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宁远城永不陷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熊廷弼和王化贞在辽西折腾了大半年,带回来的只有四十万无家可归的辽东居民和好几万逃难的士兵。

    又到了追究责任的时候!

    熊大人和王大人双双被丢进了监狱。

    有人下监狱,就有官位空出来。

    这个官位就是辽东经略使。杨镐做过,现在在监狱;袁应泰做过,在辽阳自杀;熊廷弼做过,现在也下了监狱,眼看活不成了。

    可见这不是一个好吃的果子。

    虽然这个时候明朝有一堆官位空着没有人做,虽然这个时候大臣们还在泼妇骂街一样地争论着辽东到底要不要。

    眼看着努尔哈赤就打进山海关了。要不要辽东是其次,首先是要守住山海关。

    可以说不管情况怎么变化,这个辽东经略使都不能没人做。

    以前的辽东经略使是个有权有地的大官,好几万军队掌握着,想死也不那么容易。

    可现在,辽东经略使?经略哪个辽东?辽东都让女真人占领了。

    二战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全部沉入了大海,这个时候尼米兹被任命为太平洋舰队总指挥。当别人向他庆贺的时候,他说,这有什么值得庆贺的,我只是一个光杆司令而已,我的军舰全部沉到大海里面去了。

    尼米兹的话只能当一个玩笑,因为美国人很快就重建了太平洋舰队。

    可是,明朝去哪里再弄一个辽东出来?

    但是,辽东经略使还是要有人来做!

    谁来做?

    抗旨,不做,是九死一生;接旨,做了,就是十死无生。

    可是,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没得选择。

    张鹤鸣的替班生涯

    不得不去的人,首推张鹤鸣。为什么是他?因为他是当时的兵部尚书。国防部长不去谁去?

    这当然是表面上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一直支持王化贞,贬低熊廷弼,熊、王二人闹矛盾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张鹤鸣在背后搞鬼。

    现在的结果证明是熊廷弼不一定管用,但王化贞是一定不管用。张鹤鸣一直支持王化贞,现在王化贞出了娄子,张先生再不去补,也说不过去。

    于是张先生主动请求前往山海关出任辽东经略使,皇帝很高兴,为了鼓励他,特意升了他的官,让他当了太子太保(负责太子安全的官),另外给他穿上蟒衣玉带(很贵的衣服,表示皇帝的重视程度,如果两个官员的级别一样,穿上这件衣服的人比没穿的人地位要高得多),佩带上方宝剑。

    张先生这就出发了,从北京城到山海关大概600里的路程,我们的张大人走了17天。

    我们计算一下,按照最无赖的办法,步行,双休日,周一出发,工作日一共13天,每天前进46里,23公里。如果每天8小时工作制,共有104个小时在赶路,每小时走5.8里路,2.9公里。

    可是辽东的军情十万火急,肯定是骑马,昼夜兼程,没有休息,你张大人却花了十七天。

    如果敌人在你出发的时候正在攻打山海关,等你到了,恐怕人家都攻下来好几回了。

    花了十七天也就算了,你总该干点事吧?

    张大人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整天抓间谍,到处抓,把山海关弄得鸡飞狗跳;第二件事就是每天和蒙古人大摆筵席,公款吃喝。

    抓了几个月的间谍,吃了几个月的公款,张大人估计是腻味了,就递交了辞职信,他说我每天抓间谍,每天吃荤腥,把身体都给搞垮了,皇上你让我回家吧。

    根据最新的劳动法,员工只要递交了辞职信,当场就辞职了。

    不知道那个时候天启皇帝是不是学过最新的劳动法,也没有为难张大人,就让他辞了。

    张大人辞了,还要再找人啊。

    可是现在东北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如果这么说不形象,那就拿中国足球来比喻。

    当时的东北就和现在的中国足球一样烂。这样你明白了吧?

    这么烂,没有人愿意去,只好找不得不去的人。

    这个替死鬼是王在晋。

    王在晋会空想

    王在晋也不想当这个要命的辽东经略使,可是没办法,该是他的,跑不掉。

    王先生在张鹤鸣当辽东经略使的时候,接替张先生管理兵部,成了代理国防部长。现在张先生辞职,王在晋就扶正了,成了正式的国防部长,倒霉的就是国防部长。

    和张鹤鸣的待遇一样,除了没有当太子太保之外,王在晋同志也穿着蟒衣玉带,手拿上方宝剑,快马出了北京城,直奔山海关。

    这个人,虽然不一定会打仗,但是很勇敢,至少没有花十七天才到山海关。而且他很勤奋,到了山海关之后,立刻开始了自己艰巨而危险的工作。

    和熊廷弼第一次经略辽东的时候一样,王在晋把山海关里里外外跑了个遍。

    毛主席老人家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这一点上,王在晋大人比朝廷里面大多数只会拿人品说事的官员要来得实在。至少,王大人能够亲身体验东北的局势,亲眼见到东北的环境。

    现在,王大人已经在亲自准备防御东北的计划。

    毛主席说过的话当然没有错,错出现在王大人身上。

    王在晋的确很辛苦地调查过山海关的地形,敌我双方的实力等等。调查过自然有权利发言,可是,如果你调查过后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怎么办?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想到万有引力,我看到苹果落地想到这苹果熟了可以吃。

    一件事,每个人结论都不一样,不然也就没有熊廷弼和王化贞的意见不合。

    很不幸,王在晋的结论就是错的。

    他是一个空想主义者,计划看似很完美,可是却有着致命的缺陷。

    他给皇帝的报告里面这样说:

    “清河、抚顺的失败在于守将轻敌,萨尔浒的失败在于统兵将帅轻进,广宁失守在于边将轻易出战。”

    三个失败的原因说的也马马虎虎,虽然不全对,至少有点道理。

    “抚、清失守使辽东已经成了‘危局’,开原、铁岭失守使辽东已经成了‘败局’,辽沈失守使辽地成了‘残局’,丢了广宁使局面完全坏了,辽东没地方布置了。”

    这话说得不错,好比一盘象棋,本来大家车马炮卒一应俱全,可是突然间小卒全被吃了,炮暴露在对手面前。紧接着炮又被吃了,只剩车和马(辽沈和广宁),现在车马炮都没有了,你还想挽回局势,的确有些不太可能。

    不过,还有一个地方王在晋没有留意,从广宁到山海关还有一段距离,这中间有着狭长的地带——辽西走廊,左边是高山,右边是大海,这段地方为什么不能守?可能王大人没有去过,他一心想守住山海关,这也不能怪他。

    基于以上的认识,他报告的结论是明朝必须退到山海关,关外不能要,也要不来。

    守山海关这个决定是每个人都知道的,王在晋当然也知道。山海关一旦失守,明朝就要考虑迁都了。

    但是,王在晋还知道,如果他的报告里面提到仅仅死守山海关,一定会被朝廷的官员们指责为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这样以后回到北京城一定没有好下场。熊廷弼第一次被撤职就是因为熊同志总是防守。

    所以,王在晋很聪明地提出一个建议,他说,这个山海关是不能丢的,所以一定要守住,但是如果敌军太强大,我们全部挤在山海关里也不是办法,迟早还是要被攻破,所以一定要在山海关的前面再修一个关口,这样新修的关口就是抗击努尔哈赤的前线,即使守不住,也能消耗掉努尔哈赤不少力量,山海关的压力就会大大地降低。

    在王在晋的计划里,新修的关口在八里铺,山海关以外四公里的地方。

    这个计划很狠毒,不死守山海关是正确的结论,但是修新的关口则是错误的结论,而且在四公里外修更是错上加错的结论。

    四公里的缓冲地带能干什么?

    士兵跑步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努尔哈赤是骑兵,十五分钟足够。万一八里铺被攻破,守卫的士兵往哪里走?爬山?跳海?回山海关?

    说白了,八里铺就是一个为了掩人耳目的牺牲品。

    或者说,八里铺只是一个不会打仗的官员空想出来的堡垒。

    八里铺没有可以死守的条件,被攻破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八里铺一旦被攻破,山海关就直接暴露在努尔哈赤的面前,能否挡住,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计划!

    可是明政府偏偏对王在晋的计划很欣赏,拨了20万两黄金专门支持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的缺陷,王在晋不知道,明政府不知道,可是有人知道。王在晋这个想法刚刚诞生,就遭到了下属的质疑,而当他不顾质疑将报告递交上去的时候,他的下属干脆也递交了一份报告给了中央,直接点明王在晋计划的幼稚。

    递交报告的人是袁崇焕,他直接把报告交给了首辅(国务院总理)叶向高。

    在袁崇焕的报告里,防线至少应该扩大到宁远。

    后来,经过历史证明,袁崇焕的这个建议是正确的。因为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后金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谁也没有能够越过宁远城,进入山海关。

    叶向高以前是杨镐的后台,可见也是个不懂辽东局势的人,但是能当上首辅大臣,就不会是个傻子。

    他不知道情况,拿不定主意,所以他找来了一个人,专门咨询关于东北的问题。他找来的这个人叫做孙承宗。

    现在的孙承宗是内阁大学士知兵部事(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也没去过东北,当然也不能给出什么结论,不过他说了一句话。

    他说,既然无法决定,不如让我去看看吧!

    孙承宗这一去,使得明朝真正具备了固守辽西、伺机反击的能力。

    而努尔哈赤郁闷的老年生活就此开始。

    孙承宗出场

    孙承宗,简单介绍一下。

    现在的保定高阳人,离著名的白洋淀很近。

    据史书记载,这个人长的不像当时一般的读书人斯斯文文,弱不禁风,面白无须。他长得高大粗犷,一脸的络腮胡子,很像猛张飞的样子。

    他也不像普通的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年轻的时候就外出游历,这一点和写《史记》的司马迁很相似。

    他不但在内地游历,还经常跑到边塞去教书,甚至沿着古代战场的遗址到处探访(这些地方很危险,靠近边塞,随时可能被蒙古人杀死)。因此,他认识了很多常年驻守边疆的老兵,也精通明朝边塞的情况。

    他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旅游”上,直到42岁那年,才去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考,他就考了第二名,叫做“榜眼”。古代的规矩,前三名都要进翰林院,这个地方类似于现在的党校,不是行政单位,但是潜在的规则是,没有进过翰林院,是不能当内阁大臣的,也就是不能成为部长。

    后来,孙承宗成了天启皇帝的老师之一。天启皇帝很有趣,不喜欢当皇帝,喜欢当木匠,而且技术很好,连宫里的工匠都自愧不如。这个皇帝听别的老师上课都是睡觉的,只有这个孙老师上课,皇帝很有精神。

    辽沈失陷的时候,有人提议让孙老师去辽东,但是天启皇帝不希望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去冒险,没有答应。

    这一次去辽东,也不过就是去巡视一番。

    用一句话来评价孙承宗——这个人很牛!

    一个人是不是牛,要看他死后别人对他的评价。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大家为了拍马屁或者面子上的问题,鼓吹他怎么怎么牛。可是当这个人死了以后呢,没有一个人再愿意提起他,这当然不算牛人。如果一个人死了以后,还有很多人说他牛,这个人才是真的牛!

    有些人称呼有些人是“大师”,我们等着吧,等这个“大师”百年之后,要是还有很多人说他是大师,甚至是记住了这个人,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大师。

    有些人说有些人学术水平深厚,写的书价值很高,好吧,我们姑且冷眼看着,看这书的作者死了以后,如果还有很多人看它,还有很多人引用,这本书才是真的有价值。

    套用一句很俗却很有智慧的话来说,就是:时间,是一切东西的试金石。

    我们还可以很臭屁地大声呼喊:让时间来证明这一切吧!

    时间,真的能够证明一切,孙承宗死了整四十年以后,清朝的史官开始写明史,中国写史的传统,是按人来写,而不是按事、按时来写。

    写皇帝的历史叫做本纪。写王族、后妃、著名人物、大臣的历史叫做列传。

    明史一共二百二十列传,记载的人物上千,每个列传里面都有若干个人,少的两三个,多的十多人。

    可是,只有一个列传里只有一个人,这就是《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里面住的人不是徐达(明朝开国第一武将),不是常遇春(明朝开国第二武将),不是李善长(明朝开国第一智囊),也不是刘伯温(明朝开国第二智囊)。

    不是王守仁,不是张居正,不是袁崇焕,不是史可法。

    他是孙承宗。

    他的列传里面只有他自己,还有一段文字记录他的儿子,大约100个字。

    这已经完全证明了他的能力和他的品格。

    中国古代写史还喜欢在结束的时候加上一些评价。

    《清史》给孙承宗的评价是:国是如此,求无危,安可得也。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而为者夫。

    我们翻译一下:如果明朝按照孙承宗的办法,就不会出现危险。孙承宗想打败后金不容易,但是防守后金的进攻却是绰绰有余,他不一定能够收复辽东,却一定可以守住。但是明朝却不再任用他,这是因为上天眷顾我们清朝,借明朝的手将他除去。

    再翻译一下:如果不是孙承宗被明朝开除了,我们清朝永远不可能打入关内。

    清朝人写的历史,都认为自己打不过孙承宗,如果不是得到了清朝皇帝的默认,在清朝那么严酷的言论控制之下,这个史官恐怕要诛二十族,或者是对史官方圆百里的一切生物实施人道主义灭绝。

    但是,史官不但写了,还安然无恙。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孙承宗的成绩无法歪曲。

    孙承宗不知道后世会给予他这么高的评价,此时他正忙着赶往山海关。

    孙承宗来了,他来了以后和王在晋一样到处转悠,观察地形,评估敌我双方的形势。

    调查过后的孙承宗也有了发言权。他把王在晋找来问话。

    他们之间的这一段对话堪称经典!

    孙承宗首先问道:“王大人,你的新城建好之后,你是想从旧城调四万人过来守城吗?”

    王在晋以为孙承宗认同自己的计划,很高兴,赶快回答道:“不是啊,我打算另外派四万人过来。”

    没想到孙承宗听到这个答案以后态度立刻转变。

    他立刻连续追问道:“这么说,这八里之内就有八万军队驻守了是不是?”

    “一片石(长城上一个重要的关隘)的西边就没有兵驻守了是不是?”

    “八里之内有两个关口,新城和旧城靠得这么近,旧城前面埋的地雷、陷马坑是给敌人准备的还是给我们的新兵准备的?”

    “既然新城能够守住,为什么还要守旧城?”

    “如果新城守不住,军队退下来,你是打算把城门打开让他们进来,还是打算把城门关上,让他们在城下被敌人杀死?”

    王在晋立刻傻眼了,他要是能想到这些事情,也不至于拿出那么一个可笑的方案。憋了半天,他好不容易冒出来一句话:“关外面还有三个关口可以让他们进来。”

    孙承宗立刻追问:“既然都是打败了逃跑,为什么还要建新城?”

    王在晋还想争辩,他回答说:“我这就在山上建三个寨子,部队打败了可以到这三个寨子里面避一避。”

    孙承宗彻底怒了,他质问道:“仗还没有打你连逃跑路线都准备好了,你是不是很希望我们打败?我们的军队知道进入那三个寨子,敌人难道就不知道也进去?你现在不想着收复国土,只知道躲在关内自守,有你这样的人,国家将永无宁日!”

    王同学无语了,原本认为一个很完美的计划现在被人脱得一丝不挂。

    一丝不挂也不要紧,王在晋小朋友还是辽东经略使,你孙承宗只是来视察工作的,辽东还是王在晋说了算。

    孙老师口水浪费了一吨,嗓子哑了十次,可是王同学就是不听。

    不听?

    孙大人有的是办法,他可是当今皇帝最喜欢的老师!

    孙大人赶快回朝,趁着给皇帝上课的机会,他直接对天启皇帝说明了东北的情况,然后说这个王在晋能力太差,不能让他当领导。

    天启皇帝听了老师的话,就撤了王在晋的辽东经略使的官职。然后,孙承宗当即表示,自己愿意再次前往辽东,为国效力。

    天启皇帝曾经拒绝让孙承宗出任辽东首长,一是喜欢听他上课,另一方面估计也是明白这个辽东经略使的下场都不怎么好,万一老师去了,被大臣们批判,自己想救也没有办法救。

    但是大明朝这个时候已经无人可用,天启皇帝只好同意了孙老师的请求,让他出任辽东经略使。

    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他给了孙老师前所未有的权力,孙承宗有权处置北京以东地区的一切事务,而且天启皇帝亲自给他送行。一群大学士(正副总理)送至北京的崇文门外,另外还有国库80万两黄金的军费。

    这是明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决定,一个大学士(国务院总理),当今皇帝的恩师亲自前往辽东镇守那么危险的地方。

    但是,布置东北的防御已经刻不容缓!这一年是1623年(明天启三年)。

    孙承宗会防守

    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孙承宗签发了自己作为辽东经略使的第一份文件。

    这是一份人事任免书。

    江应诏制定军队制度,袁崇焕建设军营,李秉诚训练火器,善继管理后勤,杜应芳维修装备,孙元化筑炮台,宋献管理战马,万有孚准备木材,祖大寿辅助觉华岛防守,陈谏前往前屯帮助赵率教,鲁之甲安置难民,李承先训练骑兵,杨应乾招募辽民当兵。

    人说,一个优秀的统帅能够“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孙承宗还没有上任,就已经做好了长期防御的准备。

    孙承宗明白,不管是主守还是主战,首先,都必须要守住。

    如果守不住,哪里来的阵地进攻?

    如果守不住,大明朝甚至有可能灭亡。

    孙承宗也不想防守,可是不防守,他怎么进攻?

    在东北亲自调研并听取了包括袁崇焕在内的一批前线将领的意见之后,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防御计划的雏形。

    事实上,在孙承宗回到北京城以前,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已经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回京只是为了获得皇帝的支持,他也曾和皇帝详细介绍过这个防御体系的具体构想。

    当然,这个构想距离日后坚若磐石的关锦防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孙承宗的目标也不仅仅是他对皇帝提出来的构想,这个想法太小了。

    获得了皇帝的支持,孙承宗回到山海关,这个庞大的防御体系就已经开始建设。

    当然不能是死守山海关,这是绝路。

    建立防线之前,孙承宗还有一件事要做:练兵。

    练兵

    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是人,打的是兵。没有人,建立防线有什么用?谁去守?谁守得住?

    王在晋当辽东经略使的时候,可能是吸取了前面袁应泰等人的教训,认为士兵不能要关外的人,说不定人家就是叛徒。所谓“辽人不可用”,就是不能相信辽东的士兵。

    孙承宗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内地来的士兵才是没有战斗力的,大家都想早点回家搂着老婆抱着孩子,谁愿意拼命死战?

    相反,辽东人就不一样,他们也是明朝人,也是汉人,都是逃难逃到山海关来的。他们的家在辽东,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如今都被努尔哈赤烧毁;他们的土地在辽东,被努尔哈赤占领;他们的亲人在辽东,变成了奴隶。

    他们有着强烈的反抗努尔哈赤的情绪,如果能够加以利用,打起仗来将是一支很可怕的军队。

    为此,到了山海关以后,他立刻开始整编军队。当时山海关有军队七万人,都是前线逃跑回来的,战场上敢逃跑,胆色自然不小,到了安全的山海关,立刻暴露了流氓的本性。军纪?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这两个字。

    不但不遵守军纪,他们还冒领军饷,反正那个时候混乱,谁也不知道谁死了没有,孙承宗仔细检查后发现,7万人的军队居然领着10万人的薪水。

    孙承宗立刻开始整顿军纪,他首先抓了一百多个逃跑回来的将军,然后遣散一万多河南等地的士兵。还重新编制,5人一房,600房一营,5营一部。当时一共有三部,士兵45000人。

    同时他还整编了7000人的难民,编制成军队。这些从辽东逃难回来的人对后金有着很深的仇恨,战斗力极强。他把这支军队派往当时最前线的前屯,靠近宁远城。而正常招募回来的辽人士兵就派往宁远守城。

    这样,孙承宗就建立了一支山海关以内地人为主,宁远以辽人为主的军队,即使辽人反叛,也不会威胁到山海关的安全。

    有了军队,防线就可以建设了。这条防线上,宁远是桥头堡,也是中心。

    宁远

    防御的核心在宁远,宁远在今天辽宁省的兴城市附近。

    为什么选择宁远?

    这个地方袁崇焕曾竭力推荐,并且他到了这里以后就和宁远干上了:我这一生要死就死在这里,我哪里也不去,就认准这宁远城了。

    而根本的原因是宁远的地理位置极佳。

    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就是迎战努尔哈赤的最好战场。

    宁远在山海关外二百里的地方,处于辽西走廊的中部。锦州与山海关之间,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它的南面是大海,东面是首山,西面是螺峰山。两座山之间仅有一条宽一百米的通道。努尔哈赤如果想进攻山海关,必须经过宁远城,要想经过宁远城,必须从这条路走。

    有些人对军事上所谓的必经之地感到不能理解。还有必经之地的说法?我不走还不行?大不了我绕道走。

    的确,是可以绕道,比如马奇诺防线,德国人绕过了防线。

    但是有些地方,你无法绕过去,比如宁远。

    我们说过,这里是辽西走廊,西北面是蔓延几百公里的高山,东南面是渤海。辽西走廊是进入关内的唯一通道,当然,除非你绕过大兴安岭,从蒙古高原往下攻打北京城,而且你绕过宁远也有问题,你绕过去了,宁远的军队难道不会从你背后攻击你?

    有人说,宁远不是靠海吗,努尔哈赤从海上打过来不行吗?

    的确,敌人会从海上来,但是敌人首先要有海军才行。后金军队没有海军,无法从海上进攻,一百米宽的路是努尔哈赤仅有的通道。

    而且你能想到,孙承宗也能想到,他还有拱卫宁远的地方。

    海上,距离宁远城15里的地方,有一个岛屿,叫做觉华岛。

    觉华岛

    这个岛屿一向是明军的后勤基地,也是宁远防御的一部分。为什么?

    明朝的经济重心在南方,而敌人却在北方,每年都会有大批的物资从南方运送过来。走陆路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走海路却既快又省。何况明朝的京师在北方,为了维持北京的消费,几百年前的海上运输就非常发达。

    这么多年和努尔哈赤交战,靠近前线的觉华岛早就被建成了一个巨大的仓库。明朝人知道努尔哈赤没有海军,所以很放心地把后勤中心建在这个岛上。

    袁崇焕敢于死守宁远,大半的原因是因为有了觉华岛,他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粮草、武器、火炮……

    光是一个后勤基地还不行,孙承宗还打算把觉华岛建成了一个全能基地,既能提供后勤支持,又能独立地完成进攻或者防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拱卫宁远城。

    努尔哈赤没有海军,明朝有,这个岛屿,退可以自保,进可以充当奇兵,孙承宗没有理由放弃。

    有了觉华岛还不够,现在的人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有了宁远城,有了觉华岛,还差一个地方,这样就可以“三点一线”,形成三足鼎立,可以互相支援。

    这个地方叫做前屯。

    前屯

    前屯在宁远的左边(努尔哈赤的右边),是孙承宗规划中“三点一线”的左端点。就当孙承宗以为前屯是一片废墟,特意派人去修建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这里已经修建得非常完善,甚至还有军队上万人。

    修建前屯的人叫做赵率教。

    这个人很奇怪,因为他曾经逃跑过好几次。

    1621年后金进攻辽阳,赵率教眼看打不过,就逃了。

    本来是要处斩的,可是赵大人走了狗屎运,没死,还是当着原来的官。

    1622年王化贞丢了广宁逃跑,赵率教也跟着跑。

    这就跑到了山海关,长期的逃跑生涯使得赵率教大名远扬,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这个逃跑将军的。

    可能是长久受白眼的日子太难过了,赵率教决心要洗刷自己的耻辱。

    等到王在晋来到山海关以后,赵将军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出关,收复失地。

    这个时候的关外兵荒马乱,谁也不知道努尔哈赤什么时候会打过来!

    但是谁都知道,关外一直到广宁几百公里的路线上,是没有军队的!因为努尔哈赤即使想占领这条路线,他也没有那么多人。

    大家知道那里没有敌人,可也知道那里敌人随时会来,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出关,太危险了。

    赵率教突然转了性子,他要出关。

    出关就出关吧,王在晋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有一个不怕死的人要去闯关东,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总算是自己手下的人。

    可是有两件事让王在晋惊讶不已。

    第一是他要收复的地方叫前屯,前屯在宁远附近,谁都知道努尔哈赤是到了宁远的,谁也不知道努尔哈赤是不是走了。你去,找死啊?

    第二是他要带的军队只有三十八个人。这三十八个人还不是军队,是他的家丁,当然,家丁比普通军队还厉害一点,可是你三十八个人能干什么事?给人塞牙缝都不够。

    可是赵大人居然就找到王在晋提出了这个匪夷所思的要求。而王在晋也不知道哪根神经不对,居然还同意了赵率教的计划,说:你去吧!

    赵率教就带着这三十八个人出了关,他的目的地是前屯。可是当他走到前屯不远的地方发现,这里虽没有努尔哈赤,但是有蒙古人,蒙古人占领了前屯。

    只有三十八个人的赵率教没有头脑发热冲上去大战一场,他在距离前屯很近的地方——中前所停下来,开始修建防御,收留难民,种田养马,训练军队。

    第二年,孙承宗来到辽东,他知道前屯对于宁远防线的重要性,也知道赵率教在那里,他还知道这个赵将军当时去的时候只有三十八个人,他以为现在的赵将军过的是原始人一样的生活,于是就派了七千难民过去帮助赵率教。

    这七千难民一到,赵率教的实力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他立马跑到前屯把蒙古人赶走,然后又开始修建防御,收留难民,强壮的当兵,老弱的种田养马,干得热火朝天。

    孙承宗虽然派了七千人过去,却一直放心不下前屯,于是亲自跑去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坚固的军事堡垒,堡垒后面是成片的农田,堡垒上站着无数的士兵。

    他赶忙把赵率教找来汇报工作。

    赵率教回答道:我这里现在有流民六万,军队一万,武器粮食很充足。

    原本还在苦思冥想该怎么守住前屯的孙承宗高兴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他一高兴,把自己来的时候坐的轿子送给了赵率教,骑马回了山海关。

    这样,很早就修好的觉华岛和刚刚修好的前屯加上还没有开始修建的宁远城,孙承宗完成了他第一步防御计划的核心:关宁防线。

    这个防线的最前线是三个互为掎角的据点:前屯、宁远、觉华岛。

    只有这三个据点还不足以阻挡努尔哈赤,防御体系也不能只是一条横线,还要有纵线,沿着狭窄的辽西走廊,孙承宗布置了大量的工事和武器。

    等到第三年宁远工事彻底建好之后,关宁防线全线竣工。

    这个防线是一个“丁”字形的防线。

    前屯、宁远、觉华岛就是最上面的一横。宁远就是横线与竖线的交会点。竖线就是沿着辽西走廊布置的一系列防御工事,竖线的最下端,就是永远不能丢失的山海关。

    宁远城与关锦防线

    关宁防线的核心在宁远,所以宁远的修筑最为重要,因此当其他的据点都相继完工之后,这个地方还在加紧建设。

    1622年,努尔哈赤曾经到过这个地方,但是对于这个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地方,努尔哈赤丝毫不感兴趣。明朝有海军,即使他占领了宁远,也会受到无休止的骚扰。而且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后金国危机很深,他要赶快回去镇压骚乱,所以,到了这里,努尔哈赤打马回府了。

    宁远对努尔哈赤可能是个鸡肋,但是对于明朝,这个地方是绝对的关键。不然袁崇焕也不会对这个地方死心塌地。

    1623年(明天启三年),孙承宗到了山海关以后,马上派祖大寿前去修筑宁远城。派他去,是因为祖大寿就是宁远人。

    祖大寿,名人吴三桂的大舅,和他外甥一样投降了清朝,不过他先后投降了两次。广宁之战中作为中军统帅和汉奸孙得功一起率军营救西平堡。

    王化贞跑进关内,祖大寿也跑了,他是地头蛇,有很多地方可以跑,他来到了觉华岛。

    孙承宗命令祖大寿去修建宁远城,可是祖大寿认为这个宁远城根本守不住,修筑只是浪费物资和粮食,所以他一直拖延工期。一年以后,孙承宗派袁崇焕前去视察,发现修了一年才修建了一个城门。

    袁崇焕非常不满,于是就向孙承宗反映。孙承宗知道以后很生气,立刻撤换了祖大寿的修城职责,转而让袁崇焕全权负责。

    同时,孙承宗还给袁崇焕派来了几个助手。

    祖大寿是一个,他虽然修城不积极,但是这个人还是很有本事,日后我们才会了解他的本领。

    还有一个叫做满桂,他是蒙古人,很小的时候就到了明朝,也差不多算是加入了明朝国籍。这个人作战很勇敢,每次打仗都砍下来很多敌人的头,明朝规定砍下来一个人头升一级官,或者不升官,奖励白银五十两。

    满桂或许是比较穷,或许就是喜欢钱,他从来不要求升官,只要钱。这么多年下来,很可能是个小小的百万富翁了。

    很可惜满桂不了解汉人的习惯,现在大家都知道有钱不一定有权,但是有权就一定有钱。不然的话,他满桂现在一定是有权又有钱,横着走路都行。

    满桂不了解,所以他一直是个很小的官。萨尔浒大败之后,明朝高级军官死伤无数,明政府只好提拔新人,满桂才算是升了官,专门守卫长城的喜峰口。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地方,抗战时期著名的长城抗战就发生在这个地方,由此可见满桂的实力。

    孙承宗管理北京以东的一切事情,满桂守着喜峰口,也是孙大人的属下。新上司上任,属下都要来汇报工作,满桂也来了。

    满桂和孙承宗一见如故,相逢恨晚,满桂长得胡子邋遢,孙承宗也是满脸大胡子,满桂一直混迹在边关,孙承宗年轻的时候也是常年在边关生活……

    一句话,我很看好你哦!

    于是,满桂就没有回喜峰口,而是留在了山海关,成为孙承宗手下中军的统领,这是山海关守军的主力。而且由于满桂是蒙古人,他还亲自前往蒙古部落进行谈判,使得这段时间蒙古部落和明朝的关系很融洽,孙承宗的防御计划才得以顺利地实施。

    满桂没有因为升官而改变性格,他依旧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训练。等到第二年,孙承宗让袁崇焕负责修建宁远城的时候,询问袁崇焕需要找哪些人帮忙,袁崇焕就说,我希望满桂能过去帮我,但是我知道满桂是大人您的心腹,担心您不同意。

    孙承宗同意了,山海关的安危系于宁远,宁远安全了,山海关自然不会出现问题,于是满桂就跟着袁崇焕来到了宁远。

    袁崇焕对宁远有至死不渝的感情,满桂是个实在人,两个人花了一年时间把宁远城修建得滴水不漏。到1624年(明天启四年)的时候,宁远城的防御竣工。

    随着宁远城的竣工,孙承宗从山海关调集大量的武器、军队、火炮前往宁远守城。同时由于这段时间东北局势相对稳定,大批难民逐渐定居,土地得到开垦,兵源有了保证。等到袁崇焕修好了宁远的时候,整个关宁防线就彻底完工了。

    两年内,孙承宗的成绩非常耀眼。

    恢复了中前所、前屯卫等城堡四十七座;招募辽兵三万,训练弓弩手五万名,火铳手六百名;打造兵船一千五百艘,兵车六万,马、牛、器械、盔甲、火器,总计资金达百余万;安置辽民三十万,官兵屯田五千余顷;屯田得银两十五万,盐利银三万四千多两,军卒采集青草,节省马草、马料十八万两。

    1625年(明天启五年),随着关宁防线的巩固,孙承宗开始了自己的逐步蚕食计划,他决定以宁远为中心,再向前推出二百里到锦州。

    锦州位于辽西走廊的最东部,是关外进入关内的必经之地。

    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最先发起的地点就在锦州,解放军占领了锦州,国民党军队除了从海上走之外,没有其他的道路可逃。

    后金没有海军,除了在陆地上死磕锦州以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这样加上宁远与山海关的二百里地,一共形成了一道长达四百里的坚固防线。历史上把这条防线称作为关宁锦防线,或者叫做“关锦防线”。

    这条防线是孙承宗老先生一生最得意的作品,即使孙老先生日后被炒鱿鱼,这条防线还是坚不可摧。事实上,明朝灭亡了,这条防线还在。

    努尔哈赤打不过,他的儿子代善打不过,他的另外一个儿子皇太极也打不过。

    因为,这条防线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攻破锦州。沿着辽西走廊前进200里,埋着无数的地雷和陷马坑,然后是宁远、前屯、觉华岛,再攻破,然后再走200里的辽西走廊,这里还是埋着无数的地雷和陷马坑,然后才会见到山海关。

    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绝望。

    不绝望的,走过之后,打过之后,也会绝望。

    高第只能逃跑

    但是最先绝望的不是努尔哈赤,不是代善,不是皇太极,而是孙承宗。

    这位已经62岁高龄的老人,他的毕生心血,完全倾注在辽西走廊的四百里防线上。

    他知道,他的这条防线,只要还有人防守,便足以保证大明朝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安宁。他知道,有了这条防线,他已经尽到了一个皇帝的老师应尽的责任。他在自己的晚年送给他的弟子天启皇帝一件刀枪不入的盔甲。

    但是他不知道,即使是他这样身居如此高位的大官,也会被一群小人击败。击败他的不是对面的努尔哈赤,而是在皇帝身边的一群太监。

    该死的阉人!

    内阁大学士,当今皇帝的老师,辽东经略使,孙承宗的每一个官职都足以让任何人震撼。

    有的人羡慕,有的人敬佩,有的人嫉妒,而有的人则是嫉恨。

    嫉恨的人就是魏忠贤!

    魏公公高居中国历代太监排行榜第一位!他自称“九千岁”,表示自己只比皇帝小一点点儿。既然只比皇帝小一点点,自然比其他的人都要高一点点,其他的人当然都要听魏公公的话。

    跟着魏公公的首先当然都是太监,大家的性别一样,有共同语言。这叫阉党。当然,阉党不仅仅只有太监,还有很多非太监人士。

    魏公公想把持国政,就要打击不听话的,拉拢听话的。

    打击的对象是东林党,孙承宗就是东林党人。

    这中间过程很复杂,钩心斗角,鸡鸣狗盗,尔虞我诈,全是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反正结果是东林党被打败了。阉党执政,这可不是现在的两党制国家,竞选失败下一次接着来。明朝的党争,谁失败了,谁就死得很惨。

    现在很多观点同情东林党,说要是东林党在就怎么怎么样,结果阉党赢了,才怎么怎么样。

    的确,阉党赢了,所以才怎么怎么样。但是,东林党赢了,也不一定就能怎么怎么样。

    东林党是要求坚持皇权,减轻赋税,镇压腐败。可是,这些都只是说说而已,具体到行动上,没有几个能落实的。

    就拿首辅叶向高来说,他是东林党的头头,他一开始支持杨镐,后来支持王化贞,可结果如何?

    我们只能说,东林党和阉党斗争,只是一场政治圈的你死我活罢了,输赢和正义没有关系,和能力也没有关系,只和权力有关系。

    打倒了东林党,还剩下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孙承宗。

    内阁大学士,皇帝的老师,辽东经略使,手下十万军队……

    任何一个官位,魏公公都眼馋。但是,孙承宗不喜欢魏公公,换句话说,但凡稍微有些性格的人,都不会喜欢太监。况且,自己的东林党还被魏公公整死了。

    拉拢不成,自然就剩下铲除了。

    肯定一个人需要千万个理由,但是否定一个人只需要一个理由。

    这个时候,东北发生了一件事,使得魏忠贤有了借口。

    1625年8月(天启五年),总兵马世龙得到一个消息,说耀州这个地方,皇太极只带了四百个兵在巡逻。马世龙想趁机杀死皇太极,于是派兵袭击耀州,没想到这个消息是个假的,马世龙的军队在柳河遭到伏击,死亡数百人。这叫做“柳河事件”。

    阉党借机找到了借口,立刻开始攻击孙承宗的防御体系完全无效,而且辽东军队全都不堪一击。

    东林党下台,能够帮助孙承宗说话的人已经很少。天启皇帝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虽然很信任自己的老师,可是如果大家全部都投不信任票,天启皇帝还能怎么样呢?

    孙承宗知道自己的学生处境艰难,就主动递交了辞职信。天启皇帝无可奈何,只能同意了孙老师的辞职。十月,孙承宗返回关内,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接替孙承宗的人叫做高第,阉党成员。

    高第这个人,《明史》里面他的传一共48个字,加上后来的标点60个字。

    虽然字少,但是人物形象很丰满。这里面有两句话很有意思。

    第一个是“以恇怯劾罢去”,因为胆小被罢官;第二个是“第窜免”,高第趁乱跑了,没有死。

    第一句话说的是他当了短命的两个月的辽东经略使,因为胆小被炒了。

    第二句话说的是清军入关,把他老家攻破了,他趁乱逃走,没死。

    这两句话有一个共同点:这个人胆小,非常胆小。

    胆小还敢来辽东?

    不是他想来,他没有办法,这个时候他是那个倒霉的兵部尚书。国防部长不去前线,谁去前线?

    高第只好去了。

    但是留给高第的选择并不多。

    他的上任只是因为形势的逼迫。阉党否认了孙承宗的成果,所以高第上任,不管他有多么好的计划,他都只能有一个选择:走孙承宗的反方向。

    这不是正确不正确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

    如果高第到了辽东,一切都和孙承宗的时候一个样子,一步一步地推进,那当初为什么要罢免孙承宗?

    所以摆在高第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集结军队,进攻后金;二是集结军队,撤回关内。

    高第很胆小,他没得选择,所以他决定撤退。

    从哪里开始撤是个问题。这个时候关锦防线已经建成,最前线的地方已经到了锦州前沿的大凌河。高第作出了决定,就从最前线开始撤,全部撤回山海关。这样,即使后金打过来,他也来得及跑。

    怎么撤也是一个问题。高第下命令,前线所有的军队、居民、牲畜,能搬走的,能推着走的,全部都撤回去。

    孙承宗辛苦地花了三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不破堡垒就这样自己破碎了。

    四十七个据点,四百里防线,十万军队,三十万平民,说走就全走了。

    辽人灾难深重,1622年熊廷弼烧过一次,这里不长草。好不容易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1625年,又要烧光,又要不长草。

    当高第骑马跑到一个地方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硬骨头,这个人说,我不走。

    袁崇焕不怕死

    这个地方是宁远城,这个不怕死的人是袁崇焕。

    跟袁崇焕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前屯的守将赵率教,这个以前的逃跑大王如今已经洗心革面。

    袁崇焕,以前接触过,现在详细介绍一下。

    广东东莞人,现在的好地方,明朝的时候是个穷乡僻壤,袁崇焕考上进士,说不定是东莞几十年才出的一个杰出青年。

    打小,他就是一个军事爱好者,为人慷慨、胆大。有一点和孙承宗很像,他喜欢向一些退伍的老兵询问边塞的事情,因此对边疆的形势比较了解。他常常对人说我的未来在边疆。

    1622年(明天启二年),袁崇焕进京述职时认识了一个御史,这个御史认为他和一般的读书人不一样,通晓军事,就提议让他担任兵部职方主事(档案处主任),这是一个闲差,平时没多少事。

    这个时候,刚好王化贞在广宁打了败仗,朝廷上下都在议论是不是应该退守山海关。袁崇焕干脆一个人骑着马晃晃悠悠地跑到山海关,把关内外的情况考察了一遍才回来。

    袁崇焕好多天不上班,兵部就派人去他家里询问,结果他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袁崇焕旷工去了一趟关外,回来以后就写了一份报告递了上去。

    本来你一个小小的档案主任写的报告谁看啊,可是袁崇焕的报告不一样,这是一封推荐信,他推荐自己去守关外。

    这封信首先分析了山海关的形势,最后说:只要朝廷给我军马钱谷,我一个人就能守住。

    这个时候的明朝廷,就是不知道派谁去送死,刚好有一个不怕死的自己送上门来了。管你前面说的形势对还是不对,等的是你最后的话。

    准!

    朝廷立刻升了袁崇焕的官,让他在王在晋手下当佥事(副将),拨给他20万两黄金的军费,让他去关外防守。

    王在晋也听说了这个不怕死的档案处主任,对他很重视。但是王在晋的热脸贴了袁崇焕的冷屁股。

    王在晋要建八里铺,袁崇焕反对;王在晋让袁崇焕去建八里铺,袁崇焕不去,不但不去,还向上级打了小报告,说王大人的计划是个豆腐渣工程。

    这个小报告引来了一条大鱼——孙承宗。

    孙承宗一到,袁崇焕立刻开始跟在他屁股后面,一个劲地说宁远城多么多么重要,一定要守住。

    他说:给我五千人就能守住,宁远距离山海关二百里,往前可以占据锦州,即使不能前进也可以守住,为什么把十万军队全部放在山海关这个地方?

    1623年(明天启三年),孙承宗决定守卫宁远,袁崇焕当仁不让地成为守城人选。和他一起去的还有前文提到的满桂。

    袁崇焕尽心尽力地修筑宁远城,还把防线扩展到锦州,这个时候,高第来了,他大手一挥说了一个字:撤。大家伙就全散了。

    但是袁崇焕没有撤,在面对高第的时候,他说了一段话。

    他说:“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

    白话文是“我是宁远的守将,在这个地方当官,就要在这个地方死亡,我一定不会撤退”。

    与他并肩战斗的还有赵率教、满桂、祖大寿、何可刚。

    高第撤退的时候是1623年的11月,此时已经进入冬季。

    袁崇焕知道高第的撤退让自己的宁远城变成一座孤城,除了据城死守,他没有其他选择。而且他也知道,高第一撤退,努尔哈赤就会尾随而来,冬天的后金军队战斗力更强大,而且他们缺的粮食可以从明朝这里抢。

    果然努尔哈赤已经杀过来了。

    袁崇焕立刻开始布置死守。

    宁远的武器早就已经准备就绪,差的只是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要增强军队凝聚力。高第的撤退让城内的士兵、居民人心惶惶。为了增强守城军民的士气,袁崇焕集合全部士兵,亲自向他们跪下,说:我们已经没有援军,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所以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拯救自己,谁还会来拯救我们?说完把自己的手臂割破,写下血书,杀牛祭天,表示要和宁远共存亡。

    其次是坚壁清野。你努尔哈赤不是专门抢东西吗?我把城外的东西全搬到城里来。不能搬的,像房子之类的,全烧了。你努尔哈赤的军队来了,不但没住的地方、没吃的东西,连能够掩护的障碍都没有。这么冷的天,你努尔哈赤的军队没有地方隐藏,站在路边上做冰雕啊?

    再次是动员平民守城。宁远的军队只有一万人,但是居民人数不少,反正宁远有海上的补给,不怕人多,就怕人少。袁崇焕动员当地的平民带上武器前来守城。

    最后是分配军队任务。袁崇焕知道努尔哈赤喜欢搞间谍,他派人组织一支部队,专门搜索间谍。还组织一支部队专门负责战场宣传。他还特别警告前屯守将赵率教,要封锁士兵后退的道路,只要发现有人逃走,立刻杀死。

    袁崇焕在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对全城的人说:如果大家能够死守宁远,我袁崇焕日后做牛做马也会报答大家!

    话说完,努尔哈赤来了。

    努尔哈赤来了

    从努尔哈赤在宁远往回走到现在,已经有三年时间。在这三年里,他并不是没有尝试过攻打明朝。他想探听一下明朝正在修建的关锦防线的虚实,于是在锦州刚建好的时候,他让他的儿子代善带兵去攻打,结果大败于明朝军队,狼狈地跑回来。

    受到教训的努尔哈赤乖了不少,一直没有大规模地进攻明朝,没办法,那锦州太坚固了,打不下来。

    但是1623年的下半年,正在为准备过冬的粮食发愁的努尔哈赤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明朝的那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老家伙孙承宗被明朝的皇帝炒鱿鱼,回家钓鱼去了。

    努尔哈赤很爽,没有了这个老姜,他攻打锦州的压力会小不少。

    可是,这还不是最好的消息,随后又传来一个幸福的消息,这个巨大的幸福差点让努尔哈赤晕过去。

    这个消息就是接替孙老头的高第居然从锦州撤退了。不但是锦州,几百里的关锦防线全都撤退得一干二净。

    努尔哈赤一开始还不敢相信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他专门派人去察看,察看的人回来说,的确走的一个人都不剩,有好些地方还有没搬走的粮食。

    努尔哈赤正在为当初没有占据锦州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曾经有一个很好的城市摆在他面前,他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之后他才追悔莫及,这次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已经决定对这个城市说五个字“我要占有你”,如果一定要在这段承诺前加上一个期限,他希望是一万年。

    他立刻下令,十万军队立刻集合,目标:山海关。

    果然和情报所说的一样,努尔哈赤的军队很轻松地就越过了大凌河,越过了锦州。一路上,除了遇到几只野兔和几个没跑掉的明朝士兵以外,他的军队连个活的生物都没有见到。

    1624年,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带领大军来到了宁远城,让努尔哈赤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孤城居然还有军队在防守。

    努尔哈赤感到很好奇,自从他起兵以来,除了在锦州曾经碰了一鼻子灰以外,谁能够阻挡他的脚步?而且是在这么一个孤城。

    努尔哈赤找来一个半路抓到的明朝士兵过来问话。

    “你们是不是全撤了啊?”

    “是啊,不是,听说有一个人没有撤,叫做什么袁崇焕的。”

    袁崇焕?努尔哈赤把自己的大脑扫描了几遍,也没找到这个人的资料。哪里冒出来的野小子,敢挡我努尔哈赤的路?

    虽然没有听说过这么个人,但是按照努尔哈赤的习惯,他还是派出了使者去劝降。信里很狂妄地说道:我率领三十万大军,你赶快出来投降。我还给你官做,不然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袁崇焕当然不会投降,他回信道:这个地方是你不要的,现在既然我都已经修建了宁远城,你用脚底板想一想也知道我不会投降。况且你说的三十万大军不过十三万而已。不过我袁崇焕不嫌少。你就放马过来吧!

    不投降?那你就死定了!努尔哈赤一生战斗无数,萨尔浒一战击败十二万明军,如今哪里会把一个不知名的将领放在眼里,况且,守城的不过一万人。

    努尔哈赤手一挥,攻城!

    二十四日中午,袁崇焕正和路过的朝鲜官员闲谈,部下来报,后金军队准备攻城。袁崇焕带着这个朝鲜官员一起登上城楼,谈笑风生。顷刻之间,炮声巨响,震动天地。

    袁崇焕笑着说:敌人已经来了。说完之后半天没听到动静,回头一看,那个朝鲜官员已经嘴唇发白,快要晕倒了。

    攻城战开始。

    在古代,没有空军,没有榴弹炮,没有导弹,想要进城,就必须突破城墙,所以攻城是各种战斗类型中最残忍的一种,特别是面对那种高大坚固的城墙,如果城内补给充足的话,攻城一方会经历无数士兵死亡的痛苦。

    由于攻城都是发生在一些关键的城市,所以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都费尽心机发明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进攻以及防守。

    什么云梯啊,投石机啊,冲车啊。反正就是不管死多少人,必须要占领城墙或者攻破城门。即使用尸体堆出一个梯子,也在所不惜。

    至于人命,此时就如同一根野草!

    后金攻打了很多明朝的城市,也发明了不少攻城的武器和战术。

    当然不是步兵或者骑兵冲到城下拿刀去砍城墙。冲在最前面的是几个浑身都穿着厚厚装甲的重装步兵,这几个步兵的任务是推着一辆车往前冲。这种车用槐树或者榆树做成,有点像现在的装甲车,上面覆盖着好几层浸过水的牛皮,底下藏着几个拿着大锤的士兵,这种车,火烧不着,箭射不穿,等到把车推到城下,车下面的士兵就可以锤城墙了。

    等到守城的军队注意力全部放在如何消灭正在锤墙的敌人的时候,第二波军队上阵,这是弓箭手。因为如果要攻击城墙下的敌人,守城的士兵一定要把身子探出城楼,这就给了弓箭手机会。

    如果守城的人转移视线,攻击弓箭手,弓箭手立刻撤退。

    这样,几个回合下来,一般的城墙都会被攻破。

    然后就是骑兵出场。

    努尔哈赤的精锐就是骑兵,城墙被攻破,骑兵一上阵,比赛基本上就结束了。

    努尔哈赤想故技重施,但是他这一次却打错了算盘。

    攻城比赛一开始完全按照努尔哈赤的节奏进行,首先集中攻击的是城墙的西南角。

    先是很多辆车冲到城下,铆足了劲锤城墙,然后等着城墙上的士兵探出身子来以后,弓箭手上阵。

    不过这一次弓箭手上阵,却完全失败了。

    因为明朝人有了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叫做“红夷大炮”。

    明朝人不缺少火炮,自己也能造,元朝的时候国产火炮就有了雏形,当时叫做“火铳”,这种火炮比较原始,基本上属于一次性产品。

    “火铳”很多都是铜铸造的,中国技术不过关,不能用铁,因为密度不够。但是一来铜很贵,因为它是铸造钱币的材料;二来铜很容易变形,火炮发射一次会产生高温,铜不耐高温,容易变形,打几炮基本上就报废了。所以我们说萨尔浒之战明军的火炮其实作用不大。

    不过,最近几年,明朝从荷兰人手中搞到了一种新的火炮,明朝称荷兰人“红夷”,所以这种炮就叫做“红夷大炮”,也就是后来的“红衣大炮”。

    这种火炮,完全由铁铸造,炮筒长,炮身厚,射程远,最关键的一点是,随这种炮而来的是新型的炮弹——开花弹。

    以前明朝的炮弹是铁弹、石弹和铅弹,这种炮弹杀伤人主要靠砸,对于坚固的东西效果不好。但是现在有了开花弹,就可以炸出弹片,杀伤面积和杀伤效果成几何级上升。

    而且,袁崇焕很阴险,他还有两个损招:

    第一个损招是他一开始用的还是过去的火铳,显得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然后等到努尔哈赤的弓箭手甚至是骑兵集合准备攻城的时候,他的“红夷大炮”才开始准备。

    第二个损招是当努尔哈赤的“锤子兵”使劲地锤墙的时候,袁崇焕用了一个比较新型的玩意儿,他建了一个长长的木箱子,里面装着带武器的士兵,然后把这箱子放在城墙上,推一半出去,另一半派人固定住。这些木箱子像是空中楼阁一般悬在半空,悬在半空的士兵可以看见城墙脚上锤墙的敌军,然后放箭开始攻击。

    事实上,这种木箱子攻击锤子兵的效果不好,因为人家上面有牛皮盖着,尽管这些牛皮都跟刺猬一样扎满了箭,但底下的人一点儿事也没有。

    不过,放箭不是袁崇焕造这些木箱子的目的,他的目的在后面。

    当锤子兵的努力使得城墙开始出现裂痕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弓箭手和骑兵开始集合。当后金部队越来越集中的时候,“红夷大炮”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而残酷的面纱。

    努尔哈赤等的就是锤子兵的成果,见到城墙出现了缝隙,他的部队立刻开始冲刺,然而等待他部队的是来自万里之外的武器,这个武器让努尔哈赤梦中都会惊醒。

    一尊尊火炮吐出了火舌,无数的开花弹落在了后金的马队里,这些炮弹碎裂成无数的弹片,然后努尔哈赤的骑兵和战马就一个个地倒下,而他的弓箭手也被受惊的战马踩成了烂泥。骑兵还没有到城墙下就已经死伤无数。

    努尔哈赤惊呆了,他何曾见到过这种威猛的武器,眼看自己的士兵一个一个地倒下,他的心开始滴血。他第一次有了撤退的打算,但是这只是打算,因为他看到城墙下的那些“锤子兵”还安然无恙地奋力锤墙,而城墙已经有了大洞。

    不能放弃,他立刻派上了更多的“锤子兵”,他决定,即使代价再沉重,他也要一鼓作气拿下宁远城。

    但是,局势已经不在他的掌握之中,袁崇焕的木箱子开始了它的真正使命,箱子里面的士兵收起了弓箭,拿出了蘸上柴油的木头、棉花,裹上火药,用铁链系上,然后送到城下锤子兵上面的车上,点火。

    后金攻城车上的牛皮沾了水?用火烤干。

    这些攻城车纷纷起火,爆炸,锤子兵没有了保护,几乎全军覆没。

    没有了锤子兵,后金的骑兵只能呆呆地看着城墙,然后你看我,我看你,再最后看一眼这个地球,随后被火炮炸死。

    努尔哈赤的第一次进攻算是彻底被打惨了。这一场攻城战从中午一直持续到深夜,后金军队的尸体在城下堆积如山。

    努尔哈赤被迫撤退。

    努尔哈赤也不怕死

    努尔哈赤不是怕死的人,当年他仅有十三副盔甲都可以雄赳赳地去攻城,何况现在的他手中还有十万精锐的八旗士兵,更何况现在自己不用冲到最前面送死。

    虽然这一次被迫撤退,那是因为他没有料到明朝突然间多了那个莫名其妙的武器和那种怪异的打法,所以吃了大亏。

    这不代表努尔哈赤会放弃,况且,他也知道,别看宁远城的袁崇焕嚣张得很,但是越嚣张的人越没有底气。

    兵法里面曾经说过一句话,文言文不记得了。

    白话文的意思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如果外面看起来病恹恹的,无精打采的,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就很强。如果一支军队外面看起来精力饱满,兵强马壮,往往这支军队是装样子的。

    当然,中国的兵法都是针对某些战争的经验,而不是普遍理论。所以如果对面的军队的确是个软柿子,你还一定认为那是装出来的,那就是白痴一个了。

    努尔哈赤知道第一天的袁崇焕威武得很,军队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其实没多少积蓄。宁远城不就那么一点兵,不就那么点人么。自己虽然死的人多,但是袁崇焕死的人也不少,不然也不会用那种不要命的打法。

    就是耗,也能把你的人给耗光。

    这句话,我们似乎在哪里听过,好像以前的杨镐就抱有这么一种思想,我人多,我耗死你。

    努尔哈赤咽不下这口气,他也准备采用人海战术。

    二十五日一早,后金的军队再次无畏地冲上去。

    努尔哈赤的猜测是对的,第一天的进攻已经使得袁崇焕耗掉了大半的能量。

    城墙被锤开了三四个数米高的大洞,士兵也死伤惨重,武器可以从觉华岛上运,衣服也可以运,但是人从哪里来?城墙从哪里来?

    而且袁崇焕自己也受伤不浅。虽然他已经怀有必死的信念,但是愿意死不代表想死,谁都想活下来,然后打败对手。

    火炮虽然犀利,可是自己只有那么几十门。

    第二天努尔哈赤打过来,自己拿什么去补城墙,怎么去杀敌?这个时候,有个人拿出了两个绝妙的办法。

    这个人是宁远通判(相当于县长兼法院院长兼检察院院长)金启倧。

    第二天,后金军队又一次冲过来。

    当他们冲到城墙下面的时候,发现,地上有很多的棉被。

    袁崇焕原本实行的就是“坚壁清野”,后金人又没有后勤,当时正是寒冬季节,这群后金人早就冻的不行了,看到这些丢在地上的棉被,就纷纷去捡。

    他们没有心情去思考这是不是明朝人的把戏,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思考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因为他们以前面对的敌人都没有耍过什么计谋。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地上不会长出棉被!

    这些棉被,外面铺着稻草,里面裹着炸药。

    这是通判金启倧的第一个办法。这个发明创造叫做“万人敌”,是最早的燃烧弹的雏形。

    努尔哈赤曾经的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也叫做万人敌。这个时候费英东已经死了,而新的“万人敌”横空出世。

    明军等的就是后金人去捡。他们拿出了弓箭,射出的是火箭。

    着火的“万人敌”就像燃烧的死神,大批大批的后金战士倒下。

    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已经不再考虑部队的伤亡,他的马刀始终高高举起,而他的部队也只有努力向前。

    一步一个血印,后金军队总算到了城墙下面,而面前的城墙,再一次让后金人感到绝望。

    第一天的大洞都被修好,而且所有的城墙还加了一层铠甲。

    这个铠甲是冰!

    寒冷的东北,滴水成冰。

    这是通判金启倧的第二个办法。

    他让士兵把城墙上都洒上水,瞬间城墙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被撞出洞的城墙,先用稀泥糊上,然后再洒上水,冻土的坚固甚至比砖块石头还要坚固,因为寒冷,砖块石头很脆,而泥土却不用担心。

    无数的后金士兵,用刀砍,用斧头劈,甚至用手抠,用脚踢,宁远城墙固若金汤。而城墙上的“红夷大炮”依然在不断地发射。

    这是一次惨烈的自杀式进攻。看着身边的人无谓地死亡,后金人终于感觉到了恐惧。

    从他们起兵开始,他们从来没有恐惧过,他们的心里,只有粮食,只有衣服,只有金银,只有女人,没有恐惧。

    但是,在宁远城下,他们终于暴露了他们的弱点,他们也怕死。

    他们打仗,是为了抢东西,他们的信念就是抢劫。

    但是抢劫不代表用性命去抢,以前死的人少,所以死的人的意见自然被直接省略,但是这一次死的人多,为了这么个破城,搭上自己的性命,太不划算。

    所以,他们不攻了,废话,谁家里都有老婆孩子,还有十几个汉人奴隶,几十亩的土地,他们舍不得。

    于是“其酋长持刀驱兵,仅至城下而返”,后金的军官们拿着刀逼迫军队往前走,可是一走到城下,就全部往回跑。

    往回跑不是个事啊,你要有借口,所以往回跑的士兵每个人都抱着一具尸体,也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明朝人,扛着一个就往回走。

    扛回去的尸体,全部就地烧毁,可能是怕污染环境,嗯,这个努尔哈赤环保意识不错。

    眼看自己的军队不敢往前走,努尔哈赤急了,他一着急,干脆把指挥所搬到了前线,亲自指挥战斗。

    董事长来了,后金的军队不敢不上,全都发疯了似的狂攻。

    宁远城只有一万军队,而后金却有十三万人。人多的确力量大。宁远城也不是铜墙铁壁,袁崇焕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眼看努尔哈赤即将胜利、袁崇焕即将殉国的时候。城墙上某一尊大炮,发射了某一颗炮弹,这某一颗炮弹击中了某一个人。

    在这血肉横飞的战场上,被炮弹击中的、被弹片击中的人成千上万,死去的也成千上万,击中某一个人有什么好提的?

    本来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这某一个人恰好是那一个人。

    哪一个人?

    后金国大汗努尔哈赤。

    关于这一炮击中的是不是努尔哈赤,历史上纠缠不休。

    清朝人自然是不好意思说的,他们能说他们的祖师爷被一个炮弹击中然后死了?当然不能。

    明朝人自然要夸大战功。死了一个人可以说死了十个,死了十个可以说死了一百个,反正战场上谁也不知道到底死了多少,报上去的数字越大,功劳就越大。

    清朝人干脆没有记载。

    明朝人虽然有很多记载,但是说得很隐晦,比较详细的记载是这样说的:“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就是“宁远大炮炸死的后金军队不计其数,有一炮还击中了绣着黄龙的帐篷,击伤了一个大人物。后金人认为出师不利,拿毛皮把死去的士兵裹着,大哭着跑回家了。”

    反而是在宁远的那个朝鲜官员日后回忆说,当时的努尔哈赤受了重伤。

    怎么受的伤?只能是火炮。

    不过不管是不是努尔哈赤受了伤,也不管伤得严重不严重。这场攻城战,努尔哈赤是彻底失败了。

    这是一场拼消耗的战争,谁坚持的时间长,谁的决心够狠,谁就能赢。

    努尔哈赤的失败就是输在了他一直以来的强项上:狠。

    不是他狠不起来,而是他的部队已经狠不起来了。一直以来,他的部队都是为了生存而战斗,为了抢劫财富而战斗。但是攻打宁远的战斗中,他的部队没有看到生存,只看到死亡,没有看到财富,只看到裹了炸药的棉被和空荡荡的地面。

    而袁崇焕则和努尔哈赤掉换了位置,以前的明朝军队为了军饷而战斗,宁远的明朝军队则是为了生存和仇恨而战斗。

    这是一座孤城,没有援军,要想活命,必须击败对手。这里面的军队都是从辽东逃难回来的人,他们对努尔哈赤有着刻骨的仇恨。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知道,即使努尔哈赤没有受伤,战斗的结果也很难让他满意。

    不仅这一次的战斗结果很难让努尔哈赤满意,他的儿子皇太极来到这里,也依旧夹着尾巴跑了。我们从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件事:一个人一旦有了斗志就可以无坚不摧,特别是当这关系到生存和生命。

    我们可以把视线转移到祖国的西部边陲,和祖国接壤的有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阿富汗。这个国家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上遭受过无数次的侵略,可是它没有一次被长期的占领过,即使强大如苏联,强大如美国,也没有能够做到。

    觉华岛的屠杀

    对于上述战役的结果,努尔哈赤的确不满意,所以当他身受重伤(或者是装出来的伤,为了掩饰失败)大撤退的时候,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挽回一点儿颜面,他派遣军队进攻了身为宁远后勤基地的觉华岛。

    等等,觉华岛不是在海上吗?后金不是没有海军吗?他们怎么上的岛?

    是的,觉华岛在海上,后金也没有海军,但是我们是否想起了宁远城墙上的冰层?能够一夜之间在城墙上结成厚厚的冰层,可见当时的天气是何等寒冷。

    说起来,气候变暖还是很有好处的,至少,如果天气变暖,渤海的海面就不会结冰,后金就无法进攻觉华岛。

    在宁远城下的失败使得努尔哈赤无比愤怒,他的矛头立刻指向了不远处的觉华岛。二十五日的夜晚,努尔哈赤开始转移军队,除留下一部分继续攻城以外,大军已经逼近觉华岛。

    宁远是一座城市,而觉华岛只是一座岛屿。明朝人没有想到后金能够从海上过来,所以他们没有修建任何的防御工事,而且他们都是步兵。

    于是,当努尔哈赤的骑兵踏过冰面登上觉华岛的时候,他们的面前是7000名毫无准备的明军和7000名手无寸铁的平民。

    这才是一场屠杀,斩草除根,14000个生命倒在马刀之下。

    粮料8万余石和船2000余艘都被后金军焚烧,后勤基地被摧毁。

    后金总算是挽回了一点儿颜面。

    得到努尔哈赤撤退的消息以后,袁崇焕又出了一个阴招,他派人去送信,信里面说:你这个老家伙横行天下,今天输给我这么个无名小卒,真是苍天有眼啊。

    努尔哈赤表现得很镇定,还送了一匹马给袁崇焕,表示要约个时间再打。

    袁崇焕打了胜仗,根本就不理睬他,还趁后金撤退的空当,出城抢了一堆武器回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