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暖流又称“湾流”,它早在16世纪就已被发现了。但真正确定了它的走向,并为这条“海中河流”画出图的是曾发明避雷针、参加过起草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大科学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从小就热爱海洋,父亲担心他的安危,千方百计地阻止他实现航海的愿望,先是让他当了印刷工。后由于富兰克林事业上的成功,于1737年被委任为费城邮电局的局长。在检查邮件海上运输时,他发现邮船从北美去伦敦航行时间短,而从伦敦返回时,同样的路程却多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于是富兰克林查阅航海日志,走访有经验的船长,发现这是由一股洋流——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的。去伦敦时是顺流而下,回来则是逆流而上,所以造成了时间上的差别。
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墨西哥湾暖流,富兰克林乘坐邮船往返大西洋,沿途用木桶提水取样,不断测试水温变化,确定暖流的确切流向。他的表兄弟弗尔杰是一艘捕鲸船的船长。在表兄帮助下,富兰克林于1770年绘制出了被人称为“富兰克林—弗尔杰海图”的墨西哥湾暖流图,这是世界上第一幅有关墨西哥湾暖流的精确海图。
200多年来,富兰克林绘制的这幅海图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许多人一直在寻找它。但直到1978年9月,美国一名海洋学家才在法国国立巴黎图书馆发现了这幅海图的两份副本。为什么在200多年里,找不到富兰克林海图的原本,而在法国国立巴黎图书馆却发现两份副本呢?据专家们考证:当这份海图原本刚在伦敦印成时,适逢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夕。为了不让英国皇家海军利用这幅海图迅速横渡大西洋去镇压北美人民,富兰克林忍痛将这份海图销毁,只留下了两份副本,交由巴黎图书馆收藏。美国政府为调查墨西哥湾暖流,曾专门设计了一艘以富兰克林名字命名的潜艇,用现代化仪器探测这股复杂而强大的水流,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
现在的研究表明,墨西哥湾暖流并非完全起源于墨西哥湾,它的绝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当南、北赤道流在大西洋西部汇合之后,便进入加勒比海,通过尤卡坦海峡,其中的一小部分进入墨西哥湾,绝大部分是急转向东流去,从美国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这支进入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起先向北,然后很快向东北方向流去,横跨大西洋,流向西北欧的外海,一直流进寒冷的北冰洋水域。
墨西哥湾暖流规模十分巨大,它宽100多公里,深700米,总流量7400万—9300万立方米/秒,流动速度最快时9.5公里/小时,200米深处流动速度约4公里/小时。墨西哥湾暖流水温很高,特别是冬季,比周围的海水高出8℃。刚出海湾时,水温高达28℃。据估计,墨西哥湾暖流携带的热水水量是世界所有径流总量的120倍,它每年向西北欧海岸输送的热量,每公里约相当于燃烧600万吨煤炭所放出的热量。它像一条巨大的、永不停息的“暖水管”,携带着巨大的热量,温暖了所有经过地区的空气,并在西风的吹送下,将热量传送到西欧和北欧沿海地区。由于它的到来,英吉利海峡两岸的土地每年享受着墨西哥湾暖流带来的巨大热能。如果拿同纬度的加拿大东岸加以对照,差别更为明显: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可低到-10℃,而同纬度的西北欧地区可高到10℃。
墨西哥湾暖流所蕴藏的巨大热能早已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充分开发和利用它积蓄着的热能,造福人类,至今仍是“纸上谈兵”,还有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
知识链接
世界第二大暖流是黑潮暖流,也叫日本暖流。它自北赤道流出,一路经过菲律宾、我国东部、朝鲜、日本,最终到达加拿大西海岸。我国大部沿岸深受它的恩惠,闻名于世的舟山渔场就处在东海的这股暖流中。唐代的日本遣唐使返回祖国及中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教,都利用了黑潮的强流漂泊过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