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书简:致刘曾复信十七通-从许道经先生的讲演说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曾复年丈道鉴:

    我大约是二十多年前,在台北听了许道经先生的讲演,这是很有特别内容的谈论京戏,是向来谈京剧者所未尝一见的论点,宗旨在肯定京剧艺术的精美,而慨叹京剧之没落消亡。事隔二十多年,我的记忆退色,也是十丧八九,无法倾述。

    许道经是何方神圣,我只在听讲演时见一面,他送我一个名卡,我见到他是科技界一位机械工程师,由于我住处迁移多次,名刺亦早不存。惟听其口音相信是福建籍而长期流寓海外,其所谈西洋,以英国为习见而多所举证,故相信其久居英国,而此期被约聘来台。我这一段记载,毫无学问根据,俱只是凭印象而下笔,若有许先生亲友见了,可以推翻改述。

    许先生之可贵处,走在我之前第一个拿西洋戏曲包括歌剧、芭蕾和中国京剧作比较的人。我今日谈京戏,要晚过他二十余年。因为我的所听一次讲演,记忆不深,所以这里只能说从许先生的讲演说起,此下一切言论观点,全由我一人负责,决不推诿到许先生之所见。

    许道经先生也是主张中国戏剧维持象征艺术特色,不要羡慕西方的写实。许先生讲到西方戏剧对于要演人的死法是想尽法子都做不好,是怎样的一死倒下,动作很高难度。而中国戏剧就做得简易轻松。人有各种死法,随剧情变化,要演各种不同的死,那是太难。他说到要表演跳楼一死,那太惨烈,即使逼真,也博不到喝彩,他这一说,反而使我们席下大为鼓掌。

    我在这里要借用许先生讲演作引子,是因为许先生也讲到西洋的任何戏剧,演鬼怪都很容易,就是演动物很不容易,就是真马真牛不能上台,假牛假马总扮不出来。他也看到用竹笼扎好骨架,上糊皮纸,虽像真马,骑也不便,拉也不走,有的马腿僵直,只能摆一下,有的四只马腿吊而郎当虚悬在架坐上,只靠肚下一根隐色细柱撑着,下接一个有四轮的方盘,可以滑动,也无法骑。这使西洋设计家伤透脑筋。许先生也批评过天鹅湖里的天鹅,直说无论如何扮,也不像鹅。说它是象征,那就通了。总之,许先生的讲演,使我们开了窍,恢复了信心。这是我向来闻所未闻的谈中西戏剧。

    我们大致可以澄清一点认识。真牛真马,不能上台,假牛假马上不了台,可知无论歌剧、芭蕾,俱都避免有动物扮演一角。我回想多年所观赏的名家歌剧、芭蕾,真的没有看见有鸟兽鱼虫出现,我自是浅末,只能承认见识不广。西洋歌剧威尔第的我看过四种,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二种,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二种。其他罗西尼、比才、古诺(Charles François Gounod)、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瓦格纳各一种。这里要作附带说明,本年北京上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歌剧,是古诺所作,我并未曾观赏过。这信中所举的例子《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芭蕾舞剧,两者大有区别,在此说明,免待高明之家质疑。我所观赏的芭蕾,尚有两种,一是《吉赛尔》,一是《葛蓓莉亚》,俱是西方常演的芭蕾,我已忘记作者为谁。有一点印象很清楚,就是我所观赏的这歌剧、芭蕾,没有一出会有真假动物出现,可以旁证许道经先生的提示。

    中国戏曲普遍表演假动物上台,龙、虎、狮、豹、鹿、马、牛、羊、猿、猴、猪、狗,无不上台,增添剧情,不可缺少,但俱是人扮,不用真品。猴子戏,有最大发挥,独造精诣,人人喜爱。其次虽演配角,而表现高难度功力者,可举《武松打虎》那个对手配角假老虎。这一出《武松打虎》由张云溪主演武松,是短打武生名家,在香港上演。不但张云溪武打俐落灵活,而台步功架,动静神色亦表现得威武潇洒。我最具深刻印象的则是表演假老虎的角色,忘记是那一位丑角担纲。这虽是假老虎,演扮却逼真,全身包括双手双足,完全密裹在假罩虎皮之中。只有前面老虎头口有视孔,无论跳跃翻滚,纵窜横转,俱增加不便,多耗气力。我看过这场打虎情节,以为难度最大,功力最深,表演逼真,要算得上叹为观止,这场全仗这位假老虎配角,我亦认为是生平难得一见。其他扮假动物者不一而足,像《水漫金山寺》《八仙过海》《虹桥赠珠》《哪吒闹海》,俱是水族动物大显身手。演蛤蚌、乌龟、青蛙,俱有多样打斗戏,本领精湛,表演精妙。足见京剧内涵之丰富,表演方法之多样。以打戏而言,西洋是望尘莫及。

    我们决不要自认象征艺术感到自卑,也并非写实就算最好。更不能假定西洋人不重视象征。哎呀!愈是文化最高,其象征也最多最富,不光是戏剧,人生一切多能连上象征,天天发生。西人也一样看法。想想奥林匹克世运会的传圣火,就是今日全球最费人力物力的一个象征。咱们中国跟着西方象征伏仰起卧,其例甚多。我们的学制可以西化那很紧要,但是学生大学毕业取得学位竟一定要戴一顶“莫名其帽”,身上穿一袭“无所谓袍”,才算是学业完成。这不就是无意识的模仿西方象征?西人学者自修道院毕业要戴道帽穿道袍,形式花样各有不同,我们这种无意识的全盘模仿,即令累积百年,也还是莫名其妙。西方较有历史背景的国家都重视象征。因为文化越高象征越多。拿英国来说吧!说他们很讲法治,人人都知,而法治权威的象征,就是法官问案时头上戴着号称Wig的假发帽子,是象征法权的尊严,这一体制,也影响香港百年。

    我们看京戏要演曹操统率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著名的经典剧称之为《群英会》。八十万大军,只用八个龙套,八员大将就足代表,我认为是十分恰当。比较歌剧《阿伊达》,近年已在上海上演,并上电视,我在英国所看凯旋行军与之不同。不是由左到右从前台走过,而是特别设计自台右从斜坡直下到台前地下,看起来要威武壮观,人朝前面步步走下,进入台前地下。虽然如此逼真,看来也是象征。将军远征外国,少说也有二十万大军,能在凯旋全出现吗?即令演来盛大壮观,摆出来的也不超出百人。这样改装舞台,大费周章,仍然不脱象征手法。最大的破绽,将军仍然是由左到右在前台出现,却是一步一步走来,没有真马,也没有假马,原来没有马队。将军指挥作战也全是靠两条腿走路,不免寒酸。这让你看出也全是假了真不了,并且假得也够笨。

    晚王尔敏敬启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