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上平静地生活了近一年。
“玛丽·路易丝的近况如何?罗马王现在怎样了?我很想去看看他们。”拿破仑经常站在厄尔巴岛的丘陵上遥望法国。
在巴黎,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登上了皇位,着手复兴波旁王朝,另一方面达利南知道拿破仑在厄尔巴岛过着平静的日子而感到不安。
“这样的危险人物住在厄尔巴岛,太不保险了,我们应该想法除掉他。”
“把他放逐到大西洋去吧。”
“对了,把他放逐到圣赫勒拿岛去最好,那里气候恶劣,到了那里,他绝对活不了一年。”达利南及警察署长私下策划着。
这个阴谋后来刊登在英国报纸上,被拿破仑看到了。
“拿破仑可能会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去。”同一份英国报纸上报道了奥、英、法正因俄、普问题发生争执。这个消息吸引了拿破仑,他拿着报纸,手开始发抖了,“我绝不去圣赫勒拿岛,此刻他们都在闹纠纷,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看报纸的时候,拿破仑觉得让他怀念的法国,正等着他回去呢。
“好!我要回去!”1815年2月26日,两艘漆得像英国船的帆船,载着武器和士兵,离开了厄尔巴岛。
“妈妈!我要回法国去。妈妈!您就住在这里吧!”想到前途坎坷,拿破仑也不禁唏嘘起来,年老的母亲还是很勇敢。
“去吧!我知道你一旦下了决心,就无法阻止,我祝福你成功!”
“妈妈!”拿破仑抱着母亲,亲吻着母亲的斑斑白发。
“我这次也许会失败,但法国正需要我,我会尽力而为。”波利娜也过来了,她把随身佩戴的钻石,拿下来送给拿破仑。
“哥哥!你把它卖了当军费吧!”
“谢谢!波利娜。”
兄妹俩伤心了一阵,想起近一年来的快乐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怎么能不伤感呢?
400名卫兵、400名科西嘉的猎人、100名波兰枪骑兵,这些就是拿破仑所有的兵力。
3月1日,拿破仑在圣吉安登陆,拿破仑像夕阳般下沉的命运在圣吉安又燃烧起来了。
“拿破仑逃出了厄尔巴岛!”
“拿破仑登陆法国!”
这消息一传到巴黎,整个欧洲都震撼了。
一心报仇的拿破仑军队悄悄往东普洛曼斯前进,当拿破仑军队经过此地时,住民便夹道欢迎。
“真的是拿破仑吗?”
“当然是真的!看那相貌和五法郎硬币上的拿破仑肖像,就可以知道。”
“那么你把硬币拿出来比比看。”
后来,拿破仑军队不再私下行军,他们以震动天地的声势向巴黎进发。
路易十八慌了,赶忙派军应战。在拉布利峡谷遭遇拿破仑的军队,拿破仑军队的前锋都拿着枪前冲,路易十八的军队也拿着枪瞄准拿破仑军队。
这时,拿破仑从马上跳下来,毫不惧怕地独自走向敌人的枪前。
“哦!他就是拿破仑,赶快瞄准发射。”敌军队长发出射击命令,但没一个人开枪。士兵们看到拿破仑,但不开枪,因为士兵们都很清楚,他是自己人。
“他是我们自己人。”每个士兵都这么想。拿破仑所到之处,没有人敢与他为敌。讨伐军反而向拿破仑欢呼!
“拿破仑万岁!”他们与拿破仑会合了。到了夜晚。拿着斧头、猎枪的农民也加入他们的行列。
曾经背叛拿破仑的老部下纳将军也准备再度讨伐拿破仑,但半路上他就改变了主意,向拿破仑投降了。
拿破仑很高兴地欢迎纳将军,“我们并肩作战吧!”
“陛下!”无限感慨的纳将军无话可说。
拿破仑军队就像旋涡一般,顷刻之间从小变大。路易十八逃离了蒂伊勒里宫殿,英国、奥地利和俄国、普鲁士的联军又再度编队,准备讨伐拿破仑,联军人数多达百万。
重登国王宝座
拿破仑进入巴黎,在马尔斯练兵场再度登上法国国王的宝座。
为迎战百万敌军,法国紧急组织军队,3个月内集合了法国的少年,组织成一个有13万兵力的少年兵队伍,他们斗志高昂。想要打败百万敌军,必须在威灵顿所率领的英军和布里贺尔所率领的普鲁士军还没有会合之前,先消灭其中一方。
“这些少年兵也许能做到。”拿破仑击破了普鲁士军前锋,然后从比利时边境向北方进击。
拿破仑在英军和普鲁士军预定会合的分叉道上布阵,准备消灭先到的军队。纳将军进攻驻扎在卡布拉的布里贺尔军,想要把普鲁士军歼灭殆尽。但是,当纳将军到达卡布拉时,迎面而来的不是普鲁士军而是威灵顿所率领的英军,而拿破仑却遭遇普鲁士军。这完全出乎预料,但是拿破仑并不在意。
拿破仑从1815年6月16日清晨开始攻击普鲁士军,中央部队很快被突破,普鲁士军开始撤退,这一战成为了世纪决战。在激烈的炮击掩护下,两军打起来了,普鲁士军的老将布里贺尔以70岁的高龄领导前锋攻击,但不久就从马上倒下。而法国的枪骑兵认为布里贺尔已身受重伤,所以从他身边经过,却没有把他俘虏。
英国勇将威灵顿,听到普鲁士军战败的消息后说:“布里贺尔将军吃了拿破仑的亏了,我得要小心一点!”他不敢大意前进。
拿破仑命令哥尔希元帅:“我要去打英国军,你去追击普鲁士军。”纳将军的行军速度好像是蜗牛,哥尔希元帅感到很紧张,因为普鲁士军的气势还很强,因为找不到适当的人选,拿破仑只好命令平庸的哥尔希元帅进击普鲁士军。
在拿破仑军攻击之下,威灵顿将军也逐渐撤退了。听到英军撤退的消息,拿破仑立刻飞跃上马。
“冲呀!”他率领着前锋骑兵队直追威灵顿军队,威灵顿将军从望远镜中看到追击而至的拿破仑军,不禁吓了一跳。
“拿破仑来了,赶快跑!”这位将军带着苦笑抢先跑掉。
正在这时,电闪雷鸣,下了一场暴雨,使正在败退的英国军的步兵和炮兵一片混乱,到处冲撞。
“赶快跑!否则会被追到!”威灵顿像猎人一样在士兵间乱闯,把英军带领到了滑铁卢。雨天路滑,道路上的积水淹到了马的膝盖,拿破仑只好放弃追击。滑铁卢的丘陵成为英军的要塞。整天都是暴雨,拿破仑全身都淋湿了,他一直在等待机会攻击英军阵地。
雨势太大,大炮陷入泥土中无法移动,士兵们全身湿淋淋地在发抖,时间一刻刻地过去了,不能再这样等下去,拿破仑再度进行攻击。
“英兵非常顽强,我想从正在追击普鲁士军的哥尔希元帅的部队里抽调一部分士兵来此助战。”斯尔特元帅要求拿破仑。
“没必要,你太长威灵顿的气势了!”拿破仑断然拒绝。
“不,陛下,英军实在太强悍了,如果从正面攻击,一定是我方吃亏。”立尔将军也赞成斯尔特元帅的建议。
拿破仑低估了英军的实力,他全然不听将军们的意见,在雨过初晴的上午11点半,又开始了猛烈的攻击。拿破仑把80门大炮一起发射,声音震动天地。
此时,拿破仑看到西北方升起一阵黑烟,“那是什么?”拿破仑让他的幕僚们注意看。
“陛下,那不是烟,是森林。”“不,陛下,那可能是云。”幕僚们都以为那是无关紧要的事,但斯尔特元帅说:“不!那是烟,是军队前进时扬起的尘烟,一定是普鲁士军为了和英军会合正在撤退。”
斯尔特元帅所料正确,那正是普鲁士大军。哥尔希元帅没有阻拦普鲁士军。为了快点消灭英国军,拿破仑带着步兵队伍往蒙山珍丘陵进击。
第一次失败了!英军比预料中的要强。
第二次失败是因为英国军的反攻,法军败退了。
纳将军想要洗刷前日失败的耻辱,带着卫兵往前直冲,使英军阵势一团混乱。爬上丘陵的法兵和英兵激战起来,一直推展到炮兵的阵地。
“已经不行了!”威灵顿将军苦笑着看着部下混战。这时,普鲁士大军从法军的侧面攻击过来。
第一战,法国的卫兵排成人墙苦撑下去,英军和法军的情况都很危急,不知哪一方会先倒下。太阳已开始西沉,战场上陈尸累累,英、普军联合攻打法军,双方进行着肉搏战。
布里贺尔将军忍着全身的疼痛,鼓励普鲁士军说:“即使把我绑在马上,我也要指挥下去!”他这样鼓励普鲁士军发动反击。无能的哥尔希元帅由于不明白布里贺尔的动态才会被他们所包围。不久,一部分的法军崩溃了。
在法军的右翼及左翼,英国、比利时、荷兰及普鲁士大军在锣鼓号角的助阵下潮水般涌来。拿破仑已经察觉到自己的不幸。“我要死在此地了!”他骑在马上,一眼望去就知道他是总指挥官,他从容地前进,好像神明在保护他一样,他并没有被子弹打中。
纳将军站在路旁,他身边没有马,头上没戴帽子,一张脸被烟熏得黑黑的,一身破烂军服,连肩章都被砍断了,他手里拿着弯曲的军刀,猛牛一样站在那里。“太丢脸了!你们这些打败仗还想逃走的人,看看我们法国元帅死得多么威武!”
兵败,离开法国
6月21日晚上,滑铁卢战后第三天,拿破仑抵达巴黎,因为太疲劳,脸色显得有些苍白,大臣们知道拿破仑战败归来,接待他时态度很反感,政府和议会也不再听从于拿破仑。
“联军再度逼近巴黎,法国情势危险,若想对抗的话,就要赶快!各位,有什么意见吗?”拿破仑充满痛苦的演说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掌握政府权力的警察署长心里想:这一切的责任都该让拿破仑负担,他擅自兴兵作战,应该引咎辞职。议员们心里也都这么想,拿破仑也看到,尽管他的弟弟路易正尽力帮助他,但议会仍无法控制。
议会外面,群众发出了欢呼声,“皇帝万岁!”“给我们武器,我们需要武器!”“为了陛下,我们要讨伐敌人!”群众发狂的直喊。
“陛下!您有没有听到呀?”这时,康斯坦走到正黯然踱出门外的拿破仑身边。著名的文学家康斯坦指着群众向拿破仑说:“陛下!群众如此激动,但他们的动机和当初法国革命时拥向国王宫殿的群众,是完全不同的。”
“是的,不一样。”拿破仑说。
“如果能说服得了这些群众,陛下马上就可以重登王位,但我相信陛下是不会这么做的!”对于康斯坦的话,拿破仑正仔细地考虑。
“这些群众比革命时的群众更可怕,如果他们再骚动起来,法国政治将会改观,但唆使他们的皇帝也会受害!”
“康斯坦!谢谢你的忠言,我知道后果如何。”拿破仑以悲痛的心情对康斯坦所说的话表示同意。“再见了!巴黎!我再也不回来了!”拿破仑不希望巴黎更混乱。
拿破仑当天就到了距离巴黎步行大约3小时路程的马尔梅松城。议会议员正与威灵顿将军、路易十八联络。拿破仑也知道议会议员为了得到自己的脑袋,正和奥地利、普鲁士作交易。普鲁士要求枪毙拿破仑,但如果议会议员答应的话,尊敬拿破仑的法国民众会反感他,甚至要求杀死他。议会的议员们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不敢答应,法国军队的情势越来越险恶,似乎有意要拿破仑担任司令官,再度发动战争。
“对了!先把拿破仑赶出法国!”议会这样秘密决定着,为了把拿破仑送到国外,他准备了两艘战舰——萨尔号和美士萨号。
拿破仑放弃了再度作战的计划,准备默默听从命运的安排。“皇帝,您不要丢弃我们!”从马尔梅松宫到战舰的路上,群众围着拿破仑的马军大声喊叫。
面对群众的欢呼,拿破仑的内心曾一度动摇过,但是如果再继续打仗,那逃出厄尔巴岛的奇迹便可能重现,但他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康斯坦的忠言一直令他刻骨铭心,拿破仑原想乘战舰逃到美国,这时有许多群众乘小船随后跟来。
“再见!陛下!”
“皇帝万岁!”
送别声断断续续地传入拿破仑耳中,送别声中夹杂着海浪声,听起来特别悲壮。
最后的孤岛岁月
流泪的不只是乘着小船追来的群众,两艘战舰上的水兵也都知道拿破仑将被带到英国,他们发狂似地大叫:“让皇帝到美国去!”“这样会被英国军舰逮捕的!”
水兵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和陆军少年兵年纪相当,他们都下定决心随时为拿破仑牺牲生命。
“这些少年水兵都愿为我而死,我身边到处是愿为我牺牲生命的人。”拿破仑看着水兵流下热泪。“我应该去英国,我不想再让任何生命牺牲。英国是个绅士之国,难道会向我讨血债吗?”拿破仑这样想着,改变了行船的方向,登上了英国贝勒罗芬号。他竟如此从容地前往敌国,让英国政府大感惊讶。
“把他处死!”“他这是自己往死穴里跳!”此时,英国上下都在议论纷纷,英国内阁最后判决拿破仑终身流放圣赫勒拿岛。
听到这个消息的拿破仑,默默无语,他本以为英国政府会容许他在偏僻的乡下居住。“我不去圣赫勒拿岛,否则我会血染贝勒罗芬号!”他非常愤怒,但他压抑住了,把自己关在船舱内不再出来。
“我不是俘虏!我是自己决定来英国的,怎么像对待俘虏一样对待我,真是太不讲理了!”船舱关闭后,拿破仑的愤怒无法发泄。几天后,载着拿破仑的英国军舰就驶向绝海孤岛圣赫勒拿岛。
圣赫勒拿岛是个地狱般的孤岛,岛上有很多高高细细的橡胶树、仙人掌及毒草,而且雾与云如幻影般交错地包围着小岛。
经过了70天的航程,在1815年10月16日,拿破仑抵达了此岛。该岛位于距离南非好望角大约2000公里的大西洋上,拿破仑住的地方有英国卫兵日夜监视,当时的拿破仑46岁。
圣赫勒拿岛成了世界的焦点。有的英国兵以为拿破仑还会逃出此岛,重登皇位;也有的法国兵认真地计划如何把拿破仑救出来。这使得岛上主官哈德逊·洛战战兢兢。
“为了救拿破仑,法国兵已经从某某港出发了。”听了这个消息,他更吓得混身发抖。
小人物哈德逊·洛的任务是负责监视难缠的大人物拿破仑,哈德逊·洛和拿破仑经常发生冲突,后来拿破仑说:“我不愿再见到那个像小虫一样的哈德逊·洛。”就这样,他们一直僵持到拿破仑去世为止。
此时,约瑟芬已经去世,皇后玛丽·路易丝回到了奥地利。伤心欲绝的拿破仑常想起他可爱的儿子罗马王。奥地利挟持罗马王当人质,“如果罗马王还活着,应该有10岁了,不知道他怎么样了?”他坐在长椅上,一想就是好几个小时,此外,他也在回想过去光荣的日子,这是他永远无法忘却的。
如今拿破仑的敌人是热带地区特有的、会把人烤焦的太阳,还有本身闷得发慌的无聊生活。这也是缩短他生命的原因。来到岛上一年后,他便生病了,到第三年,他就卧病不起。
“啊!母亲!”每当他病痛时,都会叫喊他的母亲。
躺在病床上的拿破仑经常请一直跟从他的老兵念《汉尼拔传》和《伊利亚特》等名作给他听。但在他将要停止呼吸时,他脑海中却充满战争的幻想,他呢喃着:“斯答因格尔!得西!马希纳!胜败已决定了,我们胜利了!”“法国……军队。”
岛上生活进入第六年的时候,也就是1821年5月5日,这位落日般的英雄在这绝海的孤岛上殒灭了,结束了他52年充满波澜的英雄生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