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懂得进退——学会找出路留退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苏轼

    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

    ——吕坤

    做一个聪明的人,就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懂得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该争取,就要懂得为自己留余地,为别人留台阶,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会为自己找借口,也不会贪得无厌,更不会吃眼前亏,而是懂得忍辱负重,寻找合适的时机蓄势待发。

    1.适可而止,贪婪无益

    遇事较真儿、穷追不舍,这并不是做人应掌握的正确道理,这么做,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聪明人在争取个人利益时,从不把对手赶尽杀绝,凡事适可而止。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说话、做事都喜欢赶尽杀绝,不给别人留余地,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事”,如此一来原本和谐的场面,搞得乌烟瘴气,使对方陷入尴尬中。其实,要想应付这样的人,就要让他亲自感受一下陷入尴尬局面的滋味。一旦他体会到其中感受,再遇事时,也就能做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别人考虑了。

    人一旦处于窘困状态,就不仅仅会用气来惩罚别人,也会惩罚自己,他气自己的无能,怀疑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一旦这种心理产生,就会将人的情绪打入低谷,萌生强烈的人生挫折感和失落感。如果你曾经体会过这种滋味,就应当用一颗慈悲的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

    如果你的能力、财力等各个方面都要强于对方,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这时,你更应该偃旗息鼓、适可而止。因为,以强欺弱,并不是光彩的行为,即使你把对方赶尽杀绝了,在别人眼中你也不是个胜利者,而是一个无情无意之徒。

    如果你根本没有胜对方的把握,还一意孤行想把对方赶尽杀绝,无形中就相当于拿鸡蛋往石头上碰,毫无意义可言。

    人们常说:“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廉颇就因为做人做得太绝,蔑视蔺相如,结果呢?最后,还不是要肉袒负荆,向蔺相如陪礼道歉。郑庄公因说话太绝,无奈之下只能遂而见母。常言道:“凡事留余地,日后好相逢。”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走向极端,堵自己的退路,特别在权衡得失时,务必要做到适可而止,切不可贪得无厌。

    做人如同打牌,与人相交,不论对待什么样的人,同性知己或者是异性朋友,都要凭着适可而止的心态对待。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最好方法。真正的友谊,并不是要走得多么亲密,往往在平淡的交往中才能体现出真感情。越是关系紧密的朋友,双方越容易产生矛盾,就越容易反目成仇。因此说:“思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著名诗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也验证了适可而止的道理。

    适可而止,凡事留余地,不光可以运用到利与弊的权衡上,还可以用做阐述退却与逃跑的道理。当别人的势力强过自己,而自己尚没有因此受到太大损失时,逃跑、退却是保全自己最好的方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曰:“全师避敌,左次元咎,未失常也。”译为:全军退却,避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敌。

    这一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退却和逃跑。当你面临对方强大的压力自己却无力回天时,只有三条道可选择,投降、和谈、退却。如果你选择投降,那代表你已经完全、彻底的失败了;选择和谈则是失败了一半的象征;可是逃跑、退却并不是人们眼中的懦夫所为,也不是失败的表现,而是转为胜利的关键。

    表面看来是逃跑、退却,不是光明磊落的作为,而实际却是最高的战法,它具有切实的可用性,可使人受益无穷。

    其实,以上的说法只是为了阐述一条做人的大道理,那就是“随退随进”。所谓随退随进,并不是懦弱的象征,而是生存的一种大智慧。苏东坡在《与程秀才书》中曾讲道:“我将自己的全部命运,完全交由老天爷决定,听其运转,顺流而行,如果我遇到低洼就停止下来,这样不管是行,还是止,都没有什么不好的了。”在苏东坡这一说法中,强调的是,人应当顺应天意,进退不强求。这就好比是月亮的圆缺,四季的更换,天气的冷暖。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生在世能一帆风顺真的很难得。

    庄子曾讲,穷通皆乐;苏轼则言,进退自如。不管是庄子的主张,还是苏东坡的看法,其实都指的是同一种做事的策略。穷通说的是人实际的境况遭遇,而进退说的是人主观的态度、行动。

    这时,无论是强的一方,还是弱的一方,都应该权衡利弊,适可而止,别再以牙还牙,不然只会使一方遭受打击,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适可而止呢?

    (1)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让他忘记你的仇,记住你的恩情。

    求人办事难免会有吃亏受气的时候,如果受了气,你不妨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上,而不要停留在与人斗气上。与人斗气,百害而无一利,斗不斗得过对方不说,还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可是对解决问题却没有任何好处。

    因此,在遇事后,必须改变一下思维模式,另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解决后,你所受的气自然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候你还不解气,让那个气你的人陷入尴尬境地,那就显得太不会为人了,何不就此了事,适可而止岂不是更好?

    这次人家给你气受,你将对方赶尽杀绝,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又会求到他,如果对方记你的仇,那你不但事情办不成,还会受更大的气。相反,如果你能适当给他一个台阶下,他还会感念你的恩情,下一次求他办事时也会更加为你卖力。

    (2)别把事情做绝,化敌为友最好

    有些人受了气后,难免会产生报复心理,就会寻找报复机会。这种心理绝对要杜绝,因为说不定哪天你还要有求于那个人。相反,如果一个人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而他却放弃了这个天然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巧妙地应用了这一优势,以一种大度宽容的方式对待对方,以此换得对方的感激,这么做岂不是更加明智吗?不但排除了树敌的可能性,而且还有可能多一个好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社会实力就会强大,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对于矛盾的双方而言,这样的结局无疑是最为理想的。所以,在处事过程中,要适可而止,别赶尽杀绝,千万不要把事情做绝,断了自己的后路。

    2.给自己留好退路

    人事有沉浮,世事多艰辛,要给自己留一些余地,才不至于走上绝路。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妥协”是“屈服”与“软弱”的做法,但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有些时候,只有“妥协”才能生存下来,保存力量。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给自己留条退路,就是给自己设计好进攻的路线。”这就要求人们要学会妥协,给自己谋条退路,以便更好地进攻。

    清代纪晓岚任左都御史时,碰上了一件很棘手的案子,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阿桂有一个亲戚叫海生,他的妻子乌雅氏猝死,且死因不明。海生自己说妻子是自杀身亡,但是乌雅氏的弟弟贵宁却不相信海生的说法,认为姐姐是被海生殴打致死的。于是,一纸文书将海生告上公堂,地方衙门根本难以作出判决,于是把案子交到刑部,刑部仍然无法作出决断。于是这个并不难解决的案子越闹越大,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海生是阿桂的亲戚。审理官员怕得罪阿桂,判乌雅氏为自缢,其实是为了给海生开脱罪责。可本来性情就很刚烈的贵宁加上和珅的支持,并不惧怕,不断上告,最终惊动了皇上。

    于是,皇上特派左都御史纪晓岚主审此案,并派刑部侍郎景禄、杜玉林、御史崇泰等人同纪晓岚前去开棺验尸。

    纪晓岚知道,其实并不是别人都无法审理此案,只因为这其中牵扯到和珅和阿桂两位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都不敢轻易决断。因此,纪晓岚自己也感到很头痛,他知道和珅和阿桂一直在明争暗斗,自己同和珅积怨也很深。原判又迎逢阿桂,自己能够推翻这一强大的势力吗?纪晓岚权衡利弊,决定只有圆滑处理了。

    于是开棺后纪晓岚等人一同验看。见死尸并无缢死的痕迹,纪晓岚心中有数,却要看看大家的意见。刑部景禄、崇泰、郑征一干人等,都说死者脖子上有伤痕,显然是自缢而死。纪晓岚顺势说道:“我系短视眼,看起来似有似无,看不清楚到底有无疤痕,既然大家看得很清楚,那就这么定吧。”于是,纪晓岚便给皇帝上了联名奏章:“公同检验伤痕,实系缢死。”

    贵宁知道后,气愤不已,一怒之下,再次上告,这次连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一块儿告,告这些官员有意包庇,办案不公。乾隆看贵宁如此不服,也开始怀疑此案,又派侍郎曹文植等人复验。复验结果很快呈上来,曹文植等人上奏皇上说乌雅氏尸体脖子上并没有缢痕。乾隆这下火了,心想这肯定与和珅和阿桂有关,于是钦点阿桂、和珅会同刑部堂官及原验、复验堂官,一同检验。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真相大白:乌雅氏被殴而死。

    由于真相结果已经得出,再次审问海生,海生也不再隐瞒,供出事实:他将乌雅氏殴踢致死之后,为了掩人耳目,便制造自缢的伪象。皇上一气之下将原验、复验官员几十人除纪晓岚之外统统发配伊犁效力赎罪,皇上在谕旨中这样写道:“纪晓岚目系短视,对于刑名等件素非谙悉,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以刑部堂官随同附和,其咎尚有可原,着交部议严加论处。”皇上都原谅了他,哪个官员还敢说什么?只给了他一个革职留任的处分,而官复原职是肯定的事。

    纪晓岚在处理这个敏感的案件中,并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借别人的眼睛,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这不能说是纪晓岚的软弱,只能说他的一种低调做人的技巧。试想,如果他不懂得“妥协”,那么,皇上想赦他无罪都找不出理由来。

    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够适时妥协,自谋退路,其结果无疑是自酿苦果。

    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和一个才华横溢的男孩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此时却出了问题,女孩家里不同意他们结婚,原因是男孩家里太穷。女孩当然不会屈服,极力说服自己的父母,可就在父母勉为其难地同意后,男孩却不知去向。可想而知,女孩遭受了多么大的打击,一气之下,毫不犹豫地嫁给了父母安排的一个纨绔子弟,在女孩冷静下来后,才觉得自己作的决定太草率了,这无疑是从一种伤痛中走入另一种更深的痛苦中。

    女孩的冲动和盲目,导致了不幸的恋爱和婚姻。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思考就作出的决定是不明智的,比如,赌气痛苦时的决定、悲观失望时的决定。适时给自己留条退路,不要盲目作决定才是正确的。

    《战国策》中有一句名言叫“狡兔三窟”,意思是指兔子备有三个藏身的洞穴,即使被破坏了两个还有一个。这样居安思危的生存方式很值得学习,人们在欲进攻之时,应该认真地想一想,万一不成怎么办?在没有成功的把握时,还是应该先给自己留点余地,以便更好地进攻。

    3.好汉不吃眼前亏

    有句俗语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有时候让步并不是吃亏的代名词,而是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前奏曲。对于任何事情,一味地争强好胜,好勇斗狠,是不可取的。适时地作出一些让步,既不是无原则的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它是在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下作出的明智选择。

    在费城举行的一次宪法会议上,赞成派和反对派双方讨论相当激烈。由于出席者中有着人种、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会议充满了火药味,弥漫着互不信任的气息。出席者的言辞都非常尖锐,甚至还出现了人身攻击。

    会议谈判即将破裂,在这个时候,持赞成意见的富兰克林适时地站了出来,他不慌不忙地对人们说:“事实上,我对这个宪法也并非完全赞成。”此话一出,会议纷乱的情形立刻停止了,反对派人士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对这个宪法,我并没有信心,出席本会议的各位代表,也许对于细则还有些异议,不瞒各位,我此时也和你们一样,对这个宪法是否公正抱有怀疑的态度,我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来签署宪法的。”

    经富兰克林这么一说,反对派激动、怀疑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了,他们打算让时间来验证一下它是否正确。这样,美国的宪法终于顺利通过。富兰克林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使反对派与支持派的意见达成了一致。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一味地强调好的一面,对方对你所说的话,可能会存有不信任的潜在心理。这时不如利用人类潜在心理的“别扭心态”,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取得对方的信任。富兰克林就是采取了这个技巧,先说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看似是在退步,但却使对方产生了信任感,最后顺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摩根。

    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老摩根与素有钢铁大王之称的卡耐基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

    由于美西战争的需要,钢铁需求量大增,当美西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时,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大提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了钢铁大战。由于摩根看到了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很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钢铁生意上,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他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逐渐控制了伊利钢铁公司。虽然如此,但这两家钢铁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还只是中小企业。看到美西之战导致钢铁价格猛烈上涨,摩根对于手中的那两家公司还不满意,于是决定向卡耐基发动进攻。为了壮大自己的事业,摩根首先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型钢铁公司,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一切准备就绪后,摩根开始向卡耐基采取行动了,他率先控制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向卡耐基订货。

    根据摩根的预测,卡耐基会立刻作出反应。但事情恰与摩根预料的相反,卡耐基出奇地平静,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卡耐基在受到如此围剿的时候,比任何人更明白一点,冷静是最好的对策,更何况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够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匆忙采取行动,那最终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卡耐基以静制动的策略使摩根很快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于是他马上采取第二个步骤,他放出风去: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现在是否合并贝斯拉赫姆公司,还在考虑之中。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合并卡耐基公司只是时间问题了,摩根向卡耐基发出了如此的挑衅。同时,他威胁卡耐基,扬言要与贝斯拉赫姆联手对付他。

    这时候,卡耐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想到如果摩根真的与贝斯拉赫姆联手,他的处境就危险了。在综合分析局势利弊之后,卡耐基终于作出了决定:与摩根公司合并,条件是,合并后新公司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美元比1.5美元来计算。

    以1美元比1.5美元来执行,对摩根来说,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但对于这样的条件摩根为什么能接受呢?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摩根合并卡耐基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高额的利润,也许正是基于利益的考虑,摩根才同意了谈判的协议。按照合约,卡耐基钢铁公司的价额以合并后新组建的联邦钢铁公司的公司债还清。

    卡耐基看准了摩根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时也看到了摩根的弱点。于是顺应他的要求,合并可以,但条件是苛刻的。这样,按照协议,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上升至4亿多美元。卡耐基的行为看似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行动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步行动时,卡耐基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从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摩根始终处于攻势,卡耐基处于守势地位,并且还退了一步;但从结果来看,摩根虽然没有吃眼前亏,争得了面子,但事实上,是卡耐基实实在在地前进了一大步。

    办事过程中,“以退为进”更易获取对方的信任。很多时候过分强调自己的目的,过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如果在身陷危难时恰当地采取一种“退”的策略,把握好分寸,也许胜利就会属于你。

    李渊奉命留守太原时,北边的突厥曾多次以数万精兵进攻太原。为守城池,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结果却一败涂地,几乎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后来,李渊用计吓住了突厥兵,暂时守住了太原城。虽然突厥兵被吓走了,可是郭子和等人依靠突厥的支持和庇护,又纷纷向他挑衅,这让李渊防不胜防,隋炀帝随时可能会以失职为借口,要了他的命。

    面对内忧外患,大多数人都可能认为,李渊为自保必然会奋起反击。可出乎意料的是,李渊并没有那样做,他反而甘愿向突厥称臣,也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宝全部进献给突厥可汗。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渊这样做的用意,其实,他早已经分析了天下大势,决定要起兵反隋。可怎样才能反隋成功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西入关中。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并不是他理想的发家基地,西入关中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是,如果太原失守,对李唐大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至多有三四万人马,就算要与突厥决一死战,也未必能守住太原,更何况在应付突厥的同时,还要抵抗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这样看来胜利的机会显然是微乎其微。如果现在进入关中,留下重兵把守显然不是一个好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突厥讲和,甘愿献宝、称臣。所以李渊甘愿忍让,向突厥低头。

    李渊的让步策略果然奏效,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李渊对突厥的让步,得到了突厥的许多资助,始毕可汗送他大量的马匹和士兵,李渊又乘机购买了许多马匹,这为李渊兴建一支强硬的战斗队伍,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基础。加之当时汉人一向惧怕突厥兵的英勇善战,而李渊军中恰恰又有突厥骑兵,这一优势自然为他增长了不少士气。

    李渊当时的让步,尽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却为打天下保住了资本。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让步绝对是一种明智的策略。

    俗话说得好,好汉不吃眼前亏。有时候势不如人,技不如人,就该适时让步,免得吃大亏。但是,让步并不是一让到底,而是等待时机,再设法突围。

    4.忍辱负重,先退后进

    在成大事者的眼中,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足以让人心灰意冷,相反更加鼓舞士气,激发起一定要做成大事的欲望。在遇到困难的过程中,不与对手直接对抗,而是稍稍低一下头,避开强劲的疾风才是明智之举。

    宁折不弯虽然是做人的一个原则,但是,忍辱求全却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智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他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一个“忍”字,这种意义的忍不但不是懦弱的表现,还恰恰是意志坚强的象征,可谓是一种超出常人的境界。

    在唐代,有个以忍让聪慧闻名的人,名叫杨翥。他的忍耐通常让家人都觉得他懦弱,比如,一次,邻居家丢了一只鸡,便指着名骂姓杨的偷鸡不得好死。家人都非常气愤,而杨翥却笑呵呵地劝他们说:“世界之大,姓杨的不只我一人,随他骂去吧。”

    还有一次,天降大雨,邻居把自家的积水全部排到了杨翥的院子里,把院子里的粮食都浸湿了。杨翥依然没动怒,对家人说:“天总是会晴的,粮食也总是能晾干的,不要因为这等小事而斤斤计较。”

    久而久之,街坊邻居都被杨翥的忍让打动了,杨家有事他们都会主动帮忙,一次杨翥家被盗,是一些邻居帮助捉住了强盗。

    人们一直称之为英雄的西楚霸王项羽,他就没有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以至于自刎于乌江边上。

    乌江岸边,乌江亭长劝慰项羽说:“江东虽小,足够大王称王称霸,请大王速速过江。”而项羽是那种宁折不弯的人,对乌江亭长的劝说怎么能听得进去?最后自刎于乌江岸边。假设,如果当时项羽忍耐一下,听从乌江亭长的劝说过江,结果有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一统天下的人也许就是这位楚霸王了。虽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项羽按照这种假设去做,他也许还有翻身的机会。

    用忍耐应对不利的局面是高明的办法,当人们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忍耐应对当前的屈辱与刁难是最理想的方法。很多人都无法体会到忍耐的好处,容易冲动,以致有过激行为。其实,适时地忍耐一下,以退为进,可以改变局势,转败为胜。

    唐代武则天专权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以严刑厉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对抱有反抗意图的李唐宗室、贵族和官僚进行严厉镇压,先后杀害李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接着又杀了大臣数百家,至于所杀的中下层官吏,其人数更是无法统计。

    武则天曾下令在都城洛阳四门设置“匦”接受告密文书。对于告密者,任何官员都不得询问,告密核实后,对告密者封官赐禄;告密失实,并不受罚。这样一来,告密之风大兴,不幸被株连者不下千万,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来俊臣出其不意地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下旨诱供,并说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奏武后,说明事实,心中不由焦急万分。

    审讯的日子到了,当来俊臣在大堂上读武则天的诏书的时候,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不打自招的这一手,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戏了。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他个“谋反属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来俊臣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也要再诬告几个人,如把平章事、杨执柔等几个人牵扯进来,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听后,感叹地说:“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一头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

    王德寿见状,吓得急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又将棉衣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

    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听到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寿后,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武则天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伸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忠厚清廉、你平时信赖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在他酷虐的刑讯下,那人不会不承认的。”

    武则天听了这话,稍稍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杰之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

    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

    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

    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这事,请太后明察。”

    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有时候克制刚强直率的性情与对手周旋,是保全自我的良策。相反以硬碰硬,会让自己吃大亏,这样做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必要的时候,忍人所不能忍,必能保全自己的安全。

    5.拿得起也放得下

    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某些不得已的情况而不得不“放得下”的时候。比如,一个人到了年迈体衰时,就有突然遭遇“被剥夺”辉煌的可能,这当然也是考验人如何对待“拿”和“放”的时候。美国第一位总统、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一届总统后便坚持不再连任。他离任时,坦然地出席告别宴会,坦然地向人们举杯祝福。次日,他又坦然地参加了新任总统亚当斯的宣誓就职仪式。然后,他挥动着礼帽,坦然地回到了家乡维农山庄。这一瞬间,给历史留下了永恒的光彩。

    英国著名科学家赫胥黎,因其卓越的贡献而享有崇高的声望,然而,到了80岁,赫胥黎不得不考虑放弃所担任的工作,他毅然辞去了所任的教授、渔业部视察官等职务。最后,他还辞去了一生中最高的荣誉职务——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不难设想,此时赫胥黎的心情何其沉重、心绪多么难平,他甚至在发表了辞职演说后对友人这样说:“我刚刚宣读了我去世的官方讣告。”尽管如此,他毕竟“放下”了,在没人强迫的情况下如此“放下”了。

    一个职务,一种头衔,自然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华盛顿和赫胥黎都有“拿”上了自身地位最高的辉煌,可他们又都主动“放”下去了。一位名人说得好:“重要的并非是你拥有了什么,而在于你忍受了什么。”以坦然和克制的态度去承受离任或离职之“放”的人,便活出了一份潇洒与光彩,活出了一种落落大方的风范来。

    有些东西,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同等重要,或者一个比另一个重要,而你却是另一种想法,这个时候你如果想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任何一个成功者,不仅要敢于梦想,敢于追求,敢于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敢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进取,还要懂得权衡利弊,熟知人生的潜规则,懂得拿得起,还要放得下。

    一个会做人的人,或者一个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渴望成功的人,之所以放得下那些在旁人看来是来之不易的东西,是因为他们真正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拿得起,放得下”,颇有点辩证的意思,对于我们做人来说也是极富于启迪意义的。所谓“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踌躇满志时的心态,而“放得下”则是指人在遭受挫折、遇到困难或者办事不顺畅以及无奈之时应采取的态度。

    一个人来到世间,总会遇到顺逆之境、迁调之遇、进退之间的各种情形与变故。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这样一种心境,就能对大悲大喜、厚名重利看得很小很轻很淡,自然也就容易“放得下”了。“冀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将“戏事”与“真情”区分得十分分明。

    按照我们的理解,所谓“戏事”,就是指那些能拿得起,也该放得下的事;能做到如此随和且随缘地看待人生旅途中的一切利害得失与祸福变故,一个人岂有不会“道我赢”之理?

    荷马·克罗伊是一位写过好几本书的作家。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灯的响声吵得心烦不宁。蒸汽会砰然作响,然后又是一阵劈里啪啦的声音,这些噪音使他大叫大骂环境的恶劣。“后来”,荷马·克罗伊说,“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宿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劈啪作响时,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像热水灯的响声,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声音,而讨厌那个声音呢?我回到家以后,跟自己说:‘火堆里木头的爆裂声,是一种很好听的声音,和热水灯的声音差不多,我该埋头大睡,不去理会这些噪音。’结果,我果然做到了:头几天我还会注意热水灯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整个给忘了。”很多其他的小忧虑也是一样,人们应该放弃对它们的注意,不要被它们弄得整个人很颓丧。狄士雷利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

    安德烈·摩瑞斯在《本周》杂志里也说:“我的经验告诉我,许多人常常因为抓住一些小事不放而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将许多时间都浪费在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上,是多么的不值得,聪明的人一定要把时间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去运用伟大的思维,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太短促了,不该把目光长时间地放在小事上。”

    几年以前,莫桑去了怀俄明州的提顿国家公园,和他一起去的是怀俄明州的一位学者查尔斯·西费德,还有其他几位朋友。他们本来要一起参观洛克菲勒建在公园里的那栋房子,可是莫桑坐的那部车子转错了一个弯,迷了路。等到抵达那座房子的时候,已经比其他人晚了一个小时。西费德先生没有开公园大门的钥匙,所以只能等莫桑来了以后才能进园。当时,他们身处一个又热、蚊子又多的森林里,其他人都急躁地用衣服驱赶蚊子。可那些能令圣人发疯的蚊子,并没有办法赢过查尔斯·西费德。在等待莫桑期间,他折下一段白杨树枝,一心一意地制作着笛子,当莫桑赶到时,不禁被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不是忙着赶蚊子,而是在做笛子。后来,莫桑请求西费德将那个制作好的笛子,当做礼物送给他留作纪念,纪念一个可以忽略小事的人。

    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永永远远地属于谁,因为人们都是紧握拳头而来,平摊双手而去,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再好的东西也不再属于你,这就提醒人们,要低调做人处事,无欲无求地潇洒过人生,时刻都要记得该放弃的事情就放弃,尤其是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更要放弃。这样人们才能够在自己的人生领域中取得成功。

    做一个明智的人,既然“拿得起”那颇有分量的光环,也同样应当“放得下”它,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作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的十字路口,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都将面临着选择,而且每一次的选择很可能关系着前途和命运,所以就很难作出决断,放弃什么,坚持什么,这其中甚至充满了辩证关系。此时此刻,需要的就是清醒的头脑和拿得起也放得下的勇气。

    6.做人要给他人留余地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年轻人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给他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退路,千万不要把别人推到无路可走的境地,到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

    李渊建立了大唐王朝后,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明争暗斗也就开始了。当时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但他常常感觉到来自李世民的威胁,欲一除而后快。

    一次,李渊外出打猎,让他们兄弟骑马比箭,李建成设计将一匹未驯烈马让李世民骑。李世民三上三下,才将烈马驯服,他知道太子用计,不由气愤道:“有人想用此马害我,但生死有命,岂能任小人所为?”李建成听到后,让张、尹二妃去向李渊诬陷秦王道:“秦王自称上天授命于他,要他去当天子,怎会就死?”

    李渊听后将秦王叫来,说:“谁是天子,自由上天授命,我还没死,你谋求帝位之心为何这等急切?”正在这时,边报突厥进犯,李渊为让秦王率军抵御,便赦免了他。李建成见此计未成,又设一计,以李世民即将出征为由,邀他来饮酒。李世民饮后心痛难忍,吐了几升血,所幸并无大碍。

    此时,李建成就是把李世民逼到了绝境,后来,突厥扰边,太子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实力,故意向李渊推荐尉迟敬德领兵,让齐王李元吉挂帅,企图将李世民的势力转在自己控制之下。这时又有小官向李世民告密,说太子和齐王计划要乘给齐王饯行的时候杀害李世民和尉迟敬德等人,这下李世民忍无可忍,与房玄龄等密谋发动政变。

    于是李世民找到李渊,将太子的阴谋和盘托出,李渊在儿子的哭诉下大惊不已,告诉他第二天早些上朝,把这些事当朝奏给大臣们听,到时自己一定会为他做主。但到了第二天,李世民害怕太子早做埋伏加害他,就抢先下手,在上朝必经之地玄武门内埋伏精兵,见李建成与李元吉入朝,立即将他们射杀,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当然是一场悲剧,但是,如果不是李建成将李世民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李世民也不会完全不顾兄弟之情,杀掉其兄李建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见到这样的人,做人不给他人留半点余地,结果可能一时的目的达到了,却在无形中给自己树了一个敌人。

    某食品厂的销售部经理由于一次判断失误,给公司带来了十几万元的损失。这位经理平时工作非常认真,从公司成立开始便与厂长一同打天下。事后,经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不要这一年的工资和奖金,并做好了相应的补救计划。但这一失误却未能得到厂长的原谅,厂长坚决要将他开除,其他人的挽留和劝说都无济于事,并在大会小会上经常提及此事。

    这位经理辞职后,经过融资也开了一家食品厂。由于他以前人缘就好,以前厂子的一批技术人员也跟了过来;再加上销售渠道他也熟识,所以业务很快便开展了起来。而那位厂长却因为开除他,致使手下不敢放手做事,导致工厂最终难逃倒闭的命运。

    做人也该如此,千万别把人逼到死胡同。即使自己胜券在握,也不要让对方一败涂地、狼狈不堪。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你不让别人好走,别人也不会让你好过。所以,做人一定要懂得给别人留余地,这不仅是为他人着想,更是为自己着想。

    7.种下义,收获福

    有句话说得好:种下义,收获福。当你走在狭窄的小路上时,一定要靠一侧走,给别人留一点路走;当你吃到美味佳肴时,别忘了给亲人朋友留出三分让他们品尝。这可谓做人处事的极好方法。

    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和他的好朋友管仲很有才学,分别做了齐国两位公子的师傅。管仲为了能使自己辅佐的公子纠成为齐国的君主,曾经不遗余力地对付公子小白,还用箭射过他,差点要了公子小白的性命。然而公子纠夺位失败,反倒是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成功登上齐国君主的宝座,也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成为君主以后,一方面准备让自己的师傅鲍叔牙担任丞相,另一方面却想杀死管仲,报那一箭之仇。

    但是鲍叔牙却不这么想,作为管仲的好朋友,他非常了解管仲,知道管仲的才学在自己之上,因此想方设法向齐桓公举荐管仲。

    有一天,鲍叔牙晋见齐桓公后,先向齐桓公表示慰问,后又向他表示祝贺。齐桓公很不理解。

    鲍叔牙解释说:“公子纠是您的哥哥,为了国家您不得不杀了他,这是我向您表示慰问的原因。管仲是天下罕见的人才,我将他带回来为您效力,这又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齐桓公听到鲍叔牙说起管仲,马上就火了,生气地说:“管仲差点用箭射死我,把他扒皮抽筋都难解我心头之恨,你竟然让我重用他?”

    鲍叔牙却不以为然,劝解齐桓公说:“为人臣子的当然是各为其主,管仲用箭射您完全是因为公子纠。您要是能够重用他,他将会帮您射得整个天下,相比起来,射了一箭又算什么?”

    齐桓公听了这话,说道:“我知道你和他关系很好,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不杀他,赦免了他的罪,但我也不想用他。”

    鲍叔牙见齐桓公态度坚决,只好退下。

    齐桓公当了君主之后,大封有功之臣。他想让鲍叔牙担任上卿这个职位,帮助自己处理军国大事。但鲍叔牙却推辞了,说道:“您让我不再挨冻受饿,已经是很大的恩惠了。但是以我的能力,并不能胜任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

    齐桓公坚持说:“我很了解你,不要再推辞了。”

    鲍叔牙说:“您嘴里的‘了解’,是知道我做事谨慎,遵纪守法,但这些是每一个臣子都应该具备的,依靠这些并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那些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内能使百姓安定,对外可以让四方臣服,既能让王公诸侯无忧,还可以使国家社稷平安,最终名垂青史,功留万代。这样经天纬地的才能哪里是我能拥有的呢?”

    齐桓公对这番话很感兴趣,就问鲍叔牙说:“你想说的这种能够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成就大事的人才现在还有没有?”

    鲍叔牙说:“如果不需要这样的人才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找这样的一个人,除了管仲还能有谁?”

    齐桓公听了不再说话。鲍叔牙见齐桓公有些心动了,就说道:“比起管仲,我有五个地方不如他。对黎民宽缓,让百姓感受到恩惠,使百姓安定,这是第一方面;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是第二方面;让百姓团结一致,有凝聚力是第三方面;制定国家法令制度,让所有人遵从是第四方面;鼓舞军民斗志,让人们奋不顾身是第五方面。”

    齐桓公非常信任鲍叔牙,见鲍叔牙如此推崇管仲,就说:“您带他来吧,我考察一下他的才能。”

    鲍叔牙却说:“对于那些非同寻常的人,一定要用隆重的礼节来对待。您应该挑选一个好日子,亲自去郊外迎接他。如此做法不但能够显示您尊重人才,还能让人知道您不计私仇。试想这样一来,那些有才能的人还有谁不愿意为您效力呢?”

    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于是选好了黄道吉日,去郊外迎接管仲。

    齐国的黎民百姓听说齐桓公要亲自去迎接一位贤才,纷纷前往观看。他们远远看见仪仗队伍中有几辆马车,在正中间的一辆车子上,有一个人跟齐桓公并排坐着,身材高大魁梧,显得很有气度。但是走近一看,却认出来那个人竟然是差点用箭射死齐桓公的管仲,无不大为吃惊。

    管仲随同齐桓公入朝之后,跪倒向齐桓公谢罪,说:“我是一个俘虏,能够被您赦免我的罪行就很幸运了,怎么能接受您这样的礼遇呢?”

    齐桓公对管仲很客气,说道:“我有问题向您请教,坐下之后才好说话。”管仲于是站了起来,坐在一旁。随后齐桓公就一些国家大事向管仲请教,管仲一一为其讲述,两个人谈论得非常投机。齐桓公见识了管仲的才能之后,决定重用管仲。

    与此同时,鲍叔牙又向齐桓公建议说:“地位低的人不适宜和地位高的人一起做事,贫穷的人也不好指挥富有的人。和国君关系不好的人很难管理国君的亲信,如果您想重用管仲,必须优待他,让他身居相位,并像对待父亲和哥哥那样对待他。”

    于是齐桓公准备任命管仲为丞相,但是管仲却不接受。齐桓公不理解,管仲说:“要想建立一座大厦,只有一根木料是成不了事的;只有一条河流难以形成浩瀚的大海。如果您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使用几个人。”

    齐桓公问需要哪些人。

    管仲说:“隰朋能说会道,善于辞令,而且言行举止有理有节,这方面我不如他,请任命他为大司行负责外交;宁越能够利用地力开荒耕地,多打粮食,这方面我不如他,请任命他为大司田负责农耕;王子成父能够约束士兵,让将士们视死如归,奋勇杀敌,这方面我不如他,请任命他为大司马负责军事;宾须无公正无私,判案正确,这方面我不如他,请任命他为大司理负责案件审理;东郭牙忠直敢言,能直接揭露君王大臣的过失,这方面我也不如他,请任命他为谏官。您要是想治理国家,富国强民,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有这几个人就可以了。如果一心想成就霸业,我虽然才能一般,不过也能勉强帮您完成您的理想。”

    齐桓公听完这番话,更坚定了重用管仲的决心。他准备好了祭祀用品,带着管仲,来到祖先神位前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任命管仲为相国,并给予他丰厚的奖赏。同时,他根据管仲的举荐任命隰朋等五人,让其各司其职。

    齐桓公放手使用管仲,尊他为仲父,并给予最高的恩惠。除此之外,他还对大臣们说:“国家的大事先告诉管仲,然后再来禀报我。一切需要办理的事情,全部由管仲来做决定。”

    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大会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管仲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他本身的卓越才能,然而如果不是鲍叔牙的大力举荐,并退位让贤,管仲岂能有如此成就?

    鲍叔牙虽然治理国家的才能不如管仲,但是到了今天仍旧为人们传颂,其根源就在于他懂得让步与人,味减三分。

    有时候让步并不是吃亏的代名词,在狭窄的小路上能够让一步与人,不但显示出你的宽容大度,而且还可能在危难时得到他人的帮助。种下义,就会收获福。

    8.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这样一句话:“会快乐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必要的时候,宁肯后退一步,放弃一些力所不及的东西。”不要什么都放不下,到最后可能什么都失去,大丈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常州人张史和孟州人何仁可少年时在同一个学堂读书,并且经常在一起研究经书。后来张史先做了官,但他总是比不上何仁可的名声好,心里就开始嫉妒何仁可的才能,和别人谈话时,总是不说何仁可的好话。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仁可听说到这事,想出了一个应对的办法。

    张史有一个爱好,就是经常召集门生,讲解经书,一到这个时候,何仁可就让自己的门生到他那里去非常虔诚地请教疑难问题,并且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地做笔记。一来二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史明白了,这是何仁可在有意地推崇自己,为此心中十分惭愧。后来,在与同僚的交往中,再也听不到他贬低何仁可的声音,而是不断地赞扬何仁可的人品和作为。

    何仁可的这种无为化有为的做法,明代时的王阳明也用过,正是这种无为才使他免去了杀身之祸。

    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朝廷派王阳明率兵去征讨,由于他出色的指挥,一举擒获朱宸濠,立下了大功。

    当时的总督江彬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认为他夺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广布流言说:“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讨,才抓住朱宸濠为自己解脱。”想以此嫁祸于王阳明,并除掉他,把这个功劳夺为己有。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和好友张永不得不对这一不白之冤讨论对策:“如果退让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劳让给江彬,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坚持下去,不做妥协,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总督大人的功劳。”就这样,堵住了江彬的嘴,使其不再乱说话。随后,王阳明就以病体缠身为由,回家休养去了。

    张永回到朝廷后,大力称颂王阳明的忠诚和让功避祸的高尚事迹。正德皇帝明白了事情的起始犹末后,就重新给予了王阳明应得的封赏。

    王阳明以退让之术,避免了飞来的横祸。这种以退让求生存的方法,同样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若干年前,鲁国的大臣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升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却命令管事人员不准接受。

    他的弟弟看到这么多从四面八方精选来的活鱼都被退了回去,很是不解,就问他:“兄长最喜欢吃鱼,现在却一条也不接受,为何?”

    “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你以为这些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我手中的权力,希望我运用权力去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然要给送鱼的人办事,执法必然有不公正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人撤掉。到那时,不管我多想吃鱼,他们也不会给我送来了,我也没有薪俸买鱼了。现在不接受他们的鱼,公公正正地办事,才能长远地吃鱼。靠人不如靠己呀。”

    有一次,一个不知名的人偷偷往他家中送了一些鱼,他无法退回,就把鱼挂到家门口,直到几天后鱼变得臭不可闻才把它们扔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给他送鱼了。

    中国有句古话:有所为,就有所不为。有所得,就必须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只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获得某种超常的发挥,就必须扬弃许多东西。瞎子的耳朵最灵,因为眼睛看不见,他必须竖着耳朵听,久而久之,耳朵功能达到了超常的境界;生活中也一样,当你的某种功能充分发挥时,其他功能就可能退化。

    一个人能够约束自己的得利之心,懂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能自律,在人生道路上就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不会为得失越轨翻车。

    9.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

    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必须对自己毫不留情,不找任何借口,要像猎豹一样盯住猎物——唯一的目的就是擒住它。看一看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在做事之前,先找借口,不能做这,也不能做那,实际上就是不能做自己。

    有些人因各种借口造成的消极心态,就像瘟疫一样毒害着他们的灵魂,并且互相感染和影响,极大地阻碍着他们潜能的正常发挥,使许多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事。对于这些人来说,借口已经“吃掉”了他们做事的希望。

    “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我没有文凭”,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实上学习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教育、文凭教育,仅仅是千百万条求知途径中的一种。其实,从学校的书本上学东西,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教育来自社会大学和自学。

    我们来看看一些成功人物的教育与文凭情况:“果喜集团”总裁张果喜,小学文凭;亿万富翁赵章光,高中文凭;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13岁开始工作,几乎没接受什么正规教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辍学;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小学四年级的学历;香港富翁李嘉诚,初中二年级的学历。这些成功者的知识与能力全靠自学而来。

    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对成功有帮助,可惜的是,有无数受到良好教育、获得高等学历文凭的人同样平平庸庸、无所作为;没有受到良好学校教育的人,只要愿意,自学永远不晚。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为自学成材的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我没有资金,所以我不能成功。”事实是,有资金可以帮助我们成功,但没有资金,只要想办法同样可以创业赚钱,同样可以成功。当代中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几乎全是白手起家。国外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到处可见。其实,资金的来源途径很多,积少成多,大雪球都是从小雪球滚成的:向亲朋好友借钱集资;寻找一个生财的门路;抓住机会找银行贷款;找有钱单位和个人合伙;集资入股……许多做大生意的人,都不是靠个人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了银行和社会的闲散资金。

    失败者大都喜欢找借口,成功者却大都拒绝找借口,向一切可以作为借口的原因或困难挑战。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身有残疾,他是最有资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从来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4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

    此外,还有“运气”借口、“健康”借口、“出身”借口、“人际关系”借口等等。拿破仑·希尔在他的《思考致富》里将一位个性分析专家编的借口表列出来,居然有50多个。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是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

    然而,正像任何传染病都可以治疗一样,“借口症”这种做事的心态病也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办法之一就是用事实将借口驳倒,使它没有理由在我们心中立足,从而为我们做成事情打开成功的通道。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也就是说,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失意的事情,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斗志,才可以在人生的舞台上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10.进退有度,不可急功近利

    在做事时要掌握好进退的尺度,从而取得主动,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恰当地采取“退”的策略,最终达到想要的结果,也不失为一种低调做人的大智慧。

    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必然会招来灾祸。对于一件事,如果为了达到目的而一味地只强调好的一面,别人就很难相信。这时不如利用人类潜在心理的“别扭心态”,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取得对方的信任。然而“求胜”心太切,目的性太强,往往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只退不进难成气候,一味地猛冲容易碰壁,所以,掌握好进退的尺度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与其处处碰壁,不如迂回通达,适时进退。有时,“退”是一种做人的方法,“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宋朝抗金名将宗泽,曾在滑州保卫战中采取“联合抗金”的策略,同许多地方的义军共同打退了金兵的南犯,在滑州保卫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战争结束后,老将宗泽为了再次迎战金军,在开封修建了许多防御工事,并且招募了大批兵马,然后准备从扬州回东京。他多次上奏请求回东京,高宗却害怕宗泽的兵力日趋强盛,身为前朝重臣的他一旦迎回徽、钦两位皇帝,自己的皇位便很难保住。因此,他派郭仲苟出任东京副留守,实则为监视宗泽。老将军满腔报国热情,没想到会被高宗猜忌,心中难免愤愤不平,但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一口怨气无处发泄。刚直不阿的老将每天吃不下睡不安,不久,便病倒在床,后因背上毒疮发作身亡。

    高宗丝毫没有因为失去一员大将而遗憾,宗泽一死,他继而派杜充为东京留守。杜充上任不久,便将宗泽采取的一切抗敌措施废除,他不但拆除宗泽主持修建的防御工事,还刻意打击义军将领。就这样,老将宗泽费尽心血组织的百万武装力量,在一月之间就被拆毁得无影无踪。

    在东京一切抗金力量土崩瓦解之时,金国再次南犯,其统军大将粘罕,英勇无比,率金兵连下开封、大名、相州、沧州等地,宋军节节败退,粘罕率金军主力攻打到扬州,高宗赵构仓惶而逃,辗转多处,最终落足杭州。

    昏庸的高宗皇帝,不但没有因为这次事件而清醒,反而更加宠信腐败无能的王渊、康履等人。而护送他到杭州的苗傅、刘正彦等人要求收复河北,他却不加理睬。

    于是,苗傅、刘正彦等人一气之下,带领手下将士,举行了武装暴动。他们趁机杀死了无能的王渊,而后,带兵直闯宫中,杀了百余名宦官,见高宗说:“陛下赏罚不明,战士们为国流血流汗,不见奖赏,而宦官逆臣不见为国做事,却得以厚赏;宦官王渊遇敌不战,抢先逃走,其同党内侍康履,更是贪生怕死之徒,这样的人居然得到重用,如何服众将士?现我二人已将王渊斩首,唯有康履仍在陛下身边,为谢三军,请陛下将其立斩。”

    高宗见形势不妙,只得斩康履而求自保。哪知苗傅等人并不罢休,对高宗说:“陛下,徽、钦两位皇帝尚在,您便登坐皇位,二位皇帝如果回朝您将如何?”

    高宗当然无言答对,只得许苗傅、刘正彦二人高官厚爵,但两人坚持请太后听政,高宗禅位皇太子。

    这时,宰相朱胜非出来劝阻,结果仍然没有变化。高宗很难作出决断,但害怕苗、刘二人带人杀入宫中,到时更无回天之力,于是痛下决断,先解燃眉之急。高宗对朱胜非说:“我应当退避,不过须有太后手诏,方可禅位。”宰相朱胜非因此将计就计,对高宗说:“我曾听苗、傅的一心腹说过,他二人虽有赤胆忠心,但书读的不多且生来固执,此时一定无法劝说,所以,陛下暂且禅位,日后再寻找机会铲除二人,方为上策。”

    这样,高宗便借太后手诏,禅位皇子,让太后垂帘听政。此后,国家大事都由宰相朱胜非处理。朱胜非怕引起苗、刘两人怀疑,于是,每日都让他二人上殿议事。苗傅发现高宗仍然在暗中处决国事,便与刘正彦共同提出让高宗迁出宫中。

    高宗气愤至极道:“他们也太过分了,居然敢来干涉我的起居!”朱胜非则加以劝阻:“暂时去显宁寺居住也好,这样就不会再遭怀疑,对以后复辟成功来说是件好事。”高宗此时也很无奈,只有听从朱胜非的建议了。

    高宗出宫不久,平江留守张浚等便联络众将发兵讨逆,大举进发杭州,苗、刘两人见大兵压境,没有太多作战经验的他们慌了手脚,于是和宰相朱胜非商议对策。朱胜非说:“此时兵临城下,要打,没有足够的兵力,我认为迅速改正,方为上策!”二人虽然最不愿走这条路,害怕高宗复位,二人性命不保,可是再三思考,仍然毫无办法,只有听从朱胜非的建议,请高宗复位。果不其然,不久苗、刘二人被杀。

    在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朱胜非劝高宗采取暂时的退却,禅位于太子,不但保住了性命,还为以后的复辟做了铺路石,在时机成熟时,又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不难看出,这种退却的把握是相当有度的,虽然失去了暂时的身份地位,却为赢得最终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过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如果采取一种“退”的策略,也许就是向胜利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世事多变,得失无常”,所以人们不要因为得到而骄傲,不要因为失去而沮丧,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就是这一道理。因此,一个有智慧之头脑的人,应该知道该放弃时就放弃。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的十字路口,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都将面临着选择,而且每一次的选择很可能关系着前途和命运,所以就很难作出决断,放弃什么?坚持什么?

    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20多年,直至打败吴国成就霸业。越王有“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的美意,范蠡却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并且离开了越国。他独自跑到齐国“耕于海畔,苦身戮力”,利用短短几年时间创下数千万产业。齐王有让其做宰相之美意,可是范蠡仍然谢绝了,有人问他原因,他这样说:“平民百姓能够在家做千金,在朝做卿相,就是最高的殊荣了,但是,这样的身份做久了,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他丝毫没有遗憾地再次放弃了高官厚禄,在齐国散尽家财后,他隐姓埋名在一个叫陶的国家,再一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谁想,他又在这个国家创下了巨万家资,这个地方的人都尊称他陶朱公。

    可是,范蠡的儿子们却一个也没有他的胆识与魄力,尤其是大儿子,非常贪恋钱财,并因此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

    事情是这样的,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死罪。范蠡比较信任小儿子,所以准备了一车金银财宝,让小儿子带去楚国救回二儿子,可是没想到大儿子却不高兴了,对范蠡夫妇说:“二弟有罪竟然让小弟去搭救,那我这个哥哥还有什么用呢?”于是要自杀,做父母的怎能忍心看着儿子死在自己的面前呢?范蠡不得已,只好让大儿子去楚国。

    临走时,范蠡让他去楚国找自己的老朋友庄生帮忙,并且告诉他说:“你到了楚国,把这些金银财宝全部给庄生,然后听他的安排,不要自己盲目行事,他会全力帮助你。”

    于是,大儿子驱车到了楚国。来到庄生家里,见庄生家里一贫如洗,很不以为然,但由于父亲再三叮嘱,他还是把带来的金银财宝留给了庄生。庄生嘱咐他说:“楚国是不安全的地方,你赶快回去,你弟弟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但大儿子根本没把他的话当回事,自己在楚国住了下来。并且用自己私自带的钱,贿赂楚国的权贵们。庄生送走范蠡的大儿子后,便对他老婆说:“这些财宝都是陶朱公的东西,不要动,事情办好后,我还要把这些东西还给他。”说完,便急匆匆地去见楚王,庄生虽然贫穷,但是出了名的廉洁、耿直,楚王很欣赏他的个性和才华,对他的意见也乐于采纳。他对楚王说:治国的根本在于为百姓做事,消除天灾。楚王当即下令大赦天下。范蠡的大儿子正去一位贵族家送礼,听说楚王大赦天下,弟弟出狱是理所当然的,庄生没有做任何事情,却白白地得了一车金银财宝,不能就这样算了,于是又去见庄生说:“我弟弟运气好,刚好赶上楚王大赦天下,估计他很快就会出狱,所以我也要回家了,今日特来向您辞行。”

    聪明的庄生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来意呢,便让他带走他的东西,贪财的大儿子真的将金银财宝带走了。庄生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羞辱,于是又去见楚王,说:“楚王陛下,我在街上听到了很多关于这次大赦天下的传言,百姓们都在说,您这次大赦天下根本就不是因为怜惜楚国的臣民,而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我仔细盘问才知道,原来是陶朱公的儿子犯了死罪,但是陶朱公很有钱,让他的家人带了很多金银珠宝贿赂官吏,最后赶上您大赦天下,所以不知道实情的百姓才有这样的想法。”楚王听后,气愤不已,下诏立斩范蠡的二儿子。

    范蠡的大儿子就这样因为不舍得放弃一车财宝而葬送了弟弟的性命,不禁让人们为之惋惜。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那么我们就要随时倒出“鞋里”的那粒“沙子”。放弃这小小的“沙粒”我们就会“轻松”地登上远方的“高山”。但如果我们什么也不肯放弃,那么我们失去的也许就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所以我们切莫为了一粒沙子而放弃整座高山。

    很多人就是放不下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像吉布尔这样有名的人,有时候也会忘了“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其结果呢?他和他的舅爷打了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这场官司打得有声有色,后来还有一本专辑记载着,书的名字是《吉布尔在维尔蒙的领地》。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吉布尔娶了一个维尔蒙的女孩子凯洛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造了一座很漂亮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他的余生。他的舅爷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尔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人一起工作,一起游戏。

    然后,吉布尔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些地,事先与巴里斯特协议好,可以每一季度在那块地上割一次草。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尔在那片草地上开辟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尔也反唇相讥,弄得维尔蒙绿山上的天都变黑了。

    几天之后,吉布尔骑着脚踏车出去玩儿的时候,他的舅爷突然驾着一辆马车从路的那边转了过来,逼得吉布尔跌下了车子。而吉布尔——这个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也气昏了头,告到官府里,把巴里斯特抓了起来。接下来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大城市里的记者都挤到这个小镇上来,新闻传遍了全世界。事情没办法解决,这次争吵使得吉布尔和他的妻子永远离开了他们在美国的家,这一切的忧虑和争吵,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小事:一车子干草。

    下面是哈瑞·爱默生·傅斯狄克博士所说过的故事里最有意思的一段,它描述的是一个森林巨人,在战争中得胜和失败的经历。

    “在科罗拉多州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人们,它曾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最初发芽的时候,哥伦布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人移民到美国的时候,它才长了一半大。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雷电击过14次;400年来,无数的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战胜了它们。但是最后,却在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下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往里面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地攻击,使这样一个森林里的巨人结束了它的生命。”

    做人岂不像森林中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成长过程中,也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打击,但人们都撑过来了,可是却会为生活中一些繁杂的小事,牵绊住他们的心,这么做值得吗?

    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永永远远地属于谁,因为人们都是紧握拳头而来,平摊双手而去,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再好的东西也不再属于你,这就提醒人们,要无欲无求地潇洒度过人生,时刻都要记得该放弃的事情就放弃,尤其是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更要放弃。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

    12.亦刚亦柔,适当时候要低头

    有一句俗语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有时候在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志进取者,将此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养生息的时间,而绝不一味地消极乃至消沉;而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往往将此看作是事业的尽头,或是畏缩不前,不愿想办法克服眼前的困难,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听天由命。

    面对强势,有时候要学会适当地“低头”,但这种低头并不是趋炎附势,丧失自我,而是一种卧薪尝胆的磨炼,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要想在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就要练就刚柔并济的本领。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权力斗争,极其复杂,有时更是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厚脸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西汉时期的韩信忍胯下之辱正是这种“低头”的最好体现。因为他不低头就把自己弄到和地痞无赖同等的地步,奋起还击,闹出人命吃官司不说,还可能赔上一条小命。

    另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低头”,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自己迟早会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缩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送上了断头台,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在待人处事中,“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一种权变,更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