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周恩来与邢台大地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要时刻提高警惕,预防再来地震,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同志们,乡亲们!你们受了灾,损失很大,党中央和政府非常关心你们,毛主席让我来看望大家,慰问大家。”

    余震又起,只听“轰”的一声,那堵断墙倒塌在地,砖头土块滚落在周恩来身边。

    “总理呀,是解放军把我救出来的。您整天为我们操劳国家的大事,还亲自赶来看我们,这可叫我们怎么报答您呀!”

    1966年3月8日凌晨5时29分,一场6.7级地震的巨大灾难降临在冀南平原的邢台地区。震中为隆尧、宁晋、巨鹿等三县30多个公社32万人口的范围,80%的房屋倒塌,死亡7528人,伤3万余人,许多道路、桥梁和农田设施被毁坏,损失十分严重。

    接到河北省电话报告后,周恩来立即召开国务院紧急会议,并将商定的紧急事项以特急件报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3月8日,他连夜召集国务院、总参和中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开会,讨论震情与震后所应采取的措施。翌日上午,与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联名给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报送了邢台灾情与抗震救灾安排措施的书面报告。在周恩来和国务院的安排下,组成了慰问团,驻冀人民解放军急速赶往震区;邯郸、正定、石家庄几所医院做好了抢救伤病员的准备;卫生部牵头组织北京各医院医务人员组成500人的医疗队,携带药品和器械开往震区;农业部派出了几十名兽医;商业、粮食、财政各部门和供销总社联合组织的慰问团也出发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震情考察队也上路了。

    3月9日下午,仍然放心不下的周恩来乘坐直升机飞赴石家庄,听取了石家庄地委、邢台地委的汇报后,晚11时又转乘火车前往震中地区。下了火车又一刻不停地坐吉普车连夜赶至隆尧县城。县里的同志提着马灯把总理一行接到县委办公楼。

    一

    这座县委办公楼是50年代末盖起来的砖木结构两层小楼。周恩来就在这里听取地震和救灾情况汇报。

    周恩来坐在靠南墙一只旧沙发上,面前小茶几上展放着一张自制的隆尧县行政区域地图。邢台地委、隆尧县委的负责同志和救灾部队首长,分别就这次地震受灾面积、人畜伤亡、房屋倒塌、财产损失以及当前采取的救灾措施、进展情况,向总理作了详细汇报。周恩来一边听一边不时俯身向地图对照察看。

    正在谈话间,突然发生5级余震,楼房晃动,门窗“咯咯”作响,墙上的泥土瑟瑟掉落。大家忽地一下站起来,围向周恩来,让总理赶快出去躲避。

    “不要紧张嘛!”周恩来仍然镇静地坐在沙发上,一动未动。

    等大家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室内恢复原来的平静之后,周恩来说:“我是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来慰问地震灾区群众的。请你们转告灾区人民,党中央、毛主席非常关心他们,国务院也将采取一切措施救援他们。现在,地震造成的灾害是既成事实,下一步工作,主要是我们的各级干部应当与群众同甘共苦,领导群众战胜灾害。我们今后的工作方针是“不是”这样提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在场的同志一致表示:一定要把总理的重要指示作为今后抗震救灾的行动纲领,迅速落实。

    周恩来接着说:“要在一星期之内,把秩序恢复起来,帮助群众把死者掩埋好,把伤员安置好,使每个伤病员都得到治疗。还要帮助群众搭好简易棚子,把起码的生活条件恢复起来,然后转入正常的生产救灾。

    “要加强对受灾社队的领导。受灾严重社队基层干部死伤过多的,从周围轻灾区抽调一些干部去充实,代理职务,帮助工作。要充分发挥地方干部的积极性,提倡学习焦裕禄、王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和群众,把工作做好。每个县委委员管一两个公社,每天都要深入各公社指挥;每个大队要有三至四名干部组成新的领导核心,把当地群众组织起来;做饭用锅要达到三户一口,这些要在两天内落实。”

    周恩来还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作了指示,并告诫大家:“要时刻提高警惕,预防再来地震,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周恩来对救灾工作的安排,周密而又妥帖。最后,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下来之前,查了一下隆尧县志,这里一千二百年前已有过大地震。我们的祖先那时只给我们留下有关地震情况的记录,没有留下经验。这次大地震,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代价可不能再白费!难道我们还只能留下记录吗?不能!必须从中取得经验。我回北京后,要把研究地震的部门都动员到现场来,希望灾区群众与科学工作者密切配合,早日研究出地震发生的规律。”

    汇报一直进行到10日凌晨1时,他才乘火车返回石家庄。

    二

    3月10日下午2时半,周恩来在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阎达开等的陪同下,乘3架直升机降落到受灾最严重的隆尧县白家寨大队禾场上。

    “周总理来啦!”人们奔走相告,潮水般涌向禾场。为了让大家都能看到总理,一个解放军战士急中生智,从帐篷外找来两个装救灾物资的空木箱子,让总理站立在上边讲话。周恩来站在木箱上,大声说:“同志们,乡亲们!你们受了灾,损失很大,党中央和政府非常关心你们,毛主席让我来看望大家,慰问大家。”

    他的亲切话语给在场的人们以极大的宽慰和鼓舞。人群中响起“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

    周恩来继续说道:“这次地震来得很突然。你们这个地方从邢家湾到耿庄桥是地震的中心。二十年前,在抗日战争中,你们也受了损失,那是和民族敌人作斗争。这次是和地底下的‘敌人’作斗争。每个村庄、每个家庭都有很大损失。付出了代价,也取得了经验。

    “听到地震的消息后,解放军立刻赶来了,地方上的工作队和医疗队也来了……现在要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你们组织起来,办法一定会有的。国家当然要支援你们。现在已开进解放军两万多人,地方上的工作队和医疗队一万多人,真是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你们不是学过《愚公移山》吗?愚公能够移山,我们对现在的困难也一定能够战胜。死了人当然难过,但是不要低头。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团结就是力量!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恢复了生产,恢复了力量,就对得起死去的人。”

    讲到这里,周恩来激动地挥动右臂高呼:“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随着他的口号声,在场的人们也都齐声高呼起来。这一句句口号如春风一样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似春雷般地响彻平原大地,唤起了这里的人们与大自然斗争的斗志。

    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周恩来来到村里慰问伤员。震后的村庄,到处是断壁残垣和碎砖烂瓦,原来的街巷院落已经难以分辨。周恩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那些临时搭成的简易窝棚,见了老乡就关切地询问:“家里损失如何?”“锅碗瓢盆还有没有?”“窝棚挡寒不挡寒?”……在一个窝棚外面,周恩来见到一位中年妇女,询问中得知她的丈夫被砸伤,伤势相当重,便不顾劝阻,执意走进窝棚看望处在昏迷之中的这位妇女的丈夫。临出窝棚,还再三嘱咐社队干部,一定要设法把这位妇女的丈夫的伤治好。

    从这一家窝棚出来,见到有个小女孩正站在一截断墙下,好奇地望着这些陌生人。周恩来看这堵墙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急忙上前俯身将小女孩抱起来,离开了断墙,并深情地问:“你爸爸呢?妈妈呢?”得知其父母都安然无恙后,他才放下心来。正在这时,余震又起,只听“轰”的一声,那堵断墙倒塌在地,砖头土块滚落在周恩来身边。

    就这样,周恩来走村串户,走进一家又一家,慰问一个又一个受伤的老乡。随行人员一再劝他休息一下,他才说:“好吧,我们再同社队干部们一起谈谈。”

    公社书记杨世英将全社受灾基本情况汇报之后,周恩来指示说:“对死者都要掩埋好;对受了伤的,要设法好好治疗,活着的人要站起来,战天斗地,发展生产,重建家园!”随后总理端起面前一只粗瓷大碗,喝了一口白开水,又问:“群众生活安排得怎么样?”

    “都安排好了,基本上达到一家一口锅,一人一只碗、一双筷子。”

    “房子都震倒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准备集体盖房。”白家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靳景印回答。

    “依靠什么?”

    “靠大家齐心协力,三年全建好。”

    周恩来高兴地伸出三个手指:“好!一定要完成!要先有个规划,是不是将房子盖得分散一点、矮一点为好。”接着又问:“生产怎么安排呢?”

    杨世英回答:“资金不足大伙凑,缺少牲畜壮劳力上,肥料不足就用倒房土。”

    周恩来连声称赞:“好,好,就是要有这种精神。希望你们党员干部要带好头,重建家园后,我再来看望你们!”

    天将傍晚,周恩来登上直升机,离开白家寨,返回北京参加第二天的重要外事活动。

    三

    周总理的视察和亲切关怀,给了灾区人民极大鼓舞和力量。正当广大干部群众掩埋了死者,安置了伤者,擦干眼泪,振作起精神,决心按照总理的指示,开始重建家园之时,不料于3月22日下午又连续发生6.7级和7.2级两次强烈地震。这两次地震,比上一次范围更广,破坏更大,只是都发生在白天,人员伤亡没有上次那么严重。

    周恩来在23日听取震情汇报时,约请李四光和中科院、国家科委、石油部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一起商谈预报和防震问题。周恩来要求地震科学工作者为保卫京津两市、大水库、电力枢纽和铁路干线而加强监测和预报。并指示水利部派人去河北察看几个水库的情况。

    从3月31日到4月5日,周恩来再次赶赴邢台、邯郸两地视察灾情和部署救灾工作。4月1日,周恩来乘直升机先后到邢台地区宁晋县东汪公社、耿庄桥公社,石家庄地区束鹿县王口公社、巨鹿县何寨公社,衡水地区冀县码头李公社了解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在宁晋县东汪大队,他走进用防震棚搭起的临时医院,看望了140多名伤病群众。他来到贫农贺全胜老人身旁,摸一摸褥子厚实不厚实,又轻轻掀开被角看看老人的伤势怎么样。他劝慰老人好好养伤。老人感动地说:“总理呀,是解放军把我救出来的。您整天为我们操劳国家的大事,还亲自赶来看我们,这可叫我们怎么报答您呀!”周恩来亲切地说:“为人民服务嘛,应该!解放军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也是为人民服务。”

    下午1时左右,周恩来到宁晋县耿庄桥大队慰问灾民,并看望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考察队的工作人员。他满怀期望地对科技大学地震专业的学生说:希望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接着,总理不顾疲劳,冒着六七级大风(在一般情况下风力达到6级以上,飞机是禁飞的),又到巨鹿县受灾最重的何家寨公社进行慰问。

    周恩来下了飞机,在县委书记张玉美等人陪同下,迎着风沙,徒步走向设在村边的群众会场。

    会场讲台坐北朝南,一万多名群众黑压压一片,席地面北而坐。周恩来一进会场,就觉察到大家的坐向不对头,便问:

    “怎么让群众迎着风坐呢?”

    张玉美忙向总理解释:“上午搭讲台时还没什么风,到后晌风才刮大了。”接着又随口说:“总理顺风讲话,也省力一些。”

    “不行啊!我讲话省力,这么多群众可要吃苦哟!”

    张玉美明白总理的意思。可是,再重新搭台哪里来得及!他急得头上直冒汗。周恩来发现不远处停放着一辆刚卸完救灾物资的大卡车,就让人把车开到会场南头,充作讲台,他登上卡车,用扩音器亲自指挥人们起立、后转、坐下。

    起初,人们都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待回过味来之后,人群忽地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周恩来站在卡车上,顶着寒风和一阵阵迎面扑来的沙土,用亲切的语调对大家说:

    “上一次,我到了白家寨,因为时间短,没有到你们这里来,这次补上。我们来晚了。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和国务院来看望你们,慰问你们。”

    群众大会后,周恩来在村头的帐篷中,和当地几十名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他仔细地询问震情和损失,了解救灾与生产情况。他问到麦子浇上返青水没有?春播的麦种够不够?他最后希望大家振作精神,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他还称赞灾区群众提出的“家里丢掉的,就从地里收回来”的口号,并说只有这样,才会把我们的家园重新建好。

    4月2日,周恩来离开了邢台地区,前往邯郸地区了解那里的抗震救灾和抗旱打井情况。

    (赵舍 王春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