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抚顺和清河军事行动的惨败,震惊了明朝政府。先前中央官员还存在的战还是和的争论,在此刻已经显得苍白,无论最后的结果是战是和,这一场战争都必须要打。

    如果选择了战争,那么就让这一场成为开始。

    如果选择了和平,那么这一场战争能够让明朝在谈判桌上的底牌更厚。

    如果战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谁能预料到最后的结果?特别是中央内阁那群连战场都没有上过的大学士们,他们除了高调谈论皇帝的私生活应该节俭之外,已经没有时间管军事问题了。

    他们不管,军队还是出发了。

    前传

    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3月。

    经过长时间的重整与协调,明朝的军队终于集结完毕,开始向赫图阿拉进军。

    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要占领后金国的首都赫图阿拉,彻底地消灭努尔哈赤。

    这场战役关系到明朝的生死存亡,虽然当时的人没有注意,但是,按照日后的发展来看,这场战役对于明朝的国运至关重要。

    而这场战争还没有打响,明军就已经输了。

    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可以包括很多,我们姑且简单列举一下:军队数量(最不靠谱的一个),单兵作战能力(有时效果不错),每次战斗投入军队数量(很关键),后勤(自己有的吃,对手没得吃最好),装备(打仗不能只靠嘴,还要有武器和盔甲,很关键),军队士气(这个最重要,但离不开前面几个条件的帮助,士兵不能光着身子上战场),将领水平(一个好的领导对一个团队来说是大脑),战术(这东西带有很大的偶然性,随机应变很重要)。

    这场战争结束以后,我们会仔细分析上面的每一项,现在,先让我们随着明军的步伐,迈入战场。

    二月二十四日,明军未出山海关,杨镐竟派遣一名女真人,前往后金去下战书,还叮嘱这个女真人一定要将战书送到。书中号称明朝出动大军四十七万,将于三月十五日,分四路挺进。

    杨镐竟然公开将军队人数、进军日期、作战目标、军力部署通知敌方。

    这是世界军事史上闻所未闻的愚蠢行为。

    如果你没有看到历史书上这样记载,你一定认为我发疯了。

    当你看到历史上真的这么记载,你一定认为杨镐疯了。

    杨镐没有疯,他只是太自信了。

    杨镐认为自己军队的实力已经足够,他还没有正面接触过努尔哈赤,明朝的情报系统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所以他不知道后金的军队究竟有多强大。

    任何一个人手中掌握着十多万的军队,都会有一种“放眼天下,谁才是我的对手啊”的感觉。

    何况是杨镐!

    此人眼高于顶,狂妄自大,贪慕富贵,曾在万历援朝的战争中谎报军情被撤职。

    军队也集合了,战书也下了,就剩下起程了。

    杨镐也不啰唆,虽然起程那天,天降大雪,道路泥泞。

    大军分为四路:

    东路军从宽甸出发,指挥官刘綎,兵力3万;

    南路军从清河出发,指挥官李如柏,兵力2万;

    西路军从抚顺出发,指挥官杜松,兵力3万;

    北路军从开原出发,指挥官马林,兵力2万。

    四路军以杜松的部队最精锐,战斗力最强,是为主力。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各路指挥官。

    东路刘綎,将门虎子,父亲曾经是都督。此人武力惊人,力大无比,能单手托起一张放满酒菜的八仙桌;此人擅使大刀,所用镔铁大刀重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之为“刘大刀”;此人战功赫赫,曾多次镇压云南、广西等地的部族叛乱,参加过万历朝援朝的战争;此人性格贪婪,不仅自己贪,还带着部下一起抢劫,因此曾经被降职。

    南路李如柏,原辽东总兵李成梁的二儿子。此人是个窝囊废,不过是凭借父亲的功劳而当上的将军,职业生涯先后多次被免官,还有多次主动请辞。距当上南路军指挥官一职,已经二十年没有上过战场。因为朝廷无人,才把李如柏赶鸭子上架,赶上了辽东战场。

    西路杜松,此人是本次大军的一个亮点,脾气暴躁,曾在对蒙古的战争中立下功劳。但是他武艺高强,加上一身不知道天生还是后天打仗而导致的疤痕,让人不敢正视他。此人性格很有特点:他经常和自己过不去。一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会把盔甲都弄坏,像个孩子一样耍脾气,有时候还嚷着要出家当和尚。此人不犯错误几乎不可能,他原本犯了错误被撤职了,可是谁让明朝没有将领了,这个杜松又一次披挂上阵了。

    北路马林,此人原本是个文人,父亲有几分本领,但是儿子却很不怎么样,历史上记录模糊。

    就这么一群人组成了领导层。

    杨镐:迂腐狂妄。

    刘綎:贪财。

    李如柏:废物一个。

    杜松:人称“疯子”。

    马林:拿笔杆子的。

    一粒老鼠屎,可以毁坏一锅粥。而这里至少有三粒老鼠屎(我们暂且先除去武力惊人的刘綎和杜松,至少人家还可以上战场硬拼力气),这该毁坏多大一锅粥啊!

    我们无语。

    二十五日军队出发那天,照旧是要杀牲口祭旗的。

    可是偏偏出了故障,一头牛,捅了三刀都没有死。

    这似乎预兆了这场战争的结果,但是,明朝军队的统帅杨镐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伟大决心。

    于是部队开拔。

    目标:后金国都城赫图阿拉。

    杨镐的计划很完美,你努尔哈赤的都城在赫图阿拉,你总不能不要你的首都吧?你努尔哈赤的部队一定在赫图阿拉,那好,你等着,别跑,我杨镐这就过来和你打。

    于是,杨镐很聪明地把部队分成了四个部分,从四路向赫图阿拉进发。

    杨镐还规定,三月三号大家在赫图阿拉见面,率先到的打炮为信号。

    杨镐心里高兴啊,想我四路大军齐聚赫图阿拉,努尔哈赤那厮一定被我击溃,跪地投降。我得胜还朝,好不威风。

    杨镐一定学习过前文提到的德国人在200年以后写的《战争论》,他深刻理解了“战争,就是扩大了的搏斗”这句话,我有十几万人,你努尔哈赤不过几万人,我耗也能把你耗死。大不了我们两个人打你一个。

    小样儿,还整不死你!

    可惜,被整死的不是努尔哈赤,而是杨镐自己。

    杨镐纸上谈兵,迂腐不堪,努尔哈赤可不一样。

    这个女真的武装头目,可是打小就在这东北混江湖的,后来还在李成梁的手下当过打手,黑龙江上杀过人,松花江上越过货。

    他指挥的军队特点很明显,快,干净,狡诈。

    杨镐还没有出发,努尔哈赤就已经掌握了明军的动向。

    他制订了策略,就等着明军到来。

    开幕:杜松覆灭

    杜松,前面介绍过,是个莽汉,极度情绪化的人。这类人,用的巧妙会很有用,但是千万不能让这种人当统帅。

    笑话,你手里可是有着几万人的性命,万一一个芝麻大的事情惹毛了你,你一冲动,这几万人可就危险了。

    这不,他被人激怒了,激怒他的人是那个什么也不会的李如柏大将军。

    李如柏虽然什么都不会,但是因为老爹是李成梁,加上杨镐也是什么都不会,所以双方臭味相投,只要是李如柏的意见,杨镐都会采纳。

    杜松虽然很疯狂,但是也颇有才华,在军事会议上提出的几点建议都还不错,他认为,各个部队之间还不熟悉,配合作战有问题,应该多加演习。可是李如柏听不进去,杨镐自然也不会采纳。

    李如柏不采纳也就罢了,他还刺激杜松,对杜松冷嘲热讽。

    “我说,老杜啊,你那么上心干什么啊?是不是怕头功被别人抢了啊?你放心,我们大伙给你机会,看你能不能把那个酋奴(努尔哈赤)抓回来?”

    杜松哪里有度量容忍这种话?当即拍案而起。

    他说:不要你们给我机会,我一个人,这就去杀光那群女真人。

    有些人,无能,却喜欢坏事,比如李如柏。

    有些人,有点本事,却成不了事,比如杜松。

    他这一发怒,西路军的三万人马就完蛋了。

    大军一行动,杜松就玩命似的带着自己的部队赶路。

    二月二十八日部队刚从沈阳出发,第二天的中午就全部赶到了抚顺前线。

    这中间,李如柏又干了一件坏事,他派人告诉杜松,说我从清河出发,马上就要抓住努尔哈赤了,你还不赶快跑?

    杜松一听更着急了。到达抚顺的当天晚上,命令军队继续前进,先后越过抚顺关和浑河。

    这三天,他的部队日行百里,加之东北天气严寒,部队早已疲惫不堪。火炮以及重型装备当然没有办法及时地跟上轻装部队的步伐,落在了后面。在渡过浑河的时候,他的部队遭到女真人的袭击,虽然损失不大,但是士气已经下降不少。

    在三月一日这一天,杜松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辎重还没有跟上,他不是傻子,所以决定大军驻扎于此。

    他驻扎的地方叫做萨尔浒。

    这个地方,成为了明朝最不堪的回忆。

    就在杜松急匆匆行军的时候,努尔哈赤派军队一万五千多人前往萨尔浒以东的界藩山(位于浑河和苏子河交汇的三角地带)筑城。

    杜松得到了努尔哈赤筑城的消息,出于军人的直觉,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绝对是努尔哈赤的阴谋。

    杜松认为,前往修建城市的一定不是所谓的步兵,而是努尔哈赤的主力部队,而一万五千多人也不过是个幌子。说不定修城的只有几百人,那万人以上的部队早就隐藏起来了。

    他决定,一定要找到这支后金主力部队的位置,这将是他迈向赫图阿拉坚实的一步。而找到暗处后金部队的位置,一定要从在明处的后金部队下手。

    所以,他把自己的部队分成两部:一部两万人原地驻守萨尔浒,等待辎重粮草的到来;一部一万人由自己率领前去攻打界藩城。

    杜松的计划看上去很好,攻打界藩可以探听敌人的虚实。出于保险,他没有率几千人就去攻打界藩,而是一万人,这样即使不敌,也可以坚持抵抗等到后续部队到来。出于对后金主力部队的担心,万一自己攻打界藩面对了后金的主力,萨尔浒的两万人可以随时支援自己。

    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这本是引蛇出洞的好计谋。

    可是,如果你面对一条比你还大的蛇,引蛇出洞就危险了。

    况且,努尔哈赤修建的界藩城位于浑河和苏子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如果杜松前往攻打界藩城,就必须越过苏子河,越过了苏子河就会背对大河作战。除了击败敌人,杜松已无逃脱的可能。

    杜松的直觉没有错,修城的确是努尔哈赤的幌子,真正的部队早就隐藏起来了。

    杜松的猜测却错了,这里隐藏的不是努尔哈赤的一支主力,而是努尔哈赤的全部主力。

    一共八旗,六万人的骑兵部队。

    杜松,步兵三万人,辎重尚且不在。

    战争,很难打了。

    杜松攻打界藩的消息很快被努尔哈赤获悉。

    努尔哈赤立刻下令全军出动。

    代善、皇太极带领两旗截击杜松,努尔哈赤亲率六旗猛打驻守萨尔浒的明军。

    萨尔浒的两万明军步兵直接面对努尔哈赤六旗的四万五千骑兵。除去运送辎重的右翼营游击刘遇节所部逃跑以外,萨尔浒的明军被全部歼灭。

    杜松的一万军队面对后金两旗的一万五千军队,鏖战多时,不落下风,甚至一度击败后金军队,正在吉林崖下休整。

    萨尔浒大营被攻破的消息传来,杜松属下军心大乱。加之围攻萨尔浒大营的六旗部队的合围,杜松军已经被重重包围。

    六万对一万。

    大势已去。

    杜松勇猛无比,带领士兵顽强突围,直到被后金军一箭射中头盔,箭支透过头盔,杜松身亡。

    三月二日,全军覆灭。

    历史上对本次战役中努尔哈赤的军力有所争论,不过据史料记载,本次战役努尔哈赤部队的番号全部出现。即使不到六万,也应该相去不远。

    杜松的失败,神仙也没有办法。

    进程:马林溃败

    杜松的失败,必然会产生糟糕的影响。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位于他北面的同事——北路军指挥官马林。

    马林手下不只是汉军,他还有不少的叶赫军队,总数大概在三万左右。

    马林从开原出发,沿铁岭一路南下,直奔三岔口而去。

    原本的计划是三月二日,马林和杜松在抚顺关会合,然后分别进攻赫图阿拉(本人一直对此感到不解,既然要分别进攻,为什么还要首先会合?会合只会增加被发现的可能)。

    不过,马林迟到了一天,而杜松又早到了一天。双方没有能够会合。

    得到杜松进军的消息后,马林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于三月二日的夜晚到达了三岔口附近,这个时候,杜松被歼灭的消息传到了马林的军中。

    马林非常惊慌,也怪不得他惊讶,四路大军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在一天之内被全部歼灭,任谁都会惊慌失措,何况是马林这个拿笔杆子的。

    不过既然能当上一军主帅,马林也并非一无是处。

    他知道以杜松的能力尚且被消灭,自己的实力是不可能打过努尔哈赤的。而且自己和杜松的距离最近,也快接近赫图阿拉了。努尔哈赤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自己。

    于是,他并没有贸然往前进发(或许是不敢),而是像杜松那样,找了一个地方驻扎下来。

    他带领自己的直属部队约万余人在一个叫做尚间崖的地方集结,准备固守。

    他的部下,文官潘宗颜,一向和马林不和。但是潘宗颜和杨镐有点关系,马林不好得罪,所以潘宗颜独自带领手下的几千人驻扎在距尚间崖三里远的斐芬山,算是和马林撇清了关系。

    三月初三清晨,努尔哈赤消灭了杜松之后,率大军直扑马林而来。

    马林军的先锋部队最先接上后金军,只一接触,立马溃败。

    马林率主力出战,从清晨战至黄昏,终因寡不敌众,向北逃走。

    马林逃走之后,退回开原固守。直到三个月以后努尔哈赤攻下开原城,马林战死。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就是那个潘宗颜的命运。有史书记载说,这个潘宗颜认为马林无能,早就向明朝提出了抗议,作战中,马林畏敌不前,唯有文官潘宗颜奋勇杀敌,最后殉国。

    不过,因为明朝的传统是重文轻武,对武将的打压前所未有。文官都被塑造成道德模范,如果这时候说这个文官逃跑,会很丢文官的面子。

    根据事实来看,说潘宗颜没有逃跑的人有为文官开脱责任的嫌疑。

    首先,马林能够以一万人对抗六万人,从清晨坚持到黄昏,已经不容易。日后马林战死开原城,如果此次是不战而逃,为何在开原城不再次逃跑?

    其次,潘宗颜是背后中箭身亡,如果他真的奋勇抵抗,以他数千人的兵力一定不会攻击,而是防守,那箭却为何从背部射入?

    这是历史谜案,不用多加追究。

    只一点,三月三日晚,马林溃败。

    四路大军已经失败了一半。

    高潮:刘綎战死、李如柏退兵

    左路两支明朝军队的快速失败,使得努尔哈赤能够迅速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右路的两支明军——南路的李如柏军队和东路的刘綎军队。

    这两路军队中,首先遭到攻击的,是刘綎的部队。

    刘綎从朝鲜边境出发,手中有上万人的朝鲜军队,加在一起兵力约有三万,是四路军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但是人数最多不代表实力最强,一万人的朝鲜军队等同于无,人家是没办法,过来凑热闹的,可不是真心帮你打仗。

    剩下的两万人来自全国各地,一万人是四川人,刘綎长期在四川上班,算是半个四川人,只喜欢自己的老乡,所以没有等到部队全部集合好,就率领自己家乡的兄弟们出发了。三万多人的部队,跟在刘綎后面的只有一万四川兵,一万朝鲜兵更是远远地落在后面。

    这里面还有一个令人心酸的记录。

    他的心腹问他:老爷,你为什么这么早就出发,不等后面的部队?

    刘綎说道:我和杨镐关系不好,他这次给我这支杂牌军,就是想让我死,我这辈子受到国家的大恩,为国而死,没有怨言。我可以死,但是我的两个儿子还没有成年,不能死。我先进军,胜利了当然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他们在后面就不会死了。

    他的心腹又问:老爷,你为什么行军这么快啊?

    刘綎说道: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现在东北下雪,我们从中原过来都不适应,天时不利于我们;我们现在长白山,道路崎岖难行,丛林密布,翻山越岭的,对地形又不熟悉,地利也不利于我们。我们要是想打赢这一仗,只能依靠人和了。我只有抓紧时间,趁努尔哈赤还没有准备,才有可能打赢这一仗。

    如果上述记载是真的,那么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两件事。

    第一,刘綎不是有勇无谋之辈,相反,他军事经验很丰富,眼光也不差。

    第二,刘綎抱着必死的决心,部队的战斗力应该有所提高,最后战死,实在是实力的差距太大。

    刘綎率军翻越长白山,本来就不容易,而且他距离赫图阿拉最远,又是在重山之间,信息闭塞,所以当他一路上辛苦地摧毁后金设置的障碍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其他三路的消息。

    虽说刘綎已经很努力地往目的地赶,可是直到三月初四,他才赶到距离赫图阿拉将近四十里地的浑河支流太子河附近。

    这个时候,西路军杜松派人来送信了。

    等等,这个杜松不是已经死了么?

    的确,杜松死了,可是“令箭”(印章)被努尔哈赤得到。

    这个人是努尔哈赤派来的。

    努尔哈赤掌握了刘綎部队的位置,便派了一个明朝投降的士兵带着从杜松处捡到的“令箭”去找刘綎。

    这个士兵见到刘綎就说:我们杜松将军已经包围了赫图阿拉,将军让你赶快赶过去一起攻城。

    刘綎听到这个消息,担心功劳全部被杜松抢去,就命令部队抓紧前进。

    朝鲜兵因为不是自己人,所以殿后,而且人家本来就一直在后面。

    当天,当部队到达阿布达里岗时,遭遇到后金的伏击。

    阿布达里岗这个地方道路狭窄,只能容纳一人一马通过,所以刘綎的部队就变成了一个长长的绳子。

    皇太极埋伏在山上的丛林里,阿敏(舒尔哈齐的次子)埋伏在山冈的中间,代善埋伏在山冈的出口。

    当刘綎的“绳子部队”一半进了山冈的时候,后金军队开始进攻。

    这根绳子被割断了。

    虽然处于极度不利的局面,但是刘綎和他的军队,就像刘綎一直希望的那样,不仅有着同样的家乡——四川,而且还有着同样的决心:可以战死,绝不会投降。

    而刘綎本人更是让人痛心。

    史书这样记载:

    阵乱,綎中流矢,伤左臂,又战。

    复伤右臂,犹鏖战不已。

    内外断绝,面中一刀,截去半颊,犹左右冲突。

    手歼数十人而死。

    白话文是这样的:

    刘綎的阵形已经乱了。刘綎被箭射中,左臂受伤,坚持战斗。

    右臂也受伤了,还是坚持战斗。

    刘綎被围困,没有援兵。刘綎脸中了一刀,半个脸庞都被削去,还是来回厮杀不止。

    直到又杀死十几个人,才死去。

    这是刘綎一生的终结。

    这不是军人的终结。

    每一个大时代,都会有无数的军人死的和刘綎一样壮烈。

    他们都是为了捍卫一些东西。

    荣誉?尊严?

    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刘綎和所有死去的士兵一样,都说了一句没有留在历史书上的话:我可以死去,但是我不会投降!

    刘綎的军队完了,后面还有一万的朝鲜军队。

    朝鲜军队?朝鲜军队!

    他们投降后金,然后安然无恙地返回了朝鲜。

    这就是明朝刚刚付出无数生命才从日本人手中挽救回来的朝鲜。

    朝鲜军队的监军——明朝人乔一琦投崖而死。

    乔一琦的死绝不输给刘綎。

    英雄,不一定要在战场上死去。

    文天祥也是投崖而死的。

    狼牙山五壮士也是投崖而死的。

    三路军队都完了,第四路军呢?那个李如柏呢?

    下面让我们来讨论剩下的最后一支部队——李如柏的军队。

    我一直弄不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李如柏没有到达赫图阿拉,而是一直在清河外的荒野里晃悠?

    在四路大军中间,李如柏从清河出发,这里刚刚被努尔哈赤烧毁,地面障碍很少,而且清河距离赫图阿拉的距离最近,如果按照当初三月初三集合赫图阿拉的计划来看,李如柏是最轻松的一个。

    有说法称,当时清河城与赫图阿拉之间山高路陡,森林茂密,行军不便。

    以现在的环境来看,这里没有高山,也没有森林。努尔哈赤在一年前还放火烧过这里,有森林也应该被烧光了。那么对比刘綎呢?李如柏在平原上还说道路崎岖,刘綎岂不是在喜马拉雅山上行军?

    我们可以回忆,一年前努尔哈赤从赫图阿拉出发攻打清河城,花了多长时间?

    一天!

    努尔哈赤就花了一天时间。

    即使李如柏的部队都是步兵,三天应该可以了吧?

    清河距赫图阿拉不过一百多里地的路程,李如柏却等到刘綎被杀之后还没有到达赫图阿拉,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很难解释清楚,李如柏究竟是怎么带的军队,或许说,这里面真的存在李如柏当了汉奸的可能。

    原因如下:

    首先,李如柏的父亲是李成梁,他与努尔哈赤的金钱关系一直很好。李如柏的一个小妾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

    其次,消灭了杜松和马林之后,努尔哈赤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先攻打李如柏才是,因为他距离努尔哈赤最近,实力比刘綎要强大。而且交通方便,随时可以杀过来,刘綎则在四十里之外,而且还要通过狭窄的阿布达里岗,努尔哈赤派一支军队牵制一下,拖个半天一天的没有问题。

    最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当努尔哈赤决定攻击刘綎部队的时候,他倾巢出动,只留下四千人的部队守卫赫图阿拉。

    四千人!

    李如柏有多少军队?

    两万!

    努尔哈赤敢于冒着都城被攻陷的风险而去攻打刘綎,这意味着什么?

    不是赌博!

    是默契!双方达成了默契。

    刘綎被歼灭了,杨镐总算得到了消息,他赶忙让李如柏率兵回来。这条命令正中李如柏的心窝,他回来的速度像一阵风,一点儿损伤也没有。

    但是,即使你回来了,而且一点儿损伤也没有,可是你终究是可耻的。

    大明朝以前只会耽误事的言官们这次找到了话柄,他们一致认为,李如柏有通敌卖国的嫌疑,要求制裁。

    我们不知道李如柏究竟有没有通敌的事实,但是明政府“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罢免了李如柏的官职。

    李如柏自己也感受到上司、同事、下属鄙夷的眼光,终于有一天在家中自杀。

    李如柏自杀了。

    自杀有什么用?

    能挽回萨尔浒战场上死去的五万英灵吗?

    能挽回明朝在辽东的颓势吗?

    不能,这是一次迟到的死亡,他本来可以战死沙场。

    至此,分四路出击的明军三路败北,四位总兵战死,阵亡道员、副总兵、参将、游击等官三百一十余员,兵丁死亡四万五千八百余名,丢失马骡驼二万余匹,遗弃火器等武器二万件。

    闻名于世的萨尔浒之战,以明军惨败而结束。

    这一年努尔哈赤已经61岁。

    辽东大势已去。明朝大势已去。

    这么大的失败,底下的人想瞒也瞒不住,万历皇帝知道了。

    万历皇帝虽然很多年都不理政事,但是,萨尔浒之战非同小可。

    打赢了,他就有了可以和他的祖宗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相提并论的赫赫战功。

    打输了,他就会和那几个不成器的祖先一样被人鄙视,例如被蒙古人逮去的英宗朱祁镇。

    他还是很在意这场战争的胜负的。

    可是现在输了,输了总要追究责任吧。

    他想追究责任,可是追究谁呢?

    管事的人只活了三个:杨镐、马林、李如柏。

    马林是个例外,人家不是没有打,是打不过,没有办法,杜松都输了,何况马林,而且马林跑到了开原。

    所以万历说,你马林给朕把开原那里守住,也算是戴罪立功,所以马林没事。

    李如柏呢?前面提到,被免职,日后自杀在家里。

    还剩下一个杨镐。

    不等万历皇帝发话,手下的一帮言官首先跳出来。

    言官干什么的?找茬的!

    而且,在明朝的中后期,言官的威力非常之大。

    当时有“清议”这一说法。

    “清议”本来是东汉就有的,作用是一旦皇帝无能,宦官或者外戚专权,一帮大学专业是儒家道德的官员就会自动形成小集团,来和宦官以及外戚对抗。

    对抗本来是好事,可是后来就变味了,变成为了“对抗”而“对抗”。

    不管你朝廷有什么决定,我就是反对。

    如果决定的确有问题,那就不用找借口;如果决定没有问题,那么就是作决定的官员人品有问题。

    言官们的结论是:杨镐不但能力有问题,人品更有问题,道德败坏。

    不久之后,杨镐被逮捕,关进了监狱,被判处死刑,缓刑十年后处斩。

    萨尔浒之战后的责任追究算是结束了。

    可是,究竟为什么会失败?真的如盛传的那样,努尔哈赤以少胜多?

    结束:明朝为什么会战败?

    各位看官,话说当时,明朝以经略使杨镐为统兵大将,领兵四十七万之多,麾下大将何止千人,于二月二十五日这一天,祭天拜地,兵分四路,直奔金国大本营——赫图阿拉城。

    大军满山遍野,多如牛毛,气盖日月。

    可努尔哈赤乃不世之豪杰,率八旗子弟,虽不足六万,在萨尔浒一带,与四十万明军相遇,奋勇抵抗。

    这一仗,从清晨杀到黄昏,又从黄昏杀到清晨。直到第三天的傍晚,眼看大金寡不敌众,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努尔哈赤率一队骑兵斜刺里杀出,为首大将乃第八子皇太极是也。

    只见皇太极身下一匹赤兔马,手舞青龙偃月刀,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明军溃不成军……

    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各位城管叔叔、大爷、亲爹,在下囊中羞涩,只好在此摆摊说书,混口饭吃。

    有执照么?

    执照?没有!

    ……

    唉,你们别拿走啊,我就那么点钱啊!

    靠,就算我说的是假的,你们也不能就这么拿走啊。

    什么?你说的是假的?

    废话,当然是假的,你以为打仗那么容易?就你用六万对人家四十万?半小时就被杀光了。

    上面这一段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只是为了轻松一下,各位读者不要深究。

    不过,萨尔浒之战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那样,努尔哈赤以少胜多。这以少胜多,只不过是纸面上的数字对比,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对比,那么,中国可以占领全世界(除了印度),英国也不会拥有全球那么多的殖民地。

    失败早已注定,原因,我们慢慢说来。

    前面提到,一次战斗的成败包括了很多的因素。例如军队绝对人数、每次战斗投入兵力、后勤、装备、军队类型、意志力、战术、环境、将领素质等等。我们就从这九个方面逐一对比明朝和后金。

    绝对军队人数和单兵作战能力

    明朝

    外界盛传四十七万,事实上,这绝对是夸大的数据。

    曹操攻打荆州号称百万,前秦苻坚攻打江南也号称百万,谁能单纯地相信真的有百万雄兵?

    依据史料记载:

    东路刘綎军队两万人。

    南路李如柏军队两万人。

    西路杜松军队三万人。

    北路马林军队两万人。

    叶赫军队一万人。

    朝鲜军队一万三千人。

    总计,攻打赫图阿拉的明朝军队一共十一万三千人。

    明朝军队除去少量从西北江南过来的士兵打过仗,进行过严格的训练之外,其他军队都是纸上谈兵,毫无作战经验。

    后金

    八旗。每旗七千五百人。

    一共六万人。

    后金士兵人人从小舞刀弄枪,骑马射箭,身体强壮,杀人技巧熟练。

    总结

    绝对军队人数,9万>6万,明朝小胜。

    为什么不是十一万对六万,而是九万对六万?

    因为叶赫和朝鲜军队只是装样子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跑的跑,降的降。

    单兵作战能力,明朝<后金,明朝败。

    相对军队人数(每次战斗投入兵力)

    这一点比较麻烦,因为相对这个概念不容易区分。究竟什么才是相对?

    我们姑且认为,每一路军和努尔哈赤打的时候就算是一个相对。

    努尔哈赤很聪明,在抚顺投降的李永芳给他提意见,说:大汗,明军不是分了四路吗,咱们人没有他们多,咱们干脆不分开,每一次都是八个旗一起上,这样每次咱们都能在人数上比明军多。

    努尔哈赤是战场上混出来的,当然明白这样做虽然很好,可是万一在哪一路被缠住了回不来怎么办?不就连老窝都被端了?

    李永芳接着说:大汗你不用担心,我们的探子说,杜松受了刺激,部队走得很快,会最早到,马林其次,刘綎在长白山兜圈子,我们派点人骚扰他一下,差不多也能缓个一两天。李如柏和大汗你关系那么好,就让他迟两天过来。这样,我们先灭了杜松,再灭马林,然后快速地往东走,干掉刘綎,如果李如柏识相的话,就投降我们,不然一起干掉。咱们六万人一起上,他们每一路的人最多不过三万,我们下死命令,一天消灭一路应该没有问题。

    努尔哈赤很高兴,汉奸的智商一般都比较高。

    这个计划就是后来常被用到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以至于后来还有一套教学辅导书叫做“各个击破”,笔者也是受害者之一。

    我们来对比一下双方相对军队人数。按照作战过程如下:

    1.杜松部

    杜松部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萨尔浒,两万明军对阵努尔哈赤亲率的四万五千旗兵。

    2万<4万5千,明军败。

    (2)界藩城,一万杜松直属兵团对阵皇太极两旗一万五千旗兵。杜松的一万军队曾一度打得皇太极丢盔卸甲。

    1万>1万5千,明军胜。

    (3)后来消灭了萨尔浒的努尔哈赤包围了杜松。杜松还是一万军队,后金是八旗六万军队。

    1万<6万,明军败。杜松身亡。

    虽败犹荣,杜松在相同人数甚至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尚且能够击败后金,此人值得夸奖。

    2.马林部

    马林部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尚间崖,一万明军对阵后金六万军队。

    1万<6万,明军败。马林逃跑。

    (2)斐芬山,一万明军对阵后金六万军队。

    1万<6万,明军败。潘宗颜身亡。

    3.刘綎部

    刘綎部依然分成两个部分。

    (1)阿布达里岗,一万明军对阵后金六万军队。

    1万<6万,明军败。刘綎战死。

    (2)富察,一万朝鲜军队对阵后金六万军队。

    1万<6万,朝鲜军队投降。

    4.李如柏部。

    李如柏逃跑,无法比较。

    总结

    明军和后金先后交战8次,杜松所部小胜过一场,其他均失利。

    1<7。明朝惨败。

    有人会说,你把后金的军队重复计算了8次。的确,后金正是利用了时间差,使得自己军队始终保持在局部上的巨大优势,形成了歼灭战。

    因此,明军的军队人数优势不成立。即使明朝九万人的军队同时投入战场,可是战场就那么大,明朝又没有空军,士兵全都在地上,人多,战场不够大,士兵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这其实和十几个人围殴一个人的意思一样,大家围一个圈,能够打到围住的那个人的不过五六个人,其他人要站在外面,想打没得打,没有地方下手啊。

    兵贵精而不贵多,如果一定要拿绝对人数当成理由,这只能是无理取闹。

    后勤——有钱买不到东西

    首先是明朝。

    这个时候的明朝已经非常的困顿,财政赤字极高,前文已经提到,皇帝拿出私房钱,太仆寺拿出养马的钱来准备军费。

    不仅如此,明朝还下达了一项命令来筹集军费,这就是“辽饷”。

    明朝末年,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镇压各地的私人军队,被迫增加新税。比较著名的有“三饷加派”,分别是练饷、剿饷和辽饷。

    辽饷就是这个时候新增的,每年“辽饷”银五百二十万两。

    钱是有了,可是有钱又能怎么样?现在我们可以在中国各个地方花钱买到东西,可那个时候不行,你想买,要有人卖才行啊。

    明朝的经济中心在江南,东北原本就落后,加上当时政治败坏,商业在北方仅供维持首都的需要。

    况且由于征收重税,银两全部汇集到东北,而商品却堆积在江南。

    这就形成了很奇怪的现象——东北,士兵们有银子,可是没有东西买;江南,商人们有商品,可是没有钱买。

    结果东北物价飞涨,江南通货紧缩。

    继杨镐之后成为经略使的熊廷弼巡视的时候,亲眼看到辽东士兵盔甲下赤裸着的身体。

    熊廷弼很奇怪,还以为当地官员克扣军饷,后来才知道,士兵们都有钱,可是买不到布匹,也买不到衣服。

    与此相同的是,粮食的供应也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候没有卡车,也没有火车,粮食从产区的江南运到东北,路途损耗极大,十斤粮食到了目的地,光损耗就得四斤。

    而且明朝的体制很特殊,它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些粮食,直到萨尔浒战役前才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辽东饷司。但是已经为时晚矣。

    当时在地方上没有专门的机构,于是,各个地方以县为单位,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辽东饷司要同时接待全国赶来的成百上千的部门送来的粮食,自然手忙脚乱。

    况且,粮食在路上有百分之四十的损耗,本来征调的粮食足够,可是在路上这种无谓的损耗,到了目的地就不够了。

    当时东北下雪,路途艰难,行军任务紧急,粮食远远地落在后面。当刘綎进军的时候,那群朝鲜人就曾经以没有粮食为由不走了。

    努尔哈赤还很狡猾,他在攻打抚顺和清河的时候,烧毁了这块地方的所有东西,结果明朝军队在当地得不到补充,连睡觉的地方都找不到。天寒地冻的,还有人因此冻死。

    再来看后金。

    后金不存在后勤问题,这里本来就是后金的老窝,努尔哈赤经营了这么多年,早就准备好了一切。攻占抚顺和清河的战斗给努尔哈赤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和大量的粮食以及牲畜。

    而且,这里都是女真人,随时随地可以找到补充。

    总结,在后勤上,明朝<后金,明朝败。

    军队未动,粮草先行。明朝军队后勤出现问题,士气也会下降。

    军队装备

    明朝

    明朝的军队已经很多年不打仗了,放在仓库里的盔甲、刀剑都已经破旧不堪。

    杜松的死亡原因是因为头盔被箭支射入,一个统兵大将的头盔,想必应该很结实,至少不应该被一支箭给射穿了,射箭的人又不是李广。

    可是偏偏这支普通的箭射穿了杜松的头盔,杜松死亡,由此可见,杜松头盔的质量如何了,这是生锈腐坏的结果。

    统帅的盔甲尚且如此,手下一帮小兵的装备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明朝有一种特殊的武器——火器,有大炮和火枪。这是努尔哈赤最为忌惮的武器。但是在萨尔浒,这种武器的威力没有发挥出来。

    火器几乎都在杜松手里,因为他是主力。但是杜松跑得快,就把火炮等重武器丢在了屁股后面,只带了几千朝鲜的火枪手。等到杜松前去攻打界藩城的时候,火炮还没有越过浑河。

    当时的火枪是很原始的,无论是射击速度、射击精度,还是火药的保存都无法和现在相比。所以这东西防守有用,敌人一堆冲上来,火枪手就算闭着眼发射,也会打死人。可是杜松率领的这群火枪手是攻城去的,敌人躲在城墙和树林里面,火枪就没多大用了。

    而且火药不好保管,装填也很慢,射击一次以后要隔很长时间才能再发射一次。所以杜松曾一度击败皇太极的部队,那是沾了火枪手的光。一轮齐射,皇太极自然很吃亏。

    可是一旦射击完成,重新装火药的时候,这群火枪手就危险了。如果是阵地战还好说,有保护不至于太危险,可是杜松与皇太极打的是一场遭遇战,毫无保护的火枪手遭遇到了骑兵,下场自然很惨。杜松手下的火枪手最先全军覆灭。

    有些观点没有仔细分析火器的优缺点,一上来就判定明朝军队多么无能,这是很可笑的。

    第一,明军不是全部武装火器,只是很少一部分。第二,这种火器不是现在的半自动甚至全自动步枪,能够一枪致命,而且连续发射。第三,当时火炮没有参与战斗,而且原始火炮不能用于野战,只能用于阵地战。第四,武器不是决定战斗结果的唯一因素,小米加步枪也能击败坦克大炮。

    可见,武器不是决定一场战争的决定因素,何况还是这种原始的武器,最早的计算器的运算速度还不如算盘,这又能怎么解释?

    后金

    后金装备也不好,至少不会比明朝好,他们更没有火器,只有马刀和弓箭。

    总结

    装备,明朝>后金,明朝胜,但这是险胜。

    军队类型

    明朝

    明朝的军队是步兵加部分火枪兵和火炮兵。

    后金

    后金的军队是八旗,全部是骑兵。

    翻山越岭的,到底是骑兵快还是步兵快?

    正面对抗,没有障碍物阻挡,到底是骑兵占便宜还是步兵占便宜?

    所以,努尔哈赤可以迅速地在战场上移动,利用时间差各个击破,如果努尔哈赤的军队是步兵,他根本来不及。

    总结

    军队类型,明朝<后金,明朝败。

    地上跑的追不上天上飞的,11路汽车(人)也追不上1111路汽车(马)。除了干瞪眼,明军还能怎么样?

    意志力(士气)

    意志力这个词,说的深沉点,指的是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抵抗力。说得通俗点,就是大家愿不愿意豁出性命去打仗。

    这就是人和。这一点极其关键。

    明朝的军队来自全国各地,大同、甘肃、贵州土司、浙江、四川等等。平时大家相隔十万八千里的,谁也不认识谁,这次为了一个遥远的目标凑到一起,各地的方言汇集,说不定彼此之间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浙江话“你好”和四川话“你好”就相差十万八千里。

    造成这样的局面是有原因的,明朝也不愿意从各地招兵。但是,明朝军事制度是卫所,每个卫是专门的军事单位,打仗这些卫出人,为了平衡各地势力,这些卫都不大,而且各地都有,一旦战争规模比较大,各个卫之间互相推卸责任,不打就输了。当年倭寇侵犯江南的时候,那些卫不堪一击,幸亏有戚继光先生培训出一帮职业兵,才把倭寇赶走。

    所以当这些各地来的兵聚集到东北之后,问题就多了。

    不但沟通有问题,而且配合也有问题。有的地方经常打仗,比如甘肃等地;有的地方不打仗,比如湖北等地。军队里讲究资历,打仗的看不起没打过仗的,老兵欺负新兵。

    大家彼此之间本来没有关系,可是跑到这里来,都归一个人管,肯定有不服气的,肯定有捣蛋的。你一个浙江的将军,凭什么管我四川的兵?

    不了解,不熟悉,不服气,配合自然会出问题,所以四路进军萨尔浒,每个部队到达的时间都不一样。

    而且,这些士兵中间,很多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或者训练废弛的,真正有较强的作战能力的是每一个将军手中的“家丁”,这种类似于卫队性质的武装人员是统帅的直属部队,而且一般都和统帅有某种特殊的关系,例如同属一个家族。日后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就是如此。刘綎的四川兵也是如此,其“家丁”有七百多人,最后和他一起死去的有他的养子。

    这是内部,外部呢?

    对明朝这些士兵来说,他们的任务是冒着风雪,到这人生地不熟的东北来打努尔哈赤。

    可是努尔哈赤是谁?打赢他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些士兵的心里肯定会有这些疑问,可是没有人回答他们,即使有,也只说为了大明朝的尊严,皇帝的权威。这些虚无缥缈的名词对士兵来说一点儿用都没有。

    这些士兵只想拿到饷银,早点打完仗回家。东北的气候他们早就不适应了。

    这样的部队,能打赢一场战争?

    后金

    后金的部队是按照八旗组织起来的,每个小组“牛录”的成员都来自同一个地方,甚至是同一个家族。加之在东北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争,使他们彼此之间很熟悉,配合起来自然不成问题。

    而且,女真士兵很清楚,这次的战争必须要打赢,如果打不赢,等待他们的将是极其悲惨的命运。与其等到战败以后被杀,还不如拼一把,在战场上死。

    这种为了生存而战斗的士兵是极其危险的。

    何况,女真士兵都清楚,如果打赢了,将会获得无数的财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财富和生命,女真士兵都占据了。

    所以他们的意志极其坚强,他们没有退路,只有死战。

    总结

    意志力,明朝<后金,明朝败。而且是惨败。

    战术设计

    明朝

    从一开始的战略构想来看,这场战斗就注定没有好的结果。

    1.各部目标不明确。杨镐的计划里面,没有每支部队的具体目标,只是笼统地说:攻击奴酋之北面,攻击奴酋之南面。而且没有明确指标规定每支部队到达战斗位置的时间和各自的行动方向。只说三月三日到达赫图阿拉城下,到了城下做什么?没有交代。

    2.作战准备不充分。杨镐作为总指挥,虽然兵分四路,但是没有派出探子和先锋部队,对敌军的动向一无所知。也没有为战役可能出现的变故做准备,至少没有预备部队进行后续攻击,而此时辽阳、沈阳尚有大批部队驻守。

    3.作战计划不完善。杨镐虽说兵分四路,但是并没有指定谁为主攻,谁为策应。四路为平行推进,四位主帅互不相属,杨镐也没有采取更紧密的控制方式,一旦部队开拔,四部之间便缺乏沟通,战线长达四百多里,总指挥杨镐失去掌握,直到兵败,他才知晓。

    4.作战决心不坚定。如果关键目标在赫图阿拉城,按照杨镐的计划顽强实施,那么四支部队应该以坚定的决心,一路杀向赫图阿拉。如果努尔哈赤采取被动防守,那么明军应当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部队集结以及对赫图阿拉的合围。如果努尔哈赤主动出击,则各路部队应该下定决心,即使遭遇攻击也要并力向前,先以遭受攻击之部队为诱饵困住努尔哈赤,剩余三部以雷霆之势迅速攻下赫图阿拉,尚且可以向皇帝交差。

    如果关键目标在努尔哈赤的军队,那么四路部队应该依赖数量上的优势,稳扎稳打,逐渐缩小包围圈,并向四周派出探子来寻找敌军主力位置,还要加强对侧翼部队的保护。而不应该规定各部队的时间,一切便宜行事。不能命令各部的任务是“攻击奴酋的某一面”。

    杨镐一面妄自以为努尔哈赤会被动防守,一面却又命令各部队各自为战,可见其内心犹豫,既想攻占赫图阿拉,又想消灭努尔哈赤的军队,可惜以当时明军实力而言,这显然不可能。

    总体来说,明朝的战术如教科书一样顽固而不知变通,既没有参谋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参与其中,也没有参谋在战争进行时及时修正。只能依靠过去的老办法,一面夸大自己的兵力,一面画出所谓的天罗地网的包围圈,希望对方闻风丧胆,不战而胜。但是努尔哈赤不是普通流寇可比,明朝战术的失误最后显露无遗。

    后金

    后金的战术从一开始便被坚决执行。他们的战术很简单,抓住各路明军行动不一,彼此缺乏沟通的弱点,依靠自身骑兵的快速机动性,于数百公里的战线上来回驰骋。快速集中兵力,对分散的明军快速包围,快速消灭。

    总结

    战术,明朝<后金,明朝败。

    环境

    环境有自然和社会两种。

    先说自然的。

    明朝

    萨尔浒战役发生在三月份,此时东北尚且是寒冬季节,天气寒冷,大雪覆盖。现在都经常有冻死人的新闻,何况那个时候。明朝军队有来自浙江、贵州和四川的,就是没有东北人。唯一的东北人李如柏老家铁岭,可自己没在东北待几天。他们谁经历过这么冷的天气?冻伤的肯定不少。加之这些人对赫图阿拉的地形非常不熟悉,刘綎就曾经在山里迷路。

    后金

    后金人都是在这里出生,这里长大,不怕冷,还对地形了如指掌,部队怎么走,在哪里设埋伏,大家都清楚得很。所以可以快速地到达作战地点。

    再说社会的。

    明朝

    杨镐原本也不打算快速地推进,可是万历皇帝不管事,内阁大学士只剩下方从哲一个人,旁边那群言官就像苍蝇一样整天闹得他不安生,他压力大,就给杨镐下死命令,催促杨镐赶快进军,这杨镐和方从哲是好朋友,好朋友有麻烦,自己岂能不管?所以杨镐也催促下面的军队赶快前进。一快速前进,部队的节奏就被打乱了。

    后金

    后金都听努尔哈赤一个人的,行动统一,也没有压力。

    总结

    环境,明朝<后金,明朝败。

    将领素质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领,是一场战役的核心因素,一支军队的大脑。

    德国名将隆美尔可以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纵横北非战场,杀得盟军溃不成军。

    苏联名将朱可夫可以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守卫列宁格勒,守卫莫斯科,守卫斯大林格勒。

    毛泽东可以先后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还可以四渡赤水。

    刘邓大军可以不要重武器,千里越过黄泛区,直扑大别山。

    这就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威力。

    明朝

    我们曾经介绍过明朝的将领。每个人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来历,例如那个李如柏,仗着父亲的威望才当上的将军。

    除掉个人的特点之外,他们还有大背景的分歧。

    这里面,需要有个深入的了解。

    宋朝以后,中国政治的大环境都是重文轻武。这一方面是吸取了唐朝军阀割据的教训,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民众的思想。一帮文人总比一帮武将好控制得多。

    所以,后来的军队设置,要么是将军和士兵频繁轮换,让大家互相不认识,例如宋朝。要么让每个军事单位变得很小,而且将军和士兵分开,到打仗的时候,皇帝命令谁去带哪支部队,当然,也少不了要有文官或者太监作为监察官随军。例如明朝,每个卫很小,打仗的时候,几个甚至十几个卫凑起来一支部队,由上面派下来的将军指挥。这种临时凑起来的军队战斗力很弱。所以戚继光打倭寇的时候需要重新建立一支军队。

    军队是这么来的,将领呢?那个时候没有军事指挥学校可以让军队里面的士兵去学习,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吸纳军事人才,而且武将的地位很低,一般都被文官瞧不起,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当武将。

    那武将从哪里来?第一种是家传的,李如柏的父亲是将军,后来李如柏也跟着上了战场,刘綎也是武将世家;第二种是民用转军用,文官改行当武将的,说得好听点叫做“儒将”。明朝的文官有很多杰出的将领,比如后来出现的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等。也有很差劲的,比如这次的指挥官杨镐和马林。

    当然也有从基层积累功劳爬上来的将军,但是数量很少,而且爬上来以后就形成了武将世家。按照不成文的规矩,武将家里不能出文官,文官家里不能出武将,这是为了防止大家族的出现。武将的后代只能当武将,就像贼的儿子一定是贼。

    但是上述的两种武将来源很不靠谱,祖宗打仗猛,子孙打仗不一定也猛啊?虎父犬子的例子很多,李如柏就是典型。此外,武将世家的人,一般都有属于自己的心腹部队,这些心腹部队很有战斗力,但是只对自己的上司效忠,换了其他的将领,指挥不动这些人。文官打仗?让人更不放心了,你要是不犯混、不出大差错就谢天谢地了,谁敢指望你有多大的战功。而且文官出身的人,被军队瞧不起,军队里是讲究出身的,那些士兵可不管你考试考了多少分,写了多少首诗,你一个拿笔杆子的凭什么来指挥我们?

    而且将领之间,也会出现矛盾。武将世家的互相看不起,文官出身的看不起武将世家的,武将世家的也藐视文官出身的。反正,大家都瞧对方不顺眼。

    所以刘綎曾经对手下说,杨镐和他关系不好,想害死他。而李如柏也不止一次嘲笑、激怒杜松。马林原本的行军路线是直接赶到抚顺关和杜松会合,可是半路又改变主意,不去与杜松会合。四路大军之间缺乏联系是因为各自的关系很差,谁都不愿意理睬对方。

    后金

    后金的将领来源只有一种:打仗打起来的。例如五大臣都是靠着战功升迁。

    而且,努尔哈赤进行萨尔浒之战时的部将,几乎全部都是自己的儿子、侄子——皇太极、代善、阿敏。大家都是一家人,团结合作不在话下,还不存在不信任的问题。努尔哈赤不相信自己的儿子相信谁?他的儿子们不帮助自己父亲帮助谁?

    总结

    将领素质,明朝<后金,明朝败。

    我们终于分析完了这场战役最重要的九个方面的优劣。

    最后的结果是,明朝两项占据优势,分别是绝对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

    而后金七项占据优势,分别是每次战斗投入军队人数、意志力、后勤、战术、环境、将领素质和军队类型。

    总比分:明朝2<后金7。

    明朝以巨大劣势落败。

    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后金的各个方面因素的文字很少,那是因为后金国家的组织简单。

    简单未必是好,但是好却多是简单。

    一个快速反应的战争机构是明朝最缺乏的。

    明朝在萨尔浒的失败,使得朝廷里再一次掀起“清议”的浪潮,可是以官员的道德为衡量标准的“清议”不能给明朝在辽东的局势带来任何帮助。相反,因为明朝廷迟迟不能作出反应,使得努尔哈赤能够抓住机会,发动了又一次战役。

    这一次,在萨尔浒战争中逃跑的马林,没有能够再一次逃跑。

    这就是开原、铁岭之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