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天韵:叶延滨精短美文100篇-细无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的《春夜喜雨》,而此刻我正在茫茫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地,四顾是无垠的沙浪。

    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出不来,也叫死亡之海。而我们乘坐越野车,沿全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已经行进了三百多公里。从天山南麓的库尔勒出发,先沿西气东输管线旁的石油专用公路向西,到了轮南,掉头向南,进入这条世界闻名的沙漠出路,闯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漠边沿地带是塔里木河绿洲,过了塔里木河,绿洲变为成片的胡杨林,秋天的胡杨叶子变成橙黄色,一棵树像火焰,一丛树如油画,一片林子就像晚霞,热烈而敞亮。再向前进,就是光秃秃的枯死的胡杨,人们说“胡杨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这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也许是塔河改道,也许是沙漠北移,沙漠深处的胡杨林死去了,用枪戟一样的枝条在空旷的大漠写下生命最后的向往。向南行,不是一片像坟丘的荒原,十年前,我随部队车队到楼兰考察时,就经过这样一片相似的荒原,这些小丘比沙丘小而密,车队行进中碾开丘堆,发现那是比沙砾细小的粉尘,车轮扬起巨大的尘雾。这次向司机讨教,才知道这些小丘是千年不朽的胡杨树在荒原消失后,它们仍然留在地上的一团团根系的“墓地”!再向南,就是沙丘,如海浪般起伏,也如同大海一样远接天际。

    奇迹就这样展现在我的眼前。沙漠公路像一条飘动的长毯,伸入死亡之海,两条疲乏的柏油公路,两侧各有一条灌木和草丛组成的宽宽的防护带。这就是天下奇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生态林草带南北贯通塔克拉玛干沙漠,全长436公里,总体宽度72~78米,林带总面积3128公顷,树种以抗逆性极强的柽柳、沙拐枣、梭梭等优良防风固沙灌木为主,水源选用沙漠公路沿线储量巨大的高矿化度地下水,灌溉方式采用滴灌系统;整个工程需钻凿水源井114眼,安装发电机、水泵及供水设备系统各114套,敷设供水干管959.2千米、支管1018千米和毛管19184千米,种植各类苗木近2000万株。在这些巨大的数字之前,展现在我眼前的是114眼“夫妻井”。我们停车,走访了其中一口井。这对夫妻是四川内江来的农民工,丈夫姓王,五十来岁。住地是一幢不大的蓝色小房,有一间不到十平米的住屋,一间小厨房,一间机井房,小蓝房旁是巨幅太阳能板。这就是他俩的天地,也是他们的工作。太阳能提供的电力,供给机井能量,也是生活照明、看电视和取暖的能量。俩人的生活必需品,有专门的后勤车补给,他们的工作,就是守着这太阳能电板,开动机井抽水,然后让水沿着密集铺在公路两旁的手指粗的水管,一滴一滴地流进柽柳和梭梭草的根部。

    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天天太阳升起,天天机井转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滴又一滴,滴了十年!从2000年试验,整整十年过去,一缕一缕的阳光,一日一日的时光,一点一滴的坚持,太阳板、小蓝屋再加一对夫妻的岁月,就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托起,也托起死亡之海的生命大道!一头是空前残酷的自然条件,一头是现代化技术,中间就是一对普通的农民工夫妻,怎么能保障这场博弈的结局呢?“你们怎么不喂几只鸡?”“没法活。”“喂只狗做伴呢?”“冬天要回家没办法。”简短的访问没有找到在严酷自然与现代科学之间的新管理思维。然而另外一些细节,让我看到一座现代化油田新管理“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我们从库尔勒一上车,司机就笑着对我们说,请扣上安全带,坐在后排车座上的也要扣。途中休息再上车,司机会再次提醒。荒漠大野,没有红绿灯也没有警察,如此严格,出乎意外。休息时,我问陪同的老任。老任告诉我,整个塔里木油田,因为纵横上千里地区全是汽车运人送货载油,所以有严格的安全责任,一辆车,司机是第一责任人,他要负责所有人的安全,除了安全带,还有司机开车不能抽烟,不能接听电话,要接电话要抽烟,必须停车靠边下车。司机不抽烟,真到做了,在沙漠里跑上上千公里,司机师傅真的没有抽一支烟,我也整天在后座上扣着安全带。因为第一次,印象深刻,在空旷无人的沙漠里坐越野车像坐飞机一样规矩,这细节也“润物细无声”有力量啊。

    和所有的到基层的说法不一样,我们在任何地方,到基层是“下”,叫下基层,而在塔里木油田叫“上”,叫上一线。上了一线,才知道塔里木油田还有一绝,所有的“一线”,无论是井队、厂站还是作业区,一律不准喝酒,无论白酒还是啤酒,上了一线,看不到,闻不着,喝不成!所有的人都一样,操作工、领导或来参观的客人,对不起,一样的热腾腾的自助餐,热菜热饭热茶,别想酒。同行的有位作家是酒仙,晚上不喝睡不着,溜出住处,到小卖部扑了个空,才信这规矩是真的。有破例吗?老任说,有一次一个剧组来拍电影,导演不喝酒干不了活,只好把导演拉出油田,在地方小酒馆喝了酒,深夜大家都睡了,再悄悄把导演拉回宾馆睡觉。禁酒这规矩是油田开创时就定下了,因为油田环境险恶,百倍警惕安全隐患,被迫采取了一线禁酒的措施。多年坚持,从不懈怠,也就立规成俗。纵横千里的大油田,几百个工作区域,没有一滴酒,这风纪堪称天下一绝!

    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塔里木,比海市蜃楼更神奇地建起了大油田,可赞可叹可歌可泣者众,而我这篇短文,只取沧海一粟,守井人滴灌胶管里的一滴水,司机掐灭的一支烟,千里油田没有一滴酒,细节决定成败,此言耐人寻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塔克拉玛干,我感受到滋润万物的不止是春雨,是一种精神,能让心田滋润,长出奇迹……

    2011年秋于塔里木油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