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刘少奇与李英贵:“这块毯子来之不易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鬼,哭啥子嘛!”刘少奇拿过毯子反复地看着,温和地说,“小鬼,今后做事小心点就是了,你知道吗?这块毯子来之不易啊,是用老百姓的血汗换来的哟!”

    “我受的这点罪,和少奇同志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首长为革命操劳了一辈子,没想到竟被迫害致死。听说死的时候,连衣服都没有,真惨啊!至今想起来,还让人心痛啊!”

    1990年,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英贵应延安地委的邀请,来到延安参加一个纪念座谈会。

    斗转星移,转眼数10年过去,重返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李英贵自然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更使他永远难以忘怀的是,当年在这里,他曾担任刘少奇的卫士,伴随着少奇度过了700多个日日夜夜……

    1937年,年仅15岁的李英贵奉中央保卫局的命令,调到刘少奇身边担任卫士。李英贵是陕北子长县人,13岁就参加了陕北红军,跟随刘志丹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冲锋陷阵……

    当李英贵接到调令时,他的心里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他到首长身边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首长水平高,对他来说,可以得到更多的、直接的教诲;担心的是,他年岁小,参军时间不长,没有工作经验,怕做不好工作。

    李英贵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刘少奇的住地——枣园。在不长的时间里,他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少奇的亲切关怀,使李英贵感受到温暖。他看到少奇平易近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很少责备,即使是工作中出现一些岔子,少奇也从未大声斥责,而是耐心地指出为什么会出岔子,如何避免出岔子。

    刘少奇在白区工作时,因工作环境艰苦,条件恶劣,患了严重的腰痛症和胃病。到了陕北以后,一遇寒冷的气候,老毛病就犯了。为了能让首长休息好,李英贵每晚都把炕烧热些。有一次,他因劳累,在烧炕时打起了瞌睡。

    “李英贵,是什么味道?”正在伏案工作的刘少奇闻到煳味,大声地问道。

    “糟了,毯子烧着了!”李英贵从睡梦中惊醒,看到毯子上冒起一股烟,急忙跳起来,使劲扑打了一阵。

    “首长,毯子烧了个大洞,”李英贵流着眼泪把毯子捧到刘少奇的面前。

    “小鬼,哭啥子嘛!”刘少奇拿过毯子反复地看着,温和地说:“小鬼,今后做事小心点就是了,你知道吗?这块毯子来之不易啊,是用老百姓的血汗换来的哟!”

    “首长,都是我不好,我一定把它补好。”李英贵接过毯子,十分内疚地说。

    “你这小鬼,会补吗?”刘少奇笑着问。

    “我不会,明天我去找个老乡替您补好。”

    “好,一定要找人补好,这样才能用得久些。”刘少奇认真地嘱咐李英贵。说完,用手轻轻地抚了抚李英贵的头,替他擦去挂在脸上的泪水,安慰了一番,又继续伏案办公。

    1939年4月,因工作需要,李英贵离开了刘少奇。一别就是20多年,直到1963年,他到北京开会,才又见到少奇。

    在“文化大革命”中,李英贵因为曾经担任过刘少奇的卫士,遭到造反派们的残酷迫害,被打断了两根肋骨,两只耳朵的耳膜也被打穿,几乎失去了听力。每当谈起这些遭遇,李英贵便感慨地说:“我受的这点罪,和少奇同志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首长为革命操劳了一辈子,没想到竟被迫害致死。听说死的时候,连衣服都没有,真惨啊!至今想起来,还让人心痛啊!”

    (魏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