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养胎必读-第21周 各种感官正完善 胎教开始订方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胎宝宝的发育状况

    现在,胎宝宝的顶臀长约16厘米,体重约300克。

    逐渐增加的体重将帮助宝宝在出生后维持体温。他吞咽了大量的羊水,这对于消化系统是个很好的促进,能够从羊水中吸收到许多水分。虽然宝宝的肾脏已经能够处理一些废物,但是大多数废物主要通过胎盘输送到母体的血液中,并最终由母亲的肾脏进行过滤。

    随着大脑和神经末梢的发育,宝宝的各种感官正在逐步完善,味蕾开始在舌面上形成。

    这一时期,从超声波扫描中,人们常常能看到宝宝抚摸自己的脸蛋儿、吸吮大拇指,或是拿着脐带在玩。

    准妈妈的生理变化

    子宫的两侧及身体的其他部分继续变化增长。孕妇可注意到下肢发胀,尤其在一天结束时,如果站立了大半天后,让腿脚放松下来,休息一会儿,发胀感就会减轻。这是血液回流受阻所致。

    准妈妈的保健与护理

    1、血栓的形成

    妊娠期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是臀部和腹股沟的血栓形成,这一症状的表现是腿部相应区域发胀,伴随疼痛、发红、发热。

    该病不限于发生在妊娠期,只是妊娠期容易发生。由于子宫的压迫而使血流减慢所致。

    如果孕妇的腿部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曾有过血栓,在妊娠的开始就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医生。这是个很重要的信息,应让医生知道。

    2、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浅静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有明显的不同。如果血块位于下肢的浅表部,问题不是很严重,只出现浅表皮肤表面的改变,这种类型的血栓不需要住院治疗,可服用温和的止痛药比如醋氨酚(对乙酰氨基酚),并抬高下肢,用最好的绷带和支持性的袜子固定,偶尔热敷。如果经此处理,病情无明显好转,这时应考虑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⑴症状:若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腿部有时会出现苍白和发凉。通常的症状是腿部触痛、发热和肿胀。血栓相应处的皮肤经常发红,甚至可能在血栓发生处的相应皮肤表面上有红色的条纹。挤压腓肠肌或腿部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走路时也可出现此症状。如果躺下来,向膝盖方向屈曲脚趾,腿后面出现触痛,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霍曼斯征阳性(此种类型的疼痛也可发生在肌肉紧张和青肿时),若不确定可去医院做检查。

    ⑵治疗:深静脉血栓通常需住院并应用肝素(血液抗凝剂)进行治疗,肝素是一种必须静脉使用的药物,不能口服,它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并使血凝块溶解。在使用肝素的同时,孕妇应卧床休息,休息时,应抬高下肢,局部热敷,使用温和的止疼药。

    制订胎教方案

    胎教,就是妊娠时期对胎儿的教育。在妊娠的不同阶段,根据胎儿成长发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对他(她)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提供科学有效的刺激,如光照、音乐、对话、拍打、抚摸等,提高宝宝大脑神经细胞的反应敏感性,神经系统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训练,使宝宝的智力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为出生后奠定一个高起点的智力基础——这就是实施胎教的目的。

    在20世纪80年代,胎教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胎儿根本不具备接受教育的能力,胎教是一件唯心的事情。随着对胎教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目前,胎教的意义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和肯定。研究表明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为开发这一能力而施行胎儿教育,近年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托马斯的研究结果显示:胎儿在6个月时,大脑细胞的数目已接近成人,各种感觉器官已趋于完善,对母体内外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这就给胎教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虽然胎教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但人们对胎教的实施还存在许多误区。有人认为宝宝迟早要出生要长大的,等他(她)生出来受教育岂不是比隔着肚皮“摸黑”教更省事么?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教育是讲究时机的,比如1~3岁是孩子语言的敏感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再学说话就要费劲得多。我们这里所说的胎教,不同于出生后的教育,主要是对胎儿六感功能的训练,即皮肤的感觉、鼻子的嗅觉、耳的听觉、眼的视觉、舌的味觉和躯体的运动觉。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儿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成熟,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觉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还有人认为:我们并不希望孩子成为神童,进行不进行胎教无所谓。其实不然。我们提倡胎教,并不是因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因为胎教可以尽可能早地发掘个体的素质潜能,让每一个宝宝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佳发挥。

    妊娠中期正是开展胎教的最佳时期,从5个月开始,科学地、适度地给予早期人为的干预,可以使胎儿各感觉器官在众多的良性信号刺激下,功能发育得更加完善,同时还能起到发掘胎儿心理潜能的积极作用,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下良好基础。胎教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音乐胎教法、语言胎教法,具体的做法将在后面的内容中分述。

    1、如何进行胎教

    首先,父母要对胎教的作用、机理、方法等有一定的认识,阅读有关书籍。胎教应从妊娠3~4个月或更早的时间开始。实施步骤如下:

    ⑴共同欣赏音乐:将装有儿歌等录音带的小录音机放在母亲腹壁近胎头部位,如为大录音机可放在离腹壁50厘米左右,放音适中;每天定时播出(2~3次),此时可出现规律的胎动。

    ⑵孕妇学习课目:孕妇在妊娠期间反复阅读趣味性故事、古诗、外语、数学等书,或制成录音带每天循环播放,同时接受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熏陶。这样,新生儿从出生的第1天开始就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反应,对周围的环境、声音等并不陌生。

    ⑶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稳定的情绪及精神修养: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应有好的环境、条件及营养外,孕妇自身应学会保持情绪稳定,多接触真、善、美的东西,克服邪念。夫妻之间应多亲密、幽默、活泼的交谈,包括父母与胎儿之间,以及胎儿自身的各种话题。

    ⑷从妊娠第4个月后,每天定时抚摸胎儿:由上至下轻轻地抚摸胎儿,动作要轻柔,每次5分钟左右,可以锻炼胎儿的触觉或促其发育,如果胎儿四肢活动,可做局部的抚摸。妊娠7~8个月时,父母可与胎儿说话。

    2、胎教的内容

    胎教的内容很多,它包括在优孕、优育、优生的整个过程中,对胎儿进行多方面的诱导教育。从阶段分,大体可分为优身受孕、优境养胎、胎儿教育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在内容上既有不同的侧重,又有它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⑴优身受孕:优身受孕是指为受孕的一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实践证明,优身受孕的精子和卵子具有极强的活力和生命力,这样的受孕卵为发育成长强壮的胎儿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大多数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孕了,而要等到下次停经后经过检查诊断自己才知道,才开始从营养、休息、调整心境等方面加以注意。因此,要做到优身受孕,必须从妊娠前做好迎接小生命到来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把握身心的最佳时期,在受孕的一刻,将父母对生活热爱的活力及信息,及早输入受精卵中,这就是胎教的开始。

    ⑵优境养胎:大家知道,胎儿快速的发展生长,需要一个营养充足、无污染而又安静祥和的环境。母亲除了加强营养、科学饮食和防治疾病外,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的饱满,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孕期中的困扰,以身作则,礼貌待人,乐于阅读欣赏,让生活中充满爱和欢乐,从而对胎儿的性格、行为习惯、情趣、思维等进行良好的影响。我国古代就要求孕妇“调情志、怀美心,正言行”,以对胎儿进行优境养胎。相反,在恶劣的环境下,孕妇情绪异常会给胎儿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先天性生理缺陷。从对多动症患儿的调查证实,患儿的母亲在妊娠的胚胎期,都曾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军集中营中出生的孩子,除了个别孩子发育正常外,多数孩子都不健全,有的智力低下,有的患有先天性精神病,有的患有先天性生理缺陷等等。这主要是孕妇长期处于恐惧的精神压力下,加之营养不足,卫生条件恶劣所致。

    ⑶胎儿教育:这是在优境养胎的同时,有意识地对胎儿实施教育。运用音乐刺激、语言刺激、触觉刺激等,对胎儿做听力训练、记忆训练、语言训练、运动训练,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情趣、性格等的塑造和培养。

    3、孕妇是胎教的实施者

    研究者们观察到,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听到音响会出现频繁的胎动;母亲的心律是胎儿最早听到的节律的声音,也被胎儿乐于接受。孕妇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胎儿,如孕妇过于恐惧,会引起早产(未成熟胎儿)或胎儿畸形;孕妇急躁,所生的婴儿往往多动,易激怒。母亲的心律节奏是胎儿最早熟悉的声音,类似母亲心律的其他有节奏的声音胎儿也乐于接受,所以悦耳的、动听的音乐为胎儿所欢迎。相反,激烈的、难听音乐,也会使胎儿暴躁不安、乱踢乱动。母亲定时地抚爱着胎儿,可促使胎儿身心健康。

    母子的感情需要孕妇来培养,孕妇除了多看些激发母子感情的书,还要多看一些美的画片、健美的婴儿画像或照片,倾听音乐;夫妻间多谈谈关于胎儿的事,诸如胎儿活动怎么样,胎儿运动次数多少及轻重,胎动的方式,这一切都需要孕妇来施行。

    4、父亲在胎教中的作用

    在母亲实施胎教的过程中,作为丈夫应为胎教顺利进行做好以下几项:

    ⑴安排好孕妇的生活:首先要帮助妻子主持家务,减轻其体力劳动,安排好妻子的饮食,注意合理的营养。早孕反应时要准备适合孕妇口味的饮食,少食多餐;摄入足量的营养。在胎儿发育迅速阶段,更需供应富含高热量、高蛋白、微量元素(尤其含钙、铁)和维生素等的食物。

    ⑵稳定孕妇的情绪:使妻子在温馨的环境中,保持精神愉快。孕妇本身遇事要冷静,发脾气、大吵大闹是不可取的。丈夫应尽最大努力让妻子心情舒畅,享受家庭的温暖,并对将诞生的宝宝给予极大的关心。

    ⑶胎儿也需要适当的刺激和锻炼:丈夫在陪伴怀孕的妻子时,可时常给她一些幽默讲故事,一起看喜剧、影视片,适度的玩笑,风趣的谈话,适当的交往、游玩等,既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又可有益于胎儿大脑的发育。

    ⑷协助搞好音乐胎教:这是胎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但可以陶冶胎儿的性情,而且可以培养其对音乐的爱好。丈夫应安排轻松的优美的音乐带,每天早、中、晚各放1次,每次15~30分钟。

    5、实施胎教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进行直接胎教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刺激量不能过度,时间不宜过长,每天实施的次数不宜多。一般每天2~3次,每次3~5分钟。使用听觉刺激,音乐不能太大,以孕妇感觉舒适为度。

    ⑵使用抚、拍胎教和运动胎教时,手法要轻柔,切忌用力过大过猛。

    ⑶实施直接胎教应结合胎动进行,或按胎动规律定时进行,以免影响胎儿正常的睡眠周期。

    ⑷妊娠中、后期,胎儿会对准妈妈或爸爸实施的胎教做出反应。如轻柔地蠕动后就安静下来了,则表示他(她)很乐于接受准妈妈的胎教,如果用力蹬腿,那就是他(她)感到不舒服了,应马上停止,查查原因,并做好记录,以便改进。

    ⑸动觉刺激如抚拍胎教、运动胎教、游戏胎教等,在妊娠后期不宜多做。如果做,要仔细观察胎儿有无反应和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因为这时胎儿已长大,子宫腔有限,不便于活动。

    ⑹通过母体本身的听、看、读、运动等方式对胎儿进行间接胎教,就要选择情趣高雅、令人心情安逸的内容,避免过于刺激和易于疲劳的内容和方式。时间安排以不影响休息和睡眠为好。

    ⑺有早产征兆者,一般不进行抚摩、按压、拍打和运动胎教。

    孕期提示

    1、科学锻炼

    在妊娠的最初几周,身体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现在,身体变化迅速,子宫增大腹部突出,此时的孕妇应做哪些相应的活动呢?

    大家都听说,有很多孕妇直到分娩前仍继续从事紧张的锻炼和活动而无任何问题,甚至于有人说,有些妊娠的运动员仍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赢得奖牌,但这样的训练对每个孕妇来说都不是个好想法,可能也更不适合。

    孕妇们当然知道妊娠期的锻炼非常有益处,但此时不是为比赛而训练的时候。

    随着子宫的生长和腹部的突出,平衡感觉受到了更大影响,孕妇会感到很笨拙。此时不适宜于体育运动,比如篮球,或者易导致摔倒、受伤、腹部遭碰撞的运动。

    继续锻炼对孕妇有好处,这会使孕妇感觉良好并有利于控制体重,但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妊娠期应降低活动量,妊娠至第19周后应降低运动量。

    妊娠的身体会告诉孕妇应该减少活动量的时间。

    2、慎重过性生活

    妊娠是妻子和丈夫增进感情,计划未来的重要阶段,随着身体的变化,性生活可能变得困难,因为这会使孕妇感到不舒服,若改变两人的性交体位,在妊娠的中期仍可继续享受性生活。当频繁过性生活而感到有压力时,要和丈夫坦诚地沟通,不要害怕和丈夫一起去医生那里请教有关问题。如果出现痉挛、流血或其他并发症,应去看医生。

    2、留心影响胎儿大小的因素

    宝宝在腹中已经长到多大了?比起同周龄的宝宝他(她)是大了还是小了?这是准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在进行产前检查时,医生往往会测量准妈妈们的腹围和子宫底长估算胎儿的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生长发育是否正常。而这些数据只是作为参考和记录,很多时候胎儿的大小是通过B超来测量的。一般来说,准妈妈肚子大,胎儿也就比较大,但这与准妈妈的体形有关,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胎儿的大小呢?

    ⑴遗传因素:胎儿的个头大小当然是受妈妈和爸爸体格影响的,这是遗传因素起的作用。如果妈妈和爸爸身材都高大,生出来的宝宝个头就比较大。但如果妈妈身材矮小而爸爸身材高大,就难说了。俗语说:“父矮矮一个,母矮矮一窝”,一般来说妈妈的身高影响孩子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⑵准妈妈的健康状况:如果准妈妈体质欠佳,或患有某些慢性病或妊娠期合并症,胎儿的营养供给受到影响,那么胎儿的个头一般不会太大,妊娠糖尿病除外。患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如果病情没有很好地控制,则可能生出巨大儿。

    ⑶准妈妈的生活习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等都会导致子宫内环境的恶化,因为当准妈妈吸烟时,身体的血管会收缩,输送到胎儿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会减少,从而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产生抑制,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胎儿发育迟缓。酒精也会通过脐带输送给胎儿,子宫内环境因而会恶化,自然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果长期饮酒、吸烟,会导致低体重儿的出生。

    ⑷准妈妈的饮食习惯及营养水平:准妈妈充分、均衡的营养是宝宝健康发育的重要保障。营养不良的准妈妈,生出低体重儿的几率是相当高的。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胎儿的大小,比如盐分的过量摄取、高热量食品的大量摄入等等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⑸胎儿的性别:据统计,男孩会比女孩略大一些。这是因为男孩的骨骼框架一般来说都要比女孩略大一些。当然,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并不是绝对的。

    ⑹胎儿的健康状况:如果胎儿患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胎儿个头往往会比较小(子宫内胎儿发育迟缓)。对于先天性疾病来说,及早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在妊娠第20周左右,胎儿发育的差别开始显现出来,此时就应该通过B超对胎儿的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⑺孕胎数:双胞胎、多胞胎妊娠时,每个胎儿的体重比单胎妊娠要低些。

    胎儿的发育是动态的,如果某次产检发现胎儿偏小,准妈妈不必太担心,或许过一两周就赶上来了。只要坚持检查,听从医生的指导,及时纠正一些导致胎儿过大或过小的因素,一定能生一个体格健康的宝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