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品读历代佳人的悲欢离合-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夕阳下,寒鸦归宿,时光在秦淮河两岸无声地流淌,淌在窄窄的乌衣巷。朱雀桥畔的大唐飞花,落入刘禹锡的眼底,往日的繁华如影像一般,倒映在他的眼前,那些吟咏着诗词走来的古人,心怀思古幽情,王、谢两府的热闹被堂前燕衔进了寻常百姓家中,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是的,唐朝诗人刘禹锡笔下的王、谢两府中的谢府,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宰相谢安的府邸。谢安性情娴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而谢安的弟弟谢奕与哥哥也有着同样的秉性,同样也是东晋王朝的大臣。而作为谢奕女儿、谢安侄女的谢道韫,受家族环境的影响,琴棋书画、诗词音律样样精通也就不足为奇了。“咏絮之才”的典故就是因谢道韫而来,也正是因为她的才气,让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

    谢道韫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大家族中,她的兄弟姐妹众多,都是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爱学之人。这一日,大雪纷飞,红泥小炉上美酒温热,谢安坐在大堂中央,与孩子们赏雪品酒。谢安指着窗外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诗兴大发,自己先吟出了第一句:“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弟弟谢郎立即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在整个家族中,作为最大的孩子的谢道韫向来以才思敏捷和办事稳妥而著称,只见她略一沉思,悠然神想后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以说这句吟咏偶得的佳句,让整首诗歌的意境一下就生动形象又开阔了起来,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正是因为这个佳句,此事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典故,称谢道韫乃“咏絮之才”。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颂有文才的女性常用的词语,这段传奇故事亦被录入《三字经》中:“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荘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

    ——王凝之《四言诗》

    《兰亭集》是一本由东晋时期37位诗人的作品组成的诗集,这本诗集的序由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所以被称为《兰亭序》,此序被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本集子里收录的有当下诗人们的四言诗和五言诗等,并且在收录的时候,在四言诗或者五言诗的前面都会注上作者的名字。这首《四言诗》的作者王凝之就是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

    从这首诗句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的《四言诗》中,不难看出王凝之是一个潇洒有才气而又重情义的男子,尤其是这句“冥心真寄,千载同归”,是对自己深爱女子的誓言,也是对自己拥有的这份美好爱情最直白的表达。

    在这里,为什么要先读王凝之的诗词呢?自然与谢道韫有关。刘禹锡笔下的王、谢两府中的谢府,我们知道指的是谢安了,那么王府呢?自然指的就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了。而王导就是王羲之的从祖父,也就是说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与王导是从兄弟。

    相信大多数人对“东床快婿”这个成语并不陌生,却不知道这个成语是因王羲之而得之。东晋重臣、书法家郗鉴,有一相貌俊美的女儿,名字叫郗璿,年龄刚刚二八,正是要婚配的时候。郗鉴与王导素来要好,也知道王导家里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郗鉴便把想要让自家女儿嫁到王导家里的想法告诉了王导,王导便把家里适合婚配的孩子们都叫了来,一共二十几个,让郗鉴的家人一一过目。可众孩子中,却唯独王羲之没有来。

    原来王羲之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独自一人在东跨院的书房里,躺在靠东墙的床上袒腹仰卧。郗鉴的家人回去向郗鉴禀报的时候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王羲之既豁达又文雅,真的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俊雅书生,当场决定择为快婿。很快“东床快婿”这个成语,连同王羲之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流传到了民间。

    王羲之与郗璿夫妻恩爱,郗璿给王羲之生下了七个儿子、一个女儿,王凝之就是王羲之与郗璿的第二个儿子。王凝之人品端正,还是位年纪轻轻就极有建树的书法家。其艺术成就,仅次于父亲和五弟王献之,在东晋书坛,甚至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也是位重量级的人物。

    王凝之与谢道韫年龄相当,郎才女貌。当王导向谢安提出王谢两家结亲,让谢道韫嫁给王凝之,谢道韫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王羲之的儿媳、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无论走到哪里,都难掩自己的聪慧与才华。她初婚时,最知名的故事当数“施幛解围”的故事。

    这一日,五弟王献之在家中设宴,结果在宴席上和宾客争论起一个问题。他的观点本来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对手思路清晰,逻辑推理能力强,结果在对方步步紧逼下,王献之满肚子的道理却越说越糊涂,越辩越说不清了。在对方凌厉的驳难下,眼看理屈词穷,就要败下阵来,窘得王献之面红耳赤。谢道韫在后堂听得明白,看得真切,内心更是暗暗为王献之着急,就遣丫鬟上前小声传话给王献之说:“愿为小郎解围。”这下王献之可算得到了救星,立马请二嫂代自己辩论。可在那个时代,一个年轻女子,特别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是不能轻易抛头露面与陌生男人直接对话的。于是,王献之在客厅设下幔幛,让谢道韫坐于其中,代表王献之与客人辩论。谢道韫坚持王献之的观点,从容不迫,旁征博引,有理有据,直说得客人口服心服。谢道韫“施幛解围”的故事,遂在东晋上流社会传为佳话。

    谢道韫婚后的日子并不是如世人传说的那般不如意、不幸福,她回家对谢安说的那句“谁会知道天地间还有我那碌碌无为的王郎啊!”只是小女子心态罢了。她婚后与王凝之生下四子一女,婚姻生活一直平淡而又幸福着,王凝之也官至会稽内史。

    如若日子就这样幸福向前,谢道韫就会这样相夫教子,任岁月在流年中慢慢向前流淌。可人算不如天算,气数已尽的东晋王朝爆发了孙恩、卢循起义,谢道韫更不会想到,这次起义,会给自己美满的生活带来灭顶之灾,更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泰山吟

    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这首《泰山吟》是谢道韫的诗作,也可以说是她诗词风格的代表作品,我们能看到一个女子胸怀的宽广与豁达绝不会输给男儿的气概:“巍峨迤逦、雄伟高大的泰山,以其极清秀俊朗的灵气直冲云天。那些天然的山岩洞穴仿佛自然而成的宅院,寂寞无声,幽静深邃。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变幻莫测的风云气象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难以预料。我决定离开变化多端的人间,依泰山而居,安享天命。”

    泰山之美,泰山之灵秀,让谢道韫赞叹不已,所以谢道韫一入笔,便把泰山的迤逦巍峨写进诗行,但从这首诗的结尾,我们却读到了谢道韫对于生活的无助和沧海桑田的变更。那么是什么事情让谢道韫如此想远离尘世纷扰,想要到泰山隐居呢?

    人不可能都是全才,是诗人,是书法家,但不一定能同时是军事家、政治家。王家兄弟们受自己祖父和父亲的影响,虽然书法上个个可以俯视天下,但他们却是缺乏政治远见和军事指挥才能的人,尤其王凝之还痴迷于五斗米道。所谓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东汉时由张陵创立。而正是因为王凝之对道门的痴迷,断送了王凝之父子五口人的性命。

    在东晋王朝的暴政下,民不聊生,导致孙恩、卢循起义。那时的王凝之正在会稽担任内史,起义军攻打会稽的时候,他身边的人劝王凝之速做守城防备。可愚钝的王凝之不去积极部署城防,而是烧香拜神,请鬼兵帮助守城,并深信神祇一定会帮他守住会稽,保会稽平安。

    谢道韫看丈夫如此愚钝,几次劝说不听的情况下,她只好自己亲自组织起几百家丁女眷,日日操劳训练。痴迷的王凝之万万没有想到,神祇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一座没有任何防备的城市,使起义军如入无人之境。会稽城很快陷落,王凝之和他的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成了起义军的刀下之魂。谢道韫望着亲人一一死在刀下,她没有当即晕死过去,而是怀抱只有三岁的外甥刘涛,率领几百家丁女眷奋勇抵抗,与敌人殊死搏斗。

    可终是寡不敌众,谢道韫这位文采华茂、见识高远的一代才女,雍容华贵、气质高雅的名门贵妇,和只有三岁的外甥刘涛一起做了起义军的俘虏。谢道韫经历亲人亡故,早已五内俱焚,但她仍仪容端庄,沉稳冷峻地面对乱兵。当起义军要杀外甥刘涛时,她神色自若地大声说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要杀要剐,有我一人顶着,你们不要杀害刘家的孩子!”

    起义军领袖孙恩为其沉着冷静的气质和有理有节的言辞所打动,他也早就知道谢道韫非普通女子,今日更是被她虽然满目悲伤,却不失仪容的淡定气质所打动,遂下令释放了她和刘涛。

    谢道韫夫亡子丧,家道中落,再也找不回从前的辉煌与荣光。晚景凄凉的谢道韫写下了大量的悼亡诗文,特别是祭悼儿子的诔文,写得泣泪啼血。在《隋书·经籍志》就载有她的诗集两卷,只可惜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流淌,这些诗行与文字已经无从查询,她留世的作品也所剩无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岁月荏苒,江湖的风沙已经严严实实地封掩了东晋王朝王谢两家昔日的繁华,封掩了谢道韫和王凝之的那段金玉良缘。那些文字,那些挂在枝头生香的文字,也已随着故事走远。而故事的主角,却没有走远,她就端坐在诗歌的深处,那影子的美妙,令后人赞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