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流亡生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安史之乱

    杜甫在奉先待了没多久便返回长安任职。不知道是不是杜甫命中没有官运,这年年底,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附近)起兵,天下陷入纷乱之中。天宝十五年初,即公元756年,安禄山占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母亲是突厥人,安姓为其继父的姓氏。安禄山30岁时步入军旅,之后,以狡黠及反应迅速赢得赏识,仕途上一帆风顺,节节高升。

    天宝元年(742年),安禄山升为平卢节度使,时年刚满40岁。节度使本是都督所兼有的一种特殊名义,最先设立于高宗时,凡是都督而持有中央所颁给的旌节者,称节度使。最初这只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而非正式官职。到玄宗时,先后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十大兵镇,最高长官称节度使,至此埋下了唐朝藩镇割据的伏笔。

    最初设立节度使的用意是纯粹的军事目的,旨在防御外族,保卫疆土。但到天宝后期,节度使俨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例如安禄山任范阳节度使,不但可任意调换部将,还可保举其辖区内的官吏。

    由于节度使一面拥有庞大的武力,同时又掌握地方政权,因此他们的辖区渐渐变成半独立的封建王国。节度使不甘心为人臣的时候,起兵反抗在所难免。

    安禄山具有少数民族血统,个性十分粗犷,又懂得逢迎、谄媚,手腕极强,他尽量逢迎李林甫等朝廷奸佞,使得李林甫对他大为赞赏,常在玄宗面前为他美言,因此玄宗也对他十分宠爱。

    天宝十年(751年),安禄山恃宠而骄,求玄宗赐给他河东节度使之职,结果玄宗竟然答应了。如此一来安禄山便身兼三镇节度使,坐拥重兵,荣耀君宠达到顶峰。

    “人心不足蛇吞象”,安禄山不满足于这样的荣宠高位,他暗中扩大势力,贿赂群臣,同时派间谍刺探朝中大小事务,到后来,连杨国忠都制衡不了他。天宝十四年(755年),玄宗下令召见安禄山,安禄山称病抗旨。不久后,安禄山便以讨伐奢淫的当政宰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一带起兵造反。

    安禄山的军队中,史思明带领的一支最为骁勇。史思明也是营州人,与安禄山关系密切,从军后也屡建战功。安禄山起兵造反一事,史思明参与谋划,并一直亲力亲为,所以此次叛乱被称为“安史之乱”。

    天宝末年,宫廷内室奢淫之风弥漫,政权落在无能无德的杨国忠手上,觊觎大唐江山、一直很有野心的安禄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立刻将一直以来的谋划付诸行动。

    安禄山很清楚中央政权的腐败,他算准了中央军队的懦弱无能。当时宿卫京城的军队都是从农民中挑选出来的精壮之士,缺乏战斗经验,平日又养尊处优,士气日益衰颓。相比之下,安禄山的藩镇边兵就不同了,他们经常与外族有规模不一的战事,一直保持着强劲威武的实力,再加上藩镇士卒的人数远较中央守卫军多,胜负之势实在很明显。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造反。他的行军路线是从蓟州(今天津蓟县一带)、幽州(今京津地区)两地出发,一路向西南,先攻下恒州(今山西大同),然后再西入太原,进而攻入长安。鉴于对阵双方兵力悬殊,安禄山的军队所过州县,唐军望风瓦解。安禄山攻入太原时,太原地方长官将其起兵叛唐的消息传回长安,玄宗还不相信这是事实,还认为是有人在挑拨离间,直至各地沦陷的情报纷纷传至京师,玄宗才发现大事不妙,于是赶紧召集群臣商量防御之策,然而为时已晚。

    百姓在没有内乱之时尚且过着贫困交加的生活,如今内乱一起,朝中显贵为保全自身,更加巧取豪夺,加重兵役和徭役。叛军占领地区的百姓们饱受蹂躏,不仅家庭破碎、骨肉离散,就连原来稍可容身的房屋都被焚毁或破坏,到处哀鸿遍野,惨不堪言!

    朝廷为防卫东都洛阳,特招募了六万人左右。在这之前,为了讨伐外族就已经征调了不少壮年,而且每次战役的伤亡人数都不少。因此此时能够募得的兵源,在素质上已经不是一流的了。

    十二月初,安禄山奔洛阳而来。洛阳守将率军出城迎战,厮杀过后,乱尸堆积,已分不出敌我,战场上尘土飞扬,一片混沌。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叛军攻占了洛阳城外的其他小城,军心大振,而唐军则士气消沉,一蹶不振。

    十二月中,洛阳沦陷。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这时候,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时局已混乱得不可收拾,四处都是逃难的百姓,茫茫然不知何处才能安居,何地才没有战乱、没有伤亡、没有离别分散。

    杜甫刚回长安任职时,眼前的局势已经使他感觉到他所忧心的事终将来临,眼看着各地传来的消息及流离四散的百姓,杜甫不免有所警惕。据从沦陷地区逃出来的难民说,叛军一到就开始烧杀掳掠,无所不为,侥幸逃离者寥寥无几。

    听说安禄山已准备攻打长安,杜甫立刻想到在奉先的妻儿,他焦急不已,跟着人潮离开长安,先到奉先去探视妻儿,再作安排。

    杜甫回到奉先收拾妥当之后,便带着一家大小前往白水避难。他们到白水后寄居在舅舅家中。六月间,哥舒翰坚守潼关失败,长安危矣。玄宗仓皇逃亡蜀地。杜甫带着妻子和孩子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

    七月,长安被攻陷,玄宗已逃往蜀地,留在长安的皇孙王族被大肆屠杀,宫阙则被叛军纵火焚烧,昔日的繁华顿成废墟!随着玄宗一起奔向蜀地的军队回头望见烈焰冲天的长安,他们的沉痛悲哀无法自制,因为他们的家室子女都还留在那儿,在哀伤之余,一股怨恨昏政之心也跟着滋长。

    当几千名军队带着悲痛的心情到达马嵬坡时,便都不愿意再前进,将士们不愿护送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和杨贵妃,于是推派代表向玄宗转禀众人的意愿,除非诛灭杨国忠和杨贵妃,否则便不肯前往。玄宗迫于无奈,只得忍痛赐死杨贵妃,诛杀杨国忠。杨氏兄妹一时风光无二,最后落得这样的结局,也实在可悲可叹!

    八月间,百官拥玄宗之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是为肃宗。

    颠沛流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杜甫的逃亡生活可想而知。他对妻子和儿女始终怀有愧疚之心,自己为人夫、为人父,不能保证他们的温饱,还要让他们跟着自己受这等离乱颠沛之苦。其内心之凄楚,不难想见!

    奔走在路上的难民彼此相遇都没有一丝笑容,大家都是背井离乡的流浪者,国恨家仇齐上心头,满腔怨愤,向谁诉说?他们不论是年老或幼小,除了神情疲惫外,衣着都是褴褛不堪,谁也没有多余的精神去注意外表的整洁与否,大伙儿只关心能否走到一处和平的地方,开创新的生活。

    日复一日的奔波,食不知味,睡不安宁,前途茫茫。有些老弱妇孺,不耐长途跋涉之苦,倒毙在路旁的比比皆是,真是一幅惨绝人寰的流民图。

    杜甫一家从白水北上,欲往鄜州(今陕西黄陵一带)。这段路程不仅要穿越荒山野谷,还要走过偏僻而少有人迹的地方。飞鸟时常盘旋在上空,远处的树林里隐约可听到野兽的吼叫,使人心惊胆战、倍感凄凉。

    放眼望去,逃难的人群疏疏落落地找了块较平整的地方坐下休息,疲惫不堪的难民东歪西倒地靠着树干,有的索性直接躺在草地上,有人两眼茫然地看着地面,垂头叹息。除了微风掠过树梢的声音外,就是妇孺们受不住流离颠沛之苦的哀泣声。最使人心酸的就是孩子们的哭泣,大人们尚且能够强忍着饥饿,但不懂事的孩子如何忍得住?尤其是襁褓中的婴儿,他们的哭声使得父母长辈更加心酸。

    事实上,在杜甫前往鄜州的一路上,不只是老弱妇孺受不了跋涉的煎熬,就是杜甫自己也身心俱疲。当时一起逃难的人本来很多,后来大家往不同的方向走,和杜甫一起要去鄜州的只有数十人上下。杜甫到鄜州是想去投靠一个名叫孙宰的朋友。

    饥饿是整个逃亡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干粮不多了,杜甫就学流民们一样采些野菜充饥。当他们深入山区时,远远传来一阵虎啸猿啼,流民们胆战心惊不寒而栗,大家战战兢兢地走,不敢随意出声,深恐引来虎狼。不过小孩子很难不表现出害怕,他们常常被吓得哇一声便哭了,大人们只好连哄带骗,用尽办法使他们安静下来。通过山区后,大家才松了口气。

    这种困顿艰险的旅途后,杜甫一家终于到了朋友孙宰居住的地方——鄜州三川县。当杜甫带着妻儿抵达孙宰家时,已是夜晚,家家户户都已紧闭大门,原野里一片寂寥,只有不知名的虫子在喃喃私语。

    孙宰对杜甫倒是非常热诚,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又腾出一间宽敞干净的房间给他们。杜甫对孙宰的古道热肠感激涕零,一家便暂时寄居于此。

    约莫过了半个月,杜甫一家人在旅途中的疲惫已逐渐恢复,虽然生活相对安定下来了,但杜甫因关心国事而产生的忧虑却没有丝毫缓解。

    十月,杜甫得到了关于战争的消息,唐军在陈陶(今陕西咸阳东)及其附近的青坂接连吃了两场败仗,且伤亡惨重。杜甫感慨连连,于是写下了记载陈陶、青坂两场惨剧的战争史诗。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陈陶》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悲青坂》

    《悲陈陶》中的“四万义军同日死”一句虽然只有七个字,却活生生地道尽了战争的悲惨。四万生灵在同一天同一地点为国捐躯,这是多么巨大的代价!《悲青坂》中的“忍待明年莫仓卒”一句,在悲痛之后,又委婉地劝说要忍着耻辱,待明年好好准备收复失地。杜甫苦口婆心、忍痛求存的爱国之心和怜恤之心,在这两首诗中表露无遗。

    被叛军掳

    不久后,杜甫得到了肃宗即位于灵武的消息,他打定主意要跟随在天子左右,为国家人民做些事情,因此便将妻儿托付给孙宰照顾,满怀憧憬地前往天子的所在。杜甫的妻子很体谅丈夫,她强忍着泪水送他出门。

    不幸的是,杜甫在半途中被叛军所掳,一路押到长安。这些叛军素来没什么纪律,他们在路上随意逮捕民众,不管老弱妇孺,都一样抓去当俘虏,杜甫也成了俘虏之一。

    杜甫离家被掳时,是肃宗至德元年的冬天,他被送到长安不久后,便是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这时,杜甫46岁。

    冬去春来,重回故城的杜甫心情极端复杂。长安十年,在他生命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时期,虽然潦倒穷困,但他很清楚,自己在这十年间埋藏了多少理想和期望,而今重回旧地,昔日繁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满目凄凉惨淡,怎能不令他感到伤感?杜甫素来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他看到长安的断壁残垣时,他默默地悼念这兵荒马乱中牺牲的无辜百姓,同时不免慨叹大唐的盛世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杜甫被掳时一身褴褛,所以叛军并没有对他多加注意,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任他自由走动,这使得杜甫能够在长安城内四处闲逛。他曾回到从前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寻觅十年前的踪迹,顺便又到曲江一带走走。那时候正是花红柳绿的初春,杜甫想起当年,自己写《丽人行》时的情景,当时的盛况,昔日的美人,都已消逝无踪。杜甫伫立在江边看着江水流逝,觉得人生宛如一场大梦,世事的盛衰和荣枯更是无常。为抒发心头的慨叹,他写了一首诗: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城北。

    ——《哀江头》

    在这首《哀江头》里,杜甫有感于人世的变幻莫测,其中“细柳新蒲为谁绿”,真是道尽了无奈,树木花草原本无情,这七个字却是杜甫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当年的盛世,就连景物也沾上荣华,而今的颓败,景物也跟着萧条下来。而眼前的萧条、零落全都是昔日放纵、奢淫种下的因果,叫人在感叹之余,徒呼奈何!

    为王孙哀

    有一天,杜甫踯躅在长安的废墟宫殿附近时,遇到一位身上戴着玉佩的少年。杜甫一眼便看出他是王孙贵族,交谈之下,方知原来他是被遗留在长安的皇族,是躲过劫难的少数幸存者之一。他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唯恐无端惹来杀身之祸。

    虽然这位王孙身系玉佩,但他的神态委靡不振,脸上一副心有余悸、惊恐不安的神色,衣着也破旧不整,比起往日的昂然神采,不可同日而语。他告诉杜甫说,自叛军进驻长安后,长安就变成了一片废墟,他们被遗弃下来的一批人,手无缚鸡之力,只好沦为奴仆,混口饭吃,但是连奴仆这种低贱的差事,也没人赋予他们,最后只好逃窜在野草荆棘之中,弄得身上没有一处不是伤痕。说到伤心处,少年不禁啜泣起来。杜甫安慰他说,毕竟他们是帝王的子孙,是龙裔,只要好好保重自己,将来一定还有希望。何况肃宗已经继位,圣明德化,励志平息叛乱,重现大唐盛世;而且北边的回纥已来臣服,承诺会帮助帝王平定叛军。因此,千万不可灰心丧志,一定要等待时机。

    那位王孙公子听了杜甫的鼓励后,频频点头道谢,但他不敢多做停留,害怕泄露身份,于是便急忙和杜甫作别。杜甫一个人站在废墟前,独自凭吊眼前的寥落。这次偶然的见面使得杜甫对死寂的长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以前万万没有想到他所效忠的李唐皇室竟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繁华、富贵都不是长久的,反而使这些皇室子孙禁不起考验,受不住挫折。杜甫在感叹之余,写下《哀王孙》这首写实的诗,为时代悲剧做了最真实的见证:

    长安城头头白鸟,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春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哀王孙》

    踯躅在面目全非的长安,使杜甫心情黯然。曲江的空自寥落、王孙的沦落凄惨、叛军的嚣张跋扈,像是千万根细针扎在杜甫的心上,锥心之痛,痛彻心扉。这时的杜甫被困在长安,不能前往肃宗所在的灵武。苦闷之余,他又不免思念起妻子儿女来,种种愁绪不停地在他脑海中翻腾。

    思妻念友

    虽然置身在花红柳绿的春日里,但国破家亡,前路漫漫,谁还有心情赏花观景呢?若是在太平盛世,人们一定会结伴出游踏青,而今山河景色仍在,却是兵荒马乱,人人为骨肉流离而感伤,为自身性命而担忧,那些忧思仿佛春草一样绵远不绝。“鬓已星星也”的杜甫看着长安城中依旧茂盛的草木,感怀时事,写出了一首名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在这首诗中,杜甫道出了对时势的无能为力,前两句的对比何其强烈,山河仍在,草木春深,国家却已经残破不堪。不仅仅是有感情、有血泪的人们为国家、为时势伤感,连花也有感而发,潸然泪下;面对不得不分别的人们,鸟也觉得伤感不已。接下来的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战火持续时间之久,以及被隔绝两地的人盼望家书的殷切心情,可谓写尽了烽火乱世中的颠沛流离和万般无奈。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因为感伤时势,思念家人而殚精竭虑,头发都日渐稀少。诗中感情真挚,毫不夸张,流露出强烈的时代感。

    另一首做于此时的诗《月夜》则侧重表现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杜甫从鄜州的故友处出来时,以为很快就能到达肃宗的所在地,以尽人臣之忠君爱国之心,没想到半路却被叛军所掳,离开妻儿已经很多天了,音信不通,家书难寄,杜甫不由得担心妻儿是否平安。以己推人,在月光倾泻而下的另一片土地上,妻子一定也独自对月遥望,思念着丈夫,担心着他的行程是否顺利。

    这一年,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动。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叛军内部为争权内讧不断,新即位的天子肃宗也转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

    当杜甫听到肃宗在凤翔的消息后,他发誓一定要想办法离开长安,奔往凤翔谒见天子。此时的长安因为叛军内讧,守卫疏漏,于是杜甫趁着夜晚,悄悄地逃出了长安城。

    他怕被叛军发现,白天躲在草丛里,等到夜晚才继续赶路,一路上饮涧水、食野叶、穿荆棘,衣衫褴褛,鞋也被磨破了,但杜甫丝毫不气馁,依然满怀信心地前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凤翔。当杜甫看到新的朝廷官仪严整,气象一新时,他的喜悦可想而知。杜甫对浴火重生的李唐王朝信心百倍,中兴之期指日可待。

    昔日朝中旧识见着杜甫都大为惊讶,因为他才只有46岁,却已经满脸皱纹,白发斑斑。杜甫的坚忍毅力和爱国情操也使得他们敬佩不已。

    肃宗有感于杜甫不顾生命危险奔来谒见,为嘉许他的忠贞,任命他为左拾遗,杜甫步入仕途的心愿总算实现了。

    刚刚脱离了叛军的淫威,一下子又得到了朝廷的任用。生活中这种巨大的转折在心底激起的波涛,使杜甫简直激动得不能自已。他写了三首《喜达行在所》,从诗句里可以看出他的心情。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喜达行在所》其一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喜达行在所》其二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喜达行在所》其三

    至德二年(757年)五月,杜甫一心惦记着鄜州的妻儿,如今虽然官拜左拾遗,但身为宦海新人,杜甫不太好意思开口请求将家眷接到凤翔。他望月抒怀,梦想着和家人们团聚。这些情绪最后都化为诗句,句句都是无尽的感叹。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述怀》

    不久后,他收到了杜夫人的回信,信上说一家大小都平安无事,请他安心辅佐天子。杜甫心头的一块大石才算落了地。

    就在这时,杜甫卷进了宰相及其下属的贪污案中。肃宗一怒之下,将其免职,交由刑部彻查。幸亏继任的宰相为杜甫求情,他才保住官位,被无罪开释。

    经过这次的宦海沉浮,杜甫想起了曾和李白交游时,李白说过的话。彼时,李白说官场只不过是一场梦,沉沉浮浮身不由己,到头来蹉跎年华而已。如今想来,果真不错,杜甫不由得越加怀念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天末怀李白》

    杜甫颠沛流离的这段时间,李白也过得很不好。天宝十五年(756年),他在庐山被迫成为永王李璘的幕僚,后来永王叛唐军败,李白受连累下狱,后因郭子仪相助才被释放。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八月间,杜甫在沉郁的心情下,获准回鄜州省亲。自从他离家之后,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未见过妻儿,思家心切的杜甫自然归心似箭。

    仕途暗淡

    从凤翔到鄜州,杜甫一路所见,净是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有时夜里经过战场,月光森森然地照着,寒风飒飒,杜甫不禁想起潼关一战,数十万士卒身死魂灭,而今不知埋骨何处?!当杜甫风尘仆仆赶到家中时,只见茅屋摇摇欲坠,妻儿身上的衣服满是补丁,一脸菜色,羸弱不堪。这种情景让杜甫拥着妻儿恸哭不已。

    这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意欲收复长安。杜甫一直牵挂着复国中兴的大业。他曾做了一首有名的诗,名为《北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住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北征》

    这首诗描写了杜甫由凤翔出发北返,路上所见到的满目疮痍的惨象,以及抵达家门后的一阵心酸。不过诗人并没有一味悲痛,结尾处可以看出他对国家中兴的满怀信心。这首诗结构自然而精当,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杜甫在省亲期间,附近的很多邻人都来看望他。提及此次远行的经过,邻人们不禁为杜甫的遭遇坎坷而欷歔不已、潸然泪下。大家不仅是为杜甫而悲,也是为自己所处的时代而感伤。《羌村》三首便是这时的代表作。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羌村》其一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羌村》其二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羌村》其三

    杜甫就在这淳朴的乡间和友善热情的邻居们相处了一段时日之后,便在十一月携妻儿一起回到长安。

    长安是在当年九月底,由郭子仪领兵在回纥的援助下收复的。肃宗十月已经还京,还京后,朝廷俨然是一番崭新的气象。不久后,东都洛阳也被收复。十二月,叛将史思明上表归降,肃宗大喜,封其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唐朝暂时出现了小安的局面,这时的杜甫仍然担任左拾遗之职。

    次年,也就是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杜甫的生活出现了安定静逸的状态,他常常和朋友们饮酒赋诗,共赏美景。此时的长安也慢慢地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和生气。

    杜甫的一生中难得有幸福的时光,在长安的这段日子充满了他生平少有的和谐与满足。不过此时的杜甫再不是当初一心仕途、心无旁鹜的杜甫了,他的心中渐渐有了退隐的念头。因为他发现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是战士和将领,而不是一味忠诚的文人,下面这首诗正反映了杜甫的这种心境。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独酌成诗》

    另外还有《曲江》二首更明白地表现出了杜甫的归隐之心。此刻的杜甫觉得浮名只是一种牵绊,还不如欣赏美景、品尝美酒来得愉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曲江》其一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曲江》其二

    杜甫虽有归隐之心,但如今朝廷一派清明,他又一直忠心不二,所以辞官对他来说到底有些不甘心。可惜的是,杜甫的忠心并不能为他争取到永远的荣耀。六月间,杜甫再次受前宰相的案件牵连,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司功是州府佐吏,掌官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巫、考课等文教工作。

    杜甫离开长安时,心境是很凄凉的。他觉得自己好像是被遗弃的人,他的内心交织着无限的感慨欷歔,世事的变化,真让人难以预料。

    这对杜甫的仕途来说无疑是个打击,但对他的诗歌发展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他得以从牢笼中解放出来,再次接近战乱中的百姓,更深刻地认识时代的悲剧。杜甫频频回顾长安城,不胜留恋。从此以后,他再没有踏上长安的土地。

    七月间,杜甫到达华州。由于兵灾蔓延,华州亦是一片凄苦景象。时值盛夏,天气苦闷,白天苍蝇乱飞,夜里毒蝎出没,再加上文书堆案,不容休息,杜甫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杜甫关注民间疾苦,以及当时的一些紧急事务,如军事、赋税、交通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杜甫的职位执管的是礼乐、祭祀等文教一类的工作,举凡军事、赋税等问题,不在他的工作范围,他根本无权过问。

    杜甫在华州既不得施展抱负,又难以适应环境,故而萌生了回洛阳的想法。在洛阳的老家,还有他思念的弟弟。此刻,杜甫的乡愁像夜色一样蔓延开来,返乡的念头不时地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三吏三别

    终于,这一年冬末,杜甫穿越层层火线,只身返回洛阳。他原以为弟弟会守着旧宅,不想因战火早已各自离散,音信全无。他甚至不知道弟弟是死是活,每念及此,杜甫不禁怆然涕下。此后,杜甫在他的后半生里,写了不少怀念弟弟的诗作,其中真情流露,感人至深,如“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恨别》),“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野望》),字字句句都饱含着真挚的手足情谊。

    不久后,已归降的叛将史思明再度反唐,且势力日益壮大。乾元二年(759年)春天,史思明大败唐60万大军,进逼洛阳。杜甫眼看着洛阳即将再遭战火,只好离别故园,回到华州。

    这期间,杜甫的好友郑虔被贬为台州司户,心情沉闷,彼此的关系也日渐疏远。不过,另外一位朋友卫宾却与杜甫偶然相逢。卫宾也算是杜甫的旧友,与李白、高适等都有往来。

    旧友重逢,自然分外喜悦,卫宾邀杜甫到家中畅饮,以叙离情,杜甫爽快地答应了。

    两人对坐在微弱的烛光下,杜甫感叹岁月不饶人,当年共游时,谁不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而今,少年不再,大家都已发花鬓白。回首半生,真如一场大梦!

    卫宾询问杜甫的近况,杜甫便将这半生坎坷细细说与他听。卫宾对杜甫的遭遇深感同情和不平。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杜甫因为要赶回华州,不能久留,次日一早便与卫宾作别。杜甫有感于友人的情谊,以及渺不可期的重逢,写了一首诗送给卫宾。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驱儿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赠卫八处士》

    在回华州的路上,杜甫再次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它破坏了百姓的安宁幸福,强夺了无数生命。虽然目前大部分被叛军占领的城池都已收复,但河南、河北一带仍受到叛军的骚扰,所以当地的征兵仍在继续。

    路过新安(今河南新安)时,杜甫看到当地征兵的混乱场面,征兵官的点名声、送行家人的哀泣声交织在一起,真是惨不忍睹。

    这座小城的所有男子都已经被征调到战场,不管身体是否健壮,也不管年龄大小。杜甫看到这些,更加对叛军恨之入骨。他们因一己之私,冒天下之大不韪,兴兵作乱,贻害了天下多少生灵,罪孽何其深重!

    离开新安后,杜甫又到了一个叫做石壕的小村子,他夜晚投宿于此的时候,正碰上官差强行征兵。这户人家的老翁偷偷跳墙逃走了,老妇前去应门。官差很生气,找不到人,他们交不了差。老妇人一边哀泣一边讲述着她家的情况:她的三个儿子都已经上了战场,大儿子生死未卜,二儿子刚刚战死,小儿子也在守卫城池,如今家里就只剩下儿媳妇和幼小的孙子,如果实在不能通融,她愿意到战场上去。

    哀怨的啜泣声飘浮在幽静的夜空中,杜甫满腔怜恤,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他跟这户人家告别的时候就只看见了老翁,杜甫心情沉重地踏上前路。路过潼关时,杜甫见到很多士卒忙着建筑防御工事,他看着蜿蜒曲折的城墙,以及疲惫不堪的士卒,不由得悲从中来。

    此番自洛阳回华州的行程中,杜甫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有人无端失去老伴,有人新婚不久便被迫分离,更多的人在烽火里无家可归。

    杜甫借着诗句,将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下来,详尽地阐述了民间因战乱而导致的万般无奈和愁苦。这些诗就是著名的“三吏三别”,它们连缀在一起就是一部乱离人的血泪史。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踰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哀,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踰。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怱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冑,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别》

    寂寞天宝后,园卢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迎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无家别》

    “三吏三别”可以说是杜甫最优秀的反映时事的作品之一,他凭借悲天悯人的胸襟和深刻的观察力,将社会的黯淡和惨遭破坏的现象一一入诗,道尽了人们的苦难,倾吐了人们的心声。

    异乡异客

    回到华州后,杜甫一心惦念着唐军的战绩,同时又忧虑时下的灾荒,这些使他食不下咽,日益烦躁不安。眼看世局纷乱,人民流离失所,而自己仕途坎坷,有志难伸,48岁的杜甫身心俱疲。

    乾元二年(759年),关中一带收成锐减,民不聊生,杜甫下决心弃官西去。他觉得自己蹉跎了半生光阴,依然毫无成就,也许仕途真的不适合他。

    因为杜甫有一个从侄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他便带着妻儿作客于此。

    杜甫在秦州住了三个月,他时常独自凝望天边陷入沉思。官位虽然放弃了,但忠君爱国之志并没有忘怀。眼见战乱依旧,百姓流离,联系到自己漂泊作客的流浪生涯,杜甫不禁潸然泪下。妻儿都在身边,但杜甫的心灵仍然是孤独的,他惦念着音信杳然的弟妹,也想念着好友李白,《梦李白》二首是表现他对李白惦念之情的传世佳作。

    李白从浔阳狱中开释之后,乾元元年(758年)又被逐于夜郎(今湖南怀化一带),约在乾元二年春夏间才遇赦得还。这时的杜甫还不知李白获赦的事,所以仍旧十分担心他的安危和健康情形。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李白》其一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其二

    杜甫自从和李白在鲁郡作别之后,便常常怀念他,这次竟然接连几天梦见李白相访。他想起李白这位飘逸不凡的大诗人,竟会被牵累,老来还要受囹圄之苦,天道不公,不公至斯。杜甫于是慨然写下“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样深沉的无奈。

    在秦州期间,杜甫感于时事变化,深悟世情的转移无情,及战乱下生命的无依,庆幸自己及时看破了仕途的不可靠。

    每当戍边的鼓声凄凉地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响起时,雁群从天边传来哀凄的叫声,秋月皎洁地挂在天空,杜甫仰望明月,不禁深深地怀念起家乡及流离四散的手足。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国事、亲情、友情,沉浸在对这些的回忆中,时光很快便流逝了。杜甫一向经济拮据,此时生活更加困难,几乎难以维持温饱。吐蕃又趁唐朝内乱攻入秦州,使得秦州陷于一片混乱。杜甫一家只得再度迁徙。离开秦州后,杜甫选择了同谷(今甘肃成县)这个地方,原因是同谷物产丰饶且气候宜人。这一带盛产的山芋、蜂蜜、冬笋等,都是维持生活的食物;而良好的气候、幽静的山川,更可以调养杜甫的身心。这年十月,杜甫由秦州出发前往同谷。

    在同谷停留不到一个月,杜甫又决定迁到富饶而平静的蜀地。

    杜甫一家在一年之中,四度迁移,春由洛阳回华州,夏自华州徙秦州,冬由秦州赴同谷,又自同谷奔成都。老迈羸弱的杜甫何尝愿意东奔西走,他也是被迫要找寻一个可以永居的地方。

    乾元二年(759年)冬末,杜甫一家安全抵达成都,暂住在城西郊外的浣花溪寺。这是一座古庙,宽敞幽静,杜甫很喜欢这里的环境。

    这时高适正在彭州(今四川彭州)为官,他给予了杜甫一些生活上的照顾。杜甫的另一位朋友严武在巴州(今四川巴中),他似乎不那么寂寞了。第二年春天,杜甫便在成都的浣花溪畔建了一处居所,经费据说还是朋友募集来的。给予他最多帮助的,是他在成都为官的表弟。当表弟获悉杜甫要定居下来时,便亲自为他安排一切,解决了他筹款迁居的困难。

    春末,杜甫的居所落成,这就是后来的杜甫草堂。浣花溪的幽美,林木的苍翠、宁静,不啻是世外桃源。杜甫坐拥青山绿水,逍遥自在地过了一段静谧温馨的生活。平静之中,享受天伦乐趣,一家大小也都健康活泼起来。从此这座朴素简陋的茅屋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人们提到杜甫时,可能会忽略了他的出生地和去世的地方,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成都草堂

    杜甫移居草堂后,马上领着家人在附近开辟菜园和药圃,除了可以作为赏心悦目的园艺之外,还可以供应生活所需。杜甫每天鸡鸣时,便起床亲自去浇水锄草,闲暇时经常欣赏自己亲手耕耘的成果,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杜甫的心绪逐渐变得闲逸安适,他不再受饥饿问题的缠扰,战乱也暂时置之九霄云外,此时的杜甫已完全放松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日夜忧虑。耳中听到的是蜂嘤鸟鸣,举目所见的是田间的麦浪、阡陌,再不是满目疮痍,遍地烽火。

    过去被贫困折磨得瘦弱不堪的孩子们也逐渐恢复了健康活泼的朝气,他们沉醉在这广大的乐园里,自由地嬉戏,他们的天真烂漫使杜甫感到十分安慰。邻居们都十分友好和善,常常相邀共饮,谈笑甚欢。

    杜甫和妻子的感情十分笃厚,尤其是身处在这世外桃源中,忙完了一天的家事之后,杜甫便邀妻子一起下棋,或者陪着她泛舟消暑。杜甫的一生中,只有这段日子,才真正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由于长期的颠沛流离,杜甫曾染有风湿和疟疾,旧疾不时复发。自从辟了药圃后,杜甫经常采药煎服,因此痛疾日渐痊愈,他的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写下的诗句与往昔迥然相异。在这些诗句里,他平静的心思、他引为快慰的幸福都化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村》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

    这两首诗体现了杜甫恬静安逸的生活状态。不只是亲人骨肉及邻人带给杜甫安宁和满足的生活,浣花溪的水景、山川的峻秀,也都无形中为杜甫的生活注入了一股和谐的力量。杜甫常在早晨骑马到四处游逛,暮色将临时,便勒马返回草堂。夏天的夜晚就在江边乘凉驱暑,冬季则守着暖炉和妻儿谈天,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从杜甫当时所做的多首咏怀景物的诗作来看,他确实享受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些诗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绝句漫兴》其三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试想置身在春光烂漫的江畔,看着悠悠的流水,桃枝上一簇簇的桃花吸引了无数的粉蝶流连忘返,谁能不陶醉其间而浑然忘我呢?此外,林间的黄莺在婉转啼唱,天空一片澄明祥和,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无怪乎饱经忧思、半生颠沛流离的杜甫深深地为之陶醉了。他虽然置身于这片美丽的新天地里,但他对朝廷的兴衰、战事的胜败始终未能忘怀,他仍不免感叹着自己的生平大志未经施展便随尘堕落。

    杜甫初抵蜀地时,曾立即前往诸葛武侯的祠堂拜谒。他看到祠堂旁边翠柏森森,绿苔布满了堂前的石阶,除了微风在树梢低语及黄鹂空自啼唱外,四周一片寂静。

    遥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他筹划天下大计,诸葛亮也不负所望先后辅佐蜀国两位君主,为开国创基、济世抚民献出了自己的一片赤忱。不幸后来出师北伐,尚未得胜便病死军中,真是可悲可叹啊!杜甫凭吊武侯祠时,曾隐约以之自况。他身在草堂而心在庙堂,仍希望致君于尧舜,只恨无人三顾罢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杜甫时常在江边独自沉思,心中仍系念着干戈纷乱的世局。偶尔也有友人来草堂拜访,彼此游历宴饮,酬唱诗歌,但他并没有放浪形骸或不问世事,在他内心深处,忠君爱国依然是他思想的核心,只是献身的热诚不复当年罢了。除此之外,漂泊羁旅的生涯让杜甫尝尽了游子的无依心情,因而对离散的弟妹的忆念一天比一天深浓,盼望和他们相聚的心情也更加迫切。

    杜甫虽然一直在调养身体,但他并没有戒酒,闲暇时经常和邻居对饮,友人来访时也以酒相待,自己无聊时,更要靠酒来排遣时光,简直和酒成了知己。

    无事一身轻的杜甫既嗜饮,又善感,于是满腔情怀都倾泻在诗句上,除了酒之外,诗文也是知己。无论是愁闷的情绪,还是高兴的情绪,一并都转入诗句,或采撷四周的景色,或记载自己的叹息和轻愁。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江亭》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

    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可惜》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水槛遣心》其一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水槛遣心》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畔独步寻花》其二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江畔独步寻花》其三

    由这些诗句所流露的生活点滴可以得知,杜甫惊觉自己已在岁月中日渐老去,面对春景灿烂,儿女欢愉,他只能摇头叹息地说一声“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春光虽美好,但它催人老啊,为什么迎风绽放的花儿要急急地飞舞呢?春神的脚步若能姗姗来迟,那该有多好。

    有时杜甫独自在江边徘徊,在细细的雨丝中,鱼儿浮出水面嬉戏。微微的凉风里,燕子在天边斜斜飞翔,杜甫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幕幕美景,斜风细雨就好像在洗涤他所有的失意和惆怅。当他看到湍急的水流时,他的心绪十分沉静;而当他抬头望着一朵朵闲云时,情绪反而奔放起来。杜甫有些诧异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与景物相异的感觉,难道自己的心绪已经老化到跟不上物性的步调了吗?这种忧思难解的情绪牵引着杜甫依靠诗酒进行排遣,“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便是最好的写照。

    向来对诗有极大兴趣和心得的杜甫此时更是得心应手,但他已不像过去那样注重字句的雕琢和斟酌了。以往他写诗的原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往往为了一个字而推敲好几天,但是现在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随意成篇的习惯。

    虽说杜甫已经安定下来,而且住在一个幽雅的山林里,草堂前还有一条澄澈的清溪。他和一家人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安逸生活,享受着闲散悠游的乐趣,但贫困的威胁总是如影随形地紧跟着杜甫。起初,一家人尚能自足,渐渐地就有些吃力了。

    杜甫这样形容他对生活问题的忧愁——“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空四壁,老妻睹我颜色同”。50岁的杜甫身体状况并不乐观,这使得他对于维持一家生计有些力不从心,以至于四壁萧然。每当接触到妻子无奈的眼神时,他的心情就更加沉重忧愁起来。

    八月里的某一天,秋风像发了狂似的怒号着,落叶飘散满地,突然间,一阵强风吹来,草堂屋顶的茅草被一层层地掀起,有的被吹落到小塘坳里,有的被吹到江面上,还有少部分被卷得高高的挂在树梢。草堂是家无恒产的杜甫唯一的财产,他情急地奔出门外,却见一群孩子抢拾茅草,转身笑闹着跑走了,老迈的杜甫独自着急叹息却无能为力。

    狂风过后,暴雨骤降。杜甫的家没有了屋顶,孩子们如同置身在雨中一样。雨水打湿了被褥、席子,孩子们蜷缩在半湿的旧被里,看着这样的情状,杜甫十分心酸。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这首诗中,杜甫祈愿上苍,盼望有千万间的大厦,以便庇佑天下的寒士,使他们不致遭到同样的窘况。若果真能如此,即使以破己茅屋,冻己肌肤作为交换条件,他都心甘情愿。诗人以天下之忧为己任的胸怀,于此可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