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动物的呼唤-森林中的梦幻猎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世界森林动物资源的分布依森林地理而变化,其种群数量由寒带、温带到热带逐渐增多。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如象、犀牛,最凶猛的如虎、豹,最进化的如猿、猩猩等都生存于森林之中。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跨寒、温、热3大气候带,动物众多,可谓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森林之王——老虎

    中文名称:老虎

    英文名:tiger

    分布区域:东北亚和东南亚

    和其他动物比起来,老虎在人们的心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后来,老虎们则成了“保护者”的象征。而老虎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存状态也代表了人类在努力协调与其相互矛盾的需求和欲望。

    一般说来,人们认为老虎和狮子是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事实上也是如此,老虎和狮子的体型大小的确差不多。在印度次大陆和俄罗斯都曾经发现过世界上最大的老虎,在那些地方,雄性老虎的体重平均在180~300千克之间。但是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雄性老虎的体重平均只在100~150千克之间。

    在猫科动物家族中,动物们大多善于追踪猎物,而且还能把自己隐蔽得很好,最后一下子把猎物抓到。除了它们的体型和皮毛的颜色以外,这些技能和特征就是猫科动物和其他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

    老虎和其他的大型猫科动物一样,要靠捕猎才能生存下去,而这些猎物往往比老虎本身的块头还要大。老虎的前肢短而粗,有着长长的锋利的爪子,而且这些爪子是可以收缩的;一旦老虎“看上”了一只大型的猎物,这些外在条件就能保证它把猎物捕获。老虎的头骨看上去像缩短了一样,这让它本来就很强大的下颚更增加了力量。它们通常会从猎物的背后袭击,在脖子上咬上致命的一口。有的时候,它们还会紧紧地咬住猎物的咽喉处,使猎物因窒息而死。

    然而,完完全全属于老虎独一无二的特征的,还是它们背上黄白相间的皮毛、黑色的斑纹事实上,每只老虎的身上都有它自己特殊的图案,通过这些图案就能分辨出单个的老虎。如果你去过动物园,就知道白老虎通常是最不常见的。这种老虎可不是靠科技上的白化变出来的,它们都是一只名叫“莫汗”的老虎繁衍出来的后代“莫汗”是被印度中央邦雷瓦地区的王公捉住的一只雄性孟加拉虎。也有报道说,在印度其他地区曾经出现过全身几乎都是黑色的老虎。然而,不管是全身白色的老虎,还是全身都是黑色的老虎,这样的种类在野生动物界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尽管老虎的种类出现了皮毛上的变异,但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的老虎都拥有垂直的斑纹。这些斑纹为它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伪装,借助这身伪装,老虎就能一直跟踪着猎物,直到距离猎物足够近的时候,再向猎物发动猛烈而致命的攻击,最后成功地捕获猎物。

    狮子和猎豹的栖息地比较开阔,没有厚密的树林,所以它们在捕猎的时候,不会过度地隐蔽自己;老虎则不同,它们是最善于隐蔽自己和埋伏捕猎的肉食动物。在环境相对狭小而猎物又相对分散的情况下,老虎捕猎就很少合作,所以,老虎的社会体系相对松散。虽然它们相互之间保持着联系,但个体之间的距离却比较遥远。

    多项无线电通讯的追踪调查研究表明,在尼泊尔和印度,雌性老虎和雄性老虎都有各自的领地,而且会阻止同性老虎进入。母虎的领地相对比较小,而且与这个地区食物和水的丰富程度以及要抚养的幼虎个数有很大关系。一头雄性老虎总是负责保护几头雌性老虎各自的领地,并且总是在试图扩大领地。一头雄虎的成功与否以及其领地大小,都取决于它的力量和战斗能力。通常,雄虎不承担幼虎的具体抚养责任,它只负责保护好这块领地不受其他雄虎的侵犯就行了。

    对老虎来说,在保住自己领地的过程中潜藏着危险,即便打赢了也可能受伤,甚至有失去捕猎能力的可能,最终导致饿死。因此,老虎会留下标记,暗示其他老虎这个地方已经有主人了,以尽量减少无谓的“战争”。其中一种标记就是尿液(但是混合了肛门附近的腺体分泌物),老虎把这种混合液撒在树上、灌木丛里和岩层表面等处;还有一种标记就是粪便和擦痕,老虎把它们留在常走的路上和领地中所有明显的地方。这些标记的作用可能是告诉其他老虎,这个地盘已经有主人了;也可能是传递另外一些信息,如其他老虎可以通过这种气味辨别出这是哪一只老虎留下来的。通常,当一头老虎已经死亡而不能再继续拥有那块地盘的时候,外边的另一头老虎会在短短的几天或几个星期之内占领这块已经没有主人的地盘,并释放出某种气味信号。

    老虎在3~5岁的时候性发育成熟,但是建立自己的领地和开始繁殖后代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母虎在1年内的任何时候都可能生育幼崽,甚至在冬天也有老虎交配生崽。母虎到了发情期,会频繁地发出吼叫,而且加快某种气味标记释放的频率,以这种方式来告诉雄虎它要交配。交配期通常会持续2~4天。母虎平均怀孕103天后就会生产,通常每胎产2~3只幼崽。幼崽刚生出来的时候不能睁开眼睛,需要精心的照料。至少在出生后第一个月的时间里,虎崽需要吃母虎的奶才能存活,而且要待在虎穴里保证安全。遇到某种危险的情况时,母虎会用嘴轻轻地叼着虎崽在两个巢穴之间转移。

    虎崽长到一两个月大的时候,母虎就开始带着它们离开巢穴过野外生活,但当它们遇到追杀的时候,也会逃回原来的巢穴。当虎崽6个月大时,母虎就开始教给它们如何捕猎、如何进行隐蔽、如何杀死猎物等各项本领。雄虎一般是不参与抚养虎崽的,但是偶尔也会参加进来,甚至让母虎和虎崽们分享它捕到的猎物。当一头雄虎占领了一头母虎的地盘后,它就会杀死这头母虎原来所生的幼崽(也就是“杀婴行为”),然后迫使这头母虎的发情期提前到来,跟它交配,从而尽快地生出自己的后代。

    虎崽一般至少要跟着母虎生活15个月的时间,然后才会逐步开始独立生活。这个时候,尽管幼虎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但是,要么主动地离开母虎,否则只能被母虎赶走,因为母虎通常已经开始准备生育下一胎幼崽了。

    王者雄风——东北虎

    中文名:东北虎

    别称:西伯利亚虎、朝鲜虎、远东虎、满洲虎、阿穆尔虎、阿尔泰虎分布区域: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朝鲜北部东北虎的身上,有斑斓的锦衣;它的额上,是赫然分明的“王”字;它的长尾,如铁棒一般刚猛有力;它的力量,如霸王一般无敌。它就是丛林里的主角东北虎。

    东北虎也称西伯利亚虎,是所有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体重可以达到350千克。它们大多生活在中国的东北,国外则见于西伯利亚。每头东北虎都拥有自己广阔的领地,否则难以生存。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在岩石间和草丛中休息。东北虎居无定所,在自己所管辖的领域内巡游,碰到狼还会把它赶走。

    东北虎天生是一个流浪者,无论是成年虎,还是幼虎,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它们都是四处游荡,独来独往的,只是到了每年冬末春初的发情季节,成年雄虎才开始筑巢,迎接雌虎。不过,这种“家庭”生活不会过太久,雄虎又会不辞而别,把产崽、哺乳、养育的任务全部推给雌虎。雌虎怀孕期约3个月,多在春夏之交或夏季产崽,每胎多有2~4个幼崽。雌虎生育之后,性情特别凶猛、机警。

    东北虎“丛林之王”的美称可不是吹出来的。它拥有矫健有力的身体、聪敏的智力、敏锐精准的感觉器官,虎爪有6厘米长,这样的利器可以轻而易举将猎物开膛破肚,而它的牙齿最长可以达到10厘米,这样长的牙齿什么样的肉咬不碎呢?东北虎常以伏击战来捕捉猎物,得手以后要么一口将猎物的喉咙咬断,要么虎掌一挥将猎物的颈椎生生折断,接下来就可以慢慢享用了。运动中的东北虎如同在陆地上滑行,动作流畅,形态健美得令人赞叹,它的身上极少见到脂肪,粗壮的骨骼上连接大块的肌肉,肌肉纤维也很粗,这正是它无穷力量的来源。

    东北虎还有聪敏的智力,它们进出巢穴不留一点痕迹,而雌虎在出去觅食时,也不忘保护幼崽,总是小心谨慎地先把虎崽藏好,防止被发现。当它回窝时,通常都不走原路,而是沿着巢穴附近的山岩溜回来,检查是否有敌人在附近。

    东北虎在食物链中是处于顶层的王者地位。它们生性内向、孤独、多疑、凶猛,在丛林中出没无常,而且食量极大。据调查,在一只东北虎的领地内,必须存在不少于150~160只野猪和180~190只鹿才能满足这位“丛林之王”的生存。

    黑衣使者——黑熊

    中文名:黑熊

    英文名:Moon bear

    别称:狗熊、黑瞎子、月熊、黑熊、狗驼子

    分布区域:亚洲南部

    黑熊在我国也被称为狗熊、熊瞎子或狗驼子,在其他国家也被人称为月熊、喜马拉雅熊或藏熊。黑熊的个头中等,体长120~180厘米,母熊的个头比较小。黑熊的体毛又粗又密,一般为黑色(也有棕色),头部又宽又圆,耳朵圆,眼睛比较小。黑熊以四只脚行走,属跖行类动物,四肢粗壮有力,脚掌硕大,尾巴较短。黑熊属林栖动物,特别是喜欢生活在植被茂盛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

    黑熊的头部宽圆,长着两只圆圆的大耳朵,形状就像米老鼠。它们的眼睛很小,但具有彩色视觉,这样它们就能分辨出水果和坚果的不同了。黑熊的口鼻又窄又长,呈淡棕色,下巴则呈白色。黑熊的黑毛虽不太长,头部两侧却长有长长的鬃毛,让它们的大脸更加宽大。黑熊属于跖行类动物,以4只脚掌着地行走。它们长有粗壮有力的四肢,脚掌很大,尤其是前掌。更为硕大。在其脚掌上,长有5个带着尖利爪钩的脚趾,但它们的爪钩不能收回。另外,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的尾巴也很短。

    黑熊喜欢独居,只有在交配的时候雌雄才会相会,并一起寻找食物。由于所处地区不同,黑熊的交配季节也各不相同,生活在俄罗斯的黑熊在每年的6~7月交配,而它们的爱情结晶通常在12月至翌年的3月间出生;生活在巴基斯坦的黑熊通常到了10月才会考虑传宗接代,黑熊的宝宝一般在次年的2月前后降生。熊妈妈的孕期有6~7个月,并会出现受精卵延迟着床的现象,时间约有2个月。但对于延迟着床现象的发生机制人类还不十分了解。

    黑熊妈妈每次能产下2~3幼崽。与其他种类的哺乳动物相比,刚出生的幼崽很小,体重只有200~300克。这是因为黑熊妈妈在怀孕期间不再进食,而是将体内的蛋白质分解成葡萄糖来为肚子里的宝宝提供养分。由于在母体内养分吸收不足,出生后的黑熊宝宝体型十分小。不过熊妈妈的母乳蕴含极为丰富的脂肪和养分,足以将它们先前缺失的部分补充回来,也正因如此,黑熊妈妈不必像其他食肉动物那样,需要多次给幼崽哺乳。熊宝宝出生一周后就能睁开眼睛,3个月后就可以断奶。孩子们通常会和妈妈一起生活2~3年才会独闯天下,性成熟则是3~4岁的年纪。由于熊妈妈一般每2~3年生一次宝宝,因此有的熊妈妈可能同时和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黑熊大多在夜间出行,白天,它们则躲在树洞或岩洞中休息。秋季,它们更少在白天外出。虽然黑熊看起来很笨重,但它们都是游泳和爬树的好手。它们也能长时间依靠后腿站立,并利用前爪攻击对手或者获得食物。

    美洲霸王——美洲黑熊

    中文名:美洲黑熊

    英文名:

    别称:白灵熊、冰河熊

    分布区域: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墨西哥

    美洲黑熊身躯庞大,四肢粗短。它们的体长达120~200厘米,公熊比母熊要长些。美洲黑熊有很多种体色。东北部的美洲黑熊体色偏深,以黑色为多;西北部的黑熊颜色偏浅,毛色有棕色、浅棕、金色;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岸的黑熊体色,甚至出现了奶白色,这种黑熊被称为“白灵熊”;阿拉斯加的美洲黑熊,其体毛则有的呈蓝灰色,因此,这种黑熊也被人称为“冰河熊”。

    有的美洲黑熊前胸长有白色胸斑。它们的口鼻又长又宽,毛色稍浅。圆圆的耳朵非常小,长在头部较低的位置。美洲黑熊每只脚掌都长有5只尖利爪钩,这些爪钩不能收回,在撕碎食物、攀爬和挖掘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当然,如果它们的前爪扫人一下,那将是很残忍的事情。因为,美洲黑熊前爪的拍击力量足以杀死一头成年鹿。美洲黑熊有极其灵敏的嗅觉,相比之下,它们的视觉和听力就显得逊色多了。

    在北美,分布着大量美洲黑熊。它们生活的区域北起阿拉斯加,向东横穿加拿大,直至东海岸的纽芬兰-拉布拉多省;向南的区域经美国部分地区,到墨西哥的那亚里特和塔毛利帕斯州。美洲黑熊们在这些海拔900~3000米的山区密林中,捕猎取食。

    美洲黑熊食性较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一般来说,美洲黑熊80%的食物是各种草类、果实、植物根茎、菌类、坚果等等。其余10%的食物是昆虫,另10%食物则是人类垃圾。那些居住在人类城市附近的美洲黑熊,主要以人类垃圾为食;靠近海岸或河边居住的美洲黑熊,则主要以鱼类、甲壳类生物为食;生活在加拿大北部的美洲黑熊,则会花不少时间捕捉旅鼠;而在阿拉斯加,丰富的鲑鱼和成群的鹿为那里的美洲黑熊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随着季节的变化,美洲黑熊的的食谱也在不断变化。春季,美洲黑熊以腐肉和植物性食物为主要食物,有时也会捕捉些小野味以补充冬季消耗掉的脂肪。到了夏季,美洲黑熊除了以大量的浆果充饥外,还会再捉些啮齿类动物和其他小猎物以补充营养。进入秋季,美洲黑熊的食物很丰富,各种熟透的浆果、水果和坚果随处可见,它们可以尽情享用。到了晚秋早冬时分,它们就要加紧进食,因为隆冬季节,食物将会十分匮乏,而此时,它们就要为冬眠做好准备。

    美洲黑熊善于爬树。这使它能够躲开棕熊、狼群或人类的追捕。尽管美洲黑熊比较好斗,但也会尽量避免无谓的争斗。在遇到敌害时,它们常使用视觉恫吓法吓退对方,如张牙舞爪地站立起来,朝对方呲牙咧嘴,做出攻击的样子。美洲黑熊的斗殴事件多发生在婚配季节。为了争夺心上人,公熊们不惜动用武力。另外,为了迫使那些养育幼崽的单身母熊早日进入发情期,公熊们会杀掉意中人的幼崽。为了保护孩子,母熊总是非常小心,它们巡视的领地也不会像公熊的那么大。如果不幸遇到危险的公熊,它们会拼全力抵抗,保护自己的孩子。尽管如此,在发生的幼仔死亡事件中,仍有70%是公熊作为。

    美洲黑熊的领地性很强,它们的领地范围很大。母熊的领地范围有3~40平方公里,而公熊的则可达到20~100平方公里。由于公熊的领地范围远远大于母熊,因此,它的领地经常会和不同母熊的领地相交,但不会与同性的领地产生交叠。刚独立的年轻母熊刚开始几年可能会在母亲的领地内建立自己的领地。但那些雄性幼崽则会被妈妈远远赶开。

    水果专家——蜜熊

    中文名:蜜熊

    英文名:Honey Bear

    别称:卷尾猫熊

    分布区域:墨西哥、中美、南美北部

    从外表和生活习性上来说,蜜熊是最像犬浣熊的了,这两种动物有的时候甚至结伴出去搜寻食物。犬浣熊的食物种类非常广泛,有昆虫、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而蜜熊只吃甜食。尽管两者的食物不很相同,但由于它们有太多的相似点,一些分类学家还是把它们列为一个单独的亚科。

    蜜熊最像猴子的一个方面就是它们的尾巴能卷起来抓住树枝,常常用尾巴来保持平衡。尽管蜜熊的体重有2~3千克,它们还是能在夜晚的热带雨林中从一棵树的树冠灵巧地跳到另一棵树的树冠上。蜜熊还常常用尾巴倒吊在树上,然后用灵活的前爪来抓取食物。

    蜜熊的尾巴也是它们的一种安全保障。在夜晚,森林的地面上很危险,因为有许多活动在地面上的食肉动物,如美洲虎等,而蜜熊的尾巴特征保证了它们能在树冠上安全地活动,所以,它们很少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盘中餐”。对于夜晚活动的猫头鹰来说,由于蜜熊也同样在夜晚活动,因此不至于成为其猎物;对于新热带界的猛禽来说,蜜熊的体型则太大,不是合适的猎物。由于蜜熊很少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很少有天敌,所以当专家们在地面上观察它们的时候,它们并不害怕人;同样,当夜晚月光比较亮而使它们失去了黑暗的保护时,它们也跟平常一样活动。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蜜熊的繁殖率很低,每胎基本上只产1崽,一年也只产1胎,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蜜熊的天敌很少,它们还是不能保持一个很高的数量。

    为避免食肉动物的捕食,也为了更容易地采摘水果,蜜熊总是待在树顶上。它们的食物中有90%是水果,10%是树叶和花蜜。生活在巴拿马的蜜熊根本不吃肉食,而有些地方的蜜熊也把昆虫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蜜熊吃各种各样的水果,在巴拿马中部地区,它们吃的水果种类至少有78种,不过它们更喜欢吃新鲜和比较甜的水果。哺乳动物中,除了果蝠外,几乎没有比蜜熊更喜爱吃水果的了。在灵长目动物中,蜘蛛猴、黑猩猩、猩猩被认为是食水果的“专家”,但是这几种动物的食物中水果的比例很少超过70%,与蜜熊比就成了“外行”了。

    由于被其他食肉动物吃掉的危险性比较低,蜜熊不必组织起来去共同对付敌人,因此,夜晚搜寻食物的时候,蜜熊像其他食肉目动物一样,一般都是单独行动。有统计显示,蜜熊80.4%的搜寻食物时间是单独度过的。但是它们仍然有社会组织,许多蜜熊会组成一个群体,成员间像灵长目动物一样定期地碰面。这种既独立寻食又有组织的生活,是为了减少对食物的竞争,因为在大片水果林里,为了食物而发生同类间的竞争是没有必要的。在水果林,由于都来寻食,许多蜜熊常常在树顶上碰面,这个时候就有35.3%的进食时间一起度过。一般来说,在白天,蜜熊群体中的成员常常聚集在临近的巢穴中睡觉。

    这种巢穴可能是树洞或厚密而庞大的棕榈树丛,有的时候甚至有多达5只蜜熊挤在一起,躲在藏身之处。一旦蜜熊群体重新集结起来,就可以看到它们的各种社会行为了。它们可能组成小组互相梳理皮毛、共同搜寻食物,年幼的小蜜熊们可能在一块儿玩耍。平均来说,互相梳理皮毛的时间能持续6.4分钟,有时甚至延长到28分钟。尽管一个蜜熊群体中所有的成员都会分别组成小组互相梳理皮毛,但是成年雄性和将近成年的雄性组成小组的情况更为普遍。

    蜜熊的一个社会群体通常包括1只生育后代的母蜜熊、它的不到1岁的幼崽以及1~3岁的年轻后代,通常还有两只成年雄性蜜熊。那些群体中的成年雄性之间通常有血缘关系,平常很友善,但是偶尔也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在交配季节,成年雄性成员之间更易发生冲突。蜜熊群体中,一般由一只成年雄性控制着那些短暂的冲突,并且通过保卫达到交配期的雌性而垄断了交配权。

    一项数据显示,处于主导地位的那只雄性占据了91.7%的交配机会。蜜熊的社会群体是以父系的血缘为基础的,长大的雄性一般不会离开,而雌性却要分散开。这种偏向性可以从雌性很明显地离开出生的群体中看出,也可以从DNA基因检测中得出。通过微随体基因检测可以发现,邻近居住的雄性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邻近居住的雌性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不很强。这可以清楚地看出,雌性长大后要比雄性更多地离开家园。另外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处于繁育期的雌性都要加入到群体中,有些并不在群体中养育幼崽,可以说它们是“单身母亲”。

    成年蜜熊群体占有的领地一般为0.3~0.5平方千米,而且两个群体之间有严格的领地边界。蜜熊身上有一些独特的腺体,如下巴上、咽喉部、胸部上都有腺体,这些腺体分泌的液体能散发出某种气味,蜜熊就是用这些腺体的分泌液做领地标记。不在群体中生活的“单身母亲”常常生活在两个群体之间的边缘地带,生活区与雄性团体的领地有稍微的重合,但是绝不与雌性群体的领地重合。

    至于为什么一个群体中要存在两只成年雄性,人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其原因,但是猜测可能与占领和保卫领地有关。要保护住领地,要完全据有一只成年雌性,还要尽量占有与自己领地稍有重合的至少一位“单身母亲”,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如果一个群体中只有1只成年雄性就很难完成这些任务。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蜜熊的行为方式与某些食肉动物如猎豹和浣熊有些相似,它们都是雄性组成团体,然后占有独立行动的雌性。

    从其他方面来说,蜜熊的社会行为与其他浣熊科动物很不相同,但与灵长目的某些动物却有相似之处。蜜熊的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既分裂又融合”,雄性间组成群体,雌性间长大后分裂单过,这种社会行为与蜘蛛猴和黑猩猩有些相似。正因为蜜熊与某些灵长类动物有这样的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为什么有些早期的博物学家把蜜熊误认为某种猴子,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些当地人把蜜熊称做“在夜间活动的猴子”。

    熊中之王——棕熊

    中文名:棕熊

    英文名:Brown Bear

    别称:马熊

    分布区域: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

    棕熊是人们公认的最能代表熊科动物的熊。现在3个大洲(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都有棕熊的身影,可以确定,棕熊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熊科动物。

    现在棕熊基本上生活在北方,其生存地主要在俄罗斯、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些地区。但是以前棕熊的栖息地范围更大,19世纪中期,北美洲南部的广大地区都有棕熊的身影;20世纪60年代,墨西哥中部地区还有棕熊;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陆和地中海地区及英伦群岛到处都有棕熊的栖息地,但现在这些地区都没有棕熊了。现在,由于过度猎杀、栖息地减少、公路建设以及把现存的棕熊分隔在一些互不相连的地点等原因,棕熊的分布更加分散。历史上,由于棕熊的多样分化和广泛分布,使得现存的棕熊有232个种群及亚种(已经灭绝的棕熊有39个种群及亚种),这其中包括现在生活在北美的灰熊(由于尾尖处为银灰色而得名,现在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种)。

    除俄罗斯外,亚洲的棕熊很零散地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区和青藏高原以及中东地区某些国家的山区里,在中国和蒙古国的戈壁沙漠地带也有少量的棕熊。在很多地方,棕熊和黑熊的栖息地都相互重合,不过棕熊会尽量与黑熊避开,或者二者在一天中于不同时段出现在共同的领地上。在许多岛上,则没有发现二者栖息地相重合的情况,尽管阿拉斯加外海的一些岛屿上有棕熊或黑熊,但是同一座岛上很少有二者共同存在的情形。在体型上,棕熊比黑熊要大,因此,栖息地也比黑熊大。在大陆上,每头雄性棕熊的栖息地平均为200~2000平方千米,雌性棕熊平均为100~1000平方千米;每头雄性黑熊的栖息地平均为20~500平方千米,雌性黑熊为8~80平方千米。尽管有些岛上有棕熊,但是如果一个岛的面积过小的话是无法养活一头棕熊的,所以小岛上没有棕熊。

    一些面积比较大的岛上有黑熊而没有棕熊,只有面积非常大的岛上才有棕熊。如日本最大的本州岛上曾经发现棕熊的化石。但是可能由于亚洲大陆的黑熊通过朝鲜陆桥到达本州岛后,把棕熊取代了,所以现在本州岛上已没有棕熊的身影了。不过在日本最北的大岛北海道岛上现在还有棕熊,却没有记录表明有过黑熊。

    与所有北方地区的熊一样,棕熊也有一个显著的行为特性,那就是冬眠。所有熊类的最早的祖先都是犬科动物,进化成熊后,由于食物上更多地依赖于水果,因此它们就必须面对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冬季里食物会很缺乏。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像某些啮齿类动物和蝙蝠一样在冬天里睡大觉,也就是进行冬眠。冬眠的动物在冬季里体温会大幅降低,甚至常常会接近冰点,以此来大幅降低能量的消耗。进行冬眠的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在冬眠期会定时地醒来,这个时候体温会上升,然后吃掉喝掉一些以前贮存的食物和水,以补充能量,并排泄废物。与这些小型哺乳动物相反,一些常食果实的北方地区的肉食动物,如浣熊和臭鼬,在冬天到来之前体毛会变多变厚,体内会贮存很多脂肪变得很胖,因此可以在相对隔离的洞穴中度过严酷的冬季,而且身体还能保持相对正常的温度。冬眠于洞穴里的棕熊,体温会稍微下降一些,从38℃下降到34℃,心跳和呼吸次数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在冬季熊还会表现出一些其他的独特特征。综合这些因素,熊完全可以被称做一种真正的冬眠动物。

    熊是惟一可以在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不吃、不喝、不排尿、不排粪的哺乳动物,冬季里维持必要体内活动的能量来自于体内存储的脂肪。冬眠开始的时候,储存的脂肪越多,冬天消耗的体内肌肉组织就会越少,也就是说对肌体的损害也越小。体内的尿液在冬眠期间能循环利用,可以推动血液和氨基酸的循环。尽管熊冬眠的时候一动不动,但是其骨骼功能并不会退化。这些特征能充分保证熊在冬眠时期内不至于死亡。真正饿死的情形是有的,不过更多地发生在春季,因为那时熊的新陈代谢功能恢复,如果不能得到充足的食物,确实会发生饿死的事情。

    智慧生灵——郊狼

    中文名:郊狼

    英文名:Prairie Wolf

    别称:丛林狼

    分布区域:北美

    提起郊狼,恐怕很多人都难以将它与狼准确地区分开来,仅仅是简单地认为前者是后者之一种。其实,郊狼是狼的近亲,它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大陆,外表看上去与狼很相似,但个头要小很多,一头成年郊狼体重一般不超过23千克,身长不过120厘米。郊狼的群居习性也不如狼那么强,常常是一对郊狼夫妇带着它们的子女过活,捕猎时往往单独行动。

    郊狼也是有智慧的生物,它们甚至知道怎么占美洲獾的便宜。当美洲獾挖掘啮齿动物的巢穴并美美地享用自己的战利品时,郊狼则守在旁边,那些侥幸从美洲獾身边逃脱的小动物们转眼又成为郊狼的美味。而且,它们很少自己打洞做窝,最直接的就是抢占美洲獾的洞穴。

    此外,郊狼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优点便是懂得如何适应环境,不断学习新的生存技巧。当北美洲的狼被大肆捕杀的时候,它们便向北边和东部迁移,如今,即使在城市中也能发现它们的踪影了,因为,城市每天都会生产大量的生活垃圾,而它们可以从中获取足够的食物。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它们甚至学会在穿过公路的时候朝车来的方向看车,避免发生事故。原先,郊狼惯于在白天活动,而与人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后,它们便多半在晚上觅食。它们在各种能够找到食物的场所出没,不可避免地打扰到邻居人类的生活,因为它们会把小猫小狗当成自己的美餐,有人便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约克夏犬被一头郊狼掠走,这件事就发生在自家阳台上。目睹这样的情节,怎能不让人惊慌失措,继而对郊狼怀有强烈的恨意呢?但郊狼并不会攻击人,也不十分惧怕人,只要有一片林地供它栖身,它便可以很自然地融入到人类的社区生活中,与人共舞。

    郊狼与渡鸦都是与人有着较亲密接触的动物,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也有它们都变成人的内容,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狡诈、适应性强,为了生存,它们不断地让自己与周遭环境更为契合。我们不知道照片中这只郊狼最终能否追上渡鸦,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时时刻刻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做着最大的努力。对于生命怀有不移的信念和执着,光这一点,也应当让人尊敬吧。

    捕猎专家——胡狼

    中文名:胡狼

    英文名:Canis spp

    别称:纹胁豺、黑背豺

    分布区域:非洲北部、东部,欧洲南部,亚洲西部、中部和南部胡狼出现的范围很广,只要有食物,就有可能出现胡狼。在现代,人们常常在许多非洲猎场公园里看到胡狼的踪影,它们是猎人的主要目标之一。同古代一样,胡狼现在还时常出现在人类居住区的附近。

    胡狼身材修长,在犬科动物中体型中等,但在体型大小上雌雄两性的胡狼有一些差别。它们的腿很长,犬齿尖锐而且向后弯曲,非常适宜捕捉小型哺乳类、鸟类、爬行类等猎物。胡狼的牙齿进化得很完善,能够撕裂猎物粗糙坚韧的皮肤。所有种类的胡狼都是爪子僵直,不能自由伸缩,前肢的骨头融合在一起,使得它们与其他的犬科动物一样不能爬树,但是,胡狼却非常适宜奔跑。可以说,胡狼是奔跑的好手,即使在寻找食物和做领地占有标记等的时候,它们奔跑的最低速度也能达到12~16千米/小时。胡狼是夜行动物,在黎明和黄昏时候最活跃;如果某个地方人烟稀少或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小,胡狼也会在白天出来活动。那些在白天活动的胡狼很可能与早期的犬科动物有比较大的相似之处,远古时期的犬科动物都是在白天活动的。3种胡狼尽管外表看起来很像,但是在遗传基因上却并不相同。线粒体DNA研究分析表明,3种胡狼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大约在600万前开始分化,最终形成了现代的3种。化石上的证据显示,侧纹胡狼(也叫条纹豺)和黑背胡狼(也叫黑背豺)在非洲进化成型,亚洲胡狼(也叫金豺)很可能在欧洲或亚洲进化成型。通常认为,亚洲胡狼栖息在相对干旱贫瘠的山地和干旱的大草原,但是在亚洲的某些森林地区也有胡狼;侧纹胡狼更喜欢栖息在雾气弥漫和有河流的森林地带;黑背胡狼则喜欢栖息在干旱的大草原和金合欢树林里。

    在非洲的很多国家公园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狮子和鬣狗吃剩丢弃的羚羊尸体边,围绕着一群胡狼,它们在争抢别“人”刚刚丢弃的食物。虽然人们经常看到胡狼吃腐肉,但腐肉在胡狼的食物中实际上只占很小的比例。在很多地区,腐肉在胡狼食物里只占6%~10%。其实胡狼是捕猎的好手,从小型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到体型稍大一些的野兔、刚出生的小羚羊等,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它们偶尔也会吃昆虫和水果,并且在不同的季节里主要的食物也有很大的不同。

    胡狼能灵巧地捕捉一些脊椎动物,同时也是捕捉啮齿动物的“专家”。它们的听觉极为灵敏,能够听出藏在高草丛中的猎物的精确地点,然后用前腿突然跳起来扑向猎物,最后将猎物咬死。人们曾经观测到侧纹胡狼从灌木丛中突然跳起或从其他地面上跃起,扑向蝗虫、甲虫、蚱蜢等昆虫,然后迅速地咬住它们。如果某个地区猎物的体型比较大,如稍大一些的野兔或出生不久的小羚羊等哺乳动物,胡狼就会与配偶合作来共同捕猎。配偶中的一方负责追赶,另一方则负责包抄,以切断猎物的退路。当捕捉小瞪羚或跳兔的时候,胡狼合作捕猎成功的几率是单独行动时候的2~3倍。

    雌雄一对胡狼结为“夫妻”组成的“家庭”是整个胡狼社会群体的基本单位。一对胡狼“夫妻”通常会共同保卫自己的领地,阻止另一对胡狼“夫妻”进入。它们一般会在显眼的地方设置一些标记,表示这块领地已经为它们所有。标记通常是留下的尿迹或者粪便。如果在领地上发现了不相关的其他胡狼,领地主人就会拼命地将其赶走,在繁殖季节,胡狼尤其会赶走入侵者。有时候,如果领地内的食物非常丰富,足以养活更多的成员,这对胡狼“夫妻”就不会马上赶走已经发育成熟而应该离开父母的年轻胡狼。这些已经长大的孩子会继续留在这个领地里1~2年时间,帮着父母照看刚刚出生的“弟弟妹妹”们,给它们喂食,保卫它们的安全。但是,1~2年过后,它们仍然要离开这个“地盘”,出去寻找它们自己的配偶,建立属于自己的领地。

    在非洲,胡狼通常在地下的巢穴或废弃不用的白蚁巢中产崽。产崽的时间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但是通常都与食物最丰盛的时间重合,也就是在每年的雨季或雨季刚过不久的时节。喂养幼崽的时候,成年胡狼把食物先嚼碎吞下去,然后跑到窝里,“反刍”出来喂给幼崽。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食物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幼崽在出生14个星期后开始独立活动,9~10个月之后体型就能达到成年胡狼的水平,但是身上皮毛的一些特征到2岁的时候才能成型。

    胡狼常常大声嗥叫。亚洲胡狼和黑背胡狼的叫声非常相似,都是高亢、颤抖的长嗥;侧纹胡狼与此不同,它们是一种低沉而沙哑的叫声。人们常常在刚入夜的时候听到胡狼的齐声嗥叫,这是一个胡狼家庭在确认相互的位置或告诉邻近的家庭它们的存在。

    胡狼组成的群体规模比较小,正因为这样使得它们比较幸运,能在靠近人类居住区的地方生存,并得以繁荣起来。由于食物范围很广,胡狼的分布区也很广泛。在南亚地区,有的时候胡狼会袭击人类喂养的未长成的小绵羊和小山羊,从而招致牧民的激烈报复;在其他地区,人们为了获取胡狼的皮毛也常常杀死胡狼。但是胡狼的总体数量仍然不少。

    胡狼的社会行为就是组成紧密的小“家庭”,保卫自己的领地,攻击侵入领地的动物。但是这种关系紧密的小团体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易于扩散狂犬病毒。一旦一个“家庭”成员感染了狂犬病,就会带到唾液中,如果一只胡狼咬伤了另一只胡狼,狂犬病毒就会进入被咬伤的胡狼身体中。在胡狼之间传播的狂犬病通常每隔1~8年就爆发一次,每次最长能持续9年的时间。在狂犬病流行期间,会有大量的胡狼被感染进而死亡。在南部非洲的中心地带,人们检测的胡狼中有大约1/4的个体携带着狂犬病毒。

    百米冠军——猎豹

    中文名:猎豹

    英文名:Cheetah

    别称:印度豹

    分布区域:亚洲、非洲

    猎豹(Cheetah)是世界上短距离跑得最快的陆地动物,也是世界著名的珍稀动物。长到约3个月时,猎豹的体毛就会出现许多美丽的深色斑点。在猎豹的头、颈和背上,覆盖着蓝灰色的长毛。成年猎豹的毛粗糙而卷曲,背部为沙黄色,腹部为白色,上面布满许多黑色小斑,从眼角到嘴部有黑色的条纹。猎豹的腿长,后肢有力,有助于奔跑。猎豹有两个亚种,一个是非洲亚种,一个是亚洲亚种。猎豹主要分布非洲,曾生活在亚洲的印度,印度的猎豹也叫印度豹,但已灭绝。人们曾在北美的得克萨斯、内华达、怀俄明,发现了生存在1万年以前的猎豹化石,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猎豹的化石。那时候世界上是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所谓的冰期地球气候变冷,在地球的两端,南北极两端覆盖着大面积的冰川,就称为冰期。在那个时期的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猎豹都有广泛的分布。冰期气候变化导致了许多动物死亡,生活在欧洲和北美洲的猎豹以及亚洲、非洲部分地区的猎豹都灭绝了。

    猎豹在外形上,与其他猫科动物远亲不太相同。它们的头比较小,鼻子两边各长有一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从眼角处一直延伸到嘴边,就像两条泪痕,这两条黑纹有利于吸收阳光,开阔视野。它们的身材修长,体形精瘦,身长约140~220厘米,高度约75~85厘米。它们的四肢也很长,还有一条长尾巴。猎豹的毛发呈浅金色,上面点缀着黑色的实心圆形斑点,背上还长有一条像鬃毛一样的毛发(有些种类的猎豹背上的深色“鬃毛”相当明显,而身上的斑点比较大,像一条条短的条纹,这种猎豹被称之为“王猎豹”。猎豹曾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亚种,但经研究发现,猎豹独特美丽的花纹只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猎豹的爪子有些像狗爪,因为它们不能像其他猫科动物一样把爪子完全收回肉垫里,而是只能收回一半。

    猎豹个头很大。体长100~150厘米,尾长60~80厘米,肩高70~90厘米,成年猎豹体重可达50千克。雄猎豹的体型略微大于雌猎豹,猎豹背部的颜色是淡黄色。它腹部的颜色比较浅,通常是白色的。它全身都有黑色的斑点,从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条纹,这个条纹就是我们用来区别猎豹与豹的一个特征。

    猎豹栖息于有丛林或疏林的干燥地区,平时独居。猎豹短距离的奔跑时速可达130千米左右!而在短短的2秒钟之内,它能轻易地将时速从1.61千米跃增到64.37千米。猎豹确实是当今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短跑冠军”。

    猎豹的喉部是一整块骨头,没有弹性韧带,因此不能吼叫,只能发出像小鸟一样的叫声。同时猎豹还会发出特别的声音进行联系。雌猎豹招引配偶时会发出像鸽子一样“咕咕”的叫声,呼唤孩子时则发出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叫声。

    猎豹具有超速奔跑的能力,这完全得益于它们特殊的身体结构:典型的流线型体形、有力的心脏、特大的肺部、粗壮的动脉、细长有力的四肢、能稳固紧抓地面的脚爪、可平衡身体的又长又壮的尾巴以及具有像桥拱一样弯曲度和强度的脊椎。

    猎豹常常在早晨或黄昏单独捕食。它们先是紧紧跟踪猎物,然后高速追赶,最后快速冲刺,扑倒猎物。等到捕到猎物后,它们就会在猎物身旁休息一会儿再进食。而此时,当地的狮子、鬣狗等会趁机从它们身边掠夺食物。猎豹的猎物主要是中小型有蹄类动物,包括汤姆森瞪羚、葛氏瞪羚、黑斑羚、小角马等。为了速度,猎豹渐渐进化得身材修长,腰部很细,爪子也无法象其他猫科动物那样随意伸缩,在力量方面也不及其他大型猎食动物,因此猎豹无法与其他大型猎食动物如狮子、鬣狗等进行对抗。虽然它们捕猎的成功率能达到50%以上,但辛苦捕来的猎物往往会被更强的掠食者抢走,因此猎豹会加快进食速度,或者把食物带到树上。非洲的马塞族人对猎豹也不太友善。马塞族是游牧民族,他们不会随意猎杀野生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放养的牲口才适宜食用,但他们会用手中的长矛抢走猎豹的猎物,不是为了吃,而是用来喂狗,这样它们便可省下喂狗的食物。可怜的猎豹只能重新捕猎,但高速的追猎带来的严重后果是能量的高度损耗,如果一只猎豹连续追猎5次都没有成功或猎物被抢走,就有被饿死的可能,因为它再也没有力气捕猎了。幼豹的成活率很低,三分之二的幼豹在1岁前就被狮子鬣狗等咬死或因食物不足而饿死。

    美丽新娘——红狼

    中文名:红狼

    英文名:Red Wolf

    别称:北美红狼

    分布区域:北卡罗莱纳州

    红狼分布在美国东南部,是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红狼的祖先是灰狼和郊狼的杂交种。由于红狼数目稀少,它常找不到同类繁殖,只好与北美大草原的灰狼交配,因此,纯种红狼的数量急剧下降。1980年。红狼在野外灭绝,1989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USFWS)把经过驯养的狼引入北卡罗来纳州,进行野外放养,至2002年,这些狼已繁衍到50多只。此外,美国还有170多头红狼被圈养。

    红狼体长达95~120厘米,尾长25~35毫米,体重达20~35千克。红狼与灰狼相比,体形较瘦小;与土狼相比,头很长,并且它们还长有健壮的腿和大耳朵。红狼的毛粗短,上体主要是肉桂红色和黄褐色,灰色或黑色组成的混合色彩,背部则呈黑色,吻和四肢呈黄褐色,尾巴尖色黑,红狼的眼睛很亮。在冬季,红狼的毛以红色为主。每年夏季,红狼都会换毛。大多数红狼能活4年,也有个别红狼的寿命长达14年。

    红狼与同类之间是通过触觉、听觉、身体语言、信息素和发声进行沟通的,这些对红狼交流社会和生殖状态及心情,都有较大的帮助。

    红狼常常通过利用气味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红狼的领地为16~160平方公里,这也是它的狩猎范围。红狼通常在一个特定区域狩猎7~10天,然后就会换到新的区域和范围狩猎。红狼主要在黄昏或黎明活动,以松鸡、浣熊、兔子、野兔、老鼠,腐肉和家畜中的动物为食。有时,红狼也会吃腐肉。红狼能够捕食大量老鼠,能够控制老鼠的繁殖数量。鳄鱼、猛禽、美洲狮等大型动物是红狼的天敌。

    红狼主要在夜间活动。它以家庭为单位,形成一定的活动和势力范围。在红狼的群落中,通常由一对交配并生育幼崽,它们生活十分和谐,红狼的叫声的频率和强度在土狼和灰狼之间。

    红狼在自己的活动区域内建造洞穴,或占用其他动物使用过的洞穴。这些洞穴通常在植被茂密环境中的空心树干、沙地和河岸上。春季1~3月,是红狼的繁殖季节。红狼的孕期一般为60~63天,平均每胎产幼仔3~6只,最多可达12只。经过15~20个月,幼仔可达到性成熟。红狼属于社会性动物,每个群落都有自己固定的领土。一个群落只有一对能够繁殖的红狼。产出的小狼由其他群落成员帮助共同抚养。

    亚洲赤犬——豺

    中文名:豺

    英文名:Dhole

    别称:赤狗、马狼、彪狗、神狗、马彪、马将

    分布区域: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豺在各个地区的分布密度很稀疏,数量远没有狐、狼那样多。豺的生活环境十分复杂,无论是在热带森林、丛林、丘陵、山地,还是在亚高山林地、高山草甸、高山裸岩等地带,人们都能发现豺的踪迹。豺性喜群居,多由较为强壮而狡猾的“头领”带领一个或几个家族临时聚集而成,但也能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

    人们常说豺狼虎豹,豺的位置排在最前,可见其凶猛。它们极少单独行动,在印度,曾经发生过孟加拉虎与豺群争夺食物的事件,虽然孟加拉虎能够以一敌十,但架不住大群豺的围攻,结果只能被豺活活咬死。还有一种豺叫黑背豺。黑背豺最大的特征便是背上的一片黑毛。黑背豺是所有的豺中体格最小的一种,但它的实力不容小觑,黑背豺是同样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动物,它们群体行动时,连狮子也不敢轻易招惹它们。黑背豺总是守在大型食肉动物如狮子、猎豹的身边,等后者费尽千辛万苦捕到猎物后,才集体出现,坐享渔翁之利。

    豺也会亲自狩猎,整个家族一起出动,将猎物团团围住,专攻对方的脆弱部位如肛门、眼睛、嘴唇等处,群体成员分工合作,配合得十分默契,三下五除二便能搞定,相当利落。除了新鲜的食物,腐肉也是豺的食谱中重要的内容。食用尸体的习惯使得黑背豺被认为是死神的象征,因此它甚至能够得到人们贡献的祭品。

    在非洲大草原上,豺和兀鹰无疑是一对冤家对头。兀鹰的食腐特性比豺来得更彻底,腐肉绝对是它们的主食。因此,当兀鹰与豺在尸体旁相遇的时候,自然会有一场争端。通常,兀鹰扑扇着双翅,居高临下,死死盯住黑背豺,坚硬的喙似乎随时会在对手的头上狠狠啄上一记。黑背豺虽然不具备体型和方位的优势,但也不甘示弱,紧紧夹住尾巴,弓起背,准备一跃而起咬住兀鹰的脖子。战争随时都会爆发。这两种动物为了争夺腐肉,各自严阵以待,无论哪一方,只要能够得到可靠的援军,形势必将发生逆转,获胜者自然会得到垂涎已久的腐肉。

    豺的群体性不仅体现在觅食上,在家庭生活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它们奉行一夫一妻制,每年生下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一会在家里停留到下一个繁殖季节又一窝幼豺出生,帮助父母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当母豺出门时,留守的豺便主动当起保姆,保护幼豺的安全,并与它们一同嬉闹,教给它们生存的技巧。不同的豺群之间也会进行合作,共同击退强大的对手,因此,它们的生存能力较之狮、虎之类的猛兽要更强一些。

    森林巨无霸——黑猩猩

    中文名:黑猩猩

    英文名:Chimpanzee

    分布区域:非洲中部和几内亚

    大部分的科学团体现在都认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我们人类现存最近的“亲戚”。遗传学证据显示,我们和它们最近的一个共同祖先出现在大约600万年前,比现代大猩猩的分化时间要稍晚一些。

    倭黑猩猩是在大约150万年前脱离黑猩猩的,当时可能有一些黑猩猩的祖先穿过了刚果河,来到了河的南岸并被隔离在此。倭黑猩猩仅仅生活在低地的热带雨林,包括那些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草原边缘的森林,在现今的刚果(金)境内。黑猩猩也是雨林栖居者,但是它们的分布则更广,其中还包括山地森林、季节性干燥森林和热带大草原的一些林地,在这些地区,它们的种群密度非常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识别的黑猩猩的种类和亚种数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以前一致认为黑猩猩只有1个单独的种,包括3个亚种,但现在黑猩猩的分类法又有了新的变化。由于黑猩猩在进化上和我们很接近,而且它们的行为与我们的行为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它们被当做最好的例子来与早期人的进化对比,并用来解释我们行为的生物学根源。然而,最近对倭黑猩猩的研究表明,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两者也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因此它们之间的互相比较也是需要重视的。

    两个种类的黑猩猩都具有很好地适应树栖生活的身体。它们的手臂要比腿长得多,手指也比人类的长,而且肩关节高度灵活。再加上骨骼和肌肉组织等其他方面的特征,黑猩猩能够依靠手臂挂在树枝上面,而且也很擅长攀爬树干和藤蔓植物。当然,两种黑猩猩差不多都在树上进食,而且晚上都是在树上的巢中睡觉这些巢是通过折断和折叠树枝建造而成的。它们都能在地面行走,行走的方式和大猩猩一样,都是四足并用并以“指关节着地”的方式走路。它们的身体有很多适应这种行动方式的特征,比如在前臂的桡骨和腕骨的结合处有一块脊,在指关节承受身体重量的时候能够防止手腕弯曲。

    倭黑猩猩也被称为“小黑猩猩”,但这属于用词不当。它们的身体比黑猩猩瘦长,头骨也有些不同,体重在两种黑猩猩的所有亚种中是最小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能够直立,它们经常以这种姿势攀爬或摘取食物,但与我们的双足行走相比,还是很笨拙的。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大脑容量约有300~400毫升,其绝对大小和与体重相比的相对大小都是很大的。它们在实验室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出色,而且在经过强化训练或给予大量学习机会的情况下,它们能够进行一定的符号交流。在野外,它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视觉信号进行交流。两种黑猩猩都十分擅长预测和操纵“他人”的行为,无论是同类还是人类研究者。

    雄性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要比雌性大10%~20%左右,而且也要强壮许多;它们作为武器的犬齿也更大。除此之外,雄性和雌性在身体比例方面都比较相似。

    从青春期开始,雌性生殖器附近的皮肤就开始周期性地发胀。刚开始时间隔很不规律,一次会持续许多周,但是成年以后,雌性的月经周期开始变得规律。黑猩猩的月经周期大约是35天,倭黑猩猩40天左右,而肿胀发生在该周期的中间,一般持续12~20天。发胀的雌性处于发情期,它们不仅对雄性发起的行动感兴趣,还会主动靠近雄性并发起性活动。在野外,雌性在13岁左右生下第一个幼崽。幼崽发育很慢,一般到4岁时才断奶,如果幼崽存活,那么两胎之间的平均间隔为5~6年。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雄性黑猩猩的睾丸相对于身体来说十分大,能够频繁地和雌性交配。雄性在16岁左右达到成年体型,不过在此之前它们就已具备了生殖力。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一般从黎明活动到黄昏,在它们的赤道栖息地则差不多有12~13个小时,而其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进食。两种黑猩猩都主要吃果实,辅以树叶、种子、花、木髓、树皮和植物其他部位。黑猩猩一天能吃20种植物,一年吃过的植物差不多有300种。它们栖息地的食物产出在一年中变化很大,在某些时期,它们几乎只吃一种数量丰富的果实。它们常年都能吃树叶,但只是在果实数量不多的时候才更多地吃树叶和其他非果实的食物。倭黑猩猩似乎比黑猩猩更多地依靠植物的茎和木髓,而且它们的栖息地能够更加持续地提供水果。这些差异对它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也吃动物性食物,包括像白蚁这样的昆虫和多种脊椎动物的肉。黑猩猩比倭黑猩猩更常捕猎,它们捕杀很多种猎物,包括猴类、野猪、林栖羚羊和各种各样的小型哺乳动物。猴类是它们最常见的猎物,而生活在黑猩猩附近的红绿疣猴则是其主要的猎物。黑猩猩大部分情况下是群体捕猎,而且雄性比雌性更多地捕猎。倭黑猩猩捕食最多的是小型羚羊,还没有关于它们捕食猴类的记载,而且它们大多是机会主义的单独猎手,不会群体捕猎。

    黑猩猩各个群体的捕猎成功率是不同的,其中有很多原因。在树木高耸的原始森林捕捉猴类要比在树冠低而不连续的森林困难得多,因此在两种森林都有的地区,黑猩猩更愿意在树冠不连续的森林捕猎。猎手的数量与合作的程度也会影响捕猎结果,如果有更多的雄性参与,而且它们相互合作的话,捕猎行动则更有可能成功。对于捕猎红绿疣猴的行动来说,不同栖息地的成功率在50%~80%之间,这与大多数食肉目动物相比是一个相当高的值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捕猎的频率也会变化。至少在某些栖息地,果实丰富的时候它们会更频繁地捕猎,雄性通常组成大型的团体,而且可能会行走数千米去寻找红绿疣猴等猎物。

    在大部分情况下,黑猩猩都是各吃各的,但吃肉时却明显例外。有时,雄性黑猩猩在捕获猎物之后会立刻为猎物而打架,地位高的雄性有时还会从“下属”那里“偷”肉,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它们都会分享肉食。大部分的分享行为都表现为占有者允许其他黑猩猩获得部分猎物,有时占有者也会主动将肉分给别的黑猩猩。黑猩猩中的肉食占有者通常是雄性,而且同它们共享的伙伴主要也是雄性,特别是它们的盟友和主要的梳毛伙伴。

    雌性一般能够从雄性那里取得一些肉,发情期的雌性比其他雌性成功率更高,但是雌性用性交换肉的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雄性有时会在分享肉食的时候与雌性交配,但是发情期雌性的出现并不总会促使雄性去打猎,而且肉食分享行为对雄性是否能交配成功只有很小的影响。倭黑猩猩通常由雌性占有相对较多的肉食,而且它们也经常控制着数量巨大的果实。与黑猩猩相比,倭黑猩猩中的食物共享行为大多发生在雌性之间。

    印度珍宝——孟加拉虎

    中文名:孟加拉虎

    英文名:Bengal Tiger

    分布区域:孟加拉、印度

    虎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森林之王”。它那强壮矫健的身躯,尖锐有力的爪牙,惊心动魄的吼声以及威严镇定的眼神,都会给人强大的威慑力。孟加拉虎也叫印度虎,是虎类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亚种,它统治着南亚次大陆的大片土地,在东南亚的许多地区及中国西南也有它们的踪迹。

    雄性孟加拉虎体长可达300厘米,棕黄色的皮毛上布有黑色的斑纹,但其额头上的纹路并没有形成一个像样的“王”字。一些孟加拉虎还会由于基因突变而变成白色,野生的白色孟加拉虎十分罕见。它们对栖息地的环境并不挑剔,从高寒的喜玛拉雅针叶林到沿海红树林,都有孟加拉虎在活动,划分自己的领地。一头孟加拉虎对于领地范围的要求也不相同,大至上百平方千米,小的仅需要十几平方千米,这是根据猎物的丰富程度、领地地形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说,雄性孟加拉虎的领地要大得多。大型的有蹄动物,如鹿、野牛等,常会成为孟加拉虎的口中之物。孟加拉虎偶尔还会袭击犀牛和小象。它尖利的爪子平时缩入皮肤的褶皱,避免行走时被磨钝,在捕猎时才会伸出来,深深嵌入猎物体内,使猎物受到重创。此外,它敏锐的听觉也给狩猎提供了砝码。

    孟加拉虎的食量大得惊人。一头处于饥饿状态的孟加拉虎一顿能吃四五十斤肉,经过饱餐后接下来的几天,孟加拉虎都不用再吃东西了。

    孟加拉虎从出生到发育成熟,需要3~4年的时间,雌性比雄性早半年,其发育成熟时间的长短与成长过程中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因为它决定着老虎体内激素的产生和释放。

    孟加拉虎在自然界中过着独身生活,只有在交配期和哺乳期,它们才会成双成对地出现。雌虎喜欢在茂密的灌丛,或者是密林中无人能至的古代建筑的废墟中安家。雌性孟加拉虎一胎可以产两到三只幼虎,其中大约一半会在成长的路上夭折。

    雌性孟加拉虎会尽心抚养自己的孩子,雄虎偶尔也会自觉承担做父亲的重任。雄性孟加拉虎对自己的妻儿非常爱护,在猎取到食物后,它会以吼声召唤妻儿一同分享。但是,如果雄虎发现自己的地盘上出现了并非自己亲生的小孟加拉虎,它也会很残忍地将小虎杀掉,这种“杀婴”行为在许多动物中都很常见,甚至在远古时期的人类也会有类似的举动。也许,这是保证自己的后代血统纯正,自己的血脉得以延续的方式吧。

    森林“导航仪”——蝙蝠

    中文名:蝙蝠

    别称:天鼠、挂鼠、天蝠、老鼠皮翼、飞鼠

    分布区域:全世界

    蝙蝠是很特别的生物。它们是“模范母亲”,有些种类会养育其他个体的后代;它们能够在完全黑暗的空间里以高达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这要归功于它们复杂的定位系统;动物界里少数几个有说服力的利他主义行为之一便是由蝙蝠上演的。蝙蝠有特化的生殖适应性,包括精子的储存,延迟受精和延迟着床。它们是变温动物,体温可以从飞行时的41℃变化到休眠时的2℃以下。它们能够形成2000万只的大群体脊椎动物里已知最大的群体。它们奇妙的多样性和特性一直在激励着世界范围内关于它们的保护项目的施行。

    尽管如此,蝙蝠很少出现在人们最喜爱的10种动物的名单里。或许它们缺乏公众魅力的原因是它们的特点,但同时又是这些特点让它们那么独特与吸引人。蝙蝠占据了现存的所有哺乳动物种类总数的25%。房屋、洞穴、矿井和多叶的树木都给它们提供了栖息的场所,有些种类会用植物的部位来做它们的“帐篷”。它们大多数是夜行性动物,小型蝙蝠在夜晚飞行可以避开掠食者,大型蝙蝠也是这样,同时也是为了避开白天的过热温度。它们遍布世界各地,除了最高的山脉和某些孤立的大洋洲岛屿之外。人们发现有些种类甚至能在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繁殖;在某些岛屿例如亚速尔群岛、夏威夷群岛、新西兰岛等,它们是惟一的本地哺乳动物。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对它们的多样性和广泛分布有特别的贡献,这些能力让它们能有效地攫取食物资源并甩开其他的竞争者,因为它们的食物主要是飞行在夜空中的昆虫。

    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蝙蝠有异型(复杂)的牙齿,包括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小型食虫类蝙蝠可能有38颗牙齿,然而吸血蝙蝠只有29颗,因为它们不需要咀嚼。在小型食虫类蝙蝠里,那些进食硬质猎物的种类与那些吃软体昆虫的蝙蝠相比,倾向于有大一些的牙齿,但是数量要少一些,并有更多强壮的下颌牙齿和更长的犬齿。吸食花蜜的小型蝙蝠有很长的吻、大的犬齿、很小的门齿,而以水果为食的小型蝙蝠的门齿很多,修整过的尖端能像杵和臼一样磨碎果实。

    蝙蝠是惟一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尽管飞行从单位时间消耗的能量来讲是巨大的,但是从单位距离消耗的能量来考虑是很低的,因而蝙蝠可以飞行相当长的距离,能在相当广泛的空间里寻找食物,这样它们就能涉猎和探索世界上很远的地方。

    一些哺乳动物的臂骨和指骨进化成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工具,但是可能没有一种像蝙蝠双翼那样特殊。蝙蝠的拇指是自由的,而第五指却跨越了整个翅膀的宽度。其余3指支持拇指和第五指之间的翅膀面积,这部分翅膀被称为翅尾膜或“指翅”。它们的上臂骨(肱骨)比主前臂骨(桡骨)短,这些骨骼支撑起来的翅膀部分被称为体侧膜,或“上臂翅”。在飞行中,上臂翅受力是最大的。

    很多种类的小型蝙蝠还有尾膜。这个特征在狐蝠属种类中是缺失的,在鼠尾蝙蝠身上是弱化的,在某些种类例如裂颜蝙蝠身上最明显。尾膜被用来从地面上“舀起”猎物。能够捕鱼的蝙蝠和诸如道氏鼠耳蝠等能从水面附近捕捉昆虫的种类,经常用它们足部的爪来抓取猎物。

    蝙蝠的腿向外向后伸展,膝盖弯向后方,而不是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弯向前方。腿适于拖拽而不是推,小腿是由单一骨骼即胫骨构成的。静息的蝙蝠将它们所有的重量悬挂在脚趾和发达的爪上。大多数蝙蝠都有一个肌腱锁死的机置,能防止悬挂时爪的变形,同时又不需要肌肉收缩。倒挂的姿势可以让蝙蝠从休息状态快速起飞。

    一些种类诸如普通吸血蝠和髭蝠能够用四肢爬行,这样的动作菊头蝙蝠和其他种类的蝙蝠都无法完成。普通吸血蝠经常从地面上接近猎物,而髭蝠是在缺乏其他小型陆生哺乳动物和几乎没有掠食者的情况下进化的,因而会比其他的种类填充更多的小型生境。

    蝙蝠的振翅主要用来产生推动力,而升力的大部分来自于翼手。人们将飞行的蝙蝠的身后气流进行可视化研究后发现,向下的振翅在各种速度下总能产生升力,然而只有在高速飞行或要改变飞行节奏时,向上的振翅才活跃起来。

    翼型会大大影响蝙蝠的飞行表现。两个空气动力学参数翼载荷和翼的纵横比尤其重要。翼载荷描述体重与翼面积的比例,一个比较高的翼载荷也即在给定的重量下翼的面积小,意味着能够高速飞行但是缺乏灵活性。翼的纵横比通过翼展除以翼的宽度得到,一个具高纵横比的翼是长而窄的,空气阻力比较小,因而高纵横比的翼是高效的,通常和高的翼载荷和高速飞行联系在一起。

    翼的形状就能帮助我们判断不同的种类能够在什么地方生存。那些在充满障碍物的栖息地生存的种类,比如在树林里飞行的种类需要灵活性,因而有低的翼载荷。然而诸如夜蝠和毛尾蝠属蝙蝠等那些生存在开阔空间的种类就需要使飞行高速而有效,因而它们有高的翼纵横比且具有高翼载荷。正在捕猎的小到中型蝙蝠的飞行速度为3~15米/秒不等,有最高翼载荷的种类飞得最快。迁徙的种类一般也有很高的翼纵横比,例如美洲皱唇蝠可以迁徙超过1000千米,从美国南部到墨西哥越冬。相比之下,一些吸食花蜜的蝙蝠的翼载荷就很低,以至于它们可以盘旋或者飘浮在空中。

    蝙蝠并非瞎子。大蝙蝠亚目的蝙蝠能用它们的大眼睛定位食物并确定自己的方向,当光线暗时狐蝠比人看得还要清楚。有一些种类的小型蝙蝠视力也很好,例如加州大叶口蝠在光线充足情况下会灵活地关闭回声定位系统,用视觉定位猎物。然而大多数的小型蝙蝠视力都不好,而且它们回声定位的范围通常比小型哺乳动物的视力范围还要小一只中等大小的蝙蝠只能够探测到5米处的一只甲虫,大一点的地理标记可以在更远一点的距离探测到,大约是20米。因而蝙蝠在白天时很容易被捕捉到,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使用回声定位的蝙蝠都是夜行的。

    蝙蝠还没有丢失对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讲很重要的嗅觉。美洲的叶口蝠首先使用嗅觉来定位成熟的辣椒果实,只有在近距离时才使用回声定位;大鼠耳蝠和髭蝠可以嗅出藏在落叶堆中的猎物。嗅觉也在相互交流中使用,例如高音油蝠在它们的雌性栖息点使用嗅觉能够将陌生者同其他蝙蝠区分出来;雌性美洲皱唇蝠有时使用嗅觉在“托儿所”里确定自己的幼崽。

    “伪装”高手——火狐

    中文名:火狐

    英文名:Vulpes vulpes

    别称:草狐

    分布区域:欧亚大陆、北美洲大陆

    火狐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又被称为红狐、赤狐等,它体型细长,嘴巴很尖,耳朵大,四肢短,尾巴又大又长。曾被引入澳大利亚等地。它的体长为50~90厘米,尾长30~60厘米,体重5~10千克,最大的超过15千克,雌兽体形比雄兽略小。身体背部的毛色多种多样,但典型的毛色是赤褐色,不过也稍有差异,赤色毛较多的,俗称为火狐,而草狐则不同,其毛色为灰黄色。火狐头部为灰棕色,耳朵的背面呈黑色或黑棕色,唇部、下颏到前胸部为暗白色,体侧略带黄色,腹部为白色或黄色,四肢的颜色比背部略深,外侧具有宽窄不等的黑褐色纹,尾毛蓬松,尾尖为白色。

    火狐生活在森林、灌丛、草原、荒漠、丘陵、山地、苔原等多种环境中,有时城市近郊也是它的生活场所。它喜欢在土穴、树洞或岩石缝中居住,有时也占据兔、獾等动物的巢穴,冬季洞口有水气冒出,并有明显的结霜,以及散乱的足迹,尿迹和粪便等,夏季洞口周围有挖出的新土,上面有明显的足迹,还有非常浓烈的狐臊气味。但它的住处常不固定,而且除了繁殖期和育仔期间外,一般都是独自生活。火狐通常在夜里出来活动,白天则隐蔽在洞中睡觉,它长长的尾巴具有防潮、保暖的作用,但在荒僻的地方,有时白天也会出来寻找食物。它的腿脚虽然较短,爪子却很锐利,跑得也很快,追击猎物时速度可达每小时50多公里,而且善于游泳和爬树。

    火狐是杂食性动物,家鼠、田鼠、黄鼠、袋地鼠、金花鼠等在内的各种野鼠和野兔都是它的主要食物,而鸟、鸟蛋、蛙、鱼、昆虫以及草莓、橡子、葡萄等野果或浆果也是它爱吃的食物。如果食物一时吃不完,火狐就会精心选择一个隐蔽的地方,将食物小心翼翼地埋藏起来,再经过一番伪装,消除各种痕迹后才会离开。

    火狐生性非常狡猾,记忆力很强,听觉、嗅觉也很发达,行动敏捷且耐久力强。火狐不像其他犬科动物以追捕的方式来获取食物,而是想尽各种办法,用智慧捕食猎物。它经常会在植物茂盛且野鼠、野兔活动频繁的地带出现,根据气味、足迹和叫声等来寻找猎物的踪迹,然后机警地、不动声色地接近猎物,甚至将身子完全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以免惊吓到猎物。捕猎时,赤狐会钻入洞穴之中或者岩石、树木之下,并蹲伏下来,作好伺机而动的准备,然后先轻步向前,紧接着加快脚步,最后变成疾跑,突然出击抓捕猎物;有时还会假装痛苦或追着自己的尾巴来引起穴鼠等小动物的注意,等它们靠近后,再突然上前捕捉。

    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是火狐的发情、交配期,生活在北方地区的火狐要推迟1~2个月繁殖,此时雄兽之间会为了争偶发生激烈的争斗。火狐在求偶期间,雄兽和雌兽能够通过尿液中散发出的类似麝香的气味互相吸引,受到雌兽引诱的雄兽会发出古怪而又可怕的尖叫声,进行一种复杂的求婚方式。雄兽不仅参与抚育后代,而且在雌兽产仔之前便开始修整洞穴备用,外出帮助觅食等。雌兽的怀孕期约为2~3个月,于3~4月间在土穴或树洞里产仔,每胎产5~6只仔,最多可产13仔,幼仔出生的时候,雄兽总是会陪伴在雌兽的旁边。初生的火狐幼仔皮毛又黑又短,软弱无力,体重60~90克,火狐幼仔出生14~18天后才睁开眼睛,在这段时间里,雌兽精心地抚养和照顾它们,从不离开,食物则由雄兽供给,整个哺乳期约为45天。幼仔喜欢在洞口晒太阳,生长的速度很快,1月龄左右体重就达到1千克,可以出洞活动,雄兽此时更加忙碌,不仅要给雌兽而且也要给长得很快的幼仔提供食物,如果这时雌兽不幸死亡,雄兽就要独自承担起养育后代的任务。半年以后,长大的幼仔就会离开雌兽,开始独立生活,9~10个月达到性成熟,火狐的寿命一般为12~14年左右。

    巧舌如簧——食蚁兽

    中文名:食蚁兽

    英文名:Myrmecophaga tridactyla

    分布区域:中美、南美

    食蚁兽,顾名思义,就是专吃蚁类的兽。与其他兽类不同的是,它的嘴又尖又细,就像一根空心的管子,里面一颗牙齿也没有,只长有一条细长的舌头,伸出来足有30厘米长。这样的嘴巴怎么能吃东西呢?原来,食蚁兽的鼻子很灵敏,当它嗅出蚁巢的气味以后,便用自己尖硬锋利,如同镰刀一样的利爪把蚁窝挖开。这时,受惊吓的白蚁便慌成一团,食蚁兽便伸出它那条分泌有粘液的长舌头,不慌不忙地将那些白蚁像舔芝麻似的,一只只舔在舌头上,然后舌头往回一缩,白蚁就被囫囵吞进了肚子里。就这样,食蚁兽就凭它那伸缩自如的长舌头,一会儿就能捕到大量的白蚁,填饱自己的肚皮。

    在热带森林里,不但有大量的白蚁危害树木,还有一种十分凶恶的食肉游蚁。这种游蚁常常成群结队地穿越丛林,任何动物遇见它们,不一会儿就会被吃得只剩下一堆白骨。食蚁兽是它们的死对头,它专爱吃这些蚁类,消灭这些危害丛林和动物的害虫。

    中美、南美以及阿根廷的热带森林,是食蚁兽的栖息地。食蚁兽是哺乳动物。它在捕食蚂蚁和白蚁方面已有高度特化。食蚁兽结构上独有的特征,是与其捕食昆虫的一系列活动相联系的。头骨长而大致呈圆筒状,颧骨完全,长的鼻吻部有复杂的鼻甲。齿骨细长,无齿。蠕虫状的长舌能灵活伸缩,舌富有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和腮腺分泌物的混合粘液,用于粘取众多的蚁类。这些发达的腺体位于颈部。前肢有力,第三趾粗大,长着强而弯曲的爪,其余各趾缩小。地栖的大食蚁兽善于靠指关节及弯曲的趾行走,而小食蚁兽,即二趾食蚁兽和环颈食蚁兽完全或部分过着树栖生活,步行时,前肢靠带弯爪的内向趾背着地。食蚁兽体型大小相差悬殊,小食蚁兽大似松鼠,不过350克,而大食蚁兽重达25千克。大食蚁兽全身有长而粗的毛,毛色棕褐色,尾部肥大且长有下垂的长毛,而其他树栖种类身上和尾部的毛则很短,尾巴具有抓挠能力。

    食蚁兽共有3种:大食蚁兽体大如猪,它的尾巴特别大,每当下雨天和大热天,可以竖起来避雨遮阳,晚上还可以当被子盖在身上。小食蚁兽像狗那么大,尾巴细长可以缠绕,要是遇到什么危险,它便用尾巴把身体支起,上半身挺起,前足张开,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来恐吓入侵者。二趾食蚁兽的体形最小,大的不过半尺,它长年栖息在树上。

    食蚁兽的相貌、食性很奇特,当地的土著居民常把它当作神灵来供奉。

    林中之霸——猞猁

    中文名:猞猁

    别称:林曳、猞猁狲、马猞猁、山猫、野狸子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北欧、中欧,东欧以及西伯利亚西部

    猞猁也叫马猞猁或者猞猁狲,是分布得最北的一种猫科动物,属于北温带寒冷地区的动物。猞猁貌似家猫,但比家猫大,体重18~32千克,体长90~130厘米。身体粗壮,四肢较长,尾极短粗,尾尖呈钝圆。两耳的尖端着生耸立的笔毛,很像戏台上武将“冠”上的翎子,两颊有下垂的长毛,腹毛也很长。耳壳和笔毛能够随时迎向声源方向运动,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笔毛就会影响它的听力。

    猞猁有着恒定的色调。如上唇暗褐色或黑色,下唇灰白色至暗褐色,在它的颌两侧,各有一块褐黑色斑,猞猁的尾端一般为纯黑色或褐色,四肢前面、外侧都有斑纹,胸、腹为灰白色或乳白色。前肢短后肢长。短短的尾巴和它的个子很不相称。它们背部的毛发最厚,有灰黄、红棕、土黄褐、灰草黄、浅灰褐及赤黄等,身上或深或浅点缀着深色斑点或者小条纹。

    北部的猞猁毛色与南方猞猁相比,颜色偏灰,斑点也很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们把长有斑点的猞猁称为“猫猞猁”,而那些没斑点的家伙们则被称为“狼猞猁”。一般来说,夏天时,猞猁身上的斑点最清晰,冬天时就不明显了。

    猞猁一般独居、孤身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它是无固定窝巢的夜间猎手。晨昏活动频繁,白天会躺在岩石上晒太阳,或者为了避风雨,静静地躲在大树下。它既可以在方圆几百米的地域里孤身蛰居几天不动,也可以连续跑出十几千米而不停歇。擅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

    猞猁的性情既狡猾又谨慎,遇到危险时,它会迅速逃到树上躲蔽起来,有时还会躺倒在地,伪装死去,从而躲过敌人的攻击和伤害。在自然界中,虎、豹、雪豹、熊等大型猛兽都是猞猁的天敌,如果遭遇到狼群,也会被紧紧追赶、包围而丧命,一般都难以逃脱。

    猞猁主要以雪兔等各种野兔为食。因此,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种群数量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减而上下波动,大致上每间隔9~10年就会出现一个高峰。除了野兔外,它猎食的对象还有很多,包括各种松鼠、野鼠、旅鼠、旱獭和雷鸟、鹌鹑、野鸽和雉类等各种鸟类,有时还袭击麝、狍子、鹿,以及猪、羊等家畜。

    猞猁在捕捉猎物时,常借助草丛、灌丛、石头、大树做掩体,埋伏在猎物经常路过的地方等候着,两眼机警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它的忍耐性极好,能在一个地方静静地卧上几个昼夜,待猎物走近时,才出其不意地冲出来,捕获猎物,毫不费力地享受一顿“美餐”。如果一跃捕空,没有突击成功,使猎物逃脱,猞猁也不会穷追,而是再回到原处,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捕猎的机会。

    有时猞猁也会悄悄地漫游,如果发现猎物正在专心致志地取食,它就会悄悄地潜近,再潜近,然后冷不防地猛扑过去,使猎物莫明其妙地束手就擒。猞猁也善于游泳,但不轻易下水。它还是个出色的攀缘能手,爬树的本领也很高,甚至可以从一棵树纵跳到另一棵树上,所以能捕食树上的鸟类,尤其是在夜间,当林中一片寂静、栖居在树上的鸟类都进入了梦乡的时候,便伸出利爪得心应手地猎取食物。

    猞猁的恋爱季节一般在每年的晚冬和早春的2~3月,3~4月交配。它们不孤身活动,有时2~3只在一起,那是它们临时组成的“小家庭”。妊娠期2个月左右,每胎2~4仔,寿命达12~15年。经过67~74天的妊娠期,母猞猁会生下2~4只猞猁宝宝,宝宝们在大约1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吃固体食物了。不过它们一般会到第二年恋爱季节到来的时候才会离开妈妈。离开妈妈的小猞猁们为了生存有时会继续在一起过一段日子,比如几周甚至几个月,然后就各奔前程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