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动物的呼唤-森林中的生灵百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依赖森林生物资源和环境条件取食、栖息、生存和繁衍的动物种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爬行类、两栖类、兽类、鸟类、昆虫以及原生动物等,其中鸟类和兽类是重要资源。森林动物的种群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经济价值高,与人类的关系至为密切。

    太阳的“粉丝”——节尾狐猴

    中文名:节尾狐猴

    英文名:Lemur catta

    别称:环尾狐猴

    分布区域: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南和南部,分布着许多节尾狐猴。节尾狐猴喜欢生活在林木稀疏的山区或干燥森林中。它吻长,两眼侧向似狐,尾有环节,黑白相间,因此得名“节尾狐猴”。节尾狐猴是狐猴科以下狐猴属的惟一一个种。以昆虫、水果为主食,有时也吃鸟蛋甚至幼鸟。喜欢群居,地栖,白天活动,善于攀爬、跳跃,具有领域行为。

    节尾狐猴体长50厘米,尾巴与身体等长。毛色浅灰,背部略显棕红色,腹部灰白色,毛质柔软光亮,面灰耳白,吻部突出,眼圈的倒三角额斑颇似中国的大熊猫,它的足趾可完全分开,可抓握物体。

    节尾狐猴过着群居生活,每群十几只至数十只不等,群内雌雄节尾狐猴混杂,没有真正的领导者。它们在夜间休息,白天觅食,其余的时间喜欢在树上互相追逐玩耍。以树叶、水果、花朵为主。节尾狐猴还喜欢晒太阳,它们常正襟危坐,腆着灰白肚,面对太阳接受日光浴。节尾狐猴性情温和,爱洁净,每天,它们都会用爪子梳妆理毛。它们每个群体都有自己固定的领域范围,一旦有其他群体闯入,双方就会进行通过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进行交战。这种交战方式可称得上“化学战”。它们会用尾巴扇动自己肛门和上肢上的臭腺,把发出的气味吹向对方,虽然场面也很激烈,但避免了相互厮打,与其他猴类之间的打斗相比,还算文明。

    节尾狐猴的长相很独特。它头小,额低,耳大,两耳都长着很多茸毛,头部两侧也长有长毛,吻部很长,明显突出,下门齿呈梳状。它的身体很像猴类,体长30~45厘米,尾长达40~50厘米,体重2~4千克。全身毛色浅灰,背部呈棕红色,腹部为灰白色,额部、耳背和颊部均为白色,吻部、眼圈呈黑色。

    节尾狐猴善于攀爬、奔跑和跳跃能力,这是因为它的后肢比前肢长。它可以在树枝间一跃9米,它的掌心和脚底都长着长毛,能够增加起跳和落地时的摩擦力,从而不会导致自己滑倒,它甚至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长尾巴可以起到平衡躯体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前肢短软无力,因此,它只好头上脚下倒退着地。

    每年9~12月,节尾狐猴就会发情交配。为了争夺母猴,公猴会大动干戈,不仅会互相抓咬,而且还会利用身体臭腺散发的臭气薰赶对方。节尾狐猴的发情期在所有哺乳动物中是最短的。一对夫妻欢会2周后就会劳燕分飞。母猴的孕期约为5个月,翌年3~5月开始繁殖产仔,每胎1~2仔,也有的产3仔。刚出生的小猴体裸无毛,母猴背着或抱着幼仔一起生活。6个月后,幼仔就可以独立生活,2~3岁,性成熟。节尾狐猴的寿命可达18~20年。

    附猴冠军——眼镜猴

    中文名:眼镜猴

    英文名:Philippine tarsier

    分布区域:苏门答腊南部和菲律宾部分岛屿

    眼镜猴是一种珍贵的小型猴类,属灵长目眼镜猴科。在全世界已知的猴种中,眼镜猴是最小的猴种。在它们小小的脸庞上,长着独特的圆溜溜的大眼睛,眼珠的直径可以超过1厘米。眼镜猴是热带和亚热带茂密森林中的树栖动物,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丛中,原始森林中也有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菲律宾等地,属于濒危动物。

    眼镜猴的脑袋很灵活,能转180°。其全身长满了柔软而厚实的毛。它们喜欢抱着树枝趴在树上,有时还喜欢在树枝之间跳跃。在它们的趾端(可以理解成手指尖和脚指尖吧)有一个盘子形状的肉垫,这就可以使它们能牢牢地攀附在树枝上。

    眼镜猴还长有一条起平衡和支柱作用的长尾巴,这条尾巴长出身体几乎一倍,可别小看这条尾巴,因为这条尾巴,眼镜猴不仅能准确地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也可以稳稳地趴在树枝上不掉下来。

    眼镜猴背部长有着带有银色光泽的灰毛,腹毛呈浅灰色。头圆,耳壳薄而无毛,眼睛大,直径达16毫米,前肢短、后肢长,趾尖有圆形吸盘,可以在许多光滑的物体表面停留。

    眼镜猴的眼适于夜视,视网膜没有视锥。颈短,这是许多跳跃类群的特征。除第二和第三趾有爪外,其余各指、趾均长有扁甲。眼镜猴的后肢长,胚骨和诽骨溶合,而附骨特长,因而有附猴之称。尾细长,尾端多毛。

    眼镜猴的眼睛和特别。它的每一只眼睛重达3克,比它的脑子还重。它们对危险异常敏感,即使在休息时,也会睁着一只眼。眼镜猴的大眼睛,对于夜间捕食十分有利。它们吃昆虫、青蛙、蜥蜴及鸟类。有一种眼镜猴还能够捕食比它们自身大的鸟与毒蛇。眼镜猴个儿大小如大家鼠,全身呈黄褐色,乍一望去仿佛一只褐家鼠。如按照身体的比例来计算的话,眼镜猴在灵长类动物中可荣获得项冠军:眼睛最大、耳朵最大、趾骨最长。

    眼镜猴以蟋蟀为食,其寿命长达15~20年。但是由于眼镜猴极其恋乡,离开了这块自己生活的领地就会很快死去,因此,不适合进行人工饲养。在菲律宾,人们曾试图把眼镜猴带到其他地方喂养,都以失败告终。野生环境中的眼镜猴很害羞,它们当然不习惯与人打交道。只有在人工饲养环境里长大的少数眼镜猴,才不介意这种轻柔友好的接触。除了睡觉和抱着树枝发呆,眼镜猴最关心的就只有吃虫子了。

    智多星——狒狒

    中文名:狒狒

    英文名:baboon

    分布区域:阿拉伯和非洲

    狒狒是猴类的一种,生活在非洲东北部和亚洲阿拉伯半岛半沙漠的稀疏树林中,也被称为“阿拉伯狒狒”。雌雄狒狒的个头相差很大,雄性身长70~75厘米,大者可达90厘米,站立时体高约1.2米,而雌性身长不超过70厘米。狒狒头部大,吻部像狗,所以又叫“狗头猿”。它的头部两侧至背部披着长毛,从背面看,就像披着一件蓑衣。与雄性狒狒相比、雌性狒狒不仅个头小,而且头小、毛短、吻短,有点像猕猴。狒狒吃各种植物,也吃昆虫、蚂蚁、小鸟、野兔等,有时也会成群结队到田间盗食农作物,糟蹋庄稼。

    狒狒喜欢在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原山地生活,以蛴螬、昆虫、蝎子、鸟蛋、小型脊椎动物及植物为食。它们通常在中午饮水。狒狒是惟一大型群居生活的高等猴类动物。每个狒狒群体有20~60只狒狒,大的群体多达二三百只狒狒,每个狒狒群由若干个“家庭”组成,各群都有自己的活动领地。狒狒群集体生活很严格,组织性很强,它们的首领是狒王。狒王身体强壮、个头魁梧、毛色漂亮。与其他猴类不同,狒狒是一种地栖生活的种类,即使到了晚上,狒狒也很少上树隐蔽,而宁愿集体待在峭壁悬崖上过夜。

    狒狒的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多,它们就开始“起床”,然后成群外出寻找食物和饮水。为了方便觅食,它们常30~50只结成小群,分散觅食,每个小群都会有一个首领带路,其他雄狒则在两侧担任警戒任务,母狒和幼狒在中间,幼狒会受到全群的保护。进食时,执行严格的等级制度。首领首先享用食物,首领所到之处,其他狒狒都要敬畏地退避。首领也常常主动为有礼貌的狒狒理毛,以表示友好,这样既联络了感情,又能赢得其他狒狒对它的尊敬。

    狒狒在猴类中,是最富有智慧的,其智力接近于黑猩猩。它们不仅能灵巧地使用工具,而且还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狒狒吃果实时,如果嘴唇边沾上了果汁,这时它们就会拾起小石块之类的硬物,作为“餐巾”,在自己的嘴巴和鼻子上反复擦拭,直到它觉得擦干净了为止。

    狒狒非常善于交际,但是这对它的家族的兴旺或遗传基因具体能起到什么样作用,至今仍是个谜。但有关狒狒的研究数据表明,狒狒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脑内物质的内啡肽(与镇痛有关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之一)的分泌,降低它们心率跳动的次数,对它们的紧张心绪,能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

    狒狒是自然界中好斗的动物。它敢于和狮子作战。一般情况下,3~5只狒狒就可以搏杀一只狮子,因为它们作战十分果敢、顽强,因此,一般动物园的说明文字都把狒狒称为“勇敢的小战士”。

    另外,狒狒还具有简单的抽象推理能力。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狒狒能感知到2套各16个不同物体的电脑图像。狒狒还会使用“欺骗术”将别的狒狒支到远离食物的地方,自己则躲在一旁独吞“战利品”。

    “睡美人”——树袋熊

    中文名:树袋熊

    英文名:Koala bear

    别称:考拉、无尾熊、可拉熊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

    树袋熊即考拉,有“睡美人”之称。在人们的眼中,树袋熊不是蜷缩在树杈上酣睡,就是在不断地咀嚼桉树叶,因此许多人认为树袋熊虽然滑稽可爱,但也是一种懒惰的动物。其实这是人们对树袋熊的误解。

    树袋熊常年栖息在树上,它们最喜欢居住在桉树上,而且吃住等一切事情都在树上进行。树袋熊有一对大耳朵,与体形有些不太相称,它们的鼻子黑黑的、扁平的,与它们的大耳朵配在一起,显得非常可爱。树袋熊没有尾巴,它们的四肢粗壮,还有尖利的小爪子,可以牢牢地攀住树枝。体重约为15千克,身长约0.8米,毛呈灰褐色,但其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均为灰白色短毛。树袋熊性情温顺,样子也很像小熊,憨厚可爱,所以人们都称它为“树熊”“无尾熊”“保姆熊”、“玩具熊”等。

    白天,树袋熊一般都在桉树上睡觉。它们睡觉的时候,喜欢蜷起身子来抱着树枝。其实树袋熊不论在什么时候都非常警觉,对声音极为敏感。即使睡着了,一有动静,它们也会很快从睡梦中惊醒。而且,它们很喜欢长时间地坐在桉树上“闭目养神”。

    在夜晚,树袋熊一般都非常活跃。它们喜欢在树上爬上爬下,动作非常笨拙迟缓,但它们也有自己的绝活:树袋熊可以从一根树干横跳到另一根树干上,动作幅度很大;也可以从一段树枝纵跃到另一段上;而且还可以用一只后肢或前肢将身体悬挂在树枝上。

    树袋熊特别能吃,看到它们吃东西的人都会大吃一惊。不过它们的食谱是很单一的,它们只吃甘露桉树、玫瑰桉树、斑桉树这几种桉树的叶子。因为桉树叶子里含有气味芳香的桉树脑和水菌香萜,所以在树袋熊的身上总会有一种桉树叶子的清香。

    桉树叶子中含有挥发性的毒油和丰富的纤维素,这对树袋熊极其有害。但由于树袋熊长时间食用桉树叶子,因此它们自身已形成一套免疫系统,能将毒素“化害为利”,所以树袋熊能一直安然无恙地生活在桉树上。

    树袋熊的寿命很长,约为12年。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是树袋熊的繁殖期。雌性树袋熊怀孕1个月就会分娩,通常情况下每次分娩均为一胎。刚生下的树袋熊宝宝很小,大约只有两厘米左右,体重只有5.5克,出生后它会凭借自己的嗅觉爬进妈妈的育儿袋中,吮吸乳汁,继续生长发育。

    6~7月后,树袋熊宝宝在妈妈的育儿袋中就基本发育完全了。2个月后,树袋熊宝宝就可以爬出育儿袋了。到四岁左右,它便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树袋熊妈妈对宝宝的感情非常深,当树袋熊宝宝能独立生活了,它们才会开始下一次繁殖活动。

    在开始吃桉树叶之前,树袋熊宝宝为了得到帮助消化纤维素的原生动物和细菌,它会去舔食成年树袋熊的粪便。成年树袋熊在吃桉树叶子时,会挑选毒性最小的桉树叶子来吃。而树袋熊体内未被消化的桉树油,一般都通过皮肤和肺脏排出体外,剩下极少部分由排泄器官排出。

    礼仪绅士——薮猫

    中文名:薮猫

    英文名:Serial

    分布区域: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薮猫,属于中型猫科,产于非洲,是一种长相古怪、外表可爱的动物。它是一种“像鹿一样的狼”。因为薮猫的相貌“超凡脱俗”:纤细的身体,修长的四肢,颀长的脖子,外加一对紧密相靠的超大耳朵,让古代的人有了“狼”和“鹿”的联想也不足为奇。

    薮猫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除了非洲北部和西南部的干旱沙漠、中部的热带雨林以外,都能见到它们的足迹。薮猫喜欢在水源充足的地带生活,在这里,它们刚好可以利用修长的四肢像羚羊般在高高的草丛或芦苇间到处跳跃。不过尽管薮猫分布甚广,由于它们热衷择水而居,种群之间因此呈现隔绝状态。在北非阿特拉斯山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一带)据说还存在着薮猫的一支亚种。但即便那里真有幸存者在悄然生活,也许它们早已陷入绝境,因为那里已经有20年没人见过薮猫。

    薮猫的大小类似于狞猫,体长67~100厘米。薮猫有很长的四肢,长达1米。薮猫全身呈沙黄或红棕色,身上布满黑色的斑纹或斑点,腹部的颜色偏白。在西非的薮猫身上的斑点比较小,斑点也不那么明显,以至于一度被人认为是另外一个独立的物种。总的来说,来自湿润地区的薮猫斑点更为精巧,而较为干旱地区的薮猫斑点则比较大。薮猫的尾巴较短,不到身长的1/3,有黑包的环纹装饰。它们的头很小,口吻部位比较长。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薮猫那对大耳朵。薮猫的耳朵长的化置比较高。而且两耳距离也很近,耳背毛色黑白相间。在相对潮湿的树林地带还有周身黑色的薮猫。

    由于存在的分歧很多,在人类命名的14种薮猫亚种中,目前,被确定下来的仅有7种。

    薮猫同多数猫科动物一样,在晨昏或夜间进行活动。逢到雨季或哺育后代的时候,薮猫白天也会出来捕食。另外,一些地区的薮猫会根据猎物的活动情况对自己的作息习惯适当调整。此时,它们会选择在白天出来捕食。别看薮猫个头不小,它们平常基本只捕捉小动物,例如各种鼠类、兔类、鸟、蛇、青蛙、蜥蜴、昆虫。运气好的话它们也能抓点小羚羊之类个头比较大的动物好好饱餐一顿,因为薮猫虽然生了两对超级长腿,但对草原追逐战并不那么感兴趣,而更愿意利用长腿优势登高望远、攀爬跳跃。它们会飞身跃入空中,用两只前爪用力拍击鸟类和昆虫,或者把鸟类或昆虫按在爪下。在捕捉猎物时,薮猫常常先用爪子连续击打,把猎物拍晕甚至打死,然后才用嘴撕咬。薮猫的大耳朵在捕猎当中自然也起了重要作用,它们需要用那对超强大耳朵聆听草从或地下小动物细微的活动声,分辨这些小动物的确切位置。曾有人发现薮猫埋伏在猎物的洞外。等洞里的小动物刚要出洞时,薮猫就用长长的爪钩把猎物从洞里拖了出来,甩到空中再行捕捉。

    薮猫善于划分自己的领地,母猫的领地约有2~9平方公里,而公猫的领地比母猫的大两倍,并可能和母猫领地交叉。公猫之间的“战争”颇具仪式性,非常有意思。通常,公猫会怒气冲冲地面对面坐着,如果某位实在忍不住,把前爪推到对方胸口,另一位则会用嘴回敬这只来意不善的爪子,这样你推我搡,最终升级成全面打斗。不过,很多情况下,这两只公猫还是比较文明的,它们以目光“攻击”对方,长时间地对对方怒目而视,。

    薮猫的孕期较长,约为67~77天。每胎产1~5只幼仔(2~3个居多)。4~7个月后,猫宝宝就开始断奶。母猫一般独自抚养孩子,到了18~24个月,等到孩子性成熟之后,妈妈会把孩子赶出自己的领地,强行让它们独立生活。圈养状态下的薮猫最长能活20年。

    薮猫有漂亮的外形,身上的花纹也非常像猎豹,奔跑速度也与猎豹接近。

    虽然薮猫个头不小,但是它并没有那么强大,薮猫只能捕捉一些小动物,而这些小动物即使家猫也可以捕捉到,这和薮猫较大的体型完全不符合。在猫科动物里,薮猫算是最弱的了。

    尊贵的黄虎——金猫

    中文名:金猫

    英文名:Asian Golden Cat

    别称:亚洲金猫、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分布区域:中国东南、西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亚及苏门达腊岛金猫属于猫科动物,别名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金猫比云豹要小些,体长达80~100厘米。它的尾巴也很长,超过体长的一半。金猫的耳朵短小直立,眼睛又大又圆。它四肢粗壮,体健有力。因体毛颜色多变,名字也不同:全身乌黑的称“乌云豹”;毛色棕红的称“红椿豹”;体色暗棕黄色的称“狸豹”;其他色型的金猫统称为“芝麻豹”。

    虽然金猫是热带亚热带动物,但它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因其毛皮较厚,而且长有底绒。金猫一般生活在山区,在云南等地甚至可以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生活。多在较密的山地丛林,或者多岩石的地带活动。同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金猫喜欢单独在夜间活动,白天几乎完全伏着不动。金猫善于爬树,听觉很好,是外耳活动最为灵敏的一种猫类,可以收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极其细微的声音,就好像是“活雷达”。金猫性情凶野、勇猛,因此有“黄虎”之称。它以肉类为食,鼠、兔、鸟和小鹿等都是它的捕食对象,有时,它也盗吃家禽,甚至还袭击羊和牛犊等。传说,在广西民间,曾有“黄虎”跳上虎背,将虎的脖颈咬断。这都说明了它的凶野的本性。

    金猫长着棕红或金褐色的体毛,也有一些变种体毛呈灰色或黑色。在其下腹部和腿部,会出现斑点,某些变种在身体其他部分也会有一些较浅的斑点。我国有一种变种,体毛带有斑点,很像豹猫。金猫颜色变异很大,正常毛色为橙黄色,布有美丽的暗色花纹。变异毛色有3种颜色,即红棕色、褐色和黑色。无论怎样变化,金猫的脸型都是一样的,在眼的内上角,长有一道镶黑边的白纹。

    金猫除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一般过着独居生活。它的行踪往往很诡秘,因此有关金猫野外种群习性的资料很少。有关研究表明,金猫主要在夜间活动,最近的研究则显示,部分金猫的活动不具有规律性。金猫夜间活动以晨昏时间居多,白天,金猫栖息在树上的洞穴内,夜里下地活动。但是如果是在冬季,金猫也常有白天活动的现象。金猫善于爬树,但多在地面活动,只有在逃避敌害或捕食前后才会爬上树。金猫的活动范围一般在2~4平方千米,每夜行程500~1500米,常把山脊光秃的小山包、岩石或三叉路口处作为排粪处。

    金猫主要以各种个头较大的啮齿动物为食,也可以捕食地面较大的雉科鸟类、野兔等动物,还能捕食黄麂、毛冠鹿、麝等偶蹄类动物,但金猫喜欢在地面上捕食,有时也能攀爬到高处。

    金猫的繁殖季节不固定,多在冬季发情,春季产仔,妊娠期为91天,每胎产2~3仔,幼仔产在树洞内。如果金猫初生仔短期内全部死亡,它就可以在4个月内再次发情繁殖第二胎。妊娠期为90天,每胎产仔1~3只,初生仔体重约为250克,出生后6~12天睁眼。圈养条件下的金猫寿命可达20年,但其野外种群的平均寿命要更短些。

    辟水金睛兽——驼鹿

    中文名:驼鹿

    英文名:Alaskan moose

    分布区域: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

    驼鹿是世界上体形最大和身高最高的鹿。驼鹿的体形略像牛,但比牛高大,因背部明显高于臀部,状如驼峰而得名。头大颈粗,吻部突出,鼻孔较大,鼻形如驼。背部平直,臀部倾斜。四肢高大,尾较短。雄鹿头上长着大角,角的枝杈间互相融合,形成侧扁掌状或叶状,雌鹿虽不长角,但在相应部位略有突起。喉部有1个悬垂体,上面生有束状长毛。主蹄大,呈椭圆形,侧蹄细长触地面。

    驼鹿栖息在原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多在林中平坦低洼地带、林中沼泽地活动,很少远离森林,但随着季节的不同也会有所变化。春天多在针阔混交林、桦树林、山杨林以及河、湖沿岸柳丛茂密的地区活动,夏天大部分时间在沿河林地、火烧迹地、灌木杂草丛生的河湾、河谷沼地、高草草甸以及旧河床等地带活动,尤其喜欢山涧溪流、多汁植物茂盛的低洼地和沼泽地,秋季大多在林间空地、采伐迹地、林缘或林中沼泽地,以及山地溪流上游避风向阳的地方结群游荡。冬季主要在山地阳坡的杨桦林、沼泽地的柳林灌丛等地活动。严冬时常集成小群在有地下水露出的地方活动。

    植物的嫩枝条,是驼鹿最喜欢吃的食物。夏季,驼鹿会大量采食多汁的草本植物,食物种类多达70余种。这些食物主要是柳、榛、桦、杨等的嫩枝叶,占驼鹿全年食物量的43%~68%。驼鹿也吃睡莲、眼子菜、慈菇、香蒲、浮萍、蓬草等。春夏季节,驼鹿喜欢在盐碱地舔食泥浆。休息时开始反刍,吃下的食物会倒入口腔,驼鹿经过细嚼后就会咽入重瓣胃中。

    驼鹿角的叉数和其年龄有关。6~8月龄时,驼鹿会生出新角,初生的角称为锥角,为单枝。第三年,锥角会分出2个叉,在其基部,还会出现角盘。第四年分出3个叉,第五年分出4~5叉,第六年以后就不再呈现规律。驼鹿角的长度和重量随着叉数的增加而增加,掌状角面积的增加尤其显著。驼鹿角每年脱换一次,2月中旬至3月底脱落旧角,1个月以后就会长出新角。7~8月,角从基部开始骨化,至9月,角完全骨化,茸皮随着脱落。

    驼鹿每年换一次毛。4月初至5月会脱落冬毛。冬毛脱落先从耳、鼻部开始,接着是背部和四肢,这样依次逐渐脱换。驼鹿换毛的迟早会因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膘肥体壮的成年驼鹿最先换毛,其次是幼仔和怀孕的雌驼鹿,老弱驼鹿的换毛时间可延迟到7月中旬。

    由于驼鹿的个头很大,所以它在自然界中的天敌很少。狼、棕熊、猞猁、貂熊,都是驼鹿的天地。这些动物会袭击驼鹿的幼仔,年老、患病、体弱的驼鹿也会遭到它们的袭击,特别是刚生育的雌性驼鹿和出生不久的幼仔。健壮的驼鹿勇猛有力,有时甚至可以击败熊、狼等体形较大的食肉兽类。但是,如果是在积雪较深的地方,驼鹿就会行动不便,这时,它也容易被成群的狼等食肉兽类捕食。

    刚出生的驼鹿幼仔体长为70~82厘米,体重达10~12千克,毛色棕黄。全身为白毛的驼鹿,被称为“白驼鹿”或“白化驼鹿”,这种驼鹿十分珍稀,出生的比例约为一万分之一。产仔后雌性驼鹿就会立即站立起来,为幼仔舔干身上的湿毛,幼仔也开始挣扎着站起来,但很快就会摔倒,反复多次后,驼鹿幼仔才能勉强站起。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驼鹿幼仔生长很快。10~14天后,驼鹿幼仔就开始跟随雌兽活动,1个月后会吃草和嫩树叶,驼鹿幼仔哺乳期约为3个半月。1岁以后,它就能开始独立生活,3~4岁时,驼鹿就可以达到性成熟。

    冬天因食物匮乏驼鹿经常混到牧民的牛群当中“蹭饭”,驼鹿善于游泳,所以《西游记》中吴承恩笔下牛魔王的坐骑“辟水金睛兽”的生活原型就很有可能是驼鹿。

    金毛扭角羚——羚牛

    中文名:羚牛

    英文名:Takin

    别称:扭角羚、牛羚、金毛扭角羚、野牛

    分布区域:中国、印度、尼泊尔

    羚牛,俗称野牛,又叫牛羚、扭角羚,在中国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国外见于缅甸、印度、尼泊尔和不丹。

    羚牛属牛科羊亚科,但它并不是牛,分类上它与寒带羚羊接近,是世界上公认的珍贵动物,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因它体形粗壮如牛,长210厘米,约重300千克,活像一头小水牛,而头小尾短,又像羚羊,它叫声似羊,但性情粗暴又如牛,故又名羚牛。它长有1对角,角从头部长出后翻转向外侧伸出,然后折向后方,由于角尖向内扭曲,因此,羚牛又称扭角羚。

    我国西南、西北及不丹、印度、缅甸等地,是羚牛的产地。由于产地不同,羚牛的毛色也不同,由南向北,羚牛的毛色逐渐变浅。我国境内的羚牛,全身白色,称为“白羊”,老年个体呈金黄色,称为“金毛扭角羚”。

    羚牛生活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悬崖地带,它是一种高山动物。在高山悬崖上,依次生长着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灌丛,海拔越高条件越恶劣,气候也愈冷。可是羚牛并不在乎,林下生长的灌木、幼树、嫩草及一些高大乔木的树皮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它们白天隐匿于竹林、灌丛中休息,黄昏和夜间出来觅食。羚牛上下往来于群山之中,纵横于悬崖峭壁之间,就像走平地一样。羚牛身上长有一身厚密的被毛,能抵御冬天的严寒。虽然羚牛不怕寒冷,但是却惧怕炎热。当夏季气温接近30℃时,羚牛每分钟气喘次数可达100次以上。

    在野生动物家族中,羚牛也算得是庞然大物了,看上去“牛气”十足、桀骜不驯的它性情却十分敦厚,从不主动挑起什么事端。为抵御大型食肉动物的侵犯,它们常常群居在一起,常十多只一起活动,多时达二、三十只,甚至多达百只以上的大群,每群都由一只成年雄牛率领,牛群移动时,由强壮个体领头和压阵,其他成员在中间一个挨着一个地随后跟着顺小道行走。牛群平时活动时,一般有一只强壮者屹立高处瞭望放哨,如遇敌害,头牛会率领牛群冲向前去,势不可挡,直至脱离险境。羚牛行进时,一般都是青壮雄牛走在群体外围,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弱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一旦遇上别的牛群。它们便于“改换门庭”以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或夺头牛之位,或多占“妻妾”。而达此目的的惟一方式就是决斗雄牛的这种“背叛”与“上进”行为,对羚牛种群的繁衍生息具有重要的遗传学意义。至于结果,自然是“胜者王侯败者寇”,落败的雄牛将被驱逐出群。若找不到新的愿意收留它的同类,就只能离群索居、踽踽独行于危机四伏的莽林,成为食肉猛兽美餐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羚牛所食的植物种类多达百种,这些植物种类具有多方面的营养,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药,具有止泻驱虫的功能,能抵御疾病的困扰。它还喜爱舔食岩盐、硝盐或喝盐水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林中含盐较多的地方,常是牛群的集聚点。

    每年7~8月,是羚牛的交配季节。这时,雄性羚牛的性情就变得格外凶猛。为了争夺雌牛,体格强壮的雄性羚牛之间就会展开殊死的角斗,失败者退居群后,胜利者才得以与雌性交配。羚牛的孕期约9个月,一般在翌年3~5月产仔,每胎一头。

    羚牛虽然有勇但却无谋,很容易上当受骗掉入陷阱被猎捕,现已面临灭绝。为了保护珍贵动物羚牛,在其分布区,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据观测估计,高黎贡山保护区内目前约有300来头,分为6~8个种群。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贵动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四不像”——麋鹿

    中文名:麋鹿

    别称:大卫神父鹿

    分布区域:中国的北京、湖北、江苏

    麋鹿又称“四不像”,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角像鹿角,但却不是鹿;颈像骆驼的颈。又不是骆驼;尾像驴尾,而不是驴;蹄像牛蹄,而又不是牛。麇鹿因这种奇特的外形而被人们称为“四不像”。

    麋鹿性喜水,善于游泳,以青草、树叶、水生植物为食。麋鹿体长两米多,一身淡褐色的毛,背部颜色较浓,腹部较浅,蹄部宽大,非常适于在雪地和泥泞的地上活动,它们在每年的6~8月发情。

    是否有角是雌雄麇鹿的一个明显区别,因为只有雄麋鹿长角。雄麇鹿的角似乎跟鹿角差不多,将两者仔细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麋鹿的角没有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分为前后两只,而且前只较短,后只较长;角的表面长着很多分支。

    麋鹿的颈粗壮灵活,而且有力,看起来很像骆驼的颈,但如果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你会发现骆驼的颈比麇鹿的颈长,雄麋鹿的头颈更为特别,头颈下还长有长长的毛。

    麋鹿的尾巴看起来与驴尾的确很像,只是在粗细上有区别。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雄麋鹿的尾巴也较为特别,它们的尾巴要比驴的尾巴长很多,可以一直垂到踝关节下边。

    麋鹿的蹄子与牛蹄很像,但却没有牛蹄那样粗壮,在这些似像非像的特征中,它们的蹄子与牛的蹄子区别是最小的。从麇鹿的蹄掌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习性,麇鹿有4个蹄,中间1对是主蹄,较为粗大,而两侧的蹄较小,它们一起可以形成很大的受力面。这就为麋鹿在森林、沼泽地带行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中国是麇鹿的故乡,在古代麋鹿分布广泛,有关化石资料表明,武王伐纣时期,是麇鹿最繁盛的时代,它们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区,尤其是长江、黄河流域的下游沼泽地区。麋鹿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曾一度绝迹。因为19世纪时,一些国家从中国带走了一些麇鹿,所以这种稀有动物才幸免绝迹。

    雄麋鹿在发情期十分好斗,有时为了争夺雌麇鹿而拼得你死我活。一般的动物,母性都较为强烈,但雌麋鹿的母性却不怎么强烈。它们生下幼崽之后,除了白天喂喂奶,晚上偶尔看看之外,根本不陪在幼崽身边照顾它们。

    麋鹿是珍贵稀有动物,被列为我国国家级保护动物。这种奇特的动物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时刻鞭策着人们要爱护动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魔术师——变色龙

    中文名:变色龙

    英文名:chameleon

    别称:避役

    分布区域:马达加斯加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变色龙原产于非洲,它们栖息在树上,有长而灵活的尾巴,能够卷住树枝;眼球外鼓,两只眼睛能各自独立活动,左眼朝前看时,右眼很可能在四处乱转,十分奇特。而变色龙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它的变色本领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它们的身体会变换出不同的颜色,变化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变色龙的皮肤有4种不同的基础颜色:黑色、红色、蓝色和黄色,这4种颜色分布在3层色细胞中,最深层为黑色,中间层是蓝色,最上层是黄色和红色。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色彩都由红黄蓝三原色组合而来,而变色龙也可以靠不同层面细胞的收缩扩张,将这四种颜色进行比例不一的调和,从而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许多动物的身体表面会根据栖息地的不同而呈现出与周围环境相类似的颜色,以此躲过天敌的追捕,或者将自己隐藏起来不被发现,这叫做保护色。那么变色龙也应该是体色随环境而变化吗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准确,变色龙变色并非如此简单,它还受到光照、温度甚至心情的影响。

    通过改变身体的颜色,变色龙还可以向同类传达丰富的信息。一只雄性变色龙在宣布自己的领地主权时,会将身体调成明亮的颜色,以此向入侵者施压;当雌性变色龙拒绝一次异性的求爱时,雌性变色龙的皮肤会变得黯淡,并不是闪耀一片一片的红斑;当它们发怒并决定进行一场角斗时,身体又会呈现出黯淡肃杀的色彩。通过研究变色龙变色的规律,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它们的信息。

    变色龙有极好的耐性,为了捕捉到树上的昆虫,甚至可以整日一动不动将自己化成植物的一部分。而在发现目标后,它会踩着极其轻柔的步子慢慢向前滑去,为了不惊动目标,迈出一步会用去很长的时间,甚至一脚悬在半空,犹豫许久最终还是缩回,这一过程宛如在跳一段舞,令人赏心悦目。一旦目标进入自己的攻击范围,变色龙的舌头便会在刹那间弹出,势如闪电,向猎物疾射而去。它的舌头已经进化得如同钓鱼竿一般,舌根有一段硬物支撑,好比钓竿,中间是一段柔软的部分,好比钓鱼的线,而末端一段变粗,还有很强的黏性,好比鱼钩,能够牢牢粘住猎物,再往回一收,猎物就稳稳当当落入口中。

    如今世界上已发现的变色龙大约有160种,绝大部分生活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但在不断的交流中,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渐渐有了它们的踪迹。在美国夏威夷群岛,有一种浑身发绿、四肢紧握树枝,两眼专心致志盯住前方的变色龙,叫做杰克森变色龙,它的老家就在非洲。20世纪70年代,一批变色龙被引进到夏威夷,并逐渐繁衍出野生的族群,延续至今。

    杰克森变色龙主要生活在非洲东部海拔1800米左右的雨林地区,那里常年湿润,降雨量很大。杰克森变色龙有许多与其他变色龙不同的地方,最突出的便是雄性头上3根冲前的角,既坚且锐,用于繁殖季节抢夺配偶的争斗,自然界中,有时能够看见一些杰克森变色龙头上的角残缺不全,很可能是在争斗中折断的。但它们并非好战,杰克森变色龙性情还是较为温和的。除了角,它们还有特殊的一处它们是胎生的。一般爬行动物都是卵生,即像禽类一样产卵,然后从卵中孵化出新的幼体。杰克森变色龙似乎进化得要高一些,雌性生出来的不是蛋,而是小变色龙。它们一次可以产出10~30条小变色龙,都装在一个有黏性的薄膜里,在哪里出生就会粘在哪里,然后由小变色龙自己破膜而出,一些小变色龙没有办法撕开这层膜,便会有生命危险。

    微型“兔王”——鼷鹿

    中文名:鼷鹿

    英文名:Lesser Mouse Deer

    别称:鼠鹿、小鹿、小鼷鹿、马来亚鼷鹿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鼷鹿别名小鼷鹿,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偶蹄目、鼷鹿科、鼷鹿属。鼷鹿科是介于骆驼科与鹿科中间的类群,也是偶蹄目动物中个头最小的一个类群,共有2属,4种。现生鼷鹿的祖先是古鼷鹿,出现在晚始新世。它也很可能是反刍类动物的祖先,其主要的一些特点与现生鼷鹿类似。

    在偶蹄类动物中,鼷鹿是最小的动物,个头似兔,体长47厘米左右,尾长5~7厘米,体重仅2千克。鼷鹿两性均无角。它的第一枚门齿呈铲状,第二、第三枚门齿和犬齿呈条状,铲状的门齿之间还留有空隙。雄性鼷鹿长有发达的獠牙,是它决战的主要武器。鼷鹿四肢细长,主蹄尖窄。在鼷鹿的喉部,长有白色纵行条纹,腹部为白色。背、腿侧及体侧等阳光能直射到的部位,毛色黄褐。一般情况下单只活动,只有到发情期才雌雄成对相聚一起寻食,交配后即各奔东西。是保留着许多原始特征的鹿类动物。

    面部尖长,无角,雄性有发达的獠牙,四肢细长,前肢较短。雄兽和雌兽的头上都没有角,第一枚门齿呈铲状,第二、第三枚门齿和犬齿都呈条状,铲状的门齿之间还有空隙。雄兽的犬齿较为发达,露在外面形成獠牙,是它决斗时的主要武器。

    鼷鹿喜欢在热带次生林中、灌丛中、草坡上生活,常在河谷灌丛和深草丛中活动,有时也会进入农田。鼷鹿性情孤独。在深草、灌丛中行动时,十分灵敏,善于隐蔽,一般不会远离栖息地。主要在晨昏活动,以植物嫩叶、茎和浆果为食。全年繁殖,孕期5~6个月,每胎1仔,偶尔也产2仔,幼仔出生半小时后就能活动。

    鼷鹿全年都能繁殖,每胎产1仔,产仔后就发情,可以边哺乳边怀孕,孕期为4个月。鼷鹿一年能生育3次。但因其天敌较多,现存数量稀少。鼷鹿小巧玲珑,逗人喜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观赏动物。鼷鹿还是现有的反刍类有蹄动物中最古老、最原始的种类之一,科研价值很大。人们应与违法捕猎作斗争,对善良的鼷鹿加以保护。

    森林之人——红毛猩猩

    中文名:红毛猩猩

    英文名:orang utan

    分布区域: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北部

    红毛猩猩是世界上珍贵的灵长类动物,属猩猩科。它憨态可掬,很受人们的喜爱。红毛猩猩、大猩猩及黑猩猩一起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直系的亲属”。

    红毛猩猩是一种温驯、聪明有趣、喜恶作剧的动物。红毛猩猩与人类的行为极其相近,故被称作“树林里的妇人”。它们喜欢在树上吊荡,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因红毛猩猩特别喜爱在树上玩耍,并且长相十分像人,所以被称为“森林之人”。

    红毛猩猩生活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热带山地森林、低地龙脑香森林、热带泥炭沼森林和热带卫生保健林中。现发现湿地森林生境生活着高密度的红毛猩猩群;苏门答腊岛北部则有大约9000只红毛猩猩存活,它们主要在一个国家公园的四周活动;在婆罗洲岛,有10000~15000只红毛猩猩,主要在八个隔离区活动。

    红毛猩猩除了脸部光滑无毛外,其余部分都长着红褐色的粗长的毛发。它的上肢比下肢长,手足的拇指都很短,无尾。雄性红毛猩猩成年后,喉袋就会渐渐松弛,垂至胸部,脸颊两侧和眼睛上方会长出大块肉瘤状的赘肉,若饲养下体重可达200千克,成一庞然怪物。幼猩猩肤色金黄,成年猩猩则为深棕色。生活在苏门答腊岛上的红毛猩猩的肤色比婆罗洲红毛猩猩肤色白一些。红毛猩猩双臂细长,全长可达225厘米。双手长而窄,手和脚的拇指均呈相对形状。红毛猩猩直立时高度可达150厘米,雌猩猩最大体重为65千克,雄性则可达144千克,血型几乎都是B型。

    如有必要,红毛猩猩知道如何装出一副唬人的样子以保卫自己的领地。它往往用夸张的姿势吓退进犯者,比如嘴里发出轰隆隆的声音,似乎是在宣告自己的存在和不可侵犯。猩猩发出的这种声音往往能传出几公里。红毛猩猩习惯于在白天觅食,每天夜里都要在离地12~18米的高处筑一个新窝。

    红毛猩猩习惯过小群居生活,母猩猩带着数只小猩猩,而雄猩猩则独自散居在附近,只在发情时回到母猩猩的居住地。母猩猩很尽职地照顾后代,以至于非法捕猎者总是要先射杀母猩猩,才能顺利地捕获小猩猩。捕猎者将它们走私出口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省。

    红毛猩猩的寿命很长,约为30年。红毛猩猩施行一夫多妻制。它们大多居住在热带雨林及湿地林中,从高高的树冠部到较低的树枝,都是它们的活动范围。夜晚,它们会在树上折取树枝做成简单的巢睡觉,而且每个巢只使用一次。在树上活动时,通常手脚并用缓慢的移动,在地上行走时亦是四肢着地,由于行动缓慢,每天顶多仅移动约一公里,不垂直跳跃,和活泼敏捷的黑猩猩相比大异其趣,它们也不太爱发出声音,相当安静,尤其是成长后的雄猩猩常静坐不动,像个大哲学家,因此马来语称之为“森林之人”。(有一种说法是:印尼传说认为,猩猩是重新回到森林中生活的人类。它们害怕抓住后被迫去做苦役,所以假装不会说话)它们通常营小群生活,群体的构成通常由母猿带数只猿组成。公猿平时单独散居他处,仅于发情时才会前来与母猿交配,在交配完后就拍拍屁股走人,剩下母猩猩单独将小猩猩抚养长大。母猩猩在抚养期间,便不再和其他公猩猩交配,抚养幼仔的时间大概需要7年的时间,因此一只雌性红毛猩猩一生顶多生3次。

    千里良驹——马鹿

    中文名:马鹿

    英文名:Red Deer

    别称:八叉鹿、黄臀赤鹿、红鹿、赤鹿

    分布区域: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俄罗斯东部马鹿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它体长达160~250厘米,尾长12~15厘米,肩高150厘米,体重150~250千克,雌兽比雄兽要个头要小一些。它的夏毛很短,没有绒毛,呈赤褐色,背面颜色较深,腹面较浅,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赤鹿”。

    雄性马鹿长有大角,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雌兽在相应部位仅有隆起的嵴突。雄性马鹿的角一般分为6或8个叉,个别可达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主干较长,向后倾斜,第二叉紧靠眉叉,因为距离极短,称为“对门叉”。这和梅花鹿及白唇鹿的角时有区别的。角的第三叉与第二叉的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很扁,主干表面长有小突起和少数浅槽纹。

    马鹿是典型的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由于其分布范围广,栖息环境也多种多样。东北马鹿栖息于海拔不高、范围较大的针阔混交林、林间草地或溪谷沿岸林地;白臀鹿则主要栖于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及冷杉林边缘;而在新疆,塔里木马鹿则栖息于罗布泊地区西部有水源的干旱灌丛、胡杨林与疏林草地等环境中。

    每年9~10月,是马鹿的发情期。此时,雄性马鹿很少采食,它们常用蹄子扒土,频繁排尿,用角顶撞树干,把树皮撞破或者折断小树,并且发出吼叫声,初期时叫声不高,多半在夜间,高潮时则日夜大声吼叫。发情期间雄兽之间的争偶格斗也很激烈,几乎日夜争斗不休,但在格斗中,通常体弱的马鹿一旦招架不住就会败退了事,胜利的马鹿也不追赶,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时,才会出现一方或双方的角被折断的情况,此时,甚至会造成严重致命的创伤。取胜的雄兽可以占有多只雌兽。

    雌兽在发情期能分泌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此时,它的眶下腺张开,经常摇尾、排尿,发情期一般持续2~3天,性周期为7~12天.雌兽的妊娠期为225~262天,在灌丛、高草地等隐蔽处生产,每胎通常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毛呈黄褐色,有白色斑点,体重为10~12千克,头2~3天内软弱无力,只能躺卧,很少行动。5~7天后就开始跟随雌兽活动。哺乳期为3个月,幼仔1个月时就会出现反刍现象。12~14个月龄时,开始长出不分叉的角,到第三年分成2~3个枝叉。3~4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6~18年。

    温柔使者——驯鹿

    中文名:驯鹿

    英文名:Reindeer

    别称:角鹿

    分布区域:欧亚大陆、北美、西伯利亚南部

    驯鹿(Reindeer)并不是人工驯化出来的,之所以给它们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们很温驯,是人类的好朋友。驯鹿是喜欢极地附近严酷气候条件的少数几种动物之一。它们的双层皮毛很厚,能有效地抵御严寒。四肢长而有弹性,适于踏雪行走和长途迁徙。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但群体的大小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驯鹿个头中等,体长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都长有角;角干向前弯曲,有分叉。3月,雄鹿脱角,雌鹿稍晚,约在4月中、下旬。驯鹿头长而直,嘴粗,唇发达,眼较大,眼眶突出,鼻孔大,颈粗短,下垂明显,无鼻镜,鼻孔生长着短绒毛,耳较短似马耳,额凹;颈长,肩稍隆起,背腰平直;尾巴很短;主蹄又大又宽,中央裂线很深,悬蹄比较大,掌面宽阔,是鹿类中最大的。在夏季,驯鹿体背毛色为灰棕、栗棕色,腹面和尾下部、四肢内侧为白色。冬毛稍淡,呈灰褐色或灰棕色,髯毛和会阴毛密生,呈白色。5月,驯鹿开始脱毛,9月长冬毛。仔鹿生后10天,初角茸就会长出来。

    驯鹿生活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主要以石蕊为食,也吃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鄂温克猎民照顾驯鹿很粗放,过着“逐石蕊而居”的游牧生活,不定期迁居,主要活动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激流河、阿穆尔河、呼玛河、阿巴河一带。定期饲以食盐,夏季建栏熏蚊,在驯鹿产仔期间,帮助母鹿照顾幼仔,赶走狼、熊等天敌。其余时间,驯鹿则自由自在地在林中采食活动,不用看管。

    地衣是驯鹿最爱吃的植物,因此,又被称为“驯鹿苔”。冬天,地衣被埋在雪地下。雌鹿一旦嗅到地衣,就用铲子般的蹄挖掘雪洞下的地衣。如果被雄鹿觊觎,为了身旁的小鹿,还有体内蠕动的生命,雌鹿会和雄鹿以角死拼,争夺那救命的地衣洞。

    驯鹿的特别之处在于,雌雄鹿都长着长长的角。但尤为奇怪的是,它们还会捕杀动物。每当严寒来临,在缺少太多的菌类食物时,成群的驯鹿就会捕杀北极旅鼠,进行饱餐。

    驯鹿每年9~10月为交配季节,争雌斗争激烈,性周期13~22天。受胎率较高,妊娠期225~240天,4~5月产仔。每产1仔,偶有2仔者。哺乳期165~180天。雌鹿1.5岁性成熟,个别发育好的个体当年即能参加繁殖,一直到14岁,繁殖能力很强,雄鹿性成熟较晚。驯鹿寿命可达20年。

    在西伯利亚北部和俄罗斯欧洲部分,它们常被用于运输,一般可驮50~80千克的东西,是冰原地带主要的运输工具。

    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的大迁移。每到春天,它们便离开越冬地,举家北上。迁移的队伍中,雌鹿打头阵,雄鹿紧随其后,秩序井然。一路上,它们脱去厚厚的“冬装”,换上清爽的“夏装”。这漫长的迁移大概要长达数百千米。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每年的圣诞节,圣诞老人都准时地驾着几只驯鹿,驶进每个小朋友的梦里。虽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但由此可见驯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森林强盗——浣熊

    中文名:浣熊

    英文名:Procyon lotor

    别称:食物小偷

    分布区域:美洲

    浣熊(Raccoon)喜欢居住在池塘和小溪旁树木繁茂的地方。浣熊的毛很长,眼睛周围是黑色的,看起来好像戴着面具。浣熊擅长爬树,大多在夜间活动,利用视觉和灵敏的嗅觉来觅食。它们的爪子很灵活,能够拾东西或抓东西。浣熊的适应能力很强。它们不仅在林地生活,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在有人类居住的地区生活。浣熊常常偷盗垃圾箱、人们储藏的食品和农夫的农作物,并且还留下残屑碎片的痕迹,因而被人们称为“强盗”。

    在动物园里,我们常常看到浣熊在吃食物之前,总喜欢把食物放到水里洗洗再吃,似乎很爱清洁。其实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浣熊并不洗什么东西,只是到了动物园里,没有了自由,也没有机会去水中猎食虾、鱼和蛙,它们“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才模仿“在水里猎食”的动作。而这一动作看起来好像是在洗食物似的,所以被人类误认为它们是爱干净的动物。

    浣熊非常适应有人类陪伴的生活。在美洲的城镇里,它们常常在夜里出来偷吃垃圾箱里废弃的食物。有时还会闯入居民家中,擅自打开冰箱,偷吃主人的美食。因此人们把浣熊叫做“小强盗”。浣熊虽然十分淘气,但非常可爱,因而许多人都喜欢它们光临。

    浣熊只在繁殖期才会成对。公浣熊会同时与几头母熊交配,但母熊一般只接受一位求偶者。平时温驯安详的公熊在交配季节常常会互相叫嚷和厮打。春天,母熊通常会在大约9周后产下3~5只幼熊,并且独自照看它们。浣熊妈妈常常靠在树边,一边给小浣熊喂奶,一边给它们轮流梳理体毛。浣熊妈妈除了哺育自己的儿女外,也会照料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浣熊妈妈带领儿女们外出游玩时,如果遇上敌人袭击,就会像猫一样,把宝宝衔在嘴里逃走,或者是猛击小浣熊的臀部,促使它们快快爬到树上躲避。一旦被敌害追得走投无路时,母浣熊就会与敌害进行生死搏斗,不惜生命以保护自己儿女的安全。

    小浣熊长大一些的时候,浣熊妈妈会把它们领到浅水潭中,学习摸鱼的技巧。有时它们还会像妈妈一样,用脚在浅水里踏一个坑,将鱼赶进去,然后捉鱼吃。小浣熊就是这样慢慢学会捕猎的。

    由于浣熊外形十分可爱,既聪明又干净,所以人缘很好。但它们却有些恃宠生娇,不仅敢肆无忌惮地登堂入室,翻箱倒柜找吃的,而且还敢占据家养宠物的窝,甚至在吃饱喝足之后,直接就在地板或家具上排泄,害得闹“浣熊灾”地区的居民们天天召开会议,讨论对策。许多地方的居民忍无可忍,只好请来专业动物师,将这种又可爱又可恶的家伙赶出家门。

    白袜子——白肢野牛

    中文名:白肢野牛

    英文名:Gaur

    别称:野黄牛,亚洲野牛

    分布区域:中国、印度、东南亚

    白肢野牛主要产于亚洲南部,我国的西双版纳也产白肢野牛。西双版纳人根据白肢野牛的形貌特征,将它称为“白袜子”,这确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称呼。

    白肢野牛被公认为是现代牛类中身躯最为魁伟的一种。一头雄性白肢野牛肩高可超过220厘米,一般为190~220厘米;体长为260~330米;体重大多在800~1000千克之间,也有1000千克以上的。而雌性的白肢野牛身躯要小一些。白肢野牛的角也很给人以力量感,雌性的白肢野牛角长70厘米左右,两角之间的宽度可超过90厘米,已知的最高记录达110厘米。角基部的周长将近50厘米。整个角形向侧后方弯曲,弯度比较大。雌性白肢野牛的角就小得多了。牛角呈浅绿色,角尖部颜色比较深,接近于黑色。

    白肢野牛的体毛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雄性的体毛为黑色或黑褐色,雌性的体毛为深褐色。未成年的白肢野牛体毛颜色比则要浅一些。但无论性别、无论长幼,白肢野牛四肢下半部都长着白色的毛。这就难怪人们要称它“白袜子”了。

    白肢野牛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水草丰茂的地方。它们有垂直迁移的习性,一年三季在海拔1000多米处活动。夏天就移向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林避暑。但具体的牛群却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过着游荡的生活。白肢野牛每天清晨、傍晚出来活动,气温高的中午前后则隐藏在密林中休息或者反刍经过粗嚼存留在胃袋中的食物,它们的食物以野草、树叶、嫩芽为主,但是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鲜嫩的竹笋或嫩竹,不论吃什么,它们都从来不细嚼慢咽,而是大量吞食,粗粗地咀嚼一下就储存在蜂巢状的胃袋内,等到休息的时候再反刍到口腔里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最后输送到重瓣胃和皱胃里去消化。这两个胃里的丰富的微生物就把这些食物中含的纤维素加以分解。再合成为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样它便有了魁伟的躯体。

    白肢野牛喜欢结群生活,每群五六只到二三十只不等。每群都有一只强壮的雌性牛担任领袖,其余雌性牛和幼牛跟随活动。成年雄性牛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独自活动,或者与两三只同性在一起,只有到发情期它们才返回到群体中去。

    白肢野牛的发情期在每年的11~12月,受孕的雌性牛要经过280天左右的孕期才能生下小宝宝,每胎仅生一仔,少有两仔的。野牛妈妈对自己的小宝贝真是护爱有加,它经常慈爱地亲吻自己的孩子,并不时用舌头舔,为它们清除脏物。野牛妈妈亲吻孩子不只是表现亲热,它同时在给孩子哺喂自己反刍后咀嚼碎了的草末。因为幼牛的胃里还没有微生物,需要妈妈用这种方式给它输送微生物。初生下来的仔牛并不大,但一个多月后就能长到四五十千克。大约3~4年幼牛就进入成熟期,这时它就得自己独自去谋生了。

    “野牛”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感到这种动物很“野”。其实白肢野牛并不“野”,它从来不主动进攻人类或其他动物。只有当人类或其他动物伤害它的时候,它才被动反击。白肢野牛的嗅觉很灵敏,在开阔地带,顺风时它能嗅到三四百米以外人的气味,这时它就远远避开,而不是主动出击。如果人把野牛惹急了,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就会向人猛冲过来,用它的尖角将人挑起来,狠狠地摔在地下。但是有经验的猎人也有对付的办法,当野牛冲来时,猎人就迅速平躺在地上,野牛的角就挑不到他了。而且野牛既不会咬人,也不会用它那有力的脚踩人,充其量在猎人身上拉一堆屎、撒一泡尿以示惩罚。野牛也会与人斗智,当人伤害它时,有时它假装逃跑,实际上跑了一段又迂回到路旁的密林中埋伏起来,等人走到埋伏地点附近,它就立即冲过来报仇。

    神秘来客——袋狼

    中文名:袋狼

    英文名:Tasmanian wolf

    别称:塔斯马尼亚虎

    分布区域: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袋狼长相奇妙。从它的头和牙来看,它像一只狼。然而,它又长有像老虎体上那样的条纹。它可以像鬣狗一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类动物。因为袋狼具有其他种类动物的特征,却又有着特别的地方,因此,它被人们叫做塔斯马尼亚狼、斑马狼,有时还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

    袋狼在食肉有袋类中,个头最大。它的体长750毫米,尾长530毫米,肩高600毫米,。毛色土灰或黄棕色,背部生有14~18条黑色带状斑。毛发短密并十分坚硬。口裂很长。前足5趾,后足4趾。

    袋狼曾广泛分布于澳洲大陆及附近岛屿上,栖息于开阔的林地和草原。夜间外出捕食,白天栖身于石砾中。多单独或以家族形式捕食袋鼠类、小型兽类和鸟类。因其口裂很大,捕食动物时常将猎物的头骨咬碎。夏季交配,每胎产3~4仔。幼仔在母兽育儿袋里哺育3个月后可独自活动,但仍呆在母兽身边约9个月之久。

    袋狼喜欢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草原上生活。然而,随着移居者的到来,它们逐渐躲往森林深处。

    在欧洲移民定居澳洲后,除了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部分袋狼外,澳洲大陆上的袋狼几乎灭绝了。

    因为,当这些移民来到澳洲后,有许多家畜如羊或狗被伤害了。人们误以为是袋狼所为,因为狗和袋狼都会吸羊的血,因此,就对袋狼大肆捕杀。1888年,政府出赏金奖赏捕杀袋狼的人,此后20年内,共有2268只袋狼被捕杀了。这也是记录袋狼数量的珍贵资料。

    在澳大利亚的岩石上,人们发现了1万年前古代居民绘成的壁画,从中我们知道,袋狼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生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现在,在塔斯马尼亚岛上,已经建起了一个袋狼保护区。这样做也许只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补偿。但是总而言之,珍贵的袋狼的确是灭绝了。

    尽管袋狼与澳大利亚的古代居民相处了1万多年,但是,随着人类发现新世界,袋狼瞬间就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最后一只袋狼,死于1933年。

    猴中“鼻祖”——长鼻猴

    中文名:长鼻猴

    英文名:Nasalis larvatus

    分布区域:东南亚加里曼丹

    长鼻猴是东南亚加里曼丹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的鼻子大得出奇,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猴子鼻子越来越大,最后长成像茄子一样的红色大鼻子。它们激动兴奋的时候,大鼻子就会向上挺立或上下摇晃,模样十分可笑。而雌性长鼻猴的鼻子却比较正常。

    长鼻猴的雄兽还长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胀鼓鼓的大肚皮,使得不熟悉长鼻猴特点的人往往将它误认为是即将临产的雌兽。相比之下,长鼻猴的雌兽显得十分纤小,它的体型还不到雄兽的一半大,体重仅有11千克,既没有巨大的悬垂状的鼻子,也没有特别膨大的肚子,只是全身上下被着鲜艳的红色体毛,表现出独特的风韵。

    长鼻猴有着严格的社群制度,每个典型的社会群体中,有1只成年雄兽为首领,与1~8只成年雌兽以及它们的后代共同组成,一般为10~30只,每日在一起生活。不过,时常也可能有部分个体在其他群体附近活动,雌兽还可能为了避免近亲繁殖或者为了能够接近食物更多的地方,在两个社群中游动。在晚上,有时几个社群还会聚集在一起活动、休息或睡觉,这时常常发生相互吵闹,甚至出现斗殴的情况,场面十分热闹。当本社群的个体受到欺负时,成年雄兽就会通过它的大鼻子向对方发出吼叫,这是鼻子中的气流会使下垂的鼻子鼓胀,并且高高挺起。长鼻猴的社会群体比其他大多数灵长类动物的群体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每过一段时间,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就将发生一些变化。社会群体成员发生变化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首领不断驱逐尚未成熟但已能够进行独立生活的年青雄兽所造成的,这些被逐出群体的年青雄兽会自发地组成一个新的群体,即“纯雄性群体”,它们中间的一只年龄较大但仍未成年的雄兽为首领,加上十多只年龄相差不多的年青雄兽组成,有时会被人们误认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但事实上,这种“纯雄性群体”是极不稳定的,其成员几乎每天都在变更,不仅常常有新的年青雄兽因被逐出社会群体而加入进来,而且有些还进入到其他的社会群体中,通过竞争,取代原来的首领。每只“纯雄性群体”中的年青雄兽一旦成熟,就会向社会群体中的首领进行挑战,发生激烈的搏斗,如果搏斗获胜,就会产生出新的首领,它将接管这一社群的雌兽和其他成员。但是,如果社群中的雌兽不喜欢新的首领,它们也可能会加入到别的社群中去。有时还会发生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雌兽会在哺育幼仔的时期离开了它们原来的社会群体,加入到“纯雄性群体”中,数周之后,再转到其他社群。人们对长鼻猴这种行为的动机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种推测是,新的首领取代原来社会群体中的首领后,就会占有这个群体,为了除掉原来的竞争对手的后代,它就会杀死这个社群中的所有幼仔。此时,雌兽会极力保护自己的幼仔,但面对身强体壮的新首领,与之相争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在这种形势下,雌兽只能或者接受这种无法躲避的残酷现实,或者离开这个社会群体,冒险加入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同担任首领的另一只陌生的雄兽生活在一起,但也许会有同样的遭遇。较为安全的选择,就是带着自己的幼仔先到“纯雄性群体”中,与年青的雄兽们暂时生活在一起,因为这个临时群体中的雄兽们还没有完全成年,对雌兽还构不成威胁,但这仅仅是权益之计而已。

    在世界上,长鼻猴仅产于亚洲东南部的加里曼丹岛,过去这个地方被称为婆罗洲,现在其北部为文莱和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沙巴,南部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部分。这里天气炎热,气候干燥,土地贫瘠,而且经常有蚊子、白蛉骚扰,生存环境并不理想。不过长鼻猴对于它惟一的家园独有情钟,尤其喜欢栖息于生长着红树林、水椰林和棕榈林的沿海或河边沼泽附近的森林中,因为这里的食物比岛上其他森林多。同其他猴类一样,它也是一种群居的动物,昼行性,活动范围在9平方公里左右。每天清晨,长鼻猴就在林中的树梢上晒太阳,然后在水边附近活动,采摘各种水生植物的嫩芽、嫩叶或少量果实为食,它尤其爱吃一种名为海桑的植物,午后大多躲藏在树阴下乘凉。群体中的成员也常常打闹、嬉戏,特别是在黄昏前,常从四面八方向水边一带移动,并且发出尖叫、怒吼、呼噜、呻吟等各种各样的怪叫声,以及从一棵树向另一棵树腾跃的响声。晚上,长鼻猴就在沿河的树上歇息。有时,人们可以看到,在河边几百米长的林带树上,有好几群聚集在一起睡觉的长鼻猴。长鼻猴还是游泳的好手,能够泅渡较大的河流。在海边的浅水地带,它能够像人一样,伸开双臂涉水而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