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动物的呼唤-森林中的“土行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征服陆地的变温脊椎动物,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爬行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时间最长的动物,其主宰地球的中生代也是整个地球生物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那个时代,爬行动物不仅是陆地上的绝对统治者,还统治着海洋和天空,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类其它生物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

    “洞”中精灵——鼠兔

    中文名:鼠兔

    英文名:pika

    分布区域:亚洲、北美洲西部和欧洲

    鼠兔是一类小体型、外形呈卵型的兔形目动物。它们的耳朵相对大而圆,四肢短,尾巴短得几乎看不到。它们活泼而又敏捷,经常在岩石上或者高山草甸里蜷起身子坐着,长而光滑的皮毛使它们看起来很像个绒毛球。

    鼠兔的名字“pika”这个单词来自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所使用的试图模拟其叫声的一个方言词(peeka)。到今天为止,大多数的鼠兔只栖息于高而偏远的山上或者荒野地区,成为尚未开发的大自然的象征。

    鼠兔一般在白天活动,只有小鼠兔主要在夜晚活动。它们并不冬眠,对它们所栖息的寒冷的高山环境适应良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美洲鼠兔能够整天都活动,而生活在低海拔(在那里它们的体温比较高)地区的仅在黎明或者黄昏从它们的藏身处出来活动;喜马拉雅诸种也表现出这种倾向。灰鼠兔在早晨和晚上活动,而火耳鼠生活在较凉爽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

    鼠兔或者生活在岩石间,或者在开阔的草地、大草原中挖掘洞穴。阿富汗鼠兔和中亚鼠兔处于使用洞穴和不使用洞穴之间,但是它们的生命历程与那些挖掘洞穴的鼠兔十分近似。几乎在生物学上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把鼠兔明确地划分为岩栖类和打洞类。岩栖鼠兔的繁殖率很低,每窝产崽少而每年又只产很少的几窝。例如,大多数的美洲鼠兔每年大约只有1窝的2只幼崽能够成功地活到断奶。与此相反,打洞鼠兔的雌性堪称产崽“机器”有些种每年可产多达5胎,每胎最高可达13只幼崽。

    尽管鼠兔偏爱那些蛋白质或者其他重要的化学物质含量最高的植物,但也能够利用它们洞穴附近或者它们布满碎石的岩质领地边缘的任何可用的植物。它们不能用前爪抓住植物,于是它们只好把颌部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吃草类、叶类以及开花的茎秆。在夏天和秋天,大多数的种类会花相当多的时间一口一口地采集植物,带到洞穴里去储存起来以供冬天食用。美洲鼠兔可能会拿出它们30%的活动时间来采集干草,口中衔满植物来来回回地奔波。干草堆极少用尽,因为鼠兔倾向于超量搜集,因此洞穴中往往有前一年留下来的类似垃圾堆的干草。

    在冬天,鼠兔也会在雪中挖掘隧道以采集附近的植物。某些种类,例如灰鼠兔、火耳鼠兔以及黑唇鼠兔,生活在冬雪罕见的地方,因此它们并不储存干草堆,相反它们在整个冬天都寻食。

    鼠兔与其他的兔类动物一样也产生两种不同的粪便:一种是小球形的,类似于胡椒子,另一种是暗绿色的、黏滞的软性排泄物。这种软性的粪便具有很高的能量价值(特别是维生素B),鼠兔会把它们直接从肛门处取来或者在排泄之后取来进行重新消化。

    岩栖鼠兔与打洞鼠兔之间的重大不同在社会行为上最为明显。岩栖鼠兔领地比较大,而且会进行保卫,不论是单独的个体(北美诸种)还是成对生活的(亚洲诸种)。这导致其种群密度较低(每平方千米200~1000只),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动而保持相当的稳定。岩栖鼠兔极少发生互动,除非是击退一个侵入的邻居。即便是分享同一个干草堆的亚洲诸种也是单独度过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然而,这些明显缺乏社会活动的表现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人起到误导作用,因为这些动物清楚地知道岩屑堆另一边所发生的事情。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打洞的鼠兔是社会性最强的哺乳动物中的一类。其群体占有公共的巢穴,而在繁殖季节的末期当地的密度每平方千米能超过30000只尽管这些数字会大范围地波动,无论是季节性的还是年度性的。在繁殖季节,群体由许多年龄不同的“兄弟姐妹”组成,而社会性的互动发生得更为频繁,可能1分钟1次。

    鼠兔们会紧挨着坐在一起,摩擦鼻子,交际性地修饰皮毛,或者一起玩耍打闹。幼崽会在成年者的后面排成队通常是它们的父亲,就像一列微缩的火车一样。几乎所有这些友好的社会互动都发生在同一个群体内部,而涉及到来自于其他群体的鼠兔的互动则通常是敌对性的,大部分是成年雄性之间的显而易见的长距离追逐。

    岩栖鼠兔和打洞鼠免之间的交流方式也不相同。大多数的岩栖鼠兔只有两种特别的叫声:一种短叫声,用以宣示它们在某个岩屑堆上的存在,或者用以警告其他个体有捕食者正在接近;一种长叫声,由成年的雄性在繁殖季节发出。某些岩栖种(例如火耳鼠兔和灰鼠兔)甚至连极弱的声音也极少发出。打洞鼠兔则拥有多变的叫声,包括警告捕食者来了的叫声(短、柔且快速重复)、长叫声(由雄性成体发出)、还有哀鸣声、颤鸣声、抑鸣声以及变调声。最后这两种通常由幼年的鼠兔发出,用以增进同胞之间的凝聚力。

    打洞鼠兔还有一种不平常而又灵活多变的交配制度。在黑唇鼠兔相互毗连的洞穴里,能同时观察到一雄一雌、一雄多雌、一雌多雄以及多雄多雌制诸种成体结合方式并行不悖。

    神秘“间谍”——鼹鼠

    中文名:鼹鼠

    英文名:mole

    别称:地爬子

    分布区域:欧洲、亚洲、北美洲

    鼹鼠长有棕褐色的毛,细密柔软,并具有光泽,非常惹人喜爱。由于它善于打洞,因此被人称为“间谍”。在媒体报道中,人们经常可以见到“鼹鼠”的字眼。所以如果你听到说某某国家情报局安全部抓到了一只“鼹鼠”,可不要天真地以为他们是真的抓到了一只打洞的小老鼠。

    鼹鼠除了以昆虫为食外,也捕食蚯蚓、蛞蝓、两栖类、爬行类、小鸟等动物。鼹鼠的种类繁多,产于欧洲和亚洲的叫欧鼹,产于中国的内蒙古、东北等地的叫麝鼹,又称为“地爬子”。

    鼹鼠喜欢在地下掘土生活。它的身体特征完全适应地下生活。它的前脚大而向外翻,并长有有力的爪子,像两只铲子;鼹鼠身体矮胖,外形像鼠,耳小或完全退化,头紧接肩膀,整体看起来像没有脖子,整个骨架又矮又扁,跟掘土机很相似。鼹鼠多栖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间盆地、河谷地、丘陵缓坡的常绿阔叶林、稀疏灌丛林、农耕地和菜园地附近。营地下洞穴生活,主要以地下昆虫及其幼虫为食。鼹鼠是哺乳类动物,毛黑褐色,嘴尖,眼小.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白天住在土里,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它的尾小而有力,耳朵没有外廓,身上生有密短柔滑的黑褐色绒毛,毛尖不固定朝某个方向。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它在狭长的隧道中自由地奔来奔去。它的隧道四通八达,里面非常潮湿,很容易孳生蚯蚓、蜗牛等虫类,这方便它在地下“餐厅”进餐。

    成年后的鼹鼠,眼睛深陷在皮肤下面,视力完全退化,由于不经常见阳光,很不习惯阳光直接照射,一旦长时间接触阳光,它的中枢神经就会混乱,各器官失调,以致于死亡。遇到危险时以尖叫震慑敌人,然后伺机逃脱。鼹鼠地叫声似蝉鸣又似鸟鸣。

    由于鼹鼠喜好挖洞,伤害农作物,因此,对于对农业来说,极为有害。故为害兽。但从生物链的角度来看,鼹鼠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跳远冠军——袋鼠

    中文名:袋鼠

    英文名:kangaroo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大陆、巴布亚新几内亚

    距今2500万年前,袋鼠就已经出现在澳大利亚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袋鼠的头很小,长得像鹿头,耳朵和眼睛很大。在它的上颌上,长着6颗门牙;下颌上,长着两颗门牙,向外突出。袋鼠看似温文尔雅,实则强悍好斗,澳大利亚人非常喜欢这种可爱的动物,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袋鼠也受到了青睐。

    袋鼠作为优雅与力量的象征,成为澳大利亚国徽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此外,大袋鼠的形象被作为商标在澳大利亚出现也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

    大袋鼠有着异常惊人的奔跑速度。最快时可以达到每小时65千米,就像一辆中速行驶的汽车。大袋鼠的后肢非常发达,善于跳跃。它们一跳能达2~3米高,6~8米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跳远高手。

    袋鼠长相奇特,前肢特别短,后肢特别长,就好像一个滑稽演员。当袋鼠的四肢着地慢行时,总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但是当它们奔跑时,前肢缩起,后肢强有力地跳跃,真是既迅速又自然。这种结构可以使它们能高能低,根据需要随意地调整体态。由于其后肢细长,有非常发达的韧带与弹力,所以它们具有非凡的跳跃能力。

    袋鼠的尾巴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平时可以为袋鼠提供支架,与后肢一起支撑身体,形成一个三角形,“坐”着非常稳定,就像一把能随身携带的椅子;奔跑时,尾巴还可以改变奔跑方向以及保持身体平衡。

    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袋鼠每年生殖1~2次,在受精30~40天小袋鼠就会出生,个头非常微小,没有视力,少毛,生下后需要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直到6~7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1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在袋鼠妈妈的附近活动,以便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袋鼠妈妈可以同时拥有3只小袋鼠:一只在袋外,一只在袋内,另外一只待产。

    小袋鼠出生4个月后,全身的毛就长齐了,背部呈黑灰色,腹部为浅灰色,非常漂亮。5个月时,小袋鼠就会悄悄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回袋里。小袋鼠变得越来越调皮,它的头被按下去后,腿又会伸出来,有时它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育儿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7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当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小袋鼠时,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但它仍然会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3~4年后,袋鼠才能发育成熟,成为身高160厘米、体重达100多千克的大袋鼠。此时,它的体力就发展到了顶点,每小时它能跳走65公里路;大尾巴一扫,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袋鼠大多在夜间活动。它们胆小机警,有灵敏的视觉、听觉、嗅觉。稍有异常声响,它们那对长长的大耳朵就可以听到,便于迅速逃离险境。当碰到非常强大的对手实在难以脱身时,聪明的袋鼠会突然转过身,迅速地绕过敌人,向反方向逃跑,袋鼠这种大胆的举动常常令追击者目瞪口呆。而在此刻,袋鼠早已跳到远处去了。

    臭气专家——臭鼬

    中文名:臭鼬

    英文名:Skunk

    分布区域:加拿大南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

    臭鼬能释放一种刺激性的气味,至少人类的鼻子闻起来非常难受,不过,这种气味对它们自己却是无害的。臭鼬是一类主要靠化学物质来保护自己的哺乳动物,这在哺乳动物中是不多见的。

    臭鼬有黑白分明的皮毛样式,是一种警戒色,可以起到吓跑敌人的作用。当臭鼬受到威胁的时候,就翘起尾巴,抬起后腿,发出尖锐的咝咝声,甚至用前腿支撑身体倒立起来,吓唬攻击者使之知难而退。如果这些招术失灵的话,臭鼬就会使出“杀手锏”,释放一种混合了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足以使得攻击者无法对它们下手。这种气体包含硫、丁烷和甲烷等化合物,气味很有刺激性。

    除了加拿大极北部以外,臭鼬遍布于北美、中美和南美洲,它们栖息在林地内,而且只要有食物和居所,它们也常常出现于城镇郊区和市内。

    正常情况下,臭鼬能在2米范围内释放臭气攻击目标,但是在顺风的情况下,人最远能够在1000米的距离内分辨出这种气味。臭鼬释放的气体能导致人情绪的极大波动,如果气体进入眼内,还能导致短暂的失明。在臭鼬的肛门两侧各有一个腺体,呈乳突状,臭气就储存在这两个腺体中,并且腺体侧面有肌肉,可以加强释放的力度。如果腺体内存满气体,可以释放5~6次,但是一旦释放完,需要48个小时才能补充上。

    从体型上说,臭鼬介于鼬类和獾类之间。臭鼬前掌上有长长的爪,可以用来捕捉猎物,或者挖掘洞穴,以便平时休息、冬天蛰伏、生育和喂养幼崽。

    臭鼬科的所有物种都非常善于挖洞和捕捉各种老鼠。昆虫和啮齿动物是它们的主食,有时也会吃一些地下的虫卵;蛙类、蝾螈、蛇类和各种鸟卵是臭鼬喜爱的食物,有时它们还会“光顾”腐肉和人类丢弃的垃圾。臭鼬捕食猎物主要靠听觉和嗅觉,它们的视力很差,3米外的一些细微物就看不清楚了。在北方高纬度地区,臭鼬是要冬眠的,因此,在夏末和整个秋季,必须要吃大量的食物,在体内储存足量的脂肪,以备冬眠和春天抚育幼崽之用。

    臭鼬在它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独自生活的。在北方地区的冬季,可能有很多只臭鼬共同栖身于一个洞穴中,有时可以达到20只。有代表性的是,一只成年雄性与几只成年雌性共同栖居于一个洞穴中,时间可能长达6个月。母臭鼬一般在晚春分娩,分娩之后栖居于一起的成年臭鼬又重新单独生活。将要进入3月的时候,母臭鼬就要开始准备分娩和哺育幼崽的洞穴。普通臭鼬通常在5月中旬分娩,一直到6月末,幼崽都要靠母臭鼬照料。8月,幼崽在体型上就能达到成年的状态,然后开始离开母臭鼬,各自过独立的生活。雌性臭鼬大多数年限里占有的领地为2~4平方千米,而且大部分领地与其他雌性的重合;雄性臭鼬的领地则要大很多,可以超过20平方千米,而且也与其他雄性的重合。一般来说,雄性是不负责照料幼崽的,而且可能还会杀死幼崽,因此,母臭鼬都会警惕地保护幼崽所在的洞穴,严防雄性臭鼬的进入。

    多面手——金花鼠

    中文名:金花鼠

    别称:花栗鼠

    分布区域:亚洲东北部、韩国、日本北海道

    金花鼠在松鼠家族中个头最小。它既会爬树又会挖洞,但大部分时间它喜欢在地面活动。它背上有5条明显的黑色纵纹。金花鼠嗅觉灵敏,极爱干净,总是不停地修饰自己。除了清理皮毛中的灰尘外,它还能寻找隐匿其中的寄生虫。金花鼠一生都在不停地扩展自己的地下洞穴,它挖的隧道最长可达10米。

    如果遇到可怕的敌人,金花鼠就会钻进长隧道里,并发出像口哨似的声音或喉咙会“咔咔”作响,以此来通知伙伴危险来了。

    在寒冷的冬季,金花鼠会在洞穴中蒙头大睡,这并非真正的冬眠,因为它必须“起床”进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金花鼠的脸颊富有弹性,就像袋子一样,里面的容量大得惊人。金花鼠在吃饱之后,还会把7~8颗橡子储存在脸颊里,以便回洞穴后继续享用。金花鼠的两颊内有两个富于弹性的袋子颊袋。颊袋大得可以装进多达7个橡子,就像随身带着一个饭盒一样,它们可以把食物存在颊袋里,饿了,就拿出来吃一顿。金花鼠是爱清洁的动物,它总是不停地修饰自己。当冬天来临时,在树下觅食的金花鼠就少了,它们多数时间待在自己的洞穴里。

    金花鼠的家庭观念很淡薄,它们各自拥有一套结构复杂的地下宫殿,既有出口、入口,还有舒适的卧室以及两间以上的储藏室。

    金花鼠在每年的4~5月进行繁殖,每次可产4~5只小鼠。一般来说,正常的小鼠(不论公母)3个月后即为成鼠,也就是可以嘿咻生宝宝了。不过以母鼠来说最好是等到5~6个月大的时候再让小鼠生,这样母鼠的身体、稳定性都到达了一个程度,生出来的小鼠鼠也会比较健康,母鼠的身体也会复原的比较好。而当母鼠超过1岁后,最好就不要再让她生了,要不然生出来的宝宝夭折的机率高且母鼠容易难产或胎死腹中。幼鼠出生以后。雌鼠仔细地照料它们,5周之后,它们才能离开黑暗的“家”,来到地面上活动。之后它们还要在妈妈的照料下生活1~2周,然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为自己挖出一个洞穴,并开始为过冬储存食物。

    受宠王妃——黑叶猴

    中文名:黑叶猴

    英文名:Francois's Leaf Monkey

    分布区域:中国的广西、贵州

    黑叶猴在我国叶猴中最为常见,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体型很瘦,头部较小,尾巴和四肢细长,体长48~64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8~10千克。它的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2个毛旋,眼睛呈黑色,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胡须,十分有趣。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背部较腹面长而浓密,所以又被叫做乌猿。臀部的胼胝比较大,尾端有时呈白色。雌兽在会阴区至腹股沟的内侧有一块略呈三角形的花白色斑,使之成为区别雄兽和雌兽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在黑叶猴的产地,也曾多次发现全身为银白色或者身上长有白色斑块的变异个体,这在灵长目动物中,是极其少见的。

    黑叶猴喜欢栖息在热带、亚热带森林繁茂、灌木丛生、山势险峻、岩洞较多的石灰岩地区,生活在分布区北部的黑叶猴体毛又长又密,到了冬季在皮下聚积有较厚的脂肪,因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黑叶猴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它们很少下地喝水,常以露水和叶子上的积水为饮水。有人认为它仅以嫩叶为食,所以称它们为叶猴。事实上,它不仅采食嫩叶,也吃嫩芽、茎、花、果实和种子等,它喜欢吃的植物还有木棉、无根藤、莴苣笋、女贞、沙梨、荔枝等20多种。由于胃中有3个室,树叶被嚼碎后在第一室中通过细菌的帮助而被溶解,在第二室中搅拌成糊状后再送到第三室中,这样硬度较大的树叶就可以被彻底地消化了。

    黑叶猴喜爱群居生活,每个群一般3~10只个体成员,较大的黑叶猴群体有20只左右。它们通常在树木的上层活动、采食,很少下地,多饮露水和叶子上的积水,以嫩叶芽,花,果为食。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较为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大约为3~5平方公里。黑叶猴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早晨和傍晚尤为活跃,夜间在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栖息。它的警惕性很高,每天黄昏进洞之前,群体中担任首领的雄兽就会率先入洞观察,没有发现异常时,其他成员才依次而入,最后进洞的是怀孕和带有幼仔的雌兽。

    变色兔——雪兔

    中文名:雪兔

    英文名:moutain hare

    别称:白兔、变色兔、蓝兔

    分布区域:欧洲北部、中国、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地雪兔是我国惟一会变色的野兔。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冬天毛色变白,直到毛的根部;耳尖和眼圈黑褐色;前后脚掌淡黄色;夏天毛色变深,多呈赤褐色,雪兔栖息于寒温带或亚寒带针叶林区的沼泽地的边缘、河谷的芦苇丛、柳树丛中及白杨林中,是寒带和亚寒带森林的代表性动物之一。除发情期外,一般均为单独活动。

    雪兔在灌丛、凹地和倒木下的简单洞穴中铺上枯枝落叶和自己脱落的毛,白天,雪兔就隐藏在里面。清晨、黄昏及夜里,雪兔就会出来活动,它们的巢穴并不固定,故有“狡兔三窟”的说法。它从不沿自己的足迹活动,总是迂回绕道进窝,接近窝边时,先绕着圈子走,观察细听,然后慢慢地退着进窝。雪兔性情狡猾机警,行动没有一定规律,活动时通常先耸耳静听以决定去向,离窝前会制造假象迷惑天敌,以免兔窝被天敌发现。它的嗅觉十分灵敏,巢穴通常都在略微通风的地方,睡觉时鼻子朝上,以便随时嗅到随风飘来的天敌气味,两只耳朵也警惕地倾听任何一点异常的声音。冬季降大雪后,它就会挖一些1米多深的洞穴,在里面居住,并且在雪地上形成纵横交错的跑道。如果遇到危险,它的两眼就会圆睁,耳朵紧贴在背上,呈低蹲伏,常常由于具有一身与环境相仿的保护色而躲过天敌的袭击。

    雪兔跳跃和爬山的本领都很高强,也适于在雪地上行走,平时活动时多为缓慢跳跃,受惊时就会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飞驰而去,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在快跑时一跃可达3米多远,时速为50千米左右,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动物之一。跑动之中常常腾空而起,高达1米以上,以便观察周围的动静,确定逃跑的方向。在奔跑时,它会突然止步,急转弯或跑回头路以便摆脱天敌的追击。

    雪兔以草本植物及树木的嫩枝、嫩叶为食,是典型的食草动物。冬季来临时,它还会啃食树皮。取食的时候细嚼慢咽,一般不喝水。它的粪便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硬粪便,是一边吃草一边排出的,另一种是由盲肠富集了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由胶膜裹着的软粪便,常常在休息时排出,这时它就将嘴伸到尾下接住粪便,重新吃掉,对其中比普通粪便中多4~5倍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加以充分利用。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双重消化的功能,雪兔才能忍饥挨饿,隐藏起来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避免天敌的侵袭。

    雪原精灵——紫貂

    中文名:紫貂

    英文名:sable

    别称:松貂、貂鼠、赤貂、黑貂、青门貂

    分布区域:中国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紫貂亦称“黑貂”、“林貂”。它属哺乳纲,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人工驯养、繁殖。俗话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貂皮中又以紫貂皮最为名贵。紫貂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动物。紫貂不仅有极为珍贵的毛皮,还是持家能手,它通常会把家布置得井井有条。

    紫貂分布在中国东北和新疆北部、内蒙古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及朝鲜半岛等地。白天它们栖息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一般在夜晚它们较为活跃。与许多其他陆生动物不同的是,紫貂习惯于将洞口朝向水域,在江边湖畔筑穴居住。它们不仅可以在地面生活,还可以潜水。

    紫貂的身躯细长,耳朵很大,略呈三角形,喉部有大小不等的灰褐色或橙黄色喉斑,尾较短,尾毛蓬松呈帚状,四肢短健,全身毛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紫貂细而弯曲的爪异常尖利,便于攀爬。它发达的尖齿、灵活的腰身为它捕食提供了便利。

    紫貂在水里潜泳时,水珠丝毫也不能浸透皮毛;它上岸后抖去身上的水珠,紫貂的身体又恢复了光洁柔软。但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光洁可爱的紫貂,性情却非常孤僻残暴。它不仅捕食较小的动物,而且能捕捉、杀死野兔和松鼠等比它大的动物,甚至敢于向麝、獐等巨型草食动物发动进攻。紫貂属于杂食性动物,松鼠、老鼠、小鸟、蛙、蛇、鸟卵都是它的食物,它还吃鱼类、松子、浆果等。紫貂喜欢独居,只有在雌雄交配和抚育后代的一段时间群居在一起。两只雄貂只要相遇,彼此间就会进行一场激烈的争斗。

    紫貂最值得一提的还要算它的理家本领。紫貂的家一般布置得非常讲究:一间专门的卫生间;一间卧室,地上铺有干草、羽毛;一间储藏室,里面储藏着它在树上采摘的松子、浆果以及从水里捕获的鱼,还有老鼠、野兔等等。冬天来了以后,紫貂才会到仓库里去取食。为了防止食物放久了会腐烂,紫貂还会在天气好的时候把食物搬到树上风干,然后再分门别类地放回去,这不仅显示了紫貂持家有方,还表现出了紫貂的智慧。

    紫貂同其他毛皮兽类一样,每年换两次毛,夏天穿上稀疏的短毛,而冬天则换上浓密的“冬装”,这很好地适应了“季节”的变化。

    冬天里紫貂毛发浓厚、温顺柔软,保暖性极好,所以人们将它的毛皮作为重要的制衣材料。但是紫貂的数量有限,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同时又不破坏紫貂在自然界中的平衡,许多国家尝试人工驯养、繁殖紫貂,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感受到貂皮的温暖。

    长鼻怪物——象鼩

    中文名:象鼩

    英文名:elephant shrew

    别称:跳鼩

    分布区域:非洲

    象鼩广泛分布于非洲,占据着非常多样的栖息地。例如,跳鼩的分布地区就包括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也包括位于南非开普省的环境严酷的多刺疏林,而2个岩栖种裸尾象鼩和岩象鼩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非洲南部的岩质出露层和漂石地。象鼩属的大多数种类生活在非洲南部和东部巨大的大草原和稀树草原中。长鼻跳鼩属的3个体型大的种和四趾岩跳鼩的分布局限于非洲中部和东部的低地森林与山区森林,以及与之相连的灌木丛。普通象鼩则发现于非洲最西北的半干旱山区栖息地,与其他所有的象目物种被撒哈拉沙漠分隔开。象鼩在非洲西部没有发现,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说明。没有哪个地方的象鼩尤为常见,尽管它们高度陆栖,大部分在白天或夜间于地面上活动,却常常能躲过人们的视线,因为它们行动迅速而又行踪诡秘。

    黄臀长鼻跳鼩花费最高可达80%的活动时间搜寻无脊椎动物作为猎物。它们把长而柔韧的鼻子当做探针在森林地面上的叶层里搜寻无脊椎动物(与长鼻浣熊或者猪的觅食方式类似)。长鼻跳鼩属的物种还用它们的前爪在土壤里挖掘出圆锥形的小孔洞。它们重要的猎物包括甲虫、蜈蚣、白蚁、蜘蛛,以及蚯蚓。软毛象鼩亚科诸种通常从叶子、小树枝以及土壤的表面上收集小的无脊椎动物(特别是白蚁和蚂蚁),但是也吃植物性食物,特别是小而富含果肉的果类和种子。所有的象鼩都有长长的舌头,可以伸到它们鼻尖以外很远的地方,用于把小的食物轻弹进嘴里。

    尽管各种象鼩看起来不很相同,而且生活在很不相同的栖息地里,但是它们都有相似的繁殖方式。黄臀长鼻跳鼩、四趾岩跳鼩、跳鼩、赤象鼩以及岩象鼩都是一雄一雌配对生活,但是配偶之间好像并没有太多的互动。

    生活在肯尼亚长有茂密树林的大草原中的赤象鼩以一雄一雌配对的方式分布,它们的领地大小从1600~4500平方米不等。同样的模式也在栖息于肯尼亚沿海森林的黄臀长鼻跳鼩身上得到了证实,不过它们的领地面积更大,平均为0.017平方千米。

    珍稀银鼠——伶鼬

    中文名:伶鼬

    英文名:Mustela nivalis

    别称:银鼠、白鼠、倭伶鼬

    分布区域:中国、俄罗斯、阿富汗、蒙古、朝鲜、日本伶鼬又被称为银鼠、白鼠、矮伶鼬,体长14~21厘米,尾长3~7厘米,体重50~130克。个头很小。伶鼬的耳朵很小。被毛短而致密。四肢也很短小,跖行性,足掌被短毛,趾、掌垫隐藏在毛中。前后肢均长有五趾,爪稍曲且纤细,很尖锐。前肢腕部生有数根向外的白色长毛。雄兽阴茎骨先端呈钩状弯曲。尾很短,约有体长的1/5。

    夏季时,伶鼬的毛色从身体背面自上唇向后经体侧、直至尾端及四肢外侧都为咖啡色。腹面从喉、颈侧到腹部是白色。背面和腹面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足背杂生白毛。冬季时,伶鼬全身的被毛均为白色。嘴角没有棕色斑点。尾尖有时略暗。

    伶鼬的头骨小而狭长。吻部很短。颊齿间宽略等于眶间宽。鼻骨呈三角形,末端止于额骨前缘。眶后突较为明显,呈三角形。颧弓细弱。颧宽略大于后头宽。矢状嵴和人字嵴明显。眶前孔稍大。长有较大的听泡,呈扁长圆形。下颌微曲,角突极小,冠状突形似三角。

    伶鼬生活在山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林缘灌丛等地带。它们通常单独活动。白天觅食,有时夜晚也出来活动。它们的猎食区域一般比较固定。常霸占小型啮齿动物的巢为窝,有时也利用倒木、岩洞、草丛和土穴等作为隐蔽场所。它们行动迅速、敏捷,视觉、听觉和嗅觉都非常灵敏。

    伶鼬以小型啮齿类动物为主要食物,有时,也吃小鸟、蛙类及昆虫。

    早春,是伶鼬发情交配的季节。雌性伶鼬的怀孕期为35~37天。每胎产3~7仔。哺乳期为50天。4月后,伶鼬就可以达到性成熟。伶鼬的寿命高达10年。

    挖洞冠军——衣囊鼠

    中文名:衣囊鼠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

    衣囊鼠是世界上7组或者8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洞穴里的啮齿动物中的一组。栖息地从北美洲到中美洲,再一直到南美洲哥伦比亚西北部。

    衣囊鼠的名字来源于它们的皮毛颊囊,这个颊囊起到了内置口袋的作用,可以用来储存食物,也可以放置筑巢用的材料。与仓鼠和松鼠不一样,衣囊鼠的袋子向外,位于嘴角的任意一侧。这种特征,只有哺乳动物中它们的近亲才有。尽管它们所有种类的身体结构和生活周期都是相似的,都很好地适应了挖洞的生活,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出现了多样性分化。

    衣囊鼠天生适合挖掘,有粗短的、管状的身体,几乎看不出有脖子。前肢和后肢几乎同样短小而有力,近乎光秃秃的短小的尾巴对触觉特别敏感。

    它们的上门齿突出于嘴唇之外,可以用来挖洞或切割植物根部而不会有泥土进入。但在某些属中,挖掘时通常用前脚上的长爪,门齿只起辅助的作用。不过在堆土鼠属中,那些在硬土中生存的种群更倾向于有更多前突的门齿,用来挖掘。所有的衣囊鼠都通过前脚、胸膛、下颌的快速活动把洞穴里的土推出去,或用土来堵好洞的入口,因而新的衣囊鼠洞穴可以通过有特征的三角形形状、洞穴顶的圆土墩来辨别。

    衣囊鼠的皮肤很松弛,通常被短而厚的软毛覆盖着,零零散散地分散着一些绒毛,对触摸很敏感。更多热带种类的皮毛比较粗糙而且比较稀,可能更适应温暖的气候。松驰的皮肤使得它们在紧凑的洞穴里转动比较困难,但衣囊鼠很灵活而且行动出奇地迅速,主要是靠其强壮的腿很快地向前或向后移动。

    衣囊鼠的头骨很大很结实而且有脊状的、弓形的颧骨,头骨中有相当大的一块区域控制强健的肌肉。上门齿的表面可能是平的或者有凹槽,这取决于它们的种类。上下颌的左右两边各有4颗臼齿,可以磨碎坚硬的食物。这些牙齿强壮有力,而且是一直生长的,所以从最年轻的到最老的衣囊鼠的牙齿都一直有磨损面。勃氏堆土鼠的牙齿和前爪每天的生长速度可达到0.5~1毫米。

    衣囊鼠的雄性比雌性要大,但是这种二态性的程度会随地域而变化。在勃氏堆土鼠中,这种情况取决于栖息地的质量,因而也取决于种群的密度。在高质量的栖息地中,例如农田里,雄鼠的体型大概是雌鼠的两倍,头骨则比母鼠大出大概25%;但在一些质量差的地方,像沙漠,这种不同可以分别缩小到15%~6%。这种变化一是由食物里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造成的,如果不同性别的个体可以吃得很好的话,都可以长得很大;二是当它们达到性成熟的时候,雌性的生长就结束了,把能量开始转向生养幼鼠,而雄性则不然。

    衣囊鼠比其他地下生活的啮齿目各组有着更久的化石记录,分类也更多样化。

    所有的属和种是连续分布的,除了有非常狭窄的重叠带外(只有1种衣囊鼠能在各种特定区域出现),不同的种类明显不能共享它们占领的地下空间(适于掘地的小生境),虽然在一些地区几个种和属会相遇,不同种属呈镶嵌状分布。比如在美国西部和墨西哥西部的山脉中,衣囊鼠不同种类连续地根据海拔替换彼此的领地。

    实际上在所有连续的适于挖掘的栖息地中,衣囊鼠普遍存在。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在极端地带,比如勃氏堆土鼠栖息于从海拔0米以下的沙漠土层到海拔3500米高于树带线的高山草场;同种在热带地区的种群,能够在山林草场或在干旱的热带丛林地栖息,一些种类甚至横跨热带的稀树大草原。

    植物是衣囊鼠的主要食物。在地面以上,衣囊鼠在洞口周围吃容易获取的多叶植物,在地下则吞咽多水分的根和块茎。它们喜欢非禾本草本植物和草类,但它们的食物种类也季节性地根据营养和水分的需要以及是否容易获得而改变。在夏季的沙漠里,充满水分的仙人掌也是它们的重要食物。为把食物转移到洞穴内的储藏室中,衣囊鼠能熟练地用前爪把食物塞进颊囊。食物储藏区通常藏匿于地道主体系统外。

    衣囊鼠是独居的动物,每只衣囊鼠都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并与其他个体的洞穴毗连。雄性的洞穴长于雌性的洞穴,并呈树枝状,以便于一只雄性衣囊鼠能接触到数只雌性。在勃氏堆土鼠中,领地最大可达250平方米,而有的黄面衣囊鼠洞穴长度能超过80米。当栖息地条件好的时候,衣囊鼠会居住得十分密集甚至没有间隔。在低质量的栖息地,成群的衣囊鼠集中居住在最好的地段,而其他剩下的地区则空余。在繁殖季节,这种严格的组织会有所放松,雌雄衣囊鼠会混居在同一洞穴,另外雌衣囊鼠还与后代共享洞穴直到它们断奶。每一只衣囊鼠都保留着一个地道只供自己使用,但是邻近的雌雄衣囊鼠可能共享地洞,共享巢穴。从基因研究可知,雌衣囊鼠会选择邻近领地的雄性作为伴侣。

    小型种类居住在狭小空间的密度每平方千米很少超过4000只成体,而体型比较大的黄面衣囊鼠则低到每平方千米700只。在高质量的栖息地,衣囊鼠的领地在面积和位置上是固定的,多数个体在非常有限的地界内度过它们整个成年期。在低质量的栖息地,为了寻找食物和伴侣,它们需要通年不断地变化居住地。

    两种性别的个体都很好斗,富有攻击性,会为了争夺小块的土地而打斗。雄性的嘴边和臀部一般都有很重的伤疤,这大都是在繁殖季节里打斗留下的。

    同大多数动物一样,它们的繁殖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在一些山区,一般都是在晚春或者夏季初期冰雪融化后进行交配,但在沿海山谷、沙漠山谷、温带草原,交配则常和冬季的降雨时间重合。

    多数雌性勃氏堆土鼠每个繁殖季只产1窝,有些却能产3~4窝,这取决于环境的质量,即能提供给雌鼠的营养多少。在灌溉地区生活的衣囊鼠几乎整年内都可以怀孕,而在邻近的自然植被里生活的种群的交配时节则有着明显的界限。雌性黄面衣囊鼠和赤色衣囊鼠每年都生1~2窝。每胎生的幼崽数在各种中不同,柔毛衣囊鼠属通常产2只,而堆土鼠属一般每胎生5只,最多一次能产10只幼崽。交配时节的开始时间、长度、每年怀孕次数主要受当地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植被质量的影响。

    衣囊鼠出生的时候,眼睛和颊囊都是闭合着的。出生后24天颊囊张开,眼睛和耳朵则在26天才有知觉。另外,鼹型堆土鼠和勃氏堆土鼠出生的时候都有胎毛,出生100天后会蜕掉。

    铠甲将军——穿山甲

    中文名:穿山甲

    英文名:Malayan pangolin

    别称:鲮鲤、陵鲤、龙鲤、石鲮鱼

    分布区域:中国、越南、缅甸、印度、尼泊尔

    穿山甲是地栖性哺乳动物,属鳞甲目,鳞鲤科。它们多喜欢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

    穿山甲是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非洲,以白蚁为食,偶尔也吃些蜜蜂等昆虫的幼虫。成年穿山甲一次能吃许多白蚁。发现一个蚁穴后,穿山甲会伸出利爪它的爪子长得像弯钩一样,左扒右掘,从蚁穴中赶出蚁群。然后,它再伸出舌头。其细长的舌头像一条长带子一样向蚁群横扫过去,每扫一次,就有成百上千只蚂蚁成为它的食物。蚁群进入胃后,胃中的角质膜和吞进去的小砂粒能把食物碾碎,从而进行消化。图43穿山甲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长,背面略微隆起。成年穿山甲体长50~100厘米,尾长10~30厘米。体重1.5~3千克。不同个体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色。鳞有三种形状:背鳞成阔的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比较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的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都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鳞片之间杂有硬毛。两颊、眼、耳以及颈腹部、四肢外侧、尾基都生有长的白色和棕黄色稀疏的硬毛。绒毛极少。成体相邻鳞片基部的毛相合,成束状。雌性穿山甲有1对乳头。

    穿山甲平时喜欢独居在洞穴中,只有在繁殖期,它们才会成对生活。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边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个5~10厘米深的坑,将粪便排入坑中以后,再用松土覆盖。

    穿山甲有时还会设下圈套,让蚂蚁自动前来送死。穿山甲先在蚁穴边躺下装死,它张开全身的鳞片,一股浓烈的腥膻味立刻从鳞片里散发出来,一阵阵地飘向蚁穴。蚂蚁们闻到气味纷纷出洞,它们把装死的穿山甲当成一座肉山,蜂拥而上。等到前来送死的蚂蚁差不多了,穿山甲把全身肌肉一收缩,合拢鳞片,大部分蚂蚁就被关在鳞片内。接着,带着满身蚂蚁的穿山甲跳进池塘中,抖动身子,打开鳞片,蚂蚁便浮在水面上了。然后,穿山甲就用舌头舔吃水面上的蚂蚁。不一会儿,水面上的蚂蚁就被吃光了。

    丑陋幽灵——袋獾

    中文名:袋獾

    英文名:Tasmanian devil

    分布区域: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州

    袋獾分布在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州,是一种有袋类的食肉动物。在袋獾属中,袋獾是惟一没有灭绝的成员,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但肌肉发达,十分壮硕。其特征包括:黑色的皮毛、遭遇攻击时发出的臭味、刺耳的叫声,以及进食时的神态。除狩猎外,袋獾也进食腐肉。它们通常单独行动,但有时也与其他袋獾一起进食。

    袋獾身体很粗壮,长有粗长的尾巴。体长为47~83厘米,尾长可达22~30厘米,有的雄性袋獾体长超过100厘米,体重达10千克。它的外貌既不像狗熊,又不似野猪或狼,可是却兼有三者的缺点,显得十分丑陋。袋獾的头部宽大,大耳朵、小眼睛。它长着血盆大口,里面有42枚牙齿。在它的下颌上,长着一小撮粗糙的胡须。它的四肢很短,跑起路来摇摇晃晃,一点也不雅观。它一身黑色粗毛,仅胸前及两侧和臀部夹杂着白色的斑纹。它的臀部较不发达,远远望去好像没有屁股似的。

    袋獾在茂密的丛林中生活,常常昼伏夜出,它喜欢单独活动,性情非常凶猛和残忍。如果一些小动物如小型哺乳动物、地栖鸟类、蜥蜴等,不识时务,自动送上门来,它就会“照单全收”,使之成为自己的腹中之物。它还会突然袭击,将比自身重5倍的袋鼠咬死,在发出一阵洋洋自得的嚎叫声后,它就会迅速离去。“塔斯马尼亚恶魔”名不虚传。它们在被激怒时会放出臭气,刺鼻程度可与臭鼬比拟。袋獾长于听觉及嗅觉,视觉则以黑白视力表现最佳,因为它们多在晚上出来活动。它们较能看到移动的物体,却难以观察到静止的东西。

    雌性袋獾从2岁起,每年发情1次。在发情期,雌性袋獾会制造多个卵子。每年3月是袋獾的交配季节,它们会不分昼夜地进行交配,交配往往在受到遮蔽的空间进行。雄性袋獾会互相斗殴以争夺交配权,但如胜利者在交配后不加看守的话雌性会和其他雄性交配,因为袋獾是多偶的动物。

    袋獾是有名的“昼伏”动物。白天,它们不出去觅食,而是喜欢待在太阳下休息。在塔斯马尼亚,人们随处都可以见到袋獾。它们对干燥的硬叶树林或接近海岸的林地尤其钟爱。它们昼伏夜出,白天除了嗮太阳,它们就栖身在茂密的灌木林或地洞之中。小袋獾喜欢爬树,但成年袋獾却不能。此外,袋獾也善于游泳。它们喜欢单独行动,而不喜欢成群出没。袋獾的活动范围介乎8~20平方公里之间,常常与其他动物的领地重叠。袋獾奉行机会主义,它可吃进一只小型的沙袋鼠,但实际上袋獾吃的腐肉比捕猎到的活动物还要多。袋獾喜好的食物为袋熊,然而它们也会视乎周围的食物多寡进食其他家畜(如绵羊)、鸟类、鱼类、青蛙以及爬虫类动物。袋獾每天平均吃掉相当于其体重15%的食物,但情况许可的话它们也会在半小时内吃掉相当于其体重40%的食物。

    袋獾同一般的有袋动物不一样,它们的袋子是长在背后的。袋獾经常会在地底下寻找蠕虫、昆虫和别的小动物当作食物。这样,在它刨坑时,四溅的泥土就不会溅到它的袋子里了。只有当它在洞里后退时,口袋才会碍手碍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