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常带孩子出家门,呆在家里害处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让孩子自己出家门

    在锻炼孩子能力方面,家长要在尽早培养孩子安全防范意识的前提下,培养孩子明辨是非和积极应对危险因素的能力,让孩子自己走出去。

    明明的爸爸妈妈早出晚归,工作压力一直非常大,所以明明的生活学习基本上由爷爷奶奶来照料。以前一直是爷爷奶奶送明明上学,但是今年刚放暑假,明明就和爷爷奶奶商量好,从下学期开始再也不用接送自己到学校了。一直是爷爷奶奶接送,明明觉得有些害羞,同学们背后的笑话越来越多,都说他是依赖大树的小草,他觉得很没面子。而爷爷奶奶也有顾虑:早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明明就被自行车碰过,结果小腿骨折了,从那以后明明再也没有自己出过门。于是,爷爷奶奶在谈判桌上答应了明明的条件,但私下里两个老人还是决定改明送为暗送,远远地跟在明明后面护送。

    没有了爷爷奶奶的陪伴,明明也能很娴熟地过马路、等红绿灯,顺利地到达了学校。从那以后,明明再也不让爷爷奶奶送自己了。

    很多爷爷奶奶为了绝对的安全,不让孩子自己出家门,也不许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要求孩子时刻不能离开自己身边一步,真可谓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在爷爷奶奶的过度呵护下会变得胆小无能,失去自信,从而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爷爷奶奶教育孩子要有度,对孩子不能溺爱,也不能管得太死,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在锻炼孩子能力方面,家长要在尽早培养孩子安全防范意识的前提下,培养孩子明辨是非和积极应对危险因素的能力,让孩子自己走出去。

    每到上学或放学的时间,中小学的门口就会热闹起来,甚至是车满为患,接送学生的家长开车蜂拥而至,甚至影响到正常的交通。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特色吧。而在一些国家,家长都是很少接送孩子的,即便偶尔去一次,也是一路悠闲地走,孩子费力地背着自己的书包。其实护送孩子上学放学时间久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会越来越强,以致长大后要家长包办一切。

    ☆专家支招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很多家长都明白的道理,但在自己孩子身上却不愿实施。一是家长不忍让孩子太辛苦,二是担心路上有危险。其实这些顾虑是多余的,孩子自己上学和回家,孩子可以有说有笑地和同伴一起漫步在马路上,还能通过乘公交车等接触社会、体验生活。

    让孩子自己出家门,自己上学放学,爷爷奶奶要做好以下准备,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安枕无忧。

    ●让孩子有时间观念

    孩子自己去上学,很可能早上起不来,路上再耽误点时间,就很容易迟到。对此,爷爷奶奶可以规定孩子自己定闹钟,安排好时间,早上按时起床并且迅速做完每件事。如果耽误了时间,后果由他自己负责。

    ●教孩子交通法则

    爷爷奶奶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自觉躲避交通风险的习惯,从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对此爷爷奶奶要经常给孩子讲交通安全守则,如走人行道、横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与机动车抢行、坚决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等。告诉过马路不从停在马路边的机动车旁边行走,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横过马路,但是不要奔跑。爷爷奶奶特别要告诫孩子不在马路上打闹嬉戏,不在马路上做影响交通的事情,并且学会避让风险,看到远处有高速行驶的车辆,一定要把它让过去,自己再走。就是绿灯了也要仔细观察周围的路况,避免意外的发生等等。

    不妨多带孩子去锻炼

    家长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锻炼内容和方法。

    威威出生后由爷爷奶奶带养。爷爷奶奶带孩子经验丰富,从日常照顾到孩子的早期教育都无微不至,威威的爸爸妈妈平时都忙于工作,只是周末休息才把孩子接回来住两天。爷爷奶奶带着威威,总是怕孩子出事,所以常采取安全的带法:不到人多的地方去,不玩稍有危险的游戏,讲究卫生甚至到了刻板的地步。孩子睡得多、玩得少;坐得多、爬得少;家里呆的时间多,出门活动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爷爷奶奶和威威在一块时,几乎每天都呆在家里。奶奶要出去买菜、爷爷出去理发,都一定留一个人在家陪着威威,如果威威要求和爷爷奶奶出去,奶奶就会说:“小宝贝,听话,外面多危险啊,就在家呆着,乖!”

    时间长了,威威长得很胖,体质却很差,动不动就感冒发烧,一年有半年都在吃药。后来爸爸妈妈带威威去看医生,医生说这是长期缺乏锻炼导致了孩子身体抵御能力严重下降。

    有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位健全人的四肢用布包上,罩上眼,塞住耳朵,躺在舒适的床上。当受试者走出实验室后,他的精细活动能力、识别图形的知觉能力、连续集中注意的能力等都受到严重影响。

    爷爷奶奶常常限制孩子的行为。事实上这样过分的“呵护”是对孩子感觉的残酷剥夺。

    爷爷奶奶在抚养孙辈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担心孩子热了、冷了、摔了、烫了,生怕孩子出事,常常过度地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范围,减少孩子和外界接触的机会,这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好奇心和观察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另外,爷爷奶奶由于年岁大了,喜静不喜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在和老人生活的时候,由于长期局限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外出活动少,运动量相对较小,身体缺乏锻炼,常常是体弱多病,甚至造成身心的伤害。

    ☆专家支招

    家长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锻炼内容和方法。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室外晒太阳、拍皮球、做体操、游泳、跳绳或做体育游戏等,都能使孩子得到锻炼。

    ●晒太阳

    爷爷奶奶适当地让孩子晒太阳,对孩子健康很有好处。阳光里的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能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流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增强人体活动能力。紫外线能使皮肤里的表角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进入血液以后,能帮助孩子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和骨软化。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可以防止贫血,并能杀灭皮肤上的细胞,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所以,爷爷奶奶应该适当地带孩子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的时间,冬天最好在上午九点到十二点和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夏天晒太阳不要在中午晒。气温在32度以上的时候,爷爷奶奶要给孩子戴顶白帽子,平时可以用散步、做游戏等方式晒太阳。

    ●游泳

    游泳对孩子身体是一种全面的锻炼,能使身体匀称,协调地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勇敢坚强的意志。因此,爷爷奶奶可以在天气适宜的时候带孩子去游泳。

    游泳是全身在水中的一种体育运动。水温低于体温,全身运动,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和环境适应能力。游泳时的气温应在25摄氏度以上,水温应在18摄氏度以上。孩子下水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就不要下水。另外,爷爷奶奶要注意,孩子在水中一次游泳的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游泳时间长体力消耗太大,容易出现危险。

    ●做体操

    带孩子做体操有利于锻炼孩子的灵敏动作和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周岁左右的孩子,爷爷奶奶拉着孩子的上下肢做各种动作。两三岁时,可以让孩子学做模仿操。如让孩子跟大人学“鸭子走路、鸭子游泳”,还可以学“小鸡啄米”或者青蛙跳跃。等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可以教他做徒手操,或拿着红花,哑铃等做操。这样做有益健康,对孩子的身体很有好处。

    很多爷爷奶奶怕受伤不让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又给孩子好多好吃的,要有正确的营养观念,还要懂得如何让孩子科学锻炼。此外,学校也要对此拿出对策,比如增加营养课程、把孩子的健康状况和教师的绩效挂钩等等。

    ●解决肥胖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长通常给孩子好多好吃的,这其实是在危害孩子的健康,也是造成孩子肥胖的主要原因。很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认为孩子稍微胖一点儿没关系,只要身体没有毛病就可以了。但事实上肥胖能诱发很多疾病,许多毛病都是吃出来的。解决肥胖问题,首先要让家长接受相关教育,家长要有这个意识,去书店买本书或者带孩子去看看医院的营养专科,听听专家的意见,然后对孩子进行合适的膳食调理。

    ●让孩子上好体育课

    很多爷爷奶奶都非常担心孩子在体育课上受伤,而不乐意让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甚至不愿意让孩子挑战更多有难度的体育项目。如果孩子不小心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受了伤,家长通常会认为学校没有履行好监管义务而要求校方承担一切责任。结果是不少孩子体质都很差,学校由于害怕他们受伤而不敢让他们参加过于激烈的活动,长此以往,孩子的体质会越来越差。因此,爷爷奶奶特别要注意,不对孩子的体育课横加干涉,要放心地让孩子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

    多参加户外活动

    鼓励孩子多出门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多参加集体户外游戏,这样不但能让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并通过集体游戏培养孩子互相合作的团队意识。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每年一到秋冬季,不少幼儿园都会出现一个孩子感冒迅速传染一大片的现象。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足,肺活量下降,一些孩子稍微运动一下就累得气喘吁吁。孩子的速度、耐力、灵敏度、协调性等多项体能素质都达不到规定标准。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丰富了,孩子长高长胖了,他们的体质却呈下降趋势,这是为什么呢?

    小胖从一出生,就被全家人当宝贝供着,走到哪儿爷爷奶奶都跟着。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爱活动的时候,可爷爷奶奶总在后面跟着他,甚至是寸步不离。跑跳容易出汗,爷爷奶奶怕他累着;踢球容易伤胳膊伤腿,爷爷奶奶担心孩子出意外;滑梯、攀登架容易摔着,爷爷奶奶认为太危险不让他玩。于是,小胖只能在家人的保护下做点轻微的活动。小胖到上学的时候总是体弱多病,住过好几次医院,对此,爷爷奶奶更是成天不让他出门,让孩子避免与外界接触,担心病毒、细菌传染病对他有伤害。久而久之,小胖成了真正的体弱多病的小胖子。

    孩子身体自然的生长及好动的行为都需要户外体育运动来锻炼,尤其像奔跑、跳跃、攀爬、骑车等大运动量的活动,更能够发展孩子大肌肉的力量和增强孩子身体的协调性。但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让孩子长胖长高,不生病,就是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对体能训练的重视。因此,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必须学习幼儿体能锻炼的知识,多让孩子参加有益的户外活动。

    ☆专家支招

    孩子不参加户外活动甚至“恋宅”,很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一些家长常让孩子独自在家玩电脑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鼓励孩子多出门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多参加集体户外游戏,这样不但能让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并通过集体游戏培养孩子互相合作的团队意识。

    爷爷奶奶应该多抽出些时间每天和孩子一起到户外做各种运动,比如双休日带孩子去公园或到附近的野外郊游、爬山,进行耐力和有氧锻炼。值得爷爷奶奶注意的是,锻炼活动要遵守孩子体能发展的规律,保证运动的时间和适当的强度,不必要求多高的技能和技巧,让孩子提高体能及整体的身体素质就可以了。

    孩子对于自我肢体的认识尚未成熟,运动起来不知深浅,常常容易出意外。爷爷奶奶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时,一定要认真设计正确姿势及方法,保证孩子动作的安全性。比如,在带孩子运动的时候,要提前查看活动场地是不是安全,活动用具(球、跳绳等)是不是存在质量问题,运动器械是否适合孩子使用等等。孩子运动的时候,爷爷奶奶可以在一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或者和孩子一起运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下面介绍几个适合孩子的户外活动:

    ●轮滑

    轮滑可以提高孩子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培养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完成一组动作,都会使孩子产生满足感,从而增强信心,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很有好处。爷爷奶奶都知道学习轮滑的好处,因为觉得危险才不鼓励孩子学。其实,3岁孩子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大脑的控制能力也在增强,这样的年龄正是学习轮滑的最佳时机。爷爷奶奶要注意应该给孩子买一双比平时穿鞋尺码稍大的轮滑鞋并告诉孩子靠右侧滑行。不要让孩子在不太熟练的情况下,急于体验“飞行的快乐”,也不要让他过早玩花样,以免发生危险。

    ●跳绳

    跳绳能培养孩子的平衡感和节奏感,爷爷奶奶可以让孩子在跳绳时自跳自数,把抽象的数字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初步理解数字的实际含义与概念。这个过程还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孩子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另外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易学易懂,还能加快胃肠蠕动和骨骼生长,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跆拳道

    跆拳道倡导“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让孩子练习跆拳道,可内修性情,外修技术,还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是适合孩子参加的一项不错的运动。

    ●网球

    网球运动需要快速奔跑,并在奔跑中做出击球动作,判断球的飞行路线、角度、速度,这就需要孩子在不同情况下,独立地、自主地、快速地做出反应。因此,打网球不仅有利于促进体格发育,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独立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攀登

    攀登是一项需要上下肢协调配合,力量与灵活性兼备的运动,也很适合孩子。小年龄孩子攀爬的器械应该是低矮的并且上下间距比较小的,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试试有挑战性的儿童攀岩器械。爷爷奶奶要做好安全防范,带孩子去安全、正规的儿童游乐园,选择适龄的器械,并仔细讲解注意事项;孩子攀爬时,大人要态度平和地提醒他注意安全,不要过度用身体去保护,稍有危险就惊恐尖叫。

    ●跳皮筋、跳房子

    跳皮筋、跳房子这两个游戏比较传统,简单而充满童趣,既让孩子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另外跳皮筋、跳格子也是一种说唱艺术,可以让孩子一面开心地跳,一面有节奏地进行童谣接龙或成语接龙,对提高其语言的技巧和能力很有益处。而踢毽子需要不断快速地变换动作和身体重心,因此能促进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协调配合。同时,眼睛要随着毽子走,这也有利于消除视力疲劳、预防近视。

    街坊邻居多交往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身边人的行为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家长自己的交往就很少,出来散步也不理其他人。这对小孩的性格发展很不好。

    5岁的林林随父母参加一个宴会,当一碟龙虾端上来时,林林兴奋地举筷就夹,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林林的爸爸看到孩子这么没礼貌,马上阻止林林,说:“等大家一起吃。”林林很不高兴,撅着嘴在一边生气。宴会开始滞后,客人首先夹了一只大个的龙虾给林林,林林赌气地大吃起来,爸爸在一边低声提醒道:“快谢谢叔叔呀。”林林却理也不理,只顾埋头剥虾。林林的爸爸拿下林林正在吃的龙虾,一定要林林道谢才能吃,林林干脆“哇”一声大哭起来,林林的爸爸一时之间很尴尬。

    现在的城市家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人住在一个单元楼中都互不来往、互不相识,如果家里亲戚不多,孩子相当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样孩子很容易患上孤僻、不合群、怕见人等“交往困难综合征”,从而阻碍了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影响,爷爷奶奶不妨带孩子去邻居家串门,不仅增进邻里感情,更关键的是让孩子有与人接触的机会,在和街坊邻居的交往中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专家支招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身边人的行为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家长自己的交往就很少,出来散步也不理其他人。这对小孩的性格发展很不好。如果家长慷慨大方,孩子则乐于与人分享,家长经常和街坊邻居一起聊天,孩子也会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所以,想让孩子性格开朗,爷爷奶奶和别人的交往也要频繁些,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多和人交际。

    多与街坊邻居交往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交往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主动与邻居家的大人和孩子打招呼,鼓励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共同分享玩耍的快乐。爷爷奶奶要告诉孩子,只要你主动、友好地与别人相处,别人就会喜欢和你做朋友。

    对于呆在家里整天上网的孩子,爷爷奶奶要用巧妙的办法诱导他离开电脑,融入人群。爷爷奶奶不妨利用网络这个媒介,让孩子把网上结识的同龄小伙伴请到家里来玩,腾出空间让他们沟通和交流。到节假日期间,爷爷奶奶可以带孩子出去串门,在他和同龄人的交往中得到愉悦。不过,爷爷奶奶要在串门前适给孩子做一些功课,比如告诉孩子对方家里的成员有哪些、怎么称呼等等。

    爷爷奶奶应鼓励孩子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同龄人聊天、出游,绝不能借口成绩重要,而剥夺了孩子的权利。爷爷奶奶要多带孩子串门,支持孩子带朋友到家里来玩,不要对孩子们的行为举止作过多的限制,更不能以家庭的整洁卫生为由将孩子的朋友拒之门外。

    同时爷爷奶奶要认识到带婴儿去串门是不太适宜的,不仅自己麻烦,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孩子3岁以后可以适当地带他外出到亲友家串串门,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社交礼仪及待人接物的方法,可以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学到一些新的游戏形式、学习怎样与陌生人很快相识相处,有很多好处。

    爷爷奶奶带孩子串门,对方最好是有宝宝的家庭,如果年龄相仿就更好了。带孩子串门之前首先要告诉孩子要到哪里去,会见到什么人,并教他一些礼貌用语。比如见到主人要问好;要礼貌地回答对方的问题;别人给自己东西吃时要道谢;不经主人允许不随便动人家的东西等等。爷爷奶奶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才能更快乐。

    在邻居家,爷爷奶奶一定要多注意对方孩子的优点,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向人家学习。比如对于外向的孩子,家长可以提议组织两个孩子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一下自己的“拿手好戏”,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一下自己,对两个孩子的表现都要予以鼓励。而对于内向的孩子,爷爷奶奶最好让他自己去和新朋友交流,自己去观察对方、与对方接触。

    孩子所见的东西有限,又总是要靠自己的行动去探索和认识世界,因此孩子到了新鲜地方之后显得好奇,东摸摸、西碰碰是很自然的。从孩子能听懂大人讲的简单的话语时,爷爷奶奶应该开始教给他一些必要的行为规则。不仅要让他知道“可以”,“应该”干什么、动什么;也要训练他“不可以”、“不应该”干什么、动什么。遵守这些规则的孩子能明是非、懂礼貌,又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一定会是一个有礼貌、不胡闹的小客人。

    让孩子有更多的小伙伴

    没有朋友的孩子是不快乐的孩子,不能享受集体生活的孩子将失去很多乐趣,还可能酿成一生的悲剧。

    小薇的父母每天要早出晚归地上班,她是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的。布娃娃是小薇的小伙伴,电视机里的儿歌、音乐是她的老师,而跟着爷爷奶奶上街则是她认识社会的基本活动。爷爷奶奶年纪比较大了,不怎么爱出门,所以小薇学龄前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自己玩。小薇上了幼儿园之后,文静、不善言谈、不喜欢运动、缺少一般孩子的天真活泼。每天小薇都是下了课就回家,很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这种孤僻的性格使得他几乎没有熟识的小伙伴。

    没有朋友的孩子是不快乐的孩子,不能享受集体生活的孩子将失去很多乐趣,还可能酿成一生的悲剧。

    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一切图案的涂抹,都是家长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很多孩子从小生活环境比较闭塞,可以交往的小伙伴非常少,因而性格也会变得孤僻和不善言辞。案例中的小薇就是在闭塞的环境中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埋下了隐患。

    ☆专家支招

    要想让孩子结识更多的朋友,爷爷奶奶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来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交际圈。

    ●让孩子讲话

    要想孩子有更多的小伙伴,建立起广泛的交际圈,爷爷奶奶首先要从基础做起,教孩子说“你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爷爷奶奶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社交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家长在家里接待来访者的习惯和方式。有时候孩子听大人讲话时会不耐烦,喜欢打断大人的谈话,这是很正常的。和孩子谈话时,爷爷奶奶应该采用轮流讲话的方式,要多听孩子讲话,而不是向孩子训话,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权利和机会。

    ●克服害羞

    孩子害羞是他们交朋友的最大障碍。严肃的家长常使害羞的孩子更加胆怯,说话结巴。这时家长如果强行纠正,孩子的结巴会愈演愈烈,甚至产生自闭的现象。家长不断唠叨或用高压手段纠正孩子,只会使孩子更加惶恐不安。其实,任何责骂、讽刺、挖苦或唠叨等威胁行为都不仅不会对孩子有丝毫帮助,还会使孩子更加退缩不前。对害羞的孩子,爷爷奶奶千万不要代替他讲话,因为这是越俎代庖的行为。要克服孩子的害羞心理,爷爷奶奶可以循序渐进地带孩子去社交场所。例如可以把孩子带到某个集会,或带到公园,把他介绍给别的孩子,并建议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对方看。孩子在同伴中放松了自己,性情也会有所转变。

    ●礼仪很重要

    爷爷奶奶要经常教给孩子一些日常能用到的礼仪,以便孩子能结交更多的好朋友。爷爷奶奶带孩子去小朋友家的时候最好带点零食或玩具和小朋友分享,要让孩子有礼貌地和小朋友的家长打招呼,未经主人同意不能乱翻人家的东西,到规定的时间就要回家,不能胡闹等等。也可以让孩子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来玩,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看电视等等,孩子懂得了分享就会比较大度,也懂得礼让。孩子有礼貌爱交往,就会有很多小朋友乐意和他一起玩了,孩子的交际圈自然会扩大很多。

    ●网络媒体帮孩子交友

    爷爷奶奶搜索一下网络杂志,或游走于各大育儿论坛,可以看到有许多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着孤独感的孩子。爷爷奶奶们可以组织一些孩子们关注和感兴趣的活动,约定好地点,带上自己的孙子孙女,大家共度快乐时光。在网络的牵线搭桥下,孩子无形中扩大了交际圈,有了更多的小伙伴,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很多开心的时光。

    ●偶遇交友

    偶遇其实也是一种缘分。爷爷奶奶带孩子坐车时、出去遛弯时或者外出途中,总会碰到一些可爱的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这时,家长就要鼓励孩子主动去和那些小朋友打招呼,让孩子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和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意识。或许开始时孩子会有些胆怯和害羞,但几次过后孩子就能很大方地主动去接触小朋友了,甚至会和小朋友打得火热呢。让孩子抓住这次机会速配一位小伙伴,从而锻炼一下交际能力,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不苛责孩子

    有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很可能不爱说话。如果是这样的话,家长也不必当场苛责,更不要动不动就训斥孩子不主动和小朋友交流,要知道孩子结交小伙伴也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孩子之间熟悉一些后,再引导孩子主动上前和别人打招呼。如果一见面就把孩子弄得心情很不好,否则这一次的交友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指导孩子正确交友

    在父母过度关爱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只想索取不知付出,这恰恰是孩子难以与别人融洽相处的根源所在。如果孩子在交友上出现什么问题,爷爷奶奶应该观察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的表现,找出原因,还要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同伴和他之间出现了分歧,引导孩子主动解决问题。爷爷奶奶要教孩子真诚、自省、求同存异、谅解和宽容地对待小伙伴,告诉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应先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多顾及别人的感受是赢得别人对自己好感的前提。

    ●治疗孩子的交际伤痛

    失去好友是件很伤心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这种伤心的事情。当孩子失去好朋友的时候,爷爷奶奶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解决被好友疏远的痛苦,让孩子坦然接受和面对。爷爷奶奶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地调整好心态,尽快走出阴影,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不再沉浸在失去朋友的痛苦之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