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总比问题多-畅游“蓝海”,开辟“同质化突围”的创新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让别人一眼就认出你

    思维改变,行为改变;行为改变,命运改变!只要多些“蓝海思维”,我们同样可以从惨淡的红海中全身而退,成功实施“同质化突围”。

    在产能过剩的今天,随着竞争的加剧及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一方面产品的同质化日益变成了一种常态,另一方面产品的功能也在企业的想方设法中不断增添、不断雷同。因此,如何在几乎“长着同一张脸”的产品之林中“木秀于林”,也就是如何让别人一眼就认出你,就成了众多企业人士苦苦思索的永恒性课题。

    其实,只要多一些“蓝海思维”,多一些创意和创举,我们同样可以从惨淡的红海中全身而退,成功实施“同质化突围”。

    “同质化突围”,就是开辟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让自己长着一张不一样的脸,以便在众多的产品中可以让人一眼就认出来。

    曾经有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跑到摩天大楼的工地向一位建筑承包商请教:“我该怎么做,长大后会跟你一样有钱?”

    这位建筑承包商看了小男孩一眼,回答说:“小伙子,去买件红衬衫,然后埋头苦干。”

    小男孩不明白成功与红衬衫有什么关系,只好再请他说明。承包商指着那批正在脚手架上工作的建筑工人,对男孩说:“看到他们了吗?这些人全都是我的工人。我无法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甚至有些人,根本连脸孔都没印象。但是,你仔细瞧他们之中,只有那边那个晒得红红的人,穿一件红色衣服。我很快就注意到,他似乎比别人更卖力,做得更起劲。就因为他那件红衬衫,使他在这群工人中间特别突出。我现在就要过去找他,派他当我的监工。从今天开始,我相信他会更卖命,说不定很快就会成为我的副手。”

    这个故事常被用来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可我们常常忽略了故事中传达的另外一种智慧,那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要做到与众不同,让别人一眼就认出你。

    做工作是这样,做产品更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产品与其他东西长着同一张脸,怎么能让它更快地引起别人的注意?打扮得不同一些,设计得不同一些,这些不同也许是外观上的,也许是功能上的,也许是服务上的,总之要与众不同,才能打动人心。

    2004年的4月初,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和经销商像往年一样,十万大军云集北京,参加号称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每年一度的招商大战打响。在这场争夺通路和眼球的商战中,多数企业“萧规曹随”地遵循着服装招商的游戏规则——明星代言,制造人气;美女搭台,招商唱戏;甚至不惜余力打造数百万元计的奢华展位;场外更是花重金在央视打广告造势……

    然而,本次服装博览会很可能成为最没有悬念的一届:SARS带来后非典时代的内忧,WTO入关“狼群”的外患。竞争的白热化和大量库存积压,使得经销商对招商表现得异常理智与冷静,缺少了往年的激情。

    由于出现了这样一匹“黑马”——仕奇职业装,以全新的差异化战略策划和一个独具匠心的“结婚证广告”为爆破点的特立独行的招商手法,赢得本届服装博览会“最具策划力企业”之誉。它没有在央视大规模投广告,展位设计不出彩,却吸引众多的经销商咨询加盟,展会期间熙熙攘攘,招商人员连“方便”的时间都没有;它没有聘请明星形象代言,但它的招商材料却总是一抢而空。

    “定制直销”和“事件营销”是仕奇职业装此次招商大战制胜的两大关键,而核心是“差异化”。

    仕奇职业装创造性地像“戴尔”定做商用电脑一样定制职业装。

    服装传统的“坐商”模式,在客户资源方面很被动,缺乏个性化服务,很难满足顾客购物的便捷性和心理需求。同时,商场经营趋同,购买分散,流通费用过高,货款账期拖沓,产生库存。服装传统营销模式对场地、租金、首批进货款要求相当高。经销商经营品牌服装一般需要投入六七十万元,甚至一两百万元以上,风险很大。而加盟“仕奇11分满意定制”直销渠道,三类地区加盟费用只需5万元,二类、一类地区加盟费用只需十几万元,大致相当于传统分销模式投入资金的1/4~1/10。直销方式不需金街旺铺,不需进现货,甚至可以采用无店铺经营,只需设立办公间和展示间就可以开业大吉。

    这种经营模式大大地增强了企业活力与市场触角,使服装更贴近客户,而且为加盟商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自己更加具有特色,使得一出马便成为一匹黑马。

    “同质化突围”,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自己独特的亮点,并在这个区别于别人的特点上做足工夫,工夫到家了,自然能让别人在众多同类物品中一眼就认出你了。

    突破心中的枷锁

    心,可以超越困难,可以突破阻挠,可以粉碎障碍……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世界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心中有枷锁,便限制了人潜在能量的爆发,所以,要想开发和利用生命潜能,最关键的事情在于突破心中的枷锁。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期,由于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奋发向上的热情被上了枷锁,因此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性格。

    在西点军校有个小虎鲨的故事,被西点军人作为反面教材:

    小虎鲨长在大海里,当然很习惯大海中的生存之道。肚子饿了,小虎鲨就努力找大海中的其他鱼类吃,虽然有时候要费些力气,却也不觉得困难。有时候,小虎鲨必须追逐很久才能猎到食物,这种难度,随着小虎鲨经验的增长,越来越不是问题,并不对小虎鲨的生存造成影响。

    很不幸,小虎鲨在一次追逐猎物时被人类捕捉住了。离开大海的小虎鲨还算幸运,一个研究机构把它买了去。关在人工鱼池中的小虎鲨虽然不自由,却不愁猎食,研究人员会定时把食物送到池中。

    有一天,研究人员将一片又大又厚的玻璃放入池中,把水池分割成两半,小虎鲨却看不出来。研究人员把活鱼放到玻璃的另一边,小虎鲨等研究人员放下鱼后,就冲了过去,结果撞到玻璃,疼得眼冒金星,却什么也没吃到。小虎鲨不信邪,过了一会儿,看准了一条鱼,咻地又冲过去,这一次撞得更痛,差点没昏倒,当然也没吃到鱼。休息10分钟后,小虎鲨饿坏了,这次看得更准,盯住一条更大的鱼,咻地又冲过去,情况仍没有改变,小虎鲨撞得嘴角流血。它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虎鲨趴在池底思索着。

    最后,小虎鲨积蓄了全身的力量,再冲!但是仍然被玻璃挡住,这回撞了个全身翻转,鱼还是吃不到。小虎鲨终于放弃了。

    不久,研究人员又来了,把玻璃拿走,又放进小鱼。小虎鲨看着到口的食物,却再也不敢去吃了。

    西点军校的教官告诫学员:人类也很容易像小虎鲨一样被过去心中的枷锁所限制,如果你不想没有食物吃,就要勇敢地突破心中的枷锁。

    你的心里是否也上了一把锁?

    生活中种种看似艰难异常的事情真的就无法解决吗?种种看似无法逾越的险峰真的是无法超越吗?所谓枷锁,其实只是心理作用,是自己给自己的心上了枷锁。

    打开心灵的枷锁吧,只有打破思维的定式,才能冲破一道道难关,才能使我们不断迈向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要经历无数的选择,在人生每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上,都需要灵活地运用头脑。如果你能突破墨守成规的教条,善于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美国的建筑业迅速发展,街上处处可以看到招募大量砖工的广告。一时间,砖瓦工人的行情看涨,待遇也节节变高。

    一位曾经当过砖瓦工的青年,听说城里以高薪招募砖瓦工,也从乡下进城找工作。

    “这么多人需要砖瓦工,到哪里找最合适呢?”当他看到四处的广告,心中起了疑问。脑筋一转,他突然跳了起来:“对啊!我何必去应征砖瓦工呢?”

    青年回乡筹措了一些钱,又回到城里租了个小店,在店门口和所有的应征砖瓦工的广告的下方,打出了自己的广告——“培训砖瓦工”。

    许多想要当砖瓦工,却没有技术、不够资格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挤进小店,掏出钱来学习技术。

    青年动脑筋从另一个角度选择了途径,使他大赚了一笔。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打破心中的枷锁,善于换位思考是多么奇妙和宝贵。

    有一个小故事也十分动人:

    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向父亲报告幼儿园中的新闻,并告诉父亲,他有一个重大发现。

    “什么发现?”父亲漫不经心地问。

    “苹果里藏着一颗小星星。”

    父亲瞪大了眼睛:怎么会呢?

    儿子拿出一个苹果,拿起小水果刀,郑重其事地向父亲展示他的发现。他费力地切开了苹果,但是孩子不是从茎部到底部这样竖着切,而是横向拦腰切了下去。

    儿子把切开的苹果放在父亲面前:“爸爸,看,多漂亮的星星。”

    父亲真正地惊呆了:我们吃过了多少个苹果,每一次都是用“祖传”的规规矩矩的切法,从来也没有想到另一种切法,当然也从没有见到苹果中美丽的星星。

    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很多情况下会使我们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上面苹果里的星星的故事,也是带给我们的最好启示吧。

    正如一位大诗人所言:“树是深入地下的根,根是伸向天空的树。”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视角,变换一个视角,颠倒一下视角,奇迹就会出现。

    开辟头脑中的“蓝海”,首先应该突破心中枷锁对自己的限制,为自己的头脑打开一片无障碍通道。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看到市场的“蓝海”,才能畅然驰骋于“蓝海”。

    向自己要创意,向市场要结果

    想要畅游蓝海,就要有创意。创意从何而来?客户、市场一向都是我们的导向标。重视客户的意见,生产出的产品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会有市场。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已经卖给过牙医一副假牙,卖给过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过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马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马鹿居住的森林。

    “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马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马鹿说。

    “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

    “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已经需要一个了。”说着他便开始在马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

    “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不是,我只是想卖给马鹿一个防毒面具。”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来。

    过了不久,马鹿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马鹿一个防毒面具。

    “真是个好东西啊!”推销员兴奋地说。

    马鹿说:“别的马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

    “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马鹿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这虽是一则带有戏谑性质的故事,且违背了我们现在的环保理念,但是,我们仍能从幽默中得到一点启示:从事商业就要想办法为客户制造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购买欲望,如此,还用担心你的产品没有销路吗?

    我们常常慨叹推销难做,生意难谈,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俯下身来倾听客户的声音,任他们来客观评说产品的好与坏,也许,可以收到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认识到产品有何缺点,可以做怎样的改进,但旁观者的一句话也许就会给我们提示。

    余世维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他的公司新开发出一款香水,在一次展览会上初次亮相,准备着若此次展览效果很好就投入批量生产。

    余先生自己也在展览会上观看,这时,他看到一位女士走进了这款香水的展台,他便假装也是顾客,走近她,问了一句:“您觉得这款香水怎么样?如果是您,会买它吗?”

    那位女士瞥了一眼香水,说:“不会!”

    余先生很震惊,他不清楚为什么这位顾客只是“瞥”了一眼就决定不买。他并没有表露出这款香水是他的公司的,而是装作轻描淡写地问:“为什么呢?您能告诉我这款香水有什么缺点吗?”

    之后,这位女士一连说出了三四条这款香水的缺点,这更让余先生震惊了。“我们的专业开发人员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位顾客只是一瞥就能说出那么多,幸好这款香水没有投入市场。”余先生后来考虑。

    送走了这位女士,余先生马上将刚才那位女士提出的产品问题记了下来,并立刻打电话给台湾公司:“马上停产这一款香水,等我回去再处理。”

    余先生之后说,如果当时没有这一幕的发生,在这一款香水上,公司恐怕要损失至少几十万。

    海尔认为:嫌货才是买货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一定要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尽全力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不一定要找客户询问,有时,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所表露出的就是客户的需求点,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有所创造,使产品更贴近市场。

    有一个年轻人刚刚开始创业,以生产小家电为主。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得销量并不理想。

    一天,愁闷的他在家附近的小巷中边走边思考应该怎么办,这时,旁边一家人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听到一个男孩的咳嗽声。之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北方的鬼天气,就是不如我们南方好,冬天的时候空气那么干燥,孩子咳嗽得那么厉害,我的皮肤也都变得粗糙了。”

    这时,男人说话了:“那也没有办法啊,北方一直都这个样子,我们总不能让空气变湿吧?”

    “把空气变湿?”年轻人听到这句话时很是兴奋,“我怎么没想到呢?”

    北方的空气到了秋天就开始变得异常干燥了,令很多人都感到不舒服,而且,干燥的空气不但对身体不好,对室内家具也有破坏作用。那么,生产一种能够使室内空气变湿的电器部就可以了?而且,这种电器在北方一定很有销路。

    想到就去做。

    事实证明年轻人的想法是正确的,这种电器经过几次改善之后被推向市场,立刻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年轻人的公司也开得有声有色。这种电器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室内加湿器。

    一次散步偶获的信息就是一个发展的机会,这需要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修炼自己的观察力与职业敏感度,在接受相关信息时,头脑绝不能闲置,要思考、思考、再思考,让自己更接近市场,更能够经受市场的考验。

    抓住你的“长尾巴”

    长久困于“红海”的人经常会“顾此失彼”,只看到头部市场的高额利润,而看不到长尾市场的累积利润和新的发展空间。真正的创新人士能够把眼光放得更长远,既能统筹全局,又能专注于局部,既能保住头部,又能抓住长尾。

    一年前,一位做广告的年轻人很困惑,因为广告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形势多种多样,覆盖了传统媒介、网络等各种渠道。他的公司规模很小,在各著名大广告公司的打压下,已经感觉生存极其艰难。

    一年后,年轻人神采飞扬。

    原来,一年前的某天,他回到家里,那里是一处“城乡结合部”,正是此次“考察”,让他发现了机会。

    他发现家乡近几年成立了许多企业,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有做广告的需求,却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在大的传播媒介上宣传,很是苦恼。

    他顿时醒悟:这不正是一个市场吗?

    他立刻决定:转战“城乡结合部”!

    一般的大广告公司不屑于为这种城镇小企业做宣传,高额的广告费用也是这些企业所承受不起的,那么,何不开一家专为这类企业服务的小广告公司?

    从此,墙体广告、车体广告、报纸广告……年轻人全部承接,连满街跑的三轮摩托的车体上都打着广告。

    一年的效益证明了年轻人选择的正确。

    这位年轻人的成功是一种偶然吗?不是的。他的选择和举动正印证了“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这个概念是Wired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的。最简单的例子:在一个XY的坐标系里面,y对应销售收入,x对应同一产业中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一般会出现名列前茅的几个品牌占据大部分,其他无数的小品牌占据小部分。

    我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固守于利润较高的头部,而忽略了平均利润额较少的尾部,然而,这个长长的尾巴所创造的利润总和却可以与头部创造的总利润相媲美。

    克里斯·安德森在他的畅销佳作《长尾理论》中提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娱乐业一直想方设法聚焦于大热门。毕竟,大热门能让电影院座无虚席,能让商店财源滚滚,能防止听众和观众们调换频道。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问题。社会学家会告诉你,大热门现象与人类心理直接相关——它们是社会潮流和口头传播效应造成的共同结果。况且,有相当多的大热门确实名不虚传:那些动人心弦的歌曲、鼓舞人心的电影和发人深省的书籍,能够赢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需要的都不仅仅是大热门,每一个人的品位都与主流文化有些许不同之处。我们发现更多的其他选择,我们就会更多地被它们吸引。遗憾的是,在最近几十年中,这些选择已经被排挤到了边缘地带。

    要理解过去的有限选择和今天的丰饶世界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文化想象成一片海洋,露出水面的陆地就是一个个大热门之岛:有热门唱片组成的音乐岛,有热映大片组成的电影岛,有流行电视节目组成的电视群岛,等等。

    水面就是踏上这些岛的经济门槛:能让商家们满意的销量。各岛就代表着能够跨过这个门槛(突破水面)的产品,它们的流行度足够大,因此通过它们能换来足够多的利润。放眼眺望一下远方的文化海平线,我们能看到的都是那些高耸于海浪之上的流行之峰。

    但是,岛屿当然只是广阔的海底山脉的尖端区域。当海平面下降后,曾经隐藏在水下的东西会在刹那之间显现出来,而水下世界的丰富多彩远非水上可比。水下的世界就如那长长的尾巴,善加利用,可以为我们创造不比山峰逊色的业绩。

    今天,市场上的音乐产品有99%不在沃尔玛的货架上。在已经正式发行的20万余部电影、电视节目、纪录片和其他影像产品中,一般的百视达店只有3000余部。其他任何顶尖零售商都一样,从书籍到厨房装置,其他任何商品也都一样。绝大多数的产品都不在你身边的那些商店中。

    举一个例子,亚马逊网上书店成千上万的商品书中,一小部分畅销书占据总销量的一半,而另外绝大部分的书虽说个别销量小,但凭借其种类的繁多积少成多,占据了总销量的另一半。从“长尾理论”模型图中可以发现,主体区域和长尾区域的面积大约相等。

    抓住“长尾巴”,在商业上的运用比较成功的例子是亚马逊网上书店。目前,这种模式也被我国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成功模仿,所创造的效益已经初见端倪。

    从2007年开始登录当当网上书店的客户都可以发现,当当网增加了一个功能,即相关图书推荐。在你所浏览的图书信息中,会有一些关键字背后有网页链接,链接的是含有此关键词的当当其他图书。而在过去,这些图书往往会被读者所忽略。受营销方式的引导,读者一般会比较关注畅销的图书,即长尾模型中的红色区域,而对蓝色区域的更多的图书不甚了解。现在,以推荐阅读的形式进行链接,增加了读者选择面的同时,也使当当的蓝色区域书获得了较好的销量,在提高总销售额方面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学当中,开拓蓝海与抓住长尾是一脉相承的,都需要我们对整体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分析市场空白点或利润长尾区,再加以有效利用。

    有限的资源产生无限的价值

    我们在工作中常会遇到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肯动脑、善创新,激发脑中的无限创意,就一定能够将问题完满解决,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无限的价值。

    许多年以前,美国某城市的大街上,有个人卖一块铜,喊价28万美元。好奇的记者一打听,方知此人是个艺术家。不过,对于一块只值9美元的铜来说,他叫的价格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于是那位艺术家被请进电视台,讲述了他的道理:一块铜价值9美元,如果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21美元;如果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如果制成纪念碑,就应该值280000美元。他的创新说法打动了华尔街一位金融家,结果那块铜最终被制成一尊优美的铜像——也就是一位成功人士的纪念碑,价值为30万美元。

    艺术家的手中只有一块铜,但他可以用自己的创意使这块铜的价值从9美元增长到30万美元,其间的差额也就是他的创意的价值。这也验证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

    我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肯动脑、善创新,激发脑中的无限创意,就一定能够将问题完满解决。

    工作对于刚毕业的小马来说,是十分乏味的。小马在一家房地产销售中心做推销员,中心拥有代理权的楼房,要么年代久远,要么地点偏僻,要么布局不合理。另外,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有自己的销售部,可以直接销售楼房,客户问问价,就直接找他们了。两个月下来,小马一套房子也没卖出去,好像再努力也不会有好结果,就准备离开了。

    此时,小马仔细地想了想自己的现状:以目前的实力,想买一套住房无疑只是梦想;即使利用分期付款,首期付款也不够。但是,如果将一些各方面条件均不太好的积压楼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一些有一定经济能力但又买不起新建小区的大学毕业生,一定会有市场。因为这些楼房价格不高,首付一两万,月供五六百,仅略高于每月房租,十余年便拥有了全套产权,到时经济实力改观后自己不住了还可以出租。这样的房子简直就是为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的年轻人量身定做的,而且每年还会有许多学生涌入这座省会城市,市场巨大!于是,小马下定决心选择离开。

    小马不是不干了,而是联合几个同学,注册“第一套房产经纪公司”,专门为工作不久的白领们提供购房、租房服务。公司找到了那些手头有积压商品楼的开发公司,要求代理销售楼房,条件优惠,但要求获得面向单身白领销售的独家代理权。房地产公司自然乐意,于是第一套房产经纪公司同时拥有了十几处楼盘的代理权。这些楼盘各有优劣,有的位置偏僻但是环境好,有的服务设施较差但是交通便利,他们将这些一一比较后,明示出来,一是有利于客户鉴别,二也增加了客户的信任度。一年后,开发商积压的房子卖了,客户为自己这么快便拥有住房而高兴,而第一套房产经纪公司也高兴——挣钱了。

    也许我们手里的资源不充足,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敢想、敢做,有创意在,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资源不在多少,而在于怎样利用。巴西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国民生产总值却远远比不上日本;瑞士更可以说是个弹丸之地,却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财富。资源的确有限,可是对资源的利用方式是无限的,这无限的可能性则来自无限的创意。

    2006年德国世界杯开战在即,酒吧成了看球的好去处。不过机会到来的同时也意味着激烈竞争的到来,个个酒吧都想尽了办法吸引顾客。中国的大部分酒吧都走酒水降价促销的路线,但球迷的数量不会短期内增多,而且还要面对新增酒吧的竞争,简单的降价只能带来少量的销售增长。怎样才能在竞争中真正获利,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德国酒吧的做法。

    德国有一个酒吧想出了一个新招,专门学习了世界杯决赛阶段各个参赛国的特色菜做法,推出了“世界杯主题套餐”,比如在荷兰队与阿根廷队比赛的当晚,酒吧会推出由荷兰特色菜与阿根廷特色菜组合到一起的套餐,让顾客在观看这两队比赛的同时,能够品味到这两个国家的美食。平时就餐时,顾客也可以自由点选各国特色美食进行组合。这一招果然奏效,世界杯还没正式开始,前来尝试及预订套餐的顾客就已经络绎不绝。

    此外,这个酒吧还增设了专门的家庭席位,顾客可以带着家人一同前来就餐,这还解决了很多男性足球爱好者看球和照顾家人的矛盾。为了给自己的国家助威,酒吧更是别出心裁地研究配制出上下分黑、红、黄三层的鸡尾酒,象征德国国旗的黑、红、黄三色。这些举措为这个酒吧在当地赢得了头彩。

    原本主要是球迷的消费场所,增设了家庭席后就可以迎来球迷之外的顾客;国旗三色的鸡尾酒可以卖高价,但原料还是原有的酒和饮料。变了一下花样,同样的取材换来的却是不一样的价值。

    无限的价值蕴含在有限的资源当中。整天抱怨资源不足的人是不会具有创新观念,更不会进行创新实践的,当然也就无法发现其中的无限价值。他们只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渐渐落后,最终走向失败。

    本章要义

    ·创新,就要进行“同质化突围”,让自己从同类事物中脱颖而出。

    ·要创新,就要突破心中的枷锁,将“传统观念”、“专家权威”、“经验之谈”统统抛掉。

    ·创意由自己创造,结果由市场来给。

    ·在长尾理论中,长长的尾巴虽处于低利润区,但长尾部分加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总利润也是惊人的。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

    心得体会

    读了本章内容,你有何感想和体会?不妨把它们写下来:

    行动方案

    1.做事要有自己的特色,打上自己的标记,让别人能够一眼就认出你。

    2.生活中或工作中,在解决问题时,做一次“违反常规”的举动,向自己的习惯挑战一次。

    3.做任何创新行为之前,要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在得到客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改进。

    4.不要放弃市场的长尾端,在抓牢“头部”的同时保住“长尾”。

    5.不要再抱怨手中的资源太少,要学会自己去找方法,进行资源整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