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赫访谈录-加快大兴安岭生态林区建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04年8月,布赫同志应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委和行署的邀请,前往大兴安岭地区,参加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40年庆典活动。在会上,布赫同志就大兴安岭林区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后,他又在大兴安岭的加格达奇进行了考察。回京后,布赫同志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就加快大兴安岭生态林区建设,谈了十分宝贵的意见。

    布赫说,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惟一的寒温带针叶林群落。

    每一个对中国地理了解的人,每一个对中国国情熟悉的人,都应当知道,大兴安岭不仅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它是辽阔富饶的东北松嫩平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天然屏障。大兴安岭是我国九大山系之一,南北长约365公里,东西长约335公里,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这片山脉及其森林是一道天然的绿色长城,忠实地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为松嫩平原营造了适宜的农业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大兴安岭的森林缓解了冬季西北方向的干冷气流,降低了风速,从而减缓呼伦贝尔草原的沙化过程。它对黑龙江、嫩江流域有着重要的水源涵养和调节作用。以大兴安岭主脉和伊勒呼里山支脉为分水岭,形成了黑龙江和嫩江南北两大水系。黑龙江流经大兴安岭林区792公里,流域面积66万平方公里。嫩江水系流域面积19万平方公里。两大集水区内的大小河流500多条,年径流量149亿米。湿地及周边森林共同维系和平衡着两大流域的水源,并为东北重镇齐齐哈尔、工业基地大庆和松嫩平原、呼伦贝尔草原提供宝贵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大兴安岭还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基因库,适生着各类植物,以及鸟类、兽类、鱼类、两栖动物等,属于国家级一、二类的保护动物就有31种,珍贵树种8种,珍贵中草药30余种,濒危植物9种。正是这些动物群落,形成了寒温带生物基因库,保持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大兴安岭的生态效益更不可低估。据专家测算,大兴安岭每年仅纳碳和贮碳创造的生态效益就达682亿元,森林制氧又创造生态效益354亿元,含水效益每年573亿元,总计1609个亿。这是很了不起的数字。正因为如此,整个东北乃至华北地区都受益。大兴安岭林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加格达奇附近的嘎仙洞就是很好的例证。它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旅游资源,在全国也是稀有。这些,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进程中,对区域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和促进作用。大兴安岭林区同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达7915公里,现已有漠河、呼玛2个国家一类口岸,辐射面积达俄罗斯的5个州,在东北亚经济圈中具有很强的地域优势和开发潜力。

    布赫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开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他说,1964年,国家把大兴安岭林区定位为木材生产基地,并对大兴安岭进行开发建设。那时,我还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也曾为大兴安岭的建设欢欣鼓舞。40年来,大兴安岭林区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11立方亿米,年均产量占全国国有林区的1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全国很多重大建筑上,都能够看到大兴安岭木材的骄傲,它们撑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铺筑了一条条道路桥梁……大兴安岭的同志告诉我,40年中,大兴安岭林区还向国家缴利税413亿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谈到这里,布赫沉思了一会,神情渐渐地严肃起来,语气也变得沉重了。他说,我们既要肯定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但也必须同时清醒地看到,经过近40年的开发,加上1987年一场大火浩劫,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面临枯竭,林材质量明显下降,林区特有的生态功能严重恶化,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林区过早地进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艰难境地,其生态功能也随着森林资源的迅速减少而明显下降,并由此而引发了严重的区域性生态问题。从一些资料显示的情况,以及我这次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看,大兴安岭的问题可以用“枯竭、恶化、下降、滞后”8个字来概括。枯竭,即是森林资源濒临枯竭。在过去40年的开发中,由于未能科学经营,加上企业单一木材生产,又遇1987年森林大火洗劫,天然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可采资源大幅减少,据专家测算,现有的成过熟林资源也只能生产15年,接续的近熟林资源15年后达到2303万平方,也只能生产12年。而实际上该林区可采资源分布零散,且有200%的成过熟林不可及,商品林经营区木材生产只能维持10年,接续的近熟林资源也仅能再生产8年。恶化,即是林区生态环境恶化,森林生态功能下降。由于森林的减少和破坏,直接导致大风天气增多,风力加大。上个世纪60年代,5级风以上天气春季有7天,秋季有3天;上个世纪80年代,春季有12天,秋季有5天;到1998年,春季已达42天,秋季10天,造成历史罕见的风灾,沙尘暴也史无前例地出现在大兴安岭林区。从解放初期到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前的38年,该区只发生1955年和1967年两次洪水。而在以后的12年间就发生了1988年、1989年、1991年和1998年4次历史性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1998年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殃及整个嫩江及松花江流域,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

    专家指出,这与大兴安岭占集水区控制面积三分之一森林的过量采伐有直接关系。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也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宝贵的寒温带针叶林湿地已由开发初期的80多万公顷减少到41万公顷;数种候鸟不再选择大兴安岭栖息;数百万公顷的森林里竟然已很难听到鸟鸣;开发初期在林区生产作业现场经常遇到的马鹿、驼鹿、麝、麋、棕熊等动物已难觅踪影:江河湖泊中特有的冷水鱼类也已很少。

    下降即是森林生产力下低、质量差、恢复期长。

    由于气候寒冷,雨量少,冰冻期长,生长季短,生长速度慢,生长立地条件较差,该林区生态破坏容易恢复难。即使强制性恢复,也需要比其他林区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投入。尤其是立地条件差,林地生产力低,主要树种落叶松自然成材期平均需要110年,经林业专家对I、II地位级营造大兴安岭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的经济效益分析,即使按60年成材计算,营造商品林每公顷要亏损212279元。营造如此高成本的人工商品林,不仅无经济效益可言,客观上使营造商品林难以实施。滞后即是产业发展滞后。由于过去多年单一木材生产,非木材产业开发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创业阶段,而且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投入资金少、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布赫说,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地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大兴安岭林区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和重点实施地区。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区经济得到协调发展,林区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长足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这充分证明,“天保工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大兴安岭林区的实际,符合广大群众的心愿。

    布赫说,在大兴安岭林区调研时,大兴安岭的干部职工谈了很多好的建议,回来后,我又同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从巩固大兴安岭的重要战略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来看,应当将该区总体发展方向定位于:从生产林区转变为生态林区,核心内容是:“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即以生态保护为主,兼顾森林资源的多功能利用,通过建设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在实现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转变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推动生态林区建设。首先,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将生产林区或者说商品林区转变为生态林区,可以减轻木材生产对森林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使生态功能日趋恶化的森林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以维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江河的安全,使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兴安岭地区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生态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不发展经济光搞生态是不会长久的,光搞经济不搞生态也是不会持久的。这个说法很对。坚持生态优先,就是要不上浪费资源的项目,不上污染环境的项目,不上影响生态的项日,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地确定木材产量和采伐方式。大兴安岭作为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生态战略后,可以停止主伐,但仍需安排抚育伐和更新伐,一方面对森林和生态进行保护,一方面向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否则,不仅林区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而且会影响森林更新生长,滋生病虫害,最后反过来对生态产生影响。因此,关键是要做到“两个合理”:一是合理地确定木材产量,把木材产量确定在现有森林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内,以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二是合理确定采伐方式。鉴于大兴安岭林区林分质量差,主伐设计的采伐强度大,应尽快停止主伐生产,把采伐方式转移到以培育森林为目的抚育伐上,在采伐限额中保留抚育出材产量,待森林资源得到完全恢复,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时候,再重新确定木材产量和采伐方式。第三,必须统筹生态战略和经济发展。大兴安岭近年来林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生态做保障,经济就不会持续发展,同样,没有经济做基础,生态建设也将成为无本之木。发展特色经济,主要是通过经营森林生态系统,改变获取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式。

    在木材生产上,由以单纯取材为主向以抚育生产为主转变:在产业发展上,由以森工采运业为主向以非林非木产业为主转变。在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维系生态平衡的同时,通过发展接续产业摆脱经济发展对林木资源的过分依赖,同时满足人们对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需求。

    接着,布赫就如何加快大兴安岭生态林区建设,谈了几点意见。他说,把大兴安岭林区建设成生态林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通过林区自身的努力,以建立完备的生态体系为目标,以建立发达的产业体系为支撑,同时建立与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一方面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一是建议国家重新修订“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大兴安岭林区可采资源和接续资源已近枯竭,按“天保工程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木材产量,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为保证生态林区建设战略实施,建议国家对现行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修订,继续调减木材产量,并适当延长工程实施期限。二是要加快建设生态公益林。要实现大兴安岭林区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生态安全,必须对脆弱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在高山陡角、河流两岸、道路两侧、湿地周围、火烧迹地等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生态公益林区。由国家投资进行恢复建设,采取以人工促进为主、人工更新为辅等方式营造生态公益林;对现有的中幼龄林按营林规程作业要求及时抚育,通过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来提高森林覆被率,恢复森林的生态功能。

    三是要把森林资源恢复和保护纳入法制轨道。

    构筑以家庭管护、木材检查站和专业人员机动巡逻为主体的“三道防线”,加大依法治林力度,严厉打击乱砍乱伐林木、乱垦乱占林地、乱捕乱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野生植物等行为,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保护好原生的生态系统。四是要建立和发展生态接续产业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是生态建设的保障。如果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林区的接续产业发展不起来,生态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且林业的发展最终也很难走出“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的怪圈。在新的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既不能脱离林区的资源基础去发展不具备条件的产业,也不能再走以消耗林木资源发展经济的老路。建议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林区多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五是要进一步加快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兴安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神奇天象、本态自然、神秘民族、迤逦界江、浩瀚林海和是冰雪为大兴安岭所独有。尤其是神州北极在国内属垄断性资源,可与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相媲美。

    建议国家投资加快林区通省通县公路、机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生态旅游业作为发展生态接续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集中全力打造中国北极旅游品牌。六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生态建设的林业管理体系。大兴安岭现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已成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障碍。应当尽快创建新的、适应林区发展的管理体系。比如成立大兴安岭森林经营管理局,作为国家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将各林业局转变为森林经营分局,林场转变为森林经营管理站,主要负责森林资源的管护和培育,负责对林区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指导、验收。

    应当将林业企业承担的公检法等政府职能、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移交给地方政府,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同时,应当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依法监管,由国有森林管理机构负责森林资源的资产运营,将从事森林资源利用的林业企业完全推向市场。

    布赫最后指出,我在大兴安岭考察时发现,这个林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将商品林区改为生态林区,以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呼声很高,而且充满信心。这说明他们有危机感,有责任感。只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一个青山常绿,永续利用的大兴安岭将会永远屹立于祖国的北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