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好的教育在细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害怕和恐惧是人的本能情绪之一,这种本能情绪从宝宝一出生便如影随形般产生了。大多数宝宝会怕黑、怕陌生人,甚至怕水、怕动物。孩子害怕的东西千奇百怪,让孩子恐惧的事物层出不穷,让家长颇为头疼。

    这一章,我们从细节入手,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揭开孩子成长中各阶段的秘密,帮助家长引导孩子摆脱害怕和恐惧的心理。

    害怕和恐惧是人的本能情绪之一,这种本能情绪从宝宝一出生便如影随形般产生了。大多数宝宝会怕黑、怕陌生人,甚至怕水、怕动物。孩子害怕的东西千奇百怪,让孩子恐惧的事物层出不穷,让家长颇为头疼。

    作为父母,了解孩子的这种感觉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指导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反应,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地生长发育。

    那么,孩子表现出来的害怕、恐惧都有哪些原因?在孩子的想象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家长应该如何辨别孩子的恐惧是真是假?又该如何帮助孩子远离和克服恐惧?

    这一章,我们从细节入手,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揭开孩子成长中各阶段的秘密,帮助家长引导孩子摆脱害怕和恐惧的心理。

    第一节 孩子的恐惧在0-2岁

    害怕这种情绪会让人非常不舒服。我们的确无法想象一个孩子会对什么产生害怕情绪。但是,首先要知道,1岁以内的孩子如果安全感建构得很好,就不会有太多的害怕情绪,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够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他们的恐惧往往没有成年人那么多。

    但是,如果孩子在出生之前就形成了恐惧的心智,那么当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就会把内在的恐惧情绪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寻找各种东西去恐惧。下面,我们来看看都会出现哪些情况。

    46.孩子会莫名地恐惧,是怎么回事?

    我的孩子明天正好满10个月,但是他有一些莫名的恐惧让我难以理解。有一次,他对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的脸会发光出声的洋娃娃特别恐惧,只要一接近就哇哇哭叫着直往我怀里躲。今天,他在朋友家里看鱼缸里的鱼,也表现出了这样的恐惧。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什么他会对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这么恐惧?我的孩子总体表现是比较胆小,别的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他就会哭着找保护,伸手要抱,似乎要逃跑似的。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表现出来的这种恐惧状态,原因比较复杂。大致来说,孩子在2岁之前,由于对身边的事物不够了解,所以遇到可怕事物时的表现会让成人难以理解。但是有一些特殊的例子,例如对那个发光的娃娃,如果大多数10个月的孩子都不害怕,却有一个孩子害怕,我们也不能就认为他是有问题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在一群人里总会有几个人跟大多数人的感受不一样,这并不能说明那些不一样的人是有问题的。

    作为10个月的孩子,他首先会依恋一个人的面孔和形态。我们都知道,人和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儿童由于无法灵活处理这样的信息,就会将人的形态刻板地认识为他熟悉的面孔的样子。例如,他看到的爸爸和妈妈,脸是柔软的,皮肤是有弹性的,是有表情的,他会通过心灵去感受一个人的面孔所表现出的让他感到愉悦的神情,如果这个面孔突然失去了那种神情,他就会觉得非常恐惧。再假设,他看到了跟人一样的面孔,但没有表情,硬邦邦的,里面还发着光,对于一个婴儿来说,这的确很可怕。我们也可以称其为秩序敏感期现象。害怕鱼和别的东西,也大致是这种情况,对于成人是没有理由的,但对于儿童是有理由的。10个月的孩子还无法理解语言,我们只能保护孩子,使他不再经历他所恐惧的事情,但没有必要花很大的心思去研究孩子害怕的原因。

    孩子的气质类型是天生的,有些孩子对事物形体的感受更刻板一些,所以不接纳与刻板不相符的形式,而且会害怕。当孩子害怕的时候,将他带离即可,不要去积极主动地“消除”孩子的害怕,如一边喊叫一边去打那个可怕的东西,或立刻将孩子的眼睛捂住,抱得紧紧地快步跑开。这些做法都会使孩子夸大自己的恐惧,并将恐惧的感觉持续下去。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会害怕某个类型的事物,这是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必然情况,家长一定要放松,耐心等待孩子度过这一时期。

    47.当孩子感到害怕时,该如何引导?

    可可1岁6个月了,随着年龄的慢慢变大,她对于其他的事物(如小动物)有了更多的观察和兴趣。前些天,我和可可爸带可可去了野生动物园玩。入园后,可可很高兴,看见马、长颈鹿甚至老虎等动物,会兴奋得大叫。

    后来我们去了猴山,猴子习惯了被人喂食,见我们一来,就三五成群地围了过来。我有些害怕,但看到这些伸出爪子要食物的猴子挺可怜的,所以还是忍住害怕,叫可可爸拿出面包给猴子吃。在可可爸给猴子喂面包时,我担心他被猴子抓到,心里很紧张,不停地提醒可可爸要小心。这时,我居然忘了被我抱在怀里的可可也会感到害怕,我就没及时地安慰她。

    直到我们走下猴山,我才发现趴在可可爸肩上的可可委屈得想要哭,却又强忍住不让自己哭。我对可可说:“可可是不是担心了,担心爸爸被猴子抓到?”可可带着哭腔“嗯”了一声。我马上安慰她说:“可可不用担心,猴子饿了,爸爸喂面包给它吃呢!猴子被关着,它伤害不了我们,猴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可可的爸爸可厉害了,会保护可可的……”可可一边听我说,一边“嗯嗯”地表示赞同,还是没哭(后来我想,当时应该让她哭一场才对)。我们就这样继续往前走,但可可似乎对参观动物不再感兴趣。直到后来可可爸抱累了,要放她下来,她才借机大哭了出来。

    回到家后,奶奶爷爷问可可去动物园看到了什么动物,可可马上说“猴”(看来真是印象深刻啊),随后就皱着眉头想哭。我又安慰了她一番。我拿出猴子的图片,告诉她猴子的爪子、尾巴等,还鼓励她摸了摸猴子的图片,好像这样还有些效果。近来几天,她没再提起猴了。可就在今天晚上,我在给可可准备睡觉要用的水、牛奶等,婆婆抱着可可在客厅看电视,好像是看一些成人广告(我很反对婆婆不选择时间、内容地让可可看电视,可是婆婆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听可可在反复说着“打死”“打死”“鹦鹉打死”,婆婆也在一旁说“那个人真坏,把鹦鹉打死了”。我听到这里有些着急了,就对婆婆说:“可可现在还小,对这些概念还不清楚,她会感到害怕的,所以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

    随后我就带着可可进房间睡觉。可可一边吃着牛奶,一边对我说“妈妈打死”“妈妈鹦鹉……”我安慰她说:“可可也看见过鹦鹉吧?鹦鹉可聪明了,它有漂亮的羽毛,还能学人说话呢,明天妈妈带可可去看鹦鹉好吗?”可可说“好”,又继续吃奶,我继续给她唱儿歌,哄她睡觉,不一会儿,她又说“妈妈打死”……我重复着以上的话安慰着她。后来,她本来要睡了,突然又爬起来,警觉地看看四周。说真的,这时我真有些担心!我是不是太过紧张了?我刚把她环抱在怀里,她就看着我担忧地说“猴”“爸爸喂面包”……我想,她是又想起动物园的事了,我赶紧用轻松的、温柔的语调对她说:“猴子肚子饿了,爸爸喂面包给它吃,它会感到很高兴的,它还会对可可说‘谢谢可可’呢!”这时可可才露出了一点笑容,我赶紧把话题岔开,说了些轻松的话题,好一会儿,可可才沉沉地睡去。

    我很想给可可从小建立起较强的安全感。我是比较没有安全感的人,小时候晚上不听话时,大人们就会吓唬我说灯光是一种很吓人的虫。直到我2岁左右回到妈妈的身边后,才明白灯光没什么可怕的,所以我现在尽量不让可可对一些自然现象感到害怕。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有些不知该如何处理,或者说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对不对,哪里还需要改进和注意,想请教专家,谢谢!

    大李老师来帮忙

    这应该是一个分享的例子。在无意间因自己害怕而感染了孩子时,可可妈妈处理得非常好。因为孩子还小,妈妈还不习惯于遇到事情为了孩子控制自己,所以在猴山遇到猴子,自己感到害怕时,竟将孩子忘了。但之后,可可妈妈马上用非常平静的心态给孩子解释猴子的状态以及可可的爸爸在做什么,这样使孩子对妈妈刚才的行为有了一些理解,虽然心里还怕猴子,但毕竟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猴子没有伤害到他们。之后,孩子想哭和忍住了没有哭,都是人的自然情绪状态,不必太拘泥于细节。哭了也好,不哭也好,都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不同。这么大的孩子,如果真的害怕到要哭的地步是绝对忍不住的,没哭只是因为她的恐惧还没有到需要大哭的程度。所以,家长不必按照成人的状态来理解孩子,这样反而会使自己的心里有担心和愧疚感,这样的心理会影响孩子。有时候,孩子的不良情绪显得延长了,并不是当时的事件造成的,可能是事件之后,周围人营造的紧张氛围造成的。孩子是感觉动物,虽然成人说了很多的话,但如果你的内心和你说的话是不一致的,孩子感受到的是你内心的东西,你的语言起不了多大作用。所以,当孩子被惊吓后,家长一定要安静下来,感受自己内心的状态,真正从内心去放松,而不是一边自己很紧张,一边对孩子说那些宽慰的话。这样只会使孩子非常糊涂,把语言的内容和她对家长内心的感受搅在一起,搞不清哪一个是真的。

    关于鹦鹉的事情,是孩子对猴子与人的关系的认识被唤醒后的一种移情现象。孩子用“打死鹦鹉”这种语言来反射当时没有进行的对猴子的拒绝,这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家长不必急于去制止。实际上,孩子不会打死任何东西,说这样的话,只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家长听到的也只是语言的内容。如果家长觉得这样的话不好听,不给予反应,也就是不强化,孩子慢慢就不说了。

    1岁多的孩子正处在练习掌握语言的阶段,而孩子探索和学习语言都是受环境影响的。一段时期内,孩子会探索有力量的语言和脏话,只要成人平静对待,孩子慢慢就不说了。不必为孩子说的一两句不适合于社会道德的话而感到紧张,也不必非要当时制止。

    家长一定要分清孩子所表达的内容,哪些是孩子心理需求的,是孩子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哪些是孩子在练习语言。对于前者,家长应该去迎合,而不是不让孩子说;对于后者,家长注意孩子的语言环境即可。

    48.如何让孩子不害怕医院和医生?

    丁丁现在1岁8个月,平时胆子比较大,爱活动,用姥姥的话说就是“还不知道什么是怕”。丁丁比较少生病,除了正常的体检和打预防针,一般是不去医院的,所以说心理恐惧应该是没有的。但丁丁就是不能去医院,不能看见白大褂,不然就哭,很害怕似的。

    事情是这样的:丁丁在1周岁之前打针从来不哭,仅有一次是9个月体检取血时扎了手指,医生拿着试管在他手指尖一次次地挤刮了十几下,他实在是痛,就哭了。但是离开医院就好了。

    在1周岁去打预防针那次,他突然哭起来。那天,我们是先带他去打针再去体检的,结果进了体检室,看见里面的阿姨也是穿白大褂,他哇地又哭了,挣扎着不靠近。那回体检也没好好做,草草收兵。

    再后来,就有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我家楼下有个药店,平时丁丁喜欢去那里玩,那里的叔叔阿姨也喜欢逗他。后来有一次,他咳嗽咳了几天,姥姥说让药店的医生听听肺有没有杂音。医生把听诊器一拿出来,丁丁哇地就哭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往那里去,回家经过那里都走得远远的。

    去年10月1日,因为丁丁睡觉有些打鼾,我想带他去医院检查是否有腺体肥大,结果医生还没摸到他,他就开始狂哭,医生都郁闷地说:“我还没碰到你,你就哭成这样子呀……”从医院出来,我们去一家饭店吃饭,结果丁丁看见厨师的白大褂,拉着我们就往外走。

    丁丁对医院的印象特别深,有几次去别的地方,经过医院,走到医院围墙外,看到医院的楼,丁丁就喊:“不去,不去……”

    请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解除这种困扰?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突然感受到疼痛,会造成跟疼痛有关的标志性恐惧记忆。每个孩子都会害怕医院、害怕打针,但人生病就必须去医院,该打针时就必须打针。无论孩子多么害怕,成人都不要在孩子害怕的时候有紧张情绪,这样孩子就会好一点。像案例中孩子这种恐惧的状态,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消除的,成人能做的只有让孩子发现穿白大褂的人对他没有伤害。更好的方式是加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少生病,少去几次医院。

    在孩子感到恐惧而大哭时,家长不要紧紧地把孩子抱在怀中,那样会加强孩子的恐惧感,除非孩子真的遇到了灾难性事件,需要成人那样安抚。

    如果孩子感到害怕的事情是以后还要反复经历的,在孩子第一次经历时,成人可以放松心态,平静而微笑地看着孩子。不要很快地离开现场,等孩子平静下来后,让孩子再看一看刚才那个医生,用快乐、幽默的方式描述医生对其他小朋友的治疗,并引导孩子对医生的医疗器械感兴趣,回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打针的游戏。自己扮作病人,让孩子扮作医生,当孩子给自己打针时,就装出非常可笑的样子逗孩子发笑。切忌在孩子害怕时用快速而急切的语气对孩子说“不怕不怕”,而应该用温和的语言向孩子解释医生的工作和医生对别人的帮助。

    可以给孩子找一些有关医院和治病的儿童读物,有很多这方面的外国读物特别好,有些是专门用来消除孩子对医院的恐惧的。例如,有一本书是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的,书上几乎没有字,第一页画着一个房子,门口有一排椅子,每把椅子上分别坐着不同的动物玩具,有脊背上贴着创可贴的青蛙,有脚上缠着绷带的小熊,有短了鼻子的皮诺曹。第二页画着屋顶上的灯弯过来指向门,青蛙显得非常没有力气地向门里爬去。第三页画着青蛙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从门里跳出来,脊背上的创可贴没有了。之后,每一个小动物都是垂头丧气地进去,乐不可支地出来,它们的病都治好了。这样的儿童读物可以为孩子提供正向体验,对下次看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49.孩子害怕到封闭的环境中去,怎么办?

    儿子有点胆小,平时在外面虽然不是特别活泼,但对陌生人也没有多么害怕,但就是不能带他到别人家里去,一去就会吓得哇哇大哭,说什么也不去。要是硬哄着进去,让他玩一会儿玩具,吃点好吃的,很快他也能放松下来,玩得挺开心的。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让他大胆一点,去别人家的时候能放松点。难道孩子是安全感不足?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不愿意到别人家去,不一定是因为胆小和害怕封闭环境,也有可能是秩序敏感期问题。在这个敏感期里,孩子对某些环境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如从出生开始,他就生活在现在的家庭环境中,因为家庭环境跟户外的大自然环境是不一样的,家里的物品全是由人制造的,带有刻板而固定的造型,每一个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上,每个房间由不同形状和不同色彩的物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固定的氛围,而一般这个氛围与家庭成员是非常和谐的。每个家庭都是由人和物品联合组成了一个关于家的完整概念。孩子出生后,为了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会将内心对秩序的要求和环境中的物和人配对,将这一切吸收形成自己对秩序的刻板印象。孩子在内心将自己生存的环境同化了,就像生活在熟悉的水塘里的鱼一样,完全熟识了这一片的环境。孩子闭着眼睛都知道房间里什么地方有什么,什么地方是可以去的,什么地方是不可以去的;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家里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切都被孩子掌握了,因而孩子才会感到安全和踏实,并且刻板地认为自己生活的环境就应该是这样的。这种刻板是由于经验过少造成的,对环境的特性没有明确的认知,也无法适应环境的改变,所以就更加恪守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当环境突然改变时,孩子就会显示出不舒服,并且强烈对抗,拒绝接受新的环境,外在表现看上去和害怕是一样的。

    所以,有些父母就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孩子胆小,于是就会不断地在孩子面前议论,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胆小。孩子分不清这样的评价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是相符还是不相符,就会认为成人所说的胆小是希望自己胆小,从而将成人说自己胆小的事情和胆小这个词配对,在环境中不断地寻找可以与胆小这个词配对的事物,然后让自己表现出胆小的状态。这种状态使成人更加确定自己说的是对的,所以这个孩子就真成了胆小的人。很多胆小的孩子都是这样被成人制造出来的。所以,成人在生孩子之前就要学习人类发展的特征,尤其是大自然为0-6岁孩子所设定的发展模式。这样,孩子出生之后,父母才能知道怎样养育孩子,不至于把孩子的自然发展现象当成了问题,强行加以调整和制止,最后制约了孩子发展,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

    1岁多的孩子要尽量在熟悉的环境里玩耍,父母不要随意带孩子到别人家串门,做事情时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如到超市购物、散步、买菜都带着孩子,这样就不至于让孩子对环境的刻板印象只限定在自己的家里,帮助孩子通过比较来更好地认知环境,对孩子进一步的发展有好处。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里,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做孩子要求做的事情,这不会惯坏了孩子,因为这不是以破坏原则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纵容孩子,孩子对环境秩序的需要也不是故意破坏原则或与成人较劲。他们还没有这个意识,这时,成人顺应孩子的发展需求就是顺应大自然,违背孩子的发展需求就是违背大自然。任何时候,人类只要违背了自然规律,都会因给自然带来了破坏而使自己遭受灾难和麻烦。

    在这个年龄,孩子因一些改变而不舒服或哭闹时,成人一定要仔细想想,在让孩子哭闹的事情上,以前孩子经历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尽量按以前孩子所经历的模式去做,孩子的痛苦就会消失。

    第二节 孩子的恐惧在2-3岁

    孩子由于个子很小,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大得不得了。一个小矮人到了一个巨人的世界,肯定会比较谨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所以,孩子的害怕一定有其理由。害怕是一种比较明显的现象,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在孩子害怕时,家长该如何应对。

    50.儿子害怕“最熟悉的陌生人”,怎么办?

    儿子2岁,在家里很活泼、很好动,唠唠叨叨很能说,虽然有些话说不太清楚。可是一到我们小区的花园,他就好像变得特别木。其实在那里玩的十来个小朋友都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见到的,和他年龄也差不多,可是他很少会跟他们一起玩,只喜欢我们楼上的比他大1岁的哥哥。那个孩子性格很活泼,儿子和他在一起也会很疯,可是只要再来一个小朋友,儿子就会显得很紧张,很放不开,有时玩一会儿就要出去。很多邻居的爷爷奶奶都很喜欢我儿子,经常跟他说话(不过总是假装跟他抢东西),儿子几乎一概不理,搞得他们有时候会说“皮皮不喜欢吭声”。

    可是,一旦离开小区的花园,皮皮又会活泼起来,跟很多陌生的小孩、大人都能很自然地相处,即使有时候不是很爱说话,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不像在小区花园里那么紧张了。我就很奇怪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只害怕“最熟悉的陌生人”,请大家帮忙分析,我该如何做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案例中的孩子虽然每天都会去小区花园,但并没有跟其他小朋友近距离接触的经验,所以感到紧张和不知所措也是正常的。凡是不熟悉的东西,孩子都有可能害怕,这很正常,只是在这种时候,成年人不能跟孩子一起害怕。

    由于对人群的认识经验太少,孩子对他人的理解跟成人不同,他们不是通过视觉来判断对方是否可接纳,而是通过全身每一个细胞的感受来判断。有时,大人面对孩子,身上发出的是一些约定俗成的模式化信息,例如年轻女子见了2岁前的孩子,看到孩子可爱,自己就会发嗲,做出比孩子还要小的样子,似乎这样就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其实,成人做出这种样子,与孩子经验中所见到的成人差别很大,对孩子来说,这样的人既像人又不像人,孩子就会被吓着。这张脸和这个身体就会成为符号,以后,孩子一见这个人就会害怕。

    很多老人由于年轻时生的孩子多,生活又过于忙碌,他们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以休闲的心理状态和小宝宝在一起,所以见了小宝宝会非常爱怜。但他们没有机会接触正确的养育观念,所以一般见了孩子喜欢用打情骂俏或者假装批评、指责的方式来逗孩子玩,比如,他们可能会对孩子说“你的爸爸(或妈妈、爷爷、奶奶等)不要你了”,或者抢孩子的东西,孩子要的东西故意不给。

    住在一个小区的人因为互相熟悉,又想表示成人间的友好,所以这种事情可能就会更多一些,而这些事情带来的恐惧使孩子将环境也一起划入到恐惧范围之内。这有可能造成案例中孩子的情况。作为母亲,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孩子,就像保镖在众记者面前保护明星一样,要把孩子和那些对孩子造成不良伤害的人隔开,否则孩子如何抵挡这么多有不良育儿态度的人?

    案例中的孩子没有出问题,只是他在成长中缺少跟各种人的近距离接触,再加上人们的热情和错误行为造成孩子似乎很胆怯,家长要坚持带孩子多跟人群接触,再给小区的老人们做一些教育培训,教会他们正确对待孩子的方式,这是一件非常有公德的事。

    案例中的这位妈妈可以跟十来个妈妈组成一个读书会,几个妈妈一起学习提升自己,一起给孩子建构好的规则,使孩子们不会过分地互相攻击和侵犯,这就等于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可以从接纳两个小客人开始,长时间只接纳两个小朋友来家里玩,慢慢地增长到第三个。有一点要注意,人需要跟一个群体在一起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即便你每天跟一万个人待在同一个广场上,可能你内心需要的只有一两个人。人一辈子最好的朋友可能也就一两个,千万别把孩子当小狼,要求孩子不分彼此地跟一大群人在一起。

    51.孩子害怕其他小孩,怎么办?

    我的孩子非常胆小。他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说是害怕。前天,他去上亲子班,一进去就哭,哭了半个小时,被老师赶出来了。他9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这可怎么办啊?

    孩子的爸爸本来就胆小,不善与人交往。请问,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无论对什么事物感兴趣,之前都要经历一个相对应的培育兴趣的过程,如喜欢跟其他小朋友玩,就要有一个与小朋友来往并了解别人的过程。如果家长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愿意跟其他小朋友玩,那就应该从孩子几个月开始让他经常待在孩子群里,使他经常能看到其他的孩子。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还要经常带孩子出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这里所说的一起玩,并不等于与其他孩子交往或玩同一个游戏,而是在孩子玩的环境中有其他孩子存在,不至于使孩子日后看到其他孩子像看到怪物一样。

    以前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每个孩子之间的差异也就几岁而已,小孩子一出生,身边就有其他的小孩,使孩子习以为常地认知到其他孩子的行为和样子。如果孩子出生后身边只有成人,没有其他的孩子,而成人又很少带孩子与其他的孩子待在一起,这样等到孩子两三岁时,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该和别人的孩子一起玩了,但孩子却因为没有习得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的经验,就会像见了怪物那样感到恐惧。因为在孩子的经验里,人就是成人的样子,他见到别的孩子会认为,他们虽然看上去也是人,却比他所认识到的成人小了那么多,这当然使孩子感到恐惧。人类天然的保护机制使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感到恐惧,并拒绝接纳。儿童的这个天然特征更明显,因为他们没有力量和智慧保护自己,只有远离危险才能使自己安全。

    孩子认为的危险,大多跟我们成人所认为的危险不一样,如他们不一定认为刀子是危险的,却认为某个物体投下来的影子是危险的;他们不认为深水是危险的,却认为老逗他们或挠他们痒痒的成人是危险的。孩子是用经验和童年特有的生命需求来判断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安全的,所以他们的判断在成人看来价值性不高。比如说,他们认为长得怪怪的东西就是可怕的,而成人绝不会仅凭样子来作出这样的判断。对这一点,成人必须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间接地帮助他们,慢慢地使他们的判断准确起来,这也是一个帮助孩子成熟的过程。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让孩子不再怕其他孩子:

    首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他胆小。要观察孩子,对他任何一点点的勇敢尝试都表示赞赏,赞赏时不要用简单的“你真棒”这句话,而是要具体地指出孩子已经做到的事情,比如“我刚才都看到你跟那个小朋友站在一起了”“我看到你跟那个小朋友说话了”,然后用一个惊喜的表情和拥抱使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赞赏,也可以说“你这样做妈妈很高兴”。

    其次,先不要把孩子置于一个群体之中,更不要在这种时候一下子离开孩子身边,而要让孩子有了能和其他孩子交往的自我认知后,家长再一步步撤离。处于依恋期的孩子(4岁半之前)必须在可以看到依恋对象的范围内才能够感到安全,所以孩子上亲子班时,家长最好不要离开,家长离开了就不叫亲子班了。

    最后,可以先请一个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一直到自己的孩子能跟这个孩子自然玩耍了,再请第二个孩子来,然后就可以组织几个熟悉的妈妈,每天一起到某个场地,大人们一起聊天,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这样孩子慢慢就不会怕其他孩子了。

    如果爸爸是一个胆小的人,那么他就没有胆量娶到妈妈,所以爸爸一定也不是一个胆小的人。我们可以暂时抛弃自己对伴侣的不良看法,去看他勇敢的地方,当我们学会这样看待伴侣时,也就学会了这样看待孩子。这样一来,当孩子有一点点勇敢的行为和表现时,我们就会非常欣赏;当孩子有一点点不勇敢的行为和表现时,我们就会非常平和,因为我们知道孩子此时的表现并不代表他的全部。妈妈的目光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第三节 孩子的恐惧在3-4岁

    随着长大,孩子的生活内容变得复杂起来,面对的问题难度也变高了,但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还不太了解,对他人也没有太深的了解。他们遇到的一些困难在大人看来根本不是问题,但在他们看来却难如登天。比如,大人的一些命令是孩子难以承受的,但大人觉得孩子是可以承受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才能让成人不要发出这样的命令,他们以为成人的命令就是天条,根本不能更改,于是内心就会产生痛苦,由痛苦变得害怕。而成人可能认为孩子害怕的事情根本不值得害怕,所以觉得孩子简直不可理喻。再比如,孩子被学校的老师批评,要求做到某件事,而孩子在做这件事时感觉很不舒服,但老师可能并不是要孩子必须做那件事,有时也就是随便一说,但孩子却很认真,这时孩子就会拼命去达到老师的要求,从此就害怕上学了。有时,成人也会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对孩子进行攻击,造成孩子害怕成人或某种事物。我们来看看3-4岁这个时期的孩子都会有哪些恐惧。

    52.孩子害怕去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上幼儿园一年半了,原来上托班,现在上小班。上托班时,孩子一直都很高兴,从来没有说过不想去幼儿园。但最近孩子总是不想去上学,想在家里待着。我对她说:“不行,爸妈要上班,要挣钱,不然周末就不能带你去公园玩,不能买好吃的、好玩的了。而且,上幼儿园是你的责任。”她就去上学了,到了幼儿园也是高高兴兴的。可是今天她却一反常态,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一直哭。我问她原因,她说不知道,一直哭。我问她是和小朋友打架了,还是老师批评她了?她也不说话,只说自己不想去幼儿园,想出去玩……

    到了幼儿园,她哭得更厉害了。我认为她是在逃避上幼儿园,就把她抱进了幼儿园。快到楼门口时,她急得在我的怀抱里使劲挣扎,激动地说:“我不去幼儿园,我害怕幼儿园!”听得我真心疼,眼泪在眼里打转。我只好作罢,在教室外边和她玩。过了一会儿,老师出来了,问她怎么了,哭得那么厉害。她一听就更委屈了。后来,我要上班了,就只好把孩子交给老师,让老师和她聊聊。

    现在,我毫无头绪,希望有经验的人能够指点一下。

    大李老师来帮忙

    如果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突然出现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况,而且表现得这么激烈,一般来说可能真的有一些问题了,但出的问题不一定是幼儿园对孩子有什么伤害,或者老师怎样伤害了孩子。孩子的发展也像成人的发展一样会经历各种各样难以承受的状况,比如班里来了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小朋友,经常会盯着一个孩子进行攻击,如果那个被盯的孩子恰好是你的孩子,孩子就会不愿意来幼儿园,一想到幼儿园就感到恐惧。

    再比如,最近有一个老师情绪不好,对某些顽皮的孩子态度比较粗暴,受到粗暴对待的孩子感觉不过如此,但在旁边观察的孩子对痛苦和恐惧的想象却比当事的孩子要强烈许多倍。这样也会使得孩子一想起幼儿园就感到恐惧,或许还会把幼儿园与家里做比较,从而扩大恐惧。

    又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里非常想进入某个孩子群体,却老被拒绝,中午睡不着觉却被逼迫躺在床上,吃饭时老师盛饭太多了却要求孩子硬吃下去。有的孩子最后一口咽不下去了也不敢向老师申请放弃,宁愿将饭含在嘴里。又比如,孩子想上厕所,又没有到老师规定的上厕所时间,或由于跟老师报告时声音小,老师听不见,孩子又不敢擅自去,憋得非常痛苦。解决这些困难在成人看来易如反掌,但对5岁之前的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困难。所以,成人一定要细心地找到孩子不去幼儿园的根本原因,帮孩子解决掉,而不是把孩子扔到那里继续痛苦地独自面对困难,也许孩子不是真正有恐惧情绪,而是有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

    为了让孩子乐意上学,我有几个建议:

    首先,家长要跟班里的老师搞好关系,听老师细致地介绍孩子在班里的情况,和老师一起分析孩子不愿意来幼儿园的原因,找出问题,与老师沟通,和园方联合帮助孩子。

    其次,家长可以申请陪园,观察一下班里孩子的状态,是否有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孩子,是否有某个群体非常突出能够吸引其他孩子;同时观察自己的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不感兴趣的是什么,拒绝做的是什么。由于妈妈在,孩子虽然没有平常状态那么好,但也会展现出自己对哪些事情感到为难,那也许就是平常让孩子犯愁的事。找到原因,问题就好解决了。

    多方打听一下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样的,老师是不是很爱孩子、很懂孩子,是否能够体贴孩子的特殊状况,会不会把孩子的一些特殊状况当成故意捣乱,因此批评或体罚孩子。这些事情在我们成年人看来都是小事,似乎忍忍就过去了,但对孩子来说或许就是地狱。所以,在孩子的事情上一定要谨慎,因为他们的痛苦会留在心里,永远无法消除。

    53.孩子害怕在幼儿园上厕所,怎么办?

    乐妍从9月份开始上幼儿园,刚去的那两天,连着尿了两次裤子,之后就再也没尿过裤子了。直到上个星期,发生了一件事。奶奶去接乐妍放学,乐妍一见到奶奶就说自己今天很不开心,因为上厕所的时候老师弄疼她了。之后,老师给我打了电话,说乐妍在幼儿园上完厕所,老师给提裤子时,她突然哭得很厉害,问她怎么回事,她也说不清楚。我分析,可能是老师提裤子的时候提得太紧了,她不舒服,所以才哭。我就跟乐妍说:“下次你跟老师讲:‘老师轻一点。’老师就知道了,不会弄疼你了。”乐妍点了点头。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道,乐妍接连三天都在幼儿园尿了裤子。今天早上,我又跟老师讲,让她自己脱、自己穿,老师说现在是她自己穿的呀。上课前,我又自己带她在幼儿园上了次厕所,她自己脱裤子,然后去坐马桶,尿完之后自己下来提裤子、洗手,完成得都很好。我想应该没事了吧,可中午去接她,发现又尿裤子了。我和老师沟通,老师说,她只要一去厕所(他们是排队去),没进去就开始哭,然后站在那里就尿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乐妍似乎对疼痛的印象特别深刻。前些天,我抱她去洗手间洗手,抱的时候弄疼了她,之后一连好几天,我一要抱她洗手,她就大哭着拒绝。直到今天,已经差不多有一个月了,洗手的事仍然是奶奶爷爷的专利。给她梳头也是,我弄疼过她一次,后来每次我给她梳头她都哭。在家的时候,可以通过换人来避免她哭,可在幼儿园怎么办啊?带班的有两个老师,谁带她都不行。另外,乐妍说的是普通话,老师都是讲粤语,所以她和老师在沟通上也有一定的障碍。

    我该怎么帮她?

    大李老师来帮忙

    这个孩子对疼痛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敏感,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带孩子到儿研所和神经科去看一下,检查有没有器质方面的原因。曾经看到过国外的一个案例,一个2岁的孩子没有疼痛感,所以失去了自我保护的先决条件,需要成人时刻守候在身边。案例中的孩子看上去恰好相反,像是疼痛反应过度。如老师给她提裤子,即便提得紧一点,也不至于让她疼得大哭。洗手也是,只要没有挤压或被利器刮伤,由肥皂和水加上妈妈手指的搓揉,不至于让她疼痛得大哭。所以,案例中的家长要先从医学角度检查是否是器质方面的原因造成孩子过于敏感。如果神经检查没有问题,就可能是心理方面的问题。

    孩子从小到上幼儿园前,都是成人照顾她的生活,如果出现案例中所描述的敏感度,家长应该早就发现了,像换尿片时、穿衣服时、洗澡时、喂饭时、往婴儿车里放时,这些行为都可能会造成案例中所描述的疼痛感。如果以前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上幼儿园后才表现出来,那就不会是神经方面的问题,就有可能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了。这需要去看儿童心理医生,由心理医生仔细分析后帮助孩子排除恐惧。案例中的情况描述得还不太清楚,如妈妈抱孩子洗手时弄疼了孩子,是在孩子去幼儿园之后还是之前,孩子有没有摔倒或被碰了,有没有疼到无法忍受,家里人是不是对孩子的疼痛感反应过度等,所以无法分析。但无论如何,孩子是需要帮助的,应该找儿童心理专家去寻求帮助。

    根据案例中提供的线索,孩子的疼痛感和尿裤子的问题像是由入园困难造成的。在孩子还没有像信任家长那样信任老师时,一旦尿了裤子,就会感到极其困难和苦闷。如果老师的态度无法给孩子带来安慰,而是让孩子感到耻辱和愧疚,就会加重孩子的困难和苦闷,因而出现排便障碍,搞不清自己什么时候需要排便,一到排便的时候就紧张,无法控制自己。

    在幼儿园里,不应该让孩子们在排便的时候排队,因为孩子还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括约肌,也就是说,孩子的括约肌发展还不成熟,无法像成人那样控制排泄,所以无法排队等着轮到自己再排泄,等不到时只能排在裤子里。如果老师说:“你怎么又尿裤子了?请等到上卫生间时再尿。”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而感觉到窝囊和低人一等,于是下次更不敢向老师要求提前去厕所,因此会再一次尿裤子。这样一来,孩子总会认为自己无法达到成人的要求,这个自我效能认知会给孩子带来自卑感,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再加上听不懂周围人说的话,这就像一个成人在异国他乡,周围都是不友好的陌生人,而自己身无分文,他只会感到困难和孤独一样。这种心理状态会投射到其他事情上,使孩子利用其他因素来发泄自己的痛苦和不愉快。如案例中的孩子,妈妈给她洗手时可能只是重了一点,孩子就夸大了对疼痛的感觉,并发泄心中的郁闷。这样的结果,说明这个幼儿园不适合这个孩子。妈妈可以暂时不送孩子去幼儿园,在小区里多找几个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慢慢地再给孩子找一个老师说普通话的、更理解孩子的幼儿园。

    孩子出现以前没有过的情绪状态,家长就要敏感地意识到孩子内心可能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家长应该不难分析出来,只是家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愿意帮助孩子去解决,如案例中的妈妈既不想放弃幼儿园,又想找到解决孩子问题的方式。而解决方式只有改造幼儿园或换幼儿园,这两个都是家长不愿意选择的,致使孩子每天面对那么严重的心理伤害,度日如年地生活在那里。

    如果家长没有办法改变幼儿园,就只能先保护自己的孩子。孩子太弱小了,无法保护自己,等到孩子适应了恶劣环境时,她的心理问题已经形成了。

    实际上,人类永远不能接受自己的天然心理遭到破坏,那些看上去已经适应了的孩子,只是放弃了抗争,被迫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因为孩子无法比较,所以不知道自己应该受到什么待遇,以为人就应该这样活着。等离开了这个环境后,他们作为人能够拥有的最可贵的幸福感已经不复存在了。

    看上去他们也能完成别人让他们做的事,有机会自由活动,也会显得出奇的快乐和兴奋。成人以为孩子是快乐的,但那种快乐不是人类本质的幸福感,所以孩子将来不会创造幸福,也不会感受幸福,甚至可能会缺少对人类灵魂深层的呵护能力和沟通能力,不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品尝美好,也无法让自己的心灵获得滋润。

    这样的人会感觉工作、学习都像做苦役一样,很累、很不愉快,所以他们将来无论多么有钱、多么有地位,都无法感到幸福。当他们需要幸福时,就以为挣更多的钱、获得更大的名声才能够幸福,可是到头来还是不幸福,他们就会再去做同样的事情。由于他们没有感受力,他们花了钱去旅游和消费,内心仍然不能获得真正的滋润,所以,消费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感。生活对这样的人像一部机器,只是按照已经设定好的轨迹运转而已。这样,环境所塑造出来的人降低了人的品格,长此以往,就会变为利用高智力生活的动物,与狮子、老虎利用体力生活是一样的。这就是教育中缺少了灵魂的部分所造成的。案例中的孩子也许由于灵魂的痛苦造成了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需要成人的解救,而家长应该是最先解救孩子的那个人。

    54.孩子为什么害怕老师家访?

    昨天下午,我接到老师的电话,说要来家访,这让我也紧张了好一会儿……

    回家后,我告诉晗晗:“等下老师来我们家玩哈!”晗晗表现得有点不愿意。

    老师来了,晗晗竟然显得有点害怕了。班主任林老师要抱一下晗晗,晗晗不愿意,也不愿意面对老师,非要妈妈抱着,指着门口说要出去,声音小小的,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后来,我说睡觉去吧!晗晗也答应了,让她和老师说再见时,晗晗很小声地说了声“拜拜”(平时说“拜拜”声音很大),然后就趴在我的肩上,很不情愿似的……她的目光一直避免和老师接触。

    晗晗上幼儿园两个多月了,表现还蛮好的,只哭了一天,除了不舒服,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在我看来,她在外面是一个乖、胆小、怕事的小孩。

    晗晗的三位老师都是做了妈妈的人(这点让我放心),班主任林老师看起来有点严厉,但早上送晗晗去幼儿园时,看到其他小朋友哭,林老师也会很耐心地抱着安慰。还有位刘老师,她带小朋友出去玩时,发现晗晗比较招蚊子(O型血),会帮晗晗涂驱蚊水,感觉很细心。还有个保育员,估计晗晗中午睡觉前喝的牛奶都是她冲的,可能喝牛奶会漏洒,晗晗每天都是换了衣服回来的。我觉得三位老师都还不错!

    我的问题是:晗晗在家为何害怕幼儿园的老师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案例中孩子的表现可能不是怕,而是害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个害羞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能够分清谁是亲人、谁是外人。年龄小的孩子对环境秩序的敏感还停留在刻板状态,认为家里的物品和人就只能在家里,幼儿园的人和物品就只能在幼儿园里,如果幼儿园的老师突然到家里来,孩子就会不知所措,因而显得像是害怕一样,其实是秩序敏感被打破后造成的紧张和不舒服。也有可能是老师在幼儿园时表现得比较严厉和职业化。老师在孩子哭的时候抱了孩子,并不能说明她在抱孩子时身体里散发的情感是关怀,也不能说明她和孩子在一起时也是让孩子放松与和蔼亲切的。

    孩子判断成人是否爱自己,并不以成人为自己做了什么事为标准,而是以他们的心灵对成人的感受为标准。所以,妈妈在案例中所举的例子不能说明孩子对老师的感受,孩子在老师家访时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无法肯定是哪一种。但无论如何,孩子喜欢去幼儿园,说明这个幼儿园不会让孩子痛苦。所以,孩子偶尔出现案例中的状态,家长不必过于在意,因为老师也不会天天来家访。

    孩子出现的情绪都是真实的,在不理解孩子的状态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保护孩子。像案例中的情况,家长不必逼着孩子向老师问好,或去热情地欢迎老师,更不要把孩子从自己怀里交到老师怀里。因为孩子不理解老师为什么突然到家里来,也不理解家访的意思,如果把孩子交给老师,孩子可能会以为老师要把她从家里抱走,因此会感到恐惧。

    这时,应该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告诉孩子:老师只是来看看,看看宝宝在家里是怎么玩的。然后,让家庭其他成员把孩子带离此环境,自己招待老师。

    55.孩子不爱表现,害怕别人嘲笑,怎么办?

    也许在外人眼里,丁丁是个很外向、挺积极的孩子:在小区里,他可以比较快地融入孩子群;可以在我的鼓励下主动和陌生的小朋友打招呼“我们一起玩吧”;很少发生纠纷,遇到问题基本可以通过语言来协调;爱说话、表达能力很强。

    但实际上,丁丁是个不爱表现、畏惧“出头”、担心被人嘲笑的孩子。幼儿园班上表演节目,他总是排在倒数第一或第二的位置。这次表演“拔萝卜”,他演“萝卜”,就是因为他太抗拒当众表演,老师只能给他一个没台词的角色。开放日,大多数孩子积极同老师做活动,只有他和另外一个孩子决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怎么鼓励也没用,但看到别人上台领奖,他又很羡慕。

    我想带他出去看《白雪公主》的演出,我告诉他,我们坐的位置是互动区,会有演员走过来。然后,我顺口说:“说不定他们会请你去台上,问问你喜欢不喜欢看啊?”没想到这句话成了他的负担,第二天要出发了,他还忧心忡忡地说:“妈妈,我真的不想去台上!”在我一再保证不会让他上台之后,他才勉强和我去了。

    有一次在一个小饭馆里,他因为没坐好,从椅子上摔下来,引来众人的笑声。为此,他发了一下午的脾气。我和他交流过,他说:“因为他们笑我!”

    为了鼓励他,我在幼儿园和其他几个家长上台表演“拔萝卜”,看大家笑得开心,我问他:“你看他们笑妈妈了吗?”他点头。我说:“他们不是嘲笑妈妈,是觉得妈妈演得好啊!”但他仍然觉得那是嘲笑。

    我真的很担心,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以后上学怎么办?他畏惧当众回答问题,误解一切“笑声”,抗拒一切表现的机会。我该怎么办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家长需要注意一点,无论孩子做出什么可爱或可笑的事,都不要一起哄堂大笑。孩子无法理解成年人笑中的丰富含义,很容易被伤害。像案例中的情况,孩子也许天生就比较敏感,容易受到伤害,所以遇到孩子感觉为难的事情,不必反复劝说或动员孩子去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善于表演或喜欢表演的,有一两个孩子不愿意表演也很正常。只要老师和家长不要把这个问题看得很突出,不要企图正面地、快速地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慢慢地让孩子发现当众表现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并为此而感到自豪,孩子就会变得能够当众表现了。

    案例中,孩子的问题需要老师很好地协助,老师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计划,如有群体表现活动时,给孩子机会,无论孩子做得怎样,都将他做到的事情讲出来并且拥抱他、亲他。又如大家都举手发言,这个孩子却不肯说,老师可以走到他的身边,让他站起来,揽着他的身体,让他把想说的话告诉老师,然后老师再大声地把他的话传达给全班,这时老师可以抱一下他,也可以亲吻他一下,说:“我很高兴,你今天发言了。”老师还可以把这个消息打电话告诉孩子的妈妈,在孩子放学后,妈妈一见到孩子,首先对他今天做的事表示吃惊,然后给他一个夸张的动作奖赏,拥抱他或抱起来转一圈等。这样,孩子可能慢慢地就会开始转变。

    妈妈带孩子到任何场合时,可以跟孩子一起评价别的孩子或小动物的可爱行为,如果觉得对方很可爱、很好笑,就和孩子一起笑;笑完以后告诉孩子,我们可以用笑来表达对他人的喜爱,这是不会伤害到对方的。

    如果只是反复对孩子说“不要紧,别人是觉得你可爱才笑的,别人不会嘲笑你”,这样的话会使孩子更注意别人的笑。家长要给孩子解释笑的含义,但不要关注孩子对笑的不良反应,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提及笑的问题。有了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帮助,孩子的这个问题就会慢慢得到解决。

    第四节 孩子的恐惧在4-6岁

    由于我们收到的案例很少涉及6岁的孩子,所以我们把6岁孩子的害怕案例也纳入到本节中。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似乎不再害怕影子、别人抢他的东西、跟小朋友在一起之类的事情,我们会发现,他们害怕的东西逐渐转为人类精神比较高级的层面,并且由有形的事物转为无形的事物,如害怕自己不如别人好、害怕某件事自己不会做、害怕赢不了、害怕丢人等。其实,孩子越是害怕更高级的事物,对家长和老师的考验也就越严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害怕什么,我们该如何对待。

    56.孩子害怕竞争又在乎竞争,怎么办?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中班。平时,她最不喜欢参加比赛:在家比吃饭,不要;上楼梯比赛谁走得快,不要;和小朋友做游戏,看谁的本领大,不要;比谁跑得快,不要;连和她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她都经常不愿意。

    后来,我发现她又很在乎比赛。小小年纪,班级要举办拍皮球比赛,她可以在家唠叨一个晚上。她很害怕自己比别人差,结果当然和预料一样,正式比赛时发挥很差。

    孩子的这种心态,我有点担心,却不知该如何训练她,让她放开点,不要那么在意,心理承受能力强一点,以后在社会竞争中才会少受点挫折……

    大李老师来帮忙

    每个6岁前的孩子都有着跟别人完全不同的发展节奏,即便是同一个父母所生,在同样的环境中一起生活的几个孩子,对环境中事物的选择也会不同。即使选择了相同的事物,对待事物的方法和使用时间也不会完全一样。这可能是大自然使人保持个性的关键一步,它让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基因,由基因又带来了不同的个性和爱好,因不同的爱好而具备了不同的能力。儿童期的孩子都会展现出这样的天性,而成人能够从中发现每个独特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帮助。所以,儿童期的教育是帮助教育,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具有不同性格和能力的成年人,人类社会也才会有各行各业。

    孩子在6岁之前不适合参加任何比赛。此时,孩子正在发展属于个人的独特特质,还没有机会按照社会的需要去练习自己的短板,不可能在比赛所要求的同一项目中都具备同样的能力。如果比赛设计的是展示跑的能力,那么就适合善跑的孩子,如果老师让所有孩子都参加比赛,那么善于攀爬的孩子就会在比赛中失败,这个失败会影响他对自己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也许他会因此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很难。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攀爬的能力比跑的能力强,成人告诉他们这个道理也没用,因为孩子自己通过体验证实的结果,永远比成人告诉他们的结果要深刻。

    案例中的孩子就是被比赛伤害了。孩子还在发展之中,他们要秘密地、连自己都不知道地去完善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成人应该给孩子时间,不应该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自己不具有跟别人相同的能力而感到自卑。当幼儿园举办比赛时,找借口不要送孩子去。在家里不要给孩子设置任何比赛,而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

    案例中的孩子不是因为重视比赛才会焦虑一整夜,而是由于害怕比赛才会焦虑。比赛已经唤醒了孩子对自我效能的不良认知,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保护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提起比赛,而是要引领孩子投入到喜欢的工作中去,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自己。在孩子不需要时,夸奖也是多余的,因为夸奖同样能唤醒孩子对夸奖的过分追求,导致孩子害怕失败。

    57.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

    星期六晚上睡觉的时候,儿子问我:“人为什么会老?我不想老。”我问他为什么不想老,他说老了就会死了,他不想死,说着说着还伤心地哭了起来,而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这个关于生老病死的问题。

    以前我曾经看到过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书,但孩子当时还没有到这个敏感期,我就没有留意。现在孩子突然问起来,并且这么伤感,让我措手不及。我应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从4岁开始,逐渐由探索物体过渡到探索与物体有关的人类精神的内涵。如4岁之前,他们发现物体有大有小,可以用大的物体和小的物体组成排序关系;到了4岁之后,他们发现这种排序有一种非物质的表达方式,可以无需把实际物体摆在面前,只用如大、小,一、二、三、四这些符号和语言就能表达之前必须借助实物表达的内涵。而这些符号都是人类为了表达对物质的感知而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孩子逐渐开始对这样的精神产品感兴趣,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探索,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敏感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还会进行对人类关系的探索、对人类生命现象的探索,包括结婚、朋友、敌人、友谊、活着、死亡、复活等问题。实际上,这些内容对孩子的价值是相同的,如他们探索了友谊,会出现烦恼和愉快、仇恨和爱;探索了复活,会出现惊奇;探索了死亡,就会恐惧和忧伤。所以,我们要尽量把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恐惧、忧伤的内容留到他们年龄大一些的时候再让他们去探索。

    如果不小心唤醒了孩子对这方面的探索,那么成人就要如实相告,像对待其他问题一样,科学地向孩子解释他想知道的事情。认可孩子的忧伤感情,就像认可孩子的快乐感情一样。千万不要在与孩子谈起死亡时,先去渲染忧伤的情感,讲述关于死亡的恐怖历程,在这一方面,孩子还是需要保护的。对人类来说,活着的时候,在心理上做好死亡的准备不是一件坏事,所以5岁的孩子知道死亡没什么不好。但如果孩子没有问起,也不必专门唤醒孩子。

    从自然的角度讲,人的出生跟死亡是一样的,探索出生和探索死亡对孩子也是一样的。家长在谈这两个问题时,态度也应该一样。如果孩子感到忧伤了,就对孩子说,所有人在亲人死亡时都会感到忧伤,但孩子离死亡还很远很远。

    在孩子年龄小时,如10岁之前,不妨给孩子输入一点有关人类死后生命形式的民间传说,使孩子内心有一点点慰藉。等孩子成年以后,怎么看待童年时父母给他输入的这部分内容,我想那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已经不是重要的事情了。因为怎样看待宇宙、怎样看待生命是成年人自我建构的内容,有兴趣的话他会自己去考证的。

    在孩子真的对死亡感到困扰时,利用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人类的生命是无限的,人死了以后,灵魂会在一个美好的地方休整准备,等待遇到自己很喜欢的爸爸妈妈,会再来到这个世界。如果这样孩子还是很伤心,家人就可以带孩子去做别的事情,慢慢让孩子把这件事暂时忘记。成人不要不断地在这件事上劝说孩子,否则有可能造成孩子把这件事当作拒绝独立的借口。

    58.如何解除女儿对奥特曼的恐惧?

    女儿前一段时间看奥特曼的动画片,可能是被片中的恐怖镜头吓到了,晚上做了个噩梦,担心妈妈被坏人抓去。从此以后,每每给我们讲起那次噩梦的情景,她都担心得哭起来,面带恐惧和无奈,还常对我们说:“我害怕那个梦。”我们也试着告诉她不要害怕,爸爸妈妈就在你身边,永远爱你,坏人来了会保护你,世界上坏人很少,不用担心,不去想那个梦就没事了。可是,始终无法让她走出这个噩梦。她经常睡到半夜时突然醒来,双手挥舞,面带惊恐,语无伦次,直到我们把她抱在怀里抚摸安慰好一会儿,才能再次睡下。

    请问,要用什么办法才能解除孩子的恐惧?

    大李老师来帮忙

    奥特曼的动画片虽然是日本出品的,但据说日本的家长不会选择这类片子给孩子看,而中国的市场上则大量地充斥着奥特曼的动画片和玩具。这部动画片内容粗糙,对孩子没有什么正面意义,反而容易使男孩子看了后出现暴力行为,有些孩子会感到恐惧和害怕。所以,家长给孩子买玩具、光盘、读物时要慎重,一定要选择那些具有文化含量和美妙画面,能够帮助孩子总结和回顾经验的片子。

    案例中的孩子对奥特曼的恐惧,只能通过时间去消减,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经历了不好的事情而晚上做噩梦,却是正常现象。如果家长能够带孩子去找儿童心理治疗专家,利用游戏的方式为孩子做一下短期治疗,孩子就可以尽快地摆脱恐惧。

    还有一种办法是,在孩子将要出现噩梦时(能够观察到孩子不安)轻轻触摸孩子的后脑勺,再顺着其后背慢慢往下触摸,慢慢地哼唱一首节奏舒缓的歌,或者读读《地藏经》也不错。

    白天在孩子讲述梦时,可以说:“啊呀,今天我们一起去炒个鸡蛋吧。”然后拉起孩子就走,做一件孩子绝对会很感兴趣的事。

    孩子做噩梦后,由于害怕,会自然地切断对噩梦的回顾。孩子清醒时,看上去似乎噩梦不再影响孩子了,但在意识放松下来时,噩梦的情景会随时出现在孩子的大脑中,尤其在睡着以后,白天被压抑下来的恐惧会以各种形式在梦中出现。家长可以用玩偶或橡皮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设想孩子梦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在游戏中将这个情景换一种角色,比如把人换成动物,想办法使孩子参与游戏。孩子参与的内容一定是跟他的梦有关系的,孩子会将梦中的情景在这种无意识状态下说出来,家长可以掌握好情节,将梦中不利的情景改成有利的情景。这样玩几次,孩子的恐惧心理就会减弱很多。所谓的游戏治疗也类似于这种活动。

    家长还可以每天在孩子做噩梦时把他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他的头发和后背,等他再次睡着后,将他放在床上,但不必在他做噩梦时将他唤醒。因为唤醒后,孩子清醒了,还是认为家长对他的保护和梦境不是一回事,家长无法走到梦里去帮助他、保护他,所以还会感到恐惧。但在醒与不醒之间,家长对孩子的安抚却能被孩子组织到梦中去,成为那种情景下的安慰和帮助,梦的内容就有可能会转变,这种转变是向着美梦方向发展的,这样,恐惧的梦就会减少。

    59.孩子害怕上学怎么办?

    我同事有一个6岁多的继子,今年开始上小学,从10月中旬以来就变得怪怪的,害怕上学。早上起床就哭,说不想上学,大人带他进了教室,他就往外跑,跑到教室门口哭。父母和老师好说歹说,他才勉强进去了。老师经常鼓励他,还说进了教室给他小红花,好转了几天,他又开始哭。后来,连原来他喜欢去的少年宫珠心算班也害怕去了。

    孩子特别没有自信,总说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经常早上起来不断地检查作业,生怕被老师批评。明明会认的字,也总觉得去了学校就会不认识。还有一次,他爷爷送他去学校,他还是那样哭,进了教室也哭,他爷爷就走了。过了一会儿,这孩子居然跑出教室,跑出校门,过马路时差一点被汽车撞到。他爷爷只好领他回家。

    到现在,他已经有好几次没去上学了,家里人和老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们也常帮这位同事想办法。这个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爱,但目前这种情况让这位同事都要崩溃了。

    大李老师来帮忙

    看案例中的情况,孩子已经得了轻微的学校恐惧症,一般是由于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能获得及时和恰当的帮助所造成的。比如有的孩子是一个天生的完美主义者,别人写了两遍的字,他却要擦擦写写十几遍才能满意。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是10个字,每个字写2遍,共写20个字,那么这样的孩子就得把10个字每个写10遍,别人写20个字,他就得写100个字。对一个刚上学的孩子来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本来就是满负荷的了,他却要把这样枯燥的工作比别人多做出好多倍。所以,他们总是完不成作业,而老师对完不成作业的孩子的态度又过于严厉,再加上班里同学受老师影响,也会欺负和嘲笑这样的孩子,因此,孩子就有可能出现学校恐惧症。

    孩子一旦出现恐惧症,就需要心理专家进行专业的治疗,家人不能胡乱地逼迫或随便用自己想出的办法去对待孩子,否则孩子的症状会持续加重,最后身体也会变得不健康,即便是想上学也去不了了。

    从孩子的状态来看,他在学校肯定在写作业等问题上受到过巨大刺激,经过探索,肯定能够找出原因。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造成孩子出现问题的那位老师能够每天跟孩子一起坐一小会儿,在孩子耳边夸张地赞叹他已经做好的一点点事情,并允许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不写作业,慢慢孩子可能就会好转。

    案例中的孩子才6岁,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征得老师同意,允许大人在学校陪孩子几天,也可以换一个学校,但不能休学在家,否则孩子就很难再进入群体。家里人可以把学校的课程提前教孩子一两课,使孩子在听老师讲课时,发现自己已经都会了,老师让回答的问题,他也都会。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好转。

    同时,多带孩子进行肢体活动,如爬山、跑步、攀爬等,请其他孩子到自己家里来,逐渐地带孩子到别人家串门,慢慢地,孩子的精神就会越来越有力量,能够承受住老师的批评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那时再送孩子到学校去,就比较安全了。

    如果效果不佳,还是要找儿童心理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