都不愿意落在后面,这样草原上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羊群都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奔跑。草原的尽头有一片悬崖,羊群跑到悬崖边缘也全然不去理会,于是整群的羊就往悬崖下跳……

    一开始,羊只是为了贪吃一点青草,但为了争夺这一点青草,最后却贪“吃”了自己。当贪念开始升起时,别忘了提醒自己,贪念会把你带到悬崖。

    古人有云:“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欲望过多时,如不加以制止,便成了贪婪。贪婪并非是先天性的,而是个人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自私、谋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一种不正常行为。贪婪是一种顽疾,人们极易成为它的奴隶,变得越来越贪婪。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贪婪能令人忘却一切,甚至自己的人格;贪婪令人丧失理智,做出愚昧不堪的行为。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是:远离贪婪,适可而止,知足者常乐。

    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人在岸边垂钓,旁边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只见一名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一尺多长,落在岸上后,仍腾跳不止。可是钓者却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海里。围观的人发出一片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垂钓者雄心之大。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还是一条一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看一眼,顺手扔进海里。第三次,钓者的钓竿再次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钩着一条不过几寸长的小鱼。众人以为这条鱼也肯定会被放回,不料钓者却将鱼解下,小心地放进自己的鱼篓中。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钓者为何舍大而取小。钓者回答说:“哦,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像钓鱼者这样舍大取小的人是越来越少,反而是舍小取大的人越来越多。俗话说,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心地善良、胸襟开阔等良好的品性才是健康长寿之本。贪图小便宜,终究是要吃大亏的。欲望的永不满足不停诱惑着人们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然而过度地追逐利益往往会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因此,凡事适可而止,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感悟】

    贪婪没有满足时,很想满足,一旦满足后,胃口就会越来越大。过分贪心的人可能每日都在费尽心机算计别人,甚至有人会不择手段走向极端。所以,我们做人不要太贪心,最好以宁静淡泊的良好心态,轻松快乐地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

    【道家百科】

    道家经典——《悟真篇》

    张伯瑞著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另有《奇经八脉考》,收录于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濒湖脉诀》中;还有《紫阳真人语录》,收入佛教《大藏经》内清雍正帝御选语录中。近人陈撄宁评曰:“紫阳师一刀兵吏耳,彻悟后,居然能用非常手段,斩绝尘缘,不可谓非大智大勇矣!”

    《悟真篇》自序所言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之本。除《金丹玄旨》直接得魏祖心传以外,尚有《悟真篇》外集,深契达摩最上一乘之妙道,久已收入佛教禅宗语录内。性命双修之学,至师始集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悟真篇》用诗词形式总结了宋代以前的内丹修持之道,仙宗视为丹学正脉。张伯瑞被道教尊为紫阳真人,奉为南宗第一祖。

    忍让是一种智慧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道德经》

    【释义】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高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反复说明了柔弱战胜刚强的观点。

    世界上,最“软弱”的是水;世界上,最“强大”的也是水。但人们学习水,并不是学水的“软弱”或“强大”,而应该去学水的“忍让”。想与人们和平相处要学会忍让,想要在社会上立足,也要学会忍让。小溪中的水在流动时,遇见溪中的石块,它不会和石块争地盘,而是会绕过石块。大海则是不吝啬的,让鱼儿生活在它的体内。小溪能绕过石块,是因为小溪的忍让;大海可以容纳百川,是因为大海的心胸博大。作为一个人,这两点都是必要的。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和矛盾,相互之间有时难免产生一些误解和分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酿成纠纷、冲突和伤害;如果处理得当便能相安无事,息事宁人,以至化干戈为玉帛。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双方都要学会必要的忍让。

    忍让是理智的表现。当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特别是当个人的人身权利和经济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有理智的人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克制,对对方耐心地讲道理,进行说服和规劝,及时化解矛盾。即使对方仍然蛮不讲理,我行我素,也不会恶语相加,更不会轻易地采取过激行为,而是理智地忍让并依靠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忍让也是一种美德。为人处世,只能进不能退,只能得不能失,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的做法,不仅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十分有害的。有时,为了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他人利益,个人做一点让步,受一些损失,付出一点代价,也是非常必要的。忍让,实质上是一个人思想修养、道德品质的表现。

    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这句话很有哲理,不失为经验之谈,但也有人觉得忍让吃亏,受气,丢面子,是懦弱的表现,因此一旦双方发生矛盾,互不相让,甚至连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非要争个你高我低不可,因此常常由争吵到辱骂,以至拳脚相加、刀兵相见,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感悟】

    其实,忍让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美德。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就是对忍让的最好诠释。生活中,假如我们人人都学会忍让,那么我们将会消除掉多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我们生活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祥和美好。

    时光如流水,岁月一去不再回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

    【释义】美好的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每天都只有一个早晨,错过了就永远地失去了。诗人在感慨时间流逝的匆匆,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当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古人曾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长歌行一诗中也提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的表现。时间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没有踪迹。每个人都拥有时间,但是,有些人却无法合理支配时间,只能让时间从他们的身边悄悄溜走。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公司员工向老板请假。老板对他说,“一年365天,52个双休日,合104天,减去这104天,还剩261天;你每天有16个小时不在工作岗位上,全年共170天,减去这170天,还剩91天;你每天用30分钟喝咖啡,全年共用掉23天,还剩68天;你每天吃饭用1小时,全年用去46天,还剩22天;你通常每年向公司请2天病假,只剩20天,每年有5个节假日,公司不上班,减去这5天,还剩下15天,公司每年慷慨地向你放14天假,这样算下来,你工作时间只剩1天,而你还要请这1天假。”读完这则笑话,不仅让人哈哈大笑,但笑完又有一丝寒意,虽然这位老板计算时间的办法不一定准确,但是这足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宋朝人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中的《长歌行》有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告诉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它们也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感悟】

    “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一切。”列宁的这句话彻底地反映了时间的珍贵。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努力学习,那就赢得了时间,也就赢得了一切,也不会为年老时碌碌无为而感到悲伤。

    心意专一,就可以独立于万物之上

    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

    ——《管子·心术上》

    【释义】虚静就可以专一,心意专一就可以独立于万物之上,独立则可以明察一切。

    《管子·内业》篇说:“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智,唯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意思是说,一概听任于物而能掌握物的变化的叫“神”;一概听任于事情而能掌握事情的变化的叫作“智”。物变而自己的气不变,事变而自己的知不变,这只有坚持专一的君子才能做到吗?专一而不失,就能够统帅万物了。君子使用万物,不受外物支配,就是因为掌握了专一的原则。

    人们需要的就是心意专一。清除欲念则心意疏通,疏通则虚静,虚静就可以专一。心意专一则独立于万物之上,独立则明察一切,明察一切就到达神的境界了。神是最高贵的,馆舍不加扫除,贵人就不来居位了。所以说“不洁则神不处”。所谓“人皆欲知而莫索之”,也就是说,人们所认识的对象是外界事物,而人们认识的主体是心,不把心修养好,怎么能认识外界事物?修养心的最好办法,莫如使它处于虚的状态。虚就是无所保留。所以说,能做到连智慧都抛弃掉,就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能做到无所保留,就没有什么可筹划的了。不追求又不筹划就可以做到无虑,无虑就回到虚的境界了。

    《管子》认为,人如果能进到正和静的境界,身体也就盘韧而骨强,进而能顶天立地,目视如同清水,观察如同日月。只要不失掉这正静,其德行将与日俱新,而且能启蒙知天下事物,以至四方极远的地域。内里有一个完整周全的心是不可能掩蔽的,这将表现在形体容貌上,也能在颜色上看得出来。善气迎人,相亲如同兄弟;恶缺迎人,相害如同刀兵。这种不用自己说出来的语言,比打雷击鼓还响亮震耳。这完整周全的心的形体,比日月还更光亮,体察事情比父母了解子女还更透彻。达到正与静的境界,圣人裁定事物,不受事物所支配。保持心安,国也安定;保持心治,国也治理。治理在于内心,安定也在于内心。内里有一个治理好的心,口里摩拳擦掌就会是“治言”,加于民众的就会是“治事”,因而事业振兴而人民顺服,百姓就算治理好了,就能达到“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的境界。

    【感悟】

    不要先物而动,应先观察事物的运动规律。以静待动,静就可以自然地掌握事物的运动规律了。如果世上的人们都自觉地修身养性,一切行为都会顺乎规范。也只有修身养性,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与风范。

    【道家百科】

    道家经典——《还丹复命篇》

    《还丹复命篇》为薛道光所撰。此篇共收五言律诗十六首,七言绝句三十首,《西江月》词九首,又附七绝一首,以及《丹髓歌》三十四首。卷前有薛道光于靖康丙午年(1126)作还丹复命篇序,略述自己学道之经过及金丹要旨。

    自云学道多年,未遇真传,在宣和庚子岁年(1120)得至人口诀:“大道之祖,不出一气而成变,喻之为日月,名之为龙虎,因之为阴阳,托之为天地。一清一浊,金木间隔于戊已之门;一情一性阴阳会聚于生杀之户。采二仪末判之气,夺龙虎始媾之精,大于黄房,产成至宝。别有法象枢机,返还妙用,长生秘诀毕于此矣。”故而依师口诀,写成五律十六首,以表金丹十六两之数;七绝三十首,以应三十日(一转)之功;《西江月》词九首,应九转之法。此篇可以看作薛道光本人的内练体会及其经验总结。《修真十书》收录之。

    此篇宗承张伯瑞《悟真篇》,论及内丹学理及采药、抽添、火候等要点。认为内丹药物就在身中,真正功夫就在片刻。《西江月》有云:“竹破须还竹补,人衰须假铅全,思量只是眼睛前,自是时人不见。”又云:“长生妙药在家园,一饷工夫便现。”其说大略以先天一气为丹本,真铅真汞为药物,龙虎交腾为锻炼,以凝神入气穴为下手工夫,认为修道在于浊中取清,如云“烟花柳陌头头是,秽浊馨香任所需。”论述丹法,《丹髓歌》较为分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