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如是我闻-良晤未几,离歌忽起(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其实,朱元璋本质上就不喜欢文人,只要不能为他所用,他就杀心大起。他曾经说过:“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对待不肯出仕的文人,朱元璋基本上都采取了杀的方式,以绝后患。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四人并称“吴中四杰”。高启被腰斩后不久,杨基也很快因事被朱元璋罚去做苦[1]祝允明(祝枝山)《野记》:“魏守(观)欲复府治,兼疏溶城中河。御史张度劾公,有’典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之语。盖以旧治先为伪周所处,而卧龙街西淤川,即旧所谓锦帆泾故也。上大怒,置公极典。高太史启,以作《新府上梁文》与王彝皆与其难。高被截为八段云。”腰斩是最残酷的死刑执行方式之一,即从罪犯腰部将罪犯切成两段或两段以上,其目的是延长罪犯死亡的时间,增加其痛苦(因人体主要器官位于上半身,故腰斩后至死亡尚有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受刑人最终死亡原因是失血性休克,而《包青天》剧中的铡刑亦是腰斩之一种。传闻清代官员俞鸿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受腰斩而死的罪犯。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南学政俞鸿图被判处腰斩,监斩人是邹士恒。俞鸿图身子断成两截后,还用手指蘸血,在地上连写七个“惨”字,之后才慢慢痛苦地死去。事后邹士恒将此情景上奏。雍正皇帝亦恻然不忍,宣布废除腰斩刑。但此事不见正史记载。

    ,一代名家,竟然被折磨死于工地上。过了几年,徐贲被下狱死;张被贬岭南,半路突被召回,他自知难免一死,遂投江自尽。苏州文人润、王谟不肯出仕,都被斩首抄家。

    再谈沈万三与高启的关系。沈万三在世时,好笼络文人雅士,像高这样的江南名士自然也是他倾心奉承的对象。高启本人曾多次受邀到庄做客,与沈万三关系极为密切。而沈氏的塾师王行更是高启至交好,二人年轻时曾同结北郭诗社,情若兄弟。传闻沈万三曾就如何在新廷立足的问题,不止一次地向高启和王行请教。

    明代立国后,沈万三全力巴结朱元璋,不惜花费巨资为朝廷修筑南城墙。但当时他已有极重的危机感,预料到沈家即将有大祸降临,遂一批最心爱的珍宝秘密转移收藏。藏宝之事,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是交代给了实际负责沈家事务的孙女婿周篪。沈家因为家大业大,女都是招婿上门,所生儿子也随沈姓,唯独周篪一系姓周,并迁离周庄,沈家脱离了关系。后来沈氏先后两次遭祸,都未牵连到周篪一系。一富可敌国的沈氏家族灰飞烟灭后,周篪心痛万分,还特意为自己的孙取名周思沈。

    早在洪武一朝,朝廷便已知道有大批沈氏珍宝下落不明。彼时民间多有传言,称明太祖虽抄了沈氏的家,但最值钱的聚宝盆却没有找到。要沈氏后人手中有那座聚宝盆,就能东山再起。

    罗吉甫母亲高氏既为高启后人,多少从祖辈那里知悉一些流传下来沈万三秘事,尤其高氏秘密收藏有当年高启与沈万三、王行等的大量信,更为那些听起来子虚乌有的藏宝传说提供可靠旁证。高氏不愿意子卷入这些事,亦从未提及半字。罗吉甫仅知道母亲是高启后人,高则是明代腰斩第一人。他自幼立誓,学文习武为天为地为苍生,但绝忘先人之仇,今生今世不为明廷效力。后来母亲病故,他收拾遗物,所有信札读过一遍,发现了沈万三藏宝的线索,遂开始了漫游江湖的涯,表面是壮游山河美景,实则寻找藏宝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找到周篪后人,盗到了跟藏宝有关的聚宝盆,只要再找到另一条线,便可以根据聚宝盆上刻画的地图找到藏宝。

    柳如是听到这里,心中“咯噔”一下,她已然明白过来--周道登便是周篪后人,而罗吉甫就是从周府密室盗走“一捧雪”等珍宝的人,他意在聚宝盆,为了遮掩真实目的才顺手取了“一捧雪”等物。而周道登之所以对被窃的珍宝如此紧张,不惜雇佣白面师徒来监视她,目的是要夺回那座指向藏宝地点的聚宝盆,而不是“一捧雪”之类。而当日潜入徐府水西园并站在窗下读书的飞贼,也正是罗吉甫。他所读的是王行的书,大概也是想从中寻到藏宝的线索。

    红娘子则又是另外一种反应,她本来绝难相信罗吉甫会知道什么沈万三藏宝,但其讲出的故事有头有尾,不由得人不信,一时踌躇凝思。

    罗吉甫见她心动,又道:“而今我和隐娘性命都在娘子掌握之中,我绝不敢说一句假话。娘子若是得到沈氏藏宝,那便是一夜之间富可敌国,再也不必做走绳卖艺、受雇于人的营当了。”

    红娘子问道:“你手中已有传说中的聚宝盆?”罗吉甫道:“是的,我将它存放在老家常熟一处隐秘之处。只要娘子肯放过隐娘,我愿意将聚宝盆双手奉上。”

    红娘子道:“你武功高强,我怎知道我一旦放开你,你不会趁机偷袭我?”

    罗吉甫道:“我可以以我母亲及先人高启高公的名字起誓,只要红娘子肯放过隐娘,我愿为驱从,听从娘子使唤。就算娘子要杀我,我也绝不会反抗。娘子如若不信,请把那柄短刀递给我,我斩下自己的右手,从此再无法使用兵刃,娘子便可放心了。”

    红娘子笑道:“这个法子好。”飞索一卷,轻轻一带,便将短刀送到罗吉甫手中。

    罗吉甫拔出短刀,转头看了柳如是一眼,咬咬牙,举刀就朝右手砍去。不及触腕,红娘子挥出飞索,将短刀卷走,笑道:“好啦,我信了你了。我还需要你留着这只手帮我做事呢。”

    罗吉甫道:“既然娘子相信我,何不放了隐娘?”

    红娘子道:“你得先立个毒誓,不过要以柳如是的名义起誓,你若敢违背对我许下的誓言,将来你的隐娘不得好死。嗯,死于刀剑之下倒是宜她了,就如同今日这般吊死吧,死后不得超生。”

    罗吉甫只得按照吩咐说了一遍,红娘子这才割断绳索,放他下来。一落地,便捡起短刀,奔过去割断柳如是颈中绳索,再割断双足绑绳,她下来,掏出她口中渔网。正要去解手上绑索,便听见红娘子喝道:不准解开她的双手。“罗吉甫道:“隐娘不过是个弱女子,不会对娘子造成威胁。”红娘子道:你发誓愿意听我吩咐,我才第一句话,你就不听了吗?“罗吉甫无奈,只得放下短刀。柳如是双眼晶晶发亮,注视着他,问道:“罗公子,你是因为内疚才救我的吗?”罗吉甫道:“隐娘都已经猜到了。”

    柳如是道:“那么那艘画舫也是你送的?”罗吉甫道:“我……我实在知道周府会将财物失窃之事算到隐娘头上。后来辗转听到你又被卖回家院的消息,我觉得愧疚极了,所以买了一艘画舫,托朋友转送给你母。只是想不到隐娘这次会来佘山,我……”

    红娘子早已不耐烦,道:“罗公子,这些婆婆妈妈的往事都过去了,说无益。你杀了我师兄,我不也放下大仇、饶过你性命了吗?咱们该路了,这就走吧。”

    罗吉甫只得道:“隐娘,你多珍重。”又从怀中掏出一册书卷,道:“这《金瓶梅》,就留给娘子做个纪念。”轻轻将书卷放在柳如是身上,叹口气,起身离开。

    柳如是坐在地上,凝视着罗吉甫和红娘子远去,一时陷入了沉思。冬夜里的寒星,散发着针芒般的死光。时光悄悄地流动,不知何处传来了丝竹乐声。每个人都逡巡于自己的命运,该来的来,该走的走,没于无常的浮光掠影中。原来罗吉甫就是那个出其不意拨转了她命运的人,他窃走聚宝盆,改变了她的人生。他又用他自己的一生,换取她生存的机会。他于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份情感,怎样的一份羁绊?能在红娘子手中活下来吗?她还能再见到他吗?

    过了很久,她才想起来要设法脱离险境,挣扎着捡起罗吉甫留下的刀,摸索着割断了绳索,奔出废园,到河边寻船。直到天快亮时,才有一艘路过的小渔船发现了她,将她送来巡检司。

    张岱听了经过,道:“原来这一切都是红娘子在捣鬼。她以为陈锦和郑芝虎勾结出卖她,遂绑架了林雪,要逼迫他二人就范。得知白面不是杀死一线绿的凶手后,便利用白面师徒从你口中得知真相,再将林雪交给白面,引诱他们去对付郑芝虎和陈锦。再将交易时间地点知会给官府。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白面师徒杀了郑芝虎和陈锦,官府又杀了或捉了白面师徒。即使不能如意,她也没有任何损失。而且她事先已有意将陈锦真实姓名泄露给官府,他无论如何难以逃脱。如此深远心机,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当真可惊可怖。罗吉甫失踪,应该也是被红娘子诱走,他担心你的安危,不得不就范,只是他……他……”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唯有长叹一声。

    正好有仆人送来一只礼盒,说是徐府三公子徐来送到船上的。张岱打开略略一看,便令仆人转呈给柳如是,道:“这是三百两黄金,是我之前承诺为隐娘脱籍的赎金。”

    柳如是却合上了盖子,令仆人先行退出,这才问道:“张公子,你之前曾说你有许多江湖朋友,是也不是?”张岱道:“不错。”

    柳如是道:“我想请你的江湖朋友帮我打听罗吉甫的下落,酬金就是这三百金,再加上我的那艘画舫。”

    张岱道:“其实隐娘只要告诉锦衣卫红娘子手中有藏宝地图,他们一定会全力缉捕,即可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何须隐娘自己费心思呢?”

    柳如是道:“如果我将实情告知锦衣卫,他们固然会对付红娘子,可是也一样会对付罗公子。我不希望他有事。”

    张岱道:“他……他对隐娘很重要,是吗?”

    柳如是道:“他用他的性命换回了我的性命,我要报答他。况且,如果不是他,我也不会有机会与张公子相识。”

    她转过头去,凝视着窗外的阳光,眼睛晶晶发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