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沙特阿拉伯-古老的文明与风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随着石油美元滚滚而来,沙特阿拉伯确实成为了幸福的沙漠,而幸福的沙漠外的人们为追求幸福也纷至沓来。很多人都在质疑,为何最早的文明恰在这里出现?为何恰恰是阿拉伯人在这人间绝域谱写出了浪漫的乐章?一座座古老的圣城,承载着沙特人固有的生活方式。

    而节日也是在“沉闷”的宗教气氛中举办。真主赋予的力量与智慧使这个民族这般与众不同,如今“天方夜谭”式的沙特生活已成为现实,但令人心乱神迷的文化还在继续发展。

    第一节沙特的游览胜地

    踏足沙特,游览一座座石头城,搜寻千年文化足迹,麦加的禁寺、麦地那的克尔白天房牵动着千千万伊斯兰教穆斯林膜拜的心。

    1.石头城

    在沙特中部乌拉镇南20千米处的浩瀚沙漠中,有一座利用山体开凿而成的石头城,是阿拉伯半岛上最着名的古迹,建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

    公元前150年纳巴提阿人占领乌拉地区后,与早期的萨姆德人共同打造了这座石头城。大约公元75年,石头城的建设突然停止。遥想当年,这里曾经绿草如茵,树木成林,水源丰沛,遍地羊群,是中东沙海中一处罕见的绿洲,还是连接圣城麦地那与塔布克的重要枢纽。然而,人们不免疑问:2000多年前的中东游牧部落既无利器,又无炸药,靠什么工具在坚硬的山体上完成了这样宏大的工程?为何工程尚未完工却戛然而止?为何突然人去山空,它的居民们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些不解之谜,正如古埃及金字塔的悬疑一样在拷问历史。

    石头城在山中凿洞,洞中凿穴,墓穴和山体融为一体。虽然历经千年风沙侵蚀,至今然仍保留下100多座建筑,这些建筑以墓穴为主,也有起居住所等。

    石头城分为三部分:起居部分、祭祀部分和葬穴部分。石头城东部主要是祭祀区域,同时也是生活区域,据说大部分已埋入黄沙。石头城的山体墓穴群毫无疑问是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历史遗址,也最容易辨认的。目前该地还留存100余座山体墓穴,有群体性结构,也有单体性建筑。其中34座山体墓穴有题名;31座标有精确年代。

    石头城工程浩大,规模惊人,并且墓穴入口的工艺相当讲究。几乎所有墓穴入口都精心雕刻有花瓶、蟒蛇、雄鹰、狮身羊头物、太阳轮盘和玫瑰花结,排列有序,让人浮想联翩。

    走进一个个墓穴,可看出墓室大小不一,结构也有差别。据介绍,墓穴主人的财富越多或者社会地位越高,墓室就越大。有的仅为陋室一间,陈设简朴;有的内设水槽,凿有神龛,采光通风,工艺十分考究。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千百年来,石头城虽然没有雨淋之忧,但是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对他的损坏则是显而易见的。

    近些年新列在洞穴前用大理石刻写的说明牌,嵌刻在字里的黑漆已经多为风沙打尽。

    2.禁寺

    沙特大清真寺,也称“禁寺”,坐落在圣城麦加,这是所有穆斯林教徒膜拜的方向,也是世界各国穆斯林去麦加朝觐礼拜的主要圣地。

    据《古兰经》经文记载,在大清真寺内禁止凶杀、抢劫、械斗,因此被称为“禁寺”。禁寺的修建规模宏伟,经过几个世纪以来的扩建和修葺,特别是沙特时代的扩建,总面积由3万平方米扩大到16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30万穆斯林作礼拜。从围墙到楼梯台阶以及整个地面都用洁白的大理石铺砌,骄阳之下光彩夺目,气势磅礴。

    大清真寺中有雕刻精美的25道大门和7座高达92米的尖塔,24米高的围墙将门和尖塔相连接。寺中广场中央稍南是黑色的圣殿克尔白,即天房——真主的房子,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来自全世界的穆斯林到麦加朝觐时,皆要围着天房游转。相传这座方形克尔白圣殿是由阿拉伯人的先祖、六大使者之一的易卜拉欣所建。

    易卜拉欣是伊斯兰教中传说的人物,被称为“安拉的至交”。传说,当时易卜拉欣的父亲及其族人皆崇拜偶像,为让他们转而信仰真主安拉,易卜拉欣请求真主显示使尸骨腐烂之物复活的神昭。真主让易卜拉欣捉来四只鸟,将它们一一肢解,然后分别放到四座山峰上去。真主要易卜拉欣大声呼唤,他大喊了几声,飞鸟的各部分便自动聚集起来恢复原形,鸟儿又在蓝天上展翅飞翔了。人们见了这一幕心里虽受到震动,可回到家里,却仍然供奉着偶像。易卜拉欣很着急,就跑到神庙里把那些玉雕、木刻、泥塑的偶像全部打翻捣烂。族人都气得发狂,于是把他捉起来,用粗绳将他全身上下捆得严严实实,然后在广场燃起一堆熊熊大火,把易卜拉欣扔进火里,让他接受最严厉的惩罚。大火一下子就把绳索烧断了,而易卜拉欣却毫发未损,他从火堆里跳出来,继续宣扬着伊斯兰教的教义。人们都惊讶不已,终于跟随易卜拉欣,虔诚地诵读《古兰经》,信奉起真主安拉。

    3.克尔白天房

    在阿拉伯语中克尔白被译为“方形房屋”,专指“安拉的房屋”。其主体坐落在圣城麦加禁寺中央的立方体高大石殿,是始建于公元前18世纪的宗教建筑物,是世界穆斯林朝拜的正方向,因此又称为“天房”。

    据伊斯兰教传说,克尔白由人祖阿丹依天上原型而建造,几代后麦加山洪泛滥,克尔白遭毁,先知易卜拉欣和其子伊斯玛仪又重建了克尔白(据《古兰经》),并由伊斯玛仪担任掌管克尔白的圣职。伊斯玛仪遵行易卜拉欣正教。后在其子纳比特掌管时,实权落在其舅所属的朱尔洪部落手中。

    公元3世纪时,由也门胡扎尔部落夺取了克尔白掌管权。到阿慕尔·本·鲁哈伊时,放弃了易卜拉欣的正教,在克尔白殿内竖起多座偶像,克尔白于是成为多神信仰的中心达3个世纪之久。后来各部落争夺克尔白的掌管权,约440年古莱什部落首领库塞伊·本·基拉卜夺得了克尔白的掌管权。

    623年,穆罕默德奉真主启示,改定克尔白为礼拜朝向,628年宣布了朝觐克尔白是伊斯兰教的天命。630年穆罕默德光复麦加后,清除了克尔白石殿内外360尊偶像,克尔白天房遂成为穆斯林朝拜的中心。

    克尔白作为伊斯兰教正式朝觐圣地,则是在先知穆罕默德创传伊斯兰教之后。

    据记载,684年,伍麦叶王朝哈里发耶济德·本·穆阿维叶派兵攻打阿卜杜拉·本·祖拜尔起义时,克尔白又遭战火毁坏。之后,伊本·祖拜尔重建克尔白,增加高度,增竖立柱,安装两道门,用细工镶嵌。

    692年,哈里发伊本·麦尔旺派哈贾吉率兵打败伊本·祖拜尔后,哈贾吉按照哈里发之命,重修克尔白,修复了两个角,并且在殿内两侧置两块雪花石浮雕。1630年,山洪冲毁禁寺与克尔白。1662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四世对其进行了重建。

    克尔白是一座南北长12米,东西宽10.10米,高15米,用灰褐色硬石砌成的立方体建筑。垫在底部的基石是一块高25厘米的雪花石,四周墙基采用大理石材料。东墙高11.85米,南墙高10.25米,西墙高12.25米,北墙高12.25米。

    克尔白殿内用三根沉香大木柱支撑着房顶,梁上有许多小方格,书写着“安拉至大”。殿内有许多挂灯与题词,天花板与四壁挂着玫瑰色丝绸帷幕,地面全部用大理石铺成。克尔白里面对着门的地方是先知祈祷的地方;殿后有一用上等木料制成的梯子,外包银叶,梯子可登上克尔白房顶。

    东墙离地2米处有一道新换的金门。克尔白金门高3.2米,宽2米,厚50公分,中间为木骨架,两边黏合一层纯金板。金门里边还有一道工艺相似的金门,名为“讨白门”。门装饰有图案和美术字体的《古兰经》经文。金门右边白圈内书写着“安拉”的尊名,左边白圈内书写着“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克尔白外部罩着每年更换的黑色锦缎幔帐罩,金线绣着《古兰经》经文。罩覆天房的幔帐始自阿拉伯也门希木叶尔王国国王土伯尔。

    伊斯兰教兴起后,依照传统习惯也用幔帐覆盖,并每年更换一次。

    埃及每年从开罗用专门的“迈哈米勒”(即驼轿车)将幔帐运到麦加。

    每年运送幔帐的“迈哈米勒”起程及抵达时,都举行庆典仪式。瓦哈比派在麦加兴起后,伊本·沙特将“迈哈米勒”当做异端废止。克尔白的四角根据各自所处方向,分别称为伊拉克角(东北角)、叙利亚角(西北角)、也门角(西南角)、黑色角(东南角,因黑石而得名)。

    4.其他文明胜地

    迪拉古董集市是一个十分有氛围的市集,出售各种各样的老铜和黄铜制品。其中包括银匕首、镀银的贝都因珠宝和服饰。

    在通往市集的主要通道上,总是散发着沉香木的乳香与药树的芳香。

    “香水是属于阿拉伯的”,这并不只是一种故弄玄虚的香水传说,而是这一神秘之地微妙氛围的真实描绘。

    阿拉伯人世代奉行着亘续不断的焚烧熏香的习俗。檀香木香水还代表着主人对远道而来的宾客衷心的欢迎,尤其是女宾光临或出行之际,皆会在香味燃放器前稍稍伫立,用罩在衣服外层的斗篷轻轻撩拨烟雾,使香气遍布全身。

    在集市上还可以看到很多名贵的阿拉伯银铜制品。这些银或铜的制品样式有很多,包括阿拉伯样式的匕首、中东样式的茶壶、波斯风情的刀剑等,且上面镶嵌了绚丽夺目的宝石,看起来非常高贵及典雅。

    第二节沙特风俗习惯拾零。

    随着社会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交流,阿拉伯人民的传统习俗也随着演变,他们的审美观、穿戴、居住既蕴涵着传统色彩又带有朝代气息。沙特作为世界穆斯林的发源地,对所有穆斯林国家的人来讲,有着一层神秘色彩,特别是独特的文化和严格的宗教,让许多人不敢贸然进入这个地区,因为这里的穆斯林有着特别的生活方式及独一无二的文化风俗。

    1.吃泡漠,喝哈尔瓦

    和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食不厌精”的原则比较,阿拉伯的饮食相对就粗线条多了。沙特人的烹饪方法很单一,不是烤就是炸,最多就是煮炖,要么索性就是生吃。这样简单的饮食或许与阿拉伯人生息和劳作的自然环境的恶劣有关,与沙特人豪迈旷达的性格相似。大漠、戈壁、骄阳、风沙、酷暑、干旱……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孜孜于饮食上的讲究,粗犷奔放的性格也使得他们在生活上不拘小节。

    沙特人每日习惯两餐。早餐主要是弗瓦勒(一种高梁糊)蘸奶油,晚餐为正餐,通常吃烙饼,食用时抹上奶油、蜂蜜等,这是沙特阿拉伯人最爱吃的主食。

    泡漠也是他们常吃的主食,即将高梁面饼用手掰碎,浇上鲜牛奶或者再加上奶油、糖,一起进食。

    阿拉伯人喜欢吃牛、羊、鸡、鱼肉等。其中名贵的菜肴有油炸鸽子、烘鱼、烤全羊等。烤全羊是把宰一只肥嫩的羔羊,去掉头、蹄,掏空内脏后塞满大米和葡萄干、杏仁、橄榄、松子等干果以及调料,放在火上烘烤到熟,外焦内嫩,美味可口。

    烤羊肉串和切片烤肉,谐音译为“烤爸爸”和“想我了吗”,乍一听令人不禁莞尔。“烤爸爸”选料多是羊腿和背脊上的瘦肉,烤前将肉切成拇指见方的块状,再加入胡椒、精盐、姜葱、大料和橄榄油等调料,然后串在长约1米的铁钎上,放入专门的烤炉中烤制,待肉色变得黄脆,出炉即食。

    “想我了吗”原本是一种土耳其烤肉,因广受阿拉伯人的青睐,于是盛行于阿拉伯各国。通常在临街的餐馆外竖立着一个烤肉架,架子上重重叠叠地串着一坨坨肉,有鸡肉,有羊肉,但以牛肉居多。被炙烤的肉随铁钎子不紧不慢地转动着,烤熟一层,就往下削去一层。

    在沙特,羊眼被视为一种极其珍贵的食品,就像熊掌一样,属难得的珍品。沙特阿拉伯阿西尔人以小麦、奶油为主要食品,高粱面也是他们常用的粮食,肉食一般都在节假日或宴请宾客时食用。他们用餐习惯用手抓饭,用手抓饭的技术十分熟练,一是不怕烫,二是能用手迅速地撕下一小块肉条,将其送入口内,手指还不许碰到嘴。

    阿拉伯人爱好甜食和红茶。甜食即点心,统称为“哈尔瓦”。哈尔瓦通常甜得发腻,上面涂满一层层的糖,糖上还浇蜂蜜,蜂蜜上再加一层糖,吃一口满嘴流蜜。阿拉伯人对红茶情有独钟。他们在每杯红茶里都要放进半杯甚至大半杯的白糖,再放几片鲜嫩的薄荷叶,倒也清凉幽香。阿拉伯国家胖人多,这和过多进食糖类脱不了干系。

    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常把饮红茶或者喝咖啡当成娱乐,每天必饮。

    主食以驼奶和枣椰为主,有时也宰羊,把肉和米煮在一起抓食。

    无论怎样,阿拉伯饮食的简单与实用恰恰是它的一个鲜明特点。

    今天阿拉伯国家喜欢西餐和中餐的人日渐增多,这反映出阿拉伯人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和他们的祖先善于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一脉相承。

    2.娶一个老婆都不易

    在沙特,家庭是最私密的领地。由于气候及宗教等原因,沙特人的大多数娱乐生活都在家中度过。只有步入沙特人家,你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富足、百姓的悠闲及女人们面纱之下的风情。

    沙特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古兰经》和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因此,沙特妇女的禁忌特别多,例如不能开车、未婚女性不能单独出行,必须穿黑色长袍、戴头巾和面纱。对外国女性要求可以放宽一些,可不戴头巾,但黑色长袍是必须穿的。然而,这些男女有别的限制,却也让沙特妇女拥有了很多特权。

    在沙特阿拉伯,男人和女人活动的区域都要分开,男人们有自己的客厅,餐厅甚至是大门。在购物时,商场设有女性专卖区。在沙特,设试衣间是非法的,因为女性不能在外面脱下长袍。

    在商场的左侧全是高档的世界顶级品牌商品,而右侧的半截围墙上面则全是磨砂玻璃,专卖区里外的人都无法看到对方,外面的人,更无法窥视这个女性世界。

    除购物外,沙特妇女去饭馆吃饭也要被“隔离”。沙特的饭馆都分家庭区与单身区。有女士的情况下就要到有屏风遮挡的家庭区。家庭区每张饭桌间又用帘子隔开,像一个小包间。倘若只有男性,那他们就只能坐在大厅吃饭。有女性同行时,男性才有机会到家庭区就餐。

    出行则更能体现出沙特妇女的特权。

    沙特不允许女性开车,女人去哪里,都要有家人和朋友接送。沙特人说:“他们并不是歧视女性,而是把女性当做宝贝,要保护和珍藏起来。”在沙特阿拉伯,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但大多数人并不像外界说的那样都会娶四个老婆。除了感情因素外,经济上难以承受也是主要原因。

    据说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播伊斯兰教的时候,阿拉伯半岛上奴隶主之间及外来侵略势力战争不断,男人死伤无数,许多女人无家可归,又没有生存能力。穆罕默德就鼓励有条件的男人把她们娶回家,照顾她们,以使她们免受饥寒病痛之苦。对于生病或残疾的女人,也鼓励男人把她们娶回家,这是一种善举。同时规定,丈夫须给妻子们同等的爱和关怀,否则就没有资格娶第一任妻子以外的女人。

    按照伊斯兰教的要求,要从物质上善待老婆,并将其一视同仁。比如,在娶第一个老婆时为她买了一件非常珍贵的饰品,在娶第二个老婆时也必须为她购买,这一条还被写进了《古兰经》里。现如今,一夫多妻制已经成为伊斯兰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另外一个缘由是先知穆罕默德希望男人们通过多娶妻子而多生儿育女,以壮大伊斯兰教徒的人口,达到巩固与传播伊斯兰教义的目的。

    按照沙特的惯例,男人的每个妻子都得享受同样的待遇,也就是说起码要有同样的房子和同样的日常花销。因此对于一般沙特男人来讲,能娶到一个老婆就不容易了。

    据统计,沙特妇女失业率在24%左右。国家鼓励女性工作,但是女人并不一定想抛头露面。另外,沙特女性在工作时要和男性分开,这也成为女性就业的障碍。

    3.身上着大袍,头上包头巾

    随着社会的发展,阿拉伯各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是传统服装白大袍并没有被冷落,到现在仍相当流行。即使是赶时髦的年轻人和公务人员,上班时西装革履或牛仔服,一到家仍都换上大袍。国家元首、高级官员身着大袍出席盛宴和庆典活动的也屡见不鲜。还有一些人会在大袍外穿西装,或西装外披大袍。

    阿拉伯大袍的颜色除白色外,还有深蓝、深灰、深棕色和黑色。阿拉伯人的内衣,各地区也不相同。上衣多为条纹长衫,也有白色汗衫,夏季许多人不穿内衣。由于阿拉伯男子一年四季大袍不离身,内衣的式样与色彩就没有多少显露的机会。

    头戴黑面纱,身穿黑大袍是伊斯兰教规定下的阿拉伯妇女形象。阿拉伯妇女的黑面纱很薄,戴上面纱,外人看不着主人的脸,主人却能透过纱网视物如常。有少数妇女戴双层黑纱,视物很困难,常常需儿童帮助;有人用一块黑纱盖住头发,另一块遮住面部和嘴巴,露出眼睛;有人在黑纱上开上一个或两个小洞,方便于视物。

    黑纱有大小,小的罩住头及脖子,大的蒙在头上,四角可以垂至胸部,甚至腿部。

    多数妇女除戴黑纱外,里面还戴有做工精细、镶嵌饰物的帽子。

    阿拉伯妇女看似衣着简单,甚至赤脚,其实不然,她们浑身几乎戴满各式金银首饰。头戴银头箍,头箍系银链,前额挂金银链,鼻饰镶花,耳坠一环又一环,项链一圈又一圈,十指戴戒指,手腕挂镯子,脚上脚饰脚镯与足铃……不但十分别致,而且显现出她们披金戴银的雍容华贵。

    阿拉伯大袍历经千载而不衰,是它对生活在炎热少雨的阿拉伯人有无法取代的优越性。生活实践证明,大袍比其他式样的服装更具抗热护身的优点,无论白色或者其他颜色的大袍,在吸收外来热量的同时,里面形成一个通风管,空气自下而上流通,好像烟囱一样,使人体感到凉爽。

    阿拉伯人的包头巾,也是沙漠环境的产物,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阳防晒,冬天御寒保暖。这种头巾是将一块长方形布放于头上,再套上一个头箍固定。其多为白色,也有其他颜色。布料有优劣厚薄之别,随季节和条件而定。

    头箍是用驼毛做成的圆状环,多为黑色,偶有白色,粗细轻重不等。

    年轻人很喜欢粗重的头箍,再系根飘带,显得潇洒、英俊。

    有些阿拉伯国家,比如半岛上的也门和北非的毛里塔尼亚,男人们头上缠一条白色的长头巾,不戴头箍。他们的头巾除了起帽子的作用外,还有着其他用途:睡觉时做铺盖,礼拜时当垫子,洗脸时做毛巾,买东西时当包袱,刮风时蒙在脸上挡风沙。

    阿曼男子只披头巾,不戴头箍,头巾的颜色有等级之分,大多为白色或者素色,王室人员用红、蓝、黄三色为基调的特制头巾,其他人禁用。

    头巾下再戴一顶小白帽是许多阿拉伯人的习惯。在非正式场合,他们更喜欢只戴小白帽而不包头巾。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部分男子不用头巾,不戴小白帽,只戴一顶红色或者黑色土耳其式的高筒毡帽。一些人爱在毡帽下缠一条白布,更显得艳丽新颖。

    滚滚石油财富改变着中东这块古老的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规律及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他们的审美意识。

    4.骆驼——沙特人的“命根”

    骆驼是古代阿拉伯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有“沙漠之舟”之称。现如今,骆驼早已不是当年的角色,但人们对骆驼的喜爱和重视却有增无减。

    至今,很多沙特人家中仍然饲养着骆驼。每年,沙特会举办全国和海湾地区赛骆驼和骆驼选美等活动。

    在沙特境内的广袤的不毛之地中,吃苦耐劳的骆驼曾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一度是社会的“宝贵栋梁”。

    在阿拉伯人眼中,骆驼是一种十分美丽的动物。骆驼一词在阿拉伯语中也因此具有跟“美”、“美好”等词相同的词根。骆驼的美不但在于它身形高大、颈项曲美的外形,更来源于它坚忍不屈、吃苦耐劳的性格。在阿拉伯沙漠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它们能够顽强地生存和工作。

    骆驼具有阿拉伯人最看重的坚忍美德,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阿拉伯人最欣赏的动物之一。

    1000万年前骆驼生活在北美洲,其远祖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亚洲和非洲,并且演化出双峰驼和人类驯养的单峰驼。单峰骆驼在数千年前已开始在阿拉伯中部或南部被驯养。约2千年前,单峰骆驼逐渐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居住,但在前900年左右它们又再次消失于撒哈拉沙漠。

    它们大多是被人类捕猎的。后来埃及入侵波斯时,冈比西斯二世把已经被驯养的单峰骆驼传入波斯地区。被驯养的单峰骆驼在北非被广泛使用,而直到后来,罗马帝国仍使用骆驼队带着战士到沙漠边缘巡逻。

    在城市中,为行人修建的过街天桥很常见,而在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还有专门为骆驼修建的过街天桥,骆驼过街天桥因而成为当地一些沙漠高速公路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沙漠中,并非寸草不生,而是不均匀地分布着。针状叶子的低矮灌木丛是骆驼的美食,俗称“骆驼草”。白天,成群的骆驼被牧人带进沙漠寻觅食物。很多时候,它们需要穿越公路,到路另一边的沙漠中寻找骆驼草。过街天桥就成为它们在沙漠中集体迁移的安全通道。骆驼过街天桥高约5.5米,长约30米,两侧护栏由2米多高的钢板围成,以防止骆驼群通过时因拥挤而跌落。

    在传统的伊斯兰教国家里,妇女是不能进行选美比赛的,而骆驼的选美比赛则是当地风俗所提倡的,因此成了该地区的一大亮点活动。

    第三节沙特人习俗礼仪

    沙特是世上最为严格的国家,在这里,无论阳光多么明媚,都看不到衣着时尚的沙特美女,看不到冰凉的百威啤酒,看不到好莱坞的领先大片,看不到恋人的花前月下,更不会出现葬礼上的吹吹打打。

    沙特人的一切活动都在宗教的统御下归为坚贞的信仰和虔诚的膜拜。

    1.一眼订终身

    沙特是一个典型伊斯兰国家。同世界大部分地区一样,沙特人把婚礼当做欢乐的庆典和重要的社交活动,但是沙特的婚俗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阿拉伯传统和特有的习俗。

    在传统的沙特家族里,婚姻基本上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尤其是父亲拥有绝对的权威。在沙特没有夜总会,没有电影院,没有在街头深情凝视或者男女之间随便聊天的习惯。除了家庭和亲戚关系外,男士很少有和女性接触的机会,和未婚姑娘们更是难得一见。因此,终身大事就只能依赖父母和亲友。

    在沙特,选择伴侣的方式很简单,这便是在家族内部挑选。多数沙特人认为,表兄妹是最佳配偶,其次是部落里的亲戚。

    小伙子到了十四五岁,父母就开始为其张罗终身大事了。这时,父母就会在亲友和邻居的子女中留心观察。在沙特,妇女有自己的社交活动,她们在闲谈、煮饭、做礼拜之类的活动中互相交流,增进了解,母亲大多通过这种方式来物色未来的儿媳。倘若相中了某位姑娘,母亲会和丈夫商量。而父亲对女孩家的男性成员一般则比较熟悉,如不太熟悉,会找个朋友打听。父母都同意了,才会征求儿子的意见。关于那位姑娘,如果两家是亲戚的话,小伙子还会知道一点,如果不是则一无所知。

    父母相中了姑娘会托人到女方家里提亲。女方当然也要经过考察,如果不反对,会定下一个相亲的日期。到了那一天,小伙子和父亲一起带着礼物来到女方家中,主要目的在于让女方家庭特别是女孩本人得以近距离地观察他。在相亲过程中,男人坐在一厅,女人在另一厅,只有要相的姑娘可以端茶或者拿枣椰去男人厅,因为得让小伙子看看她。如果男方觉得满意,离去后便会想方设法跟女方联络,什么奇妙方法都可能用得上。如果一方觉得不合适,便不会有后续发展,就当做一场普通的拜访。女方当然也可以表示愿意与否。相亲结束时,女方父亲一般不会立即答应这桩婚事,而是要求给一段时间考虑和商量一下,并要征求女儿的意见。如双方都没有什么意见的话,接下来便是正式定婚。

    定婚这天称为“拥有日”,意为小伙子从这一天起就会合法地拥有他的心上人了。订婚后的男女才可以“自由”来往,互通电话,女方在父母或兄弟的陪同下可与男方出外游玩交谈,但女孩还是黑袍裹身,一点不露。在这种相互了解中,如有不满意,任何一方都可以提出退婚。

    但任何一方提出反悔都被认为是非常丢脸的事。如果两情相悦,则表示大婚在即。女孩子一般14岁就可谈婚论嫁。

    婚礼前有一个晚上是很特殊的,称为“染指夜”。这天夜晚新娘的双手和双脚都要用棕红色的指甲花染饰一下。在染指夜往来的人都是女人,包括新娘的姐妹、家人及闺中密友。她们聚在一起欢歌快舞,十分热闹。新娘的家人与女宾们也要用指甲花来涂染自己的双手。指甲花做成的颜料点在皮肤上,就会留下深红色的印记。

    婚礼当天,在女方家举行活动。女方家的亲戚朋友纷纷前来庆贺。

    主人则要宰鸡、羊,宴请宾客。

    举行婚礼的当晚,要举行那勒沃仪式。新娘坐在房屋中央用彩带、丝绸装饰的椅子上,一群妇女与年轻姑娘团团围着她,挥动手帕,摇动扇子,高声唱着表示祝福的民间歌曲。尽管婚礼上众人欢乐,气氛热烈,但新娘自始至终都不露笑容。

    根据当地传统观念,如新娘在婚礼上露出笑容,表明她愿意离开自己的父母,会被认为是一个不孝的姑娘,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不但如此,在沙特阿拉伯有的地方,青年男女相亲时也不得出现笑脸,哪怕有一丝笑脸,即使再美满的婚姻也会马上被否定。

    接下来,新娘被接到男方家里,在一顿丰盛的婚宴之后,要举行萨巴希耶仪式。所谓萨巴希耶,就是新娘要向众人展示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嫁妆、首饰等物。沙特阿拉伯人讲究面子,当父母的总要想方设法地多为出嫁的女儿置办一些嫁妆,以便女儿在婚礼上展示嫁妆时能得到众人喝彩,这样才会使自己觉得脸上有光。

    新娘的贞操在沙特阿拉伯人的传统观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丈夫在新婚之夜发现妻子是不贞洁的,只要连说三声“我休了你”,可立即废除婚姻。一旦年轻女子被丈夫在新婚之夜休掉,她就会名声扫地,以后就很难再嫁人。如果丈夫休了妻子,事后经过冷静思考,觉得对不起妻子,或考虑到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再娶别的女子为妻,可以同被休掉的妻子重新结合,也不必举行什么仪式。但只许第二次结合,不得第三次结合,如果第三次结合,会以通奸罪论处,处以极刑。

    2.“真主”颁布的“法令”

    宗教信仰教规严,注重祭典和禁忌;

    禁止饮酒忌偶像,法定不准政象棋;

    左手府为不干净,照相千万别随意;

    国民一般很耿直,大方热情重礼仪。

    沙特人崇尚白色(代表纯洁)、绿色(代表生命),而忌用黄色(代表死亡)。国王身着土黄色长袍,象征神圣和尊贵。一般人不能“黄袍加身”。绿色对穆斯林国家来说是吉祥的颜色。旗面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书写着伊斯兰教的一句格言:“世界除真主外,别无神祗,穆罕默德是先知、真主的使者”。在阿拉伯文句下面有一宝剑的图案,象征着圣战和武力。各种设计忌用猪和类似猪的熊猫、十字架、六角星等作图案。

    在沙特,汽车司机超速行驶,监禁一月;酒后驾车,监禁一月。沙特是一个思想保守的国家,经常有监督员巡视,以确保餐厅没有未结婚的男女一起用膳;没有流行音乐播放和防止男侍应生直接向女顾客上菜,甚至规定男侍应生不能对女顾客展露笑容。

    沙特人认为笑是一种不友好的行动,是对神明的亵渎。他们反倒视不笑为对客人的友好或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顾。在沙特,还有禁止吸烟之俗,这主要是其教规的限制。沙特人禁食猪肉及一切外形丑陋和不洁之物,比如甲鱼、螃蟹。

    沙特阿拉伯人严禁崇拜偶像,在他们的心目中真主只有一个,故不允许商店橱窗中有模特及出售小孩玩的洋娃娃,而且任何人还不得携带人物雕塑等偶像进入公共场所。在国内,如有人违抗,不仅偶像要被立即砸碎,携带者还要受到制裁。人们对男女间的接触很忌讳,女性用房和男性用房是严格区分开来的。男性不准随便进入女性房间,女人一般也不准在生人面前露面。一般会见和宴请的场合,往往只有男性。

    在沙特,无酒、无电影、无夜总会,市面虽有香烟出售,但不能在公共场合、街上及主人宴会上抽烟。

    沙特人打招呼的礼仪很讲究,见面时首先互相问候,说“你好”,然后握手并说“身体好”。有的沙特人会伸出左手放在你的右肩上并吻你的双颊。

    在沙特人的民族习惯中,一般人总喜欢拉着朋友的手在路上走,认为这是对朋友友好的表示。他们喜欢用咖啡敬客。客人接过咖啡最好一饮而尽,因为在他们的民族传统习惯中,这样才是礼貌之举。饮过后,如想继续饮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盅不动,主人就会给你再斟,如不想再饮,应按他们的传统习惯,将小盅左右一摇,主人便会知道你的意图。他们非常喜欢蓝色和绿色,蓝色象征着希望,绿色为生命之色。

    他们又把这两种色彩看成幸福和吉祥的色彩。

    阿拉伯人热情好客,应邀去主人家作客时可带些小礼品,比如糖果、工艺品。禁酒最为严格,别送酒类礼品,不能单独给女主人送礼,也别送什么东西给已婚女子。忌送妇女图片以及妇女形象的雕塑品。骑马打猎用品在沙特阿拉伯很有用场,所以,如果给这个父权国的“大丈夫”们送一只猎鹰,将会很吃得开。与阿拉伯人初次见面就送礼,可能被认为是行贿,切勿把用旧的东西送给他们。

    到主人家时要脱鞋,除非主人提出不用脱鞋。不能随便进入清真寺,入寺前必先脱鞋。忌讳用鞋底后跟面对人,忌用脚踩桌椅板凳,因为这被认为是污辱人的表示。

    作为石油大国,经济条件优越固然是沙特人慷慨好客的重要原因,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品德也是古老的阿拉伯民族从最初的游牧生活中延续至今的。早在贝都因人时期,这一游牧民族便逐水草而生。在异常艰苦的自然环境下,互相帮助、慷慨待人早已成为这个民族最为提倡的优良品德。同时,伊斯兰教也强调富裕者应乐善好施、救贫济弱,这已成为穆斯林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

    3.沙特选美看孝心

    沙特法律不允许女性暴露身体,依照传统都身穿长裙、头和面部蒙着围巾或纱巾,将自己从上到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眼睛往往是她们唯一让人看得到的身体特征。在这样的国度举办选美活动,可能有点困难。但是沙特突破传统,办起全国唯一的选美比赛,评选“美德小姐”,但参赛者的美丑不是关键,身材更不是问题,只要她拥有一颗美丽的心。

    人类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环球小姐”、“世界小姐”等知名选美活动每年吸引无数美女争妍斗丽,天使面孔、魔鬼身材仿佛成为美丽的代名词。然而在沙特阿拉伯唯一的选美活动“美德小姐”比赛上,评审毫不在乎参赛者的身材长相,他们认为具备奉献精神和对父母有孝心的女人方算得上是“美女”。

    参赛者参加培训,学习“如何发现女性内在力量”、“如何成为领袖”和“妈妈,天堂就在你脚边”等课程。该选美比赛的创办人凯卓拉·穆巴拉克表示:“与其他只看重女人身材和长相的选美比赛不同,‘美德小姐’旨在选出拥有心灵和道德之美的女性。优胜者不需要长得很漂亮,但必须对父母有孝心,勇于奉献。”据悉,伊斯兰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便是孝顺父母。参赛者将在一栋乡村房子内和母亲共度一天,由女评审员观察她们和母亲之间的互动,并根据孝顺程度评分。由于选美活动不进行电视转播,也没有男性参与,参赛的女性可以脱下黑色的面纱与宽袍。

    在中东,只有少数国家举办选美活动,其中最着名的是黎巴嫩的选美。黎巴嫩被认为是该地区最开明的国家,参赛女性能在电视上展示泳装和晚装。而在中东地区最为保守的沙特,女性选美是被严格禁止的。

    为此,沙特“美德小姐”选美比赛将是沙特传统的一次突破。在女性选美之前,沙特仅举办过山羊、骆驼等动物选美,鼓励人们积极饲养牲畜。

    4.葬俗——没有坟墓没有墓碑

    在沙特,按照伊斯兰教哈比派的教义,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穆斯林都是真主的奴仆,死才是他们的归宿。其反对崇拜一切偶像,其中包括不准朝拜祖先,在死后更不允许举行厚葬。即使是有德行的先知,有丰功伟绩的国王或者某位权贵,死后都会销声匿迹,不知所向。

    在沙特,城市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找不到墓地和陵寝。但在浩瀚的沙海中,偶尔会出现一堆堆略高于地表的沙丘点缀其中。这些小沙丘就是沙特人的坟墓。坟墓没有墓碑以及任何标志,随着风沙的侵蚀,在不久便会被滚滚而来的黄沙掩埋。

    伊斯兰家穆斯林死后的习俗实行土葬。他们相信死者“入土为安”,死后到埋葬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4小时。

    1983年6月13日,受人民爱戴的哈立德国王因心脏病猝发病逝。

    当哈立德国王的死讯传开后,不少国家的大使纷纷前去沙特外交部表示:如果沙特政府要为国王举行国葬的话,许多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都将来参加葬礼。

    而当时沙特王室的一些成员及政府官员均主张为国王举行隆重的葬礼,以表示对已故国王的敬意。但一这主张遭到伊斯兰瓦哈比派神学院的反对,因为虔诚的瓦哈比派信徒认为这是异端行为,是违背教义的。

    最后,国王的尸体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在《古兰经》的诵念声中,进行修面除垢、冲洗全身后,裹上了三块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经文的白布。哈立德国王的遗体放在普通的木制的尸匣里,由他最亲近的人轮流扛在肩上,走出王宫,缓缓地走向利雅得郊区。

    葬礼不但没有隆隆的礼炮声,也没有凄凉的哀乐声,完全是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进行的。因哈立德国王政绩卓着,深得人心,几十万居民自动走上街头,跟随在送葬队伍的后面,妇女儿童则伫立在街道两旁,大家都在不停地诵祷着“我们都来自安拉,都要回到他那里去”的经文。

    几十万送葬者脱掉了鞋,在利雅得大清真寺教长的领拜下,为国王的灵魂升到安拉阙下而进行祈祷。祈祷仪式结束后,国王的遗体由王族中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抱起,轻轻地放入墓穴。除了三块白色裹尸布外,没有其他的殉葬品。在整个葬礼过程中,既不鸣放礼炮,亲人们也不准嚎啕大哭。

    倘若在其他国家,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国葬,还要耗费巨资去修建庄严宏伟的陵寝或纪念堂,为死者树碑立传,但是在宗教森严的沙特却并不被推崇。

    第三节节日不是狂欢,而是膜拜

    开斋节和宰牲节是伊斯兰教国家最为盛大的两个节日。节日期间,没有美酒,没有音乐。有的只是《古兰经》的诵读声以及宰羊的祭祀场面。

    1.开斋节——节衣缩食,品尝人间疾苦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迪菲图尔”的意译,“尔迪”就是节日的意思。

    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穆斯林均要提前赶回家中。

    开斋节始于伊斯兰教纪元第二年。此后,每逢此节,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都以热情和虔敬的心情参加节日活动。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庆祝形式不完全相同,有的炸油香制美食互赠或者款待亲友,有的请阿訇诵经祈祷,有的聚会联欢。

    据伊斯兰教经典记载,穆罕默德在传教前,每逢莱麦丹月都要去麦加近邻的希拉山涧沉思默祷。他在这个月受安拉之命为使者,以此为斋月,是为纪念《古兰经》首次在这个月降临。同时,“斋戒能使有钱人尝尝饥饿的滋味,(使其)不要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尝到别人的痛苦”。现在开斋节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传统节日。这天,穆斯林沐浴净身,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敬问候,还要到清真寺参加节日聚会活动。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早早起来打扫清洁,成年人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要洗干净脸,头梳整齐,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早上八点以后,穆斯林群众腋下夹一个小毯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信众铺下毯子和拜毛,脱下鞋子,立即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这种会礼规模的庞大,形式的庄严,气氛的隆重,都令人惊叹不已。哪怕刮风下雨,他们也毫无畏惧,情绪仍很高涨。

    礼拜后,信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互说“色俩目”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祖坟念锁儿(《古兰经》选读),追悼亡人,然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同时,宰鸡、兔、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这种风俗,追根溯源,还有一段传奇故事:相传,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一次战斗胜利归来时,穆斯林们争先恐后地邀请他到家做客,可是穆罕默德圣人没有到富人家赴宴,却到了一位非常贫困的穆斯林老人家做客,而老人也没有美味佳肴招待穆罕默德圣人,只端出了油汪汪、香喷喷的“油香”让其品尝,穆罕默德圣人高兴地用右手撕了一块吃了,其余的分给了围观的小孩。从此穆斯林形成吃油香时用右手撕开吃的习惯。

    开斋节是伊斯兰的珍贵日子,在节日里,每个穆斯林都参加各种祈祷和礼拜活动,以提高个人的品性和道德,指望真主的更多恩典,祈求真主恩赐两世幸福,期待比平日更多的收获。

    2.宰牲节——愿为真主“献身”

    伊斯兰世界传统的盛大节日——宰牲节(也称“古尔邦节”)。

    它和开斋节、圣纪日同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而且是最大的节日。因袭传统的宗教习俗,在过宰牲节时,凡是有条件和能力的穆斯林家庭都要买来活羊宰杀。

    即使买不起活羊的穷人家也得想办法弄点儿肉来打打“牙祭”。为什么在宰牲节的时候,穆斯林都要宰杀羊呢?这有它的起源。

    “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故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宰牲节”或“忠孝节”。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教历(又称希吉来历,因纯按照月亮盈亏计月,又叫太阴历,月亮历)的每年12月10日。因伊斯兰教完全依照月亮的盈亏计月,故每月比阳历少0.5到2天,每年约355天左右。所以古尔邦节每年在公历上提前约10天。

    宰牲节,顾名思义,宰牲成了这一节日的重要功课之一。去朝觐的人宰牲,不去朝觐在家里的人有条件的也要宰牲,而且每年每人一只。

    宰牲的时间是教历12月10、11、12这三天内均可。按要求一人拿一只羊、7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也可。最好是肥而美的黑头白羊,其次是黄色、古铜色、棕色、斑白色和黑色。不需要给屠宰者费用,剥下的皮不能卖掉。

    宰牲后将肉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散发贫穷的人,一份馈赠亲友。

    因为安拉并不需要这些牲畜的肉。正如《古兰经》说:“它们的肉和血绝达不到真主,而你们的虔诚可能达到他。”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在古尔邦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过节日做好准备。穆斯林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即回到家里宰牲,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

    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而祥和的气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