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东北不是汉家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萨尔浒之战以明朝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辽东经略使杨镐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北京,杨镐不是傻子,他清楚自己必然会被处以严厉的惩罚。

    不过杨镐也有底气,他的人际关系搞得好。结果关于如何对待杨镐这个问题上,朝廷争论不休,隔了好几个月,才把杨镐关到了监狱里面,最后审讯,判处死刑。

    虽然判处了死刑,可是这老小子却在监狱里面优哉游哉地生活了十年,直到1629年,才被执行死刑。

    在这十年里,明朝在东北的事业一波三折,曾经一度振兴,最后又一败涂地。

    在这十年里,判处他死刑的万历皇帝死了,万历皇帝的儿子、当了一个月皇帝的泰昌皇帝死了,万历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也死了,而在萨尔浒击败他的努尔哈赤也于1626年死去。

    或许这是上天故意安排的,想让他在人世间多停留几年,亲身经历一下,由于自己的愚蠢所导致的大明朝在东北的最后挣扎。

    当杨镐还没有被关进监狱之前,明朝就已经尝到了苦头——东北大城市开原和铁岭被努尔哈赤攻陷。

    开原、铁岭的沦陷

    努尔哈赤很高兴能够把杨镐的军队赶回北京。

    努尔哈赤也在观望明朝的动向。按道理说,明朝应该立刻重新布置东北的防御,重新任命东北的官员。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努尔哈赤愣是没看到明朝有什么动静。

    努尔哈赤感到很不理解,莫非明朝在准备一次大的行动?他赶紧通过后金在明朝的地下工作者探听消息。

    地下工作者的消息很快传了回来,接到消息的努尔哈赤一看,脸上的皱纹更多了,这个明朝政府在搞什么把戏?

    这个消息就是,明朝政府现在正忙着讨论如何处置杨镐的事情,暂且没工夫管你努尔哈赤。而且萨尔浒一战,明军实力大损,暂且也没有能力再组织一支几万人的部队来保卫东北。

    明朝中央的暧昧态度就是,你爱怎么闹腾就怎么闹腾去吧。

    努尔哈赤虽然不能理解明朝这种用心良苦的做法,但是既然你明朝不管我,那我努尔哈赤就不客气了。

    努尔哈赤抓住这个机会,趁萨尔浒大胜的气势,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战。

    1619年6月(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役结束的三个月后,努尔哈赤率四万军队进攻开原。

    大军出发之时的方向不是开原,而是沈阳,这是努尔哈赤的惯用策略——声东击西。就当明军以为努尔哈赤的目标是沈阳的时候,他却突然掉转马头,直冲开原而来。

    十五日夜,后金军队兵临开原城下。

    开原城的将领是马林,三个月前在萨尔浒被努尔哈赤击败后逃到开原的马林。

    马林知道自己的实力不济,所以他和蒙古人达成协议,协助守城。

    但是努尔哈赤收买了蒙古族,派遣了间谍进入开原城内。

    后金军队攻城的时候,混入城内的间谍打开了城门,后金军队一拥而入,马林率军出战,被杀。

    杜松死后三个月,马林也死了。

    城内十万居民仅一千人得以逃出城外,九万九千人被杀或者成为奴隶。

    开原陷落。

    开原是东北地区的一座古城,人口众多,财产、玉帛多达“数百万”。反正比抚顺有钱得多。当年运送抚顺和清河两个城市的财物努尔哈赤花了五天时间,这次运送开原一个城市的财物,努尔哈赤花了六天,四万人的骑兵抬着东西往回走,来来回回一共六趟。

    电影镜头再次重播,只是地点从抚顺换成了开原。

    后金军队在开原驻扎了三天,分配完财产和奴隶,弃城而去。

    他们下一个抢劫的对象是铁岭。

    此时的东北已经被努尔哈赤扫荡一空,辽河以东的明朝据点只剩下铁岭、辽阳和沈阳三座孤城。这三座城都在开原的南面,铁岭距离开原最近。所以努尔哈赤马不停蹄,率大军朝铁岭而来。

    铁岭这个地方,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有一个人的老家就是这里的。这个人就是我们以前老提到的李成梁。

    李成梁活到九十多岁,1618年归西。这个人儿子很多,差不多有九个。五个做到总兵官,四个做到参将。官都不小,可不一定都有真本事。

    大儿子李如松很本事,到过朝鲜战场,杀过日本人,是真正地将门虎子,可惜很早就在一次对蒙古人的战斗中死了。

    大儿子是我们唯一了解的李家不怕死的将军,其他几个都是懦弱之辈。

    接替李如松的是二儿子李如梅,因为畏敌不前被罢官。

    萨尔浒之战中逃跑的李如柏是李成梁的三儿子,也是因为畏敌不前被罢官。

    这里我们还会提到第三个胆小如鼠的儿子,这个人叫做李如桢。

    李成梁一生的精华都在东北,他的几个儿子基本上也都在他老爹的家乡工作过。

    李如桢是最后一个在东北工作过的李家后代。

    李如桢这个时候的官职是辽东总兵。这是一个很大的官,可见朝廷还是很看重李家人的,即使在他哥哥李如柏刚刚因为有通敌嫌疑被免职,朝廷还是很信任李如桢。

    可是李如桢给明朝廷的回报和他哥哥一样。

    李如桢的任务是保护铁岭,可是他并没有跑到铁岭去守城,反而在沈阳待着。不但在后金军队进攻铁岭之前就在沈阳,在后金开始攻打铁岭的时候,他还在沈阳。

    你李如桢不去铁岭也就罢了,你手下的军队总要派去吧?

    不,我不派。

    为什么?

    我们不知道。

    是他不知道消息么?

    不是,铁岭的游击将军早就把后金军队的动向告诉了李如桢。

    没有了领导核心的坐镇以及大批军队的援助,孤单的铁岭经不住后金铁骑的践踏,半天就被攻破。

    守城署事游击李克泰、缘事游击喻成名、新兵游击吴贡卿、海州参特丁碧、督防判官涂必达等人先后战死。城内军民战死四千多人,居民被杀、被俘近万人。

    详细列出这些古代拗口的官职名称和死亡将领的名字,只是为了尽微薄之力,来缅怀这些为信念而死的勇士。

    但结局只有一个——铁岭陷落。

    如果强词夺理地说李如柏逃跑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战,那么李如桢不出兵就再也没有理由了。铁岭是李如桢的老家,那里还有他家族的祠堂和祖坟。他就这样轻易地舍弃了,这个人还有什么理由活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理由,但是他却没有死。因为他比他三哥更加无耻。

    他因为避战被免官,后来论罪下狱,判处死刑。崇祯皇帝上台以后,考虑到他爸爸李成梁的功劳,把李如桢放了,让他从军,戴罪立功。

    他三哥李如柏内心感到惭愧,自杀,算是保存了一丝骨气。

    李如桢参军以后的生活我们不清楚,但是应该没有自杀,因为他有很多次自杀的机会却都没有死。

    电影镜头重复三次,铁岭被抢劫一空,城市被烧毁。

    这就是明朝在讨论如何处置杨镐的过程中,发生在东北的故事。

    讨论一个人的生死,葬送了千万人的性命。

    开原、铁岭的陷落再一次使得明朝大臣惊慌失措,好在接替杨镐的人已经起程,这个人叫做熊廷弼。这个人的到来使得明朝在极短的时间内稳住了辽东的局势,使明朝得到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熊廷弼的来和去

    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三日,明朝命令熊廷弼接替杨镐出任辽东经略使,熊廷弼率领八百骑兵匆忙出关。八月十三日,明朝逮捕杨镐入京问罪。

    熊廷弼这个人是个倔脾气,而且喜欢骂人,别人和他关系都很差。这一次来到辽东,是背后有人出馊主意,想让他过来送死。

    为什么这么说?

    朝廷的那些个大官,能够爬到那么高的地方的,个个都是很聪明的人。他们都知道辽东的局势已经危险到什么地步了,这个时候让你熊廷弼去收拾残局,是故意这样做。

    如果你熊廷弼真的有两把刷子,把辽东稳住了,自己也有个举荐人才的功劳。

    如果你熊廷弼就和自己的姓一样是个熊人,辽东没有稳住,那么不管辽东局势是不是比你熊廷弼刚接手的时候更坏,那就都是你熊廷弼的责任,这就有了可以给熊廷弼定罪的借口。

    所以说,熊廷弼此次前往辽东,开始就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干得好,你接着干,那帮官员有时间等你出错。

    干得不好,任何一个借口,随时就要了你的命。

    而且那帮官员的理由很充分:熊廷弼对辽东并不陌生。

    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这里。第一次,是和李成梁一起。

    那是李成梁复出,第二次担任辽东总兵的时候,当时明政府废弃宽甸六堡,强迫六万居民内迁,这件事就是李成梁和熊廷弼两个人做的。这种完全不顾及普通民众情感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不过,熊廷弼不在乎,他的眼里,只有胜利,没有对普通人的怜悯。

    熊廷弼一直都是以强硬和冷酷著称。史书中记载他第一次来到辽东的情况: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意思是熊廷弼态度坚决,禁止行贿,核查军队各项情况,弹劾了很多的将军和官员,从来不纵容姑息。

    他得罪的人多,自然有人给他小鞋穿。

    于是,他被“发配”到辽东来了。

    来

    熊廷弼想必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他还没有起程的时候,就上书皇帝,这个时候,开原刚刚沦陷。

    奏章里面这样说:东北这个地方是大明的后背,辽河以东是东北的核心,而开原就是辽东的关键所在。如果想保住辽东,开原一定不能丢,努尔哈赤没有打下开原的时候,叶赫部和朝鲜都是支持我们的,这两个地方能够在背后威胁到努尔哈赤,让他不敢全力进攻我们明朝。

    现在开原丢了,叶赫和朝鲜失去了和我们的直接联系,必然会归顺努尔哈赤,我们失去了两个盟友,而努尔哈赤没有后顾之忧,就会全力进攻辽沈。

    大明要想守住辽沈,就必须赶快派遣军队,准备粮食和武器,前去守城。

    我这就前往辽东,希望朝廷不要克扣我的军费,不要耽误我的日程,不要听信流言怀疑我,伤害我的士气,不要从一旁故意阻拦我,给我出难题,也不要在艰难的时刻抛弃我。

    不然的话,不仅会耽误我,耽误辽东,也会耽误我大明朝的未来。

    原书这样记载(《明史》):乞速遣将士,备刍粮,修器械,毋窘臣用,毋缓臣期,毋中格以沮臣气,毋旁挠以掣臣肘,毋独遗臣以艰危,以致误臣、误辽,兼误国也。

    这么长的一段类似于《出师表》风格的话其实就一个意思:熊廷弼希望朝廷能够完全地、放心地支持他在辽东的行动。

    这表明,熊廷弼知道派自己前往辽东的原因不是表面上说的“他曾经去过”那么简单,他知道背后有一些人想趁这个危急时刻置自己于死地。

    可是熊廷弼无法选择,无论是皇命不可违还是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责任感,他都必须前往辽东。

    奏章递上去不久就得到了回复,皇帝完全同意他的意见,同时还给了他上方宝剑,让他拥有更大的权力。

    不过,这都是表象,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日后他的罪过也就越多,杀他就越有借口。

    熊廷弼就这样来到了辽东。刚一出山海关,铁岭就沦陷。他那无能的前任杨镐留给他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辽河以东只剩下辽阳和沈阳两座孤城,到处都是明朝的逃兵和难民。而且沈阳和辽阳也是危在旦夕,后金的骑兵随时都有可能打过来。

    熊廷弼在前往沈阳的路上,开始执行他的任务,遇见逃跑的人,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熊大人都命令他们回去。同时他处死逃跑的将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三人,罢免了不去救援铁岭的李如桢的官,让他滚回北京接受调查。

    一路上收集散兵游勇,到了辽阳,我们的熊大人手底下总算有了几个兵,这个时候,他派手下的一个佥事(秘书官)韩原善到沈阳去慰问一下,没想到这个韩原善害怕,不敢去。

    熊大人也没有过分地强迫他,就换了一个人——阎鸣泰,此人也是一个秘书官,结果还是让熊大人失望了,这个阎鸣泰胆子比前任韩原善大了一点点,他出了辽阳,往沈阳方向走,到了虎皮驿这个地方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不仅没有往前走,而且还是大哭着回来。这也可见当时辽东局势的危险。

    两个手下胆小怕死,可是熊大人不怕,怕死他就不会来辽东。

    手下不去,他去。

    熊廷弼亲自动身前往沈阳视察,而且还是从虎皮驿经过的。

    不仅去了沈阳,他还顺便去了一趟抚顺。

    你去沈阳也就罢了,手下那帮人忍一忍,提着胆子也就跟着来了,可是你要去抚顺,手下人谁也没有这个胆量。

    抚顺是什么地方?那里几年前就被努尔哈赤打下来了,现在是人家后金的地盘,说不定人家那里现在就驻扎着军队,你过去,那不是送死么!

    所以一个总兵跳出来反对,说你熊大人跑到敌人的地盘上去,不是找死么?

    熊廷弼回答道:现在是大雪天气,努尔哈赤那家伙一定不会想到我会去,他想不到,我就一定要过去,我一定要让他猜不透我。

    熊廷弼去了,不但去了,还是敲锣打鼓地去了。

    史书记载说是:鼓吹入。擂着鼓进了抚顺城。

    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警察跑到山贼窝里,还大声嚷嚷说我来抓山贼了。

    这种胆色,没有几个人有。

    进入了抚顺城以后,熊大人没有着急离开,被努尔哈赤焚烧过的抚顺百里之内没有人烟,熊廷弼沿着当时的战场亲自祭奠在清河、抚顺、开原等处阵亡的明朝士兵。所到之处,招募流民参军,派遣军队防守。

    在兵锋过后,一个朝廷的一级长官不但没有躲在后方,反而不顾危险,来到最前线,慰问士兵,拜祭死者,这对于当时人心惶惶的辽东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镇静剂。

    你还别说,熊大人这么镇定而有人情味的举动的确使辽东的明朝人在情绪上得到了稳定,而且近乎肆无忌惮的行为还真有那么点威慑力,让努尔哈赤摸不着头脑,还真的就没有进攻辽沈。

    这一系列的行为只是在危急关头的整肃,它只能在短时期内稳定一下民众的情绪,获得一个缓冲的时间。

    熊廷弼等的就是这个喘息的机会。

    一旦人心不再浮动,熊廷弼立刻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明朝短期内不能发动进攻,有想法,没办法。

    首先是要立足防守。

    一年时间,熊廷弼打造了一条坚固的防线。

    在当时的辽东,稳住阵脚是关键。想稳住阵脚,必须要有据点,这个据点就是辽阳和沈阳。这两个城市是整个防守体系的关键,也是熊廷弼来到辽东的任务所在。

    熊大人全力制造战车、火器,疏通河流,修理城墙,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总算是把辽阳和沈阳两个城市的防守给弄好了。

    有一两个据点还不够,要有一连串的据点。熊廷弼四处调集兵马,先后在近十个地方建立了军事基地,构成了一条防线,这条防线以辽阳和沈阳为后方,把战线向前推进一百里,以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为据点。

    按照熊廷弼的打算,这些前沿据点之间联系紧密,小股敌人来犯,可以各自为战,大规模的敌人入侵,就互相支援。

    熊廷弼清楚,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他立足防守的同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进攻,不过,他放弃了以前明军正面进攻的模式,而是采用游击战的方式。

    他组建了许多小规模的精锐部队,到处骚扰后金防守薄弱的地方,捣毁据点,焚烧建筑,摧毁农田,杀死牲畜。

    反正努尔哈赤以前这么干过,他熊廷弼现在也这么干。

    努尔哈赤哪是能吃亏的人,他也想报复,可是问题出现了,他找不到目标了。能打的他都打了,能杀的他也杀了,现在的赫图阿拉到清河中间除了被火烧焦的土地以外,什么也没有。

    熊廷弼这个时候是弱势的一方,他死守不出,还不定时地来骚扰你,努尔哈赤没有办法啊,不能把六万人的军队一字排开在百公里的战线上吧!

    而且努尔哈赤不是没有尝试过,他也出兵过好几次,可是每次都碰到一个大钉子,然后灰溜溜地跑回家。即使有的时候打了小胜仗,可是屁股还没有转过来,明军就打回来了。

    所以熊廷弼来到辽东一年以后,明朝和后金暂时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这是熊廷弼的大功劳,如果不是他铁腕的手段,温情的攻势,明朝不可能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

    正是这一次机会,使得明朝完全有可能实现中兴。

    只可惜,中兴是可能的,结果是失望的。

    熊廷弼走了,在他来到辽东一年以后。

    去

    熊廷弼走得窝囊,不只是他走得窝囊,后面还有好几位辽东大将走得也很窝囊。原本是很有本事的人,却硬是被一群只顾私利的人给搞下了台。

    我们原本说过,熊廷弼到辽东来就是别人下的套。

    那些潜水的人心里原本打算得很好:让女真人杀死熊廷弼。

    结果女真人杀不死他,这群人只好另寻办法,反正借口很多,不怕你不死。

    他们对待熊廷弼的宗旨是:玩你不是目的,目的是玩死你。

    但是,这一次,熊廷弼没有被玩死,第一是因为别人没有玩够,第二是辽沈失陷了。就在他离开辽东不到半年,这些人需要他去救火。

    熊廷弼被罢免的导火线是1620年的8月发生在辽东的一次武装冲突,熊廷弼没有占到便宜,死伤几百个人。

    这原本不是大事,双方对峙状态下,小冲突几乎每天都有。但是一直抓不住熊廷弼小辫子的潜水员们却发现了这个极好的机会,于是他们开始行动。

    第一个浮出水面的人叫做宗文,原来是户部(财政部)的一个主任。父亲去世回家守孝,回来以后要补缺(就是等着看全国哪个单位缺人),但是这里面有门道,如果上下的关系好,不仅很早就能分到职位,还能捞到肥差。如果关系不好,可能很多年都没事情做。这个宗文属于比较倒霉的人,一直没有等到空缺,他就写信找熊廷弼帮忙,但是熊大人是谁,自然拒绝了他。

    官场里面,拒绝一个人的要求比接受一个人的要求后果要严重得多。

    不对吧?拒绝了别人的要求表示我清正廉洁啊!

    不对。拒绝别人的要求,表示你不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那好,以后什么屎盆子,就全都扣你头上。

    后来这个宗文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搞到了一个吏部的职位,还专门负责辽东的人事问题。

    宗文心里高兴啊,本来吏部就是一个肥差,而且还专门管熊廷弼的,哈哈,看我这次不整死你。

    第二个人叫做刘国缙,这个人老家是辽东的,原来是个御史,因为犯了错误被免官。现在辽东出事了,明朝就选拔老家辽东的人去对付女真人。这个刘国缙招募了一万多人的辽东人参加了军队,可是不久这群辽东人就跑了一半。熊廷弼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朝廷,刘国缙心里自然很不高兴,也寻思着找个机会报复一下。

    后来,宗文出差到了辽东,碰到了刘国缙,宗文原来是刘国缙的徒弟,自然和刘国缙一拍即合,碰巧遇到熊廷弼这次小小的败仗。

    事情可大可小,既然可大可小,自然越大越好。

    这两人就联名给皇帝写信。

    信里说:这个熊廷弼太小心眼了(告发刘国缙),不听从别人的意见(不帮助宗文),军队不训练(一直不出城),将领没事做(一直守城),人人都不高兴(都在打仗,谁整天乐呵呵的),还滥用权力(杀了几个逃跑的将领),催促军队干活(全部去修理城墙)。

    这两人不但自己写,还让别人写,一个御史也上书说熊廷弼到了辽东一年了,也没见什么成绩,而且还滥用上方宝剑,胡作非为(你一个御史在京城里大门不出的,你知道辽东什么状况?可笑!)。

    这下,朝廷对熊廷弼的信任已经有所下降,不过还没有到开除职务的地步。

    本来,派熊廷弼去东北的是万历皇帝,可是万历皇帝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挂了,继位的朱常洛当了一个月的皇帝,也不明不白地死了,跟上的是天启皇帝。

    一个新皇帝上台,自然要有一番作为,自然就会有一群不得志的官员趁机表现一番,这些不得意的官员心里想啊,老皇帝不待见自己,好不容易死了,来了一个新皇帝,自己再不抓点紧拍拍马屁,官运就没指望了。

    外地的官员可以送给皇帝搜刮来的财宝、美女。

    京官怎么办?没东西送啊,只好扳倒拦在前面的官。一方面表示我为国尽心尽力,一方面可以解决拦路虎,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最容易扳倒的人是谁?当然不能是京官,能当上京官的,背后都有势力。正当大家都在掂量该搞下哪个人既有的赚,也不得罪人的时候,刚好有个人送上门来:熊廷弼。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向熊廷弼发起了进攻,而且罪过越来越大。

    御史冯三元说有八个例子证明熊廷弼无能,有三个证据证明熊廷弼欺骗皇帝,如果不开除他,辽东一定守不住。冯三元比较客气,只说熊廷弼办不成事。

    下面的一个人就不客气了。

    御史张修德说,这个熊廷弼不但守不住辽东,而且因为这个熊人在,辽东会更早被女真人拿下。感情说,熊廷弼去了辽东是搞破坏的。

    俗话说,三人成虎。

    第三个人跳出来了。这个人是魏应嘉,一个给事中(秘书)。魏应嘉的理由我们不清楚,但是结果我们很清楚。

    皇帝最终同意解除熊廷弼的官职,但是却没有对他采取其他的惩罚措施,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熊先生“认错”的态度很好。

    熊廷弼不想死啊,不想死就老实点。别人一说他的不是,他就立刻承认。他倒不是把莫须有的罪名往身上揽,而是说自己没有罪,只是能力不足。

    熊廷弼走了,谁来接替他的工作呢?

    这个人是袁应泰。

    袁应泰的脚后跟

    袁应泰是谁?袁应泰是一个很好的官员,至少在他当上辽东经略使之前,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官员。在当时的明朝,可谓难能可贵。

    在他的职业生涯里,除了最后辽东经略使的记录不太光彩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个官员能够做到的全部。

    这个人很有才华,搞建设、搞后勤的水平是一流的。

    他当地方官的时候,到处修理运河,开荒灌溉,后来调到熊廷弼手下管理后勤,修建城市要的砖瓦木材,装备军队要的武器火药,只要他在,一概不成问题。要是放到现在,他绝对是一个搞物流贸易的高手。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父母官。

    父母官这个词,不知道是“百姓的父母”的意思,还是“把百姓当做父母”的意思。但是在袁应泰的字典里,绝对是后者。

    治理洪水的时候,他可以身先士卒,住在河岸上,和民工一起生活。

    山东有饥荒的时候,他可以掏腰包设粥铺,赈济饥民。

    他甚至还挪用一些无聊的税收用来赈济灾荒。

    他也保持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当他得知自己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使的时候,他当即杀白马祭神,对天发誓将为辽东奉献自己的生命。

    他和前任熊廷弼一样,对明朝的政治环境有深刻的认识,他也和熊大人一样,给皇帝上书,连内容都和熊大人的奏折一样。

    奏折里面说:臣愿与辽相终始,更愿文武诸臣无怀二心,与臣相终始。有托故谢事者,罪无赦。

    他表示,自己会和辽东共存亡,他希望朝廷里面的大臣始终支持自己。

    就是这么一个很好的官员,被派到了辽东。

    就是这么一个很好的官员,很可惜来到了辽东。

    是人都有弱点,袁应泰的弱点只暴露过一次,就是在辽东战场。

    希腊古老著作《荷马史诗》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做阿喀琉斯的人,武艺高强,几乎无敌,但是这个人有一个弱点,这个弱点就是他的脚后跟。后来他的敌人发现了他的这个弱点,打架的时候专门挑他的脚后跟下手,终于把他杀死了。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简称为“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弱点。

    接替熊廷弼的袁应泰也这样一个“后脚跟”:他不会打仗。

    也不能说他不会打仗,毕竟他来到辽东只有短短一个月,应该说,他不具备一个战场指挥家的坚决和果断。他的性格过于优柔。这是文人的通病。

    对于一个能够贴近下层人民的官员,对于一个能够给前线的军队提供无限支援的官员,你不能奢望他还能做得更多。

    如果是和平年代,他的弱点就不会暴露。

    可惜,这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你死我活的辽东战场。

    不但不会打仗,他的心还很软,或者叫太善良。

    他太善良了,简直就是一个慈善家。

    他不仅自己掏腰包赈济灾民,还挪用公款办慈善事业。

    这不能算是缺点。但是当他接替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使的时候,这就成了袁应泰之踵——袁应泰的脚后跟——袁应泰的致命弱点。

    袁应泰来到了沈阳,他做的第一件事就很符合他的善良的性格。

    熊廷弼在辽东政策的核心就是严酷,他严厉地对待每一件事,虽使得辽东的军队和社会气氛紧张,但是井然有序。

    因为熊廷弼的铁腕,使得明朝防线之外的土地上,经济越来越坏,流民很多。恰逢当时蒙古族出现饥荒,很多蒙古人跑到明朝城下来讨饭,熊廷弼的政策是两个字:不管。不管你来多少饥民,我都不会让你进来。

    但是现在的长官是袁应泰,这个人心肠软,他一看到城外那些饥民的凄惨状况,忍不住同情心就泛滥了:他要放这些人进城。

    他当然不会说他是看这些人可怜,他的理由是,这些人如果不放进来,就会跑到努尔哈赤那里去,这不是壮大了人家努尔哈赤的实力吗?我们收养了他们,打仗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这么一收养,前后进入各个城市的蒙古人总数上万。

    这个理由不能说不对,问题是,你收养的人是谁,蒙古人,那可是背叛明朝很多次的垃圾啊,你怎么还能相信他们呢?况且,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努尔哈赤派过来的间谍?

    如果袁应泰听过农夫和蛇的故事,他一定不会这么做。冷静下来的袁应泰一想,也是,万一人家是间谍怎么办?

    可是你袁应泰能想到,间谍也能想到,你狠,还有更狠的。

    怎么狠?在三岔堡这个地方明军和后金打了一仗,明军把蒙古人拿去当前锋,结果蒙古人作战勇敢,死了好几十人。这才是狠,间谍,怕死的不能当间谍。

    袁应泰彻底消除了怀疑时,女真人的机会也就到了。

    沈阳

    袁应泰来到沈阳,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来的。

    那些个官员们骂熊廷弼无能,如果袁应泰的成绩不如熊先生,这群官僚就会仕途受影响,他们有压力。

    皇帝炒了熊廷弼的鱿鱼,让袁应泰来接手,皇帝也有压力。

    袁应泰来到辽东,任务是比熊大人做得好,问题是熊大人已经做得很好了,袁应泰自己更有压力。

    要是想比熊大人做得还好,只有一个办法:做熊大人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这个事情就是向女真发动进攻。

    熊廷弼想做,可是时机还没到,就被炒鱿鱼了。而他被炒的原因也是没有能够打胜仗,收复失地。

    上司的压力、皇帝的压力、熊大人的压力都促使袁应泰要采取更开放的政策,他积极的调兵遣将,准备进攻后金。

    在熊廷弼的安排下,辽东的明朝军队这个时候已经有十万出头。虽然在战斗力上还存在疑问,但至少在数量上,已经有了可以一战的资本。

    袁应泰把首战的目标放在了抚顺,他把将近4万人的精锐军队调集到抚顺,2万人的军队调集到清河,其他据点也一共派遣了大约3万军队。

    这样,保护辽阳和沈阳的部队总共只剩下三、四万人。

    沈阳兵力的减少,给努尔哈赤提供了机会。

    努尔哈赤的情报网也得到袁应泰策划大规模进攻的消息。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1621年3月,明天启元年,熊廷弼离开辽东4个月以后,努尔哈赤开始进攻沈阳,他的军队数量是八旗6万人。

    努尔哈赤利用明朝大军集结的缝隙,绕过明朝布置的防线,直接来到沈阳城下。

    努尔哈赤这么做,冒着极大的风险。

    他倾巢出动,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沈阳,他就会在抚顺、清河等地遭到明军的攻击。那个时候,他很有可能会葬身沈阳城下。

    而且,如果袁应泰放弃援救沈阳,而是率领驻扎在抚顺的大军直扑后金的核心地带,如界藩、赫图阿拉以及刚刚成为后金都城的萨尔浒,那么即使努尔哈赤攻下沈阳,也会发现自己的老家都被人占领了。

    现在的问题是,努尔哈赤是不是够快,以及袁应泰够不够狠。

    事实证明,努尔哈赤的确够快,而袁应泰却不够狠。

    守卫沈阳的明朝军队数量只有3万,当然,还有数量不少的蒙古难民。

    三月十二日,守城将军贺世贤、尤世功率军与八旗军于沈阳城外发生大战,但是明军在宽阔的城外空地上不是八旗骑兵的对手,大败而回。

    贺世贤立刻转为防守,熊廷弼的功劳立刻展示得淋漓尽致,八旗野战出色,但是攻城就不是有火器依托的明军的对手。八旗伤亡巨大。

    努尔哈赤使出惯用手段,派李永芳前去劝降,被贺世贤大骂,无功而返。

    这个时候,原先收留的蒙古人开始发挥作用,不过他们的作用不是守城,而是攻城,这些蒙古人褪下难民的伪装,拿出马刀,杀向好心收留他们的明军。

    第二天,沈阳被攻破,贺世贤、尤世功战死,三万军队被杀。前往救援的总兵官陈策、童仲揆被击败,战死。

    沈阳陷落。

    辽阳

    袁应泰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反思,他要赶紧守住辽阳。

    他生命的全部就是辽东,辽东就是辽阳和沈阳。沈阳已经被攻陷,可以说,袁应泰二分之一的生命已经失去,他不想连剩下的二分之一也丢掉。所以他赶紧布置起辽阳的防守。

    辽阳是明政府在辽东的首府,经济意义上来说,这里最富裕;政治意义上来说,它代表明朝政府。所以不论哪个意义上,袁应泰都必须死战。

    而且辽阳防守的厚度给了袁应泰足够的信心。

    所以他决定不死守,而是迎战。

    迎战也是有原因的。

    辽阳位于沈阳的南部,辽阳的北面就是太子河,努尔哈赤想进攻辽阳,必须渡过太子河。于是坐在城内等敌人过来,还不如沿河岸列阵,阻止敌人过河。

    袁应泰难得在军事上聪明了一回,可是已经晚了。

    十九日,努尔哈赤率军队来到太子河北岸,准备渡河攻城。

    我找不到努尔哈赤过河的详细记录,也不清楚袁应泰是怎么布置的防守,反正结果是:袁应泰战败了。

    《明史》说:应泰……出城五里迎战,军败多死。

    战败以后,袁应泰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回到辽阳城内死守。

    你袁应泰怀抱必死的决心,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陪你死,十多个官员商议好,带着不少军队,逃了。

    大战当前,有人逃跑,而且是当官的,这对城内的军民士气是极大的打击。

    二十日,努尔哈赤全力攻城,明朝军队逐渐瓦解。城内的间谍乘机造谣,人心浮动。傍晚,辽阳城西门被攻破,后金军队涌入城中。

    袁应泰知道无力回天,对身边的巡按御史张铨说道:守城不是你的职责,你赶快逃命吧,我要和辽阳共存亡。

    他穿好官府,挂上宝剑和官印,面朝大明朝北京城的方向,上吊自尽。

    张铨没有跑,而是回到官署,上吊自杀。

    他的小舅子姚居秀随后自杀。

    他的仆人唐世明放火烧毁了阁楼,也烧毁了自己。

    分守道何廷魁携带妻子投井而死。

    监军崔儒秀自缢身亡。

    看历史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鲁迅《论睁了眼睛看》

    袁应泰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但是他是一个合格的官员,也是一个合格的汉人。在今天,就是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的子民。

    辽阳城就这样被攻破,辽东,已经没有哪一块地方属于大明朝。

    情况,已经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是,还是要有人来收拾。

    这个人是谁?

    熊廷弼!

    当熊廷弼再次接到任命书的时候,他一定很痛苦。

    但是没有时间给他痛苦,他需要赶快赶往辽东,那里有比他第一次去还要烂的烂摊子等着他收拾。

    在袁应泰死和熊廷弼来的这段时间里,有一个人临危受命,成为辽东的最高长官,这个人叫做“薛国用”。

    他在历史上没怎么出现过,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却完美地完成了朝廷给他的任务,日夜加强防守,女真也没有来进攻。而且他一直待在辽东,直到自然去世(非战死),也算是一个奇人。

    辽阳的失陷成为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随后辽河以东相继倒下七十多座城堡。

    这下,不但辽河以东的地方明朝全部丢失,辽河以西的地方,明朝也快要保不住了。

    辽河以西是宽阔的辽河平原,这里无险可守。越过辽河平原,沿着今天辽宁省西部的奴鲁尔虎山一路往南,就会进入一条狭窄的地带——后世称为辽西走廊,这里东南是渤海,西北是燕山,大海和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就是东北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这条地带的最东部是锦州,最西部就是举世闻名的山海关。

    辽西虽然难守,但是必须要守住。

    国难思良将!

    辽沈安然无恙的时候,大家都铆足了劲攻击熊廷弼,等到辽沈丢掉了,大家才回过神来,又纷纷给皇帝出主意,说,这个东北,没有熊大人不行啊。

    其实,当沈阳被攻破的时候,明朝就有人说,还是让熊廷弼去吧。可是还是有人反对,给事中郭巩坚决反对,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辽阳紧接着被攻破,这下大家都傻眼了,赶快让熊廷弼去吧,再不去,说不定女真过几天就打到北京城了。

    朝廷决定,重新起用熊廷弼。

    这不是自己扇自己耳光吗?

    皇帝心里那个丢人啊。大臣心里那个丢人啊。

    三个月前大家都说这个熊廷弼多么多么无能,犯了多少多少错误,把那个辽东折磨得惨不忍睹。

    那就撤了他的官吧。

    可是人家至少没有把辽东给玩丢了啊。

    你们选的袁应泰倒是也很不错,可是去了一个月就把辽东送给努尔哈赤了。

    没办法,谁让这些只会骂人的官,不敢上战场呢,还是把熊大人请回来吧,丢人总比丢命好。而且这些大臣在朝廷里今天骂骂这个,明天骂骂那个,何为羞耻早就不记得了。

    否决前一个决定,自然连人也要否定,前面几个给熊廷弼小鞋穿的官,都被皇帝严厉地惩罚:撤职的撤职,罚款的罚款。

    这是一个信号,表示我们这次是真的信任你了。

    熊廷弼不会在乎谁被开除,谁被罚款。他不关心这个,他关心的是东北的局势。

    真正为国为民之人,不会在意别人给他的冤屈,只要他有机会,不管是什么环境,什么背景,他都会一往无前,不会放弃。

    熊廷弼接到朝廷的通知:赶快赶往东北,祖国需要你。

    广宁

    1621年7月(天启元年),熊廷弼时隔半年,再次回到东北。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前往辽阳驻扎,去沈阳慰问,也没有巡视抚顺,到前线祭奠死者。

    不是他不想去,是他去不成,上面的那些地方,已经不是他明朝的地盘了。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这一次来到东北,他的任务比上一次要艰巨得多。

    第一,自然是因为辽东失守,明军退到了辽河平原上,要在平原上防御后金的骑兵,困难可想而知。况且留给他布置防线的时间已经很少。

    第二,上一次他来到辽东,是绝对的领导,绝对的老大,可是这一次来,虽然名义上他还是绝对的领导,但是权力上却不能算是老大。

    他遇到了一个不能称为下属的下属——王化贞。

    王化贞,文人,大学本科学历,后来被派往广宁守城。

    广宁这个地方距离辽东前线很远,但是北边紧挨着蒙古。辽东战事吃紧的时候,蒙古人也想趁机捞一把,就打算从广宁下手。

    王化贞这个人,历史记载说他刚愎自用,不懂军事,还喜欢夸海口。不过,这只是写历史常有的偏见。说他刚愎自用,喜欢夸海口,我承认,后来他就是因为这种性格死掉的。可是,说王化贞不懂军事,我不同意。

    我们常说的懂军事,不仅仅是指那些百战百胜的人,也不仅仅是指像努尔哈赤这种打了一辈子仗,有输有赢,却始终没有垮掉的人。

    懂军事,是泛指那些有眼光,有智谋,而且有勇气的人。这种人很多。没有人说懂军事是专门指从来不输的人。

    打仗输了就叫做不懂军事,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懂军事了。

    王化贞就是一个懂军事的人。蒙古人来打广宁,王化贞手下只有几千老弱残兵,可是他却让蒙古人灰溜溜地回了老家。

    而且王化贞还建议明政府和蒙古人合作来牵制女真,从战略上来说,这条建议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手段上要有所变化。

    如果上述两个理由还不能证明王化贞的军事才能,那么当辽沈失守、民心大乱的时候,他积极招募流亡民众,组织军队上万人,固守河西,就完全能够证明他的确懂军事。

    但是才能不决定命运,性格才决定命运。

    我们从事实出发,证明王化贞懂军事,我们也将从事实出发,证明一个人的性格才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本来王化贞因为守卫广宁有功劳,被皇帝表扬,正高兴地做着山大王。这时,熊廷弼来到了辽西,来到了广宁。

    王化贞发现这个熊大人脾气熊得很。熊廷弼发现这个王弟弟不听指挥。

    王化贞心里不高兴,熊廷弼也很郁闷。

    王化贞为什么不听指挥?

    首先,王化贞的官位和级别不低于熊廷弼。王化贞是巡抚,熊廷弼是经略,也不过是个巡抚的头衔。

    其次,也是很关键的一点,王化贞手里有军队,而熊廷弼除了皇帝派的几千人马之外手里没有一个人,熊大人原本想故技重施,招募逃亡的人当兵,可是他来得晚,人都被王化贞抓走了。

    最后,王化贞上面有人,熊廷弼没有。王化贞的上面是重新掌握大权的叶向高,这个人和本书联系不大,只是提一下,他是内阁大臣。王化贞和国务院总理拉上了关系,自然很有底气。

    而且,这两人对付努尔哈赤的计划完全不一样。于是两个人的矛盾扩大,历史记载说,中外举知经、抚不和,必误疆事。

    熊廷弼一直是防守主义者,他强调要修防御,建城堡。他上一次来到辽东,就一直是坚持加强防守,然后等待时机。他的计划是放弃辽河以西的防御设施,把军队全部集中到广宁城,在辽阳和广宁之间构造缓冲地带,建立预警系统,以逸待劳。

    可王化贞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冒进主义者。他表示,只要他带领一支部队渡过辽河,八月十五中秋节以前就可以击败努尔哈赤。

    王化贞的狂妄,可以用一句诗来描写:与我六万虎狼兵,提刀跃马入东京。

    东京,努尔哈赤新建的都城,位于当时辽阳城外,现在的沈阳。

    王化贞的气势,可以用一个人来描写:南宋将军宗泽,他临死前高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以表达收复失地的愿望。

    他的全部计划都建立在进攻的基础之上。他打算沿辽河西岸修建防御阵地,一是能够保住肥沃的辽河平原,为持久战进行物质准备;二是以辽河为依托,进攻时能够突然而快速。

    一开始,王化贞为了防止熊廷弼夺军权,就假装把军队指挥权交给熊大人,可是军队是王化贞的,军队的工资也是王化贞给的,会听熊大人的话?

    于是,全面接管军权的王化贞大人彻底地甩开了熊廷弼大人,自己光着膀子干起来,带领军队来到辽河岸边,准备进攻后金。

    我有军队我怕谁?

    王化贞的准备井然有序——准备粮草,训练士兵,寻找叛徒(李永芳表示要回归),寻找伙伴(蒙古人表示要帮忙)。

    不仅如此,王化贞早在辽阳失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进攻的打算(如此看来,王化贞也很有远见),他派部将毛文龙率领两百多人潜入镇江(不是现在的江苏镇江,而是靠近朝鲜的九连城),并一举攻占镇江。此事使得王化贞在朝廷中的地位大大加强,熊廷弼的主守计划因此而被搁置。

    就在王化贞的进攻计划准备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努尔哈赤却率先进攻了广宁。

    这个时候,是1621年的12月,东北已经进入严寒时期,辽河已经结冰。

    得知努尔哈赤进兵的消息后,原本一直鼓吹进攻的王化贞却突然哑火。他立刻放弃了他的进攻计划,转为防守。

    防守就防守吧,你总要有一个防守计划啊!

    计划出炉,我们十分惊讶!

    我们完全看不懂。

    辽河结冰,努尔哈赤的骑兵可以随意地通过,辽河平原无险可守,理应放弃。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集中兵力到广宁,凭借广宁的地理优势死守,并在宽阔的辽河平原上布置机动军队骚扰后金,这样一是可以延缓后金骑兵的推进速度,争取缓冲时间,二是可以分散后金军队注意力,以攻代守。

    但是王化贞没有这么做,他的计划非常奇怪。

    他首先让罗一贯带领三千人守卫西平堡。西平堡是什么地方?西平堡是辽河以西,紧挨辽河的一个小城堡,这里是努尔哈赤渡过辽河的必经之地,后金十万骑兵过河,罗一贯率领三千人防御,这是什么意思?

    然后让刘渠统率两万人驻守在镇武堡,祁秉忠以万人守闾阳。熊廷弼守卫右屯,王化贞自己率大军守卫广宁城。

    这几招棋看似没有问题,每一路都有上万军队。可是面对努尔哈赤的十万骑兵,一万人的部队能干什么?

    这就是王化贞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集中表现。他以为自己的前线部队能够阻挡住数倍敌人的进攻,然后自己率军队前往支援,里应外合,一举击破努尔哈赤的军队。

    可是王化贞的命运已经注定,他轻视努尔哈赤,就像所有轻视努尔哈赤的人一样,都会遭到凄惨的失败。

    1622年1月19日,努尔哈赤率大军渡辽河,守河明朝士兵人数过少,撤往西平堡。

    20日,后金军队围困西平堡。

    得到西平堡被围困的消息以后,王化贞赶快实施自己的计划——里应外合。

    部将孙得功提出意见,应当率兵解救西平堡。王化贞便命令孙得功和祖大寿带领广宁城的全部军队前往支援,熊廷弼也命令镇武堡的刘渠率军前往,两支军队会合以后共同前往西平堡。

    努尔哈赤有十万人,围困一个小小的西平堡自然不需要那么多人,剩下的军队自然正专心地等待明朝援军的到来。

    大军行进五十里,与后金军队相遇。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王化贞的错误不在军事上,而是性格上。萨尔浒的四路大军被努尔哈赤一击便溃,可是王化贞的军队面对后金军队的时候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奋勇向前。

    总兵刘渠亲自杀入后金军中,明三万大军一路冲锋,先后三次击败后金军队。

    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

    就在后金军队快要抵挡不住的时候,明朝的又一个叛徒闪亮登场。

    这个人就是孙得功。

    如果有机会,战场之上的孙得功一定会说下面一番话: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生下我,抚养我长大,让我有了当汉奸的机会。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我的朋友,特别是有着丰富汉奸经验的李永芳先生,是你们的教育和帮助使我下决心要当一个光荣的汉奸。

    再次,我还要感谢努尔哈赤先生,感谢你给了我一个当汉奸的机会,我一定在汉奸的位置上发挥余热,为大金国的发展尽心尽力。

    同时,我还要感谢《明史稿》、《明实录》等媒体,如果不是你们的记载,我不会被广大人民群众了解。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清朝这些人·努尔哈赤卷》的作者们,正是你们的辛苦劳动,说出了我——一个伟大而光荣的汉奸的心里话。

    现在的孙得功没有时间发表汉奸感言,而是要履行一个汉奸的职责。

    轮到孙得功上战场助阵的时候,他不但没有上去,反而在后方大声地呼喊:我们打败了,大伙赶快跑啊。

    他不仅自己跑,还带着自己的部队跑。正在冲锋的刘渠部队一看自己的后方军队都跑了,这仗还怎么打,结果大家一哄而散。明军惨败。

    刘渠战死,数万明军丧生。

    援军覆没对守卫西平堡的罗一贯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因为他的城堡已经被努尔哈赤围得像包子一样,根本无法和外界联系。但是他的无畏却让努尔哈赤遭到沉重打击。只有三千军队的西平堡看似不堪一击,却多次击败八旗军队。

    明军的大炮和火器给努尔哈赤的军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后金军队先后三次强攻,都被击退,后金死亡人数超过四千人。

    眼看战局困难,一直充当汉奸先锋的李永芳再次出马,诱降守城将军罗一贯。可是罗一贯就和他的名字一样,一贯对朝廷、对汉人忠心耿耿,不但没有投降,反而把李汉奸大骂一顿。

    诱降不成,努尔哈赤只有接着猛攻,这场攻城战进行了两昼夜,直至西平堡的火药和弓箭全部耗完。

    夜幕下的西平堡显得格外安静,它静静地目睹着后金军队的进攻。

    守将罗一贯在战斗中眼睛负伤,无法上战场,当他的耳中已经没有了熟悉的火炮声的时候,他知道,他已经失败了,于是他和战死辽东的袁应泰一样,采用了相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面对北京城的方向说:陛下,臣已经尽力了。然后他自刎而死。

    西平堡陷落。

    占领了西平堡的努尔哈赤的面前是一片宽阔的平原,向西望去,天气好的时候,他的目光甚至可以越过整个辽河平原,看到平原的尽头——他最终的目标——广宁城。

    目光尽头的广宁城只是一团模糊的黑影。

    努尔哈赤可以想见,那个一直想进攻自己的王化贞一定在加强广宁城的防御。不过他并不着急进攻,因为,太阳落下的地方,有他早已埋伏好的奸细。

    逃跑回到广宁城的孙得功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因为知道他的罪过的人都死了,随他跑回来的都是叛军。

    王化贞依旧很信任这个向他建议救援西平堡的人,并把广宁城的防御全部交给他来打理。

    王化贞当然不会逃跑,当年他只有几千人,都敢和努尔哈赤面对面地碰撞,何况现在他还有上万人马。

    所以他很放心。所以当他忙完一天的工作以后,还回到家里好好睡了一觉。

    当他睡醒以后,还没有来得及刷牙,他的部将江朝栋急忙冲进屋子里,对他说道:事情出了变故,大人你赶快逃命去吧。

    不明就里的王化贞还把小江骂了一顿。但是,等到他登上广宁城楼,看到城楼上一个士兵也没有,而且附近还有火炮的爆炸声时,他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他赶快上马,闪人了。一路上,委屈的小江带着十几个骑兵,护送王化贞,使得王将军能够安全地离开广宁。

    事情出了什么变故?

    变故出在孙得功身上,他率领跟随自己回来的叛军在城里散布谣言,占据火药库,把守城军队布置打散,还打算捉拿王化贞领赏。

    问题是孙得功为什么会叛变?

    话题回到王化贞打算进攻努尔哈赤说起,王化贞之所以一直坚持进攻,是因为他自以为找到一个制胜的法宝,这个法宝就是李永芳——在抚顺投降的那个汉奸。

    王化贞派人去诱降李永芳,说你投降了女真人有什么好处呀,不如跟着我混,等到把努尔哈赤打败了,你就是大功臣了。

    派去诱降的人是孙得功。

    诱降的结果是李永芳同意帮助王化贞,做汉民族的英雄。

    这当然是假的。

    真正的结果是,李永芳没有被策反,被策反的是王化贞派去的孙得功。

    孙得功叛变了。

    努尔哈赤提供了什么优越的条件使得孙得功叛变,我们不清楚,但不外乎金银财宝、别墅、香车、美女,当然,还有权力。这些王化贞给不了。事后,孙得功被任命为广宁总兵官。

    广宁就这么让一个汉奸给占领了,王化贞逃跑了两天以后,努尔哈赤才带领大军赶到,这个时候,广宁城的大门上已经贴上了“广宁防明自治政府”的标签(来源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一词)。

    努尔哈赤起初还不敢相信,等了一天以后,确定广宁城的确没有明朝军队,才带领军队入城。

    入山海关

    王化贞逃过了孙得功的追捕,正郁闷地往南走,好不容易到了闾阳驿。原本以为到了自家人的地方,不用窝囊地逃跑了,可偏偏遇到了熊廷弼,这下让他更加的郁闷。

    熊廷弼可不是什么善良的人,他要报复,他要痛打落水狗。

    他就问了王化贞一句话: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

    白话文就是:你不是说给你六万军队就能扫灭努尔哈赤吗?现在怎么样啊?

    按照王化贞的性格,若在平时听到这么一句嘲笑自己的话,还不当场就发飙?可是王老兄知道自己的处境,自己手里一个人都没有,人家熊大人手下还有五千人马呢。

    先忍着吧,王老兄一面忍受熊廷弼的冷嘲热讽,一面试图挽回危局,他提出建议,要守住宁远。这个建议很好。

    可是熊廷弼这个时候哪里会听他的建议!

    这个熊大人拒绝王大人的话说得也很欠揍:嘻,已晚,惟护溃民入关可耳。

    这句话的关键是这个“嘻”字,“嘻”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表示很不严肃的嘲笑,还有一个意思是带有惊讶、感叹的意思。

    采用两种意思解释的话是这样的:

    1.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说王大人,你秀逗了吧?晚了,我们把这些逃难的人护送回关内就行了。

    2.哎哟,我的王大人啊,原来你这么有远见,这么有才华啊,当初守广宁的时候怎么没有发现呢?现在知道守宁远啦?晚了,我们把这些逃难的人护送回关内就行了。

    不管哪一种意思,反正就是:谁让你当初不听我的,我现在也不听你的!

    两个人的脾气在这个时候倒有些颠倒了,前面王化贞手里有军队,不听熊廷弼的,后面熊廷弼有军队,不听王化贞的。

    可是,不管谁不听谁的,两个人前后的决定都是错误的。

    虽然,这个时候明军溃败,可是大家都逃到山海关这个狭长的地方,整合残军,再建立起防守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熊大人不同意,他要彻底地撤入关内,他把自己率领的五千骑兵交给王化贞,命他殿后,然后放弃了大凌河、松山所等据点,直奔山海关而去。

    熊大人想跑,很多人不愿意跑,松山所的监军道高邦佐,见经、抚二臣都逃走了,感到气愤,便决定以身殉职。他写好家书交给家仆后,便自缢身死。

    李清照有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小姐晚出生许多年,这个时候恐怕也会写一首纪念高邦佐的诗来。

    回到京城,两位大人自然没有好果子吃,马上就被抓起来。

    熊廷弼得罪的人多,没有几个人愿意给他求情,三年以后(1625年,天启五年)被杀。

    王化贞的关系网不错,虽然被关起来,可是他还有一个难兄难弟陪着——杨镐,直到1633年(崇祯五年)才被杀。

    熊大人跑了,硬是把关外几百里的土地让给了努尔哈赤。不过,熊大人一向以残酷著称,为了让山海关以外的明朝人跟随他入关,一把火烧毁了山海关以外的所有东西。

    他这一把火,使整个山海关外成了不设防的地带。努尔哈赤一路前进,直冲山海关而去。可是没等到努尔哈赤跑到山海关,他便发现了一个问题,他经过的这些地方和他以前烧过的抚顺到清河之间的地方很类似,被烧得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不但吃的没有,住的、喝的统统没有。

    史书记载:大清兵追逐化贞等二百里,不得食,乃还。

    努尔哈赤很务实,追了两百里路以后发现明军跑得很快,根本追不上,于是决定回师。

    他决定回师的这个地方,叫做宁远。日后,他将会无比懊悔地发现,这辈子,他再也不能越过宁远一步,这里将会有一个人,这个人,即使努尔哈赤死后,也丝毫不会忘记,这个人叫做,袁崇焕!

    努尔哈赤不是不想一路杀过山海关去,而是他根本没有能力杀过去。

    后金的部队都是以战养战,一路烧杀,抢来的东西就当做部队的食物,他的军队没有专门的后勤部队,都是抢,抢的越多,他们的战斗力就越强。

    可是,好家伙,熊廷弼玩了一手狠招,把山海关外的东西全烧光了。努尔哈赤的部队没有粮食了,他只好打道回府。而且,他的后院,也起火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