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连锁业真经-7-Eleven告诉我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卓越绩效的三大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组织经营。

    “顾客是最后的裁判”,面对竞争激烈的零售业,能给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企业,必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7-Eleven便利商店的产生和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

    铃木敏文认为,零售业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取得成功,因此,7-Eleven必须以时刻从顾客的角度思考、行动为基本宗旨,不断研究探索顾客真正想要的商品,以及如何满足顾客需求。

    7-Eleven的以顾客为中心组织经营,就是在如何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零售业的主导作用,并以此来组织店铺。它提倡以顾客为中心设立店铺、组织商品,甚至按顾客的特定需求以零售商的名义来组织生产,为此,7-Eleven公司网罗了一大批生产商、原料供应商和专业物流商,形成了7-Eleven独到、卓越的商品开发能力。可以说,7-Eleven把定制营销带到了零售业中。

    7-Eleven采用的如POS机等一系列新技术可以随时监测顾客的需要,使得以顾客为中心的商品开发、店面布置更为容易,也使顾客有种“家”的感觉。

    2.以便捷为中心提供服务。

    以便捷为中心提供服务是7-Eleven公司经营上的独到之处,在7-Eleven的店铺中,7-Eleven推出的“便捷式购物”,承诺平均购物时间是1分55秒,即一个顾客从进店选购到选中商品再到结账,整个过程历时不会超过1分55秒。

    7-Eleven一直将成功基于为顾客提供最便利的购物条件,以“社区保姆”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每家7-Eleven商店都应该为邻近地区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各种便利服务。7-Eleven是提供预付电话卡的第一家美国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自助加油连锁服务店,它甚至还拥有着美国最大的零售商ATM网络。

    据测算,每个7-Eleven门店每天会有1    000多名顾客光顾,达到门店利用效率的95%以上。就是这么一个通常只有100多平方米的店铺,却有约20名员工及兼职打工者在具体操作。这样遍布各处的便利商店、多种的服务项目、众多的服务人员,使得消费者享受到非凡的便捷服务。

    便捷高效的服务、24小时的营业制度,成为7-Eleven对垒其他竞争对手无往不胜的重要手段。

    3.以信息为中心管理商品。

    7-Eleven追求的是“便利性的惟一”,它能通过POS机提供的信息,对一种商品以品牌、型号、配置、等级、花色、包装容量、单位、生产日期、保质期、用途、价格、产地等属性进行分类,进行多种类、小数量、多批量的及时配送管理,使得7-Eleven门店的运营效率极高,在仅仅100多平方米的店面可以布置2000-3000种不同属性的商品。

    目前,7-Eleven已发展为日本零售业中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企业。通过发达的信息系统,借助于卫星通讯,7-Eleven可以对商品的订货情况进行细分,对店铺给予积极的指导,而且能分时段对商品进行管理,真正做到了单品管理。也正因为如此,7-Eleven的物流效率非常高,它不仅有庞大的物流配送系统,而且其推行的共同配送、全球物流等做法被作为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和策略为世界所接受。

    这样,通过POS机提供的信息,比经验更为科学,而以信息为中心的单品管理也成为7-Eleven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竞争制胜的四大法宝。

    1.实行鲜度管理。

    7-Eleven特别注重产品的新鲜,只要食品一过食用期限,立即从陈列架上撤掉进行丢弃。7-Eleven的重视信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保持畅销品的齐全。

    7-Eleven便利店的主要顾客群为年轻人,年轻人对电视的商品广告极为敏感且反应迅速,如果店主在广告刊登后,没有进货,那些年轻人对7-Eleven的评价就会一落千丈。7-Eleven经常要备妥销售频率高的商品,如果不能备妥,则7-Eleven的最大特色“便利”,就会消失无踪。因此,适时订货、迅速交货,是7-Eleven奉行的宗旨之一。

    3.保持清洁卫生。

    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只因为小处稍不注意,就失去了即将上门的顾客。7-Eleven知道顾客的眼光与感受远比店主想象的要敏锐得多,所以应该留神店内每一个地方,保持卫生清洁。

    4.营造清新店格。

    清新是7-Eleven给消费者的整体印象。从店面布置到商品陈列,7-Eleven已发展出一套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诀窍,令消费者感到亲切舒适。

    5.服务亲切。

    亲切的服务,使顾客能自在愉快地完成购物。7-Eleven便利店的特色之一便是自助式购物,顾客与店内的人接触的机会,除了特别情形之外,通常是隔着收银台的极短时间而已,这一短暂的接触,如稍有不慎,就会给顾客带来不愉快的感受,造成有形或无形的损失,而无法弥补。7-Eleven设有冷气与音响系统,舒适的气氛加上服务人员亲切的微笑,使顾客享受购物乐趣。

    除了品类繁多的便利商品和服务外,7-Eleven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实施以上这些收揽顾客“人心”的策略,消费者还会有什么理由不光临呢·芽横跨三大洲林立的两万多家7-Eleven门店和如织的客流就是答案。

    附录1。

    7-Eleven便利连锁商店发展大事记。

    1927年6月28日,7-Eleven的前身--南方制冰公司在达拉斯正式宣告成立。

    1932年12月19日,得克萨斯州拉博克美国联邦法院裁决南方制冰公司破产。

    1936年5月,南方制冰公司创办了奥克农场乳制品公司。

    1945年11月23日,南方制冰公司更名为美国南方公司(Southland Co.)。

    1946年1月24日,美国南方公司将所有下属图腾店和城市店更名为7-Eleven便利商店。

    1954年,7-Eleven便利商店迈出得克萨斯,进入佛罗里达州。

    1958年12月7日,7-Eleven进入弗吉尼亚州,这是7-Eleven首度进入美国北方地区。

    1963年,7-Eleven收购加利福尼亚州的斯皮德·马特公司(Speedee    Mart)。

    1963年6月15日,7-Eleven开始在拉斯韦加斯实行24小时营业。

    1963年10月3日,第1 000家7-Eleven便利商店在得克萨斯州米德兰开立。

    1968年10月15日,7-Eleven与纽约格利斯泰德·布罗斯公司(Gristede Bros Ins.)进行合并。

    1969年6月29日,7-Eleven以“直营店”的方式进军加拿大。

    1969年7月,7-Eleven收购饭店组合公司(Restaurant Associ-atiea Inc.)和巴利悉尼·坎迪公司(Barricini Candy Company)。

    1970年,7-Eleven收购Open Pantry Food Marts公司的60家门店。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建立了第一个物流中心。

    1971年,7-Eleven收购Pak-A-Sak的153家商店。

    1971年3月,7-Eleven签署第一个“地区许可授权”协议,进入墨西哥。

    1971年7月,7-Eleven收购帕克·A·帕克公司(Park-A-Park)。

    1973年5月,铃木敏文代表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与美国南方公司开始商谈与7-Eleven便利商店合作事宜。

    1973年11月20日,日本7-Eleven的前身--注册资本为1亿日元的日本约克7公司成立。

    1973年11月30日,铃木敏文与美国南方公司签订了《地域服务与特许契约》,伊藤洋华堂以付出销售额的0.5%来获取7-Eleven在日本的地域特许营运权。

    1974年5月,日本7-Eleven的第一家本土便利商店--丰洲店(特许一号店)在东京都江东区开张。

    1975年6月,日本7-Eleven开设在福岛县郡山市的虎丸店开始24小时营业。

    1976年4月,南方公司进行机构重组,设立了3个区域管理部、17个事业部、54个地区管理部和198个地区管理中心。

    1977年10月,台湾统一企业和美国7-Eleven谈判,将7-Eleven营运引入台湾。

    1978年,7-Eleven日本7-Eleven启动以订货卡片为主的“滑轮订货”系统,下半年建立了终端7在线订货系统。

    1978年4月,台湾7-Eleven的授权营运商--统一超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78年12月,南方公司收购拥有119家汽车零部件销售店的Chief Auto Part汽车零件公司。

    1979年,南方公司开发成功“保证门店管理”系统,日本7-Eleven着手建设第二代门店综合信息系统。

    1979年5月,第一家台湾7-Eleven便利商店在台北开业。

    1980年11月,日本7-Eleven本土门店数量突破1 000家。

    1981年,日本7-Eleven在东京证券第一部上市,同年日本7-Eleven开始代理到户快递业务。

    1982年9月,日本7-Eleven着手建设第三代门店综合信息系统。

    1982年10月,日本7-Eleven率先在日本零售业界推广JAN型POS系统,开始使用EOS订货,并导入条码订货系统。

    1982年,日本7-Eleven实现总部与分店计算机联机。

    1984年2月,日本7-Eleven本土门店数量突破2 000家。

    1986年,日本7-Eleven实现当日订货、翌日送货。

    1987年,日本7-Eleven装备条形码识别系统,逐步增加了门店收取账单功能。

    1987年4月,日本7-Eleven本土门店数量突破3000家。

    1987年11月,美国南方公司将特许契约抵押给东京租赁公司,“7-Eleven”商标专用权转移到日本7-Eleven公司。

    1988年,日本7-Eleven开始代收公共费用,后又增加代收保险金等服务。

    1988年,日本7-Eleven导入销售时间管理系统POS机。

    1989年5月,日本7-Eleven开始推行早、中、晚、深夜一日四次的配送制度。

    1989年12月,日本7-Eleven受让美国南方公司在夏威夷经营的48家门店,开始组建日本7-Eleven夏威夷分公司。

    1990年6月,日本7-Eleven本土门店数量突破4 000家。

    1990年6月15日,日本7-Eleven与美国南方公司签订重组美国7-Eleven的股票购买协议。

    1990年12月13日,日本7-Eleven与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出资建立IYG豪汀格斯公司,日本7-Eleven出资49%。

    1991年,日本7-Eleven开始进入国际标准通信网(ISDN)。

    1991年2月,美国南方公司因经营不善再度破产。

    1991年3月,日本7-Eleven和伊藤洋华堂公司与美国南方公司正式签订换购协议书,IYG豪汀格斯公司以4.3亿美元购得美国7-Eleven便利商店69.98%的股份。

    1991年3月20日,日本7-Eleven召开重组后的美国南方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开始对美国7-Eleven进行整顿。

    1992年,香港牛奶公司在深圳设店,这是7-Eleven首度挺进中国内地市场。

    1993年2月,日本7-Eleven本土门店数量突破5 000家。

    1993年3月,日本7-Eleven开始对微冷商品实行一日三次的配送制度。

    1993年10月,台湾7-Eleven协办的“饥饿30”活动,获1993年国际营销传播卓越奖世界首奖。

    1994年8月,台湾7-Eleven筹办的“把爱找回来--给雏菊新生命”,获1994年国际营销传播卓越奖世界首奖。

    1995年2月,日本7-Eleven与朝日啤酒公司、三得利公司合作开发销售低价啤酒。

    1995年5月,日本7-Eleven本土门店数量突破6 000家。

    1997年,引进Café Select(r)咖啡;应用零售信息系统。

    1997年6月,日本7-Eleven本土门店数量突破7 000家大关。

    1998年3月,台湾7-Eleven开始与星巴克(Starbucks Coffee International)合作,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经营星巴克咖啡店。

    1999年,日本7-Eleven与“通贩”、”雅虎-日本”等公司共同设立名为e-shoppingbooks的网上书店,以销售图书为开端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1999年4月28日,美国南方公司正式改名为7-Eleven Ins.。

    1999年11月,日本7-Eleven本土门店数量突破8 000家。

    2000年,7-Eleven第20 000家店在东京开业。

    2000年4月20日,7-Eleven总裁Jim Keyes和统一总裁高清愿签订赋予统一超商在台湾经营7-Eleven便利店的永久授权协议。

    2000年7月7日,公司股票从纳斯达克(Nasdaq)交易市场“晋升”到纽约证券交易市场(NYSE)主板挂牌交易。

    2001年,在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引进下一代金融服务中心Vcom Kiosk(一台能出售车辆保险,兑现工薪支票,电汇并且支持零售商的有限的稳定的网上购物的功能强大的自动柜台机):为“9·11”受害者向红十字会捐赠200万美元;达拉斯FutureLab商店开业。

    2001年1月,日本7-Eleven获得由日本经济新闻公司评选的日经千禧企业奖。

    2001年8月,日本7-Eleven丸之内中心大楼店开张,这是便利商店首度进入商务区。

    2002年,日本7-Eleven首次引进Slurpee无糖饮料。

    2002年2月,日本7-Eleven出资25.5亿日元,与NEC、野村综合研究所、索尼公司、索尼营销公司、三井株式会社、JTB公司等合作成立7dream.com公司;同月本土门店数量突破9 000家。

    2003年,日本7-Eleven本土总店数突破10 000家。在美国《CIO》杂志评选的2002年度CIO100家公司中7-Eleven排行第二。

    2003年4月22日,日本7-Eleven在日本经济新闻公司评选的“日本品牌2003”活动中位列第29名。

    2004年1月,日本7-Eleven和北京首联商业集团、中国大陆国家粮酒集团公司在北京成立合资公司,经营华北地区的7-Eleven便利商店。

    2004年4月15日,日本7-Eleven首次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在北京东直门设立了第一家7-Eleven便利商店。

    2005年5月,7-Eleven在广东省开出中国大陆的第200家分店。

    附录2。

    便利商店名词解释。

    零售业态(retailing format)

    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式。

    连锁经营(chain operation)

    企业经营若干同行业或同业态的店铺,以同一商号、统一管理或授予特许经营权方式组织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

    直营连锁(正规连锁)(company-owned chain)

    连锁的门店由连锁公司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控制下,开展统一经营。

    自由连锁(自愿连锁)(voluntary chain)

    若干个门店或企业自愿组合起来,在不改变各自资产所有权关系的情况下,以共同进货为纽带开展的经营。

    特许连锁(合同连锁、加盟连锁)(franchising)

    加盟连锁店的门店同总部签订合同,取得使用总部商标、商号、经营技术及销售总部开发商品的特许权,经营权集中于总部。加盟连锁店的门店均为独立法人。

    直营店(chain store)

    以同一资本直接采取连锁经营的门店,也称连锁店。

    加盟店(franchised outlet)

    以特许连锁方式经营的门店。

    便利商店(方便店)(convenience store)

    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连锁公司(chain corporation)

    连锁(便利商店)公司应由10个以上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必须做到统一订货,集中合理化配送,统一结算,实行采购与销售职能分离。连锁超市(便利商店)公司由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或委托配送机构)构成。

    总部(headquarters)

    总部是连锁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它除了自身具有决策职能、监督职能外,还应具备以下基本职能:网点开发、采购配送、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经营指导、市场调研、商品开发、促销策划、人员招聘、人才培训、教育及物业管理等职能。

    门店(outlet)

    门店是连锁经营的基础,主要职责是按照总部的指示和服务规范要求,承担日常销售业务。

    附录3。

    配送中心名词解释。

    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是连锁公司的物流机构,承担着商品的集货、库存保管、包装加工、分拣配货、配送、信息提供等职能。配送中心由分货配货(TC)、流通库存(DC)、生鲜加工(PC)三部分构成。

    单品(stock keeping unit,SKU)

    商品的最小分类。

    单品管理(SKU control)

    单品管理是通过电脑系统对某一单品的毛利额、进货量、退货量、库存量等进行销售信息和趋势的分析,把握某一单品的订货、进货情况的一种管理方法。

    每一位顾客平均购买商品金额。

    (1)客单价=商品平均单价x每一顾客平均购买商品个数。

    (2)客单价=销售额÷顾客数。

    ABC分析(ABC analysis)

    对重点商品或项目的管理手段。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商品依畅销度排行,计算出每一项商品销售额比及累计构成比,以累计构成比为衡量标准,即80%的销售额约由20%的商品创造,此类商品为A类商品;15%的销售额约由40%的商品创造,此类商品为B类商品;5%的销售额约由40%的商品创造,此类商品为C类商品。

    商圈(trading area)

    来商店购物顾客的居住区域。商圈的大小,主要依据有效吸引来商店购物所需时间而定。根据时间、距离、占有率等,将商圈分第一商圈、第二商圈、第三商圈。

    商品供应计划(merchandising)

    商品由原料开始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即由原料筹集、产品设计、成本控制到向顾客提供商品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

    零售业为建立商品差异化形象而选定某些合适商品,委托制造商加工,并冠以零售企业自身的品牌之称。

    畅销商品(fast selling    merchandise)

    补货频度和订货频度高、销售量和订货量都大的商品。一般多指ABC分析中的A类商品,即用20%的商品创80%销售额的商品。

    交叉比率(cross ratio)

    交叉比率=周转率x毛利率。

    通常以每季为计算期间。交叉比率低的为优先淘汰商品。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信息系统由营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外部关联信息系统构成。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是商店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把经营所必要的信息(会计管理信息、人事管理信息、经营管理信息等)储存于电脑,按需要进行加工、分析,所得信息再灵活运用于企业决策中的一种技术方法。

    POS(point-of-sale system)

    POS是商店的时点销售数据管理系统。

    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EOS是电子订货系统。指销售商与供应商的电脑相连接,达到正确、迅速开展补货、订货业务的系统。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是电子数据信息交换系统,指以电子方式开展资料交换,用不同机种联接不同行业的企业电脑,开展无电话、无传票(无纸)的数据交换的系统。

    ECR (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是食品行业可防止缺货而建立的迅速有效的补货系统。

    QR系统( quick response)

    服装衣料业为减少缺货、缩短加工时间、减少经营费用,能准确预测补货信息的、适应顾客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

    增值网(value added network)

    将收集的商业信息通过电脑网络,附加各种服务,再提供给第三者的有偿资讯信息,即称增值网。

    店外条码(out-store bar code)

    产品在制造商生产阶段已印在包装上的商品条码,通常由产品的供应商事先提出申请,在产品出厂前已印好条码。店外条码适合于大量生产的产品。

    店内条码(in-store bar code)

    仅供商店自行印贴、店内使用,不能对外流通的条码,适用于非大量规格化的产品。

    POP广告(point of purchase)

    零售店的店内海报。

    3S原理(3S principles)

    (1)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为持续性地生产、销售预期品质的商品而设定的既合理又较理想的状态、条件以能反复动作的经营系统。

    (2)专业化(specialization)

    企业或个人等在某方面努力追求卓越,将工作特定化,并进一步寻求强有力的能力和开发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技巧及系统。

    (3)简单化(simplification)

    为维持现定的作业,创造任何人都能轻松且快速熟悉作业的条件。

    参考文献。

    一、期刊。

    眼1·演王文英,廖韵淳,林贞妮.策略与绩效评估及奖酬制度关系之探讨--以摩托罗拉电子公司为例.会计研究月刊,2000,(6):60~68.

    眼2·演王德煌.进军国际零售业霸主(上).流通世界,2000,(10):20~25.

    眼3·演王德煌.进军国际零售业霸主(下).流通世界,2000,(11):18~23.

    眼4·演王慧娥.1998日本十大连锁便利商店(上).流通世界,1999,(1):21~33.

    眼5·演王慧娥.1999日本十大连锁便利商店(下).流通世界,1999,(1):21~33.

    眼6·演余美贞.勉强学习,提高生产力.世界经理文摘,2002,(11):114~118.

    眼7·演 吴怡静.沃尔玛凭什么大而强.2004,(3):144~147.

    眼8·演黄宜芳.1998美国十大连锁便利商店(上).流通世界,2001,(4):27~41.

    眼9·演黄宜芳.1998美国十大连锁便利商店(下).流通世界,2001,(5):29~41.

    眼10·演黄惠.物流服务品质的革新策略.质量管理月刊,1997,(3):56~59.

    眼11·演黄宪彦.从美国NACS展看美国CVS的演变.流通世界,1999,(12):8~9.

    眼12·演黄宪彦.美国CVS转变的启示.流通世界,1999,(1):8~9.

    眼13·演黄宪彦,阿部幸男.CVS的定义与成长趋势.流通世界,1994,(7):81~84.

    眼14·演熊毅晰.e化奇迹全记录:物流部分.天下杂志,2004,(3):81~91.

    眼15·演蔡蕙如.关键老二不让7-Eleven独大.天下杂志,2003,(7):76~79.

    眼16·演赖彦儒.用IT挑战零库存.信息与计算机杂志,2003,(1):112~115.

    眼17·演严典豪.无孔不入的病毒行销.突破杂志,2004,(6):95~97.

    眼18·演天下杂志编辑部.他们为什么成功.天下杂志,1997,(6):66~76.

    眼19·演天下杂志编辑部.500大服务业.天下杂志,2004,(5):280~298.

    眼20·演B R Baliga and Alfred M Jaeger.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Control Systems and Delegation Issu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4,(15):25~40.

    眼21·演Mohr,Jakki,Robert J Fisher, John R Nevin.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in Interfirm Relationships:Moderating Effects of Inte-gration and Control.Journal of Marketing,1996,(7):103~115.

    眼22·演Ouchi,William G.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Organization Control Mechanisms.Management Science,1979,(7):99~105.

    二、书籍。

    眼1·演Anderson G C. Manag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Oxford:Blackwell,1993.

    眼2·演Engel J F ,R D Blackwell, D J Kollat.Consumer Behav-ior.Taipei:Hua Tai Bookstore,1978.

    眼3·演Kolter P.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Planning and Control.New Jersey:Prentice-Hall,1997.

    眼4·演Kolter P. Principle of Marketing.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7.

    眼5·演Keegan W J.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2002.

    眼6·演Kotler P.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8.

    眼7·演湘财领导力发展学院.丰田模式.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眼8·演杰弗里·莱克.丰田汽车案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眼9·演门田安弘.新丰田生产方式.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眼10·演丸山弘昭.丰田的现金流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眼11·演谷重庆.丰田:精益求精--百家企业文化工程丛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眼12·演武田哲男.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三、网站。

    眼1·演台湾台经院产经数据库:tie.tier.org.tw。

    眼2·演台湾7-Eleven网站:www.7-Eleven.com.tw。

    眼3·演台湾7-Eleven网络购物城:www.7eshop.com.tw。

    眼4·演台湾e天下网站:www.techvantage.com.tw。

    眼5·演日本7-Eleven网站:www.sej.com.jp。

    眼6·演国际商会网站:www.iccwbo.or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