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快乐-修炼品性——忠诚的快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和最高贵品质。

    ——歌德

    什么是忠诚?许多人把忠诚看作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保住某种地位、得到他人好评,而不得不对他人、上司、组织采用的被迫性的行为准则。于是,便产生了是忠诚自己还是忠诚他人的疑问。的确,在社会、组织评价某一个个体时,忠诚不能不是对个人操守、品德的衡量标准。但对个人而言,忠诚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品性,即一个人是否坚守信念、践行责任和不因个人得失而背叛自己信念与损害他人利益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取向。

    忠诚不仅仅表现为人的行为取向和性格特点,忠诚还是一种美德。现实生活中,各种诱惑、挫折、失败和困境都有可能导致忠诚的丧失或一时的缺乏,从而使我们的事业和我们的人生遭受挫败。因此培养自己忠诚的品性是人生修炼的重要一课,更是我们获得人生快乐的必备基础。

    忠诚的人不但会在事业上、生活中表现优秀,还会因持续而一致地践行责任的努力而不断进步,会拥有众多的朋友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因自己工作的卓有成效而满足,会因人生的充实而快乐。修炼忠诚吧,那是在人生道路上前行必不可少的支撑点。

    第一节忠诚于谁

    一提到忠诚,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忠诚自己,还是忠诚他人(组织、国家、民族、社会)?并每每为此争论不休。实际上,这是个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忠诚作为个体行为的基本准则,当然首先是对个体自身的承认,这种承认是建立在对自身价值与自我需求的认知基础上的,这种认知会使人产生一些坚守不变的信念,并以之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是人的基本行为特征。坚守自己的信念并用其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忠诚或者是忠诚自我,相对于我们思想之外的人、团体和事情来说,我们可以把其称之为忠诚于内。比如,在第一章中我们讲到的自我实现是我们矢志不移的追求,这种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和坚守就是对自我的忠诚。

    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社会活动中也必然会形成很多与他人有关的信念,这是由人自身的特点和其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所决定的。当我们把涉及他人的某种行为准则或责任固化为我们的信念时,它同样也会指导我们的行为,这就产生了对客观事物和他人的忠诚,相对于忠诚自我来说,我们可将其称为忠诚于外。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忠诚于内与忠诚于外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自我价值必须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人在忠诚自我时也必须忠诚于与之相关各种的客观事物,否则,忠诚就成为了无的之矢,自我价值就无从实现。

    因此,从人的社会性上来分析,无论是忠诚于内还是忠诚于外,它们是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的,于内是思想、是意识;于外是行动、是作为。忠诚,说到底不是忠诚于自己还是忠诚于他人的问题,而是忠诚于信念,忠诚于正确而合理的信念,并将此信念贯穿在自己的行为中,从而形成忠诚于内与忠诚于外的内在统一的行为。当这种具有忠诚特性的行为成为我们的习惯和性格特点时,我们就具备了忠诚的品性。

    一、追求忠诚——区分信念的合理与荒谬

    信念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那么,信念是什么呢?什么样的信念是正确的、合理的?什么样的信念是错误的、荒谬的?什么样的信念引导出忠诚品性?什么样的信念会导致背叛行为?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建立正确的信念呢?这是我们修炼忠诚品性时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简单来说,信念就是人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或是对某人某事信任、依赖或有信心的一种思想状态。在行动上它表现为人们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意识准则。

    从心理学上来说,信念是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为的个性倾向,信念在主观意识上最高表现为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一般情况下可表现为责任观、价值观、人际交往观等等,其外在的极端表现就是人的坚定不移的行为取向,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行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奋斗到底、矢志不移、不撞南墙不回头等,说得都是信念外在表现出的行为特征。

    由此可见,信念是人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一个人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的人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同时,信念还是一种心理动能,它可能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以实现人们的各种需求、欲望和相应的人生目标。

    对正确信念的实践和坚守就是忠诚。

    问题的关键在于信念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合理的,也有荒谬的。而不同的信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正确的合理的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文明的爱好和良好的情操,增强我们的责任心,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培养我们符合客观实际的各种情感,使我们不断地进步。

    而错误的或者是荒谬的信念,则会带来巨大的害处,错误的信念往往会使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遭受挫折,破坏人们良好的人际关系、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责任心、损耗人的工作绩效和努力成果。过分的错误信念或走向极端的荒谬信念甚至会使人走向犯罪。有着荒谬信念的人往往会形成冷淡、冷漠、自我中心、自以为是或者忧虑、多疑、过分敏感等个性特征。从行为上来看,合理的信念会引导人的正确行动,而荒谬的信念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因此,笼统地说有了信念就能使人在工作、生活中取得成绩或成就是不对的,笼统地说坚守自己的信念、忠诚自我也有可能使人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我们应该时刻将自己置身于自我检讨中,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我们的信念是否合理,是否正确,而不能固执己见。树立正确的、合理的信念的过程,就如追求真理的过程一样,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断摒弃错误的想法、认识,修正、完善正确的想法、信念,使之成为心中固守的准则,并在行动中贯彻、实践,才是忠诚正确的修炼之路。

    正确信念的基本准则:

    1.不违背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准则;

    2.不违背科学常识和已有的科学规律;

    3.不违背自己的自我认同感;

    4.不超越自己的已有或可能发展出的各种能力;

    5.不脱离自己所能掌控的客观条件和环境;

    6.不损害他人和自己所属团体的利益,不强迫他人的意志;

    7.与社会主流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有着正面、积极的关联;

    8.通常正确的信念可以得到社会主流和大多数人的赞同。

    正确的、合理的信念应该是人们在认识和思考问题时运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的、逻辑的方法来真正、真实地认识事物而形成的结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一步检验、修正和完善。当我们把正确的信念付诸实践时,它会引导我们忠诚的行为,帮助我们确立忠诚的品性。而错误的信念,则不可能导致忠诚的行为。

    修炼:

    下面我们对比几组错误的信念和合理信念,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建立全面的合理信念。

    1.错误信念: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单打不长眼的。工作中做好领导看得到的事情,领导检查不到的应付过去就行,这才是性价比最高的工作方法。

    合理信念:工作并不是应付领导检查和讨好领导的,认真做好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但是自己的职责,也是自身能力的锻炼。认真做好每件事,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不但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2.错误信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尽管同事工作上的失误可能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自己看到了也不指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苦因为公家的事得罪人呢?何况这本不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合理信念:尽职尽责,不单是指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每一个员工身上都承负着公司兴旺发达之责,眼中所及,绝对不允许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出现,这是应有的责任心。

    3.错误信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干好工作只是为了把该得的工资、奖金拿到手,至于公司的兴衰成败,那是一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

    合理信念:一旦任职于某项工作,除了获得报酬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意味着一份对人对己的责任的产生,最起码生命有一段历程是与此项工作紧紧关联的。无论怎样,都应该尽心尽力,这是自我忠诚的本性使然。

    4.错误的信念:个人的自我完善,就是一个不断增加个人财富,积累个人利益和荣誉,最终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过程。

    合理的信念: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能够为社会贡献更大、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从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才是正确的自我完善过程。

    5.错误的信念:工作已经很稳定,收入也不错,现有的技能完全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终于可以摆脱学习的辛劳了,人生可以就此轻松下来了。

    合理的信念: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强、知识领域更加广泛、对人情世故懂得更多一点、使自己的知识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都是我们不可松懈的人生任务。

    6.错误的信念:自信就是相信“我能行”,只要坚信“我能行”,那么,凡事都可以成功。

    合理的信念:自信必须建立在对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的准确认知之上,盲目相信“我能行”,或因过度自信做超出自己能力或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那么,一切都将变成不可行。

    7.错误信念:因某人的行为不合你意就对其大加指责,你相信责备能够促使对方停止这种行为。

    合理的信念:通常情况下,命令并不能彻底消除各种不当的行为。责备可能引发冲突,所以应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8.错误信念:相信反复责备和批评别人能够逐步控制他们的行为。

    合理信念:通过寻找共同话题和共同兴趣,友谊会自然而然地建立,改变也会理所当然地实现。

    9.错误信念:在别人犯错误时,如果你不批评他,那么对方就可能产生侥幸心理,他会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可以逃脱责任。

    合理信念:我们眼中别人的缺点有很多都是由我们的主观想法自由决定的,因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吹毛求疵和唠叨通常会导致对方对你的话置若罔闻。责备很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为了气你,他有可能只做你不喜欢的事情。

    10.错误信念:违反习惯、惯例和传统规则的人应该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合理信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些风俗、规则和传统习惯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并且不同的习俗之间还可能存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些适当的取舍是可以理解的。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公正地评价各种风俗、规则和传统习惯。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行为方式有助于我们发展各种风俗习惯,使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二、正确信念——忠诚的精神源泉

    世界著名的优秀铸造专家中,有一位是举世闻名的大卫·麦克兰。他曾经因为爱提问的习惯,至少丢掉了20个工作。下面是他讲述的其中一次被辞退的故事:

    有一次,在一个铸型中,我们做了50个铸件,其中有20个是坏的。我非常仔细地对它们进行了检查,并把所有的生产日期都记录在纸上。每一次我们用的都是同样的铸型和金属,还是同样的工序。但总有差不多一半的铸件不合格。我冒险去和工头说,是否因为金属中含有什么特别的元素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好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金属不是一样的吗?”他问我。

    “金属确实是一样的,但还是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能找出为什么产生不一样结果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了。”我回答道。

    上司当时就辞退了我,因为我“干涉”了他的事务。

    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我忠诚的例子。大卫·麦克兰坚信:“如果我们能找出为什么产生不一样结果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了。”这是他自己的内心信念,这种信念使其对自己的职责保持忠诚。尽管屡受挫折,但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表现出他敬业而不懈怠责任,受挫而不改初衷的忠诚品性。虽然这种忠诚品性导致他不得不屡换工作,但是这种忠诚品性使其最终成为享誉铸造界的权威。更重要的是,回顾人生和工作的每一阶段,大卫·麦克兰都可凭借自己的忠诚毫无愧色,他也获得了人生和工作的快乐。

    让我们再看看忠诚于外的例子:

    我在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工作时,有一次,公司的一个客户给我打电话,请我去他们那里做一次咨询,咨询费是50000元。直接付钱给我,就不让我所在的公司参与了。说实话,当时的50000元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我考虑再三,还是婉言回绝了对方的要求,因为我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事情。后来,我的老板知道了这件事情,对我大加赞赏。(刘彦斌《做有钱的自己》)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者的忠诚于外,对公司和老板的忠诚,但这种忠诚于外源于他认为吃里扒外是不道德的事情的信念。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正确的信念和对正确信念的坚守是对自我的忠诚,我们可以称之为忠诚于内;由忠诚于内外化出忠诚的客观目标和对象,即对工作职责和公司利益的忠诚,我们可以称之为忠诚于外,也就是忠诚的行为。忠诚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信念,而正确的信念必然导致出忠诚的行为。

    让我们再看个相反的例子: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大型国企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随着经验的增加,他发现了公司制度上的一些漏洞,就私自在外面注册了一家公司,从而截流了公司的一部分利润。后来,这家公司进行审计,查出了他的账目,他因此差点被送进监狱。后来有人从中斡旋,他“吐”出了全部非法所得,虽然没坐牢,但是被公司开除了。(刘彦斌《做有钱的自己》)

    毫无疑问,这个朋友也有自己的信念: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损害公司的利益。在这种错误信念的指导下,他只有对自我的“忠诚”,而无对外的忠诚,也就是说,这种错误的信念导致了忠诚目标和对象的丧失,从而导致了他对公司利益的背叛。没有外在目标和对象的自我“忠诚”来源于错误的信念,使其不可能延伸出忠诚的行为,于是,出现重大的人生错误也就在所难免。其实,错误信念表面上表现为对自我的绝对“忠诚”,但当由错误信念导致的错误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时,必然会导致人生价值的贬值。它对我们来说,就不是忠诚,而是背叛,是自己对自己人生价值、人生责任的背叛,它使人失掉的永远比得到的多得多。

    因此,正确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我们获得忠诚品性的精神源泉。在生活中,如果你的信念与主流社会的法律、道德观念并无冲突;如果你的信念能够证明是做成某件事的正确的思想和方法,那就说明这种信念是符合实际的。如果这种信念是你追求事业成功和实现人生价值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并使你有着可以尽忠的目标,那你就必须坚守,这是对自己的忠诚,也会延伸出对事业和与之相关的人、组织的忠诚行为。当然,如果事实证明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或是错误的,或是与主流社会价值观不相符的,那你就必须放弃。

    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正确的信念是一种精神的原动力。就像一台完好的机器在转动的时候,看上去无声无息,但是后面实际上却存在着非常大的动力核心,而正确信念就是我们追求事业、追求成功的动力核心。正确的信念是我们培养忠诚品性,修炼人生快乐不可缺少的精神源泉。

    修炼:

    1.判断一下自己的人生是否有前进的目标,当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面临挫折和困境时,自己是否还有前进的勇气?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信念是否完备。

    2.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什么样的信念帮助你完成过哪些重大事情?这些事情的结果怎么样?你是否因为某些失误而修正过自己的某些信念?一直坚守的信念有哪些?这些坚守的信念都帮助你获得了哪些成功?

    3.判断一下自己的责任感和自控能力如何?你是否相信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大多数事情,是由于自己的行为引发的结果,而非来源于外力?

    4.你认为运气和机会是偶然的遭遇还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应运而生的?你是否有着拓展自己的视野,发展自己的事业的想法和行动?

    5.当自己遭遇问题和困境时,你能坦然面对吗?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避免可能出现的糟糕情况,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6.周围的人认为你是一个品质优秀的人吗?在人际关系中你是否能够掌握主动性?你和朋友、同事的关系稳定而牢固吗?

    7.检查自己都对什么人、什么事持有忠诚的行为,引发这种忠诚行为的信念是什么?

    三、为什么忠诚有不同的表现

    合理的信念会衍生出忠诚的行为,正确的信念会催生出忠诚的品性。但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同样具有忠诚品性的人,在对待客观事物上也会有着不同的态度,看问题的方式、想法、解决问题的方案、角度各不相同,即便是有着相同信念的人群,其对同一问题的解决也可能各有特点或风格,其原因何在呢?

    这是因为信念的核心问题是人的价值观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关于人生价值和目标的看法与观念。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理解自然就会产生差异。而且,即便有着相同的信念,相近的价值观,但由于其价值观的侧重点不同,也会形成行为上的差异。因此,抱有同样忠诚信念的人应该对自己的价值观类型有个基本的认识,并认同其他类型价值观存在的合理性,这样才会正确理解忠诚的各种表现形式,避免对忠诚的误解,坚守自己的忠诚。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斯普朗格根据不同人的价值观侧重点的不同,把价值观分成了以下六个类型:

    1.理论型——对真理和其他抽象事物的探求最有兴趣,习惯于用理论来理解客观事物,喜欢把所有的事情都纳入到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视“道理”,极端厌恶不合乎道理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持有理论型价值观的人比较注重自己理论思考能力的提高,在工作中重视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灵活运用,对自己有成为思想家或科学家的期望。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出求知欲强,喜欢阅读理论性较强的报纸版面或书籍。

    2.经济型——重视实用价值,强调学以致用。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习惯于通过行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来评判行为的价值。

    经济型的价值观对时代的潮流有着相当强的感知能力,对成为有才干的实业家有着很大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获得利益的重视,对财经和赚钱类的信息感兴趣,在工作中会表现出对能否获得足够报酬格外重视。

    3.审美型——认为美的体验是最有价值的。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洁身自好,厌恶世俗中争名夺利的丑恶行径,有时为了避免卷入世俗的纠纷中,对社会比较冷漠。

    审美型的价值观往往会凭着感觉或直觉行事,并十分看重自己的这种感知能力。在职业取向上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能够成为艺术家。在工作中他们对报酬并不敏感,但对能否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却十分看重。

    4.社会型——认为关爱他人,被人关爱,互相帮助是最有价值的,认为人际关系不应该成为谋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应该是超越利害关系的。

    社会型的价值观注重的是自己与他人真诚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各种社会问题,重视他人和社会利益,在工作中更加看重的是工作氛围是否融洽。

    5.政治型——认为支配他人,指导人与组织的行为是最有价值的。将社会看成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习惯把人生看成是斗争的舞台,有时为了自己的胜利不择手段。

    持有政治型的价值观的人往往喜欢说服或指导别人,并把这些看成是自身特有的能力。他们对政治问题和权力的构造方式有着浓厚兴趣,权威或权力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工作中时刻表现出出人头地的欲望。

    6.宗教型——认为神秘体验比做任何事情都有价值,其中有的人尊重眼前的世界,有的人寻求超越的世界,有的人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社会文化背景,现实生活中我国大多数地域中持有宗教型价值观的人并不很多,但我们也时常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

    这几种不同价值观或许有着它们之间相互矛盾的地方,但它们只是由于观察社会的角度和个人偏好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价值观,每一种价值观的产生都有着其客观原因和合理性。当然,斯普朗格所列举的价值观是常见的类型,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可能更为复杂,但我们可以大体上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观类型的归属。虽然在我们身上可能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类型价值观的特点体现,但我们还是可以对自己的价值观类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明确不同的人可以对自我、家人、单位、国家、社会抱有相同的忠诚度,但其表现出的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的行为一致,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分歧,我们大可既尊重别人的行为方式,也保有自己的忠诚。

    修炼:

    1.观察、分析周围的人在对待相同的事物上忠诚的表现方式会有什么不同,并尝试对其价值观类型予以归类。

    2.不同的价值观类型在忠诚品性上的具体表现方式会有什么不同?

    3.这种不同的价值观类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忠诚品性?

    4.在不同的人群中,哪种价值观类型及其表现出的相应的忠诚品性最受欢迎?

    5.你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类型?同时还具有其他哪种价值观类型的特点?你的价值观类型是否有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6.理解并尊重那些与自己价值观不同但同样具有忠诚品性的人。

    四、快乐提示

    1.正确信念重要的作用在于它使我们相信我们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能够把握实现自我的大方向,这会使你变得坚强,练就矢志不渝的性格。

    2.具备并坚守自己的正确信念,可以使我们坚信,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大多数事情,是由于自己的行为引发的结果,而非来源于外力,这会使我们拥有积极的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3.仔细检查你做出决定的真实动机。如果你所做的决定完全是以个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时,除非有别的事实为证,否则必须慎重考虑这种决定的正确与否。

    4.不要过于自负和固执己见,这是让你尽量少犯错误的有效办法。

    5.无论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特点,责任都是你不可缺少的信念,任何缺乏责任感的信念肯定存在着与客观事实的偏差。

    6.无论什么样的信念,在将其付诸行动时,它都应该有其忠诚的目标与对象,没有忠诚目标的信念往往是使你陷入困境的错误信念。

    7.忠诚于信念,忠诚于正确的信念,并在行动中坚守正确的信念而不背弃,这是忠诚的要义。

    8.在社会活动中,忠诚表现为人的一种品性,不同的人由于性格、兴趣、行为取向的不同,忠诚品性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9.相信自己,事在人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这是忠诚的最高境界,它会鼓励我们开拓积极的、有价值的人生。

    第二节忠诚是至高无上的品性

    品性是人们基于自身价值观、道德观和个性偏好基础上确定不移的行为取向和行为习惯。在人们所有的品性之中,忠诚的品性最为重要,它决定着人们其他品性的追求方向和行动成果的大小,引导着人们承负责任与践行责任,影响着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受欢迎的程度,指引着人们实现自我的明确目标和正确方向。从人的自身素质与成就的关系的角度上来说,忠诚品性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因此,忠诚是人至高无上的品性。

    一、忠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一个人,无论有着多么孤傲的个性,他仍然需要生活在由众多的人组成的社会中;一个人,无论他多么自视清高,他仍然会有着对其人生价值的追求。现代社会决定了每一人都是某一团体中的一员,或是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民间组织;或是国家、民族、阶层、家庭,即便是当下的“宅男”“宅女”,他们仍然要与这个社会发生关系才能生存。而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得到体现和实现。每一个人都要对这种关系和相应的事物、规则保持忠诚,才不会被这种关系所清除。任何一个团体的形成和运行,都受其内在利益的驱动,因而它必然要求它的成员不背叛它的利益,并需要与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团体,都天然地要求它的成员具有忠诚的品性和行为。而对这个团体的成员来说,如果你不能对团体保有忠诚,那么,你在这个团体中就失去了你的价值所在。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社会,亘古不变地都在遵守着这条法则。

    因此,忠诚对团体来说,它首先是一个人能够归属某个团体的必须行为;对个人来说,它则是一个人能够有可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必备品性。

    因而,对现在社会大多数人工作的场所——企业而言,最为需要的是既富有责任感又具备忠诚品性的员工。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信守“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成为企业真正的核心价值。而就个体而言,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才华横溢的人,而是缺少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人。一个人如果缺乏忠诚品性,也许可以不断地谋求一份赖以维持生计的工作,但在人生中则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如果你的人生价值仅仅在于谋求一生的衣食无忧,那你尽可不把忠诚看得那么重要。但如果你认为你的人生价值还需要成就一点事业,做出一点有益于社会的贡献,即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要做到优秀,那你就必须具备忠诚的品性。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将自己的利益和价值与团体的利益和价值融为一体,你的能力和创造才能得到团体成员的支持;你的成就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同与尊重,你才有可能成就你的人生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要对一个团体保有忠诚,就需要对这个团体有归属感。那么如何确立我们在一个团体中的归属感呢?当然,这个团体所具有的客观因素,诸如文化、规则、工作内容、人际关系、发展前途和工作报酬等都是我们所要考虑的内容。但除此之外,我们的主观因素,诸如特长、能力、偏好、生活习惯、个人价值观也起着相应的作用。当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互结合时,那么个人的忠诚品性就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持有错误的信念,总是将个人的需求凌驾于团体利益之上,那么必然导致忠诚品性的缺乏,无论团体的客观条件多么完美,也难以产生归属感。倘若我们内心对自身需求与团体利益有着正确的信念,当团体的客观条件大部分或基本符合我们的希望时,我们就会将自身利益与团体利益自觉地结合在一起。忠诚的品性会引导我们把团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那么就会赢得同事们的尊重和自我的发展机会,归属感也会油然而生。而这其中,忠诚品性是你找到“家”的绝对力量和正确途径,你付出了忠诚,团体也接纳你成为它的主人公。

    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个社会上,任何组织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完美无缺的组织是不存在的,完美理想的工作单位也是不存在的。因而,以不断地跳槽来追寻完全符合自己理想中的完美团体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自我期望与现实状况的关系做出适当的修正和协调,使我们能够相对稳定地归属于某一个团体,并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而在这其中,你若想在不断的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也同时能够享受到快乐,那么,保有你的忠诚品性,在任何一个团体中都毫不吝啬地贡献出你的忠诚,你就会找到主人公的归属感,并在其中不断培养、提升你的优秀品质和个人技能,最终你将有所成就,也能保证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持续不断的有效实现。

    修炼:

    1.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你都取得过什么成就?或是做成过哪些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是在与哪些人的沟通和协作中完成的?它使哪些人感到了满意?你又得到了谁的赞扬?

    2.在工作单位中你是有你不多,缺你不少的那种人吗?还是能受到普遍欢迎和重视的人呢?

    3.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是不是有着高于目前状况的憧憬或追求?

    4.现在的工作单位你满意吗?满意的地方有哪些?其原因是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有哪些?其原因是什么?

    5.假如你有着远大的人生目标,现在的工作也能使你不断地接近你的目标,那么,在工作与你的目标追求发生冲突时,你会怎样地权衡和抉择?

    6.也许因为某种原因,你不得不变换工作单位,但无论怎样,对原单位和新单位都要保有忠诚。这是因为,你虽然变换了工作单位,但你实现自我的追求却不会因此改变。

    二、忠诚可以使责任变成自己的至爱

    责任是我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但如果我们不能对我们的所做之事或工作怀有真正的兴趣,那么责任就会成为一种负担,这种心理压力会让我们倍感沉重,最终导致我们放弃或躲避这种责任。勇敢地承担责任不仅仅是需要我们在责任面前不回避、不躲避,把它看成是自己立足社会、获得报酬、维系家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更需要我们把承担责任看成是我们的必须,当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由衷地喜爱自己所承负的责任,满怀热情地去践行自己的责任。

    如何将责任转变成我们的至爱呢?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所做之事感兴趣,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我们即便不逼着自己去专门下功夫,也会专心专意地去做,自然也不会将由此产生的责任看成负担。而保持对工作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把工作当作我们的事业,或找出我们目前的工作与我们长远的事业相互之间的关联,这样,由此而生的责任就会变成我们的信念,那么对工作的兴趣也会油然而生。

    忠诚的品性会引导我们将责任看作是自己的所爱,看作是自己的真心追求。换言之,忠诚品性要求我们把责任和我们的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责任不但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更是我们追求人生快乐的客观目标。所做之事不但应该是我们的所负之责,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所爱之责,这是忠诚品性的集中体现。

    事实上,如果你具有忠诚的品性,你做任何一件事就都会很认真,你对所做之事也就会渐渐产生兴趣。被世界誉为“电话之父”的贝尔说:“你应当集中所有的精力在所做的工作上。如果阳光不在焦点之下,是点燃不了任何东西的。”集中精力排除脑子里的一切杂念,专心于眼前所做的事,这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逐步培养出我们对所做之事的兴趣。只有那些对待工作马马虎虎、散漫抱怨的人才会觉得工作乏味。任何人都应当,也能够专心起来,懈怠总会一无所成。兴趣也是可以培养起来的,当兴趣培养起来后,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专心起来。如果我们对于自己所做的事业并不感兴趣,那事业就很难做好。对事业缺乏兴趣也会导致在人生其他方面的漫不经心,那就会像爱迪生所说的“蝴蝶满处飞”那样,我们便会成为漫无目标的一事无成的人,因为这一生我们没有真正负任何责任,更没有将责任看作是自己的所爱,换句话来说,这是缺乏忠诚的品性。

    如果你所做的工作不是你喜欢的,并对由此产生的责任感到厌烦,你当然可以放弃。但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不允许我们频繁地调换工作时,假如你具有忠诚的品性,你的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的。对责任的忠诚会使你慢慢培养自己的兴趣,这可与大卫·麦克兰因坚持真理被迫频繁换工作不一样。所以不要过早断定自己绝不会喜欢某种工作,适当的时候你可以让自己尝试一下兴趣的培养,这是在人生成长中值得试验的过程。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兴趣就培养出来了,也磨练了自己的忠诚品性。世上并不缺乏这种因偶然而成功的事情和人物。

    修炼:

    1.对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所承负的责任你会不会经常感到强大的心理压力?确定这种心理压力的主观和客观原因,然后检查自己对责任的信念是否有应该修正的地方。

    2.你对现有工作的没兴趣是由于根本没有可能找到它与你事业的结合点,还是由于你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3.现在的工作是你感兴趣的吗?如果不是,那有培养出兴趣的可能性吗?如果没有,那就应该尽早寻找其他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对你、对公司来讲都是一件好事,它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你的忠诚品性。

    4.你是否把工作的薪酬只当作工作目标的一部分?在维持你的基本生计之外,工作还能给你带来什么收获?

    5.你是否认为热情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之一?实际工作中投入热情和没有热情,效果会什么不同?怎么样才能把热情当作自己伟大的精神财富?

    6.永远把承担责任当成自己人生的必须,无论你现在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兴趣。因为,只有责任才能真正确定自我的价值,放弃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对自我的忠诚。

    三、忠诚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追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由于缺乏毅力和恒心而放弃自己的目标,也可能由于困难和挫折而止步不前,还可能因为压力或诱惑而背叛自己的初衷。因此,如何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征途上矢志不移,并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慎重思考、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因为在我们身边,随时可以看到很多曾经胸怀大志,但中途放弃,最终此生一事无成的人。

    能够支撑我们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征途上不断前行的唯一内在力量就是忠诚的品性。忠诚品性可以充分控制和掌握无形的自我,使人对自己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具有坚忍不拔、始终如一的恒心和毅力。忠诚的人不会因利益诱惑而背叛,更不会因压力的沉重而放弃。忠诚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使我们心中充满阳光,坚定不移地朝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

    忠诚的品性,会指导我们把责任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努力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使个人能力不断提高,逐渐成为能承负更多责任,完成更多工作的优秀人才。

    忠诚的品性,会引导我们在工作中追求效率,把人生主要精神放在最有价值的地方,用在关键问题上,这样就更容易创造成果,成就事业。

    忠诚可以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以及对责任的勇敢承担。就企业来说,员工如果对事业忠诚,他就会认真地把他该做的事做好。对企业忠诚,他就会忠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与同事真诚合作,同时因为融入了团体的力量,人生会变得更加充实,事业会变得更有成就感,工作就会成为一种享受。忠诚无论是从其产生的内在动机还是行为结果来看,它能自发地引导自我发展与社会贡献的协调统一,从而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

    忠诚是在人格层面上使自我和社会共同获益的品性,尽管它既不是法律也不是道德规范,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取向和对社会的贡献值。就个人而言,忠诚是人的品格中最为重要的素养。一个人若具有了忠诚的品性,必然会在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具备真诚、善良等优良品格,也会被大家评价为可以依赖的人。忠诚品性是一个可以有着良好美誉度的品牌,有了忠诚的美誉,个人发展的空间将是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

    因而,忠诚品性是一个人成功最为重要的资本,它会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忠诚度决定着事业的高度。如果你拥有了忠诚品性,你就会有足够的耐心和韧劲面对工作的繁重和困难。相反,如果你缺乏忠诚的品性,那你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失去了成就事业的支撑点。对于企望事业成功的人来说,忠诚品性永远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修炼:

    1.你在你所属的团体中是否能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如果不能,那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自己工作技能的低弱还是因为为人品性上的欠缺?认清这些原因,将有助于你找到改进自己的途径。

    2.你是否认为卓越需要由敬业造就?自己的敬业精神够强吗?你是否已经因敬业而获得了某种好处?敬业让你体会到进步的成果了吗?

    3.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学历、知识和才干趋于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你是否认为忠诚已经成为一个人职场上的立足之本?

    4.为什么忠诚是人类社会最为一致赞赏的美德?

    5.在你经历过的工作单位中,你是否有着忠诚的美誉?这种美誉是否使你从事的工作与你追求的人生目标越来越近?

    6.无论何时,忠诚都应该是我们的固有意识。因为,人生的进步是一点一滴取得的,而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忠诚这个伟大的精神动力。

    四、忠诚是挽救失败的内在动力

    失败、挫折、困境、错误、失误,是人生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遭遇,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它。

    过于自负的人可能永远把失败归于客观原因或运气不好,从不在自己身上查找原因;自卑的人可能将它看成自己的宿命,从而丧失了努力的勇气;没有正确信念的人可能只把它当成一次偶然事件,还会继续漫无目标地去碰运气;缺乏忠诚的人可能把它看作是应该放弃某件事的警示,而改弦易辙放弃原先的目标。而具有忠诚品性的人则会把失败、挫折、困境、错误当作更加深入准确了解事物的机会,并从中查找其原因,纠正自己的失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加努力而有效地向目标迈进。

    很多时候,具有忠诚品性的人把失败看成一种幸运,或把它当成自己的宝贵财富。它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我们,当我们人生走了弯路的时候,我们需要换个途径;如果我们选错了工作,或是跟错了领导,丧失了我们更大的发展机会,那我们就必须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正途;如果我们由于坚持真理而受到打击,遭受挫折,那我们就必须提高斗争的技巧;如果我们因主观能力不够而使某件事情中途夭折,那我们就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能够更有效地工作;如果我们的信念与客观实际有偏差,导致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屡遭挫折,那我们就应重新检讨自己,确立与客观实际相符的正确信念……

    要相信,人的一生是充满试验和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从来没有犯过错误,那么他的一生必定也是毫无成就的。失败和错误对于我们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宝贵的经验。有时一个微小的错误或失败,往往能使我们避免更大的错误和失败。而那些不敢承认自己犯过错误的人,也就失去了从错误中学习宝贵经验的机会,以后他还会犯同样的甚至更大的错误。这样的人最终只会坐在原地,哀叹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

    一个人可以犯错误,只要他不为自己的错误寻找托辞以回避责任,那么他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托辞容易使人养成不好的习惯,是一种使人丧失忠诚的危险举措。一个人工作可能做的不十分出色,但只要他不为自己找各种托辞以掩饰自己的失误,那他总是会尽力往好的方面去努力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马尔茨博士,通过一系列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出了自动成功的理念。即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某种自动成功的机制——它是一种极为复杂、能自动追求目标的机制。通过反馈和存储信息,它能面朝某个靶子或目标自动前进,在必要时还能矫正自己的路线。这种心理上的自动成功机制体现为人在实际行动时,恰好表现出了忠诚品性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过程。而失败和错误,不过是为了迈向成功而必须具有的信息反馈。

    发掘失败、错误中能使自己进步的积极因素,是忠诚品性的本能要求。因为这是对自我信念的补充和修正,是对自我责任的确认和完成。失败可以使人进步,可以使人打破旧的记录,体验到胜利和成功的荣耀,鞭策自己发奋做更难的工作,树立坚定的自信心,这些都可以使一个人养成一种有利于成功的习惯,并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可以扩展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会让人满怀兴趣地去从事那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往往正是这种工作可以成就辉煌的事业,这正是忠诚品性带给我们的回报。

    修炼:

    1.回忆自己曾有的失败和犯过的错误,分析其原因。

    2.找出自己过去比较严重的错误,分析其中可能包含的积极意义。

    3.在曾有的失败或错误之后,自己是否获得了进步?这些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4.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分析自己最有可能犯错误的地方,拟定有效避免错误的措施或方法。

    5.分析是什么力量使自己走出失败和改正错误的,这种力量是否来源于自己的固有习惯?

    五、快乐提示

    1.幸运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它是人因具有忠诚品性而将偶然转化为对自己有所裨益的能力。不要因为碰到不幸便丧失勇气,如果拥有忠诚的品性,所有的不幸都可能蕴藏着好运。

    2.不要因为你的才能高人一筹或很多方面比周围的人都优秀就目中无人,你要把自己的天赋变成实际的价值,永远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协作。

    3.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那样会让你工作时非常容易专心专意。

    4.即使是你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要慢慢用心去做,你也会把它变成一件有趣的事。任何工作你下功夫越多,所了解的也会越多,也就容易对它专心和产生兴趣。

    5.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指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而个人品牌就是个人在工作中显现出的独特价值。因而一个人价值大小,会直接体现在个人品牌上面。个人品牌包括很多构成要素,其中个人技能是基础,而忠诚则是个人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

    6.就忠诚的本质而言,它不是对某人某事的忠心,而是一种对人生负责的态度。忠诚不仅会表现在你在企业供职期间对企业利益的自觉维护,也表现在当你离开原来的企业时,对原来的企业不构成伤害。这是一个具有忠诚品性的人对良知的坚守,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负责。

    7.职场中,我们会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但作为一名优秀员工,我们应时刻牢记着自己是企业的一员,时刻忠诚于自己的企业。因为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人才之间的较量已经从单纯的能力较量延伸到了品德方面的较量。所有的品德中,忠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8.如果曾经遭遇过失败,那就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且应该知道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避免同样的失败,从而获得成功。

    9.以夸夸其谈的方式掩饰自己的失败或错误,这是愚蠢的行为,如果仅靠夸夸其谈而不是认真总结失败中的经验教训,那么你就不能从失败中学到任何东西,而且还会遭遇更多的失败。

    10.有时失败的原因常常是因为过分执着于自己的见解,相信自己的学识,而不肯依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解决问题时,已往的见解与学识固然非常重要,但不可过于固执。要时刻想到在当下的情况下有了哪些变化的情况,然后再做新的判断,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11.积极、勤奋、善良、忠厚、博爱、坚忍、幽默等等都是优良的品性,但缺乏忠诚,这些品性就会成为摆设而无实际的价值。因为,它们无法找到和保持可以施以作为的对象。

    12.人的行为要有一致性和持续性才可能使人生价值得以实现,而忠诚品性是保有行为的一致性和持续性的唯一的精神力量。

    第三节忠诚的修炼

    忠诚的品性不是生而就有的,也不是明确了忠诚的重要性就可以具备的,而且,在现实中,忠诚品性的保有还会遭遇众多的阻碍和诱惑。因此,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如何磨砺和确立我们的忠诚品性?如何保持我们的忠诚品性?如何使我们的忠诚品性不断得到加强?如何把忠诚品性付诸切实的行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给予明确回答的问题。

    一、在工作中磨练忠诚品性

    正如人的价值观是在社会活动中不断积累、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形成过程一样,忠诚品性的修炼也非一蹴而就的,它要通过我们在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不断完善我们的信念,不断磨砺我们的品行,才能够逐步建立,循序完善,持续提升的。忠诚品性的确立过程主要是在工作中的磨练过程,因为工作占据了我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工作使我们面临着最为复杂的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工作是我们创造业绩和成就的唯一通途。因而忠诚品性的修炼也要求我们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加以注意,时时刻刻予以留心,点点滴滴坚守践行,最终才可使你具备忠诚品性。

    敬业是磨练忠诚品性的起点。敬业可以使我们确信自我的价值,坚守自己的责任,完善正确的信念,赢得团队的赞同,获得发展的机会。当然,敬业还可以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开拓更广阔的道路。更重要的是,敬业使忠诚有了可追寻的目标,为忠诚品性的确立打下了牢固的基石。

    满怀热忱地投入工作是确立忠诚品性应有的心态。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奖赏,你必须拥有过去最伟大的开拓者所拥有的将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东西的献身热情,以此来发展和销售自己的才能。”对个人而言,热情是一种高尚可贵的品质,如果你失去了热情,那你永远也没有精神和力量在职场中立足发展。凭借热情,你可以挖掘自身的所有潜力,发展出坚强的个性;借助热情,你可以感染周围的同事,让他们理解你,支持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借助热情你可以得到领导的提拔和重用,赢得宝贵的发展机会。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去工作时,上班就不再是种苦差,工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这有助于坚定我们对忠诚的信仰。

    认真做好在职的每一天是我们确立忠诚品性的基本途径。我们大多数的人,每一天都在工作,但并不是每天都能干好,可能是有时好,有时不好。如果你每天都能干好,对自我和对事业的忠诚就会每天都得到巩固,每天都得到升华。只有踏踏实实,充分利用自己在工作岗位的每一天,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兢兢业业才能获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是忠诚品性所要求的必有目标。

    在工作中比别人多做一点点,体现的是一种高度的敬业态度,展现的是挑战自我的勇气,弘扬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对时间资源的利用、价值实现都得到了多于他人的加强,这会升华我们的忠诚信念,锻炼我们的忠诚品性。

    总之,工作是人天生的责任,也是人生的权利和荣耀,这是文明社会赋予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懒于工作,不认真工作的人当然无法体会到工作的快乐,也得不到人生的成就和快乐。因为懒于工作的人往往没有生活的目标,既缺乏对自我的忠诚,更没有对事业的忠诚,也许他们还生而具有过人的才能,但因不懂得追求工作的意义而彻底丧失了自我。而能把工作当成不可推卸的责任来完成,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从中感受到它的价值。在你完成工作的同时,也会发现忠诚品性正在壮大并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喜悦。

    因而忠诚自我、忠诚事业的人会把工作看成是神圣的、必须的,并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以提升、完善自己的忠诚品性。

    修炼:

    1.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但按一般的工作标准完成任务,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在完成工作的质量、方法、效率上都有所提高,就是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它可以充分展示和发展你的能力。

    2.具有顽强的品格。因为工作对我们的人生来讲是如此神圣,所以我们必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顽强坚持。这种顽强的精神会使你创造出惊人的成就。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往往都会在我们的顽强坚持下取得非凡的成功。

    3.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意味着需要不断学习。正如辍学的孩子容易出现问题一样,不再学习的人很容易在职业上碰到麻烦。优秀的职场从业者始终在不断地提高自己,他们观察、倾听、学习别人的经验,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

    4.富有创新精神。要坚持自己的决心,不断提醒自己要创新,这种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使你的思想、工作和自我完善过程不断持续下去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时刻注意修正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继续努力顽强地坚持下去。毕竟每一次创新的过程都是自己又一次进步的开始。

    5.保持谦虚的态度。在你的任何努力中,一定要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尽管自己比别人多做出了贡献。对成功的事情所涉及到的人,要正视他们的贡献。属于自己的功劳不必客气,但需要与他人分享。

    6.要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现实生活中,我们控制不了社会环境,也控制不了他人,但幸运的是,自己的态度我们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在事业上的成就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态度,而不是能力。因为人是靠品性造就自己的,只有那些能够控制自己态度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7.控制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实际上体现着我们对工作成果的追求方向。而对工作成果的追求,要求我们对价值观、责任心、忠诚度等多方面有着正向的渴望。控制我们的态度,实际上也就是控制我们的品性。

    二、培养诚实守信、正直坦率的品德

    要培养忠诚的品性,诚实守信、正直坦率是我们必备的品德要素,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是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

    真诚待人,做事守信;正直坦率,坚持真理,这是具有忠诚品性的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只有具备了这种品德的人,才会对别人敞开心扉,使人们了解你、接纳你、帮助你、支持你,使你的事业获得成功,使你受到众人的尊重和信任。

    完善的人格魅力,其基本点就是真诚。而真诚待人、恪守信义、正直坦率是赢得人心,产生吸引力的必要前提。待人真诚一点,守信一点,能够更多地获得他人的信赖、理解,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合作,由此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机遇。

    为人离开了真诚,则无友谊可言;处世离开了正直,则无朋友可信。一个人真诚的心声,才能唤起众多真诚的人的共鸣;一个人正直的行为,才会得到众人和团队的支持。我们应养成真诚待人和正直处世的习惯,这样心灵才能美好而快乐,才会在事业上获得他人的帮助,实现人生价值的路途才会通行无阻。

    修炼: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要保有忠诚,做到诚实正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有意识地误导或说假话。

    2.不要采取骑墙态度。

    3.不要不守信用,自食其言。

    4.不要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

    5.把难办的问题摆在桌面上。

    6.时刻记住:不诚实是要付出代价的。

    7.要诚实,表里如一。

    8.准确、干脆、果敢地行动,喋喋不休地解释会带来麻烦。

    9.要学会对别人的误解给予谅解。

    10.要认识到,一个人的诚实会衬托出另一个人的不诚实。

    11.要记住,你不信任他人,往往也会使人家不信任你。

    12.要想得到知己,首先得敞开自己的心扉。

    13.不要浮夸。保持对现实的密切接触,避免偏听偏信。

    14.要记住,不管你多么周密地掩盖真相,总会被别人揭露的,那样会使你面临尴尬。

    15.坦荡无私,光明正大。要学会对工作上的缺点和错误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建议。

    三、在批评中学会完善自我

    来自他人的批评,是对我们思想或者行为的一种直接的否定,无论这种批评正确与否,它都考验着我们的忠诚。

    也许是我们的行为仅仅触及到了少数人的利益,但也会遭受到强烈的反对声音,甚至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将考验我们对真理的坚持;也许是我们的想法只是顾及到了自己而忽略了他人的感觉,也会招致众人的批评,这时将考验我们能够修正自己的错误,检查自己平等待人的态度;或许是由于某种误解,我们也可能受到不恰当的批评;或许仅仅是因为某些人的偏见、守旧,也会让我们面临谴责;或许仅仅因为一时的不慎,或许仅仅是一句不合时宜的言辞……总之,在我们实现自我的过程中,随时可能遇到批评的声音。尽管批评会让我们不快,甚至难以接受,但忠诚品性要求我们面对批评时必须及时反省,检讨我们忠诚品性尚不完善的地方,从而使我们逐渐走上完美。

    其实,人生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批评同失败、挫折一样,是我们成长不可缺少的修正力量。

    面对批评,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即使批评我们的是我们的仇敌,或是想通过侮辱我们来掩饰其自身弱点的人,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不管他们的动机是什么,我们总是可以用他们的批评来指导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从批评中所包含的真理来说,有时候,敌人的批评恐怕要比朋友的批评更可贵。如果你因为他的批评而显得垂头丧气,那么则是你帮助他,让他的阴谋得逞了。批评我们以及和我们做对的人,有很多是一些不太喜欢我们的人,也有可能是因为种种原因想伤害我们的人。所以,应该心知肚明,仇人是不可能喜欢我们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去理会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够聪明的话,就要学会利用这种批评对自己进行改进,这又何尝不算是一件很合算的事呢?

    批评来了你迎头面对,它反而会被你克服。我们之所以害怕批评,是因为批评的往往是事实,越真实我们会越心虚,越想逃避。但如果你真的害怕批评,你越是想逃避它,它越会对你穷追不舍,如影随形,而且对你的伤害会越来越大。

    面对批评,不要以牙还牙。因为即使别人真的有你所还击的错误或缺点,也不能取消你自身的错误或缺点。反而会让那些善意帮助你的朋友不敢再指出你身上存在的弱点,对你,他们只好去称赞。实在找不出称赞的地方时,他们只有选择默不做声。

    如果总是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别人,认为别人的批评是在有意倾轧自己,而以为自己是完美的,这样的人必定不会有什么上进心了。一个人一旦产生这种观念,在社会上便很难立足。要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且敌人的批评也往往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总是不管自己的对错,总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辩护,长此以往会慢慢养成自以为是的观念而顽固不化,这是忠诚品性所不能允许的。即使是敌人的攻击,同样也是苦口的良药,因为在这种攻击面前,我们会把自己认识得更清楚。

    严重的批评可能对你是一种打击。但是,这种打击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消极意义。对于那些不具备忠诚的品性的人来说,打击可能导致沉沦。但对具有忠诚品性的人来说,这种打击是激发斗志的良机。任何具有忠诚品性的人都不会因别人的打击而放弃自己的奋斗目标。何况,要想战胜不恰当的自满心理,经受一次沉重的打击可能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凡具有忠诚品性的人,总会明白自己不够完美。他知道自己有许多缺点,而批评是指出缺点的一种好方法,他理应对此表示欢迎。因为他清楚,自己总是需要不断改进身上的种种缺点。批评本身不值得太过关注,需要关注的是批评所指向的事实。学会利用别人的批评来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应该是忠诚的品性面对批评的本能反应。

    修炼:

    1.不要害怕批评,无论批评的正确与否,都不应该惧怕由此可能给你带来的尴尬或羞辱。如果某个批评使你恐惧,让你日夜痛苦不堪,这样你就成为了批评的俘虏,在批评中丧失掉了自己。检讨自己最害怕听到的批评,并努力找出改正的方法。

    2.不要过分注意批评的动机,要注重批评的事实。或许批评你的人动机不纯,但是他批评你的某种事实或许是正确的,如果他的批评能让你得到改进,实际上他反而是在帮你。

    3.很多人面对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第一反应就是,反过来用批评对方或他人来为自己辩护,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做法。检讨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行为。

    4.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大多是一些思想简单、智力有限的人。主动检讨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批评自己。

    5.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的批评,都是我们进步的契机,都可以帮助我们修炼忠诚的品性。

    四、改正错误与拒绝背叛

    所有批评中,最具价值的批评是自己对自己的批评,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反省,在反省中找到自己的错误或缺点,并给予应有的批评,在今后的行动中予以改正,这是忠诚品性的应有行为,也是修炼忠诚品性、体会进步快乐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要自我批评?一是为了改正错误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二是拒绝可能产生的种种背叛行为。在此,我们讲的背叛并不具有政治上的意义,它是指在忠诚品性的培养过程中和我们生活、工作的行为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与忠诚品性的要求相悖的,放弃原有的信念、目标、操行的某种想法和行为。而这种想法和行为往往又是错误的,是违背我们的初衷、违背客观真理和社会准则的。

    失败、挫折、压力和各种诱惑都可能导致背叛行为的出现。

    失败可能导致我们放弃原有的正确的信念。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正确、正当的信念都可以成功,都可以通行无阻,我们可能因为真诚而屡屡遭人欺骗,我们也可能由于坦率而屡屡得罪周围的人。许多人对这种教训的吸取不是正面的,他们搞不清真诚和坦率也是有技巧的,也是要分人分场合的,反而认为真诚、坦率只是人际交往的理想要求,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从而放弃了这种良好的品德,慢慢变得虚伪和造做,进而损害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实现自己事业目标的可能的成功。

    挫折是我们在追求实现目标时遭遇的失败。它往往会使我们怀疑目标的正确性和实现的可能性,从而放弃自己的目标。这种自我追求的背叛如果是针对暂时性的小目标而言并无大碍,但对无数小目标的背叛无疑会导致对人生大目标的游离。所以,面对挫折我们应该采取的行动不应是放弃,而应是检讨和修正。或许挫折仅仅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与我们的能力、品行和目标本身并无关系。那我们就更不应该放弃,反而应该更加努力,这样会离目标越来越近。我们日常所讲的进步就是这个意思。

    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是每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都能感受到的,而面对这种困境时,你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只要环境、工作内容和人际关系的范围相同,那么每个人都会面临相同的压力,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敏感,有些人不太敏感而已,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因此而背叛自己的初衷。所以面对压力不应该自哀自叹,萎靡不振,逃避现实,而是应该想方设法消除压力的来源和提高我们的抗压能力。此时,正确信念的修炼十分必要,如果你的信念坚定,那么抗压能力肯定就强,反之,自然就弱。

    诱惑有很多种,金钱、美女、地位、荣誉、捷径、事业的成功等等美好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诱惑,诱发我们的背叛行为。然而产生诱惑的东西没准正好是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当我们拒绝诱惑时,可能正是在拒绝我们的追求,这就会更加考验我们的忠诚品性。其实诱惑是什么?诱惑就是某种东西具备与我们的喜爱或追求相契合的因素,从而产生的对我们内心的深深的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所以,面对诱惑,我们不可能简单地说拒绝就可以的,我们拒绝的不是诱惑本身,而是由诱惑而导致的可能的背叛行为。

    那么,如何判断由诱惑而生的行为是背叛行为还是非背叛行为呢?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在你选择这种行为时,是不是仅仅考虑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或伤害了别人的利益。如果是这样,那毫无疑问,这是与忠诚品性相悖的一种行为,如果不是,那很可能是你忠诚品性的表现。就像人人都想选择工作条件更好、报酬更高、更有发展前景、更有兴趣、与自己的事业追求更近的工作一样,这种想法本身没有错,但如果你为实现这个想法而给原工作单位造成损害,甚至出卖原单位的商业机密,带走原单位的客户,那你就错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背叛行为。尽管这种行为可能为你带来一时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会逐渐让你失去别人的信任,也会逐渐消磨掉你身上可以成就事业的一切优良品德。它虽然成就了你一时的私欲,但它也必然导致你人生的失败。

    错误人人都会犯,但拒绝改正错误也是一种背叛。对一个修炼忠诚品性的人来说,拒绝改正错误就对自我信念、目标、品德和价值观的背叛,这种背叛行为的积累,会使忠诚品性和忠诚品性可能带来的一切好处消耗殆尽。

    “对于很多的事一开始时我都以为是对的,但是在试验之后,我却发现自己错了,因此,不管对于什么事我都没有一种很自信的判断,当某些事临时让我感觉不对劲时,我便会马上抛弃自己的原有观点”。这是科学家爱迪生的独白。它很好地说明了我们对待错误应有的态度。在对待客观真理的时候要绝对真诚,要有随时改变自己原有判断的勇气,这比坚持一贯性要重要得多。

    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就意味着自己现在的进步。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行为前后一致,那么,这种前后一致是来源于事实根据呢?还是仅仅为了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你为什么非要一致呢?是因为自傲吗?还是因为承认错误会感到难堪?自傲和虚荣心很容易让人坚持错误。错误总是难免的,如果总要坚持这些错误,可能仅仅是为了面子,为此你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无论怎样,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都应当以客观事实为标准,而不可顽固地永远坚持所谓的前后一致,可以坚持前后一致的只有忠诚的品性。

    打保龄球的规则是一个格子10个球,击倒一个得1分,全部击倒10个得满分时,会自动加上下两次的得分,因此,一局的满分最高有300分。如果你每次进球都是打9分,那一局最多也就得90分,而高手却能打出270分、280分甚至是300分,差距如此之大!人生也是这样,具有忠诚品性的人容易取得卓越的成就,因为忠诚是从全方位对人生的完善。

    修炼:

    1.别人的批评为什么是可贵的意见?敌人的批评和不符合事实的批评的积极意义在哪里?你把批评当作引导自己上进的向导,还是将其作为滑向失败的遁词?

    2.现实中你是否因为正直坦率遭到愚弄和得罪人?原因是什么呢?正直坦率在当今是否已经成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品行?还是我们应该准确区分行为的对象和提高谈话的技巧?

    3.当某件事情出现失误时,你是习惯寻找客观原因还是更乐于探究主观原因?写出每次自我批评后给自己带来的进步成果。

    4.自己有过什么样的背叛行为?它出现的频率有多高?自己是否有着拒绝背叛的愿望?为什么在实际行动中得不到实现?

    5.有人批评过你自以为是吗?那是因为什么事情?自己对这种批评是否进行了仔细而详尽的分析?自己怎样才能杜绝类似的批评?

    五、如何面对与邪恶行为的激烈冲突

    忠诚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尽心尽责,对所有的损害企业、国家、社会的行为做斗争也是忠诚品性应有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存在或是损公肥私,或是益小害大,或是损人利己的丑恶现象,毫无疑问,持有忠诚品性的人必将对这种现象进行无情的斗争。但当损害企业或社会利益的行为出现在少数掌握权力的人或利益小集团时,忠诚与其较量的过程将会变得复杂甚至是残酷。持有忠诚品性的人有时甚至不得不忍受残酷的打击报复,又可能被污陷成“疯子”、“神经病”、被调离工作或停职、被现有的规章制度制裁、被孤立甚至遭受人身安全的威胁。有的打击报复者还善于制造假象蒙蔽群众和上级,利用正当借口来为自己的不法行径辩护。有时这种较量还会演化成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持有忠诚品性的人不仅需要有抗击邪恶行为的勇气和胆量,还应该学会对付各种打击报复的技巧。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在真相最终大白于天下之前,谎言已经开始走下坡。”邪不压正,是忠诚的应有信念。

    修炼:

    以下的修炼题目是针对比较严重的打击报复行为所做,也许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与邪恶的斗争达不到这种严重程度,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找到几条可以为我们与各种不正当行为做斗争有用的指导。

    1.第一道防线就是在报复性行为还没有太大的进展之前清醒地认识到它。在对所有的损害集体利益的事件进行揭露和斗争前,要预见可能随之而来的报复,如果斗争的时机还未成熟,你也可以暂时放弃行动。

    2.尽可能团结较多的与自己持有同样忠诚品性的人结成联盟,这个联盟里最好有曾经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参加。

    3.把所有相关的事件和发生的日期、时间、谁对谁说了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后果等等都详细地记录并保存起来。把这些文件的复印件放到多个安全的地方保存好。

    4.一个有正义感的有见识的法律顾问是非常必要的,他会对你的责任和权利提出建议,并指引你斗争的道路。

    5.争取你的亲人或最亲密的朋友的支持,告诉他们事实真相和可能面临的严酷现实。使你在情绪低落或陷入困境时,得到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6.注意事情的议题和建议性的目标,对你何时、何地、何事要完成的任务有清醒而准确的认识。

    7.污蔑性的言辞或指责通常是报复过程的一部分,这需要严肃但不是个别地对待。要不时提醒自己,你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那种人。

    8.要认识到,通常情况下把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和解决上比专注于打击报复的行为更为明智。

    9.做好会出意外事件的心里准备。

    10.不要指望进行打击报复行为的人会突然公正起来,这种情况是很难出现的。

    11.成为打击报复对象的人会比较容易情绪化,这种情绪接着就会变成相应的言行,对问题的解决是很不利的。仔细考虑你为出席上级听证会或法庭所准备的口头或书面的所有言论。如果你的某份材料或证据尚不足以在某个“仲裁”会上解决问题,就暂时不要公开。

    12.根据事实对指控你“做错事”的说法做出反应。认清前后矛盾的现象和错误的说法。以建设性的语气发表你的观点,用事实来支持你的言论。这种活动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13.在你做准备的过程中要紧抓数据、依凭事实工作,凭借这个基础进行运作。你不用把你所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但当你所说的是可以核实或极为可信时,你就会做得更好了。为了避免浮夸和歪曲事实,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真相通常是最有利的。

    14.把你所知道的事实组织起来,以及将分散的事件联结起来,是一件必须慎重对待的事情,不同的事件陈述方法,可能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

    15.当你成为打击报复的目标时,你要有步骤地进行行政方面的补救措施和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上诉。当然在上诉时的开始阶段你会遇到偏见、嘲弄,但它们毕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

    16.知道自己在经济和感情上能承受多少,以及该在什么时候退出。健康的身体和正常的精神状态或许比证明自己无辜、得到公平对待、甚至是得到一笔现金奖励更为重要。要知道什么时候退出,需要进行客观的成本效益分析,这种分析一般会把你的主观感受、尊严感和家庭与财政上的责任考虑在内。

    17.通常在你感到“江郎才尽”的时候,对方或许也正在摇摆不定,无法重新稳定下来。然而你要记住,当出现腐败或犯罪问题时,某些实施打击报复活动的人也许会冒险做出更加残暴的事情来,这时他们所谓的风险就不仅仅是损害自己的形象或是坐牢了。

    六、正确把握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

    我们在践行忠诚品性和履行责任时,难免会遭受困难。

    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是多种多样的,在某些情况下有些事情无法得到圆满解决,我们的某些欲望也可能无法合理实现。为了摆脱这种情况对自己情感造成的伤害,我们往往会启动心理防卫机制来暂时保护自己。

    心理防卫机制有多种形式,它包括抑制、合理化、投射、反作用、置换、补偿、退化、逃避、升华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企图通过歪曲对现实的认知,来回避现实,为自己的行为和状态找到合理的借口,从而确定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抑制就是将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冲动、感情、记忆、思考等排出于意识之外,使自己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例如:丧失了对某件可怕事情的记忆,或是尽量不去回忆那些曾给自己带来痛苦的经历。在所有的防卫机制中,最主要的是抑制,它是所有防卫机制的基础。当你靠抑制无法解决问题时,人们就会同时启用其他防卫机制。

    合理化就是找出理由使自己失败的行为正当化,以获得社会的承认或自我良心的认同。例如:将自己工作失误的原因归咎于同事的不配合,就能够避免直面自己的无能,通过强调自己的被动方面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投射就是无意识地抑制自己难以认同的冲动和感情,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冲动和感情存在于他人身上而非自己身上。例如:当一个人对比自己优秀的同事有着难以抑制的嫉妒感时,就想当然地认为这种嫉妒感来自对方而不是自己。这样就不用经受良心的谴责,同时又可以借机攻击对方,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敌意。

    反作用指的是为了防止那些难以得到内心认同的欲望和感情的呈现,主体强烈地显示出与之相反的姿态。比如说对内心憎恨的人过度示好;原本吝啬的人却装作十分慷慨的样子;攻击性很强的人却采取殷勤礼貌的低姿态等等。

    置换指的是当主体的欲望和情感在原对象人身上难以表达或满足时,使用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对象来置换原对象,使欲望和感情在他们那儿得到表达或满足。例如:在荒唐的上司那里受了一肚子的气,回家便对家人发泄怒气;由于追求不到漂亮的心仪对象而对其身边的女友示爱等等。

    补偿是指放大自身优点,增强自身能力,以此来掩盖弱点和自卑感的行为。例如:那些相貌平平,不善言辞,得不到异性关注的孩子奋发学习,在社会上取得成功,都是补偿心理在起作用。

    退化说是的当主体面临困境时(如欲望得不到满足),其原本较发达的状态会退化为更加不成熟的状态。例如:原来工作拖沓而进步成为工作很努力的人,在长期得不到公司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之后,重新回到过去的状态,因为这时他们面临着无法得到周围人的关注的困境。

    逃避就是拒绝直面心灵的斗争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事实,选择一种逃避的态度以期获得心灵的一时安宁。例如:与爱人的矛盾难以调解,于是用酗酒来逃避困境;一到复习考试就想看那些尘封已久的大部头小说。这些行为都是逃避的表现。

    升华就是将那些难以表达的冲动转化为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能量。那些怀有强烈性冲动和攻击冲动的人,往往倾向于在文学、艺术、体育、新闻报道等活动中发泄这种冲动。可以说,这是升华起作用的缘故。

    所有这些心理防卫机制能够使我们面临危机时免受伤害,在我们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就是说,防卫机制是我们正常的心理反应和能力,适度地使用可以使成我们暂时回避某些失败的苦恼,摆脱痛苦的困境,并且在自我反省和总结经验中得到进步。但防卫机制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过度地使用则会使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这种情况延续得越久,人就越难回到正常的心理状态之中,严重的则会导致精神性疾患。

    那么什么是防卫机制的适度作用呢?这很难有个量化的标准。仅就忠诚品性的角度来说,任何防卫机制的过度使用都意味着对自我的背叛,在防卫机制的使用中,能够自觉地不背叛自我认同感,即可视为适度;自始至终保持忠诚品性,即是适度。因此,我们在谈论忠诚自我时,必须了解自己在什么状态下处于防卫机制中。是不是由于自我本身的缺陷导致了防卫机制经常发挥作用?并不断检讨这种机制使用的状态,及时从失败和困境中走出来,及时找回原本的自我,调整心态,修正目标,这也是忠诚的任务之一。

    修炼:

    1.分析自己最常有的心理防卫机制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自己有无心理防卫机制过当的行为?这种过当给自己都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危害?

    3.为什么忠诚品性要求心理防卫机制的适度使用?自己怎样才能保证心理防卫机制的适度使用?

    4.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努力掌控自己的心理状态。

    七、快乐提示

    1.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人才基本技能的趋同,敬业成为了个体在职场生存和发展的资本,这种行为资本不但会保本保值,还会不断增值,甚至有可能放大,使你的业绩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因为敬业的回报是无限多的社会关注与无处不在的发展机会。

    2.热情是人生伟大的精神财富,能力与它不能相比,如果你仅有能力而没有热情的注入,能力就很难得到充分发挥。热情的潜在价值也远远超过资历与权势,如果你仅有资历、权势而没有热情,那很可能就是行尸走肉的人生旅程。

    3.时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的寿命有100岁,那么我们的生命也就是3万多天,假如我们工作30年,那么我们工作的天数也就是1万天,首先,我们要用1万天去创造3万天的成功,也就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成就另外三分之二,这就注定了工作每一天的珍贵和不可浪费。其次,人生的三万天是由每一天组成的,过一天就少一天,虚度一天就等于浪费了一天的生命。因而做好在职的每一天,是一条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4.伟大是平凡积累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所有伟大都是从平凡开始的努力。也许我们每天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但如果每天都能把每件事做好,数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不平凡,这就是伟大。

    5.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需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甚至再多一点。回报可能是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6.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比别人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同事中脱颖而出。工作中坚持多做一点,哪怕是一点点,积少成多,你就会比别人学会的更多,做的更好,你就会比别人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使你有着更多的成长机会。

    7.生命的本质就是追求自我的满足感,而工作就是生命的一种状态,我们应该以快乐的心情去享受它。

    8.生活中一个人总不能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我们应当尝试着将自己的爱好与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树立起热爱人、为人服务是人生中最具价值的事的积极信念。那么无论做什么,都会乐在其中,而且会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

    9.毫无疑问,工作就意味着付出。事实上付出也有着付出的快乐,也许我们不能把握工作的收获,但我们却可以把握和享受付出的苦与乐,当把工作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时,付出就会带来快乐。而这种快乐,当然可以增加我们追求忠诚品性的兴趣。

    10.正直坦率是忠诚品性的必备要素,但正直坦率也应该是有智慧和技巧的行为。不要自诩为正直坦率而不管不顾地任意而为,正直坦率只是自己应有的品德,其中并不包含对他人的指责和要求。

    11.当别人批评你时,不要只是认为自己是被动的,是受伤害的。其实,即使是仇敌的批评,如果他指出的事实能打破你的自负,让你得到改进,那么,他的这种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帮了你一个大忙。

    12.利用别人的批评看清楚自己的行为,客观判断一下究竟是对还是错,而不要过于关注发出批评的人和动机。如果自己错了,就要知错能改;如果自己是对的,那又何必为此忐忑不安呢?

    13.尽管自我批评是使自己进步的有效手段,但当事情出现失误时,不要过度责备自己,适当的自责可以帮助我们进步,过度的自责则会破坏我们从错误中进步的能力。

    14.无论何时何地,即使是对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也不说过分自信的话,因为任何事物的时间、地点、外界因素都会变化。如果你能坚持这样的原则,那么在以后的言谈中偶尔犯了错误,也不必去把以前的话尽数收回。具有忠诚品性的人,发表意见时应该永远依据事实讲出仅属于自己的见解,这不但是一种品德,更是处理问题发表见解的技巧。

    15.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有着让你改正的机会,发掘错误中的积极意义是为了让我们少犯错误,而不是给我们原谅错误寻找理由。

    16.如果诱惑的内容不具备与我们内心的喜好相切合的因素,那就不成为诱惑了。但我们绝不可因一时的满足而伤害了自己的长远目标和他人利益,这是忠诚品性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

    17.与掌有权利的人的邪恶行为做斗争,对我们来说很可能是件残酷而又艰难的事情,当你下决心去做这样的事时,首先应该判断的是,这件事本身无论做成与否,都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进步。否则,说明你还不具备做这样的事的能力,你应该去寻找和说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去做,你可以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经验。

    18.修炼忠诚品性也是从小事做起的。不要认为自己的意志有多么坚强,在小事上可以常常放弃忠诚,而在大事上却能够保有忠诚,那只不过是你为自己的背叛行为寻找的借口而已。忠诚品性首先要求的是你不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

    19.很多人把忠诚仅仅看作是对他人的不背叛,但忠诚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正确信念的坚守。对他人的背叛是背弃对他人的应负之责,应守之诺,但它可能只是损害他人某一方面的利益。而对自我的背叛则可能导致正确信念的丧失、目标的游移、行为的荒谬、自我的沉沦、品德的低下、能力的丧失,这将损害自己的一生,并由此导致对他人和集体利益的彻底背叛。

    20.使用心理防卫机制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行为,但过多和范围过广的使用绝对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会让我们慢慢丧失掉忠诚的品性。当我们了解到我们自身有着这么多软弱之处时,我们更应该反复检讨和坚定我们的正确信念,否则,我们就会轻而易举地给自己人生的平庸找到无数可以原谅的借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