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市场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具有一定交易程序、交易规则的,经营主体以体育商品、体育服务为对象的交易体系,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体育市场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也日趋明显。加速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建立健全体育市场体系,不仅有利于为新兴的体育产业提供前景广阔的市场,而且有利于扩大消费,增加消费,并使之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二、广西体育市场发展状况
(一)广西体育市场的经营状况
供给是市场活动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企业,它的经营状况则是反映市场供给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调查法,分别对广西的南宁、桂林、梧州、北海、玉林、防城港、百色、河池、贺州等地共94个体育经营单位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的内容有企业属性、经营类别、规模、人员结构、经济效益等。
1. 体育经营企业的属性状况
2. 经营单位的经营类别
广西的体育经营单位作为企业在市场上开展体育经营服务的,主要是从事体育用品、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培训、体育场馆和体育中介服务等项目的经营活动。
可以看出,我区体育市场的经营企业主要是经营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健身娱乐业,分别占体育企业单位的42.5%和37.2%,体育部门利用现有的场馆开展市场经营也占得9.6%的份额,位居第三。而体育培训业、体育中介业和曾经红火一时的桑拿按摩业分别只占5.3%、4.2%和1.1%。
3. 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状况
4. 经营单位经营规模状况
(二)广西体育市场消费状况
1. 体育消费户人口状况
广西体育消费人口年龄结构。
为了对我区体育市场中的主要消费群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在全区的5个消费水平较高的主要城市和2个消费水平中下的地区的186户家庭共612人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的主要指标是年龄结构、人月均家庭收入、年均家庭体育消费、体育锻炼情况、对经营单位满意度、体育消费意向等。
在被调查户中,户主的职业身份有干部、教师、医生、经理、工人、个体经营者,包含各个阶层。因此,很具代表性。
2. 体育消费户的经济状况
广西体育消费户月人均收入情况。
1998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2元,人月均451元。自治区统计部门的这一数据与我们抽样调查户186户人均月收入429元的统计数字是相吻合的,依据也是可靠的。
3. 家庭体育消费状况
家庭体育消费状况是反映体育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广西家庭体育消费状况调查。
体育消费以外的参数,主要是把1998年广西人均可支配收入5412元和1997年广西统计年鉴中《城镇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和构成》统计数据作对照参数,把该统计数中含有体育消费的内容抽出,与我们这次随机抽样调查统计体育消费情况完全相符合。统计部门列举的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的衣着、娱乐和娱乐耐用消费品中,包含有较大的体育服装、器材、体育娱乐消费在内,这笔经费统计数据大约是年人均289元。而我们在随机抽样的186户居民中,人均年体育消费308元,与统计部门的数字人均误差仅9元。可见,我们的调查依据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广西体育市场的宏观调控状况
1. 宏观管理法规体系
目前,在广西体育市场的宏观管理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法规体系,只有一部地方性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市场管理条例》。其他配套的相关法规,如条例的实施办法、从业人员的任职资格、行业管理标准、执法监督人员的行为标准等,都还没有制定出来,致使体育市场缺乏完善的法规管理体系,也不利于具体的实施和操作。
2. 行政管理体系
目前,在广西体育市场的行政管理上,自治区设立了体育经济处,具体负责对全区体育市场的宏观管理。全区9个市5个地区体育行政部门分别设立了体育市场管理科(有的称体育产业管理科)或在群体科中增加体育市场的管理职能。而在县一级,大多数将体育市场的管理职能归入群体部门。从管理体系上来看,广西基本上从自治区到县一级对体育市场管理形成了一个不十分健全的组织体系。
3. 相关的中介组织
体育中介组织是体育市场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具有连结政府体育市场管理部门、产业经营单位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又是体育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体育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中介组织。但是,目前广西体育市场的中介组织机构还相当薄弱,层次也比较低。
三、对广西体育市场现状的分析
(一)广西体育产业经营结构分析
目前,广西体育产业企业约3000个,从我们随机抽样的94户情况来看,个体户比例最大,占57.4%,而国营、集体和体育系统只分别占8.5%、14.9%和10.6%。个体经营所占市场份额大,说明我区体育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体育产业的经营以国营、集体和体育系统为主。现在,大量的体育个体经营者进入了体育市场参与经营竞争,一方面,大幅度增加了体育市场的经营单位,为体育市场增添了活力和扩大了体育市场在整个社会商品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从经营类别去分析,我区体育市场的经营种类中经营体育服装、体育器材的商家最多,共有40户,占被调查经营单位的42.5%;其次是经营体育健身娱乐,有35户,占37.2%。如果把体育部门经营的体育场馆出租纳入体育健身娱乐类,那么,体育健身娱乐类的经营单位可达46.8%。而体育技术培训和体育中介等服务性体育行业只分别占5.3%和4.2%。
(二)广西体育市场经营效益状况分析
1998年至今,是我国消费的低潮时期,在整个消费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体育市场的经营单位经营效益也不甚理想。我们对经营单位1998年5月至1999年5月的经营效益调查中,无一户感到经营满意的。感到经营效益一般满意的有46户,占被调查户总数的48.9%;感到很难维持经营的31户,占32%;而亏损单位17户,占18%。在这些经营单位中,年纳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只有1户;年纳税额在1万元至10万元的有22户,占23.4%;年纳税额在1万元以下的71户,占75.5%。而这些单位的利润也基本与纳税额相似。年税后利润在10万元以上的仅有1户;年税后利润在1万元至10万元的21户,占22.3%;年税后利润在1万元以下的有55户,占58.5%;亏损单位17户,占18%。94户体育经营单位年纳税额约200万元,如按我区体育产业单位3000户计算,全区体育产业向国家年纳税额约6400万元,年营业额约在11亿元以上。如加上体育生产厂家、体育彩票、体育房地产和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体育产业的产值会更大。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广西体育市场经营单位由于规模小,投资少,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低,个体户多,其营业额、纳税和利润相对较低。
(三)广西体育市场消费状况分析
在随机抽样调查中,我区体育市场年人均消费308元,按照广西199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412元计算,体育消费支出占收入的5.34%。按照广西区统计局1998统计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和构成》中含体育消费支出的3.18%作参数,1998年我区的体育消费是5.34%,增长了2.16%,其增长速度是很快的。由于统计部门没有对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做专门的统计,其参照数还不够准确说明体育消费的状况。但是,体育消费在不断地增长,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我区体育消费占人均收入的5.34%来分析,体育消费将是扩大内需、拉动市场消费的一个新增长点。
(四)体育消费前景分析
被调查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59.6%。体育消费主要的消费是体育服装器材和健身娱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按参加人数多少排序)依次是羽毛球、跑步、足球、篮球、乒乓球、健身操。老少适宜的羽毛球运动在广西城乡最受欢迎。从而使羽毛球运动用品在广西也就成为热门的畅销品,销售量一直高居其他运动用品之首。在我们的调查户中,羽毛球运动用品拥有量也名列其他运动器材之首。在体育消费前景调查中,体育消费户今后投资的意向排名前六位依次是健身器、乒乓球器材、羽毛球拍、钓鱼渔具、足球、篮球。这些信息为商家提供了市场消费依据,也为体育市场管理提供了导向信息。
体育消费户对体育市场经营服务态度、产品质量、销售价格以及管理问题,186个调查户中135户提出了意见,认为体育商品价格与质量相符的有35户,占25.92%;认为体育产品价格高、质量低的有86户,占63.7%;认为体育产品价廉物美的有14户,占10.37%。对体育市场的管理方面,普遍认为体育市场函待加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这些意见,也是我们应该及早解决的体育市场问题。
(五)体育市场管理状况分析
由于广西体育市场起步较晚,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够健全。近年来,全区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对体育市场的管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市场管理条例》,自治区体育总局和各地、市体育局也成立了体育市场的管理机构,举办了体育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班,对经营体育产业的单位实行审批并发给《体育经营许可证》,进行执法检查等管理手段。为建立和维护体育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体育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如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还末得到充分的发挥,体育市场法规体系不健全,市场经营管理不规范。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阻碍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广西体育市场的管理对策建议
我区体育市场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市场,要形成良好的市场发育,使其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增长点,就必须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督。根据广西体育市场的状况,提出如下管理对策。
(一)建立和健全体育市场管理体系
市场秩序对任何一个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十分重要。体育市场秩序的建立与维护有赖于良好的市场管理。因而,建立体育市场的管理体系已成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市均成立了体育市场的管理机构,近一半的省、自治区、市在体育市场管理方面有了地方立法。广西于1993年组建成立了政策法规处,并于1998年成立了体育市场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对体育市场的管理工作,现归体育经济处负责。各地、市体育管理部门也相继成立体育市场管理机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广西的体育市场管理组织在组织机构、宏观与微观管理职能、队伍人员素质、执法监督水平等方面,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和体育市场管理任务的需要。要实现体育市场管理的工作职能,就必须加强体育市场管理机构的建立和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市场管理队伍。
为了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规范,我们设计了广西体育局体育市场管理系统的机构、职能图。
(二)加强对体育经营活动的行业管理
体育市场是一个较特殊的专业市场,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经营条件要求较高,必须有具备相当素质和专业合格证书的人员,具备相当安全条件和设施的场所,才能从事体育经营活动。体育市场管理就是要明确各级体育市场管理部门和体育组织在市场管理的职能分工,制定有关从业标准和执法监督,以保证体育市场管理分工职责明确,管理行为规范有序,维护体育经营者和体育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权益,使体育市场健康地发育成长。
为了使体育市场经营管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根据体育市场运行机制及构成因素,按照决策、实施的管理分类过程,我们将体育事业划分为福利型、事业型和经营型三种,并构成其管理职责体系。
(三)制定体育市场的管理法规
政策法规是体育市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律和法规管理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稳定性和强制性。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奋斗目标。体育市场管理也必须以实现法治为目标。但是,广西体育市场离实现法治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除了《体育法》和《广西体育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外,没有其他体育专业的法规作为行政监督依据,也没有哪一级体育管理部门制定出体育经营的从业条件和行业标准。因此,加快制定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办法、从业条件和行业标准,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四)加强对体育经营者的培训
体育经营者是体育市场的主体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能否向广大体育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价格合理、服务优质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基本上取决于体育经营者的政治文化素质、业务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因此,体育市场管理部门有责任对体育经营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从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企业管理、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引导,端正经营思想,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搞好体育经营活动。
(五)建立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经济统计数据
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迅速发展,体育消费的不断扩大,使体育产业成为了一个朝阳产业,也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对于体育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体育市场在整个社会主义大市场的占有份额、体育消费占社会消费和家庭消费的比例等,都必须有准确、系统的统计数字,才能说明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在国民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因此,要争取把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纳入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这也是为我们加强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管理提供信息依据,更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原载于《体育科技》,2001年第4期,与广西体育局李志明合作完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