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莫言小说语言中的标点修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文学作品的准确性和艺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郭沫若在《正标点》一文中,曾这样话:“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周靖,濮侃:《现代汉语》(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39页。] 标点符号是分析语篇的基本要素,它能够标示词语的性质,揭示语句之间的句法层次,同时,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能够丰富文学艺术魅力,充实文学效果,达到文学审美的境界。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其小说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幅高密东北乡的生活画卷,真真假假,亦虚亦实,丰富多彩,传达了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点,给读者带来一场感官盛宴。这场盛宴给读者展示了作者高深的语言功力。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作者正确而巧妙地运用了书面语言的辅助成分——标点符号,充分利用标点符号的基本语法功能,对文字系统进行梳理和表示;巧妙借助标点符号的语用修辞功能,提高文学的艺术审美效果,受到传情达意、意蕴丰富的特殊表达效应。

    标点符号包括点号、标号和符号三种形式,点号主要指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等,用来表示句子停顿时间的长短,划分句子的层次;标号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 < >)、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等,用来表示书面语言中词语的性质或作用;本专题就莫言小说中出现的标点符号,从基本用法和变异用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标点符号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点号的功能强化

    点号的基本作用就是点断句子,划分层次,使得篇章结构完整清晰,便于读者阅读理解。表示句末停顿的有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句内停顿的有顿号、逗号、分号;表示提示作用的主要是冒号。在文学作品中,点号的运用不仅仅只取其基本功能,更多的是运用点号的修辞作用,增加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效果,辅助文学作品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形象的性格艺术特征。在莫言的小说作品中,其对点号的灵活运用,增加了小说语言的文学魅力,提升了作品的整体艺术魅力,为其小说的广泛流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逗号——巧妙停顿,表情达意

    1、在句子的并列主语中点注逗号,延长停顿,表达特殊感情。如:

    (1)悲剧是世界的基本形式,你,我,他,都是悲剧中的人物。

    (《欢乐》)

    (2)女人,血水,闪电,雷劈,诸多的禁忌,集合在一起,真应该把她赶出门去。

    (《四十一炮》)

    (3)夕阳,晚霞,荒原,古道,枯树,寒鸦……既悲且壮,他的心中充溢着豪迈的感情。

    (《檀香刑》)

    例(1)(2)(3)中的逗号本可以用分号,而作者在这里用了逗号,延长了停顿的时间,表达了特殊的感情。(1)中强调“你、我、他”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人生的悲剧,突出这种人生悲剧的普遍性,同时也衬托出悲剧的可悲性及不可避免的必然性;(2)中逗号的运用,表现了“女人、血水、闪电、雷劈”等事物给“我”的印象深刻以及当时“我”对这些事物的厌恶、害怕,通过停顿时间的延长,强调人物的心理变化状态,达到了提升人物形象表达的效果;(3)句的事物描写,不禁让我们想到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之思。作者用逗号巧妙化用诗句,而其中所表达的旅途辛苦和悲壮气氛丝毫不逊于古诗词的意境。

    2、在句子的状语中巧用逗号,强调状语,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如:

    (1)我对你说,我永远爱你,是的,永远!

    (《姑妈的宝刀》)

    (2)今天早晨,不是,是昨天早晨了。

    (《姑妈的宝刀》)

    (3) 终于,八点整,一阵较大的风吹过来。

    (《姑妈的宝刀》)

    (4)这雨来得正是时候,明天早晨,不,今天早晨,红日初升的时候,一定有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院子里呈现:乳白色的像蝉翼像轻纱一样的晨雾里,翠绿的桃叶上挂满亮晶晶的水珠,枝头花重,鲜润丰泽。

    (《姑妈的宝刀》)

    上述四个例子中,在句子的状语中,都有用逗号标注,起到强调状语的作用,渲染故事的情景氛围。(1)中“我对你说”后面应该用冒号,这里却用了逗号,增加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后面“是的,永远!”这两句话中,作者用“是的”二字加逗号隔开了“我永远爱你”和“永远”两句话,延长了停顿时间,更突出表达“我”对“你”的爱的深沉、刻骨及天长地久;(2)和(4)中分别用“不是”和“不”加逗号,来补充说明由于主人公思维的混乱而忘记正确的时间。尤其是(4)中,表达了“我”对远方人的思念,特别是在春雨之夜,这种思念、牵挂更加惹人情怀,于是“我”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时间的转移,而恍然之间,似又明白现在已经是“今天早晨”而不是“明天早晨”了,字里行间透露着思念的情丝绵绵不断,悠长哀怨;(3)中“终于,八点整”强调了人们对这股凉风盼望已久的心情,“八点整”更是表现了酷暑难耐的心情,也指出这股凉风姗姗来迟的姿态。

    3、短句之间用逗号连接,形成连续的情景,给人以时间推移的感觉,呈现出动态感。如:

    (1)狗被接走了,羊被接走了,猪被接走了,豆也被接走了,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

    (《姑妈的宝刀》)

    (2)那只小鳖大概被摔晕了,仰面朝天,露出白色的肚腹,蹬崴着四只小爪,

    既可怜又可爱。

    (《蛙》)

    例(1)五个句子之间全部用逗号连接,符合点号的语法功能,划分了句子之间的层次,但同时,这五个逗号的运用给读者一种电影镜头的感觉,用了一个慢镜头向读者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狗、羊、猪、豆和我都在等待,随着时间的推移,狗、羊、猪、豆等非生命的东西都有人去接走,而我,一个人,却没有同类来接,只能苦苦等待,这其中的心酸痛楚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够体会吧。例(2)五个句子用逗号隔开,写小鳖被摔的情景,富有趣味和动态感。

    二、句号——句点连用,情景再现

    莫言的小说描写有这样一个特点:用白描手法描写所见到的事物、场景,每种事物或看到的场景用句号不规则地、超量地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如:

    (1)蓝晶晶的天。绿幽幽的地。红艳艳的他。白闪闪的她。心酸酸的我。

    (《欢乐》)

    (2)拖拉机。客车。地鳖子车上海坐着一个大肚子男人。地排子车。马车。

    (《欢乐》)

    (3)布谷鸟飞来又飞走。槐花盛开又凋落。麦子熟了。

    (《姑妈的宝刀》)

    上述三个例子中,句子之间都是用句号连接,其中(1)(2)都是名词性短语的简单拼接,不加任何修饰地直接叙述作者眼睛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把停顿拉长,使语气与情景水乳交融,渲染了气氛,令人浮想联翩,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三、叹号——运用叹号,强调感情

    感叹号作为句末点号,主要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在莫言的小说中,作者注意运用叹号来加强作品的表情效果,给特定场景下的人物性格增加了色彩。如:

    爷爷捉住了我父亲,捏住他的脖子用力晃着:“豆官!豆官!你个王八羔子!昏头了吗?你要去送死吗?你活够啦?”

    父亲用力抓搔着爷爷坚硬的大手,尖利地叫喊着:“爹!爹!爹!带我走!带我走!带我走!我不打仗啦!不打了!我看到俺娘啦!看到俺大叔啦!看到俺大爷啦!”

    (《红高粱家族》)

    第一段话用分别用三个感叹号和三个问号,鲜明的描绘当时战争状态下,人们的思维处于极度害怕焦急的状态,每一个人的生命随时都有可能丢失。连用三个叹号表现了爷爷害怕失去父亲的焦急心态,后面连用三个问号,用反问的语气增强了行文的表达效果。第二段引用父亲的话,全用叹号,突出表达了说话者的思想感情。

    莫言的小说语言中对感叹号的运用有一个特点:即多用在单个的字或词语后面,缩短语气停顿的时间,提升感情的激烈程度,给读者造成时间上的紧迫感。如:

    (1)车轮一寸寸地上行,挺住!用力!使劲!只差一点点,就爬上了山顶。

    用力!对!对!对!……哎哟……我不行了……

    (《欢乐·爆炸》)

    (2)“晦气!噗!晦气!噗!”白肉书记吐着唾沫说。

    (《欢乐·欢乐》)

    (3)跳蚤像弹丸般射来射去:射到老鼠上,射到老鼠下,射到老鼠面前,射到老鼠后;射到老鼠左,射到老鼠右。跳蚤在母亲的紫色的肚皮上爬,爬!在母亲积满污垢的肚脐眼里爬,爬!在母亲的泄了气的破气球一样的乳房上爬,爬!在母亲弓一样的肋条上爬,爬!在母亲的瘦脖子上爬,爬!在母亲的尖下巴上、破烂不堪的嘴上爬,爬!不是我亵渎母亲的神圣,是你们这些跳蚤咬爬,爬!【……】不是我亵渎母亲!不是我亵渎母亲!!不是我亵渎母亲!!!是你们,你们这些跳蚤亵渎了母亲也侮辱了我!我痛恨人类般的跳蚤!

    (《欢乐·欢乐》)

    (4) “好啊!好啊!打!打!打!”

    “你入社不!?”

    “不……我不入……”我的话连同唾沫异同往上喷。

    (《生死疲劳》)

    上述四例中,感叹号用在单个字或者词语中,使得其独立成句,使得句子节奏短促,时间紧迫,收到文字难以企及的蓄势酿情的修辞效果。(1)中感叹号用在“挺住”“用力”“使劲”“对”等字和词后面,独立成句,形象的描绘出拉车上坡和当时接生的情景,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2)中生动的传达出白肉书记当时没有打到

    标号的巧妙安排

    标号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 < >)、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等,用来表示书面语言中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在莫言的小说中,标号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和其语言相互映衬,起到互相修饰的作用,使得小说的整体意思更加形象化、艺术化,很值得我们细细琢磨。其中最突出的有:破折号、省略号和双引号的运用。本章节内容就这三种标号的运用进行重点分析。

    一 、破折号的运用

    所有的标点符号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停顿、表情达意、解释、划分句子层次等。破折号也是如此。如:

    鲁麻子的话听起来很像讽刺——基本上就是讽刺——妈的,随他去吧。

    (《蛙》)

    这里破折号的运用,起到了解释语义,表明主观意愿的作用。

    破折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声音的延长。有时是单用有时是连用。

    如:

    (1)孩子们静静地听着他的讲演。月亮的红光全部退到户外。一片亮晶晶的小眼睛。被打翻在地的两个男孩也爬起来。他问:

    “电好不好?”

    “好——!”孩子们齐声回答。

    “我有没有本事?”

    “有——!”

    “你们听我的话不听?”

    “听——!”

    “好,孩儿们,你们要不要爹?”

    “要——!”

    (《酒国》)

    (2)这时,大喇叭里传出一个公鸭嗓子男人的吼叫:批斗大会马上开始——请贫下中农们安静——前排的坐下来——坐下来——(《蛙》)

    (3)他们的声音宏大有力,……好像牧童站在山顶上对着远山呼唤羊群:咩——咩——咩——哗啦——哗啦——哗啦——

    (《酒国》)

    上述例子中的破折号都表示声音的延长。(1)是单用,表示儿童回答问题时,喜欢拖音的特点。(2)(3)是连用,形象地写出了用大喇叭喊话和对远山呼喊时具有回音的特点。

    2、表示话语中断或者逻辑思维的停顿。

    如:

    (1)当村里的计生干部对他们解释结扎只是把——他们瞪着眼反驳道:你们现在说得好听,只怕一上了床子,麻药一打,恐怕不止是我们的蛋子,连我们的鸡巴也要被她们割了去!

    (《蛙》)

    (2)我爬起来继续跑。他爬起来继续追。不时地撞到人身上,女人,男人。——①这熊孩子,撞什么呢!——②啊!——③救命啊——④杀人啦——⑤一支正敲着锣鼓行进的队伍被我冲撞得乱了鼓点——⑥几个头戴高帽的坏人将帽子掉在了地上——⑦我从陈鼻的爹陈额、陈鼻的娘艾莲——⑧从袁腮的爹袁脸——⑨他也成了“走资派”——⑩身边绕过去——我从王脚身边冲过去。我看到了母亲的脸,听到了母亲的惊呼——我看到了我的好朋友王肝——我听到身后一声闷响,接着是肖下唇的一声惨叫——事后我知道,是王肝悄悄地伸出一条腿,使了一绊儿,让肖下唇前扑,嘴啃冰面,嘴唇磕破,门牙未磕掉算他幸运。

    (《蛙》)

    例(1)中由于第三者的插入,使得姑姑的话语突然中断,反驳者粗鲁的态度跃然纸上;(2)中⑥⑦⑧是对“我”奔跑时路途见闻的真实再现,破折号形象地传达出路途见闻的空白阶段。

    3、解释说明。

    如:

    如果说酒国市是镶嵌在我们伟大祖国版图上的一颗明珠,那么酿造大学就是我们酒国市的一颗明珠,而我岳父又是我们酿造大学的一颗明珠——最璀璨的、最耀眼的。

    (《酒国》)

    这是句内用法。“最璀璨的、最耀眼的”本是“明珠”的定语成分,此处用破折号不仅有解释说明的作用,还起到一种强调的表达功效。

    另外,在莫言作品中,破折号还具有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表达功效,这两种用法可以看作是解释说明的一种变异用法。

    如:

    (1)我奶奶说:我跟你不一样,我这辈子没离开过咱这和平村,你去过解放区,进过平度城。大奶奶说:你别跟我提平度城,提起平度城我就头皮麻!我是被日本鬼子抓走的,是去受罪,不是去享福!——两个老妯娌,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蛙》)

    (2)——也就是说,我大哥出身好,学习好,身体好,又有个准姑夫是飞行员,因此,大家都认为,即便空军从我们县只选一个飞行员,那也是我大哥无疑。

    (《蛙》)

    (3)他被沉甸甸的感情压低的头颅,在酿造大学公用大教室的讲台上,他用暗哑但富有异常感染力表现的嗓音说——

    (《酒国》)

    (4)我岳父说,我们的先人,把酒的发明归功神明,并且编织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请看讲义——

    (《酒国》)

    例(1)(2)两个例子中的破折号都是对上文话题内容的总结概括。(1)中的破折号后面一句话总结了两个老妯娌从日常谈话到动怒吵架的全过程;(2)中的破折号所的表达功能相当于“也就是说”,对上文内容的总结说明。(3)(4)两个例子中的破折号都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3)是引出说话的内容,(4)引出讲义的内容。

    4、转换话题。一般都是句外用法。从修辞上来讲,叫做跳脱或岔接。

    如:

    有一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我姑姑说,她有一次给一个高龄产妇接生,那产妇紧张痉挛,正要准备动刀子时,忽听到外边一声爆响,那产妇大吃一惊,分散了注意力,痉挛消逝,一使劲,就把孩子生下来了——把家家户户的窗户纸都震破了。?

    两个破折号之间插入的内容是姑姑工作中的独特经历,看似转换话题,与文章没有什么联系,其实是从侧面描写那“一声巨响”之大。

    另外,不同发话人的话语之间用破折号隔开,或者从话语内容转为描写发话人的神态、动作,都可以看作是转换的变异手法。如:

    (1)十三岁时偷萝卜被捉住当着二百多民工的面向毛主席的宝像请罪,这小子记性不错,背书一样,把人逗得乐哈哈,回家被他爹臭揍一顿,腚都打肿了——不许你侮辱我尊敬的老师——我大声抗议——侮辱?这都是他自己在文章里写着的呀!

    (《酒国》)

    (2)我大嫂道:少说也要八千吧!听说最近又涨价了。——天老爷,我爹说,这那里是酒,就是龙涎凤血,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啊!

    (《蛙》)

    (3)我姑姑说:大哥,你这就不明白了。我告诉你,喝这酒的,没有一个是自己掏钱的,自己掏钱的,只能喝这种——姑姑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你八十多岁的人了,放开喝还能喝几年?

    (《蛙》)

    例(1)、(2)中的破折号起着区别不同说话人的作用,(3)中的破折号起着区别说话内容和描写内容的作用。

    破折号的修辞效果,主要有如下几点:

    1、使表达形象生动,真实传神。如:

    (1)青天哟——蓝天哟——花花绿绿的天哟——棒槌哟亲哥哟你死了——可就塌了妹妹的天哟——。

    (《红高粱》)

    (2)吹鼓手如梦方醒,在轿后猛地吹响了大喇叭,大喇叭说:" 姆咚——姆咚——" " 猛捅——猛捅——"。

    (《红高粱》)

    例(1)和(2)通过破折号形象地再现歌唱者和吹鼓手拖长后的特点,给读者具体的视觉冲击,节奏感强,真实传神。体现了汉语语音形式的无限魅力。

    2、间隔分明,便于阅读。用破折号将不同发话人的话语隔开,明确标示出了话语的起始。如:

    斟酒啊!你们没眼力劲呢?是心疼酒?——①哪能呢,姑姑,您放开了喝——②嗨,放开喝也喝不了多少了,姑姑感伤地说,想当年,我与人民公社那帮杂种拼酒,他们一群大老爷们想出我的洋相,结果全被我灌得麻了爪子,钻到桌子底下学狗叫!——③来,小年轻们,干!——④姑姑,您吃点菜。——⑤吃什么菜,当年你们大爷爷就着一棵葱喝了半坛高梁酒,真正的喝家,哪有吃肴的?

    (《蛙》)

    此处的破折号起着双引号的作用,标示不同说话人的话语内容。然而作者选用破折号而没有使用双引号来标示不同说话人的言语,增加了篇章的简洁性,同时也考虑到现实生活中酒桌上的热闹氛围,不可能分清哪句话是哪个人说的,真实再现生活场景,因此,此处用破折号非常适合当时的生活情景。

    3、打断长句,化整为零,控制节奏。如:

    不用怕,王家嫂子,姑姑说,即便我得破伤风死了,也不用你负责。姑姑说,我要感谢你呢,你这一剪刀,让我放下了包袱,坚定了信念。——姑姑对着看热闹的人说——请你们给陈鼻和王胆通风报信,让他们主动到卫生院来找我,否则——姑姑挥动着血手说——她就是钻到死人坟墓里。我也要把她掏出来!

    (《蛙》)

    上例中两次插入,前一处是转换了说话对象,后一处是对姑姑动作神态的描写。两次打断将一次较长的讲话变为三段,突出强调了每次打断之后的话语,控制了行文节奏。同时也强调了姑姑越来越坚定的计划生育信念。作者利用破折号引起读者对姑姑说话神态的注意,起到强调的作用。

    二、    省略号——恰当运用,富有韵味

    莫言小说作品中省略号的运用非常精妙,从而表达出无穷多变的韵味,耐人品读。

    1、表达因情绪激动紧张造成的言语不连贯现象。如:

    (1)他听到我外曾祖父舌头僵硬地说:“闺女……你……一泡尿尿了这半天……你公公……要送咱家一头大黑骡子……”

    (《红高粱》)

    (2)“你……不是去乡镇了吗?怎么跑到这里来……”我浑身发紧发冷,牙齿打战,下颌僵硬,嘴巴笨拙。

    (《姑妈的宝刀》)

    (3)八婶呜咽着说:“我是有错处……但你们想想:他爹走时我才十九随!后来又背上地主分子帽子……要吃,要活……我是没法子……”

    (《姑妈的宝刀》)

    例(1)中的省略号形象地传达出“外曾祖父”喝酒之后,思维神智不清,说话舌头打卷儿,说话断断续续的状态;例(2)中的省略号生动的描绘了“我”震惊的神情,因震惊而导致“我”说话不连贯,导致语流的断层,同时例句中的省略号和后面“浑身发紧发冷,牙齿打战,下颌僵硬,嘴巴笨拙”前后呼应,运用省略号的形和语言文字的意巧妙的刻画了“我”当时的神情;例(3)中运用了三个省略号,深入细腻的刻画了“八婶呜咽”的场景并自然而然流露出八婶内心的委屈和痛苦,不禁引起读者对八婶遭遇的同情,达到情感共鸣的艺术表达效果。

    2、“生动地”表现由于为难、羞涩而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讲话情态,使描写更加逼真,人物的个性更加突出。如:

    (1)衙役头儿在咱家的面前打了一个深深的躬,嘴里叨叨着:

    “老……老……先生,请问,把您要的东西抬进来吗?”

    俺歪歪嘴角,把冷笑藏在心中。俺知道这狗嘴里那一串“老”字的意思,他想叫俺“老爷”,但俺分明不是老爷;他想唤俺老赵,但俺又坐着皇上赏赐的椅子。他只好称呼俺老先生了。好一个聪明的杂种啊!俺微微地抬抬手,说:“搬进来吧。”

    (《檀香刑》P351)

    (2)口齿含糊地说:“余司令……不是张某不尽心,只是令郎这伤……张某医术不精,又没有药……司令另请高明吧……”

    “余司令……这没法缝进去……”

    (《红高粱家族》)

    (3)“玉玲,我对不起你……我这次回来,是向你赔罪的……”

    (《四十一炮》)

    上述三例的省略号都表达了说话者由于有难言之处而说话不连贯,出现语流断层的现象,非常生动地传达出说话人当时的心理状态,提高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1)句中省略号向读者展现出衙役头儿激烈的内心斗争情景,由于赵甲的特殊身份,衙役头儿一时间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称呼来称呼赵甲,这个称呼既不能抬高赵甲的身份,又不能贬低赵甲的身价。眼看就要到赵甲面前,这就使得衙役头儿左右为难、内心煎熬,因此只能“叨叨着”,最终“叨叨”出来一个“老……老……先生”。文中的省略号既替行文省略了冗杂的语言文字叙述,又生动地传达出了人物形象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既简单又传神;(2)句中,在简短的四句话中使用了六个省略号,其中三个省略号用在句子中间,三个用在句子末尾。如:“余司令……不是张某不尽心” “只是令郎这伤……”“余司令……这没法缝进去”,省略号用在名词性短语之后,其中两个用在称呼语“余司令”之后,延长说话的停顿时间,给张医生以充足的时间来组织自己的言辞,期望不会给余司令造成伤害,同时也表达出张医生难于启齿的内心矛盾,不想告诉余司令自己无力挽救令郎的伤,但又必须告诉余司令,要让他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省略号的运用向读者无声的传达出张医生犹豫不决、难于言表的内心情感,渲染了当时尴尬、凝重的气氛;(3)句中是父亲和骡子姑姑私奔之后,带着他们的女儿回来之后,见到母亲的情景,两处省略号的运用,表达了一个大男人内心尴尬、悔悟时说话吞吞吐吐的状态,形象的描绘了“父亲”当时内心紧张、尴尬的心情。

    3、省略号可以代替已知的或比较次要的内容,起到突出重点,避免不必要的罗列或语义上的重复的作用。如:

    (1)猛地往后一跳——嘭!俺的耳朵里一声巨响,眼前金星乱冒——娘啊!俺口吐白沫子昏了过去……

    (《檀香刑》)

    (2)各种各样的情感,诸如怜悯、恐怖、感动……如同一条条小小溪流,从岩峰里汩汩渗出。

    (《檀香刑》)

    (3)无怪乎袁大人在晓谕高密百姓的告示里说:“……尔等须知,德人船坚炮利,所向无敌。尔等多滋一回事,就多吃一次亏。稍明事理者,不待谆谆劝谕。岂不闻俗言曰:‘老实常常在,刚强惹事端’,此至理名言望尔等牢记在心……”

    (《檀香刑》)

    (4)白米二百斤,

    白面二百斤,

    鸡蛋一篮子,

    牛肉一大方用一个大盆盛着,

    一口十八印的大锅两个人抬着。

    ……

    还有人参半斤在宋三的怀里揣着。

    (《檀香刑》)

    上述四个例句中的省略号主要起到省略重复内容,以达到突出重点内容的作用。(1)句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在下文即将有所交代,此外,此处运用省略号也符合人的生理常识,“我”口吐白沫晕过去之后,其意识状态肯定已经断片,用省略号更加准确恰当,同时也提高了行文的视觉艺术效果;(2)句中省略号与上文“各种各样的情感”前后呼应,省略号之前,已经列出“怜悯、恐怖、感动”等三种感情,省略号所代表的情感有无限之多,这就给读者以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凭自己的感觉去想象那各种各样的情感,耐人寻味;(3)句中的省略号既省略了一些无需列举出来的内容,同时省略号在行文中的隔断作用,使得读者更加关注下文的内容——半斤人参在宋三的怀里揣着,这半斤人参是作者下边重点叙述的内容,从中表现了宋三的奸猾老道的性格特点;(4)句中前文列举了一串关于各种各样的吃食,行文后用一省略号来代替其冗杂的内容,恰到好处。

    4、用省略号取代一些粗俗低级、恐怖吓人的描写,使语言表达更美、更含蓄委婉一些。如:

    (1)“你不想大老爷这个人,难道你不想大老爷那条辫子?你不想大老爷的辫子,难道不想大老爷的那部胡须?你不想大老爷的胡须,难道你不想大老爷的……”

    (《檀香刑》)

    (2)“他年长,你年轻……” 孙媚娘明白了夫人的暗示,不由得脸皮发烫,不知该说什么好。

    (《檀香刑》)

    (3)老革命丘大爷糊糊涂涂地问——大黄狗耸动着颈上的毛呜呜发威——她惊叫一声,手忙脚乱地拉起被单子蒙住了身体,像电影里常见的那样——她的身体在被单下哆嗦——就在那一瞬间他看到了那熟悉极了的肉体……那丰满的……结实的……芳香的……犹如万箭穿心,空前的悲壮——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蓝色的光芒。

    (《酒国》)

    省略号的使用用来代替一些粗俗低级、恐怖吓人的描写,使作品的语言表达更含蓄、更委婉,同时也符合语言发展的要求。(1)(2)(3)中的省略号都省略了一些难于启齿的话语,保证了语言使用的健康性,显示了语言表达的含蓄美和委婉美,为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5、省略号可以简单明了地标出谈话中间出现的“沉默无语”,为“沉默无语”留下时间上的位置。如:

    (1)“这些年……过得还不错吧?”我嗫嚅着。

    (《姑妈的宝刀》)

    (2)“……榴嫚姐,”顿了一会儿才想起她的名字。

    (《姑妈的宝刀》)

    (3)“……没有,乐乐,叔叔连一个柜子也没打死。”

    “没有……”

    (《姑妈的宝刀》)

    省略号的恰当运用可以为说话人延长思考的时间,表示“沉默无语”的情景,为传达人物形象内心的复杂情绪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1)中的“我”由于多年没有见小姑,乍一见面,略显生分,省略号的运用巧妙的传达出两个人之间沉默无语的尴尬片段;(2)(3)两句中的省略号都用在行文开始之前,为“我”的尴尬预留时间,表示“我”的沉默无语和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2)句省略号表示我为想不到“榴嫚姐”的名字而沉默尴尬,给予时间上的提示;(3)句中省略号主要表示“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乐乐”的问题,省略号的使用表示“我”我一开始的沉默和思考的时间,在思考过程中“我”内心矛盾斗争的激烈程度可由读者自由想象。

    6、表示声音的延续和重复。如:

    (1)“小甲……小甲……”

    “小甲啊小甲……”

    (《檀香刑》)

    (2)“骂一声无情无意的小钱丁……儿贼你飞蛾投火自投罗网落在了俺手里……血海的深仇今日要报……”孙丙唱着猫腔调,提着枣木棍子冲了过来,“贼子啊……”

    (《檀香刑》)

    (3)三天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音响、每一种味道都在她的脑子里重现……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大……嘀嘀嗒嗒……哞哞哈哈……吗哩哇啦……咿咿呀呀……叽里呱啦……直吹得绿高粱变成了红高粱。

    (《红高粱》)

    省略号的基本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的延续和重复,莫言小说作品中,省略号也具有此种用法。如(1)(2)(3)三个句子,其中(1)表示喊叫人时,声音的延续及回音的重复;(2)句省略号主要表示演唱戏曲时,声音的延长及婉转悦耳动听;(3)句中的省略号既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也形象的描绘出人类大脑在回忆时,思维断片的现象,运用省略号就恰当的描绘了这一客观事实,显现了人类大脑思维的线路图。

    7、表示话语中途被打断。如:

    (1)“村长,俺不知道,那个地方,不是俺家的地,俺掌柜的要埋藏财宝,也不会埋藏在那个地方……” “啪!”是拍桌子的声音。

    “不说就把她吊起来!”

    “把她的指头夹起来!”

    (《四十一炮》)

    (2)“是狗咬的?生疮啦?上树拉的?你这个小可怜……”

    “菊子,是不是看上他了?想招个小女婿吗?那可够你熬的,这只小鸭子上架要得几年哩……”

    响起了“噼噼啪啪”的敲打石头声。

    (《欢乐》)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省略号,主要涉及到省略号的特殊用法,其一是表示说话人突然被打断,省略其说话内容。(1)中的省略号表示白氏在说话过程中,因被“村长”“啪”的拍桌子声音突然打断,省略白氏的说话内容,也表示了白氏因受惊而不知所措的神态;(2)中的菊子在和小男孩谈话过程中,被旁边的妇女的打趣的言语打断,用省略号来表示这一状况,恰到好处的表示了说话人被硬生生的打断话语,不得不保持沉默。

    8、巧妙地运用省略号还能为读者留下回味、思考、推测、想想的余地,使语言表达深刻、隽永,“言已尽而意无穷”。如:

    (1)“进去后好好应答,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嘛……”大人的眼睛在昏暗中闪闪发光。“大人,不知让小的……”,“闭住你的嘴,”大人冷冷地说,“如果我是你,就什么也不说除非是太后和皇上问话!”难道是……

    (《檀香刑》)

    (2)“我看呐,”太后冷冷地说,“你就把你腾出来的这把椅子赏给他吧!”……

    (《檀香刑》P374)

    (3)“你还是做它们的丈夫吧!”……

    (《檀香刑》)

    (4)“你真聪明。这根骨头,是皇太后赏给我的,上边虽然肉不多,但味道很不错,你慢慢享用吧!”……

    (《檀香刑》)

    莫言在其小说中,还特别注重运用省略号留白省略、耐人寻味的作用,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上述六个例句集中体现了省略号这一方面的特点。(1)句中省略号“不该说的嘛……”“难道是……”省略号中充满了猜想、推测的意味;(2)(3)(4)中的省略号在行文中另起一行,独立成段, 都是在上级领导对下级人员所说的话之后,这种情况下的省略号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的说话含蓄、隐晦的特点,给下属人员留下回味、思考、推测的余地,使得语言表达更加深刻、隽永,达到“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三、    括号——标注内容,补充说明

    括号可以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其作用为:“标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写文章写到某个地方, 为了让读者对文章所讲的内容了解得更透彻, 有时需要加个注释。为了把正文和注释部分区分开来, 注释部分要用括号括起来。”[苏培成:《标点符号实用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5页。]括号和句子的结构没有关系,阅读的时候,不需要读出来。在莫言小说作品中,句内括号多次出现在其作品中,其作用不止表示注释,还有起到修辞作用的效果。括号的巧妙运用使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入木三分、惟妙惟肖,从而提高小说的整体艺术水平,充分显示出括号的表意潜力。

    根据括号与行文的关系,我们试图把莫言小说中的括号作出以下几种分类:

    1、表示注释、参考、提示,括号里面的内容为前文提供进一步的说明性分析,使得文字意思更加准确恰当,起到注释、参考、提示的作用。如:

    (1)从河里到地里一个来回三里路,一天要跑几十个来回,就这样连挑了半个月,我的那件花格子小褂(你用它擦过贝壳上的泥)肩头上已经补了两层补丁,我柔嫩的肩膀上也磨出了老茧。

    (《姑妈的宝刀》)

    (2)小姐出的是香汗,农民出的是臭汗,高等人放的是香屁,低等人放的是臭屁,(“有钱人放了一个屁,鸡蛋黄味鹦哥声;马瘦毛长耷拉鬃,穷人说话不中听。”)臭汗香汗,香屁臭屁,混合成一股五彩缤纷的气流,在你的身前身后头上投下ranlong般蜿蜒。

    (《欢乐·爆炸》)

    (3)我(姑姑)就说:奶奶,娘,别哭了,哭管什么用?哭能哭出翅膀来吗?哭

    能哭倒万里长城吗?

    (《蛙》)

    这三个例子中的括号内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解释说明前文,不仅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准确,同时也给前文中的词语带上了特定的色彩。(1)中的括号更加准确的向读者说明了那件褂子是“你”擦过泥的褂子,从上下文情景来看,括号内的解释强调了“我”对这件褂子的珍惜,更是突显“我”对“你”无法诉说的思念,只有用这件你曾经使用的褂子来寄托;(2)中的括号的内容对前文进一步提炼,看起来语言更加精炼、有节奏感;(3)中的括号内的“姑姑”是对“我”的标注解释,以免使读者产生误解。

    2、具有补充性作用,括号里面的内容是对前文人物的语言给予神态、动作、心理等的生动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特点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如:

    (1)告你说吧,俺这个嫚(她指指怀里的女孩)是花两千块钱买来的(看看紫荆不解的神情,双儿笑起来),不明白?罚款呀,生二胎罚款两千元,不交钱不给落户口,俺村里呀,三胎四胎都有啦。姐姐,你们为什么还不生?噢(她恍然大悟),你是军官太太,不能跟我们这些庄户老婆比呀。(快走吧,啰嗦起来就没完,男人说。)你着什么急,俺姐妹好几年不见啦,想多说几句话呢。(紫荆提着一罐虾酱)双儿说,紫荆姐,你提这罐虾酱,没准就是俺老头子从北海贩来的。(双儿把嘴巴附到紫荆耳边)紫荆姐,往后你千万别到集上买虾酱,集上卖的虾酱,掺盐加水,骗人骗狠啦。(走吧,男人恼怒地说。)走啦,紫荆姐,(双儿拍着女孩的屁股说)叫大姨。(女孩呜噜着,嘴里含着一根粉红色的指头。)她提着那罐掺盐加水的虾酱,望着双儿一家消融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

    (《欢乐·金发婴儿》)

    (2)俺这个掌柜的,骑着摩托车贩虾酱,哪一个月也挣这个数,(她伸出五个指头,男人责备地瞪了她一眼。)你瞪什么眼?紫荆姐又不是外人!(男人笨拙地笑起来)紫荆姐,你还空着怀?

    (《欢乐·金发婴儿》)

    这两个例子中,括号里面的内容对前文起到一个补充性说明的作用,括号里面有对人物形象的动作、神态的进一步说明,使人物形象的特点更加鲜明。如“告你说吧,俺这个嫚(她指指怀里的女孩)是花两千块钱买来的(看看紫荆不解的神情,双儿笑起来),不明白?”“双儿”的语言加上括号内对其动作、神态的描写使得“双儿”这一人物活灵活现,极具生活化特色。

    莫言小说中的括号,有一些是为避免行文歧义而添加的,我们把这种括号也归为补充性括号。如:

    (1)陈国忠还在履行着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职责,贫农带(代)表,负责打钟,带着他的狗。

    (《与大师约会》)

    (2)(因为)小石匠对得正,桥洞里(又)瞄得准,(所以)半桶水几乎没浪费一滴。

    (《透明的红萝卜》)

    例(1)中括号里的“代”字是为纠正行文“带”的错误而添加进去的,保证了语言的正确使用;例(2)中的括号是为使行文流畅而添加的关联词“因为”“又”“所以”,给读者以引导,避免误解。

    3、表示多个人物声音组接并置,具有分镜头的效果。利用电影中蒙太奇技术,多个人物同时出场,同时说话,同时行动,形成不同的镜头,给读者以电影动态感。如:

    (1)她把头巾抖开,蒙在脸上,静听着黄毛唱。(有一个大姐二十八,男人闯外不在家。)阳光很快就把蓝色的头巾晒热,她的脸在蓝头巾下感到了太阳的温暖,呼出的气流把头巾吹得轻轻翕动,尽管她紧闭着眼,还是感觉到无数个绿色的光点在蓝头巾上跳动。(那天她坐在窗下纺木棉花,头插一朵石榴花。)飞鸟在空中追逐嬉闹的叽喳声如乱箭一般射下来,空气像蜜蜂王一样嗡嗡地叫着。(小蜜蜂飞来飞去总不落下,撩得大姐心乱如麻。)你叫吧,你叫吧,她的鼻子酸得要命,心中有架六弦琴,被猫爪子撩拨着,低弦抽噎哽咽,高弦尖声嘶叫,她恨不得把衣服撕成缕缕条条,一把扬到空中,让它们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乱纷纷飘散。(蜜蜂,蜜蜂,要采花就采花,不采花就飞去吧。)

    (《欢乐·金发婴儿》)

    (2)于是,就吹就唱。(小河里的水呀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河)车头激起雪白的浪花,车后留下黄色的浊流。(解放觉进山来,帮助咱们闹秋收)大卡车过完后,两辆小吉普车也呆头呆脑下了河。[……](拉起了家常话,多少往事涌上心头)“糟糕!”一个首长说,另一个首长说:“他妈的笨蛋!让王猴子派人把车抬上去。”(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很快地就有几十个解放军在河水中推那辆撒了气的吉普车,解放军都是穿着军装下了河,河水仅仅没膝,但他们都湿到胸口,湿后变深了颜色的军衣紧贴在身上,显出了肥的瘦的腿和臀。(你们是俺们的亲骨肉,你们是俺们的贴心人)那几个穿白大褂的人把那个水淋淋的司机抬上一辆涂着红十字的汽车。(党的恩情说不尽,见到你们总觉得格外亲)首长们转过神来,看样子准备过桥去,我提着笛子,暖张着口,怔怔地看着首长。

    (《姑妈的宝刀》)

    (3)塑像离他们大约还有五十米的光景,就在水泥路右侧的湖水中,他已听到了男人女人的喧嚷生,听到了照相机的咔嚓声。(嗲一点,嗲一点吆!哎,好!控制住面部肌肉,别动——咔嚓——阿玲,亲爱的阿玲,看着我,稍微有点表演,嘴张开一点,对,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对,像六月天渴望喝冰镇汽水,注意——咔嚓——)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从他右边传来,战士们的步伐全乱了。

    (《欢乐·金发婴儿》)

    (4)杨助理说:“老大,我警告你们哥俩——老二呢(出去耍了,大哥说)?你们把高马打得可是不轻!”

    (《天堂蒜薹之歌》)

    例(1)句描写的是紫荆躺在草地上的场景及其内心活动,括号里面的内容却是黄毛的唱词,一个画面、两个人物、两种声音形成多人物、多声道的组接拼置,酷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此外,括号里面黄毛的唱词和紫荆的内心感受相互映衬,隐隐道出自己对对方的感情,具有比喻意义;例(2)这段话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热闹欢乐的场面,其中有卡车、吉普车、军人、学生、乐器等等,学生的歌唱声、车辆的轰鸣声、首长的说话声连成一片,热热闹闹,其乐融融;例(3)中的括号里面的内容表示的是远处的声音,是“我”的思维感知到的声音,把眼前的“我”和远处的喧闹的人群联系在一起,两个镜头、一个画面形成“静”与“动”、“近”和“远”的对比,用外面花花世界的繁闹多彩衬托军队生活的枯燥单调;例(4)中括号内容为大哥回答杨助理的问话,简单明了地展示出当时说话的情况,杨助理根本就没有给“大哥”回答的时间,只是接着说自己的话,隐隐暗示着他瞧不起大哥,显示了杨助理性格中丑陋的一面。

    莫言的小说中还运用了双括号,即中括号和圆括号同时运用的情况。如:

    哈哈哈哈哈……操你的妈![(他昂起头,眼里淌着混浊的眼泪,狂笑着,用力拍打着自己的屁股。)你手扶他的破烂大门,蛇蝎毒汁般的眼泪喷泉般涌出,你不知为谁而哭]操你们的妈!

    (《欢乐·爆炸》)

    两个括号里面的内容详尽地描写了两个人物的神态动作,两者形成对比,一个淌着眼泪狂笑不止,一个眼泪喷涌而出却不知为谁而哭,这种异化的人物性格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普遍性,人不把人当人看,高大同便是这其中的一个不幸的人。

    四 、 引号——似引非引,效果独特

    在文章中,引号的使用频率远远超不过逗号和句号,但引号的恰当运用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更加耐人寻味,是语言文字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一道亮丽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用法有四种:1.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2.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3.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莫言小说中引号的使用情况:

    1.标示直接引用人物的对话,即放在引号里边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这类用法是引号的最基本的用法。如:

    我爹胸有成竹地说:“我的地一分一厘也不丢,但也绝不会在公家的地里留下一个牛脚印!”“这可是你说的!”洪泰岳道。“是我亲口说的。”我爹道。“金龙,你跟着他们,”洪泰岳道,“只要他的牛蹄踩到公家的地里——”他说,“蓝脸,你的牛蹄如果踩到公家地里怎么处置啊?”“把我的牛腿铲断!”我爹斩钉截铁地说。

    (《生死疲劳》)

    2.标示语句中要着重指出或强调的部分,起到着重号的作用。如:

    他是八婶的私生子,名字叫熬儿。盼儿和熬儿都已娶妻生子,他们的孩子都姓八叔的姓——“管”。

    (《姑妈的宝刀·遥远的亲人》)

    “管”字用双引号标注,前面又有破折号与前文内容隔开,首先给读者以视觉冲击,其次通过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读者可以发现,八婶一直把自己当做是八叔的媳妇,是残酷的现实让她做出了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反映了八婶的无奈和其生活的艰辛。

    在莫言小说中,双引号标注拟声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拟声词用双引号标注不仅能够引起读者的重视,还似乎给读者一种听觉上的真实感。如:

    (1)娘儿们把麦子往铡刀下一送,按铡的娘儿们一手叉腰,单手握着铡刀柄,手腕一抖,屁股一翘,大奶子像小白兔一样跳了两下,“嚓”,麦个子拦腰切断,根是根,穗是穗。

    (《姑妈的宝刀·大风》)

    (2)爹一咬牙,一瞪眼,一抖腕,“噗嗤”一声,就把刀子戳进了马魁三的胸膛。(《与大师约会》)

    (3)在九孔桥上,刚刚在紫穗树丛里耽误了时间的刘太阳骑着车子“嘎嘎啦啦”地赶上来,桥很窄,他不得不跳下车子。

    (《欢乐》)

    (4)他翻来覆去的数着桥洞,从两片嘴唇间“叭儿叭儿”地吐出一个个小泡泡儿。(《欢乐》)

    (5)黑孩兴奋地“噢”了一声。他的鸡胸脯一起一伏,嘴和鼻孔像风箱一样“呼哧呼哧”喷着气。

    (《欢乐》)

    (6)我的刀子对着他的肚子捅过去,但他一伸手就抓住了我的手脖子,顺势往上一提,只听的“嘎巴”一声响,我的胳膊,就脱了他娘的臼了。

    (《四十一炮》)

    双引号标注拟声词,不仅把拟声词和语句中其他词语区别开来,给读者以视觉冲击,更是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声态效果,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1)中“嚓”单独成句并用双引号标注,从侧面显示了“爷爷”所捆的麦个儿既整齐又紧实,给铡麦穗的女人们省下不少力气,同时又给人一种短促有力、干净利落的艺术效果;(2)句中“噗嗤”形容刀子进入人体时的声音,文中用双引号标示出来,无疑是为了突显这一动作的迅速之感。整句话由五个句子组成,其中有四个句子是短句,最多为四个字,短句本就给人以急促之感,文中“噗嗤”一词顺承前文所营造的氛围,从视觉和听觉上表达出手段的残酷;(3)句中“嘎嘎啦啦”从侧面反映出刘太阳的自行车已经破烂不堪,甚至到叮当乱响的程度;(4)句中“叭儿叭儿”一词形象的反映小孩子玩耍时的一种神态,从侧面也显示了黑孩儿现在一个人数桥洞的安静快乐和怡然自得的心情;(5)句中“噢”加上双引号明显和其他词语区别开来,形象地刻画出人类高兴时候的第一反映,但是这种高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却仅仅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噢”,之后再没有其他表示,这就引人深思,联系上下文可知,黑孩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造就了现在的不善言语、怯弱怕人的他,给他本应该快乐的童年扯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6)句“嘎巴”一声响,生动的传达出胳膊折断时的瞬间的声音,给读者听觉上的逼真感,进而引导读者想象当时的情景,达到引起读者共鸣的艺术效果。

    3.标示特定称谓。如:

    (1)不久,在我们村插队的一帮知青试验成功了一种特效菌肥“5248”,说是比日本尿素的肥效还要高一百多倍,把一棵地瓜秧的根儿放在“5428”的水里蘸蘸,栽到地里去,两个月后,长出来的地瓜就像石磙子似的。

    (《与大师约会》)

    (2)“扁担六”来了。“王老五”来了。“大黑驴”来了。“程秀才”来了。“老法海”来了。“猴子猫”来了。……街上晃动着许多她熟悉的面孔,独独缺少两张她最熟悉的面孔——老耿和他儿子小耿的面孔。

    (《与大师约会》)

    (3)天亮之后,老婆要去“黑天愁村”搬先生,大成说:“我自己慢慢悠逛着去吧。”“黑天愁”距“三份”三里路,三里路的两边,都是一个连一个的水洼子。

    (《与大师约会》)

    (4)父亲说“五乱子”是个有决断的人,他看了爷爷的病说:“怎么不去请‘大咬人’呢?”大爷爷说:“‘大咬人’难请,他不治经别人的受治过的病。”“五乱子”说:“我去请吧。”

    (《与大师约会》)

    上述四个例句中的引号的主要作用是标示特定称谓。(1)中的“5428”是一批下乡知青试验出的一种肥料;(2)和(4)中“扁担六”、“王老五”、“大黑驴”、“程秀才”、“老法海”、“猴子猫”“五乱子”“大咬人”都是人名;(3)中的“黑天愁”、“三份”都是村名。如果这些称谓去掉双引号,则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麻烦,甚至会使得读者不知作者所云,而用双引号标示,不仅使行文表达清楚明白,同时也形象地引出这些事物和人物的个性特点。双引号的使用也使得文章表达变化多端,在密密麻麻的语言文字中给读者带来不少视觉新鲜感,如“5428”等数字符号的运用,莫言小说中还有英文符号的运用,如:“标点符号代替语言文字”部分中例(3)。

    4.标示词语具有某种特殊含义,这类引号多是运用了修辞手法。如:

    (1)爷爷和父亲用假参军的诡计,混入胶高大队,在光天化日之下,绑走了大队长江小脚,又用假投诚的方式,混入了冷支队,同样在光天化日之下,绑了冷麻子的票。

    这两张“票”,换来了大量的枪弹和战马,换来了爷爷在威名大振的铁板会里说一不二的地位。

    (《红高粱家族》)

    (2)张大力带我么去割草,总是先给我们“保养机器”,烧麦粒吃,新鲜麦穗,放火上一燎,搓掉糠皮,半生半熟,白汁丰富,味道鲜美,没麦粒吃了就烧玉米赤,烧地瓜吃,烧豆子吃,反正都是生产队的,不吃白不吃,吃饱了省下家里的口粮。

    (《姑妈的宝刀·月光斩》)

    (3)女人们以黑孩为话题议论着人世的艰难和造就这艰难的种种原因,这些“娘儿们哲学”里,永恒真理羼杂着胡说八道,菊子姑娘一点都没往耳里入,她很留意地观察着孩子。

    (《欢乐》)

    (4)狗和鱼都不怕我,我确凿凿地嗅到狗腥气和鱼腥气,甚至产生一脚踢它进水中抓鱼的恶劣想法。又想还是“狗道”一些吧,而这时,狗卷起尾巴抬起脸,冷冷地瞅我一眼,一步步走上桥去。

    (《姑妈的宝刀》)

    上面四个例子中的引号所引出的词语或短语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含义,其所表示的意义已经具有修辞方面的作用。(1)中的“票”字有两个,其中第一个“票”字没有用双引号,第二个“票”字用双引号标示,其原因为第一个“票”字有定语“冷麻子”修饰,这就限定了“票”的含义是指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第二个“票”字所出现的语言环境没有相似的限定语修饰,因此作者用双引号标示,既明确了其含义,同时又具有修辞学意义,表达了对这两张“票”的重视及其所给爷爷带来的丰厚回报;例(2)中的“保养机器”实指为具有一定动力的机械品进行修理保养,在文中作者加上双引号,能够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白其必有特殊含义,根据下文可以知道,“保养机器”指我们几个孩子劳动时提前吃的一些烧麦穗、地瓜等东西;例(3)和(4)中引号内的短语运用了修辞手段,既丰富了词语的意义,又提高了词语的创新性,增加了文章表达的艺术效果。一般情况下,“哲学”不用“娘儿们”修饰,日常生活中有“人道”一说,而不存在“狗道”一词,“娘儿们哲学”、“狗道”可以说是莫言自己在语言词语运用上的创新之处。“娘儿们哲学”精炼的概括了女人世界中公认的一些真理圣言,形象地显示出女人世界中的深不可测,以及男人对女人那个世界的不可理解;“狗道”模仿“人道”一词的说法,给读者带来一丝俏皮的感觉,同时又传达了作者的意思,一举两得。

    标号的特殊运用

    莫言善于特别运用一些符号达到特定的修辞目的。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代替语言文字,独立担任句子成分

    在莫言的小说中,作者适时的运用一些符号成分取代语言文字而独立充当句子成分,这样既避免“言不尽意”现象的发生又减少行文叙述的负担,同时还生动形象的传达出作者的意思,并且还保护了语言健康发展的趋势。如:

    (1)目光一接触了绿色,你的心又像穿马靴的脚一样猛跺你的胃,你感到身体像被热尿浇着的水蛭一样缩成一个团,缩成一个“a”,一个蜗牛,伸着两只胆战心惊的触角。

    (《欢乐·欢乐》)

    (2)老太婆在骂鸡:臊X,浪到哪里去啦,也不来家下蛋。

    (《欢乐·欢乐》)

    (3)凸牙床女人像发情的母驴一样嚼着泡沫,骂嫂子:养汉子X!你那个娜妮是小老杜的中!当我不知道!全世界都知道你借种下田。

    (《欢乐·欢乐》)

    (4)酒味里含着蛋白质、脂类、酸类、酚类,还有钙、磷、镁、钠、钾、氯、硫、铁、铜、锰、锌、碘、钴,还含有维生素a、b、c、d、e、f,以及其它物质——我们再这里班门弄斧啦,酒里到底含有什么,你们的袁双鱼教授最清楚。

    (《酒国》)

    上述四个例子是莫言小说中出现的代替语言文字的符号,其中(1)句中用符号“a”直观形象地描写出身体蜷缩的形状,若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符号“a”,估计需要大费口舌了;例(2)(3)两例中用符号“X”取代语言文字,避免行文语言过于低俗、粗糙,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至于产生反感,有助于文学作品语言健康性的发展;例(4)中用英文字母“a、b、c、d、e、f”来充当句子成分,既符合日常生活常识又节约了语言文字,用六个字母符号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的意思,这里可以看出莫言写作时幽默调侃的风格。

    二、标点叠用

    所谓标点叠用,指在一句话中连续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点,我们称为标点叠用。标点符号的叠加使用具有强烈的修辞效果,蕴含着深刻的含义,体现出特殊的感情。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莫言小说作品中标点叠加使用的美妙故事。如:

    (1)我在树上大声喊叫着:小常!小常!大叫驴!好啊!人群中爆发了一阵欢呼。车上的红卫兵在“大叫驴”的率领下喊起了口号:打倒驴头县长陈光弟!——打倒驴头县长陈光弟!!——打倒奸驴犯陈光弟!——打倒奸驴犯陈光弟!!

    (《生死疲劳》)

    (2)春生和刘朴齐声喊:

    “大人——!”

    (《檀香刑》)

    (3)老郑从腰里摘下高压电棒,在手里舞弄着,说:

    “我数一二三,数到你要是还不站起来,我就叫你尝尝滋味。”

    “一——!”

    “你电吧!电吧!电吧!”

    “二——!”

    “你电吧!”

    “三——!”老郑喊着,同时把电棒对准四神的脸,四婶怪叫一声,就地打了一个滚,双手按地,飞快地爬起来。

    (《天堂蒜薹之歌》)

    (4)我父亲听到爷爷压低了嗓门的呼唤声:

    “豆官——!”

    (《红高粱家族》)

    (5)我们吃完了老天爷配给我们的肉就回去,什么将来不将来的,我们不去想它?——我看着父亲哭笑不得的神情,心中感到十分快乐。

    (《四十一炮》)

    (6)我认为,被告人高马高呼‘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官僚主义!’是农民觉醒的进步表现,并不构成反革命煽动罪!难道贪官污吏不该打倒?!难道官僚主义不该反对?!当然,我没有得到被告人高马的委托,因此我的法眼也不是为被告人高马辩护。

    (《天堂蒜薹之歌》)

    (7)“跑,跑到哪里去?!”上官吕氏不满地说,“福生堂家当然要跑,我们跑什么?上官家打铁种地为生,一不欠皇粮,二不欠国税,谁当官,咱都为民。日本人不也是人吗?日本人占了东北乡,还不是要依靠咱老百姓给他们种地交租子?他爹,你是一家之主,我说得对不对?”

    (《丰乳肥臀》)

    (8)四婶无言以对,沉默了半天,才说:“养你干什么呀!?”

    “谁要你们养的?你们当初就该把我塞到尿罐里淹死,也省了我多遭几十年罪!”

    (《天堂蒜薹之歌》)

    (9)小伙子停止跳跃,翻弄着灰白的大眼珠子看着铁窗外那张脸,说:“报告政府,俺没捣乱!”

    “你跳什么!?你叫什么!?”铁窗外的方脸严厉地说。

    (《天堂蒜薹之歌》)

    (10)——老魏,秦胖子郑重其事地说,别油嘴滑舌啦,这是个好机会,既然你那老同学点名请你,说明你在他的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趁着这个机会拉上关系,将来肯定没你的亏吃,没准儿老哥还要跟你沾光呢,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你想想他手里的权力有多大吧!……

    (《与大师约会》)

    (11)她站在我的墓前,脸色苍惨白,犹如一尊大理石的雕像……。就在我被自己想象出来的情景感动的热泪盈眶的时候,她已经来到了医院的门口。

    (《与大师约会》)

    例(1)中共用了十个叹号,表达了人们强烈的感情,其中有四处是标点的叠加使用,“!——”的连用显示了人们对县长陈光弟的强烈不满和这种不满情绪的宣泄都隐含在这两个标点中,后面的“!!——”更是加强了这种表达效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怒意,发人深省。(2)、(3)、(4)三个例子是“——!”的组合连用,其中“——”表示了声音的延长,“!”表示强烈的思想感情,二者组合在一起,一方面给读者以视觉新奇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感情表达了起到了加强的效果,(2)和(4)中充分展现出找人找不到的急迫心情;(3)中形象的传达出“老郑”数数时故意拉长声音给人恐吓的场面。例(5)体现了问号和破折号的组合使用的修辞艺术,蕴含着“我们不能够去想那些未知的将来”或者“我们即使想也想不明白”又或“我们不应该想,但还是忍不住去想”,其中“——”的使用又使下文的转折显得含蓄委婉,给读者留下思维上的适应时间。例(6)至例(9)四个例子主要体现的是问号和感叹号的组合连续使用。例(6)、(7)是“?!”的组合,其疑问语气为主,感叹语气为辅。尤其是例(6)中,用反问语气“难道……?”表示必须要打倒贪官污吏、官僚主义,之后又加上“!”增强了感情的程度,体现了组合意深的修辞效果;例(8)、(9)是“!?”的组合运用,其感叹语气为主,疑问语气为辅。“养你干什么呀!?”主要表现了四婶对自己儿子的失望之情,进而怀疑自己养他的原因,养他本是为了防老,而现在呢,四婶无言以对,只能沉默……“你跳什么!?你叫什么!?”主要传达了看守员对小伙子的严厉的责备语气,从而使后面的疑问也带有着责备、批评和禁止的语气,体现了组合意深的修辞效果。例(10)中是感叹号和省略号的组合运用,蕴含着“他手里的权力非常大啊!至于大的程度,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后面的省略号既是给“老魏”留下的思考时间,也是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例(11)中是省略号和句号的组合运用,省略号表示了我的思维无边际的想象,正当此时,“我”的想象被“她”的到来给嘎然打断,用上一个句号活灵活现了当时的情。

    三、零标点形式

    莫言的小说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长句,中间没有任何标点标注,即该用标点的地方却没有用标点,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零标点形式。如:

    (1)乡亲们乡亲们乡亲们!白牙药粉白牙药粉白牙药粉!黑牙黄牙影响美观妨碍小

    青年找媳妇大姑娘找婆家请用白牙药粉它使你的牙齿洁白如玉就像我的牙齿一样大家

    都来看我的牙齿大家都来买洁齿白牙药粉!

    (《欢乐》)

    (2)你很沮丧,心里千头万绪,理不清楚,干脆就将乱就乱乱乱乱乱反而不乱了。

    你对哥撒了谎:期中考试分数早已公布,你在复习班八十个学生中,总分名列三十九。

    (《欢乐》)

    (3)小驴蹄子弹着青石板,啪啪啪啪啪啪啪,一片声儿连着响……那些时候她心潮

    难平,像一个妻子盼来了丈夫和儿子。

    (《与大师约会》)

    (4)光荣的人的历史里掺杂了那么多狗的传说和狗的记忆,可恶的狗可敬的狗可怕

    的狗可怜的狗!

    (《红高粱家族》)

    (5)兽医来了兽医来了别哭了小伙子兽医来了。快把骡蹄给兽医让兽医给你把骡蹄

    接上。

    (《酒国》)

    (6)如果生长在别的村庄,我也许还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食肉欲,天让我生长在屠

    宰专业村,触目皆是活着行走的肉和躺着不会行走的肉,鲜血淋漓的肉和冲洗得干干净

    净的肉,用硫磺熏过的肉和没用硫磺熏过的肉,掺了水的肉和没有掺水的肉,用福尔马

    林液浸泡过的肉和没用福尔马林浸泡过的肉,猪肉牛肉羊肉狗肉还有驴肉马肉骆驼

    肉……我们村子里的野狗捡食肉渣胖得毛眼子流油,我却因为捞不到吃肉而瘦骨伶仃。

    (《四十一炮》)

    (7)班长说它奶奶的又酸又涩小管你这个小子别睡着啊再有半个月“秋花皮”就熟

    了有点甜味也酸得厉害还是“金帅”甜再有一个月就熟了“国光”分大小“青香蕉”“红

    香蕉”“大红袍”“印度青”熟得晚甜得像蜂蜜黏糊嘴唇我一头撞到一棵干粗叶茂的苹果

    树上。

    (《白狗秋千架》)

    例(1)中只有三个感叹号在每句句末加以点注,在每一个句子中,作者有意不用标点符号,这形象的地表现出卖牙粉小伙子牙口伶俐、说话节凑短而有力,非常符合他叫卖者的身份特点。例(2)、(3)两句中都是单字连用,中间不用标点表示停顿,体现了零标点的修辞效果。“干脆就将乱就乱乱乱乱乱反而不乱了。”充分显示了“扯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心情;“啪啪啪啪啪啪啪”连续使用,向读者传达出一种轻快舒畅的环境氛围,小驴子哒哒的蹄声敲打着青石板,走向那个等待着自己的人,这种轻快欢乐的喜悦气氛和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现实中没有看到熟悉的面孔时的失落和悲伤的心情。例(4)中“可恶的狗可敬的狗可怕的狗可怜的狗!”中间没有用顿号隔开,而是一气呵成,使“可恶的”和“可敬的”、“可怕的”和“可怜的”形成紧密的对比关系,对狗的感情复杂万千,道出了人和狗之间紧密的关系;例(5)中“兽医来了兽医来了别哭了小伙子兽医来了。”中间没有停顿,表现了说话人急切的心情,从侧面反映出骡子的伤极其严重;例(6)中“猪肉牛肉羊肉狗肉还有驴肉马肉骆驼肉……”中间没有使用标点符号并且后面又用省略号来标注,极言我所生活的地方的肉之多,这是语言文字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例(7)中全段话没有用一个标点,浑然一体,给读者以排山倒海之势,压迫之感,超越了文字效果。

    其他符号的巧置

    莫言小说中除了一般性标点符号的运用外,还运用了一些其他特殊的符号,如:

    (1)“当我想象着我的头戴丁香花环的情人,在那个满嘴臭气的老家伙下呻吟时,我的心,哗哗地流血!哗哗地流啊!让我把这一腔热血流干/让我化成一股白色的轻烟/缭绕在你的身边/”大师将空酒瓶子砸在地上,平子破裂,声音清脆,“让我的心,像这个酒瓶一样破裂吧/”。

    (《与大师约会》)

    巧用斜线划分句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得读者能够在此处停留更多的时间,深刻体会这些文字含义。此外,这种斜线符号往往给人以诗化的感觉,在划分诗歌结构时我们往往会用斜线符号来代替。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是作者的一种诗化的语言,其每一句最后一个字都押韵木“an”,其意义表达更加精炼。斜线的使用也使这种诗化的语言和普通的语言文字区别开来,便于读者阅读。再如:

    (2)近处是许宝娘的不紧不慢的捶布声,嘭-嘭-嘭,嘭-嘭-嘭-;空气里满是麦子花的清香气,混合进杏子的香甜和烟草的辛辣。

    (《与大师约会》)

    (3)正南刮来了一股黑旋风~~那是洪太尉放出的白猫精~~白猫精啊白猫精~~生着白毛红眼睛~~要把咱们的血吸净~~太上老君来显灵~~教练神拳保大清~~杀净那些白猫精~~剥皮挖眼点天灯~~

    (《檀香刑》)

    (4)“天意啊,天意,”孙丙长叹一声,唱道,“割地输金做儿臣~~忍弃这中原众黎民,十年功业一朝尽,求和辱,覆巢恨,只怕这半壁江山也被鲸吞。休欺我沉沉冤狱无时尽,天下还有我岳家军~~乡亲们,你们散了吧!”

    (《檀香刑》)

    (5)后来老兰干脆就不出厂门,我们就在大门口高声喊叫:

    “老兰啊老兰,你出来杀了我们吧~~~老兰啊老兰,你行行好杀了我们吧~ ~~”

    (《四十一炮》)

    例(2)(3)(4)(5)分别是连接号的两种不同形式在行文中的运用,(2)中没有使用破折号来表示捶布的声音,而是用连接号“-”,形象地刻画了“不紧不慢”的捶布的声音;(3)(4)(5)中运用连接号“~”来表示声音的延长,其中(3)(4)是表达猫腔的独特唱法,便于区别一般戏曲的演绎方法,(5)中用三个连续的“~~~”来表示我们声音的延长,传达出一种求死之人的恐怖的心理状态,短波浪线上下波动的形态也反映了我们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这种表达效果是用语言文字无法描述出来的,体现了符号艺术的表达效果。

    本专题主要分析了莫言小说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情况,我们看到了在文学作品中标点符号的神奇表达效果,其作用有时候是语言文字所无法企及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即零标点形式,这种该用标点符号而不用标点符号的情况,更是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因此,一篇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其标点符号能否巧妙运用也是其中关键的一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