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诲人不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里面有些同志参加革命的日子不多,他们只知道抗日打鬼子,共产主义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我们必须好好地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觉悟。对干部,共产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他是那么尊重每个人,保护每个人合理的自尊心,即使你犯了错误,他也从不会用任何侮辱性的话来刺伤你,或者给你扣帽子,而是孜孜不倦地诱导你自己去达到正确的认识,启发你自己去发现错误及其根源,鼓舞你纠正错误的信心和力量,帮助你卸下包袱,轻装前进。

    “这次回去,可得好好发挥螺丝钉的作用了!”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调少奇同志回延安,华中局决定100多名干部随行。被指定跟随少奇同志回延安的我们,自然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1942年3月18日,我们随少奇同志从苏北阜宁单家港启程,开始了夜行晓宿的长途行军生活。

    由于连日连夜急行军,一路上生活又比较艰苦,随行的人员中,有几个勤杂同志和干部生了肠胃病,肚子泻得很厉害。少奇同志知道后,每天都派人去看望他们。过了几天,那几个同志的病情仍不见好转,少奇同志又叮嘱我们说:这些同志一路上很辛苦,现在病了,应该很好地照顾他们,不要让病再继续发展。在饮食、卫生等方面,要好好安排,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并且要我们注意:不要因此给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师部增添太多的麻烦。同时,他还要我们把山东分局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所准备的一些食品,分送给病员们吃;把华中局特为他准备的一些药品,拿去给病员服用。

    听了少奇同志的话,我们思想上是有些顾虑的,觉得把一些食品分送给病员还可以,但是对于拿出药品,就有些犹豫了。那时候,根据地里不能制造药品,因为少奇同志肠胃不好,返回延安的长途行军是极其艰苦的,华中局特地从敌伪占据的上海,设法搞到这一点药品,准备少奇同志在路上服用。这些虽然是简单的成药,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很宝贵的。考虑到这里,我们当即向少奇同志提出:

    “把吃的东西送去给病员,药还是不要送吧。到延安路途很遥远,你的肠胃又不好。万一在半路上病了,找不到适合的药品,怎么办?从党的利益出发,我们觉得保护你的身体是特别重要的。”

    少奇同志听了,随即恳切地告诫我们说:

    “这些药目前就摆在这里,可是,你们却要留给现在没有病、将来可能病的人去用。药,本来是给病人吃的,不应该眼看着有病的人不给吃,而给没有病的人准备着。药本来就是治病救人的嘛!凡是参加革命的人,任何一个人都是革命大家庭的一员,病了应该吃药,我们应该设法找药给他们吃。”

    少奇同志的话,使我们又感动又惭愧。少奇同志无处不在深切地关心干部,他总是把自己放在群众和同志之中,把自己当作普通的一员,从来没有丝毫特殊。他对同志的关怀是热忱的、忘我的。

    病员们得到少奇同志送去的药品和食物,很是感激,大家的心情舒畅,不久,病情都有了好转,慢慢地恢复了健康。

    根据山东分局了解的情况,我们知道从山东到延安这条路上,敌人的封锁越来越严密了,到处是敌人的封锁线,到处爬着乌龟壳似的碉堡,战斗十分频繁和紧张。有些地方,我们必须从敌占区经过,而过去还没有负责干部在这条路线上走过,路上的情况也不够清楚。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的负责同志们认为少奇同志返回延安,必须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布置,然后才可以走。因此,我们只好在山东分局暂时停留下来,等待时机再走。

    我们跟随少奇同志来到山东的,连同干部和勤杂人员,共有100多个同志。当我们在山东分局住了一个时期后,就发现事务、机要等人员中,有一些同志不大安心自己岗位的工作,他们认为做这类工作既枯燥,又没有什么大的前途,不如到前线去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好。同时,在个别干部中间,也有一些不够团结的现象。

    少奇同志很注意这个问题,他嘱咐柳岗:“你好好去了解一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这里面有些同志参加革命的日子不多,他们只知道抗日打鬼子,共产主义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我们必须好好地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觉悟。对干部,共产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少奇同志叫柳岗先找几个负责同志了解情况,和他们谈心;然后,再找一般干部谈,包括饲养员和勤务员在内。要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偏听偏信。

    过了两天,柳岗把各方面的情况向少奇同志做了汇报。少奇同志说要亲自和他们谈谈。第二天,他叫我们把那些单位的几个负责干部请到他那里去。

    当那些同志来到少奇同志的住处时,少奇同志亲切地招呼他们坐下,给他们倒开水(那时候我们是没有茶叶的,能喝到开水已很不容易了),随后请他们谈谈自己单位的工作、生活和干部思想情况。

    在少奇同志面前,谁不愿意把自己心里的话向他诉说,谁不愿意把自己心里的问题提请他解决呢?!因为他是那么尊重每个人,保护每个人合理的自尊心,即使你犯了错误,他也从不会用任何侮辱性的话来刺伤你,或者给你扣帽子,而是孜孜不倦地诱导你自己去达到正确的认识,启发你自己去发现错误及其根源,鼓舞你纠正错误的信心和力量,帮助你卸下包袱,轻装前进。

    少奇同志仔细地听完了每个人的汇报。然后恳切地向在场的干部们说:“你们的工作,都是革命工作。你们这部分工作能不能做好,从你们这一部分来看,问题是小,但如果从革命事业的全部来看,问题就很重要。你们这部分搞不好,旁的部分就要受到影响。你们这部分工作能不能做好,首先就要看你们这里党内是否团结得很好。共产党之所以战无不胜,就由于能把千百万群众团结到自己周围。必须党内团结得很好,才能去团结群众。共产党如果不能把群众团结起来,任何工作都是毫无作为的。党内是否团结得好,又要看那些负领导责任的同志们是否团结得好。

    少奇同志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了几步,又给他们倒了一些开水,接着向他们郑重地指出:团结,这是我们党的根本性的问题。每个共产党员思想意识纯不纯,都要在这个问题上受到考验。他说:“革命嘛,是为了劳动人民的利益,无产阶级的利益,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为了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我们不是为了什么私人贪图来参加革命的。你要搞共产主义嘛,那么,个人主义的东西与共产主义就是不能相容的。”

    少奇同志稍停了一停,启人深思地接着说:“如果真正树立了共产主义思想,那还有什么个人问题在脑子里作怪呢?那么,同志之间还会闹什么关系呢?有些同志说:‘我为革命什么都可以牺牲,甚至生命也可以牺牲的,但就是这一点,在个人的感情上想不通,受不了委屈,忍不了这一口气。’这说得通吗?这样小小的一点个人利益、个人感情都不能牺牲,那还能牺牲什么呢?”

    说到这里,少奇同志慈祥地看着他们,用询问的口气说:“你们说是不是呢?我说了这些,你们的意见怎样?”

    少奇同志的话是那样简单明了,又是那样使人感到极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他的明智和语言具有极严密的逻辑性,对问题的解剖分析,像剥笋一样,一层层剥露出问题的核心,使人们感到这些话是极其真实和充满了力量,是经过了斗争烈火的考验,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的至理名言,它给每个共产党员以明镜和准绳,启发每个共产党员自觉地去检验自己。大家听了少奇同志的话,思想上都明朗起来。又看到少奇同志那种慈蔼恳切的神态,心里都十分感动。这时,每个人都看到少奇同志的目光正对着自己,这目光是如此严肃和慈蔼,充满了对同志的信任和期待。它又像一道温暖明亮的阳光,照透到自己的心里。他们都站起来向少奇同志表示,一定要牢牢记住少奇同志的教导,并把它贯彻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临走时,少奇同志又叮嘱他们说:“如果是这样,你们回去以后,都可以找自己单位的同志们开开会,把勤务员、饲养员都找到一起,负责干部先做自我批评,解除大家顾虑,然后让大家开怀谈心,谈谈自己的思想问题和工作意见,看看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负责干部要求自己严格些,能进行自我批评,那不会降低什么威信的。必要时,为下面干部的过失担负些责任,也不会背包袱的。”

    他们回去后,按照少奇同志的指示开了会,同志们把自己的思想情况都谈了出来,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同志间的关系比过去融洽了,但那种希望转业的思想仍未解决。少奇同志又要柳岗分别去找那些思想问题较严重和一些认识较正确的同志,进行个别恳谈,然后把他们召到少奇同志那里去。

    开始,有的同志还不免有些拘束,但由于少奇同志那样和蔼亲切地接待大家,启发大家谈话,使大家感觉到就好像在一个很熟悉的普通同志面前一样,自然而然地,大家都变得活泼起来,毫无拘束地把自己的心里话谈出来。

    少奇同志在他们谈过以后,对于他们正确的意见和思想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加以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他们中间不安心平凡工作的思想,深入浅出地进行启发教育。他的态度既认真,又亲切,大家都信赖地望着他。他说:“这也难怪,你们参加革命不久,受的锻炼也不够。这种思想,要用党的观点来看,从无产阶级的立场来看,才能正确地认识。”

    他举例说:“党,是个有机体,社会也是有机体;无产阶级在生产劳动上,都是由机器把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固定下来的,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都只能集体去进行,才能解决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眼睛注视着大家,饶有风趣地说:“你们见过机器吧?机器都是由各个部件和零件装配起来的,它们分工合作,缺少哪个部件都会受到影响,哪怕是一个螺丝钉。我们都知道,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党,党的每项工作都是革命事业的组成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每个工作岗位都是重要的。”

    少奇同志转过头来,微笑地对坐在他身旁的同志说:“你说电台工作重要不重要?”他又看着另外一位同志,“你说刻蜡版重要不重要?”

    等待了一会儿,他这才继续说下去:“我看都重要。每个干部在工作职务上纵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发挥一个螺丝钉的作用。从作为一个螺丝钉的作用来说,本质上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你对革命的贡献,首先也就是看你怎样发挥螺丝钉的作用。只要把工作做好了,就是人民的好勤务员。毛主席常常说:在我们这里,真是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小屋里静静的。少奇同志点燃了一支香烟,吸了几口,若有所思地对大家说:“在这里,我想给同志们讲一件事情,说明一个好党员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岗位上,担任什么工作,都能对革命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党的领袖毛主席在中央苏区工作的时候,由于‘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决定,让毛主席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到兴国县农村去工作。当时,毛主席就去了,并且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兴国农村调查报告,这个报告是活的马克思主义,它给我们党的调查研究工作开创了正确的方向。可见,问题并不在于做什么工作,而在于一个人对革命事业是否无限忠诚。作为一个革命战士,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论是把你摆在任何岗位上,你就是一个螺丝钉,你就要很好地尽你的螺丝钉的作用,恪尽职责,这才是你时时刻刻应该考虑的问题……”

    说到这里,少奇同志微侧着头,问大家:“你们说是不是呢?”

    听着少奇同志亲切的、耐心的谈话,同志们的脸色渐渐开朗了,心情也显得很舒畅。有几个年轻的同志,眼睛里闪着泪花。他们听到少奇同志问自己,异口同声地说:“是的!”

    “首长这一说,我们真开脑筋了!”

    这时,少奇同志也显得很高兴。他站起来踱了两步,环顾大家说:“那很好,你们自己明白了,回去后再和旁人谈谈,提高了自己,同时又帮助别人提高,在我看来,这是很快乐的事情。”

    当同志们回去时,夜已很深,皓月当空,银光把大地照耀得亮晶晶的。一路上,有的同志安静地走着,若有所思;有的同志兴奋地诉说着自己激动的心情:“嗨,真解决问题!”

    “句句话说到了我心里。”

    “首长可真是诲人不倦啊!在他面前,我真是什么都愿意说。要不是怕影响他休息,我真不愿意走哩!”

    “这次回去,可得好好发挥螺丝钉的作用了……”

    (吕振羽 江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