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史话-民俗文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拉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从当地实际出发,创造了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文化,其中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层面的。这些文化盛行于民间,构成了拉萨的民俗文化。拉萨民俗文化包括宗教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和丧葬习俗等,是拉萨各族人民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从拉萨走向现代文化的过程来看,民俗文化也在发展变化中呈现出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特点。拉萨民俗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在此做如下介绍。

    1 宗教文化

    苯教

    苯教又称苯波教,是远古时期兴起于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传入拉萨河谷一带,先后出现三个教派:笃苯(即古老的苯教)、洽尔苯(即游走的苯教)、觉苯(即融合了藏传佛教的苯教)。苯教把世界分为天、地和地下三个部分。天上的神名为“赞”,地上的神名为“年”,地下的神名为“龙”。苯教重祭祀、跳神、占卜、祈福、禳灾等,祭祀的主要内容是崇拜天地、山林、水泽的鬼神精灵和自然物。苯教在社会上主要为人们求福驱邪、卜卦治病、主持婚嫁丧葬等。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传子)、选择传承(通过摇糌粑团选能人传承)和活佛转世传承三种,但多数是家族传承。

    历史上,拉萨有当雪纳姆、彭域赛嘎、墨竹热巴、拉萨业巴、朗姆热开、纳木措朵仁、吉雪龙纳等苯教道场,有永仲赤堆维林寺、雍仲陈乃赛康寺、业巴岩寺等寺庙。可见,苯教文化在拉萨兴盛了较长时间,后来,佛教传入拉萨,苯教势力逐渐衰落,其地位由藏传佛教所取代。目前拉萨地区仅有米珠通门林寺一座苯教寺庙。

    藏传佛教

    吐蕃时期,佛教从印度、尼泊尔及我国的中原地区逐渐传入西藏,并吸收借鉴苯教的内容,从而形成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拉萨有五个派别: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宁玛”藏语的意思是旧、古老,宁玛派因传入较早而得名。宁玛派早期无寺庙,直至11世纪才在尼木、曲水等地建寺庙。“噶当”意思是用佛语教导人接受佛教的道理。噶当派源于阿底峡尊者,由仲敦巴在拉萨创立。阿底峡是仲敦巴的上师,在藏传法17年,宋至和二年(1055),逝于聂当。第二年,仲敦巴在林周建热振寺,并以此为祖寺,逐渐形成噶当派。“萨迦”藏语意思是灰白土,因该派祖寺萨迦寺所建地方是灰白土而得名。10世纪,萨迦派传入拉萨,在林周创建朗唐寺。“噶举”藏语意思是口传。11世纪末,噶举派传入拉萨,香巴噶举和塔波噶举的各大支派、各小支系在拉萨境内都建有祖寺,并以祖寺为中心不断发展,其中直贡噶举、达龙噶举势力最大。15世纪,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进行宗教改革,使之发展为格鲁派。“格鲁”藏语意思是善律。格鲁派也称善律派或善规派,因该派倡导僧人要严格遵守戒律而得名,又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俗称“黄教”。该派是15世纪初由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创立,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是格鲁派在拉萨的“三大寺”。

    传入拉萨的佛教,在经历了与苯教的斗争后,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政教合一制度。佛教的传入对拉萨乃至西藏影响甚大,人们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在长达几百年的历史中,藏传佛教对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教

    16世纪,从内地来拉萨经商的回族人在拉萨北郊的扎其修建礼拜堂,伊斯兰教传入拉萨。康熙五十五年(1716)来拉萨的内地回族人集资对礼拜堂进行了第一次扩建。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军进藏平定廓尔喀后,随军入藏的川、陕、滇、甘回民和清军中的回族官兵旅居拉萨,乾隆五十八年(1793)他们将礼拜堂扩建成拉萨大清真寺。之前,康熙五年(1666),迁居拉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的回民在绕赛修建了小清真寺。

    拉萨的伊斯兰教教徒按规矩要做礼拜、斋戒、开斋,过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伊斯兰教教历每年九月为斋月,所有教徒在此月都要进行斋戒。每天只吃两餐,早餐为凌晨6时,晚餐为23时。白天全体信徒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到清真寺做5次礼拜,晚上23时,由清真寺为全体教民供应一次免费晚餐。斋戒期满的第二天,即教历的十月一日为开斋节。这天早上,教民都要为穷苦回民捐赠钱物,并送至家中,庆贺节日。教历每年的十二月十日为宰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宰杀牛羊,念诵安拉经,并将所宰牛羊的肉、油分成三份,自己吃一份,其余两份分别馈赠亲友和贫民,牲畜皮捐赠贫民。拉萨因有数千回民信仰伊斯兰教,故逐渐形成了伊斯兰教文化。

    六条转经路

    拉萨人口中大部分信仰藏传佛教,市区和乡村有200多座藏传佛教寺庙,人们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与寺庙关系密切。除此以外,转经是藏传佛教教徒生活的重要部分。藏传佛教对拉萨居民影响较大,从而形成了浓厚的宗教文化。

    在拉萨现存有六条著名的转经道,即囊廓、帕廓、林廓、孜廓、堆廓和麦廓。它们均呈圆形环状,是教徒们在日积月累、循环反复、圆圈式的环绕活动中建构起来的信仰空间。尽管这些“廓”(藏文为“skor”,意为“圈”)大小各异、半径不同,包含的具体路线也各有差异,但是它们在信众心目中的宗教价值和实践意义都是相同的,都是可以带给他们今生与来世福祉的神圣空间,彼此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内转、中转、外转的囊廓、帕廓和林廓

    囊廓、帕廓和林廓都是拉萨著名的转经路线,是以大昭寺的主殿为中心向外波及的三个同心圆,分别有内转经、中转经、外转经的意味。在外在的客观地理空间上,它们是内、中、外三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按路线的长短也可分为小转、中转和大转,并表达为一种密切关联的空间布局结构。它们在概念上也是互相建构和互为存在的前提。所谓内、中、外也是相对而言的。

    “囊廓”是藏语的汉文音译,藏文写作“nang skor”,“nang”意为“内”,“skor”意为“圈”。“囊廓”本意为“内圈”,引申为“内转”或“内转经”。囊廓位于大昭寺内,是围绕主供佛所在的殿堂,专门为信众设置的一条环形转经道。大昭寺内的狮头大门前是僧众集会念经的长廊,长廊的东、南、北三侧设有数以百计的转经筒。善男信女们沿长廊一边走,一边用右手转动这些固定在特制木架上的转经筒,转满一、三等奇数圈就叫“内转经”或“转内经”。大昭寺一共分四层,其中一至三层都有回廊,环绕着神变威灵大殿,形成三个立体的“圆圈”。进大昭寺后,信徒们转经、供佛,均按进门左手顺时针方向,从一层到三层螺旋式循序渐进,形成大昭寺内的“圆圈运动”。人们每次来大昭寺内转经,一般都要转完寺内20多个大小不等的殿堂。每个小的殿堂,多将主佛立在殿堂中央,四周有诸多佛像陪衬,并围绕主佛形成小的转经道之一。信徒们每到殿堂供佛时,行完添酥油、献哈达、参拜和布施的仪式后,再绕主佛转一圈,然后又回到环形长廊继续转经。这样,在环行长廊的大“圆圈”旁又形成若干小“圆圈”。

    八廓街位于拉萨旧城区的中心,是拉萨最有名、最特别、最繁华的一条围绕大昭寺的环形街道。历史上,它曾是拉萨城的中心,是拉萨历史的缩影,也是现今拉萨古城的代表和象征。“帕廓”是藏语的汉文音译,藏文写作“bar skor”,“bar”意为“中”,“skor”意为“圈”。“帕廓”本意为“中圈”,也有寺庙周围的意思。八廓街即“中转街”,既是内、中、外圈结构布局中的“中”,又是因周长距离不同而形成的内、中、外圈里的“中”。“帕廓”又引申义为“中转经道(圈)”或“转中经”。八廓街又俗称“八角街”。八廓街被藏族群众誉为“圣路”,即“升天之路”,是西藏最著名的转经道,在藏族群众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按藏传佛教教徒的说法,它是承内启外的“中圈”,在这条路上转经,可以表达对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的崇拜之情。八廓街是为了修建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起来的。它是一条步行街,从坐东面西的大昭寺正门前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有八廓西街、八廓北街、八廓东街、八廓南街。八廓的南面和新修的大昭寺广场相连,全长约1.5公里,宽约9公尺,呈圆形,仿如一座巨大的时钟,古老的大昭寺就是钟轴。这条街通常需要花费1小时可以转完。这条街虽不算长也谈不上宽阔,但却是拉萨每天客流量最大的地方。转经队伍里除少数游方僧外,大都是普通善男信女,其中又以拉萨居民、八廓街商人和来自各地藏区的农牧民为多。从时段来看,清晨是以老年人居多,白天则是从四面八方来的善男信女,晚上就是商人们转经的最佳时机。白天,八廓街街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沿街按顺时针方向朝前走着、转着,看似走向一个认定的目标,可走着走着又回到原处,不断重复开始和开始重复。

    “林廓”是藏语的汉文音译,藏文写作“gling skor”,“gling”意为“地方”“园地”或“洲”,“skor”意为“圈”。林廓又称作“其廓”,也是藏语的汉文音译,藏文写作“phyi skor”,“phyi”意为“外”,“其廓”本意为“外圈”。这里的“外”是内、中、外圈结构布局中的“外”。“林廓”又引申为“外转经道(圈)”或“转外经”。林廓基本上位于拉萨旧城区的外围,大致是东西向的一个不规则的大椭圆圈,也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之一。林廓是拉萨最长的转经道,大约有8公里长,转一圈一般要3~4个小时。有人说起点是在小昭寺路和林廓北路的丁字路口,也有的人说“邮电大楼是‘林廓’较为固定的起点之一”。在这个巨大的圈内,林廓不仅和囊廓、帕廓构成了三个半径不等且越来越大的同心圆,而且还包括孜廓、堆廓和麦廓等许多大大小小的转经道,以及每一个“廓”形转经道内的所有建筑物。

    关于林廓的行走路线有两处在历史上和特殊的转经时段里是有变化的,原因较为复杂。第一处主要在林廓南路。原先转林廓时是不走林廓南路的,而是从林廓东路中段一直向前到现在的江苏路(当时叫金珠东路)再向西去。但近几年,人们去转林廓时,当转到林廓东路中段和东孜苏路的丁字路口时,就沿右手拐进了东孜苏路。大清真寺的门口有两条路,右边的一条是沿东孜苏路进抵八廓街,左边的一条则是进入林廓南路,过仓姑寺、小清真寺,到日松贡布寺门口则左转,进入江苏路。第二处主要在金珠中路至德吉路南段之间,这段林廓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传统路线,即在金珠中路上的中和国际城向前不远处便右转向北,钻进一条狭长几近笔直的过道,随后迈上一级级台阶,翻过药王山的一个小山埂,下山经过正在刻造垒筑的甘珠尔大经石塔和著名的千佛崖,然后进入又一条狭长过道,出来即是转林廓的德吉路南段了。这条路主要是在平日(非“萨嘎达瓦节”转经高峰的日子)里和白天转经人行走的路线。另一条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条新路线,即沿金珠中路一直向前,西行到与德吉路南段相交的丁字路口向北右转进入德吉路南段,再一直沿路向北到达德吉路中段。这条路主要是在特殊的转经时段里转经人行走的路线。特殊的时段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每年的“萨嘎达瓦节”,一般为藏历四月十五日前后的几天,超大流量的转经人群全部走这一条路。

    顶转、上转、下转的孜廓、堆廓和麦廓

    孜廓、堆廓、麦廓是拉萨的另外三条转经道。这三个“廓”的绕转路线,在有些路段上又或多或少地重合叠加在一起,孜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和单元,而堆廓和麦廓在地理空间上把孜廓完全包括在各自的范围之内。与囊廓、帕廓、林廓的内、中、外三个同心圆的结构不同,堆廓和孜廓,或麦廓和孜廓都不能构成两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

    “孜廓”是藏语的汉文音译。藏文写作“rtse skor”。“rtse”意为“顶”,“skor”意为“圈”。“孜廓”本意为“顶圈”,可引申为“顶转”。拉萨的老百姓常说“孜布达拉”,意思就是指“红山上的布达拉宫”,“顶转”也就是“围绕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转圈”的意思。孜廓是一条专门围绕布达拉宫的著名转经道之一。这和布达拉宫在藏传佛教社会中的殊圣地位是分不开的。同时,孜廓位于现在拉萨市的市中区,和堆廓、麦廓的不同路段适度地交织在一起,并方便于江孜塔附近与林廓交接绕转。孜廓比帕廓的圆圈要大一些,自然路也要长一些,走着转一圈也要1个多小时,大约有2公里长的路程。孜廓自成一个循环往复的体系,是以布达拉宫为中心,在向心点上有别于其他的转经道。和囊廓、帕廓、林廓一样,孜廓在拉萨妇孺皆知,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们沿袭着历史留传下来的习惯,来孜廓转经,表达他们内心对佛的一种敬仰、崇拜之情,同时也为自己及家人的今生来世纳福积德。

    “堆廓”是藏语的汉文音译。藏文写作“stod skor”。“stod”意为“上”,“skor”意为“圈”。“堆廓”本意为“上圈”,可引申为“转上圈”。堆廓的具体转经路线:从林廓北路上的小昭寺路口开始,沿着林廓北路由西向东,过邮电大楼的五叉路口,进入林廓路北段和林廓路中段;再入林廓南路,过阿尼仓姑,来到江苏路,再向西到江苏路和康昂东路南段的丁字路口,右转进入康昂东路南段至布达拉宫广场;再沿北京中路向西归入林廓转经路线的林廓西路和林廓北路,然后就一直沿着林廓北路向东回到小昭寺路口的起点。这一条转经道的绝大部分路段是和林廓东半圈的转经路线重叠的,只有在布达拉宫前面的北京中路一段,和孜廓的转经路线重合在一起。绕转者一般以居住在拉萨城东和东北的藏族居民为主,特别是以一些老年体弱的转经者为主。他们选择离家近的、出入方便的堆廓,平日那里可以不像帕廓、孜廓那样拥挤,绕转一圈的路线又没有林廓那么长,从而实践自己的转经生活。这条路线主要是由个人所拥有时间的多少和自身的身体状况及习惯所决定的。

    “麦廓”是藏语的汉文音译。藏文写作“smad skor”。“smad”意为“下”,“skor”意为“圈”。“麦廓”本意为“下圈”,可引申为“转下圈”。麦廓的具体路线:从孜廓路上红山东侧的一个叫“米琼然”的小尼姑庙开始,由北向南走,经康昂东路北段和康昂东路南段到江苏路;然后沿江苏路向西,经过林廓的金珠中路路段后,向北穿过“林廓一号胡同”、药王山千佛崖和“林廓二号胡同”,来到德吉路南段;北行进入德吉路中段,再转过功德林、磨盘山进入北京中路、林廓西路;再沿着现在绕转林廓的路线,到龙王潭附近的“江孜塔”,由此绕塔进入孜廓的山阴路段;再沿孜廓路线前行,就又回到了开始绕转麦廓的“米琼然”小尼姑庙。

    堆廓和麦廓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堆”和“麦”分别是“上”和“下”的意思,堆廓和麦廓也就是“上圈”和“下圈”的意思,是以拉萨河作为参照和标志的。拉萨河水由东向西从拉萨城旁流过,自然东边是上游,西边是下游,也正是依据这一流势来确定堆廓和麦廓的,位于拉萨河上游的圈就叫作堆廓,位于拉萨河下游的圈就叫作麦廓。就今天看来,堆廓和麦廓实际是林廓在地理空间上的变体,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不能完成林廓的绕转而逐渐建构出来的。堆廓和麦廓也具有林廓囊括“三宝”道场和拥有圣迹多的特点。

    2 节日文化

    藏历新年

    春天是一年新的开始,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地区,普遍都过藏历一月初一的新年节,藏语称“索朗洛萨”。随着新年的临近,最先热闹起来的是集贸市场,在拉萨的冲赛康市场,街道上摆满了各种年货,这些都是新年的必备品。市民们会为新年准备很多物品,他们认为新年准备的物品越丰富,生活就会越来越好。比如酥油花、经幡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年货。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人会从拥挤的集贸市场上购买这些引人注目的年货。这时,举着酥油花行于集市的行人是拉萨特有的一道风景。

    藏历十二月,藏族人民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每家都要培育几盆青稞青苗,青苗的长势预示着来年的收成。当青苗长到一两寸时,藏民就把它摆到佛龛前,祷告新的一年丰收吉祥。藏族人民还要精心准备各种各样的“卡塞”,“卡塞”是一种油炸的面食小吃,是家庭主妇勤劳智慧的象征,所以,家庭主妇们都会尽量做出特色。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人们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驱鬼仪式。因此,藏历的除夕也被称为“驱鬼节”。这一天,人们需要准备火把,并用糌粑清除身上的污秽。除夕这天,人们重点装扮厨房,他们认为在厨房的屋顶和墙上,用白粉涂吉祥的图案能驱魔辟邪,所以,给自家的厨房画吉祥图案是这天家家户户非常重视的事情。

    藏历新年的传统年夜饭是“古突”。“古”即九(表示二十九日),“突”即面糊羹。“古突”是由牛羊肉、萝卜丝和面疙瘩等一起煮成的一种食物。有趣的是家庭主妇们在做“古突”时特意地将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物品如奶酪、盐巴、辣椒、羊毛等包进几个大的面疙瘩中,一并煮进“古突”里,目的是在吃的时候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谁的运气最好。

    夜幕降临,驱鬼仪式开始。人们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在家中的各个屋子转一圈,表示驱鬼降魔。然后将火把送到一个十字路口烧掉。举火把驱鬼通常是由家中的男性来完成,出门时家中的一个女性会跟在举火把男性的后面,把放有象征污秽物的盒子也送到十字路口,表示把一年之中的烦恼、疾病和秽气等都送走了。

    每年的最后一天,当人们在自己家的房屋上挂好鲜布,在自家堂柜上摆好“切玛”时,标志着新年已经到来。

    大年初一早晨,鸡叫头遍后,家庭主妇起床、洗漱完毕后先到附近水源处背回第一桶净水,作为迎接新年的吉祥之水。之后,全家人按长幼顺序入座,主妇端来“竹松切玛”,每人先用手拿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续抛撒三次,表示供奉天、地和佛法僧三宝,最后自己一定要吃一点。一大早,“哲嘎”艺人会挨家挨户地闯门祝贺新年,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把“哲嘎”艺人当作贵客迎进庭院,向他们献哈达,敬青稞酒。太阳出来时,每家带上青稞酒和“竹松切玛”到各家相互拜年。之后,大家带上哈达等,到附近的寺庙朝拜,点灯祈福。回家后,全家聚在一起共进午餐、唱歌、喝酒、跳舞等。初二,他们开始走亲访友,一直持续到藏历一月十五日。

    雪顿节

    雪顿节是拉萨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按藏语字面意思剖析,“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就是以吃酸奶为主体的宴会。后来,雪顿节活动逐渐发展演变为以藏戏汇演为主,所以也被称为“藏戏节”。因雪顿节期间最主要的活动是在哲蚌寺展佛,故也有人叫“展佛节”“晒大佛”或者“浴佛节”等。

    17世纪以前,雪顿节是一种纯粹宗教性的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六月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踩死小虫。僧侣们在寺庙里要长净,夏安居,直到解禁。藏历七月一日开禁,僧侣们纷纷出寺下山,世俗百姓要准备酸奶敬献给他们。

    相传11世纪中期,阿底峡尊者从印度到西藏传播佛教,晚年定居于拉萨西南的聂唐寺。他很爱吃酸奶,夏日安居期间,附近的百姓们纷纷给他送来酸奶,他非常高兴,做了这样的加持:凡献酸奶的人家,牲畜将不得传染病、不走失、野兽也不吃。阿底峡尊者的话一传十、十传百,献酸奶的人更加踊跃了。这就是关于雪顿节由来的传说。

    17世纪中叶,格鲁派兴起。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哲蚌寺坐床,登上了法王的宝座。从此,他的驻锡地哲蚌寺甘丹颇章宫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藏历六月三十日,成千上万的群众涌进寺院,给五世达赖喇嘛和僧众们献酸奶并请求摸顶加持。附近的藏戏班子、野牦牛演出队等也赶来演出、慰问,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固定的节日——雪顿节。

    1653年,五世达赖喇嘛从哲蚌寺的甘丹颇章宫迁移至布达拉宫驻锡,雪顿节也随之转移到了布达拉宫。1720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统揽西藏政教大权。其间,他下令在拉萨西郊兴建了夏宫罗布林卡,雪顿节的活动重心又转移到了罗布林卡。

    传统的雪顿节活动: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九日,各地藏戏班子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政府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举行简单的仪式表演。然后,他们到罗布林卡向达赖喇嘛致意,晚上回哲蚌寺。六月三十日,哲蚌寺举行展佛仪式,并有一天的藏戏演出。七月一日,来自各地的藏戏剧团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七月二日至五日,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四个地方的剧团轮流各演出一天戏。节日期间,噶厦政府机关放假,全体官员集中在罗布林卡陪达赖喇嘛看戏,中午噶厦地方政府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拉萨广大市民和郊区农牧民群众也着盛装,带上吃的,前往罗布林卡观看演出。经常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有扎西雪巴、迥巴、觉木隆等12个藏戏剧团,演出以《文成公主》《朗萨文波》等八大藏戏为主。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雪顿节曾一度中断,直到1986年恢复。1994年由拉萨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来,雪顿节进而演变成集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旅游休闲、商贸洽谈于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国内外节庆盛会。2006年5月,雪顿节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雪顿节现已成为拉萨一个“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广交朋友、招商引资”的既欢腾又隆重的盛大节日。

    沐浴节

    每年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整个拉萨的广大农牧区和城乡,都有一个星期的群众性洗浴活动,俗称沐浴周,即沐浴节,距今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藏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带上洗澡用具、洗涮之物,来到河边洗澡、洗衣、洗藏毯、游泳、嬉戏,河边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景象。11世纪,星相学传入西藏,藏人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进行推算,使藏历更加完善,同时,人们能借助“嘎玛日吉”星(金星)的出没来区分春秋季节。每年藏历七月“嘎玛日吉”星出现时,沐浴活动拉开了帷幕并逐步进入高潮;“嘎玛日吉”隐没时,沐浴活动也随之结束。沐浴节不单纯是洗澡净身,还是在人们最佳时辰、最佳地域吸纳高原河水之精气,洗去全身的秽气,达到养身、延年益寿、健康平安之目的。

    关于沐浴节的来历,民间口头传为:相传在远古岁月,人间没有医生,所有医生都是天神旺波杰青(天神帝释天)派下来的。他们背着药囊,沿着彩虹桥下凡,为贫困和备受疾病折磨的藏民行医治病、驱鬼辟邪。当他们渐渐老去甚至不能走路、骑马、背药囊时,便返回天界,又在那里返老还童。

    有一位神医特别受到藏民的爱戴,人们尊称他为“门拉”,即药神。他离开人间后,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西藏,到处都是被瘟疫夺取生命的尸体。老百姓呼唤药神,恳求他下凡解除人间苦难。药神得知后,非常痛苦,请求重返雪域,但天神旺波杰青说:“人间有人间的法律,神有神的规矩。你已经去过一次人间,理应不能再去。故念你心诚意坚,而且医术高明,限你七天七夜时间解救藏民,祛除瘟疫,如果超越期限,那天上的神罚是无情的。”

    药神冥思苦想多日,最后将自己变成一颗明亮的星星,闪烁出缕缕光芒,光芒照到山上,草木皆成药物;照到河水里,水变成了药水。当天夜里,所有疾病缠身的人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拉萨东南方向的天空亮起一颗从未见过的星星,在星光的照耀下,有位又黑又瘦被疾病缠身的病女,走进拉萨河沐浴,等她出来后却貌若天仙,异常美丽。大家纷纷说这是药神布下的仙水,于是第二天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到附近的江河里洗澡沐浴。七天之后,星星隐去,瘟疫也被控制住了,病患康复了,自此,便逐渐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沐浴节。

    萨嘎达瓦节

    萨嘎达瓦节是拉萨地区藏民族的传统节日,而藏历的整个四月都被称为“萨嘎达瓦月”,藏历四月十五日,据考证是释迦牟尼佛诞生、得道、圆寂的日子,全世界的佛教徒都隆重纪念这一重要日子。

    四月,按藏历的说法,星象上将出现28宿中的萨嘎星宿,即氐宿星。这月(藏语称“月”为“达瓦”),拉萨人统称为“萨嘎达瓦”,把祭佛日也简称为“萨嘎达瓦节”。释迦牟尼佛曾言:“此日行一善事,有行万善之功德。”因此,信徒们将此月视为神变月,广大僧俗信教群众进行各种佛事活动,一般为不杀生、不吃肉,专意朝佛供佛,或者磕长头、转经。

    每年的萨嘎达瓦月,拉萨地区附近的藏族民众按照传统习俗,纷纷前往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的帕巴拉康等主要佛寺,点灯、献供或者对主尊佛一律涂金。尤其在藏历四月十五日,朝圣人群首先到大昭寺、小昭寺等朝拜,献哈达,添灯供佛,礼供完毕,则按习惯的转经路开始转经,当然有些人是直接去转经,途经药王山、罗布林卡、德吉林卡、布达拉宫,中午到达龙王潭。转经的僧俗群众一边转经,一边在转经路旁的煨桑炉中煨桑祭祀、祈祷,沿转经路行善接济乞丐。朝圣群众一般都自带食物,中午在龙王潭游湖、宴乐。拉萨市藏戏团和其他文艺团体也来此进行文艺表演,为节日助兴。

    3 饮食文化

    传统藏餐

    藏餐是人们对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藏区菜点的统称,这里主要介绍以拉萨为代表的藏族餐饮。藏族传统的日常饮食主要有糌粑、面食、牛羊肉和奶制品等。拉萨的传统藏餐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味道鲜美,共有100多个品种。藏餐主要分为主食、菜肴、汤类和奶制品四大类,佐料有盐巴、生姜、花椒、藏茴香、胡椒、大蒜、辣椒、葱等。

    《拉萨市志》中也有同样的分类,并一一列出藏餐的名称。

    主食有麻三、马铃薯咖喱饭、牛肉包子、奶渣包子、咪哒、帕杂麻姑、油煎窝头、碱面条、麦片粥、肉馅饼、薄饼、酪粥、酒粥、水饺、荞面饼、糌粑、面疙瘩、酸奶饭、归丹、人参果粥、果枯粥等。

    菜肴有灌羊肠、羊肺、羊头凉拌、炸羊排骨、灌牛肠、牛肚凉拌、炸牛肉、炸牛肉排骨、萝卜炖牛肉、银丝肉丁、烤蘑菇、虫草黄蘑、虫草蛋黄、油浇人参果、鸡蛋肉包、核仁鸡胸、羊肉蘑菇片、蛋白鸡、香塞等。

    汤类有虫草肉汤、祛瑞、奶渣片汤、排骨汤、牛肉汤、羊肉汤等。

    奶制品有奶脂、初乳、酸奶、奶渣、酸酪、酪糕等。

    由于传统藏餐的品种繁多,在此仅选择拉萨传统餐饮中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化的典型藏餐予以简要介绍。

    糌粑 糌粑是青稞炒熟之后磨成的粉。糌粑是藏人的主食,无论是农区还是牧区,或者是拉萨市区,糌粑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食物。根据口味不同,磨的粗细也不等,拉萨地区的人们一般喜欢吃比较细的糌粑。糌粑营养丰富、味道甘美、久食不厌。糌粑的食用方式主要是拌酥油茶,即在碗中放入适量的酥油、曲拉(奶渣),再倒入酥油茶,待酥油融化,曲拉被泡软,茶喝到适量,加入糌粑,然后揉成团直接食用。或者是和着少许曲拉、酥油,倒入奶茶,调成粥吃。这种吃法在藏区因地区差异,名称亦不同,有的称为“加卡”“都玛”等。

    罗廓馍馍 一种面食,即将发面做成窝头形状,在锅底抹一层油,再把成形的馍馍排列入内,待锅热到一定程度后,加入少许水,把锅盖盖严实,蒸熟后即可食用。

    卓玛着塞(蕨玛米饭)将蒸熟的大米和煮熟的人参果放在碗里,再加入白糖和上等的细软奶渣,并浇上熔化的热酥油,搅拌后即可食用。卓玛着塞香甜可口,是过年过节和招待客人的最佳食品。

    土豆咖喱饭 先将新鲜酥油熔化,放入少许葱末,并把切成块状的羊肉炒成半熟,加上小茴香、咖喱、盐巴等佐料,再把煮熟去皮的土豆切成块状,放入锅中烧一会儿即可。

    酸萝卜 用片状或者条状的新鲜水萝卜腌制而成。味酸、爽口、开胃,好吃。拉萨人喜欢在吃藏面时配上酸萝卜一起食用。

    吐巴 “吐巴”是藏语,意为面条。拉萨典型的传统面食就是藏面。其做法是将咸水烧开冷却,掺入藏面,揉成细软面团,做成圆面条,煮熟后,过滤掉水,抹上油,晾干后即成。吃时,将煮好的面条放入碗内,再加入熬好的滚烫的肉骨头汤,使面条变软,加上一些牦牛肉碎肉、葱花即可食用。

    酥油茶 在藏族人的生活中,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饮品。其制作方法是,先把砖茶或沱茶熬成汁,滤出茶叶,再倒入酥油茶桶,加少许酥油和适量盐巴,然后上下抽动茶桶内的搅杆,搅拌到水乳交融,不见油珠为宜。酥油茶油而不腻,营养丰富,能防止唇裂,泽皮毛,是适合高原的绝佳饮品。

    甜茶 以红茶为原料。在红茶水中加鲜牛奶煮开,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后即可。拉萨人喜欢喝甜茶,甜茶馆遍布拉萨街头,甜茶既便宜又可口,是老百姓的最爱。

    青稞酒 西藏人酷爱青稞酒,是婚丧嫁娶、岁时节庆必备的饮品之一。青稞酒的酿制方法独具地方特色,先将青稞清洗干净后煮熟,待温度降到温热后加入酒曲,再将其装进陶罐,密封,使其发酵,两三天后加水,隔一天后拔掉罐底的塞子,流出来的便是青稞酒。青稞酒度数比较低,分头道及二、三、四道。头道15度~20度,三、四道约5度。酒色黄而清淡,味清香而甘酸,不易醉人。

    藏餐发展

    藏族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他们发现了自然火的作用,便开始保留火种,继而又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此,人们的饮食由生食向熟食转化,完成了烹调的第一个阶段。

    随着火的运用、陶器的发明和青铜器的生产以及各种调味品的出现,藏餐的烹饪也经历了火烹、石烹、陶烹、铜烹和铁烹等历史阶段,技艺日渐精湛,进而藏族先民告别了野蛮的饮食生活,进入文明的烹调时期。藏族的饮食文化是随着社会变迁而变革发展的。

    旺堆在他的《藏餐的源流及发展》一文中,将藏餐的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藏族餐饮发展的第一阶段是6世纪。原因有二:一是当时吐蕃通过商贸交易与中原内地和亚洲各国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丰富了西藏烹调原料的品种;二是烹调技术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文成公主进藏,开辟了藏汉饮食文化交融的先河。这时人们开始慢慢注重博食和养食。博食即烹调用的原料品种繁多,遍及粮食、畜乳、蔬菜、瓜果等门类;养食即“医食同源”“药膳同功”。这说明当时西藏医药事业在食补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藏族餐饮发展的第二阶段是18世纪,这一时期是清光绪皇帝在位时期,清代的筵席种类之多,规模之大,菜肴之丰盛,烹调之精美,出现了“满汉全席”。当时藏人称“满汉全席”为“嘉赛柳觉杰”,意为汉食十八道。当时,拉萨及周边地区重镇的蔬菜、瓜果和厨具等也多了起来,一些比较简单的烹饪技术也开始流传到民间,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烹饪技术的发展。

    藏族餐饮发展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西藏饮食文化的发展,使西藏饮食和烹调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做等最基本的问题上,开始朝着由简至繁、由粗至精、由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有关藏餐的专著,如次仁群培所著的《藏餐菜谱》《拉萨地区藏餐菜谱》及《藏族常用饮食辞典》等,全面介绍了各种藏餐的烹调手法,从而揭开了西藏饮食的新篇章。

    多元餐饮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信息流通越来越快的当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拉萨也不例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面临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拉萨餐饮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众所周知,传统藏餐所用的原料大部分产自藏区,纯天然,污染少,营养丰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藏餐在保持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不断改良,口味更加大众化,一些改良藏餐还融入了不少外来文化元素,深受各族民众的喜爱。拉萨除了可以吃到传统的各种藏餐之外,尼泊尔餐、印度餐、西餐、川菜、东北饺子、云南米线、兰州拉面、新疆大盘鸡、土族风味餐、清真餐等应有尽有,还有快餐德克士等。

    拉萨的发展日新月异,拉萨的美食也不胜枚举,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在拉萨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不过,来拉萨最不能错过的还是藏餐。拉萨的藏餐厅遍布大街小巷,环境和味道也各不相同。就以大昭寺周围来说,比较有名的餐馆就有雪域餐厅、阿罗仓藏餐、西藏牛排、香鹿舍咖啡、岗吉餐厅、光明甜茶馆、玛吉阿米和娜玛瑟德等;沿着北京东路一直向西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藏餐馆、甜茶馆、藏式风情酒吧等,外国游客和背包客们比较喜欢在八朗学旅馆的餐吧中消耗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喜欢喝酒的则泡在岗拉梅朵,拉萨老百姓喜欢在亚宾馆对面的德吉甜茶馆吃藏面、喝甜茶。另外还有意忘餐厅、民族风味餐厅、平措藏餐厅、怪牛沙龙餐厅等。当然,布达拉宫脚下的雪神宫号称是拉萨最正宗、最高档的藏餐厅。再往西是著名的拉萨美食一条街——德吉路。“吃在德吉路”是拉萨人的共识,德吉路的美食圈基本辐射了北京西路、巴尔库路和二环路等周边街区,这里除了有民族特色的藏餐外,全国各地的菜品几乎都能找到。这里有川菜、湘菜、上海菜、北京风味菜、东北菜、桂林米粉、陕西肉夹馍、牛肉面等餐馆,甚至还有韩国烧烤。德吉路上的火锅店则是别有风情,火锅有麻辣火锅、清汤火锅、野山菌火锅、涮羊肉火锅、冷锅鱼火锅、海鲜火锅、串串香火锅等,这些火锅店风味独特,口味各异。与德吉路分庭抗礼的天海夜市则是拉萨人的夜厨房。天海夜市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另外一条美食街,在这里晚上特别热闹,几乎是个不夜城,商贩大多数来自青海和四川,这里主要有烧烤、羊肉串、烤羊头、炒面片、炒小龙虾、炒田螺、麻辣烫、麻辣串串等。此外,拉萨的太阳岛也是美食集中的又一个天堂。太阳岛小吃广场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美味小吃,有各色营养丰富的凉皮、蚕豆、虎皮辣子、荷塘四季、青椒皮蛋、夫妻肺片等凉拌荤、素菜,主要以川味为主,还有川式面点、粤式烤点和港式小笼包等。

    拉萨是一个比较包容的城市,拉萨的餐饮汇聚了各大藏区的藏餐、川菜、西餐、印度餐、尼泊尔风味餐等,拉萨的餐饮文化也借鉴和吸纳了国内外各种饮食文化的精髓,正趋于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

    4 丧葬习俗

    天葬

    天葬是拉萨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丧失葬形式。西藏民主改革前,拉萨人也采用水葬、墓葬或火葬的方式。后来人们普遍选用天葬。依据西藏古墓遗址推断,天葬约起源于7世纪,有人认为,这种丧葬形式是由直贡噶举所创立的。1179年直贡巴仁钦贝在拉萨墨竹工卡县直贡建造了直贡梯寺,并在当时推行和完善了天葬制度。

    拉萨有三座天葬台,其中直贡梯天葬台是著名的天葬台之一,也是三大天葬台中地理位置最高的一座。它周围的环境非常壮观。它位于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仁多岗乡,有“直贡曲佳”之称,意为永生、永恒之地。该天葬台虽然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它在人们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据传说,直贡梯寺创始人直贡巴仁钦贝在圆寂前曾向世人宣布:“已得到神的启示,在梯寺修一座天葬台吧,送往这里的尸体可以直接进入天国而获得永生”。

    汉族墓地

    在拉萨的汉族人去世后,习惯墓葬,汉族墓地位于拉萨市北郊城关区先锋公社种子厂附近的山脚下,东、北两面依山,西、南两面是开阔的拉萨河谷地,可谓理想的风水墓地。

    据保存现状,汉墓地可划分为三个墓区。第一墓区范围最大,位于整个墓区的西边,保存坟堆1400多座(拉萨解放后的墓除外,下同)。其他两个墓区位于第一墓区东约150米的山麓下,中间以沟壑为界。在第一墓区和第二、第三墓区之间,又有现代水渠相隔,其中第二墓区位于第三墓区之西,现存坟堆35座。第三墓区现存坟堆40座。汉族墓地的原有数量远不止这个数目,很多墓早已在造田、修渠和建房时被夷平。整个墓地范围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共60多万平方米。

    汉族墓地墓碑较多,现发现的28块,大多都已残缺不全,只有墓区碑记保存最完整。它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2米,宽88厘米,碑首为二龙盘绕,中间竖行写着不甚规则的“大清西竺义冢碑记”8个大字,墓碑正文字体采用正楷,前半部字体较大,后半部字体较小。据碑记记载,墓地“起自乾隆六十年(1795)”。当时钦差大臣松筠、和宁及驻藏文武官员等捐资购买了这块荒地,“以备兵民病故者为寄葬之区”。墓地原来曾立有一碑,在嘉庆八年(1803),墓碑被附近群众打碎,嘉庆九年(1804)又重新立了墓碑,同时建造了看守房。十年后,满人甘棠在房前种了一棵柏树,此后墓碑又被人打坏,同年(1814),驻藏官员再次划定墓地界址,周围种上椿树,“重立碑记,镌刻衔名,建盖碑亭一所”。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大清西竺义冢碑记”和碑房。

    回族墓地

    在拉萨的回族人去世后也采用墓葬形式,回族墓地位于拉萨市北郊多底村北,南距拉萨市约10公里,当地群众称之为“卡及林卡”,意为回族林园。整个墓地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20米,总面积约64000平方米。西面依山,其余三面以墙环绕,大门向东,一进门是墓地礼拜堂和守墓人住房。

    居住在拉萨的回族人可分为两支,一支来自内地,拥有大清真寺和北郊回族墓地;一支来自克什米尔地区,拥有小清真寺和西郊回族墓地。但初期的北郊墓地亦收个别克什米尔地区回族人入葬。

    北郊回族墓地建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乾隆五十八年(1793)平定廓尔喀之后,清真寺进行了维修扩建。根据墓地现存墓碑来看,至少在嘉庆四年(1799)时,这个墓地已具现有规模。墓地过去一直受西藏地方政府保护,墓地的树木均归基巧堪布管辖。墓地现有墓葬无准确数据,据守墓人讲有1000余座。墓地曾经数次遭人为破坏,不少墓冢被夷为平地,大量墓碑或被搬往他处,或身首分离。现有墓碑共计23通,其中清代碑有16通,民国碑有1通,现代碑有6通。墓冢大部分为南北向,少数为东西向。据观察,这批墓均为竖穴洞室墓,竖穴多为2米长、0.8米宽,合葬墓竖穴长2米,宽1.5米,儿童墓竖穴长0.7米、宽0.4米。穴内部填土,以木材棚盖穴口,然后封土。封土形式较特殊,均为长方形五脊四面坡形式,有的四周砌一层石块。墓地有一组墓,共十四座,围于一长方形石砌框内,据说清道光年间有十几个回族人从内地来藏,被噶厦政府疑为奸细,斩杀无遗,后查清是无辜的回族人,即送尸至此,合葬一处。

    墓地有一小清真寺,面积约500平方米,由礼拜堂、门廊、客房、浴室及庭院组成。建筑均为藏式土木结构,礼拜堂内有八柱,木板铺地,门东向,西墙正中一拱形落地,上书阿文龛,龛中及两侧墙上悬挂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照片三帧。礼拜堂内简洁清净,典雅肃穆。礼拜堂外南北两侧为客房及浴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