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和
如果有人提问,今年夏天震撼全国,众所关注,并成为国力、政治、经济、社会道德风范的一次大检阅的事件是什么?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会肯定地回答:抗洪救灾。由中宣部办公厅、深圳市委宣传部、北京高校音像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录制的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力挽狂澜》,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这场战天斗地制服洪水的壮丽场面。使更多的没有亲临抗洪救灾第一线的人们看到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艰苦而又充满激情的日日夜夜已经过去我们征服了这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这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无论是满身未干的泥浆,熬得通红的双眼,还是舍生忘死的勇气,抛家弃子的决心,都可以告诉我们,这对中华民族是一场从体力到意志的全面考验。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片名的这部电视片使我们能够重温那刚刚过去的、激动人心的一幕,使我们受到某种启迪,并引起深深的思考……
我们从电视画面中可以看到,片中主人公们虽无表演的才能,更不见人为摆布的痕迹,但他们的的确确成了这部片子的主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使之成为我国今年的电视作品中最为振聋发聩的力作之一,成为一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科书。
电视片选取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情景,一个个极其珍贵的画面,从而使每一个有良知和感情的人对此都不会无动于衷。它所具有的相当丰富的容量和内涵给予观众激动的程度和时间,远远超出了电视片本身及它播映的时间。因为,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是这部电视片的一大特色。
当严重的灾情牵动着中南海每一根神经的时候,我们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彻夜开会研究,寻求良策。当头上瓢泼大雨,脚下滔滔洪水,群众被围困的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趟着没膝深的大水走来了;田纪云、李铁映走来省委书记、省长走来了……
我们还能看到,地委书记陆子修,县委书记王振泰、镇委书记叶照芳、解放军指挥员董海建、工人袁汉春、农民阮成建、残疾人潘梦根、盲人水巨洋,身患绝症的马清祥……还有那成千上万力挽狂澜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了我们新的长城。在这长城之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些金发碧眼的芬兰人,他们也和伟大的中国人民一道,在大自然的考验来临时,表现出令人敬佩的忘我牺牲精神和干劲。至于那些有着血浓于水感情的炎黄子孙捐款捐物的场面则是何等的壮观啊,看到这一切,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这部电视片没有说教的味道,完全用事实说话。有时它将抗洪救灾中发生的一件件可歌可泣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大到党中央的某项决策,小到普通孕妇水中临产。但都无不使人牵肠挂肚,随着摄像机采撷的画面而生发出许多喜怒哀乐。该片有时又带有政论片的色彩,将古今中外的天灾人祸及其成因与结局加以精辟的分析和解释,使观众从微观的现象联系到对宏观的认识,透过具体的事件看到灾害的本质,从而使人们增强战胜灾害的信心,寻找防治灾害的途径,因为没有神仙和上帝,全靠人类自己拯救自己。
通过这部电视片,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我们还能更深刻地感觉到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能战胜这场大灾难……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更何况这是刚刚过去的、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或我们身边的事情,看一看这部电视片吧,不管你是否参加了与洪水的搏斗,都可以从中找到对人生价值的探索、思考;都可以从中窥见到我们的民心、党心;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都可以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勇气。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尽管人类与自然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但人定胜天的真理将永远不会改变。
载《经济日报》1991年9月29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