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针线连着军民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耐心地说:“我们八路军的纪律,其中就有一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忙接着说:“可你忘了,军队和人民鱼水不能分,也好比这针和线一样。”

    “什么!他就是邓小平政委?”我激动地打开纸包。

    在革命老根据地武乡县洪水镇的东部山区有一个偏僻的小山庄——刘家嘴。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天,有位八路军干部来到刘家嘴,由于山高路窄、荆草横生,他和一些战士们的裤子被剐破了。他和警卫员一起进了村。刚进村口就碰上了我,说要借个针线,补补裤子。我一听,二话没说,就把他们俩领到家里,细针密线地把他的破裤腿补好了。闲谈之中,他知道我叫陈磨兰,临走时又借了几根针和一绺线,并拿出三角钱给我,我说什么也不要。他耐心地说:“我们八路军的纪律,其中就有一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忙接着说:“可你忘了,军队和人民鱼水不能分,也好比这针和线一样。”他没办法,只好拿上针线走了。

    也不知过了几个月,一天,放哨的小姑娘领着一位八路军小战士,来到我家,问道:“你就是陈磨兰大嫂吧?”小战士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这是邓政委让我交给你的。”

    “邓政委?”我感到莫名其妙。

    “邓政委说,你给他缝过裤腿。”

    “什么!他就是邓小平政委?”我激动地打开纸包,见里面是一包针和一大绺线,纸上还写着这样几个字:针线连着军民情。邓小平。

    我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逢人就讲,这样一来,邓政委借针线的故事就慢慢在这里流传开了。

    (陈磨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