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史话-名胜古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拉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众多富有特色的人物故居,还有随着宗教发展而形成的两百多座寺庙,名胜古刹成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自然景观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而作为历史人文景观的寺庙也孕育着美丽的风景;人物故居则陈留着时代的痕迹,诉说着时代的故事。

    1 自然景观

    药王山

    即“加不日”(铁山),系“山脚之山”之意,《卫藏通志》又作“招拉笔洞山”。山体东宽西窄,形状为三角形,西北侧为崖坡,东南侧为绝壁。山上原有一门巴扎仓,相当于一医学小寺,“寺内喇嘛,多业岐黄”,此山由此闻名。内地人望文生义,往往称之为药王山,渐次传称,讹名反见流行,相沿至今。

    药王山海拔3725米,位于布达拉宫西南,和布达拉宫互为犄角,卡着拉萨西部的门户。二山原曾起伏相连,随着拉萨的不断兴建,于其交接的凹部凿出了一条通道。

    药王山东部为“盘叫目”,相传为文成公主因思念家乡而向东朝拜的地方,现修有水池。东部山崖下边还有著名的查拉路甫石窟,山南崖面又有摩崖造像。西边山顶原建有一座尼姑庙,据说系唐东杰布建造,其内还有唐东杰布的自画像。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宇妥·萨玛云丹贡布主持迁走药王山上的尼姑庙,建造了门巴扎仓。门巴扎仓,为藏式平顶建筑,层楼叠起,颇为壮观。门巴扎仓是第一个从寺院中独立出来的医学扎仓,它的医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教义的束缚,但毕竟为挣脱神学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门巴扎仓成为藏医藏药发展传播的一块宝贵基地。门巴扎仓的学生很多,教学成果也卓有成就,著名的老藏医院院长克罗诺布就是从这儿培养出来的。门巴扎仓的教学有其独特方式。其配合教学绘制的成套医学唐卡,既是藏医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又是唐卡艺术的瑰丽花朵,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药王山摩崖造像是西藏地区古代著名的藏传佛教摩崖石刻造像之一,是拉萨著名的景观之一,据载最早开凿于吐蕃时期,后经历代不断雕琢而成。摩崖造像主要分布于药王山南侧,这里石质坚硬致密,造像保存完好。此处因山体刻满了数千余尊佛像和神灵雕像,又称“千佛崖”。药王山摩崖造像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时代有早有晚,风格各异,堪称西藏摩崖石刻造像之冠。药王山摩崖造像分布2千米,刻有500余尊造像,小者小不盈只,大者高达数米,气势磅礴。摩崖造像内容多为佛像和文字两种,其中尤以佛像最多。文字以六字真言为主,同时包括一些佛经内容。造像粗犷、质朴、色彩明丽,多出自民间云游艺人之手,其中不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佳作。药王山的摩崖造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是一座十分珍贵的艺术宝库。

    拉萨河

    拉萨河为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位于拉萨市境内,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北岸,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北麓。拉萨河的北部和东北部与怒江流域相邻,东部与帕隆藏布和尼洋河相接,南部为雅鲁藏布江干流,西部和西北部为藏北内流水系。河源地区为平坦沼泽地,海拔5200米,汇入口海拔3580米,总落差1620米。从源头始,经彭措、色日绒、绒麦、直孔等地,于曲水县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河流东西长约551千米,流域面积为32471平方千米,占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的13.5%,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一条支流。其干流段水能蕴藏量为171.7万千瓦,在雅鲁藏布江各支流中位居第三位。拉萨河流域是西藏最主要的农牧业生产地区之一,可分上、中、下游三段。拉萨河的主要支流有麦曲、桑曲、拉曲、学绒藏布、堆龙曲。此外,还有墨竹马曲、玉年曲等,最大的支流为堆龙曲。

    拉萨河平均径流量约333立方米/秒,其中降水补给量占年径流量的48%。年平均含沙量仅0.098千克/立方米,是中国河水泥沙含量较少的河流之一。夏季、秋季河水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8.6%,年内分配很不均衡,河水多寡悬殊,多水患。根据历史记载,近500年间,洪水曾4次淹没拉萨市区。西藏和平解放前,拉萨河基本未设防,只有部分地段用石块及草皮进行简单防护。1951年后,拉萨河的治理工作逐步展开。1961年拉萨河城区段首次进行治理。1962年拉萨遇到特大洪水冲击,市区遭受水灾。1964年拉萨市开始大规模治理工程,到1968年,拉萨河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共修筑河堤20.3千米。此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始终把拉萨河堤防整治和城市防洪作为主要工作,1996年完成工程投资600万元,先后对拉萨河贡布塘、纪念碑等4处险段进行重点整治。

    3357项目是拉萨河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986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农业部共同研究提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1988~1990年中国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计划。援助计划通过利用拉萨河谷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在拉萨河谷内建立科学、多层次的农业生产良性生态结构,主要以兴修水利为主,扩大农田保灌和林草的灌溉面积,通过植树、种草,改变生态条件,合理地发展畜牧业,促进粮食生产,逐步建立林草保护下的农业生产基地。该项目在实施区及拉萨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拉鲁湿地

    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也是黑颈鹤、胡秃鹫等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和越冬地。“拉鲁”,是历史遗留的称谓,过去曾是贵族拉鲁家族的领地,位于拉萨市西北。湿地海拔3654米,总面积620公顷,占拉萨市总面积的11.7%,属冈底斯山支脉东延部分,东、南、西三面与公路和城市水渠接壤,为藏南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日照长,空气干燥,蒸发量大,降雨量少,气压低,雨旱季分明,多夜雨。

    土壤类型以腐泥沼泽土、泥炭沼泽土和泥炭土为主,属芦苇泥炭沼泽湿地。植被类型主要为沼泽草甸,植物种类多样化,以高原特有的水生及半水生和草地植物为主。野生植物以芦苇群系和中生型莎草科植物为主,优势种和次优势种包括西藏篙草、芦苇、葛蒲等。保护区内动物种类以水生水栖类为主,脊椎动物种类也有分布。

    据专家测算,通过光合作用,拉鲁湿地每年可以吸收7.88万吨二氧化碳,产生5.73万吨氧气,对拉萨市区调节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地下水位、过滤污水、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美化城市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拉萨市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同年,拉萨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2000年拉萨市政府颁布了《拉萨市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使拉鲁湿地进入依法管理轨道。2005年8月,拉鲁湿地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被誉为拉萨的“大氧吧”,有“拉萨之肺”“天然氧吧”之称。

    纳木错

    纳木错为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之一,位于当雄县和班戈县交界处。纳木错,系藏语“天湖”之意,蒙古语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纳木错周围庙宇林立,每年都有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各地的佛教徒到此转经朝拜。每逢藏历羊年,朝圣者盛况空前。纳木错与玛旁雍错、羊卓雍错被尊称为西藏高原“三大圣湖”。

    纳木错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西北麓断陷带最低洼处,系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构造断陷湖,是念青唐古拉山西北侧大型断陷洼地中发育的构造湖泊,属内流湖。湖面海拔4718米,湖长78.6千米,平均宽度24.4千米,最大宽度50千米,面积192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米,最大水深39.2米。湖面清澈湛蓝,透明度达9米以上。因周围高山冰雪融水源源不断补给,湖水矿化度不高,仅为1.7克/升,为藏北所有大中型内陆湖泊中矿化度最低的湖泊。纳木错属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草原地带,气压低,光、热资源丰富,流域内雨、旱季分明,多风是其显著的气候特点。

    纳木错西侧的湖湾处,不仅保存了大面积的古湖相沉积物,还有熔岩洞穴和古老的岩画。湖中有5座岛屿,最大的朗多岛面积为1.24平方千米。此外,还有5座半岛,最大的为扎西半岛,面积约10平方千米。纳木错东岸和西岸地形开阔,有约81.1万平方千米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形成宽广的湖滨平原。这里是纳木错湖区著名的牧区。纳木错属贫营养型湖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大型水生植物极少,鱼类资源种类贫乏。纳木错地区野生动物区系属青藏区羌塘高原亚区,既包括生活在高山高原、寒漠环境中的鸟类,也包括生活于湖区的水禽,还有生活于湖滨草原的各种陆生野生动物。

    纳木错流域著名的寺庙有东部加西多切波寺、西部多加寺、南部古尔穷白玛寺和北部恰妥寺。纳木错湖区的岩画主要有两处,一处位于扎西半岛,面积约1平方千米;另一处位于纳木错西部多加寺北,岩画长、宽各300米左右。两处岩画主要是动物、宗教符号,并有文字记载。其中最古老的岩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于研究纳木错流域及藏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保护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主,兼顾保护藏文化和自然遗迹的生物圈自然保护区。2002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2003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并在各乡政府所在地设立保护区管理站,落实资金1075万元,实施对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管护工程。纳木错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中国境内海拔最高的高原类型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共辖拉萨市当雄县1个乡和那曲地区班戈县6个乡。该保护区具有完整而特殊的生态系统和地质构造,有全球稀有的高原代表性气候、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文物古迹和特殊的地貌类型,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德仲温泉

    德仲温泉位于墨竹工卡县仁多岗乡德宗村。温泉最高温度为46℃。泉口用碎石围成毗邻的大、小两泉塘。大泉塘直径5米,小泉塘直径3米,泉水深度约0.3米。泉塘底部有多处鼓泡涌水,水面温度41℃ ~42℃,流量约50升/秒。水色清澈无异味,适宜沐浴。泉塘南部有一偏东西走向的高大钙华墙,墙高约30米,长120米,底宽约50米。钙华墙底部受河水侵蚀穿透,形成天然桥梁。钙华墙脊部尚残存宽约0.5米的大裂缝,为泉水的出口,今德宗温泉出露于深切峡谷的谷端与钙华墙之间。

    羊八井地热田

    西藏地热蕴藏量居中国首位,地热显示点有600多处。西藏境内主要地热显示区有羊八井地热田、谷露地热田、查布地热田、卡乌地热田、古堆地热田和朗久地热田等。

    羊八井地热田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湿蒸汽地热田,也是西藏高原上典型水热爆炸类型的地热田之一,有“地热博物馆”之称,位于当雄县羊八井镇。地热田出露于羊八井盆地的中部,面积为17.1平方千米,显示类型主要有冒气穴、喷气孔、沸泉、热泉、热水塘、热水沼泽等,具有种类多样、水热活动强烈、规模宏大等特点。该热田热储中的热流体呈液态热水或汽液两者混合状态。地表测得泉水最高温度为93.1℃,地下热储温度为230℃,热泉内水流量为980升/秒,沸泉温度为93℃ ~172℃,天然热流量为11万大卡/秒,每天放出热量相当于47万吨标准煤所释放的热量。羊八井地热田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地热显示区。

    地热区内为著名的羊八井风景旅游区,区内温泉较多,温泉水中含有的大量硫化氢,对多种慢性疾病有治疗作用。羊八井地热发电厂是拉萨电网的主力电厂之一,也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最大的地热电厂。发电厂充分利用羊八井盆地蕴藏的丰富地热资源,开发地热景观旅游项目,如室内、室外温泉游泳池,养殖,温室种植等。

    2 名人故居

    强巴敏久林宫

    据《西藏简明通史》1989年藏文版记载:松赞干布系藏族血统,父亲朗日松赞,母亲次绷氏,隋大业十三年(617,藏历火中年)生于墨竹工卡县甲玛沟强巴敏久林宫。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拉萨》记载:强巴敏久林宫坐落在拉萨以东五十里墨竹工卡境内甲玛赤康,是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的出生地。

    强巴敏久林宫,汉语译为“仁慈不变宫”,在墨竹工卡县县城以西甲玛乡赤康村。如今,在甲玛乡入口处竖立着写有“松赞干布出生地”的精美巨大的藏式门亭。沿着门亭前笔直的柏油路向前走不远,就可看见左边半山腰上碉堡式的建筑——松赞拉康,里面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赤尊公主的塑像,香火缭绕,朝觐者如云。从松赞拉康下来,沿着公路继续前行,公路左侧有一神泉,名曰“忱果泉”,也叫“松赞神泉”。泉的两边饰以神兽,汩汩的泉水从两边的神兽中间流出,下面为一个方形泉池,池底也有泉水不停地往外冒。传说当年松赞干布诞生的那一刻,强巴敏久林宫前原本坚硬的土地上突然涌出一股清泉,一开始人们只是觉得惊奇,有胆大的人跑上前来试探性地喝了一口,发现泉水甘甜无比,于是,陆续有人来喝泉水,据说,喝过泉水以后,原本身患疾病的人竟然无药而愈,年老体弱的人变得目清耳明。不少大活佛以及朝佛者均以能在此洗脸并饮此泉水为幸事。从此以后,神奇的泉水给甲玛乡的人民带来了安康,使这里人口迅速增长,成为西藏这一地广人稀之地的唯一例外,人称赤康,意为“万户之地”。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泉水旁边的强巴敏久林宫遗址中,发掘出古老的藏式围棋棋盘等文物,封存已久的历史之谜逐渐被世人揭开。

    据藏学大家刘立千先生考证,从敦煌版的《吐蕃历史》来看,赞普在夏秋之季多在墨竹工卡度过,冬季住在桑耶扎玛。拉萨虽有宫堡,却不常居。再从地图上看,甲玛乡和桑耶寺只相隔一座山,所以,甲玛乡到桑耶寺之间应有一条古道,吐蕃时期,便是一条交通要道。据说,莲花生大师也曾走过此路线。现在,这条路线已成为游客们十分推崇的徒步旅游线路。甲玛乡左边公路一直往上前行,半山腰上有个经幡密布的遗址,那便是宁玛大师隆钦绕隆的修行之地。再往前走,就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溶洞了。

    强巴敏久林宫随着历史风霜的侵袭,地面的痕迹早已不存,但为了纪念松赞干布这位伟大的赞普,今人在该地修建了松赞干布纪念馆,以复原展示等方式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也向人们讲述拉萨城的建立过程。

    吞弥·桑布扎故居

    吞弥·桑布扎故居现位于拉萨市尼木县吞巴村,建于1300多年前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代。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三户穷苦的农民受到政府关照住进了一所大院,大院宽大的正屋后来被当作粮食仓库。2003年9月,吞巴村的村民白玛桑珠清扫房屋,将贴满正中间大屋墙上的报纸揭去,并清洗了以前粉刷的白灰,惊奇地发现墙面布满色彩斑斓的壁画,墙上壁画所画的吞弥·桑布扎旧宅竟和现在这所农家院落格局一般无二。由此,西藏传统文化的鼻祖吞弥·桑布扎的故居被发现。

    故居主要为土木结构二层建筑,现今还保存着面积不大但极具史料价值的壁画。故居内原有三座及屋顶的水转经桶。故居壁画绘有松赞干布、吞弥·桑布扎、十二因缘图和佛祖、度母、观音、藏传佛教各大护法神及故居原风貌图等丰富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7年,吞弥·桑布扎故居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拉萨市尼木县吞巴村景色优美,古树参天,溪流潺潺,绿草莹莹。此地至今还保留着传说是吞弥·桑布扎发明的藏香、藏纸和雕版制作工艺,因此,尼木县吞巴村也被称为藏文字、藏香、经版雕刻的发祥地。吞弥·桑布扎在吞巴村苦心研习时,见以农业生产生活为主的老百姓异常艰辛,便传授他们藏香制作的工艺技术,以改善乡亲们的生活。吞巴村水利资源丰富,地势陡峭,吞弥·桑布扎便因势利导,发明了木制的藏香加工机械。这种机械以水为动力,设计精巧独到,令无数当代人叹为观止。村庄里几乎每条溪流上都有旋转的水车,水车木叶带动木夯,把柏木片打磨成用于制作藏香的泥粉。除了每家每户都制作藏香之外,许多村民家里还有制作藏纸和雕刻木经板的小手工作坊,其制作方式,千余年来延续至今,成为西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拉让宁巴大院

    拉让宁巴大院位于拉萨市八廓街内,历史上称“吞巴”,是现行藏文的创制者、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最有名望的重臣吞弥·桑布扎的府邸。15世纪西藏著名的宗教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曾在此居住。17世纪,第五世达赖喇嘛将此作为寝宫,在大昭寺顶楼新修寝宫后搬出,将原来的寝宫称为“拉让宁巴”(“拉让”意为“活佛的寝宫”;“宁巴”意为“旧”)。大院属拉萨市最早的古建筑之一,是具有藏民族建筑特点的一座拉让。建筑为二楼一底藏式平顶土木石结构,一层二层结构相似,三层最北侧建筑内用隔墙隔成四个房间,其右侧房屋前部设过道,房内立四柱,据传此房间在传召大法会时宗喀巴大师曾住过,其他大部分房屋内用隔墙分成数间小房子,大致结构与二层相同。

    黄房子

    黄房子位于拉萨市八廓街内,与六世达赖有关。六世达赖喇嘛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其抒情诗集《仓央嘉措情歌》在西藏民间广为流传。传说在几百年前的一天,六世达赖喇嘛来到坐落在古城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馆里,恰巧这时一位清纯美少女也不期而至,她美丽的容颜深深地印在了六世达赖的心里。从此,他常常光顾这家酒馆,期待与这位月亮姑娘的重逢。但遗憾的是,这位月亮少女再也没有出现过。六世达赖喇嘛为追忆月亮少女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那东方的山尖 升起那明月皎颜

    玛吉阿玛的面庞 浮现在我心田

    这首诗或者情歌就出自六世达赖喇嘛的传世之作《仓央嘉措情歌》。这段情歌还引出一个更为重要的内容——八廓街上的黄房子。拉萨八廓街曾经有10个黄房子,都同仓央嘉措的风流韵事有关。在河坝林老街东侧有座两层的黄色藏式小楼,名叫“顿苏色康”,意思是大经旗杆旁边的黄房子。民间传说,这就是六世达赖喇嘛的其中一个情人住过的地方。另一个现存的即是玛吉阿米拉萨店所在的地方。据说当年仓央嘉措与那位少女就相遇在这座藏式酒馆,如今仍旧坐落在拉萨八廓街的东南角上。

    甘丹康萨

    颇罗鼐的故居即甘丹康萨,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原大院现分为东、南、北三院,为四层石木建筑。原甘丹康萨于道光五年(1825)在新建错美林寺时迁建到寺东北约20米处,为一楼一底藏式土石木平顶结构。甘丹康萨于1995年被拉萨市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期甘丹康萨于20世纪90年代被拆毁,现仅存原建筑位于东院内的古井一口,其余建筑无存。古井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办事处热莫齐委员会甘丹康萨一巷。古井口为方形,井口宽约1.18米,井深1.9米,井口高出地面0.65米。井已无法取水。

    颇罗鼐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历任西藏地方宗本、噶伦等职务,被清廷封为贝子、贝勒、郡王,先后总理全藏事务20年。他的一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参加了数次战争:康熙五十六年(1717)反击蒙古准噶尔军侵扰西藏的斗争;雍正元年(1723)协助清军围剿青海罗布藏丹津的叛乱,防止其战火蔓延西藏的战斗;雍正五年(1727)平息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噶伦间相互残杀、争权夺势的斗争等。在这些战斗中,他总是坚定不移地站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立场上,坚决反对分裂,与叛乱势力进行不懈的斗争。当准噶尔部汗王借口向西藏伸展势力,提出非分要求时,他以“未奉大皇帝谕旨,何敢擅行”的严正立场,断然拒之,并以西藏在清王朝的关心下,人民如此安居乐业的生动事实晓之以理,劝诫准噶尔部汗王不要背叛中央政府等。颇罗鼐不仅在风云变幻的动荡战争岁月里对祖国、对人民“恪尽忠诚”,在和平环境下的百废待兴的建设事业中,他也依然如此。雍正六年(1728)七世达赖喇嘛离开拉萨避居战乱,驻锡泰宁(今四川甘孜道孚)以后,他协助驻藏大臣经营边陲西藏,总理西藏政务近二十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其间,他通过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等多方面孜孜不倦的努力,励精图治,力革时弊,终将西藏从多年战争深渊中解脱出来,原先生产凋敝、经济拮据、民不聊生的困境大为改善,代之出现的是地方社会秩序安定,生产发展,仓廪丰实,政教蕃盛,人物富庶,百姓安乐的可人景象。他不仅缓和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而且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大业,因此颇罗鼐也深得清廷的嘉奖和赏识,累官爵台吉、扎萨克一等台吉、孜本、噶伦、固山贝子、贝勒、多罗贝勒、郡王等。

    冲赛康

    冲赛康大院始建于清代,是一座具有浓郁藏式传统建筑特色的居民大院,最初成为彭措热丹班觉,据传六世达赖喇嘛及拉藏王曾住过,后米旺颇拉将房子赠予驻藏大臣。雍正五年(1727),清朝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抵达拉萨入住彭措热丹班觉,这座府邸成为驻藏大臣最初的衙门,并改名为冲赛康。

    乾隆十五年(1750),驻藏大臣傅清和拉布敦于十月十三日将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诱到冲赛康当地正法,而跟随他的罗布藏扎什侥幸逃走,而后聚集数千兵士围攻冲赛康。结果,傅清、拉布敦二位大臣罹难。

    傅清、拉布敦死后,乾隆皇帝下令将冲赛康改建为双忠祠。双忠祠建成42年后,傅清的侄儿、大将军福康安统率大军入藏击败廓尔喀人的入侵之后,专门对双忠祠进行了全面修缮,并在门廊下刻写了五块碑文,记录曾经的血腥事变。现五块碑文被收藏于西藏博物馆。1911年以后,双忠祠被用作拉萨市警察局的宿舍。后来这栋房子的西院成为不丹的官方代表每年来拉萨致敬和送礼时的住所。再后来,整栋楼被分成若干个小单元,作为公房分配给市民居住。

    如今的冲赛康是西藏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是拉萨市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经营着上万种商品。来自大江南北,操着不同口音的汉、藏、回、维吾尔等不同民族的生意人云集于此,各种吆喝声随处可闻。冲赛康永远不乏繁忙热闹的景象。

    雪林·多吉颇章

    雪林·多吉颇章,旧称雪策林卡,为班禅大师来拉萨的驻锡之地,也就是班禅大师在拉萨的行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办事处金珠路62号,于2007年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6年,周恩来总理特批资金专门为第十世班禅大师修建雪林·多吉颇章,同时修建的还有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办公大楼。两者比邻而居,显示了班禅大师在国家领导人心中的地位。该建筑是一座集藏式、汉式以及当时对中国影响很大的苏式三种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现代水泥二层平顶房,坐西朝东,一层为接待室及保卫人员住处,二层为会议厅、经堂、卧室、办公室及随从僧众的僧舍、班禅老师的房间及班禅父母的房间等。颇章的布局和结构设计也很富有人情味,除宫殿外,还有三座附属楼和车库、职工住楼等建筑,同时建筑内部走廊宽敞,房屋高大气派,房间也都显得很开阔,很有现代建筑的气息,门厅两侧的近两层楼高的壁画也是内容丰富、笔法细腻,更为珍贵的是,里面还有不少第十世班禅曾经用过的书桌、字典、茶杯等真实物品,以及他修行、讲法的宝座,从而使很多藏族同胞在此顶礼膜拜。

    这座行宫最初的主人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20世纪初,由于各种原因,西藏上层达赖集团与班禅集团之间存在严重矛盾。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于1923年被迫离开西藏日喀则,避居内地,一直不能返回西藏。1949年6月,第十世班禅继任后,仍留居青海等地。1951年5月23日,在中南海勤政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张经武、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和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孙志远等人,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的身份,与阿沛·阿旺晋美等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十七条协议”签订后,班禅入藏问题被提上日程。“十七协议”的第五条明确指出:“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职权,应予维持。”1951年9月19日,第十四世达赖致电第十世班禅,欢迎他返藏回寺。12月15日,中共西北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习仲勋从西安抵达西宁,代表毛主席、中央政府和西北军政委员会专程前来欢送班禅启程返藏。班禅一行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于1952年4月24日抵达拉萨东郊的吉日。4月28日第十世班禅进入拉萨。同一天,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与第十世班禅举行了第一次会见。这是自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与第九世班禅失和以后,历经29年由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与第十世班禅实现了两大活佛的会面,在西藏民族内部大团结的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56年,中央特批为第十世班禅大师修建雪林·多吉颇章,并以此作为其在拉萨的行宫。

    1989年1月9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主持第五世到第九世班禅大师遗体合葬灵塔祀殿——班禅东陵扎什南开光典礼活动,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于1月28日在日喀则市他的新宫德庆格桑颇章逝世。班禅大师在世51个春秋,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中,他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藏传佛教杰出的领袖,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第十世班禅大师圆寂后,国务院于班禅大师圆寂3天后做出《关于第十世班禅大师治丧和转世问题的决定》,由扎什伦布寺主要活佛、堪布、高僧组成的寻访班子通过占卜、观湖、秘密寻访等宗教仪轨,遴选出3名班禅转世灵童候选人,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并呈请国务院批准,于1995年11月29日在拉萨市大昭寺通过金瓶掣签认定了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6岁男童坚赞诺布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真身。金瓶掣签后,转世灵童拜高僧波米·强巴洛珠为师,波米·强巴洛珠按宗教仪轨为转世灵童剃度,取法名为吉尊·洛桑强巴伦珠确吉杰布·白桑布。1995年11月29日(藏历木猪年十月八日)下午,国务院特准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册立仪式在雪林·多吉颇章举行。由此,雪林·多吉颇章成为从政治上确立第十一世班禅大师合法地位的地点,在班禅大师的信徒心中享有较高的地位。

    3 著名寺庙

    查拉鲁普石窟

    吐蕃时期开凿的佛教石窟,又称帕拉路甫,位于拉萨市药王山东麓山腰,距地面22米,始建于7世纪40年代,由松赞干布时期的茹雍妃(洁莫遵)主持开凿,历经13年完成。石窟依山而凿,其平面形状为不规则的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洞口高2.56米,宽4.45米,最宽处5.5米。石窟内有中央石柱造像、南壁造像、北壁造像、西壁造像。石窟形制属于早期支提式石窟,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较为流行,中亚、西域与中原地区等均有流布,唐代以后较少见。石窟入口朝东,与大昭寺相望,中心为一柱,从柱到洞壁是宽0.75~1.3米的转经廊。石窟的中央石柱和南、北、西三壁上有造像71尊,除两尊泥塑外,余皆为石刻像。在71尊造像中,吐蕃时期造像47尊,其表现手法受印度、尼泊尔雕刻影响,具有吐蕃早期雕刻风格。1962年第十世班禅确吉坚赞出资维修,1979年吐登旺久对石窟进行维修。1996年,查拉鲁普石窟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老城区中心。大昭寺,藏语全称“惹萨垂朗祖拉康”,意为“羊土城变经堂”,简称“祖拉康”“觉康”,意为“佛祖之殿”。清代汉文史籍曾称大昭寺为“伊克昭庙”,系蒙古语“大庙”之意。大昭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由吐蕃松赞干布的两个王妃,即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共同主持兴建。据藏文史籍记载,寺内原供奉赤尊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8世纪,唐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后,将其移置小昭寺,而将文成公主带入吐蕃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藏语称“觉卧佛”自小昭寺迎至该寺供养。唐代时期,大昭寺规模不大,仅有8个殿堂用来藏经、供佛,不从属于任何教派。15世纪,宗喀巴创建格鲁派后,寺庙香火日渐繁盛。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对大昭寺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葺,每年在大昭寺举行祈愿大法会。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第巴·桑结嘉措继续对其进行扩建,增建了许多佛堂,大昭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建筑群。

    大昭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为2.51万平方米,寺内保存吐蕃时期壁画和大量珍贵文物。大昭寺主要建筑为佛殿,高四层,上覆金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是西藏最古老的一座仿唐式汉藏结合木结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大昭寺建筑大体由门廊、庭院、佛殿、回廊、天井及分布在四周的僧舍等组成。其中佛殿是大昭寺的主体建筑之一,佛殿内有释迦牟尼殿、无量光佛殿、强巴佛殿、千手千眼观音佛殿、释迦牟尼不动金刚佛殿、法王拉康等8座。

    大昭寺内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如各种铜造像、唐卡、理塘版朱印《大藏经》等。大昭寺壁画有4400余平方米,这些壁画不仅以内容丰富和面积之大而著称,而且代表了吐蕃和第五世达赖喇嘛两个重要时期的壁画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大昭寺在藏传佛教寺院中,规模不大,但其地位和影响力独占鳌头。拉萨市老城区就是以大昭寺为中心而形成。大昭寺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供信徒膜拜的殿堂,是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神圣殿堂。平时,信徒们的礼佛朝觐转经活动集中在这里进行。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各藏区信徒不远万里到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前朝拜。大昭寺还是藏汉民族团结友好的印证。崇祯十五年(1642)第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噶厦政府的办事机构便设于大昭寺内。从此,西藏许多重大政治、宗教活动都在大昭寺内释迦殿释迦牟尼佛像前举行,如金瓶掣签仪式等。西藏一些重大节庆活动、法会佛事也在这里举行,如每年藏历正月大祈愿法会。1961年大昭寺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家拨巨款对大昭寺进行大规模维修。2001年,大昭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小昭寺

    小昭寺位于拉萨市八廓街北,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又名“甲达热木齐祖拉康”,意为“汉虎神变寺”。小昭寺是汉语称谓,小,相对于大昭寺而言;昭,是藏语“觉卧”的音译,意为佛。小昭寺始建于7世纪中叶,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著名的拉萨上密院也设在小昭寺内,为格鲁派僧人修习密宗的地方,上密院堪布兼任小昭寺住持。寺内曾供奉文成公主带到拉萨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后移至大昭寺,改供奉尼泊尔赤尊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寺内壁画、彩绘和金银饰物甚多,多以佛像和人物传记、历史故事及民俗等为内容,色泽艳丽,体态生动。自1694年起,每年藏历三月,小昭寺都要举行纪念第五世达赖喇嘛的隆重法会。1962年,小昭寺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昭寺上覆金顶,建筑形式仿汉族寺庙,金碧辉煌,极为精美,后遭火灾焚毁,原貌荡然无存。元明清时期,小昭寺几经修复,改仿唐式为藏式结构。明末,寺内扩建僧舍,并被作为上密院习经所。“文革”期间,寺遭破坏,今已按元、明时期修复。1986年寺院进行大规模维修,由神殿、门楼和转经回廊组成。

    寺内原有高0.4米的铜镀金能仁戒佛一尊,高0.45米的三头六臂藏巴拉、六臂依怙唐卡各一副,人头颅骨(法器)一个,现均已散失。小昭寺现存的部分重要文物有高足灯、铜菩萨、莲花生铜像等。

    甘丹寺

    甘丹寺位于拉萨市达孜县境内。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首。甘丹,系藏语音译,意为“兜率天”,即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又名噶登寺、噶丹寺、噶勒丹寺。明永乐七年(1409),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主持修建的第一座格鲁派寺院,与其后建的哲蚌寺、色拉寺并称“三大寺”。翌年,宗喀巴主持开光仪式,并担任第一任甘丹赤巴。甘丹寺共历97任赤巴。寺内保存了许多稀世珍宝。

    甘丹寺坐落在旺古尔山顶,依山而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7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赤多康、阳八犍经院、司东康、扎仓、康村、密村以及佛堂、僧舍等,此外还有23个康村,共有建筑121幢。寺内所有佛具、法器、经典、唐卡以及琳琅满目的壁画、雕饰精美的梁柱等都是珍贵的文物精品。其中,清乾隆皇帝所赐的盔甲和明永乐皇帝所赐的锦缎绣塘最为著名。

    在黄教六大寺院中,甘丹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藏传佛教六大寺的祖寺,系格鲁派第一座寺院。甘丹寺的建成标志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宗喀巴宗教改革的基础上创立起来。就寺院建筑来说,甘丹寺是一大变革。格鲁派以整顿教规、严格戒律、改革寺院组织、制定学经制度而闻名。寺院的经学院性质更为明确,因此措钦、扎仓、康村建筑,以及寺院的总体布置,都是围绕学经而展开的。为了适应这种功能需求,建筑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对以后的寺院建筑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甘丹寺在政治、宗教、建筑、艺术等方面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1961年甘丹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寺院遭到毁灭性破坏,寺内文物洗劫一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拨出专款对甘丹寺进行修复。

    甘丹赤巴是享有崇高威望的僧职称谓。赤巴,藏语意为“法台”或“座主”,是掌管全寺一切宗教活动或事务的负责人,是从全寺主要扎仓堪布中举荐具有渊博佛学知识、德高望重的高僧担任。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筹建甘丹寺,并担任第一任赤巴,最终圆寂于此。其弟子贾曹杰传承该寺法台,为第二任甘丹赤巴。因甘丹寺系格鲁派祖寺,所以甘丹赤巴也是整个格鲁派的住持,他在藏族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仅次于达赖喇嘛和班禅。历史上不少寺庙的赤巴由寺主活佛来兼任,其宝座设在各寺庙大经堂内,大经堂是藏传佛教寺庙中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前代达赖圆寂、新达赖亲政前,甘丹赤巴有资格出任原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代行达赖喇嘛的政教职权。光绪三十年至宣统元年(1904~1909),第十六任甘丹赤巴罗桑坚赞担任摄政。至1959年,甘丹赤巴共传承了96代。

    热振寺

    热振寺位于拉萨市林周县塘果乡境内。热振寺属于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寺,1056年由阿底峡大师弟子仲敦巴创建,为噶当派第一座寺院。热振寺专门修习噶当派密法,并以本寺为中心,逐渐形成噶当派,故又称“创始寺”。热振寺的学经制度是以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为基础,强调僧人的戒律,强调修行次第。修习的主要经典是“噶当六论”。该寺改宗格鲁派后,仍保留了不少噶当派的教理。1951年寺院部分建筑毁于地震,其余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20世纪80年代后重建。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热振寺举行苦尤曲巴(布谷鸟供佛)法会。每逢猴年七月十五日,热振寺还要举行帕崩唐果节,意为“转神魂磐石节”,届时上万人云集,转经朝佛,观看神舞。1962年,热振寺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热振寺占地面积约25亩,主要建筑有主殿和热振拉章等。热振寺不同于其他格鲁派寺庙,寺内未设扎仓和康村,寺内一切政教大权均掌握在热振活佛手中。热振寺初期由仲敦巴的弟子进行师徒相承。18世纪第七世达赖封其经师阿旺曲丹为热振寺呼图克图,成为第一世热振活佛,从此开始通过转世的方法相承。热振寺活佛之下设堪布1人,主要代理热振活佛之职,掌管全寺政教事务,任期不定。堪布之下设吉米1人掌握财政,任期3~4年。吉米下设格贵1人,主管全寺喇嘛之清规戒律,有权处置寺内喇嘛,任期1年。格贵下还有聂巴和恰玛,他们掌管寺内钱粮物品和放茶施粥等。热振寺有热振拉章和拉萨拉章,设管家1人代理热振活佛之职,管理两座拉章内的一切事务。热振活佛任摄政王期间,常住拉萨拉章内,拉萨拉章各级官员均为四品。热振寺刚建寺时只有56人,后来发展到有扎巴500人、所属庄园33座、属寺7座,属寺分别是曲桑寺、甘岗寺、江龙曲定寺、党丹寺、桑林寺、孜聂寺、关衮寺。另有3个牧场,分别是当雄的乌玛牧场、那龙香牧场、果聂牧场。

    楚布寺

    楚布寺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那嘎乡境内。楚布寺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主寺、历世噶玛巴驻锡地。汉文有“粗朴寺”“楚浦寺”等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由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创建,与噶玛丹萨寺并称噶玛噶举派上、下二寺。活佛转世制度始于该寺,后被其他教派所推广。

    楚布寺初建时规模不大,二世噶玛巴·噶玛拔希即位后,对该寺大加扩建,兴建大殿及众多佛像、佛塔,用金银汁书写《甘珠尔》,使该寺影响大大超过噶玛丹萨寺而成为黑帽系根本道场,延续至今。明永乐八年(1410)寺庙毁于地震。永乐十二年(1414)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主持重建。寺院坐北朝南,南、西、北三面环山。寺院建筑以五层大殿(文殊殿)为中心,四周环绕4个扎仓,并由经堂、神殿、僧舍及喇让、静室等建筑群组成一座雄伟壮观的古老佛刹,还有正在修复建设中的较具规模的讲经台等建筑。寺内有僧侣300余人。楚布寺拥有大量稀世文物,其中江浦寺建寺碑位于楚布寺大殿内,高约2.5米,宽约0.5米,上刻古藏文,对研究吐蕃时期政治、经济、宗教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空住佛是楚布寺镇寺之宝,是第八世噶玛巴为纪念其上师而塑造的银像;楚布大佛高约6米,相传为二世噶玛巴所铸。此外,玛恰噶拉石刻塑像、米拉日巴曾用过的钵、都松钦巴僧帽等都是楚布寺极其珍贵的宝物。1992年9月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赤列多吉在楚布寺举行坐床典礼,成为1949年后第一位藏传佛教转世活佛。1962年,楚布寺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雄色寺

    雄色寺位于曲水县才纳乡尼布热堆村,拉萨河南岸半山腰处,海拔4100多米,是目前西藏境内最大的一座尼姑寺院,距离首府拉萨市约43千米,距县城44千米。雄色寺,或译“香色寺”“秀色寺”,意思是“古松林中”,传说1000年前这里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林中有口甘甜的泉眼,泉水旁边栖息着许多珍禽异鸟,吸引了附近村庄的百姓前来朝拜、敬香。由此,这里逐渐成为著名的佛教朝拜地。

    12世纪,藏传佛教噶举派祖师帕珠·多吉杰布曾派弟子克贡·曲吉僧森格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寺院,该寺院成为噶举派八个支系之一香巴噶举的中心。两百年后,著名的红教僧人贡结朗钦巴从藏东来到这里修炼,雄色寺由白教(噶举派)改成了红教(宁玛派)修行的圣地。贡结佛法造诣高深,其著作《朗钦宁底》至今仍为宁玛派教徒的重要经典。

    18世纪初,新疆准噶尔蒙古部落首领次仁顿多率骑兵入侵西藏,声言扶持格鲁派,极其残忍地摧毁红教和白教寺院。雄色寺首先遭到蒙古铁骑的践踏,经书、佛像洗劫一空,僧人遭到杀戮,剩下的四处逃亡,自此,雄色寺成为一片废墟。

    后来有一位女乞丐,人们称她“玛尼洛钦”,意为“念六字真经的大师”,走遍雅隆河谷、雅鲁藏布江边,到处化缘乞讨,欲从废墟上重建被毁的雄色寺。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一座废了百余年之久的著名寺院,又在古柏丛生、岩洞栉比的圣山上重新建起,寺院规模超过以往。此后,玛尼洛钦把过去的喇嘛寺改成了著名的尼姑寺。

    雄色寺主要分为僧舍区和佛殿区两大部分,僧舍主要分布在离经堂不远的山坡上;经堂建在僧舍前的一块平台上,主要建筑有白塔一座,大经堂一座,另大经堂右前建有一小经堂或称藏经室,其建筑规模都不是很大。1984年寺院修复开放,建筑保存完好。雄色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妇女地位,曾有多位国内外学者多次到该寺进行考察和学术研究。历史遗留下来的前世活佛高僧修行洞,现仍有僧尼在此闭关修行,是该区为数不多的、仍然有僧尼闭关修行的寺庙之一。每年4~10月,该寺沿途自然景观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苍鹰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野兔、山鸡出没于林间小溪,向远处眺望,山景水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清真寺

    清康熙、乾隆年间,伊斯兰教随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商人传入西藏。藏人称他们为“甲卡基”,“甲”即“汉人”,“卡基”乃“克什米尔”的译音,因为以往进入西藏的穆斯林多为克什米尔人。

    西藏共建有6座清真寺,分别为拉萨小清真寺、卡基林卡东清真寺、卡基林卡西清真寺、河坝林清真寺(大清真寺)、绕赛巷清真寺和朵底清真寺。

    拉萨小清真寺是小寺系统穆斯林的第三座礼拜堂,位于大昭寺东南绕赛居委会内,是20世纪20年代专为城内的印巴(主要是克什米尔一带)、尼泊尔诸国穆斯林礼拜而修建的。小清真寺的主体建筑礼拜堂坐西向东,为藏式建筑。1959年前,小寺系统拥有阿訇多达30名。他们多在拉萨土生土长,也多是受学于拉萨。1959年,西藏叛乱中,小寺系统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1960年上半年,西藏工委制定针对小寺系统穆斯林的国籍认定细则并实施。

    卡基林卡,藏语意为回族园林,是拉萨回民的一个聚居点,初建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位于拉萨市西郊。卡基林卡有清真寺、回民住宅和回民墓地。卡基林卡有2座清真寺,一东一西,相距几十米。回民墓地南北长32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6.4万平方米,保存墓碑23通,其中清代碑16通,民国碑1通,现代碑6通。清代碑的碑文中标明墓主籍贯的有5通。

    河坝林清真寺是拉萨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又称大清真寺,位于拉萨市东南,始建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最初规模不大,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行了维修和扩建。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大清真寺被毁,次年集资重建。大清真寺总面积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主要由大门、前院、宿舍、宣礼塔、礼拜堂和浴室等组成。大清真寺的主体建筑礼拜堂建在高1米的台面上,坐西朝东,共13柱,东西长22.6米,南北宽12.6米,建筑面积285平方米。龛北侧置放一木制座椅,为阿訇宣经之座。礼拜堂可容纳250人。

    关帝庙

    藏族称汉·格萨尔殿。在我国广大的藏族地区,由于藏汉历史上宗教文化交往密切,历史上著名的武圣关羽,也被立庙加以敬祀,藏族群众往往把关羽和格萨尔王同样对待,把关帝庙称为“格萨拉康”。到20世纪60年代初,西藏各地尚保存有关帝庙10座左右,主要分布于拉萨、日喀则、定日、江孜等地以及军事要塞、交通要道。清乾隆晚年,藏族地区多建有关帝庙,庙中正殿供关公,后殿供格萨尔王。关帝庙是汉、藏文化交流的结果。

    磨盘山关帝庙,位于拉萨布达拉宫以西的磨盘山上。因庙内供奉塑像与藏族英雄史诗中格萨尔王相似,又名“格萨尔拉康”,意为格萨尔神庙。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军驱逐廓尔喀军后,由福康安主持修建。关帝庙属汉式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整座建筑以主殿和文殊殿为主。殿内供有关羽、张飞等人的泥塑像。磨盘山关帝庙的演变是汉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实例。寺庙建筑虽然是内地风格,但寺庙内所供佛像却是纯粹的藏族风格。

    磨盘山关帝庙碑是磨盘山关帝庙内现存最重要的文物。碑首已掉落地上,然而尚完整。碑通高3.04米,宽1.18米,厚0.29米。碑文由福康安撰写,立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记述了打败廓尔喀入侵者的经过和建庙缘由。关帝庙中原悬挂有清朝驻藏官兵历年所献的50余方木匾等,今已散失。1995年,该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后藏的日喀则和山南地区的乃东县等地都曾有关帝庙及建庙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