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抚顺与清河之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到微软公司,必然提到比尔·盖茨;说到努尔哈赤,必然要提到萨尔浒之战。

    作为一个军人,努尔哈赤一生最大的成就不是成立后金国,那是政客的作为,他最感到骄傲的事情就是在萨尔浒这个地方击败了明朝军队。

    而努尔哈赤获得萨尔浒战争胜利的直接原因则在于抚顺与清河的陷落。

    说到抚顺与清河,首先要从所谓的“七大恨”开始。

    所谓的“七大恨”!

    公元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这一年是努尔哈赤的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宣布要攻打明朝。他斩鸡头,烧黄纸,表示和明朝不共戴天。

    我没有使用常用的“反叛”或者“背叛”等词语来形容努尔哈赤对明朝的用兵,而是把努尔哈赤的金国放在和明朝同样的位置之上,这样才能更客观地评价这段历史。

    对一个国家开战要有理由,不能没有理由就打吧?

    慈禧太后对外国开战是因为相信了外国人要她退位的假消息,她公开的理由是大清朝要奋发图强。

    当年,努尔哈赤攻打赫图阿拉的理由是要杀死导致父亲遇害的凶手。

    这些都是借口而已,借口的背后映射出一个人的品格。

    努尔哈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真小人!

    人前冠冕堂皇、背后鸡鸣狗盗之辈,历史上多了。

    这一点我们从来都是从道德上评论,而不是个人能力。努尔哈赤的能力很强,但是人品却很低劣。

    他打不过你的时候,就装孙子;他打得过你的时候,就装爷。

    不仅装,还装的光明正大,正义凛然。

    现在的历史书上经常夸奖那些用下作、流氓的手法获得利益的历史人物,说这些人多么多么的聪明,多么多么有手段。

    刘邦把自己的子女丢下车独自逃命,我们说他多么伟大!

    如果这是伟大,那我们要道德何用?

    相反,对一些真正的好汉,不会装腔作势、耍阴谋的人,却往往报以不友好的态度。

    项羽从来不会耍见不得人的阴谋害人,我们说他不够睿智!

    如果这不是睿智,我们还讲什么君子坦荡荡?

    这真是一个奇也怪也的现象!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一个个人。

    历史教给我们什么?历史教给我们一个个做人的道理。

    如果历史教给我们的都是权术、手段、虚伪、阴谋,我们情愿没有历史。

    成王败寇,但不是君子,却是小人。

    举国崇拜小人,可悲。

    还有人说,我们要往前看,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去看。那么你为什么不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你是明朝边关的平民,父母、妻子、朋友都惨死在后金的马刀之下,你会不会说:没关系,我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大学》说,本乱而末治者,未之有也。

    有些事情,本来就是错的,即使给它戴上再高的帽子,它也是错的。

    努尔哈赤可以帮助李成梁屠杀女真人,也可以先后数次背叛诺言,甚至可以对明朝官员奴颜婢膝、把避难的同胞杀死邀功,在攻打明朝的时候更是把所在地的人口、财产、牲畜、工具洗劫一空,人要么杀死,要么变成奴隶。

    这是何等的伟大?

    我们不够伟大,我们站不到历史的制高点,我们只听到马刀下的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现在,这个努尔哈赤又做了另外一件伟大的事情——他宣布了“七大恨”,以此为由举兵攻打明朝。

    我们曾经介绍过,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爸爸在明朝进攻阿台的时候被误杀。为此,明朝补偿了努尔哈赤价值不菲的财富(参见本书第三章)。

    我们还应该再提及一次努尔哈赤得到的补偿。

    《东华录》:“明遣使谢曰:‘非有意也,误耳!’乃归二祖丧,与敕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清太祖实录》记载:“明因误害二祖,自此岁输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以通和好。”

    因为他的祖、父被误杀了,除了一次性补偿之外,从此年年都给他财产。

    八百两银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人民币80万。

    死了两个人,明朝以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却赔礼道歉,每年还给大笔的财富。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说报仇?你当时怎么不说?拿够了好处就开始报仇?而努尔哈赤当时也并没有表示是明朝的错,他后来追杀了所谓的仇人尼堪外兰。

    话说回来,如果说尼堪外兰该杀,努尔哈赤的爷爷、爸爸和努尔哈赤自己都该杀。因为他们都干过这些事情。

    可谁让尼堪外兰不顶用呢,死了就死了吧。

    努尔哈赤的仇也算是报了。

    既然报了仇,你攻打明朝就没有理由了吧?

    有理由,而且不止一条,共有七条。历史上叫做“七大恨”。

    看着很吓人,这努尔哈赤和明朝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啊!

    但仔细掂量下,就会发现,这些“恨”一条也站不住脚。

    我们先看看所谓的“七大恨”是什么!

    第一条:我的爷爷和爸爸没有抢过明朝一针一线,你们没有理由地打到女真里面来,把他们杀了。

    第二条:你们杀了我亲人也就算了,我还是打算和你们做朋友的。但你们出尔反尔,随意进出我设立的边界线,并出兵帮助叶赫。

    第三条:你们明朝人经常跑到我的地盘来抢东西,我按照规定把他们杀了,可是你们不遵守规定,把我派过去的人也抓过去杀了。

    第四条:叶赫部的东哥本来是嫁给我的,可是你们明朝人派兵越过边境帮助叶赫,结果东哥嫁给了蒙古。

    第五条:柴河、三岔、抚安这三个地方,我祖先世世代代守卫,在上面生产,可是你们明朝人把我们赶走了。

    第六条:叶赫部得罪了上天,我按照上天的旨意去打它(不是我想打,上天的旨意,我没有办法),可是叶赫受你们明朝人指使写信骂我。

    第七条:当年哈达帮助叶赫来打我,我要报复,上天已经把哈达人都赐给我了,可你们明朝人违背上天的旨意,胁迫我归还哈达的人口,结果让这群哈达人都跑到叶赫那里去了。我损失大啊,我们女真人在这里按照上天的旨意打架,谁生谁死都是上天的安排,你们明朝为什么从来不帮助我?你们违背上天的旨意,颠倒黑白,我实在无法忍受了。

    这么多的恨,再不打你,我还是个男人么?因此必须开打。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七大恨:

    关于第一条亲人被杀。

    努尔哈赤的前提是三个。

    第一,我亲人没惹你。

    第二,你们无故杀人。

    第三,杀人后没有补偿。

    首先,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爸爸曾经投靠努尔哈赤的外公王杲,王杲是个强盗头子,经常抢劫明朝边关,说他爷爷和爸爸没有参与,不可能。说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像这种投靠的人,自己的心态是多立功劳,主人的心态都是享福我来,送死你去。他爷爷和爸爸可能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抢的东西最多,杀的明朝人最多。

    其次,明朝不是无故杀人,王杲作为建州的最大势力,屡次抢劫明朝边关,明朝攻打王杲怎么就没有理由了?清史里面也说王杲叛明,死有余辜。

    第三,努尔哈赤的爷爷、爸爸死后,明朝的补偿很多,前面已经叙述过,这里不再浪费口水了。而且,努尔哈赤要是报仇,三十年前为什么不说?还屁颠屁颠地接受了明朝的赔偿?这和狼崽子有什么区别?

    关于第二条边境线和出兵叶赫。

    努尔哈赤的前提还是三个。

    第一,努尔哈赤想和明朝和好。

    第二,有边境线一说。

    第三,帮助叶赫。

    首先,如果努尔哈赤真的想和明朝和好,就不能翻出亲人被杀的历史烂账。如果不想和好,这一个前提就不攻自破。

    其次,边境线?谁和谁的边境线?一个国家内部有边境线?努尔哈赤不总是以明朝官员自居么?都是明朝人,哪来的边境线?发烧烧糊涂了?

    最后,努尔哈赤应该清楚,他攻打叶赫部的战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明朝的内战,努尔哈赤作为建州的最高长官,却率兵攻打同为明朝统治的叶赫部,这难道叫做合理?明朝迫于现实,没有对女真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却成了努尔哈赤挑起内战的理由。

    关于第三条越过边境杀人。

    努尔哈赤的前提是四个。

    第一,有边境。

    第二,抢东西了。

    第三,努尔哈赤杀人有理。

    第四,明朝乱杀人。

    首先,前文已经驳斥了边境一说,明朝边关居民没有越过边境。

    其次,抢,指的是违背主人意愿从主人手中用暴力夺走物品。历史上或许有明朝军队或者居民肆意从女真人手中抢走物品的记载,但当时的传说是明朝人跑过去挖人参(这件事放在现在是不允许的,破坏植被)。那个时候,难道只准你女真人挖,不让汉人挖?不让挖那就不挖好了吧。反正都是你说的对。

    第三,努尔哈赤把越过所谓边境的明朝人杀了。作为明朝官员,擅自杀害民众,是要受到明朝法律制裁的。努尔哈赤不仅没事,反而杀的有理由。

    最后,努尔哈赤一个很大的理由就是明朝杀了十多个女真人。先不讨论这个理由是不是合理,我们先看两个类似事件。

    法国以神父在广西被杀为理由,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日本以士兵丢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为理由,挑起“七七事变”。

    历史上很多事情非常类似,让人不自觉产生联想。

    关于第四条东哥出嫁。

    努尔哈赤的前提是两个。

    东哥愿意嫁给努尔哈赤。

    明朝阻拦叶赫部把东哥嫁给努尔哈赤。

    第一,前文已经说过,东哥因为努尔哈赤是杀父仇人,根本不愿意嫁给努尔哈赤,还宣布谁杀死努尔哈赤,她就嫁给谁。这固然是叶赫部的阴谋,可是努尔哈赤娶不到东哥是自己的事。

    第二,叶赫原本不打算把东哥嫁给努尔哈赤,他们是死敌。叶赫把东哥嫁给蒙古的时候,明朝派军队保护,却没有阻拦东哥出嫁。相反,倒是努尔哈赤眼看东哥出嫁,想半路抢走,却因为有明朝的保护,没有动手。明朝反而倒是做错了,努尔哈赤抢亲却是对的。

    关于第五条占了努尔哈赤的地盘。

    努尔哈赤的前提有两个。

    第一,那地方是他们家的。

    第二,他们家老早就占了这个地方。

    首先,柴河、三岔、抚安这三个地方在今天的铁岭市。明正统年间修筑边墙后,铁岭在边墙之内。边墙之外西北部为蒙古部,东北部为海西女真叶赫、哈达与建州诸部地。从没有说过这三个地方就是努尔哈赤家的地盘。

    其次,努尔哈赤家在建州赫图阿拉,离铁岭还有一段距离,况且,努尔哈赤家道中落,自身难保,投靠了王杲,哪里来的世世代代守卫的地方?

    关于第二、四、六、七条明朝偏袒叶赫部,不帮助建州部。

    努尔哈赤的前提有两个。

    第一,明朝偏袒叶赫部。

    第二,明朝不帮助建州部。

    其实整个“七大恨”的核心就在明朝只帮助叶赫,不帮助建州这件事上。这是很有意思的理由。我们先不去理睬明朝有没有帮助建州部,只要想想努尔哈赤头上的“龙虎将军”的帽子是谁给的就知道了。

    如果努尔哈赤“七大恨”被九泉之下的叶赫部以及哈达部的人知道的话,这些被杀死的人恐怕会请求阎王把他们放出来,做鬼也不会放过努尔哈赤,哪怕下辈子做猪做狗,也不能让努尔哈赤的谎言成为真话。

    李成梁在东北二十多年,叶赫部和哈达部被狂砍无数次。要不然以努尔哈赤当时的实力,能活到今天?天大的笑话!

    虽然我们用简单的推理推翻了努尔哈赤的每一条理由,但是,谁让努尔哈赤最后成功了?谁让他的子孙找了没骨气的文人帮他摇旗呐喊?

    我们看待历史,没有所谓的伟大和平凡之分,我们只是想知道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努尔哈赤起兵攻打明朝究竟真的是明朝对他有难以赎回的罪过,还是努尔哈赤本性就是一个强盗?

    强盗是不会和你讲道理的,即使讲出一堆道理,也全部都是谎言。

    不过,努尔哈赤的起兵的确是符合女真人的利益,因为他们的部队所到之处,只留下空荡的屋子和燃烧的城墙,所有一切能带走的东西,他们绝对不会放过,战争能发财,还能抓到奴隶,这当然符合他们的利益。

    感叹不能阻止历史的进程,宽容不会让强盗心生怜悯。

    逆形已彰

    李成梁的礼物

    早在努尔哈赤成立后金国的十多年前,这个强盗集团就已经对明朝这块肥肉垂涎不已。而明朝东北第一武将李成梁再次阴魂不散地出现。这一次他的表演直接导致了明朝在东北的藩篱尽失,他也因此成为了汉民族的罪人。

    1601年,李成梁重新担任辽东总兵。按照惯例,他又带给努尔哈赤一个巨大的蛋糕:他放弃了宽甸六堡。

    宽甸六堡本来就是在李成梁的建议之下修建的,按照李成梁的意思,朝廷修建了环山堡、险山堡和沿江新安四堡。著名的宽甸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是防御女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虽然六堡的位置很重要,可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修建宽甸六堡也正是李成梁的愚蠢之处。这几座城堡完全阻隔住了明朝与努尔哈赤,任努尔哈赤在墙那边疯狂地发展,而这边却始终不知道。

    可是,他最愚蠢的还在后面。到了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这个地方已经有住户六万多。也正是这一年,二次出任辽东指挥官的李成梁废除了六堡。因为他看到了努尔哈赤的崛起,他跟朝廷说,这个家伙太厉害了,六堡是孤地,很难防守,撤了它。

    于是,宽甸六堡被撤,六万多户人家从那里撤进辽东。有的人因为不愿意离开就被李成梁像杀猪一样地杀掉。李成梁不仅没有感到罪恶,反而向朝廷邀功。

    宽甸六堡被撤,庞大而虚弱的明朝就赤裸裸地展现在努尔哈赤的眼前。

    这个时候正是努尔哈赤快要有实力向明帝国开战的时候。我们现在无法猜透,李成梁怎么会和努尔哈赤这么有默契,他就像是努尔哈赤肚子里的蛔虫,努尔哈赤想要崛起,他就修一道墙不让明帝国看到,努尔哈赤想要与明帝国开战,他就立即把墙拆除。

    人说,李成梁和努尔哈赤有着微妙的关系,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两个人无论有没有关系,努尔哈赤已经开始挥师南下。造成这一切结果的就是我们无法评说的李成梁大将军。

    1609年,李成梁再次卸任。

    1610年,努尔哈赤派军万人威胁开原。

    1618年,李成梁死去。

    1618年,努尔哈赤进攻抚顺。

    历史的轨迹总是这般吻合。

    当满洲人开始在辽东边境上横行的时候,李成梁已经死去。他的老家铁岭被努尔哈赤攻下来烧杀劫掠,他在阴间是否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感到懊悔呢?

    李成梁,万死不足以抵其过。

    逆形已彰

    有一种说法认为,“七大恨”有利于统一女真族的意志,树立明确的敌人。

    不对,“七大恨”只是发布战争的命令,女真人的意志从出生起就已经统一,敌人也早就明确。

    那就是明朝。

    女真人,以及其他的游牧民族,对待农业社会的态度只有一个——杀过去,抢走他们的财富,烧光他们的房子,掳走他们的年轻人,年老的就杀死。

    而当时女真人唯一能够找到的目标就是明朝。

    除了明朝,他们找不到第二个对象。

    这就和某个岛国一样,他们唯一能垂涎的地方只有朝鲜半岛和中国。

    依照旧例,建州每年向明朝政府进贡蜂蜜。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以后,努尔哈赤已经有进兵辽东的计划,开始整军备战,以蜜充粮,贮谷实仓,决定停止向明廷贡蜜。

    1608年,努尔哈赤停止向明朝进贡。努尔哈赤至明边,强裁参价,混用哈达部的敕书领赏。

    1615年,努尔哈赤派兵占领柴河、抚安、三岔等地,并开荒种植。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辽东发生严重的水灾,后金国发生灾荒,努尔哈赤命令本部居民到朝鲜王国去讨饭。

    1617年,明军驻守清河城的官军出城采伐木材,被后金诛杀五十多人。此时,努尔哈赤的动作已经很明显,他想攻打明朝,独霸东北。

    1618年4月(万历四十六年),他的屠刀指向了第一个目标——抚顺。

    抚顺与清河的劫难

    抚顺

    抚顺,中国东北一个美丽的城市。“抚顺”这一名字始于1384年,明朝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建砖城一座,取名抚顺城。所谓抚顺,就是“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之意。简单说来,就是安抚归顺的子民。

    然而,这个城市的历史劫难却和它的名字截然相反。不是安抚归顺的子民,而是数次被所谓归顺的子民烧杀抢掠。

    抚顺,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个近乎完美的人——雷锋,他曾被毛泽东主席评价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抚顺,一个悲伤的城市,一段永不能忘的耻辱历史——从1905年到1945年的40年时间里,日本侵略者先后制造屠杀案件六十多起,残杀抚顺人民二十多万。

    然而,这不是抚顺灾难的开始,三百年前,抚顺就遭受了伤害。

    当然,这一次不是日本,是女真族。

    人们谈论女真,都会认为女真的骑兵犀利无比。然而,攻打抚顺的战争,我们却没有看到骑兵的犀利,看到的只有诡计和阴谋,还有一些永为人唾弃的卖国贼。

    1618年4月,明朝驻抚顺游击官李永芳宣布在当月的十五号开抚顺马市,这个马市是努尔哈赤的祖宗董山创立的,没有想到,许多年后,这个马市却成了努尔哈赤攻打抚顺的一个天赐良机。

    努尔哈赤和顾问团商议之后,采取了两套方案。

    第一,派人联络抚顺的官员,诱降。

    第二,派人趁马市的机会,装扮成商人混进城,刺探消息,里应外合。

    十四日,大雨,努尔哈赤派五千人的军队装扮成商队,前往抚顺马市佯装交易。

    八旗军兵分两路,左四旗冲东州、马根丹二城而去;右四旗由努尔哈赤亲自带领,直奔抚顺城而来。

    十四日的夜晚,大雨。八旗军抵达抚顺城外。

    十五日清晨,抚顺打开了城门,欢迎八方宾客。

    后金“商队”缓缓往抚顺城赶去。

    交易就要开始。

    后金“商队”准备的商品是屠刀,明人准备的商品是生命。

    满面笑容的女真人举起了屠刀。

    “商队”变成了军队。

    这并不奇怪,女真人的职业可以和以下各个名词画上等号。

    无本经营的商人、农民、奴隶(对努尔哈赤而言)、奴隶主(对明朝人而言)、军队、强盗……

    努尔哈赤的主力军队开始攻打抚顺城。

    明朝军队经过短暂的抵抗,便悄无声息。

    游击官李永芳与中军赵一鹤投降。

    李永芳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做短期的抵抗,可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不然投降以后的待遇会受到影响。

    抵抗是为了投降以后多捞一点儿油水。油水到手了,努尔哈赤的一个孙女嫁给了李永芳。

    李永芳很满足,总比死了好。

    李永芳怕死,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怕死。

    汉族,最缺的是勇士,最不缺的还是勇士。

    这些勇士,可以死,但是绝对不会投降。

    千总(团长)王命印、把总(连长)王学道、唐铭顺等率领部下英雄抵抗,战死。

    这不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战死在辽东的明朝将军,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随他们死去的还有军民两万多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日后,我们还会看到如下的名字:张承胤、邹储贤、杜松、刘綎……

    死亡,不应该责怪能力,而应该缅怀勇气。

    抚顺城战斗结束。东州、马根丹堡战斗结束。三个城市均告陷落。

    陷落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对于努尔哈赤的军队而言,城市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口和财富。

    女真军队开始洗劫。

    “洗劫”这个词创造得很好:像水洗过一样的干净,什么都不留下。

    《清史稿·太祖本纪》记录:毁其城。

    越简单的记载越能看出背后的冷酷和残忍。

    三个城市被摧毁,三十万人成为了奴隶,抢走的牲畜不计其数。

    努尔哈赤抢到的财富,手下所有的军队瓜分了五天还没有分完。粮库中的粮食全部搬往赫图阿拉。

    女真人不需要城市,城市只会束缚他们的手脚,他们遇到城市,攻占,然后烧毁。于是,三城被毁坏,努尔哈赤班师。

    广宁城总兵官张承荫获悉抚顺城陷落的消息,率兵一万人追赶。

    努尔哈赤回军迎战,皇太极设伏兵,张承荫战死,明军全军覆没。

    这次巨大的收获不仅刺激了努尔哈赤的神经,更挑起了女真人的欲火,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明朝人是如此有钱。

    他们也没有想到,明朝军队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脆弱。

    努尔哈赤和女真人的眼睛里已经有了野兽一样的火焰。

    没有钱?明朝人有。

    没有牲畜?明朝人有。

    没有粮食?明朝人有。

    没有奴隶?明朝人就是!

    如果这个时候,你是一个女真人,你对别人说,哪里的奴隶比较便宜,我想去买几个。别人都不好意思和你打招呼。奴隶还用买么?打明朝人去啊。

    没有枪,没有炮,明朝人给我们造。

    很快,按捺不住的女真人寻找到了下一个目标——清河城。

    清河城

    在攻打清河城之前,努尔哈赤还玩了一些小花招。

    广宁总兵张承荫的军队被消灭以后,辽东的明朝军队实力大幅下滑。除了清河城还有上万人的军队以外,其他的一些据点只有几百上千人的散兵游勇驻守。

    明朝内部矛盾重重,财政困难,想要短时期内迅速调集兵力前往辽东只是一个幻想。

    辽东已经很空虚,空虚给了努尔哈赤机会。

    五月份,努尔哈赤先后袭击了明朝在辽东的抚安堡、花豹冲、三岔儿堡等大小城堡十一处。

    同样,努尔哈赤下令(或者他没有专门下令,因为这是惯例)洗劫的所有地方,在《清史稿·太祖本纪》中的记载还是简单的一句话:毁城,以其粟归。

    十一座城市被毁,所有能见到、能搬走的东西,包括掠夺的人、畜、财物、粮食全部向赫图阿拉运去。还长在田里的庄稼怎么办?喂马!努尔哈赤把战马赶到田野上,毁坏了没有成熟的庄稼。

    “我得不到的,也不留给你。”——摘自街头盗版书《努尔哈赤大帝语录》

    努尔哈赤的行径,刺激了明朝的神经,这个已经垂死的帝国发怒了。

    纵使反应缓慢,纵使财政困难,但是该打的还是要打。万历皇帝没有办法,只好拿出皇家的私房钱十万金,用作辽东军队的奖励基金。

    同时,明朝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使,就是中央政府驻辽东特别专员;并命令总兵官杜松、刘綎等连夜出山海关,拨太仆寺金六万两,以购买战马;又赐给杨镐上方剑,颁旨总兵官以下不听从命令的,以上方剑处斩。

    太仆寺是专门管马的部门,尚且要掏钱出来买马,可以想到,明朝的财政困难到何种地步!

    现实决定:仗,明朝暂时没有办法打;谈,是唯一的选择。

    广宁巡抚因为朝廷援兵不到,只好先稳住局面,他派人到后金去讲和,要求后金返还所掠去的人口和占领的土地。

    这只是权宜之计,想从强盗手中拿回被抢走的东西,只有消灭强盗。而战败者永远没有谈条件的资格。

    努尔哈赤拒绝得理直气壮:这都是我抢回来的,怎么能还给你?你不是想要么?过来抢啊。

    广宁巡抚哪里来的军队去抢?这一次的谈判就以屈辱的失败结束。

    经常进贡的努尔哈赤对明朝的状况有深刻的了解,当他看到攻占抚顺的战斗结束以后的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明朝雷声大雨点小的动静之后,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明朝的状况。

    努尔哈赤放下心来,开始准备进攻清河城。

    清河城是今天的辽宁本溪,是通往沈阳的必经之地。用熟悉的话来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况且,清河距离赫图阿拉最近。

    努尔哈赤看中了辽阳和沈阳的富饶,清河是他眼中必须拔掉的一根刺。

    1618年,7月,努尔哈赤进攻清河城。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投降,至少守卫清河城的勇士不会。

    努尔哈赤遇到硬点子了。

    经略使杨镐这个人虽然不堪大用,但是能够做到这个高位上的人,还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他来到辽东,首先布置了清河的防务,由此可见,此人还具有一些眼光。

    他发现清河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向东的道路通向努尔哈赤的地盘,便告诉守城的总兵邹储贤一定要主动出战,守城只能是等死。

    他还认真地修筑了城墙,布置了比较妥当的防守,土炮、火器还有滚木等装备也储备了不少。

    努尔哈赤兵临清河城下。

    几乎复制了历史上所有的败仗一样,邹储贤选择了死守,把主动权让给了努尔哈赤。

    马谡据山死守,丢失了街亭;邹储贤据城死守,丢掉了清河。

    历史的悲剧就在于这里,在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里,不是所有人都能选对,我们今天可以大肆地评论守城将军多么无能,士兵多么怕死,朝廷多么腐败。但是面对这些献出生命的军人的墓碑(甚至都没有墓碑),这些尖锐的批评,我们又如何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口?如果换成是你,换成是你去守卫清河城,你可以大无畏地捐献自己的生命么?

    他们是无罪的,他们并不想死。

    邹储贤没有采纳杨镐的建议主动出击,而选择了死守。这一死守彻底断送了明朝在辽东的局面。

    对于邹储贤的选择,我们无谓再做非议,历史人物已经死去,我们无论怎么横加指责,他们也听不到。

    历史的高度可以让我们看清楚很多事情,相反,身在历史之中,却让你看不清楚很多事情。

    邹储贤的心里明白,清河城对于明朝在辽东的重要性,抚顺已经失守,清河必须要守住。

    所以,守城才是邹储贤的关键使命,能否击败努尔哈赤不是他的任务。

    邹储贤选择守,因为他对清河城的防守体系感到放心,事实上,清河城的防守也的确很牢固。邹储贤不选择出击,是因为他在等,等待朝廷的援军。他知道,如果他出击,输了,他就背上了千古的骂名。相反,如果他不出击,誓死防守,那么即使输了,也不会被后代唾骂。

    更何况,清河城易守难攻,他就不相信,努尔哈赤真的能够攻进城来。

    努尔哈赤当然攻不进城来,但是他可以像攻打抚顺城那样,派奸细进城,同时还派刚刚投降的汉奸李永芳去劝降。

    邹储贤虽然不是一个杰出的将领,但至少他不是一个叛徒。

    他断然拒绝诱降。

    只有一战。

    努尔哈赤的军队遇到了阻碍,他们先后八次攻城,均以失败告终。

    最后,埋伏在城里的奸细出动了,城内发生动乱。清河城被攻破。

    邹储贤知道大势已去,烧掉官衙,亲自披甲上阵,最终战死。

    邹储贤虽然战死,清河城还有六千人的军队以及数万平民,他们和女真军队展开巷战,死万余人。侥幸生还的人被当做奴隶运往赫图阿拉。

    依旧是同样的步骤,努尔哈赤烧毁了清河城,又命令将三岔堡到孤山堡一带所有的房屋全部焚毁,使明军从清河到抚顺之间找不到任何屏障。

    努尔哈赤还打包卷走了清河所有的值钱的东西,无论是粮食还是衣服,并率马队毁坏了田里未成熟的庄稼。

    此后,清河与抚顺方圆六十里地,不见人烟,无数平民饿死荒野,无数人家破人亡。

    正如曹操《蒿里行》所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努尔哈赤没有曹操的文学才华,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杀人的兴趣,屠刀过后,寸草不生。

    连续打下抚顺和清河之后,努尔哈赤暂且没有能力再发动新的战争,所以他采取流窜的方式,继续攻击辽东前线的明朝军队和平民。

    九月,努尔哈赤再次派兵深入明边。从抚顺关口出发,沿边杀掠,一直到西北方的懿路,纵兵五十多里,俘虏一千多人,烧毁房屋几百间。

    路经抚顺关时,他杀死了掠来的三百平民中二百九十九人,只留下一个人带书信到明边关,书中说:你们若是认为我做错了,我们就找个好日子打一场;若认为我做的对,就给大爷我送金银财宝过来。

    这是我在历史上看过的最强悍的强盗!

    明朝不是宋朝,可以当儿子,还送压岁钱。

    明朝虽然苦难,但是面对外敌,从来没有退让过。

    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应该具有的性格!

    努尔哈赤太嚣张了,明朝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倾全力出击,一次性地彻底消灭努尔哈赤。

    这次的行动动静不小,后来的战争也很大,历史上叫做“萨尔浒之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