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地理知识全知道-“保卫地球”运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92年11月13日,1575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其中包括99位诺贝尔获奖者,在美国华盛顿联名发表了一份长达千页的文件——《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文件一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界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通路。”文件把臭氧层变薄、大气污染、水资源浪费、海洋毒化、耕地破坏、滥伐森林、动植物物种减少以及人口增长列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危险。

    这些著名科学家说:“地球是有限的,不加限制的人口增长所构成的压力和对自然界的要求,可以压倒为实现持续发展所做出的任何努力。”他们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采取行动:对破坏环境的活动,如使用石油和煤、滥伐森林以及不良的农业耕作等加以限制;更有效地利用能源、淡水和其他资源;稳定人口;减少和最终消灭贫困;争取妇女平等,其中包括保证她们的堕胎权;减少暴力和战争的威胁。科学家们最后说,扭转人类遭受巨大不幸和地球发生突变的趋势,只剩下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剩下的时间确实已经不多,我们必须加紧行动。

    环境保护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化国家的大烟囱下诞生的。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点燃了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寂静的春天》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加上公害事件的频繁发生,促使人们觉醒起来,掀起了反污染、反公害的环保运动。

    1970年4月22日,在一些社会名流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发起组织下,美国1万所中小学和2000所高等学校以及各大团体共2000多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等各种宣传活动,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环境保护运动,它的影响很快扩大到全球,4月22日于是成了全球性的“地球日”。

    在“地球日”活动的影响和推动下,1972年6月5日,113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提出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还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为了纪念世界环境史上这个光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现在,全世界每年有上亿人参加“地球日”活动,呼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并用各种行动来歌颂和爱护大自然;每年有三分之二的国家纪念“世界环境日”,围绕一个主题,举行各种活动,有力地推动世界环保事业的发展。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要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仅仅仰仗少数国家的努力还不够,必须依靠国际间的广泛合作和共同行动。1972年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只是个起点,以后这样的国际性政府或学术环境保护会议会越来越多,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把这种国际性的环境保护协商行动推上了新高峰。会议上制定的国际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使国际社会解决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知识链接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