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宇宙这座监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宇宙

    宇宙是个监狱,

    但是个模范监狱;

    他的目的在革新,

    并不在惩旧。

    《宇宙》是一首短诗,却是一面理性的镜子,可以照见深邃的思想。作者将宇宙比作“监狱”,为何又要再细述为“模范监狱”,这两个比喻各表达了作者对宇宙怎样的理解?

    积累与拓展

    关于宇宙空间的课文,我们学习过不少,比如杨利伟的《太空一日》,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想一想:闻一多的短诗《宇宙》与杨利伟的传记文章《太空一日》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内容与主题方面有什么不同?再把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与闻一多的《宇宙》做一番比较,看一看不同诗人笔下,浩瀚苍穹各是怎样的模样?这些不同的模样各自承载着诗人怎样的情怀与思想。

    _____

    太阳吟

    在诗歌的“音乐美”方面,《太阳吟》一诗,每节都以“太阳啊……底太阳!”开头,一韵到底,语言铿锵高亢,韵律十足,随着诗意的逐层递进,感情一步步升华,抒尽了留学海外游子爱国思乡的真切情感。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

    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

    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

    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

    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省得我受这一天天底缓刑,

    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

    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

    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

    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

    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

    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

    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

    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

    太阳啊,奔波不息的太阳!

    你也好像无家可归似的呢。

    诗歌的第一、二、三节写游子之“怨”,抱怨太阳“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第四、五、六节写游子之“望”,睹物思乡,有“隔千里兮共明月”式的感怀。

    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

    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

    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罢。

    可能指示我我底家乡底方向?

    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

    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

    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诗歌的第七、八、九节写游子之“诉”,“太阳啊……你也好像无家可归似的呢。”把太阳拟人化、人格化,把自己的游子情节投影在太阳之上,进而向他倾诉思乡之情,与太阳似有共鸣。一如古诗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写法。

    太阳啊,生命之火底太阳!

    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底情热,

    同时又是球西半底智光?

    太阳啊,也是我家乡底太阳!

    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

    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

    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

    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

    诗歌的第十、十一、十二节写游子之“眷”,“太阳啊,也是我家乡底太阳!”“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至此,游子的思乡之情外化、实体化为“慈光普照的太阳”,将作者的创作旨归——太阳吟即故乡颂表现得淋漓充沛。

    积累与拓展

    将时间与空间用想象对接,赋予自然的景物以人格化的情感,是中国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读一读杜甫的《月夜》,试着找一找人格化自然景物,以及将自身的情感以想象的方式投影在歌咏对象身上的诗句。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忠告

    人说:“月儿,你圆似弹丸,缺似弓弦;

    圆时虽美,缺的难看!”

    我说:“月儿,圆缺是你的常事,

    你别存美丑底观念!

    你缺到半规,缺到娥眉,

    我还是爱你那清光灿烂;

    但是,你若怕丑,躲在黑云里,

    不肯露面,

    我看不见你,便疑你像龟鼍底甲,

    蟾蜍底衣,夜叉底脸。”

    一九二年五月十四日

    古来咏月作品甚多,闻一多的角度可谓独到。他不囿于传统咏月作品所纠缠的月圆月缺时的妍媸,而从真实坦率与否的角度讨论,把形式主义的美的体验上升到善的高度,美的东西应该是善的,因此真实的、坦诚的,即使“缺到半规,缺到娥眉”也是“清光灿烂”的。

    积累与拓展

    找一找古今中外咏月的名篇名作,读一读诗人笔下情态万端的月亮,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首或哪一篇,为什么?

    _____

    春寒

    春啊!

    正似美人一般,

    无妨瘦一点儿!

    《春寒》是闻一多最短的诗篇,也是闻一多受中国古典诗词传统影响较大的一篇作品。

    积累与拓展

    在这首诗中,闻一多将季候(或自然景物)比喻为美人,这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然而,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一个“瘦”字。触觉的“寒”与视觉的“瘦”取得共鸣,这便是一种极高明的比喻,我们称之为“通感”,又称“移觉”。同样的修辞手法还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诗句。在今人的作品中,我们也读到过这样的写法,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道:“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春之首章

    浴人灵魂的雨过了:

    薄泥到处啮人底鞋底。

    凉挟着湿润的土气

    在鼻蕊间正冲突着。

    金鱼儿今天许不大怕冷了?

    个个都敢于浮上来呢!

    东风苦劝执拗的蒲根,

    将才睡醒的芽儿放了出来。

    春雨过了,芽儿刚抽到寸长,

    又被池水偷着吞去了。

    “东风苦劝执拗的蒲根,/将才睡醒的芽儿放了出来。”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东风以热情的人格形象,借以生动地表现东风在春日带给人的和暖的感受。

    亭子角上几根瘦硬的,

    还没赶上春的榆枝,

    印在鱼鳞似的天上;

    像一页淡蓝的朵云笺,

    上面涂了些僧怀素底

    铁画银钩的草书。

    丁香枝上豆大的蓓蕾,

    包满了包不住的生意,

    呆呆地望着辽阔的天宇,

    盘算他明日的荣华——

    仿佛一个出神的诗人

    在空中编织未成的诗句。

    春啊!明显的秘密哟!

    神圣的魔术哟!

    啊!我忘了我自己,春啊!

    我要提起我全身底力气,

    在你那绝妙的文章上

    加进这丑笨的一句哟!

    “薄泥”“金鱼”“东风”“蒲根”“春雨”“池水”“榆枝”“蓓蕾”“天宇”这些都是春的“诗句”、“秘密”与“魔术”,而“我”只是春天“绝妙的文章”最“丑笨的一句”。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我的诗句是春的诗句里“丑笨的一句”,读者可以从这里想见春之美丽,春之妩媚,春之丰饶。

    积累与拓展

    在中国美学思想中,有一条至为重要的发现,那就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也就是说,美的体验,美的感受源于人对于物事的领悟与观照。法国的艺术大师罗丹也表达过类似的感悟,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闻一多这首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此,从“薄泥”“金鱼”“蒲根”“春雨”“池水”“榆枝”这些平凡的物事中诗人发现了春之美,甚至感叹,在春之美面前,自己的诗句反而是最“丑笨的一句”。试着开动脑筋,开拓眼光,发现你身边尚不为人所道的“美”吧。

    _____

    春之末章

    被风惹恼了的粉蝶,

    试了好几处底枝头,

    总抱不大稳,率性就舍开,

    忽地不知飞向哪里去了。

    啊!大哲底梦身啊!

    了无粘滞的达观者哟!

    太轻狂了哦!杨花!

    依然吩咐两丝粘住罢。

    娇绿的坦张的荷钱啊!

    不息地仰面朝上帝望着,

    一心地默祷并且赞美他——

    只要这样,总是这样,

    开花结实底日子便快了。

    “粉蝶”“大哲底梦”化用了《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的典故。“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梦到自己化为蝴蝶,醒来却不确定,究竟是庄周做梦华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以此寓万物为一的达观的人生态度。

    一气的酣绿里忽露出

    一角汉纹式的小红桥,

    真红得快叫出来了!

    “一气酣绿里”的“一角汉纹式的小红桥”,写的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视觉效果,却用了一个表现听觉的“叫”字来修饰,此处通感不仅化视觉为听觉,而且赋予了“酣绿”“小红”以生命感、动态感,通感中有拟人,将春意的蓬勃热烈表现得酣畅淋漓。

    小孩儿们也太好玩了啊!

    镇日里蓝的白的衫子

    骑满竹青石栏上垂钓。

    他们的笑声有时竟脆得像

    坍碎了一座琉璃宝塔一般。

    小孩们总是这样好玩呢!

    绿纱窗里筛出的琴声,

    又是画家脑子里经营着的

    一帧美人春睡图:

    细熨的柔情,娇羞的倦致,

    这般如此,忽即忽离,

    啊!迷魂的律吕啊!

    音乐家啊!垂钓的小孩啊!

    我读完这春之宝笈底末章,

    就交给你们永远管领着罢!

    积累与拓展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试着找一找,这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一些“春景”,各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和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_____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