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品读历代佳人的悲欢离合-鲍令晖·灼灼青轩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代东门行

    鲍照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这世间,总是有这么多的离愁别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当生活以苦情戏为主线拉开序幕的时候,有人在给日子酿酒,无论这酒甘洌纯正也好,辛辣苦涩也罢,自己酿造的,就要自己喝下。把融入灵魂的诗行丢进酒里,悲苦的生活醉了,月光也醉了,幸福踩着小碎步走来,繁华过后,留下的依然是人生的小清欢。

    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鲍照的这首《代东门行》,属古乐府《相和歌》,从鲍照的这首《代东门行》中,我们读到了悲伤与离愁,尤其是诗歌入笔处的两个“恶”字,前一个指离群而又受伤的大雁,成为惊弓之鸟,第二个指游子听到离声时的悲伤情怀。从这首诗里,我们读到风是凉的,心是忧伤的,离愁别绪一一在诗行中呈现。

    是的,这首诗主要写的是鲍照离家时,与家人分别时伤感的情景,那么鲍照为什么会如此忧伤呢?正如他的这句“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他的家中还有什么人令他如此牵肠挂肚呢?在这里,不得不把鲍照的妹妹鲍令晖,一个集才气、美貌与多愁善感的女子请进故事中来。鲍令晖也是南朝唯一一位在世间留下作品的女文学家。

    鲍令晖和哥哥鲍照出生在东海郡(今属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中,家境的贫寒让兄妹两人从小便听话懂事,帮父母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鲍照在他的《鲍参军集注·拜侍郎上疏》曾有这样一句诗行:“束菜负薪,期与相毕。”是的,这句诗行,就是鲍照与妹妹鲍令晖小时候生活的写照,他们每天陪伴父母早起,上山砍柴,挑菜拿到集市上卖了来维持生计,这样的日子贫寒劳苦。后来,一家人为了维持生计,举家迁到江苏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成了茶农,这也是民间传说中鲍令晖茶艺精湛的原因了。

    鲍令晖和哥哥鲍照从小就热爱文学,并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可因家庭太过贫寒,兄妹两人虽然对知识充满渴望,却无法像富人家孩子那样请来老师教学知识。但这并没有难倒哥哥鲍照,白天他和父母在富人家的茶园里干活,休息的空闲,别人在阴凉下闭目养神,他却拿出书本认真阅读。晚上回到家中,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与妹妹却在灯下苦心研读。当两人读到兴奋处,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大声辩论,惊得睡梦中的父母都会醒来。父母望着两个小儿的身影,既欣慰又无奈,欣慰的是两个孩子如此爱学,无奈的是因为贫穷无法给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小的鲍令晖知道父母和哥哥的辛苦,主动担下家里所有的家务活,父母和哥哥劳作回到家,她早已做好可口的饭菜,冲上一壶香醇的茶等待家人的归来。在看家、做饭、喂养家畜之外,闲暇的时间里,鲍令晖对茶艺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她自己研究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茶艺之道,那些普通的茶叶,到了她的手里,也像是被她的聪慧沾染了一般,生出了灵气和香气。

    命运往往不会薄待肯努力、愿意积极上进的孩子,此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改变了鲍令晖和鲍照的命运。茶园老板许氏夫妻,本是信佛行善之人,他们老来得子,对儿子许鸿宠爱有加,更是竭尽全力想让儿子成为栋梁之材。许鸿和鲍照同岁,比鲍令晖大三岁,平时三个孩子在一起玩得非常好,鲍照平日里读的书也基本是从许鸿家里得来。许鸿和鲍照在一起,最喜欢喝的就是鲍令晖沏出的茶,和鲍令晖平时讨论的就是茶道、诗词。鲍令晖和哥哥鲍照爱学习、勤钻研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直让许氏夫妻非常喜爱。茶园老板请来私塾先生教许鸿知识,自然鲍照就成了陪读。这对鲍照来说,无疑是一件让他兴奋不已的事。

    转眼,八年的时间过去,鲍令晖已是二八年纪,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模样俊秀的少女。这几年是鲍令晖、鲍照和许鸿过得最幸福的日子,在许鸿的影响下,鲍令晖的茶艺越发精湛,对美食也有研究,对文字的把控更是不在哥哥鲍照与许鸿之下。据钟嵘《诗品》载,鲍照走向仕途后,有一次曾对孝武帝刘骏说:“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左棻是左思,即左太冲的妹妹,也是才情相当了得的女子,在当时文学界的名气非常响亮,可见鲍照对自己妹妹的才气有多么的赞赏。

    寄行人

    鲍令晖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

    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鲍令晖的这首《寄行人》,一入笔先交代时间背景,“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指的正是初春时节,桂花刚刚抽出新枝,兰花刚刚吐出新叶。接着鲍令晖写道:“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与君约好相见的时间,君迟到了,拂面的春风笑着我的痴傻。

    鲍令晖的这首《寄行人》,简单明了,清澈透明,把一个小女子的思念、娇羞都一一融入了诗行之中。从这首小诗里,我们读到了爱情的美好,看到了小幸福正荫翳在鲍令晖的心房。在本诗中她自称自己是妾,“妾”的解释虽然很多,但在这里的解释是代词,是旧时女子自称的谦辞。那么与鲍令晖约会的男子是谁呢?他与鲍令晖是如何相爱又喜结连理的呢?

    是的,鲍令晖与青梅竹马的许鸿相爱了,他们眉目传情,书信传爱,他们常常悄悄约会在花前月下,彼此沉浸在爱河之中,幸福着,美好着。

    一次,鲍令晖与许鸿再一次订下了约会时间,幸福在鲍令晖的内心荡漾着,她在厨房一边轻声哼着歌曲,一边开始精心制作美食。只见她把刚刚掰来的新鲜、娇嫩的玉米粒洗净,滤干,在上面撒上淀粉,拿起盆子轻轻一拈,让淀粉均匀地裹到玉米粒上,又把两个鲜鸡蛋打了进来,放上白糖搅拌均匀,然后把这些鲜嫩的玉米粒倒进油锅里炸至金黄出锅,只见一粒粒玉米粒都散发着浓郁的清香。捏起一粒放进口中,是外脆内酥,馨香直达心扉。

    鲍令晖做得仔细而又认真,哥哥鲍照什么时候进来的,鲍令晖全然不知。当她端起做好的玉米粒要出门的时候,差一点儿和哥哥撞了个满怀,鲍令晖红着脸对哥哥说:“你知道,人吓人要吓死人的,你什么时候进来的?竟然不和人家说话。”哥哥鲍照开玩笑对妹妹道:“你心里眼里,只有某人,哪里还看得到哥哥的存在?”一句话说得鲍令晖脸儿更红。

    不久,鲍令晖和许鸿双双进入洞房,青梅竹马的两个人,终成眷属。在美满婚姻的滋润下,鲍令晖的灵感如泉涌一般,一边与许鸿一起经营着他们的茶庄,一边完成了流传后世的杰作《香茗赋集》。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陆龟蒙在他的《小名录》里说:“鲍照,字明远。妹字令晖,有才思,亚于明远。著《香茗赋集》,行于世。”可见鲍令晖的这本《香茗赋集》,在当时大受世人推崇与喜爱。那些名门闺秀更是喜欢仿照鲍令晖《香茗赋集》里对茶艺、茶道的描写方法来烹茶煮斋。

    想象着《香茗赋集》,想象着鲍令晖与许鸿之间恩爱、美满的夫妻生活,眼前不由得会浮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月光朦胧,风儿让花香弥漫着整个夜空,轩窗上倒映着一对恩爱的身影,那美貌的女子执笔写书,那体贴的男儿端茶送水。两个人时而为一个词语的用法而争执得面红耳赤,时而又相拥在一起开怀大笑。这笑声让夜色里鸣唱的虫儿叫得更欢,让睡在花瓣下的蝶儿扇动起了翅膀。因为有着太多的幸福和爱情的滋润,鲍令晖的《香茗赋集》里充满着小资的情调。

    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由于鲍令晖生活在战乱纷争的年代,这本散发着浓郁茶香味道的茶赋,这本集鲍令晖一生茶艺的诗赋最终散佚民间,再没有被后人复原成功。

    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为我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辞意不周。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最后一节(节选)

    鲍照是一个有着远大目标与理想之人,虽然出身贫寒,却志向远大,他不甘于平庸一生,所以他向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可惜刘义庆并不欣赏鲍照的才华,没有重用他。可鲍照并没有死心,而是准备写诗言志,以表达自己的决心。鲍照的才气与勇敢,终于感动刘义庆,封鲍照为临川国侍郎,从此鲍照走向仕途。

    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鲍照虽然满怀爱国之情,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他一生都生活在不得志之中。但内心积极向上的鲍照并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把内心情感寄托于文字,这让他的文字感情丰沛,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名在谢灵运、颜延之上,并被后人称为“三大家”之首(其余两人为谢灵运、颜延),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风格都有一定的影响。

    那时鲍照与鲍令晖的父母早已因病去世,而鲍令晖从小身体柔弱,流浪在外的鲍照,时时挂念着妹妹鲍令晖。这一日,走到大雷寺岸边的鲍照再一次思念起了远在故乡的妹妹鲍令晖,望着风景里的远山与近水,鲍照内心思绪万千,执笔写下这篇《登大雷岸与妹书》。在这封信里,不仅有对妹妹的思念之情,更是有着对妹妹才气与人品的赞赏。

    当鲍照的书信传到鲍令晖的手中,鲍令晖读着哥哥的亲笔信,尤其是信的最后那句“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为我念”落进鲍令晖的眼里时,她的泪水禁不住就落了下来。从文字里,鲍令晖看到了哥哥的艰难旅行,也看到了哥哥对自己的挂念,于是,她执笔为哥哥写下了《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这首怀着浓浓思念的诗词,表达了鲍令晖对哥哥无限思念之情,她热切地、急切地盼望哥哥能早日回家与她团聚,从此兄妹再不分离。

    拟客从远方来

    鲍令晖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

    这首《拟客从远方来》写在鲍令晖与许鸿刚刚离别不久之时,思念鲍令晖的许鸿,让回家的老乡带回自己赠给爱侣的六弦琴一把。鲍令晖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拟客从远方来》。诗词里最后这句“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成为千古名句,被后世许多才子佳人所引用,才子佳人们更是从这句诗词里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它创作和改编成小说、话剧、戏剧。

    鲍令晖与许鸿的爱情是美满的,是恩爱的,可惜这幸福的时光,却被无情的战争掠夺。许鸿在外面的日子不好过,鲍令晖在家里的日子也是举步维艰。因为战乱,鲍令晖与许鸿这对恩爱的夫妻也被迫分离,许鸿被抓去服兵役。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是战争打到建康,许鸿的父母在战争中下落不明,而他们的茶庄也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从此,鲍令晖的文字里多了忧伤,多了思念,多了孤单与悲苦。

    可是随着战争越来越激烈,许鸿在前线没有了消息,鲍令晖从小就身体柔弱,怎能经受得住父母的离世,爱人的杳无音讯,哥哥远在异乡的飘零?她很快便一病不起。

    拟青青河畔草

    鲍令晖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让指尖扯着月光前行,让月光透过窗,斜斜地织在大地上,轩窗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茗,阵阵清香,传遍室内的每个角落,坐在六弦琴前的绝世美貌的女子,纤指轻抚琴弦,琴弦上的音符,生出了一粒又一粒相思的种子,这种子一落地便会生根,发芽,长成缠绵的爱情藤蔓。藤蔓里生长着长相思的诗句,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个女子的孤单与悲苦。

    这首《拟青青河畔草》是鲍令晖生命最后的绝笔,在这优美、华丽而又悲壮的诗句里,我们看到一位深闺少妇坐在轩窗前,对着寂寞冷月,诉说相思的孤单身影,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深刻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这种离别之苦,让鲍令晖深刻地体会着,也深恶痛绝着。

    可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自己除了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悲苦与对众生的怜悯外,还能做什么呢?郁郁寡欢的鲍令晖最终没有等到与心爱之人团聚的日子,怀着对亲人的思念永远离开了人世。而鲍照也没有完成妹妹的遗愿,不久,就在战乱中被乱兵杀死。两个有着绝世才华的兄妹,就这样永远闭上了眼睛,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对尘世烟火的眷恋。

    鲍令晖一生作诗词无数,可惜大多都已经佚失。仅存世上的,只有被鲍照收录进自己文集中的二十七首,但作为较早期的女诗人,算是非常幸运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