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参考文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中文参考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2.[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美]约翰·杜威:《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十二卷,刘华初、马荣、郑国玉译,马荣校订,刘放桐审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美]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所谓‘实践的’是什么意思?”,《中期著作(第4卷)》,《实用主义》,世界知识出版社。

    15.[美]迈克尔·桑德尔:《公共哲学——政治中的道德问题》,朱东华、陈文娟、朱慧玲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6.[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2012年重印)。

    17.[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

    18.[德]J·哈贝马斯、景天魁:《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20.[英]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2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

    22.[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23.[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英]乔治·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7.[英]以赛亚·柏林:《扭曲的人性之材》,岳秀坤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8.[美]列奥·施特劳斯:《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施特劳斯思想入门》,郭振华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29.[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熙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30.[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版。

    31.[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叶建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3.[美]威廉·詹姆斯:《詹姆斯文选》,万俊人、陈亚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4.[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5.[美]乔治·萨拜因、托马斯·索尔森:《政治学说史(第四版)》(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3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39.[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0.[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2.[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43.[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5.[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洪佩瑜、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46.[英]伊恩·伯基特:《社会性自我》,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7.[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8.[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49.[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010年重印)。

    50.[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51.[美]弗莱德·R.多迈尔:《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2.[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3.[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54.[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5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6.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7.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56年版。

    59.[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60.康有为:《大同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

    61.《孙中山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2.《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9页。

    63.《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2012年重印)。

    64.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006年重印)。

    65.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1982年重印)。

    66.钱穆:《晚学盲言》,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67.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8.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二、中文参考论文

    1.韩升:《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现代转型及其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

    2.参见邵培仁、展宁:《公共领域之中国神话——一项基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文本考察的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3.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杨仁忠:《希腊文明的形成机制与公共理性的历史源头》,《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5.王敏、马德普:《价值多元论与相对主义——论以赛亚·柏林对价值多元论的辩护》,《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6.杨晓:《以赛亚·柏林客观价值多元主义探微》,《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7.黄显中:《公德与私德》,《光明日报》2003年7月8日,第6版。

    8.陈晓平:《公德私德研究——兼评张华夏和盛庆琜的道德理论》,《开放时代》2001年12期。

    9.刘太刚,“公共利益法治论——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分析”,《法学家》2011年第6期。

    10.沈满洪、谢慧明:“公共物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公共物品理论文献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1.陈国权、于洋:“公共品的生产和分配:两种不同的行政逻辑——兼论民主行政的适用性”,《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5月。

    12.参见蔡守秋:“论公众共用物的可持续供给”,《江汉论坛》,2014年12月。

    13.胡鸿高:“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从要素解释的路径”,《中国法学》,2008年第4期。

    14.郭湛:“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5.李德顺:“法治文化论纲”,《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6.郭湛:“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7.郭湛,王维国:“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18.郭湛:“公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2期。

    19.袁祖社:“公共性真实: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的基点”,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

    20.袁祖社:“多元主体的异质共在与类群生活正当性的公共哲学辨识——‘新全球化时代’的人类文化与公共生活真实”,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1.袁祖社,董辉:“‘文化公共性’的实践与现代个体优良心灵秩序的养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22.俞吾金:“如何理解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观念”,《哲学动态》,2011年第5期。

    三、外文参考著作

    1.Walter Lippmann. The Public Philosophy. The Atlantic Monthly Press, 1955.

    2.Robert E. Goodin. Utilitarianism as a Public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3.James Tully. Public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Volume II Imperialism and Civic Free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四、外文参考论文

    1.John Kean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M. Anderson, ed. , Media and Democracy. Oslo: University of Oslo Press. 1996.

    2.Nancy Fraser.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Social Text, 1990, 25/26.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