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天韵:叶延滨精短美文100篇-从伽利略的斜塔走进徐志摩的诗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罗马出发,向北,沿亚平宁中央山脉西部平原前行。一路上可以看到远处山峰上的一座城堡,可以想见历史上这是重要的商旅和军事通道。导游不断地提醒:“这座城堡的输水系统是达·芬奇设计的……这山上的城堡教堂有精美的壁画……”我不知道这些是导游从书本上读到的,还是他在多年欧洲导游生活的收获?那些在霞光中清晰如油画的城邦,真让人神往。三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比萨城。位于地中海边的比萨曾经是地中海强大的航海国家,直到十三世纪末才臣服于佛罗伦萨大公国。比萨城不大,它的历史和现实都没有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它,因为它有一件物理学和建筑学上的“错误作业”—那座一开始修建就修得不端正的斜塔。仅仅是斜塔,全世界建塔都容易出现歪斜,也不会如此声名显赫;还因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计划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有人说是计划,有的书上说的“就是在塔上试验”了。伽利略通过试验证实的自由落体定律写入了全世界的中学课本。因此,比萨斜塔就成了知名度最高的建筑。我们本来应从罗马前往佛罗伦萨,也因为这个斜塔,我们的行程拐了一个角,来到了比萨城。

    比萨保持着古城的风貌,在城外的公路上,就可以看到五十五米高的斜塔,几乎没有高层建筑的小城,显得宁静安详。旅游大巴不能进城,外来的车辆都停在城外大公共汽车站。专门的摆渡公共汽车,约十分钟一班,将游客送到斜塔所在的大教堂广场。下了车,通往广场的道路两旁都是兜售纪念品的小贩。这里是地中海之滨,非洲黑人,吉普赛人都向游客招揽生意。说话间,我看见一个吉普赛女人向我妻子走过来,她左手拿着一张硬纸板,我看了一眼那像杂志一样大的纸板,不是广告,上面什么都没有写!我发现她是用纸板遮住她的右手,纸板伸向妻子的胸前,右手伸向妻子挎在胸前的皮包。我急忙拉开妻子,用手推开那女人的纸板:“当心小偷!”妻子吃惊地看着扭身走远的吉普赛女人说:“嘿,我正奇怪她这张纸上什么都没写,心想她叫我看什么呢?”这个小插曲,让宋导游再次提醒大家:“注意了,把挎包都放在前面,还有把每个向你走来的人,都先当作小偷!”这一路上,只要下了车他就会把这话说一遍,体现了他的先见之明。

    大教堂广场真的非常漂亮,出乎我的意外,比我想象的比萨斜塔更美。同行的孟老师感叹道:“教了一辈子比萨斜塔,没想到这么漂亮!”一边看一边想,想来有两个原因:一是眼前的比萨斜塔比画片上的多了色彩。斜塔雪白色,广场的草地绿茵茵,天空瓦蓝瓦蓝,蓝天和绿地将白色衬托得耀眼夺目。二是多了两幢与比萨为邻的建筑,一幢大教堂,大教堂雪白的外墙,正面有四层圆柱排列,典型的罗马风格,从公元1068年开始修建花了五十年时间建成。大教堂前方是圆柱形洗礼堂,雪白精美被称作“宝石箱”,建成于十五世纪。在圆形的宝石箱形状的洗礼堂和方形的罗马风格的大教堂后面,斜立着比萨塔。前两座建筑气派端庄,更显出斜塔倾斜的姿态格外醒目。不断倾斜的塔身,北侧高55.22米,南侧高54.52米,相差70厘米。站了八百多年了,总在缓缓倾斜,总有一天会倒塌消失!正是这个巨大的悬念,让比萨增加了观光的魅力。大家都在这里留影,每个人都向比萨斜塔伸出手,让照片里的人正在努力用手扶住斜塔。这成了比萨留影的一个模式,也是每个游客的心愿。中国人相信“心诚则灵”,也许斜塔今天还站在这里,正是成千上万的游客伸出了自己的那只手扶了它一把呢!

    我们到达佛罗伦萨太阳已经快落了。佛罗伦萨这名字是英文译名Florence翻成中文的,它还有一个根据意大利文的译名叫:翡冷翠,现在台、港和海外华人还这么叫这座城市。“翡冷翠”这个具有诗意的译名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创造,我读大学时,从学校图书馆读到的第一本徐志摩的诗集就是《翡冷翠的一夜》。佛罗伦萨的夜是浪漫的,它的黄昏同样动人。我们一行在老城外面下了大巴车,跟随当地的“地陪导游”走进了老城观光。老城的小巷空寂而悠长,几乎见不到行人,只有初春的寒风在巷道里疾走。穿过几条小巷,我们来到了老城中心广场,广场主体建筑是佛罗伦萨的象征“百合花圣母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始建于公元四世纪,到了十四世纪又到十六世纪,为了与当时商业发达的繁荣相匹配,用了一百七十五年进行扩建,建成了能容三万人的大教堂,其巨大的穹顶被誉为“像山丘一样”!与身材庞大装饰华贵的教堂相毗邻的是修长高贵的乔托钟楼。但丁在《神曲》中夸赞乔托钟楼“比过去的艺术更完美”。在黄昏夕阳中的钟楼,在我眼中倒像一位有点忧郁的诗人。

    从大教堂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了市政广场。这里是一个大的露天艺术宫。现改作市政厅的韦奇奥宫前,有著名的大卫像,大卫像是自由都市佛罗伦萨的象征,米开朗琪罗让他站立在这里,以便全世界的游客与文艺复兴时代站在一起。在广场的一侧挨着韦奇奥宫的是兰奇敞廊,十四世纪建立的可供避雨的集会场所,里面放置着许多文艺复兴时代的雕刻艺术品。最有名的一座雕塑是扎波罗尼亚的《萨比内的女人们的掠夺》,那个被强盗高举起的女人,痛苦扭动的身体和脸上惊异的表情,总是让评论家说出许多有趣的猜想。此时我们的导游也再一次提醒我们注意这雕塑的女人形与神的差别。

    佛罗伦萨旧城保存得十分完好,一切都是原貌,街道房屋还有砂石墙灰色的基调。佛罗伦萨是欧洲一个时代荣光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十五世纪黑死病在欧洲蔓延,药商世家的梅迪契家族让佛罗伦萨在这个时期躲过了瘟神的黑袍,变为繁华的商业之都。同时经济繁荣后这个家族资助了米开朗琪罗的雕塑艺术,援助了名画家拉斐尔、布鲁内莱斯基、菲利波·利比等,一群天才星辰聚集在梅迪契家族周围,让佛罗伦萨照亮了一个时代,一个叫作文艺复兴的时代。空旷而静寂的小巷里,我们走过了梅迪契家族徽标“盾牌上的药丸和百合花”,有这样徽标的房屋就是老梅迪契家族的宅第。走过了但丁的故居、米开朗琪罗的出生老屋,走进历史,而且是那么多光荣和梦想谱写的那章历史,这是一个诗人一生的梦想!

    走过了黄昏,我们结束了观光。都说佛罗伦萨出产优质名牌皮具,导游把我们带到一家“最大的免税店”。在旧城一角的这家店,有五六个铺面,占了半条小巷,走进去,迎接我们的有年轻的意大利男侍,还有老工匠为我们表演佛罗伦萨传统的皮具烫金工艺。再进去看,各种名牌,路易威登、夏耐尔、古驰、江诗丹顿……一应俱全,无论是皮包、服装、手表,还是皮鞋、金饰、眼镜,无所不包。只是名牌皮包像小杂货店挂在架子上,名牌服装随意堆放,在这堆名牌后出场的是从温州来的同胞。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们英勇善商的温州老乡,又在佛罗伦萨展示着温州人的经商之才。这也让我们在欧洲,重温国内旅游购物的经验。当然,也有新招。温州老板把国内的打折变成欧洲的退税。真正的退税是要开专门的退税单,而且要在海关验章,在机场的银行取钱。这家店号称“直接退税12%”,其实也就是打“八八折”。大家在店里逛了半个多小时,体会了中国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也不算浪费时间。出了商店的不远处,旧城街边一间没有招牌的房门上方,挂着一只中式小灯笼。推开门,原来是一家中餐馆。没有招牌也没有门脸,专门接中国游客的集体餐。五菜一汤,好久没有吃这种招待所的餐食,也是另一种体会。合了一句中国老话:“肥水不流外人田”,中国人到欧洲观光,至少在餐食这一项上,还是中国人的钱让中国人自己赚。

    在最具欧洲文化的佛罗伦萨,我们在欣赏了文艺复兴昨日的光荣之后,又体会到中国和平发展在欧洲最古老的城镇所留下的印迹。这印迹已经和八十年前徐志摩写下的那首爱得死去活来,写得悲悲切切的《翡冷翠的一夜》不一样了:“爱,你永远是我头顶的一颗明星,/要是不幸死了,我就变成一个萤火,/在这园里,挨着草根,暗沉沉地飞……”当晚九点我们到达旅馆时,大家发现这是F1的舒马赫曾下榻的酒店,同行的年轻人高呼:“舒马赫,我爱你!”我想,这家酒店如果是徐志摩住过的,有人会这样喊么?

    悲悲切切的徐志摩走了,精打细算的温州人来了,还有热爱舒马赫的中国游客。佛罗伦萨,你感受到什么了?

    2008年春于罗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