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日一谈-仁者无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2);西丧地于秦七百里(3);南辱于楚(4)。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5)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6),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7)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章句上》

    【注释】

    (1)晋国:春秋时期,晋国为春秋五霸之一,实力强大。公元前403年,晋大夫魏斯与韩、赵三家分晋而列为诸侯,号称三晋。梁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2)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指马陵之战。公元前343年,魏国伐韩,齐国伐魏救韩,与魏军战于马陵,魏中齐将孙膑之计,兵败,主将庞涓被杀,魏太子申被俘。

    (3)西丧地于秦:秦、赵、齐共同伐魏,魏国战败,被迫献出河西之地。

    (4)南辱于楚:指公元前324年,魏国进攻赵国,赵国求救于楚国,楚国攻魏救赵,败魏军于襄陵。

    (5)比:替代之意。洒,同“洗”,雪耻。

    (6)耨:除草。

    (7)彼:指他国。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人家您很清楚的。但是政权传到我手中后,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败给秦国,被夺走七百里河西之地;南边受楚国夺城之辱。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替那些死难将士报仇雪恨,您看怎么办才行呢?”

    孟子回答道:“方圆百里的小国也能够称王天下。魏国是个大国,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有时间精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尊重长官,这样,他们就是制造些木杖也足以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

    秦、楚等国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精耕细作来养活他们的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东奔西逃。两国国君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苦难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还会有谁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老话说得好:‘具备仁德这样优良品质的人天下没有谁是他的对手。’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

    孟子说:“仁能战胜不仁,就像水能战胜火一样。而现在一些行仁的人,好比用一杯水去浇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火不熄灭,就说水不能战胜火。这反而助长了那些最不仁的人,而他原来那点仁也最终会丧失的。”

    【述评】

    民心向背是胜负的关键

    “仁”是中国儒家道德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所尊崇的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管理和社会思维中,“仁者无敌”可以说是一个谁都难以回避的重要命题,而它是基于儒家思想中仁的观念之上的目的性结论。

    孔子关于仁的观念主要是针对人的生存状态提出来的,对于仁的精神,《论语·雍也》篇中作了集中而简要的论述,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简单地理解,那就是应该推己及人,以己心测度他人,从而达到广泛爱心的普及和关怀世界的人生境界。孔子认为,仁的本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把人我放在一个视点上,自己要立身成事,也要使他人立身成事;自己世事通达也要使他人生活顺意,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做到人生世界的双赢。仁是自身自立自强,同时对他人具有精神上的普遍的爱,即立人达人。仁是孔子人生理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可以包含忠、恕、礼、义、廉、耻、信、勇、刚、毅、敏、惠、俭诸德。同时孔子在这一观念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曰仁”的观念。“仁者爱人”是孔子社会伦理学观念体系中的核心命题。它强调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应该主动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克己复礼曰仁”则是具有仁的行为的个体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费孝通先生对此也有一解释:“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扬己和克己也许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的一个关键。”

    这是孔子“仁学”大致的轮廓。用一个比喻来说,爱自己或爱自己的亲人,这只能叫“爱”,但是爱自己的亲人,由此推及到爱天下人,那么这就叫“仁”。当然,也有人开玩笑说,爱自己的老婆,这只能叫“爱”,但是爱自己的老婆,由此推及到爱别人的老婆,那么这就叫“耍流氓”。当然这是个例外。孔子的“仁”就是要从“亲”进而能够“仁民”,这需要人的精神世界的净化,使个体的爱推广到社会的每个角落,那就是一个和谐社会了。

    而在《孟子》中,孟子将仁的哲学,上升到政治思维当中,也许这和战国纷争政事驳杂有着很大的联系,是孟子基于社会发展观的一种现实的思考。当然这和他的“王道”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国,只要推行仁政,省刑法,薄税敛,抚平人民疾苦,减轻群众负担,就能够完成对人民的教化,施行“王道”,使天下归一。孟子是在听梁惠王诉苦的时候,提出这个观念的。在二人的对话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梁惠王是基于对战争的考虑,而孟子则是基于对战略的考量。从总体看来,孟子的战争观是科学的,“仁者无敌”是一个包含了深刻政治智慧的命题,无怪乎自古以来那么多人对这一观念保有不竭的热忱,并提出了“民心向背是胜负的关键”这样的说法。

    在这里,孟子将自己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国土的大小,武力的强弱上,而是关注整个社会的管理者是否具有了行仁的施政行为。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上》中也提出了:“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意思是说:满口仁义道德,却以武力来压制百姓的是霸者;而施行仁德的是王者,王者不依靠国土的强大。

    仁德教化人心,而权威有时是脆弱的。多少强大的王朝,横征暴敛,陷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在人民的呐喊声里灰飞烟灭。孟子说的仁政的措施中,省刑法,薄税敛,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两大条件。我们知道,近些年我们的国家也在做这样一些事情,纠正公安司法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调整法律中的一些不合理条文,减轻农民负担,税费改革,这些做法其实暗合孟子的政治理念。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许多集体和单位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王道之路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