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襟怀坦荡 坚持真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先生,我要批驳你的观点。科学是客观存在,你说西医不科学,如果不科学它就不会在二百多年里发展得这样快。”

    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他们知道在家吃饭比在公共食堂吃好,可以把粮食节约下来,把猪、鸡、鸭喂起来。

    “历史就是历史,谁也篡改不了。”

    朱德同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很高,思想修养很好,实事求是的作风很突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都显示出他襟怀坦荡、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可贵品质。

    在我刚到总司令身边工作不久,有一件小事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那是1955年7月间,在一次健康检查会诊之后,总司令留几位医生吃饭。席间,有一位老中医发议论:“西医就是不科学,什么病都是一个治法,不懂得辩证。”大家听了他的议论,不禁愕然,但谁也没有讲话。这时,总司令笑吟吟地说:“老先生,我要批驳你的观点。科学是客观存在,你说西医不科学,如果不科学它就不会在二百多年里发展得这样快。同样地,如果说中医不科学,那就没得办法解释为啥它存在了两千多年。所以,中医、西医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它们的道理。不能说我这个科学,你那个不科学。你们中医、西医要团结,要互相学习,将来我们中国医生在世界上,就是本领最大的医生!”朱德同志不是研究医学的,但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站在医学发展史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高度,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而且坦诚直率,态度鲜明,使在座的中医、西医和领导干部都受到了教育。

    1958年,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吃大锅饭”,并且从一开始就被当作“革命的新生事物”肯定下来。

    朱德同志对这种做法一直是持否定态度的。他在经过一段充分调查研究之后,十分了解农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是不愿意吃“大锅饭”的。因为吃“大锅饭”否定了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打击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巨大浪费。朱德同志不顾当时一边倒的形势和个人得失,在各种场合包括在中央的会议上,公开坦诚地反复表达己见,直到致函党中央陈述自己的观点,表示不赞成这件事。

    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期间,有一天朱德同志找两位省委书记来谈话。当时,因秘书有事外出,便找我去做记录。在听了两省情况汇报后,朱德同志又尖锐地指出:食堂若不退回去,就要改造,以自愿为原则。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他们知道在家吃饭比在公共食堂吃好,可以把粮食节约下来,把猪、鸡、鸭喂起来。去年吃“大锅饭”把东西吃掉了,这是个极大的教训。

    彭德怀同志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遭到错误的批判之后,有一天晚饭后,朱德同志要去看望彭总。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觉得这个时候去不合适,替他担心,怕他被牵连进去,因而进行了劝阻。朱总听了同志们的劝阻后,边踱步边沉思,最后还是以光明磊落的态度,义无反顾地去看望了自己的亲密战友。在庐山会议以后,朱德同志也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和不公正的对待。但他总是坦然处之,虽遭非议而不悔,真是“骨头生若铁般硬,胸怀真如海样宽”。

    “文化大革命”期间,朱德同志横遭林彪、“四人帮”的无耻诬蔑和打击。一时间恶浪滚滚,黑白颠倒,把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说成是毛泽东、林彪会师,“朱德的扁担”变成了“林彪的扁担”,甚至说他“连一天总司令也没有当过”。面对魑魅魍魉,他总是淡然置之,既不动怒,也毫不气馁。对孩子们的询问也只是说:“历史就是历史,谁也篡改不了。”在那之后不久,有一次康大姐对我说:“他这个人的心胸是很宽宏的,人家说他连一天总司令也没有当过,他只是一笑,说这对别人一点损害也没有,只是否定了他自己。”我曾反复琢磨朱总这句话。是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谎言只能暴露说谎者是骗子。林彪的诬蔑,对总司令来说正如尺雾障天,无愧于大,寸云点日,无损于明。然而,面对那样的恶劣行径,能平静自如,知其必败,这是何等豪迈的气概。

    1966年12月的一天,朱德同志偶感风寒,我去看望他。那时,北京城已经闹得翻江倒海,大有乌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可是总司令的家依然是那样整洁、朴素、宁静。当我进入办公室时,他正坐在办公桌前,他的面貌和神情仍然是我所熟悉的,慈祥泰然,镇定自若,双目炯炯有神,统帅的威仪一如当年。他虽已80高龄,又两年未见,却并没显出多么苍老,只是头发更加花白稀疏了。听说我来了,他很高兴,他的笑颜淳朴而又富有感情。照例握手、让座、吃茶,依旧闲话家常。这一切使我几乎忘掉了外边的严酷现实,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他身边工作的平静生活。他高若五岳,博如大海,置千军万马中而不惊,处崎岖坎坷而不馁。他当时那种迥异于常人的精神力量,至今令我钦佩。

    (顾英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