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是童年与青年之间的过渡时期。由于发展变化迅速而集中,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和频繁的冲突,这既是大量专门研究的共同结论,也是人们普遍注意到的事实。除此之外,对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尽管诸多研究证实了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但这一时期共同规律的表现却比童年和青年期更为复杂多样,有时是以矛盾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自我意识非常自觉和强烈,但往往不准确;要求独立,却在事实上仍保持着很大的依赖性;重视与童年人的关系,然而对友谊的理解表面化,以至容易屈服于消极的同龄人的压力;“成人感”增强,希望家长和教师将自己当作大人,可是每每不能或不愿承担“大人”的职责;热衷于独立思考,但由于缺少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常常走向片面和极端;幻想未来,却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渴望与异性交往,表面上却表现为“冷若冰霜”;另外,个体的认知也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情感更加丰富而细腻,意志品质不断提高。但总体上,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还不成熟、不稳定,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外在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出现一些消极的变化。

    2.共同规律在表现上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在时间上,早与晚的差别相当大;在行为上则可能由于气质性格或在同龄人团体中地位的不同而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例如,初中生普遍渴望广泛的人际关系交往,得到同龄人的接纳和友谊。但有的人可能直接在行为上表达出这样的需求;有的人则可能由于惧怕遭到拒绝而不敢表达;还有的人因为不善于表达而看起来似乎不愿意与人交往。

    (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高中生处在青年初期阶段。在此期间,生理与心理发展都相当成熟。因此,这一时期是学生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生的发展进入了更加高级的阶段,向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合理地利用这些条件和可能,不仅有利于他们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而且能够直接为他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青年初期是身体发育即将完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生长和发育虽然日趋成熟,但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发育较晚的学生更需要特别的关怀和照顾。教育者应注意的是,尽管这一时期身体发育基本完成,但并未完全停止,仍需要照顾。因此,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开展文体活动,防止学习和工作负担过重,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当代中学生具有众多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思维敏捷、接受事物能力强、知识面较广、获取信息能力强等,但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确实存在问题,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且呈上升趋势,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1987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对上海市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心理异常。1993年,辽宁省心理学工作者对东北地区1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发现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1995年,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5.4%。1995年,辽宁教育学院对北京、上海的中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35%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而独生子女的心理变态率高达50%以上。

    朱凤菊等(2000)对高中各年级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一、高二和高三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32.4%、25.0%和26.8%。经卡方检验,证实不同年级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本课题组(2004)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28.8%的中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5.6%的中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在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适应性障碍以及心理疾患等。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等5个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青年人水平和国外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学生。

    我国中学生不良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独立意识欠缺,依附性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意志品质薄弱,调控自我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大多数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

    三、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是指对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能力差,它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使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所谓学校适应不良就是指学生不能接受学校提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校环境,不能经常保持心理平衡。中小学生总有为数不小的“群体”,程度不同地存在这种心理障碍。而这种心理障碍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且亟待解决的一种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适应学校环境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快乐和幸福感;遇到困难时,能够泰然处之,发挥自己的能力解决他们;能把心理感受转化成动态行为,即主动地改变生存环境。正如外国心理学家拉萨拉斯认为适应就是处理需要的过程,适应性强的青少年学生,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根据新环境的要求,调节需要,并采取适当的策略。

    诗人歌德说过:“人生之要事在于确立伟大的目标与实现这个目标的决心。”对于中学生来说,每到一个新环境,惟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新的奋斗目标,以克服由于新的条件变化给自己带来的不适。认同新环境,改变学习和生活方法,尽快与周围的环境或者他人相互协调,以求相对平衡,创造一个适于自己发挥作用和力量的良好氛围。总之,没有远大目标和志向的人,也就等于为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使自己难以逾越。

    (二)情感、情绪障碍

    情感和情绪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而情绪则是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由于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接触的客观事物丰富多彩,产生的需要也多种多样,所以他们的情绪体验也是千变万化的。中学生的情绪表现非常复杂,如果得不到适当的调控,就会导致严重的消极情绪体验,即情感或情绪的障碍,从而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学生情感或情绪的障碍突出表现在烦恼、偏激、焦虑、挫折等方面。

    1.烦恼

    烦恼或忧愁是青少年学生常出现的情绪障碍,文学家大仲马就曾经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它是天真烂漫的青少年极易产生的消极心境,即长时间影响学生言行的一种心理环境,要指出的是它有损于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与效率,甚至还是各种疾病的发源地。因此,帮助中学生化解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和忧愁,是非常必要的。

    2.偏激

    中学生在讨论事物时,总爱各执一方观点,互不相让,互不屈服。尤其在某一问题上固执己见,好冲动地对人对事物。如果对人或事情采取过分的态度和情绪体验,就是偏激的心理障碍,这是一种认知与情感交错的复杂的态度体验。“偏”的本意指对事物的认识出现偏差,“激”的本意指情绪的波动,二者相互缠绕在一起时,就成为偏激的心理障碍,常会使青少年学生头脑不清楚,行为不够冷静和检点,也容易出现过度的行为举止。控制和克服偏激情感障碍是必要的,首先可引导中学生纠正认知的“偏差”,而后再帮助他们抑制不良情绪体验的干扰。

    3.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障碍,是因青少年学生主体内在的心理冲突或某种倾向而造成的一种情感不安。青少年学生一旦形成焦虑,就可能引发各种神经症。中学生的焦虑一般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两个方面。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内心某种矛盾而产生了不安或不愉快的心理反映;考试焦虑是考试临近而产生的情绪波动,由于不能达到学生个体的追求目标,或者不能克制自己不安的情感,使自尊和自信心受挫,而引起带有恐惧色彩的情感状态。

    4.挫折

    学生主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某种干扰,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障碍叫挫折。引起挫折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既可能因个人条件差异,又可能由于个人心理产生矛盾冲突,而引发障碍。一般说来,中学生出现的挫折大多是学习挫折,与学习成绩的好坏,或获得肯定(积极性)与否定(消极性)的评价有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培养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是战胜学习挫折的动力源泉。

    青少年学生情绪与情感障碍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彻底解决青少年学生情绪障碍的问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产生是由他们自身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和周围环境的刺激不当等原因所引起。因此,解决青少年学生情绪与情感障碍的问题应该从他们自身发展水平(主观条件)和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客观条件)两个方面去考虑。具体教育辅导的方法包括: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青少年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体验,防止“情绪饥饿”;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教给青少年学生自我调整的技能。

    (三)学习障碍

    学习是人的经验积累以及改变个人行为倾向的过程,也是人为了生存与适应社会需要必须进行的一种教育过程。学习意味着改革旧的思维方式,不断有所创新的过程。

    学习障碍是指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之间出现明显差距,并且在听课、思考、表达、阅读、书写、计算等学习技能或能力方面出现困难或异常。学习障碍主要分为学习困难、学习技能障碍、学习自信心丧失、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欠缺、学习态度偏差等几个方面。因此,及早发现中学生学习障碍和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对中学生的学习障碍进行矫正是十分重要的。

    (四)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是指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经常发生的异常行为。它既不是躯体疾病症状,也不是某种精神疾患症状,而是指那些偏离了正常同龄群体少儿的行为,即正常少儿没有的一些不良行为,或者称作适应不良行为。主要发生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学生群体中。行为障碍主要表现在不良习惯动作(如心理生理的一些行为偏异)、品德不良行为(如说谎、骂人、打架等)和特殊不良行为(如追求虚荣、迷恋游戏机等)几个方面。

    (五)个性障碍

    个性也叫人格,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性特点的标志。当一个人所持有的人格特征,经常明显地偏离多数学生,即人格障碍或个性障碍。

    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由于家庭和学校不良因素影响而形成一些不良性格倾向和行为问题是正常的,经过正常教育和辅导是可以纠正的。但如果听任这些行为问题和不良性格倾向发展下去,直至成人或终生且明显偏离多数人,明显干扰了此人的职业和社交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给个人和他人及社会带来危害,那就是人格障碍了。个性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自我意识偏差、自我中心倾向、孤独倾向、自卑倾向、嫉妒心理和懦弱心理等。

    人格障碍最终形成一般是在价值观形成以后,一旦形成就很难矫治,所以应以预防为主。因此,家长或者教师应对他们(她们)给予理解和关怀,并且在适当的机会通过暗示予以指正,使他们明确其中的“原因”,进而加以改正。

    (六)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经过交往与相互合作而形成的心理上的沟通与关系。在社会交往中,你我他各方面都有自己的需要,通过人的需要把五湖四海的人结合起来,才可能发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从而产生友好往来和良好感情。

    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取决于青少年的社会知觉水平,即对同学、对老师、对家庭成员、对周围人的正确知觉、人的关系的知觉和角色的知觉。其中以自我知觉为主,只有认识了自身的状况,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如果在以上这些知觉过程中出现误差,就可能出现各种人际关系矛盾,形成人际交往的焦虑情绪,也就是人际交往的障碍。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焦虑、同学关系焦虑、亲子关系焦虑、异性交往障碍,以及青春期性别角色知觉障碍等方面。

    四、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某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体变化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是环境因素和其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所谈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而内在因素则主要是指学生个体自身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行为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的温床。不良家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完整、不和睦的家庭

    即指父亲或母亲亡故,父母离异或分居,以及家长经常争吵不休,家庭气氛不良的家庭。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以及家庭气氛不和睦,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这类家庭的家长往往无法悉心照料子女,或者孩子长期处于父母的争吵中,体验不到父母对他的爱,生活上没有安全感,因此,往往容易变得孤僻、自卑、抑郁或形成攻击、易怒、仇视等不良个性。这类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照顾,缺乏家庭温暖,也容易出现打架斗殴、破坏课堂纪律、抽烟、喝酒等外向性问题行为。

    2.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调查研究表明,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是使学生形成适应不良的重要原因。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即父母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长期以往,容易形成孩子的不良个性,如以自我为中心、耐挫力差、与他人关系不协调、胆小、怯懦以及外向性问题行为,如打架、骂人、抽烟、喝酒、逃学、考试作弊等。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即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与行为不管不问,不关心孩子,任孩子自由发展。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个性与行为,如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与热情,迷恋游戏机、追星、早恋等;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教育很严厉,采取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或犯了某方面的错误,就不问缘由地非打即骂,有些学生因此而产生恐惧、焦虑和反抗心理;也有些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打骂而说谎。调查研究表明,在学业不良的中小学生中,他们的父母更多地使用溺爱、放任及专制的教养方式。而正常的中小学生,特别是优秀中小学生的父母,更多地采用民主教育的方式来教育与培养孩子。

    3.父母的过高期望

    父母期望值过高,是使中小学生产生适应不良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过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学生身上,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焦虑、恐惧,甚至厌学;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学生由于担心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产生负疚心理,有的学生甚至由此而走上自杀的道路。

    (二)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不适当的学校教育方式或内容是学生形成不良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教育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错误的指导思想

    相关研究显示,初三学生心理适应不良问题最多,尤以学校问题最为严重,这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关。在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一些学校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左右着这些学校基础教育的目标。在升学率的驱使下,学校只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沉重的学业负担,冲击了学生的文体活动和其他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日益加重的学习负担和频繁的考试,使学生产生恐惧和焦虑,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学。

    2.学校不良的校风

    调查发现,重点校学生的适应不良问题要少于非重点校的学生,并且差异非常显著,这与学校的校风有关。一般来说,重点校是一些县市的模范校,比较重视学校校风的建设。他们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风气,使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也能互助互学,出现心理问题也相对较少。与此相反,有的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不良行为明显增多。学校不良风气不但不能使学生安心学习,而且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不良问题。

    3.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态度与教学方式

    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态度是学生产生适应不良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教育学生的基本知识,往往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对“好学生”,即使他犯了错误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对“差学生”,多采取不关心、不重视,甚至厌恶、歧视的态度。“差生”如果犯了错误,教师就要把家长请到学校,其结果,往往是使学生遭到家长的训斥或打骂。教师对待学生的不公正,以及对待“差生”态度的不正确,会使学习差的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损伤,从而更加消极、自卑。有的学生在教师粗暴的态度下,会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产生一系列外向性问题行为,如打架斗殴、考试作弊、偷窃、撒谎、厌学、逃学、抽烟、喝酒等等,以此来吸引教师的注意;另一方面,教师简单、陈旧的教学方法也是引起学生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民族文化、社会风气、社区环境,以及社会的迅速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生心理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当今社会对人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比以往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也日渐增多。而这些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要投射到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要生存,要发展,就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未来社会的需要与自身素质发生矛盾,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等。

    另外,社会的不良思想观念、不良风气,以及不健康的大众媒体也在影响青少年学生,使他们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例如,社会上“游戏人生”、“吃喝玩乐”的思想使一些中学生失去远大志向,形成懒惰、依赖、好逸恶劳的性格,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而不良的书刊、电影、电视、影碟及网络资讯等,毒害青少年学生幼稚的心灵,不但影响一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把他们引向犯罪道路。

    (四)个体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虽然是中学生产生适应不良的重要原因,但它是外因,它必须通过个体的内因才能发生作用,使学生产生适应不良的个体因素主要有个体生理变化和个体心理原因。

    1.个体生理因素的影响

    这是学生产生适应不良的基本条件。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心理变化往往会落后于生理变化。中学生面对快速的生理变化,会不知所措,如果未能给予及时的辅导,就会产生心理问题。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生理原因主要是遗传基因,生长发育和躯体疾病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是指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和机能特征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一种生理现象。研究表明,遗传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是客观存在,人的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同遗传因素有某种联系。

    (2)生长发育的影响。除遗传因素以外,个体从胎儿到成熟过程中,发育状况一直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相关研究表明,身体发育迟缓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

    (3)身体疾病的影响。身体疾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伤害,都有可能直接导致个体产生心理异常,有的甚至直接引起意识错乱、人格异常等心理障碍。

    2.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功能调节和发展水平如何,对于人的心理健康都有影响,对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这种影响更加显著。中学生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动机、意志、情绪和性格几个方面。如学习动机不明确、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坚强的意志、易产生不良的情绪、以及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