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知的科技小常识-避雷针与人体防雷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避雷针是建筑物防雷的一种装置,是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一次风筝实验中,看见了雷电发生的过程,偶然突发奇想产生了设计避雷装置的想法,以后,他和一些其他科学家陆续地发明和安装了避雷装置。

    避雷装置是由一根金属长针指向天空,并由导线在下端接地,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的危险。由于避雷针的发明,人类的生活就多了几分安全。

    现代,在许多高塔、大厦、高层建筑等建筑物及一些输电线路上、油库、仓库等地方都装有避雷装置以防雷击。

    人体是个导体,在遇到雷击时,极易被雷击中,如果人遇雷击,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严重的雷击还可以使人致命。因此我们必须有防雷的知识。

    遇雷雨天气,在室内比较安全,但也要注意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有室外天线的,在雷雨天天线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米以上。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在室外,遇有雷电天气应尽快地找安全地方躲避,不要停留在大树下、站立于阳台上、空旷的地方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大雨将至应该立即从稻田里退出,从室外的游泳区退出,因为那里是极不安全的。在室外,尤其是旷野,不宜打雨伞,最好穿雨衣,不要肩扛锹、杆等较长的物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