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尊重孩子,爷爷奶奶要用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让比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痛,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威威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打开电视,因为待会有他最喜欢看的《奥特曼》。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见孩子回来就顾着看电视,不禁怒从心头起,忍不住数落起来:“你就知道看电视!作业做了没有啊?你看隔壁的亮亮多听话,一回来就做功课,做完了还帮他妈妈出去买东西。你跟他比比,自己差多少?”“是啊,是啊,什么都是亮亮好,你干脆把我扔了要他好了!”威威生气地吼起来。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挨骂呢?难道自己就真的一无是处,真的这么多余吗?亮亮就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好吗?妈妈的话真的让他很伤心。

    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在自己的眼里孩子又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常常“恨铁不成钢”。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痛,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案例中的妈妈就是在盲目的比较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专家支招

    爷爷奶奶要学会如何恰当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相比。既不打击自家孩子的积极性,还能起到预想中的效果,让孩子努力赶上去。

    ●欣赏自己的孩子

    爷爷奶奶要学会欣赏孩子,即使看到别的孩子有很多长处,也应该感觉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爷爷奶奶应学会多想想孩子的好处,感谢孩子给你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不要老想他的这不好那不好,认为孩子事事不如人。平时最好少责骂孩子,多给予他们赏识与鼓励,他们才会有信心继续前进。

    ●指出优点

    爷爷奶奶可以先指出孩子的优点,如“你读的书比较多,理解力比别人强”等等,再“顺便”指出孩子的缺点和劣势,如不够细心、丢三落四等,告诉孩子“这一点你得向学习委员张伟学习。这个小毛病改了,你就可以很轻松地超过他了”。让孩子愉悦地接受比较,从而改掉自己的缺点和坏毛病。其实孩子更需要一个体谅他、理解他、支持他的家长,而不是一味说自己不成材的讨厌的长辈。

    ●给孩子树立榜样

    爷爷奶奶应该教育孩子把“努力改变自己”作为正确的指导思想。教育孩子给自己寻找追赶的榜样,这个榜样可以是朋友、同学、电视里的某个形象,也可以是身边的长辈,让孩子经常这样去想问题,慢慢打消妒忌心理,从而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和评价别人。

    ●不时时刻刻做比较

    爷爷奶奶不要天天围绕一个话题没完没了地说,更不要不断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很多家长在开完家长会后,都会不停地说他们白生了白养了孩子。这样孩子会想,既然大人认为别人好,就让别人做他们的孩子好了。孩子的付出得不到关注和表扬,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消极和自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爷爷奶奶要尽量避免总唠叨孩子,说孩子这样不如人,那样做得差。

    ●不当着别人的面比较孩子

    很多人都会亲身经历,或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话语和场景:街头、角落里,大人正对着孩子,大声呵斥:“你这个孩子,一点也不乖,你看邻居家谁谁谁,考试总是前三名,你怎么就这么不给我争气呢?”

    其实很多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尴尬不已,因为大人不仅这样恶劣地训斥自己,还让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没了面子。孩子即使口中不说,心中却肯定十分痛恨。因此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在家里或人少的地方,对孩子也要低声教导,千万不能大声训斥孩子,说孩子千般不对万般无能,因为那样的结果往往使孩子破罐子破摔,家长的教育不起任何作用。

    ●避免孩子的妒忌心理

    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家长说别的孩子多么优秀,比自己强多少的时候心理会埋怨忌恨:都是他让我变成了妈妈眼里的坏孩子的。孩子人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但却因为仇恨,心理变得狭隘和畸形,相信这是所有的家长都不愿意看到和面对的。因此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当孩子产生仇恨心理的时候,要帮孩子分析原因,为什么那个孩子能做到,自己却做不到,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单纯地对优秀的孩子产生敌对心理。

    ●不当着各自孩子的面作比较

    家长拿各自孩子作比较,更容易造成孩子之间的相互攀比或排斥。如果这些比较的话让其他的孩子听到了,小朋友们就很可能背地里相互嘲笑和讥讽,从而导致孩子自信心的丧失,害怕融入小集体。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大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又怎么忍心让孩子也过早体会这样的感受呢?爷爷奶奶教育孩子更要背着其他的小朋友,可以找一个单独的房间或者没人的角落,和孩子进行有效而简短的沟通。

    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株幼苗,需要小心呵护与浇灌,家长在注意孩子身体健康,保证孩子吃饱穿暖的同时,更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在日常小事中渗透对孩子的教育。

    小雪的妈妈上周末带女儿去姥姥家,正好小雪的两个姨妈也都在,刚到姥姥家大家就都讲起了自己家里近几天的大事,小雪妈妈讲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女儿小雪的“奇闻异事”。小雪的妈妈又像往常那样说女儿在家里是如何不听话,如何跟爸爸妈妈争执,如何疯狂地看电视,等等。虽然女儿呆在隔壁的房间,但妈妈的高谈阔论还是传入了她的耳中。过了一会儿,在隔壁玩的小雪忽然跑出来,把脸一拉和妈妈争辨了起来,“谁说我总是那样了,我只有在和你生气时才这样的。”“是呀,你每天都和我生气,所以你总是不听话。”“我哪里天天不听话啦?你说说!”小雪显然是生气了,说着就把玩具扔在了地上,怒气冲冲地跑了出去。回到家之后,小雪还是不理妈妈,就这样一直僵持了好几天。妈妈很奇怪,不就是说了小雪两句吗,至于这么大火气吗?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株幼苗,需要小心呵护与浇灌,家长在注意孩子身体健康,保证孩子吃饱穿暖的同时,更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在日常小事中渗透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也许这些原因在成人看来没有什么,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很庄重和严肃的。爷爷奶奶在不了解原因的前提下当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严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为以后的教育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专家支招

    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但要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爷爷奶奶要怎样避免当众揭孩子的短呢?

    爷爷奶奶可以尝试用眼神、手势等对孩子进行暗示和启发,或者用冷处理让孩子自己去调解,等事情平息一点再找孩子谈。爷爷奶奶还可以把孩子带到避开人的地方问明原因再进行教育。总之,冷处理较之当众的批评指责有很大的优势,爷爷奶奶要积极地去运用。

    如果确实需要指出孩子的缺点,爷爷奶奶可以在肯定孩子某些成绩或长处的前提下,用提建议和希望的口吻指出孩子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会乐意接受。

    两位母亲在交流教子经验,其中一个说“我家儿子昨天语文测试考了50分,把我们气得不行”。另一位接着说:“你家儿子还算好了!我家的小刚去年把9分的成绩单改了之后骗他爸爸,真是天生的不是学习的料!”很多家长坐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对孩子的讨论往往说来说去成了互揭自己孩子的短的批斗会。

    有的家长怨恨孩子不争气,不成器,认为孩子做了错事,当面出他的丑,刺激他,在大众的压力下促使他认真改正。其实,家长这样做是在拿自己的孩子的痛苦取乐,孩子在当中的羞辱下肯定会感到受到深深的伤害。如果孩子性格软弱,就会从此一蹶不振,认为自己就是不成器,从而失去了改正错误、努力进取的信心。如果孩子性子比较烈,受到羞辱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甚至和家长积怨。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一下是有必要的,但是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侯千万注意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对孩子训斥指责,更不要打骂孩子。父母当众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损伤,父母经常当着外人批评孩子,有可能使孩子产生敌对心理。

    孩子如若被父母当众揭短,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就会击溃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让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爷爷奶奶在与外人交谈时,谈到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揭短,而是要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时刻加以肯定,不妨当众多夸夸自己的孩子,譬如在外人赞美自己的孩子时,爷爷奶奶可以说:“是的,我的孩子最近进步也很大!”多用这样的话语,孩子认识到自己还是有不少优点的,就会更加奋发向上。

    孩子隐私非请勿入

    很多家长抱着传统的观念,认为自己就是权威,什么都要知道和了解,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的个体,会导致个人和社会很多不良的后果。

    晓峰成绩优异,也很听话,可妈妈总是不放心,觉得现在外面诱惑太大,放松对孩子的监管就会毁掉他的前程,所以常常偷偷监视晓峰。

    有一天晓峰在屋子里跟同学打电话,妈妈就在另一间屋子用分机偷听,结果晓峰发现之后发了很大的火,妈妈却委屈地说:“不听你电话怎么知道你都结交了哪些朋友?我这样做还不都是为了你!”气得晓峰好多天都没有搭理妈妈。

    后来妈妈发现晓峰和一名女同学关系很好,她几次旁敲侧击地问晓峰,但是晓峰都矢口否认。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妈妈偷偷配了一把晓峰的书桌钥匙,趁晓峰上学的时候对他抽屉里的日记进行检查。结果妈妈发现,晓峰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孩,很苦恼。妈妈担心晓峰被感情迷惑影响学习,就和晓峰摊了牌,警告他不准谈恋爱,并且苦口婆心地讲了一堆大道理。晓峰漠然地说了一句话:“妈妈,你侵犯我的隐私,我觉得你做人很失败!”妈妈一下子懵了。

    3岁之前孩子一直依赖大人,总是把自己与别人的想法和体验混在一起。他们尚未建立“自我”,基本上没有秘密可言。直到有一天孩子猛然意识到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就出现了小秘密和隐私。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越来越不满足于凡事受人控制摆布的局面,希望体现自身独立、真实的意愿和要求,但是成人世界的强大力量又让他们害怕,于是孩子把秘密当成了妥协的手段和自我保护的形式。

    很多家长都会偷看孩子的日记,检查子女的信件,翻查学生的书包等,通过这些行为来窥探孩子的隐私。其实家长想了解孩子隐私的初衷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和担心,但实际上这些行为并没有保护到他们,而是给他们带来了伤害。偷看日记、偷听电话等行为其实都源于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和缺乏信任,容易让孩子对家长不满,因而产生沟通障碍。

    ☆专家支招

    很多家长抱着传统的观念,认为自己就是权威,什么都要知道和了解,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的个体,会导致个人和社会很多不良的后果。

    爷爷奶奶带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能侵犯孩子的隐私,让孩子在尊重、爱护和交流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对此,爷爷奶奶要注意以下几点:

    ●行为上尊重孩子

    爷爷奶奶进入孩子房间的时候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孩子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孩子的决定应该先和他本人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或隐私。爷爷奶奶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来尊重。这样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就会更容易和家长沟通,也会更积极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孩子一如往昔

    如果觉察到孩子有所隐瞒,爷爷奶奶不要一个劲地询问孩子,要尽量装出若无其事的模样,不给孩子太多压力和干扰。可能孩子正面临一个挑战或困难,但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处理和解决;也可能这个秘密关系到孩子的自尊,他不愿意被人知道。爷爷奶奶既不该对孩子穷追猛打,也不该给孩子脸色看。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不妨收起好奇心,一如往昔地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孩子轻松地保守自己的小秘密。

    ●向孩子表达忧虑

    不偷看孩子的隐私不等于让孩子放任自流,爷爷奶奶还是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管的。如果隐约发现孩子有问题,可以找适当的时机说明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担忧和焦虑传达给孩子,让孩子帮助自己解决这些担忧和焦虑,进而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小秘密。孩子都能体谅爷爷奶奶的心情,当爷爷奶奶诉说了这样的难处之后,他们必定会将内心的困惑说出来。

    ●启发孩子说出心事

    如果孩子满腹心事、说话欲言又止,说明孩子的秘密需要成人的帮助,但没有勇气向家长吐露。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要耐心地启发孩子,用轻柔的话语和期待的眼神鼓励孩子“一吐为快”。当然,爷爷奶奶还必须兑现承诺,当孩子把秘密告诉你的时候,要积极地与孩子共同面对现实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和孩子一起分享秘密

    如果孩子大方地把内心的想法和苦恼倾诉出来,并期待得到回应的时候,爷爷奶奶一定要从孩子的立场出发,认真考虑他的切身体会和难处,并认真积极地作出回应,让孩子感受到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理解与认可。千万不能表现出嘲笑或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把孩子的秘密向别人随意宣扬,这样很容易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痛。

    ●不揭孩子伤疤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让孩子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如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失败了,某次游戏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更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如果家长频频提及孩子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孩子陷入极度尴尬之中。因此,爷爷奶奶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需要经过大脑过滤,千万不要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揭了孩子的“伤疤”,使得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做个有心人

    爷爷奶奶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掌握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方面的动态,和孩子进行坦诚的平等交流,学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孩子的真心话,进而指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要走弯路或者走错路。孩子总是会把秘密告诉最信任和最尊敬的人,爷爷奶奶要重视与孩子建立平等对话,坚持公正、合理、开明的教育态度,让孩子和你一起分享他的小秘密和隐私。

    换个方式对孩子说不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让孩子向更好的方向迈进。如果家长不能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不忍心对孩子说一声“不”,这样的教育就是放弃责任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张奶奶一直自诩为“现代奶奶”,她对待孩子总是尽可能地民主。但慢慢地,张奶奶发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那就是她几乎管不了孙子小伟。每次张奶奶要求小伟做什么事情,小伟经常说“不”。上个星期张奶奶还和小伟发生了很严重的“电视风波”。那天小伟说要先看电视后写作业,张奶奶心想只要他能好好写作业,什么时候看电视都是一样的,不必那么教条,就同意了。可是孩子说话不算数,说好看一个小时电视以后写作业,到了时间也不关电视,非要延长半小时。张奶奶不准,小伟就开始哭闹,张奶奶没办法只好同意,并说好再看半小时就关电视。可是半小时以后孩子还是不关电视,最后这场电视风波以张奶奶的失败而告终。

    以后每次张奶奶对小伟的行为表现不满的时候,他根本不在乎。张奶奶对自己说过的“不”也无法坚持到底。一看到孩子的眼泪,或者孩子歇斯底里的行为,她就退缩了。现在张奶奶很怕孩子的拒绝和抵抗,都不敢轻易对孩子提出要求了。

    当家长被频频告诫要尊重孩子、给孩子民主和自由的时候,他们其实正在陷入一种困境,即当孩子做出一些诸如撒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过度迷恋电视、要求买这买那等恼人的事情或者无理的要求时,家长的劝阻总是那么无力,语言是那样的苍白。

    案例中的张奶奶就是这样的例子,一味地给孩子所谓的民主,毫无原则地纵容孩子,结果往往是起到反作用,对孩子没了威慑力。

    ☆专家支招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让孩子向更好的方向迈进。如果家长不能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不忍心对孩子说一声“不”,这样的教育就是放弃责任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爷爷奶奶要学会对孩子说“不”,懂得适当地拒绝孩子。那么到底该怎样对孩子说“不”,怎样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真正坚持到底呢?下面给所有想教育好孩子的爷爷奶奶几点有效地建议:

    ●建立威信

    把握好说“不”的权利,是爷爷奶奶建立起威信的一个标志。很多家长表面上对孩子说“不”,实际上却是做不到的。最后得到威信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当家长没有威信做后盾,对孩子的要求说了也是白说。家长不会拒绝孩子,孩子就学不会服从,将来在社会上就会碰壁吃亏。因此,拒绝孩子,实际上是在教育孩子正确调整自己的行为,明确人际关系准则。

    ●先给孩子订规矩

    要想树立威信,爷爷奶奶要给孩子订立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及性格特点的规矩。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据孩子经常出现的不良行为确立一些规矩。为了孩子能做得更好,建议父母与孩子一起制订各种规矩。这是尊重孩子的体现,也使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的想法。这样孩子做起事来才能更准确,更符合父母的要求。另外,对孩子的要求要尽可能具体一些。例如,父母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订立的规矩最好是要在自己的书桌上写作业、准备好文具、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自己检查作业、用过的文具要放回原处,等等。这样孩子就知道该怎样做了。

    当孩子犯规的时候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而不是姑息迁就或者听之任之。拒绝孩子的犯规行为实际上是在帮助他掌握统一的“游戏规则”,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规则意识。

    ●平静地对孩子说“不”

    当家长看到孩子身上存在的毛病或者犯的错误时经常是被气得头昏脑胀,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把愤怒都表现在脸上和语言行动中,这样是不理智的,家长在激动的情况下也容易失控,对孩子做出不合理的行为。因此爷爷奶奶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言行,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要用平静的口气表达你的心情以及对孩子的要求。

    ●告诉孩子拒绝的理由

    有的父母不善于告诉孩子拒绝的真正理由,而是编造一些借口来骗孩子。例如,在孩子想买某些玩具的时候,父母往往习惯说“太贵了,买不起”。这样只能让孩子认为家长是在骗自己。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或者出现一些不合适的行为时,爷爷奶奶如果认为不可以,就一定要明确地拒绝孩子,要把拒绝的理由告诉他,让孩子理解并且平静地接受。

    ●说“不”要坚持到底

    爷爷奶奶对孩子说了“不”以后就要坚持到底,可以给孩子一些警告,也可以对他的哭闹置之不理,还可以让孩子在某个地方冷静十分钟。总之,根本的原则就是拒绝要坚持到底。

    对于那些比较活泼的孩子,可以让孩子暂时离开对他具有诱惑的场所。如果孩子好奇心重,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可以想办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新鲜事物上去;如果孩子的好胜心比较强,可以试着用激将法。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兴趣和爱好能使人迸发出一种力量去克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和挫折。它又能使人产生智慧,让人去思索,去想象,去刻苦钻研。孩子健康向上的兴趣和爱好对他们的一生有重大的影响。

    成成从小就喜欢搜集卡片,他搜集了各种各样的卡片放在家里,圣斗士、奥特曼、数码宝贝和神奇宝贝等什么都有。成成的妈妈有好几次想把卡片偷偷地扔了,又怕孩子想起来要,就一直没有扔。有一次,妈妈趁孩子不注意,悄悄地将卡片藏了起来,孩子发现卡片不见了,就大呼小叫,问妈妈把卡片弄哪去了,妈妈只好将藏起来的卡片还给他,并指导他整理归类放好。

    后来成成又开始搜集一种新的卡片,那种5角钱一袋的方便面里的《水浒传》人物的卡片。每次回家,他都要兴奋地拿出卡片,问妈妈卡片上人物的来历。后来问多了,妈妈就把《水浒传》拿出来,让他自己看《水浒传》中的人物。于是每天晚上成成做完作业都会捧起《水浒传》认真地读。卡片搜集得越多,他看得也越多,了解的人物也越多。当妈妈问他《水浒传》上的某个人物时,只要是他了解的,他都能详细地讲一段《水浒传》里的故事。

    爸爸在一边听着笑得合不拢嘴。

    如果妈妈当时将卡片藏起来不给成成,粗暴地剥夺孩子搜集卡片的爱好,也许成成就不会这么喜欢《水浒传》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这些爱好在大人看来也许幼稚可笑,但是在孩子眼里却很重要,孩子的很多爱好都会在他长大以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应当予以尊重和维护,最好不要凭着自己的想法随意地进行粗暴干涉或制止。

    ☆专家支招

    兴趣和爱好能使人迸发出一种力量去克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和挫折。它又能使人产生智慧,让人去思索,去想象,去刻苦钻研。孩子健康向上的兴趣和爱好对他们的一生有重大的影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把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当作首要任务。那么爷爷奶奶要怎样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兴趣爱好需要有心的家长去发掘,对此,爷爷奶奶要扩展孩子的视野。如果孩子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就很难对外界发生兴趣,也就无所谓发掘兴趣了,因此,爷爷奶奶应该鼓励孩子去探索,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更好地发现、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不妨和孩子玩玩游戏

    益智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让孩子玩一些有目的、有意识的游戏,可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爷爷奶奶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指导、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在玩的同时激发其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同时,爷爷奶奶要及时引导他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从而获得科学知识,使兴趣更加长久。

    ●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如果大人总是“打击”孩子,说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的求知欲和对事物的兴趣可能下降。孩子们的言语和行为受到大人的赞扬,孩子便会产生愉悦、满足的情绪,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浓厚兴趣。爷爷奶奶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处罚,处罚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自尊心和上进心受挫,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对事物的兴趣。

    ●与孩子共同活动

    和孩子共同活动,既可以了解孩子的行为特征,又能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和孩子共同体验快乐,从而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爷爷奶奶应该尽可能地创设与孩子共同活动的环境和机会,可以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与孩子一起进商店,逛公园,或到树林里散步,注意一下孩子都对哪些商品、书籍、景物等感兴趣。此外,爷爷奶奶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写字、画画、读书、做家等,这样,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便很容易被爷爷奶奶发现了。

    ●平衡孩子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爷爷奶奶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千万不能粗暴地阻止,但孩子应全面发展,兴趣和爱好也不能完全影响正常的学习。爷爷奶奶要善于引导孩子,教孩子处理好兴趣和爱好与学习的关系,做到两不误,共同发展。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的爱好和特长不一样,爷爷奶奶发现孩子的特长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对某一样事物有兴趣,爷爷奶奶首先应该帮孩子分析利弊,如果是积极有益的,就应该主动地加以引导,并让孩子懂得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要以认真学习为前提。如果是无益甚至有害的爱好,爷爷奶奶要及时有效地制止。只要爷爷奶奶引导得当,孩子的兴趣爱好还会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高学习能力。

    ●特长培养以兴趣爱好为先

    特长教育的作用应该是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让孩子在快乐和自信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技能,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但这种培养必须以兴趣和爱好为先,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上什么特长班。孩子有了兴趣爱好,他们自然愿意学,也会学得好。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报特长班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征得孩子的同意,让孩子自己来做选择。盲目给孩子报班,不但会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爷爷奶奶也要讲诚信

    爷爷奶奶要时刻将“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树立在孩子的心中,让孩子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

    一次,爷爷和父亲又发生了“战争”,儿子涛涛被吓得号啕大哭。那天,涛涛正好新买了一支带子弹的玩具手枪,他便站在爷爷的立场上,对爸爸大声叫道:“不许你打爷爷!”还向爸爸“开枪”,前两发子弹打空了,第三发击中了他爸爸的额头。

    涛涛爸爸立刻恼羞成怒,抢过手枪,摔在了地上,并打了他一巴掌。涛涛伤心地大哭,对爷爷说:“我们以后不要理他!”“对,不理他!”爷爷也表示同意。

    几天后,爷爷忘了对涛涛的“承诺”,和他爸爸说话了。涛涛看到后一下子就哭了起来,边哭边“讨伐”爷爷:“爷爷,你说不理他,为什么又和他说话了?”看着孩子伤心的样子,爷爷怎么哄都哄不住,涛涛越哭越伤心,比前几天挨打还要委屈。

    一句“妈妈,洗脚”让亿万观众深受震撼,虽然这只是个公益广告,但其中蕴涵的教育观念却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教育孩子不仅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

    墨西哥总统比森特·福克斯·克萨特小时候其父亲为履行诺言而两次拆掉亭子。当时福克斯的父亲嫌院子里的亭子有些破旧想拆掉。福克斯对拆小亭子很感兴趣,请求父亲将剩下的小亭子留给他拆,父亲答应了他的请求。当福克斯休假回来一看小亭子全部被拆掉了,就闷闷不乐的对父亲说:您对我说谎了,您答应过我要等我回来再拆小亭子的。父亲知道了事情的缘由后,就让工人在原地修建起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小亭子,然后当着福克斯的面拆掉了那个小亭子。福克斯担任墨西哥总统之后以诚实守信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由此可见,家长的诚信对孩子的成长和成功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老人常常无意识地给孩子一些不能兑现的承诺,结果往往是孩子哭闹老人尴尬,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爷爷奶奶可能只是随口做出的承诺,孩子就会牢牢记住,直到实现为止。孩子不能骗,因为大人随口说的话在孩子眼里都是承诺。

    ☆专家支招

    爷爷奶奶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确实有不得已的原因,答应的事兑现不了,要及时向孩子道歉,给孩子合理的解释,并认真地作自我批评,争取下次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爷爷奶奶。事后,爷爷奶奶也应该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

    不讲诚信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让孩子也学得不守信。大人说话不算数很可能成为孩子日后撒谎的正当理由。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不能容忍,其实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很多错误、缺点都是从家长身上学来的。

    当孩子的希望不明不白地落空后,就会认为大人是在欺骗他,还有可能从爷爷奶奶身上得到一些这样那样的“经验”,那就是认为不守信是很正常的,说谎也是理所当然的。几岁的孩子学东西最快,如果爷爷奶奶言行不一致,对做出的承诺不认真履行甚至不予理睬,孩子就会相应地跟着模仿,学会撒谎和不讲诚信。

    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是一向当真。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相应地,受到影响和熏陶也更容易。爷爷奶奶不守信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产生不信任感,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

    很多时候,孩子会向老人提一些很无理和不切实际的要求,而这些要求爷爷奶奶根本没有办法去满足。这时候如果直接拒绝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了,但如果假装妥协而暂时答应了以后却不去兑现,结果会更糟,对孩子的伤害也会更大。这时候爷爷奶奶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让他明白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引导他放弃。

    爷爷奶奶要时刻将“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树立在孩子的心中,让孩子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

    爷爷奶奶也应该关注和尊重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约定”。例如,爷爷奶奶计划周末带孩子去走亲戚,但是孩子已经答应了周末去小朋友家玩,那么爷爷奶奶就应该尊重孩子和小伙伴之前的约定,不能强迫孩子,让孩子违心地服从爷爷奶奶的安排而对他人不守信用。

    另外,爷爷奶奶对孩子讲诚信的言行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孩子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如果发现孩子撒谎,切忌不问情由盲目地惩罚孩子,而应该耐心地启发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谅解孩子并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

    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都不太注意“诚信”这个问题,比较随意,面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采取的方式大多是是随口说声“以后再说吧”,给孩子留点希望,但又没有具体的兑现期限,往往是让孩子希望很大,最后失望至极。对此,爷爷奶奶一定要及时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不能拖拖拉拉,这样会导致最终和孩子产生距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