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无法安心做皇帝。恨拿破仑,想暗杀拿破仑的人日益增加,连警察署长也在伺机推翻他。
“我不是法国人,我是科西嘉人。但如果我被杀了,那法国及整个欧洲就会再度陷入混乱,我不能死。”拿破仑一再这样对自己说,他要让大家知道他是为了法国,也为了欧洲大陆,所以他想要建立永远的和平。
“拿破仑做得不对!”
“他的政治跟革命前的波旁王朝是一样的。”开始有人批评、责骂拿破仑了。
1808年,西班牙政治十分混乱,拿破仑便趁机灭了西班牙王室,让他哥哥约瑟夫去治理,但是他以武力平定西班牙的行为受到很多国家的反对。
“拿破仑想独占西班牙。”
“拿破仑很精明,为什么要和热情的西班牙打仗呢?”
一些想要打倒拿破仑的有野心的学者和将军,公然怒骂拿破仑欺压西班牙。如果拿破仑不是科西嘉人,而是法国人,也许那些人就不会这么反感他。表面上很尊重拿破仑背地里却希望拿破仑失败的警察署长及达利南,都在暗暗自喜:“拿破仑快要下台了!”
西班牙到处爆发了反法的怒吼,有的西班牙人看到街上有酗酒的法兵,就将他们扑杀。西班牙各地还成立了游击队,他们在山里和草原隐藏,一到晚上就突击法军的营地。
哥哥约瑟夫是被拿破仑安排就任西班牙国王的,当他看到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和西班牙人冰冷的眼神时,开始害怕了。“拿破仑,我都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四方都是敌人,我真受不了!”约瑟夫哀叹着。为了救约瑟夫而派遣的勇敢的吉邦将军也被游击队包围而投降了,西班牙就像是泥沼一样困扰着法军。
“法军在西班牙被打败了!”
“太好了!太好了!”
“拿破仑军队已经失去魔力了!”
拿破仑所控制的其他国家也开始意志动摇,到处散播谣言。拿破仑尤其不满罗马教廷的势力太大,他恨罗马教廷身为僧侣却干涉政治,于是拿破仑就把罗马教廷的领地收为意大利领土,这样一来,反对的怒潮更加汹涌了。
这时英国援军在西班牙登陆,在西班牙事件尚未解决时,奥地利军又集结于法国边境。在国内的警察署长和达利南行动非常可疑。他们二人对拿破仑而言,就像是两条毒蛇,这两条毒蛇在拿破仑的面前很驯服,表现得毕恭毕敬,很有礼貌。现在,拿破仑既要外御西班牙,又要内防反对他的敌人。
1809年,拿破仑在埃斯林与奥地利军作战,形势均很不利。跟随拿破仑多年的蓝奴将军就在这场埃斯林战役中战死。但是在瓦格拉姆的战役中,法军又恢复了士气,一个月后便攻到维也纳城下。
此时,维也纳城中的公主因为生病,和父亲奥地利皇帝都没能逃出维也纳,本打算和女儿一起死的皇帝吞下眼泪和公主一起向拿破仑投降了。这位公主就是玛丽·路易丝,后来成为拿破仑的第二任皇后。
当时攻下维也纳,不光因为玛丽·路易丝长得很漂亮,她是欧洲名门之后,这一点也深深地吸引拿破仑。拿破仑与妻子约瑟芬没有生育儿女,他想要传宗接代,而且此时能和有正统王室血统的少女成亲,正合拿破仑的皇帝身份。后来他便和约瑟芬离婚,与玛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拿破仑以为和路易丝结婚后,自己的子嗣就会有波旁王朝血统,这样的话,大家就不会再把他视为科西嘉人而忌恨他。第二年,玛丽生了个可爱的的男孩,拿破仑便决定将来让他继承帝位。
整个巴黎都在为这件喜事庆贺,到处响着祝贺的炮声,拿破仑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法国皇帝。”他封这个孩子为罗马王。
“我现在处于人生中的最顶峰时候,但我并不因此而感到骄傲。”拿破仑对谁都这么愉快地说。这时的他将近40岁,自土伦战役后一直困扰他的皮肤病完全好了,他发福了,身体变得结实健康了,他不再是从前那个过于瘦削,看起来没有活力的青年拿破仑了。
他和玛丽相处得很好,可奥地利人对这桩婚姻并没有像拿破仑想象的那样具有好感。奥地利的将军们对这件婚事的感觉是玛丽被当做贡物献给了拿破仑。
他们心里这样想:“拿破仑算什么,平民出身的就是平民出身的!”大家都在心里这样轻视他,但在宫廷中,谁都害怕他,连以前的战友,也都不敢亲近他。这种不愉快的气氛充满了夏洛特堡宫殿的每个角落,所以经常感到孤独的拿破仑皇帝总是双眉深锁。
“现在的我难道已经站在了命运的最高处?以后会走下坡路吗?也许我将会由极高点摔下来。难道在我完成一个大理想时,就会受到这样的忌恨吗?”他常常在半夜想到这种情形时就冒冷汗。
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年轻,不会处理政务,天天过着奢侈的生活,用钱像用水,无论拿破仑如何骂他,他都是一笑置之。
弟弟路易也和拿破仑作对,擅自离开荷兰国王的位置。拿破仑身边看起来很热闹,但到处都是他的敌人,连他的兄弟们都不例外。母亲莱蒂齐娅对拿破仑的成功本来很高兴,但自从拿破仑当了第一执政官后,她每当听到有人赞美她的儿子了不起时,就会想:“这幸福是否会永远维持下去?”她的高兴中隐含一份不安,后来,拿破仑的野心一再增长,莱蒂齐娅对拿破仑日渐增长的野心发出叹息声。
母亲住在科西嘉拿破仑为她建造的豪华别墅里,尽管拿破仑每年都寄很多钱给她,但她仍然过着很节俭的生活。她不习惯过奢侈的生活,把钱都积存下来,希望将来能对拿破仑有所帮助。
喜欢巴黎奢侈生活的拿破仑暗自埋怨母亲太穷酸,而一直没有忘记科西嘉痛苦的母亲,根本不相信眼前的好运。白发苍苍、身体肥胖的莱蒂齐娅说:“如果你有了困难,随时可以回来找我,虽然我年纪大了,但还是可以帮助你的。”她经常以这般仁慈的口吻安慰着拿破仑。
母亲忧虑的事终于来临了,拿破仑的全盛时代已过去。
再征俄国
大陆封锁令在1810年的秋天发挥了威力。“这样一来,英国就遭殃了!”拿破仑一直等待着英国的崩溃。和欧洲大陆各国的贸易中断后,英国感到很痛苦,在伦敦就有好多商店倒闭,一个月内倒闭了250余家。
“继续努力吧!”正如拿破仑想的:要扼杀英国,一定要封锁北方的英吉利海峡,因为英国就是走这条线路把商品运到欧洲大陆来的。但和英国停止贸易,最先受害的却是拿破仑所治理的国家,他们受害的程度比英国还大。例如连咖啡、茶、砂糖、铁器及毛织物、染料等不可或缺的日用品都买不到。此外,即使对走私加以严重惩罚,也无法使它绝迹。欧洲各国已经开始对此事怨声载道了。
“除非把拿破仑打倒,否则我们便无法生存。”普鲁士和俄国都在找机会发动叛乱,拿破仑写信给俄国的亚历山大一世:
英国已发生了危机,只要再坚持一下,他们很快就会支持不住,所以这需要你的帮助,只要陛下和法国合作,英国一定会答应签订和约的。
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答应拿破仑,他说:“我们不能让英国吃亏,要对付就要对付法国。但如果这样回信的话,拿破仑一定气死。现在趁拿破仑还没发动攻击的时候,俄国先动员兵力。”
俄军把24万大军聚集在西部边境,以备法军侵入,这样看来,俄国的企图是很明显,拿破仑想要彻底打倒俄国,1812年拿破仑终于决心远征俄国。拿破仑集中了令人惊讶的兵力:兵员共有67万,其中20万是法国人,其余是从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普鲁士、瑞士、西班牙、波兰及葡萄牙等国征召而来的。
远征前夕,拿破仑很细心地使用各种政治手腕,想要和普鲁士、奥地利联盟,也准备和正与俄国争执的土耳其结盟,并结交瑞典,可惜失败了。瑞典国王伯拿特虽然和拿破仑有亲戚关系,但他背叛了拿破仑,和俄国合作,此时,土耳其也和俄国签和约,脱离了法国。
“既然这样,那我就让你们知道知道我拿破仑的威力。”拿破仑调兵遣将,立刻组成了庞大的军事力量,这是威慑俄国的一种战术而已。拿破仑想,如果让他们看到这么庞大的兵力,亚历山大一世可能会不战而求和,但是这个战术失败了!亚历山大一点都不紧张,无论拿破仑有多少兵力,他都不害怕。一直被公认是拿破仑最亲信的达利南,在偷偷地积存俄国货币,可见达利南早就看出拿破仑的命运了。
在德累斯顿阅兵的拿破仑亲自担任总指挥官,率领第一军出发了,但法国人对这次远征俄国感到很不满。
“拿破仑又要打仗了。”“真糟糕!”农民都表示不满。
“年轻人都调去当兵,田地要由谁来耕?”“难道女孩子能耕田吗?我的儿子已经战死了,他是皇帝,可他能把儿子还给我吗?”
普鲁士农民的痛苦更加严重,对普鲁士人来说,拿破仑从普鲁士调兵,和一向无仇无恨的俄国人打仗,他们对此很不愿意。拿破仑计划在大军进入俄国后,就能从俄国人民手中抢夺粮食,所以他们事先并没有准备足够的食物。
拿破仑以为俄国的兵马很多,因为他曾有过在雪地和俄军苦战的经历,所以他想远征至少要花3年的时间,也就不必太着急,但是最后他还是下了命令,立刻发动攻击。“向俄国进军!”在他的命令下,60万大军像一条大河般前进。非常的壮观!此刻,欧洲三分之二的兵力都朝着北方的俄国进军。
普鲁士种了很多小麦,本来想把小麦运到俄国境内去磨成面粉作为军粮。但那里没有水车,本来以为能维持一年的粮食供给的计划失败了,但他们仍然继续前进,已经行军到了曾经和亚历山大一世在竹筏上签和约的尼曼河,河流缓慢地流着,午后炎热的太阳照射着沙洲。对岸似乎毫无人迹,只有白云在松林上飘动。俄军在哪里呢?
法军游过对岸,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在松林中搜查,此时突然有人来了,“不准动!”以为是敌人,这斥候兵便立刻拿枪准备。的确,此时他发现了一个高大的俄国兵。
“你们是谁?”
“是法国兵!”
问得太莫名其妙,于是法军就如实回答,俄军又天真地继续问道:“你们法国兵来这儿干什么?”莫名其妙的法国兵以为不必再理会,就说:“你们这些俄国兵,难道你们一点儿都不知道吗?我们法国兵是来占领维尔纳、波兰和俄国的。”
“哦!”俄国兵吓了一跳,连忙从长有草莓和蒺藜草的草原上跑掉。他们的紧张神情太滑稽,法兵觉得好笑,一时竟忘了开枪,只顾大笑。看来俄军好像什么都没有准备,真奇怪!不知道亚历山大在搞什么鬼?
拿破仑听到兵报告后,高兴地露出微笑。每当开枪后尼曼河的森林里传来的都是回声,然后又静悄悄地如死一般的沉寂。
法军分三纵队渡过尼曼河,当法国大军从华沙经过维尔纳、维捷布斯克而走向俄国,始终没看到敌人的影子,山野中甚至连一只狗的影子都看不见,非常寂静,法国军队好像进了恶魔世界。俄军到底要到哪里去?我们是不是正在向一个黑暗的地狱进军呢?法国士兵渐渐感到不安。
“我们是在干什么?”
“难道这是战争吗?”背着笨重行囊的士兵们都议论。
连拿破仑都不知道在做什么了,这个样子根本不像是作战。
一阵暴雨,行军的士兵被雨水淋湿了。到了傍晚,寒气逼来,士兵们不禁直打寒颤。此时,已有1万多马匹因饥寒而死。再加上道路泥泞不堪,运输车无法前进。军队中流行赤痢,士兵一个个死亡,国外征召而来的士兵也都中途逃离了。拿破仑的部下和将领相处得并不融洽,尤其是拉布和米勒两人常有冲突,有一天差点拔刀决斗。军与军之间的距离太远,军队间的联络很不方便。这些都对法军极为不利。
拿破仑想要赶快停止向无人地带的进军,和俄国签订和约。但双方并没有经过交战,而且自己也并非交战获胜,若要求签订和约,不是太占便宜了吗?所以必须先把敌人中的一个部队打败,然后以此为借口,要求他们签和约。可现在俄军在哪里?此刻要去抓敌人或打败敌人简直是海底捞针,法军的进攻像石头从斜坡上滚落一样难以停止,为了面子拿破仑也不愿停止,只好一直往前走。
7月23日法军占领了维捷布斯克,8月19日又占领了斯捷布斯克,这只是两次小规模的战斗而已。
“亚历山大,我不会到维斯瓦河去的!在我到达斯摩棱斯克和顿河,打过一仗后,就在当地过冬,我要从巴黎请个剧团来演戏。”这是拿破仑本来的想法,但俄国广大而寒冷的平原,把拿破仑的血几乎冻成了冰块。虽然这小小的平原比起他巨大的野心,只不过是一撮泥土而已,但对目前的处境他仍感到几乎要发狂。
俄军把村落、工厂烧毁后便全部撤退,所以法军每到一处连蔬菜与面包都见不到,只能吃肉,许多人都因坏血病而死,甚至一天中死了900人。凡是拿破仑要去的俄国村落一定被焚烧一空,拿破仑到达时,村落都化成灰烬。他的兵马因精疲力竭而哀鸣哭号,倒死路旁。
9月5日,拿破仑终于在通往莫斯科的波罗吉诺高地发现了俄兵,他们正在高地上布阵。此时,拿破仑的远征军认为机会来到,便振奋起精神。在决战前夕,拿破仑却感冒头痛,夜里不能安眠,经常醒来,每当醒来的时候,就问:“现在几点?”卫兵回答后,他就说:“俄军大概跑不掉了,我做了一个俄军跑掉了的恶梦。”话说完后,他又躺下来睡。
第二天,拿破仑浑身寒冷,发着高烧并全身冒汗。拿破仑睁着双眼,注视前方,想着一定要在这儿打败俄军,这场战争非常激烈,双方发射的炮弹烟尘,使拿破仑分不出敌我。拿破仑四肢酸软,但他仍然支撑着,在炮台上走来走去。患重感冒的拿破仑终因疲劳而连部下的战况报告都没有听进去。
啊!我对战争已经感到厌烦了!
拿破仑看起来确实是这样。遭到拿破仑部下的骑兵队突击,俄国科特瑟夫的左翼被打垮,这时好像是法军胜利了。前线的米勒将军与纳将军都一直要求增加援军,但拿破仑疲惫不堪地坐在椅子上想:“我真不知该用什么战法了,我是不是应该派援兵呢?”他无法决定。
“好像人也改变了!”幕僚都感到很黯然。米勒将军很失望,纳将军非常生气。
“皇帝在后方干什么呢?如果不愿再打下去,就赶快回巴黎去,这场战争由我来应付好了,你转告皇帝去!”纳将军生气地吩咐军官。此时拿破仑如果派援兵来,那他们就可以消灭从莫斯克街撤退的俄兵。
拿破仑驳回了前线的要求,他的军事天才不知到哪儿去了。在前线第一次遇到吉尔吉斯及鞑靼等民族的士兵,法军便和他们苦战一场,这些民族士兵虽然很厉害,可是法兵却击败了他们。俄国的败兵都身受重伤,正在撤退,逃遁的目的地莫斯科就在前方,此时,拿破仑没有再追击敌兵的力量,从布科隆纳耶的丘陵上可以看到莫斯科金黄色圆顶的塔。
终于到了!拿破仑突然产生了活力,他回想起从前在埃及沙漠行军时看到开罗的兴奋情形,现在比那时更兴奋,拿破仑皇帝的兵马终于进入莫斯科城。拿破仑等待着立刻与敌人签订和约,但什么消息也没有,等到了莫斯科他才发现,原来这是座空城!
“糟了!上当了!”拿破仑如恶梦初醒般叫出,这是亚历山大的计谋,他恍然大悟了。当天夜里,拿破仑住进克里姆林宫,莫斯科的空屋突然起火了,扑灭后别处又起了火。原来俄军命令像恶魔一样的小偷及囚犯到处放火。东北风强烈,火势越发凶猛,整个莫斯科成为一片火海,连续烧了5天5夜,就像是地狱。
拿破仑从克里姆林宫的窗户茫然地望着翻腾的火海。
“陛下!我们本来打了胜仗,但事实上又被打败了。”米勒睁大眼睛说。
“一切都烧了,连我的胜利都被烧了,哈哈哈……”拿破仑狂笑着,一切都完了。
“陛下!我们撤退吧!再这样待下去,我们也会被烧死的。”
“这个野蛮人亚历山大,他自己竟放火烧城。”
“陛下!快走,这王宫好像装有地雷,一旦爆炸的话……”
“那也好,也许这是我这个败军之将的最好下场。”拿破仑睑上浮现出苦恼、悲痛的神情。
拿破仑的军队虽然进入了莫斯科城,但没地方可以驻扎,更严重是20多万士兵的粮食没有着落。拿破仑写信给亚历山大一世要求和谈,但是信差一去不回。这位年轻的俄国皇帝得到瑞典国王伯拿特元帅的资助,又从拿破仑得力的参谋达利南那里获悉法国的情报。
9月、10月都过去了,如同废墟的莫斯科又面临着冬天,但拿破仑无法移动他的军队,他们一路上没有粮食可以回到法国。拿破仑接受达利将军的建议,决心在莫斯科过冬。
“我们就在此等侯,援军很快会到,到时候我们再攻击彼得堡。”
“这样也好。”
但拿破仑不久又改变了主意:“达利将军!我们还是回巴黎吧,我对法国的政情很不放心。”
对此,达利将军也无话可说。普鲁士有史达因正在进行打倒拿破仑的运动;奥地利外交部长莫特尔尼西也正冷酷地注意着拿破仑。此外,普鲁士的将军夏伦赫尔斯特想率军到俄国攻击拿破仑,据说火烧莫斯科的战术就是夏伦赫尔斯特的计谋。
“我们不能整整半年都在莫斯科过冬,这样的话,欧洲可能会缔结打倒拿破仑的联盟。”
“陛下,我们是不是应该撤军?”
“是的,只有这个办法了,顾不得体面了,撤退吧!”
拿破仑军队终于在10月19日开始撤退,离开莫斯科,军队人数只剩下六分之一。
严寒刺骨,风雪猛烈,士兵们呼吸困难,牙齿抖动得无法咬食,道路有如墓地般荒凉,没有粮食,士兵只能吃死马充饥。
这时候,哥萨克军队追击而来,离开莫斯科时法兵还有10万,抵达斯摩棱斯克,只剩下5万。这5万士兵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勇敢有心志了,像是一群受跳蚤或皮肤病困扰的乞丐,有的穿女人的衣服,有的穿着和尚的衣服,根本无法区别谁是军官谁是士兵。
天上飞来一群乌鸦,来到地面吃法兵尸体,发出不吉利的叫声,野狗也从远方跟来吃尸体的腐肉。负责掩护撤退的纳将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击败了7万名哥萨克军队,纳将军这种舍身奋斗的精神,支撑着法军所剩不多的勇气。
战败而归
拿破仑把全军的指挥权交给米勒及纳将军,自己带了2位护卫兵在一望无际的雪地中骑马奔往巴黎。身着毛皮外套,形容憔悴的3个人,从波罗吉诺经过维尔纳、华沙和德累斯顿、梅因斯等地,朝着巴黎,连续跑了12天。拿破仑抵达巴黎时早已精疲力尽,但这时他突然振作起精神,为维护着自己皇帝的威严而进入蒂伊勒里宫殿。
他回来了,巴黎还和往常一样,是一个花都,皇后玛丽·路易丝和刚刚长出乳牙的罗马王走出来迎接他。
“哦!好可爱!”
拿破仑抱起罗马王,亲吻他的脸颊,接着,参加舞会、办理政务以及接见外使,拿破仑恢复了他以前的皇帝生活。这种生活会持续多久?拿破仑早有了心理准备。
普鲁士向法国宣战,奥地利背叛了拿破仑而与普鲁士联盟,北方有俄国、普鲁士、瑞士;南方有正在进行游击战的西班牙、葡萄牙;西方有英国;东方有奥地利。他们都包围了拿破仑,整个欧洲就像一座活火山一样,开始向拿破仑喷火。
拿破仑为了迎战联军,立刻动员18万军队,在塞纳河布阵。战争前夕拿破仑想一决死战,于是写好遗书,请哥哥约瑟夫守卫巴黎,让皇后玛丽·路易丝摄政,嘱咐他死后将财产分给他的两个义子。
5月2日,拿破仑在吕岑击败了俄军和普军,然后又在包岑打败联军。在包岑战役中,和他并肩作战15年的狄洛克将军遭到敌人的炮击壮烈牺牲了,在联军意料之外的是,拿破仑依然顽强,他像又苏醒了似的,联军对拿破仑的恐惧感日增,便慌慌张张地败走了。
“即使打了胜仗,也无法安慰我的心!”拿破仑放声大哭。
拿破仑的将军们就这样一个个倒下,米勒将军虽然一直在追击俄国的败军,但是后来他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拿波里王国,转而违抗拿破仑的命令回到拿波里,警察署长、达利南及伯拿特、米勒等人虽然受到拿破仑的礼遇,可这些人却一个个都背叛了他。他们都不愿意和穷途末路的拿破仑同甘共苦。
他的知己朋友也一个个战死了。反法联军知道拿破仑很厉害,表面上装着与他签订停战条约,背地里却不断增加兵力,以备再度反击。
8月的德累斯顿大会战,拿破仑以14万的军队打败50万的反法联军。此时,假使他还有多余的兵力,他一定会把俄、普大军歼灭的,但当他正准备追击的时候,却病了。他被剧烈的胃痛所困扰,失去了很多战胜的机会,等他的病情稍有好转的时候,一切都已太迟。他手下的将领被打败了。
从10月16日开始,在莱比锡会战了3天。法军和联军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然而,法军中12万撒克逊步兵的一个军团和骑兵队背叛拿破仑而反击法军,局势突然间逆转。
22万发炮弹,现在仅剩下16000发,只能再打2小时,拿破仑只好下令撤军。
拿破仑已经疲惫不堪。
勇猛的追随者
法军退到艾尔斯特河的桥上时,桥梁爆炸,法军一片混乱,将军们知道这下很难再回巴黎,便与拿破仑商量对策。
“陛下!我们干脆把莱比锡的郊外都放火烧了吧!这样可以暂时阻挡追击的联军,我们自己就能从容撤退。”
“陛下!我们就这么做吧!”周围的士官都这样说。
拿破仑摇头:“我不能学莫斯科,烧掉房子来获取胜利。”
穿着破烂、步履艰难,如同乞丐一样的法军开始朝着莱茵河撤退,这情景真是惨不忍睹!现在士兵的唯一愿望就是能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拿破仑的幕僚们看到拿破仑疲惫不堪的样子,每天都是行军、战争和死伤,大家感到极端地厌恶。
“没有拿破仑,就不会有战争。”“拿破仑应该退位!”
大家都背后窃窃私议,拿破仑自己也听到了。
参谋达利南在巴黎开始行动,促使拿破仑退位。还有警察署长也想暗杀拿破仑。拿破仑还有没有真正的支持者呢?有!不是将军,也不是政客,是生还的近卫老兵和年轻的少年兵。
曾经勇猛无敌的精兵,如今就躺在埃及的沙丘上,新训练出来的强兵,也早已被埋在了俄国的雪原中。现在拿破仑的军队全是一些不知如何操枪、快乐如孩童的少年兵,这些少年兵很勇敢,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们一点儿都不惧怕,看到这种情形,拿破仑感到很吃惊。
“喂!士兵们,为什么不开枪呢?”拿破仑这样问时,少年兵便笑着回答:“陛下!现在我们还不会用枪,如果有人教我们怎样上子弹,那我们就不惧怕任何敌人了。”这些农民出身的少年兵还真天真。
拿破仑心中很感动,但少年兵一个个还是倒下了,一些年老的近卫兵也中弹而倒在了狂风吹袭的草原上。
“我们举白旗投降吧!”元帅们正在秘密商量。
“各位!这是最后一战!”拿破仑出现了。
“我来指挥最前方的勇敢的少年兵。”战斗号角再度响起来。
联军有30万,法国少年兵只有3万,这是一比十的战争,但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少年兵展开激烈的战斗,击败了联军并突击他们的中央部队,联军没有料到法军还是这么锐不可当,陷入了一片混乱,并且撤退。
“真没想到!”“拿破仑还这么可怕!”
拿破仑追击过来,心想只要再胜一次战斗,形势就会好转,但是敌将布里贺尔把河上的铁桥炸断后反扑巴黎。拿破仑从巴黎街道的孟斯一直逼迫布里贺尔的军队,心想不久就能把敌人消灭。
“陛下!摩罗将军向敌人投降了!”拿破仑仰天吞泪,很不甘心。接着又传来乌吉诺元帅败退的消息,一切都完了。
敌人在不断增加,少年兵不断锐减,少年兵、禁卫队一个个都倒下了。3月25日,最后所依靠的马尔蒙元帅和莫尔基元帅的军团也被打败了。拿破仑不得不带着败兵往巴黎撤退。
拿破仑像以前一样单枪匹马地比军队早先回到巴黎,皇后玛丽·路易丝和罗马王已经离开巴黎逃亡了,此时,巴黎也发生了战斗。
哥哥约瑟夫也逃离巴黎,只有他可怕的政敌达利南还在巴黎。
“也许他想要我在这城内签订降书。”拿破仑这样想。
“糟了!也许太迟了!”已经是晚上了,天上闪烁着星星,远方的野火正在燃烧,“进城后我要敲钟集合市民准备作市街肉搏战,必要的时候就放火烧城。”受伤的拿破仑做了悲壮的决定后抵达塞纳河左岸,河岸四周燃烧着熊熊烈火,无边的夜空响起了普鲁士军唱军歌的声音。
拿破仑低头听着震动夜空的军歌,不久他命令马车夫转回头——一切都完了!
被逼退位,流放厄尔巴岛
俄国皇帝、普鲁士皇帝及其他同盟军的元首都来到巴黎。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宫殿派外交部长向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求和。
亚历山大一世一脸轻蔑,说:“这是多么光彩的日子。必须要有条件,我们才能接受。”
这条件就是要拿破仑放弃法国、意大利及其他所有国家的皇帝地位,从此流放到厄尔巴岛。
“不讲理的俄国皇帝,我要再发动战争。”拿破仑对亚历山大皇帝的蛮横无理非常愤怒,他对部下元帅们说:“我们拼吧!”
“陛下,我军已不想再打了,以现在军队的状况,我们无法取胜。”纳将军首先提出反对。
“陛下,这里就是我们法国的领土了,在这里发动战争,只会使国民遭殃,所以我们不能再打了。”
麦克唐纳将军也附和纳将军,乌吉诺元帅、毕格特元帅及鲁费布元帅都主张议和。现在的拿破仑已孤立无助了,当元帅们都退下之后,他决心退位。他想自己退位,让罗马王继承王位,但遭到了拒绝。
从埃及战争以来同甘共苦的马尔蒙元帅也率领了15000大军向联军投降,马尔蒙军团本来是保护拿破仑和联军作战的,这个军团投降了,就等于把手无寸铁的拿破仑交给了敌人。数万士兵纷纷溃败,只有卫兵还维持战斗队形,竖立军旗并拿着火炬,坚守在拿破仑身边。
1814年4月6日,拿破仑终于被迫签名退位。
4月20日,拿破仑被放逐到厄尔巴岛,他穿着灰色的披风,戴着三角帽,在士兵的军礼告别之下,离开了令他无限留恋的巴黎宫殿。拿破仑被允许带400名护卫兵到厄尔巴岛,这些护卫兵是从拿破仑25000名卫兵中挑选出来的,是20年来一直跟他在战场并肩作战的老兵。
“再见了!军旗!”拿破仑在排列整齐的卫兵队伍前,亲吻光辉的军旗。
“皇帝!万岁!”像海涛般的悲痛叫声震动了宫殿。
拿破仑在万岁的呼声中露出了孤寂的微笑,坐着摇晃的马车离开了巴黎。当马车经过里昂时,沿途出现了憎恨拿破仑的人,他们高喊:“拿破仑滚下台了!”“打死科西嘉鬼!”战争夺去了他们的父亲、哥哥、丈夫和儿子,他们用极度仇恨的眼光注视着拿破仑乘坐的马车。有的朝马车扔石头,有的拿起棍子、镰刀袭击马车。
“你们恨我是应该的,请你们原谅我!”拿破仑热泪盈眶地忍受着。
看到百姓丢石头的举动,拿破仑的400名护卫兵也都伤心不已。
4月27日,拿破仑抵达了夫勒港,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不远了,厄尔巴岛正静静地等候着拿破仑。
厄尔巴岛当时有10000人口、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拿破仑到了岛上,在一块绿油油的丘陵上建了两间房屋做为他的小宫殿,来到岛上,他立刻着手建设他的“小王国”,修马路、建医院、设学校、开剧场、修筑兵营等,并在丘陵上开垦葡萄园。
这个地中海的小岛,自从来了拿破仑后就欣欣向荣起来。橘子、柠檬、无花果和合欢木等都像是科西嘉的南国植物,拿破仑很欣赏。
“这个岛现在已经是个美丽的岛了。”但他心里燃烧着的热血还没有冷却,他并不想永远留在这个幸福的小岛上。他和近卫兵在这儿过得很悠闲,母亲莱蒂齐娅从遥远的罗马来到小岛。
“拿破仑!我很喜欢这个岛,这里没有暗杀也没有阴谋,能过着像天堂一样的生活,我很高兴。”母亲因为能和儿子住在这里,感到非常高兴。他美丽的妹妹波利娜也来了,任性爱漂亮的波利娜,没有像姐姐埃利兹和妹妹卡罗利娜那样背叛拿破仑,她想陪着哥哥过朴素的生活。
“哥哥!你大概很寂寞吧!我来了,就能每天陪着你说话,安慰你!”快活的波利娜和小时候一样可爱,这使潦倒的拿破仑感慨万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