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邓小平长征路上 “吹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长征路上没有什么吃的,聊天时就讲各地的吃经,小平就吹四川是天府之国,回锅肉、鱼香肉丝、辣子鸡丁如何如何好吃,说得大家直咽唾沫。

    1935年2月底,红军二占遵义城。第二天吃过早饭,邓小平同志邀我们地方工作部的同志:“去逛街呀!”我们一帮子青年男女就有说有笑地跟上邓小平同志一道到了遵义街上。

    我同小平同志是1933年到了中央苏区之后才认识的。他是乐天派,再大的困难也不在乎。记得1934年6月。我从于都“扩红”回来,他一见我就伸着大拇指,对我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莫名其妙。他忙解释道:“这是项英同志在政治局会议上说的,他夸奖你‘扩红”搞得好,都登报了。”他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我回到驻地跟一位熟人说起来,他瞪大了眼睛告诉我:“你还不知道?小平正倒霉呢!他的中心县委书记都被撤了,现在调到《红星报》当编辑,孤零零地剩了一个人。”我说:“看他那模样,一点事儿没有。”自那以后,我从心里佩服他。

    长征这一路上,艰苦得很,只要同小平同志他们在一起,就来劲儿。他态度随和,善于联系群众,谁都愿意跟他在一起。聊起天来,天南地北,无所不谈。长征路上没有什么吃的,聊天时就讲各地的吃经,小平就吹四川是天府之国,回锅肉、鱼香肉丝、辣子鸡丁如何如何好吃,说得大家直咽唾沫。后来,大家把这叫作“精神会餐”。“来,搞‘精神会餐’啰!”于是,各人吹一通,“画饼充饥”。

    (刘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