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陈云:“先小人后君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要少犯错误,就要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其方法,我概括为三条:一、交换;二、比较;三、反复。”

    陈云同志把东北干部的特点,概括为:“山南海北,先来后到,空手带兵。”

    “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就是了。”

    陈云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彻底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陈云同志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极力倡导并率先实践辩证唯物主义的领导方法和作风,使我深受教育。

    1946年,我党面临着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严重斗争,东北不仅是国内而且是国际革命和反革命争夺的一个焦点。当时的形势是敌强我弱,国民党为实现他们先南后北、而后独占东北的图谋,在强占沈阳、本溪之后,于10月中旬调集10余万兵力向辽东解放区大举进攻。如何看待东北形势和能否坚持南满斗争,当时存在着不同意见。正是在这种危难时刻,陈云同志到达辽东,出任南满分局书记并兼任财委书记。经过陈云同志深入调查研究和反复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最后确定了对南满根据地必须坚持的正确方针。其后,在辽东地区党政军民的艰苦奋斗下,我们终于粉碎了敌人的图谋,恢复并扩大了南满解放区。对这一段历史,许多同志都深有感触,认为要是没有陈云同志的英明决策,南满差一点就给放弃了。

    当时我在辽东任财委副书记兼秘书长,直接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工作,深感他具有高度的革命坚定性、原则性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临危不惧,遇险不惊,多谋善断,能够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开创出新的局面。现在大家熟知的陈云同志倡导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陈云同志在辽东分局一次干部会议上系统地提出来的。他说:“我们做工作,应当把百分之九十九的力量用在了解情况上”。“要少犯错误,就要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其方法,我概括为三条:一、交换;二、比较;三、反复。”“交换是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比较则是为了更好地判断事物的性质。”“今天我们要不要在南满坚持,只要把现在坚持所带来的牺牲与将来退到长白山可能造成的牺牲,大小轻重,有无价值,加以比较,就容易作出必须坚持南满斗争的决定了。”

    跟随陈云同志工作,总感到他处理问题的方法富于创造性,善于生动地把党的正确方针同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记得当时陈云同志把东北干部的特点,概括为:“山南海北,先来后到,空手带兵。”所谓“山南海北”,就是干部来自四面八方;所谓“先来后到”,就是干部有先来的,有后到的;所谓“空手带兵”,就是干部有带兵来的,有不带兵“空手”来的。陈云同志就是从这种实际情况出发,耐心地做干部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了解当时的形势、任务和前途,提倡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指出“大广播比小广播好”,以严肃的原则性去对付容易发生的无原则纠纷。这样就把广大干部团结起来,使大家心情舒畅地投身于当时艰苦的斗争。

    陈云同志对于辽东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是很关心的。一次,当他听说军区后勤部门采取套裁的办法,用一匹布可以制成11套军装,很高兴,特意要下面把样子送给他亲自看。他常对我们说,对经济工作他只管大政方针和重大事情,比如钞票印多少要经过他,至于方针确定以后的具体工作,放手让我们大胆去做。他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和物资交流,强调在与兄弟解放区之间开展经济协作时,要讲信誉,做到“先小人后君子”。所谓“先小人后君子”即洽谈协商时,交换什么、何时交换、交换多少,要一一记入合同,并严格履行,说怎样就怎样,不能违约;最后,如有可能,要尽量照顾兄弟地区,甚至可以是无偿支持。不要开始时客客气气,最后吵得不可开交。

    全国解放以后,陈云同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几个关键时期担负着领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任,他的经济思想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的宝贵理论财富。《陈云文选》收录了他这方面许多重要讲话和文章,不少同志也写过许多有关这方面的回忆文章。这里,我仅补充两件事:

    1974年,我在华北协作组任副组长。7月的一天,陈云同志找我汇报钢铁工业的情况。陈云同志听取汇报后对我说:要抓矿石,钢铁工业的发展要坐在矿山上;要抓质量,一吨钢要顶一吨钢用;要抓品种,品种齐全才能适应各方面的需要;要抓配套,各个环节的设备要相互衔接和配套;要抓规划,有了切实可行的远景规划,各方面的工作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当时,由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陈云同志的这些重要指示未能得到贯彻。现在看来,陈云同志的指示至今对发展钢铁工业还是完全适用的。

    1985年7月,我到上海、浙江调查后向国务院反映,一些地方放松了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其直接原因是讲“无工不富”的声音大大超过了“无农不稳”,建议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宏观指导。陈云同志看了国务院批转的这份调查报告以后,给予了肯定,并在9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现在有些农民对种粮食不感兴趣,这个问题要注意,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就是了。”陈云同志的话不仅在当时对全党重视农业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乃至今后,都具有深远意义。

    陈云同志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学习、宣传、实践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作风,脚踏实地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我们对陈云同志最好的怀念!

    (吕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