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让分离不再痛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何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

    儿童有一种天性——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会一刻不停地朝着独立的方向迈进。所以,孩子的本性并不是不能分离。如果孩子对分离感到过于痛苦,可能是因为大人破坏了他们独处的习惯,没有给他们建立依恋他人的认知。

    在这一章中,将会教大家理解什么情况代表宝宝出现了分离焦虑;面对宝宝的分离焦虑,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在关怀孩子的同时,如何调节自己的身心,以一颗慈善而有力量的心来帮助孩子面对分离。

    所有哺乳动物在幼年的时候都会无限依恋自己的母亲,但唯有人类的婴儿从第二个月起就可以单纯通过注视母亲的眼睛获得快乐,所以人类对母亲的依恋比其他动物似乎更深。宝宝在刚出生的前七个月里,只要妈妈一离开视线,就会害怕和哭泣。这是分离焦虑症的表现,与宝宝的智慧成长有关。在头七个月里,对宝宝来说,物体一旦离开视线,就等于这个物体完全消失,因此必须看到人和物在眼前才能安心。

    在这个时期,父母如果有规律地离开之后再回来,宝宝就会形成习惯,所以,宝宝的安全感是否丢失与父母是否上班等有规律的分离之间没有决定性联系,但与离开的方式有关。在宝宝更小的时候,与父母保持稳定的不分离关系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不分离就不会让宝宝丢失安全感。在宝宝小时候就培养其独处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比如睡觉时是宝宝独处的时间,醒来后就是跟妈妈相聚的时间。妈妈即便是全职在家,每周也应该有几次离开宝宝,让宝宝养成习惯,跟随他人也一样愉悦。

    如果某个宝宝依恋的人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当这个人有一天不得不离开时,宝宝就会非常焦虑和痛苦。为了让宝宝不遭受这份痛苦,成人要为宝宝培养起良好的分离和聚合的认知习惯。

    我们还要相信,儿童有一种天性——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会一刻不停地朝着独立的方向迈进。所以,孩子的本性并不是不能分离。如果孩子对分离感到过于痛苦,可能是因为大人破坏了他们独处的习惯,没有给他们建立依恋他人的认知。

    在宝宝出生后6-8周内,妈妈要跟孩子长时间在一起,满足他对安全感的需求,使孩子安全起航。大概在2岁以后,宝宝逐渐有了独立能力,开始与其他人互动,分离焦虑就会逐渐减轻,在八九岁之后慢慢消失。但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因为环境改变,分离焦虑又会卷土重来。

    在这几个阶段中,如果没有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怀与支持,就会造成负面的情绪累积。这些恐惧会潜藏在孩子的个性中,让孩子变得没有自信,或是没有勇气面对新的事物,没有力量面对分离。因此,了解宝宝的成长规律,让他既能得到爱又能适应这个世界,宝宝才会快乐又健康,培养出稳定的人格。

    在这一章中,将会教大家理解什么情况代表宝宝出现了分离焦虑;面对宝宝的分离焦虑,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在关怀孩子的同时,如何调节自己的身心,以一颗慈善而有力量的心来帮助孩子面对分离。

    第一节 分离焦虑在0-1岁

    对分离感到伤心和焦虑是所有小动物的生命特征,但焦虑到什么程度属于正常状态,什么程度属于不正常状态呢?分离焦虑与安全感缺失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孩子在0-1岁时出现的一些类似于分离焦虑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34.孩子睡觉时也会有分离焦虑吗?

    孩子最近两周睡觉一点儿都不踏实,不愿睡小床,一放到小床上,隔不了多久就会醒来,于是每天晚上都是三个人挤一张大床。晚上出现哼哼唧唧的情况会有4次以上,给他吃奶时,吃几口又睡过去了,不给吃通常会以大哭继而再吃奶结束。为此,三个人都睡不好。

    有一次,我试着把他放到小床上,10分钟后他就醒来看我吃西瓜了,不哭不闹,就是睁大眼睛看着我。我让他躺下继续睡觉,他不理,继续睁大眼睛看着我。我连忙放下西瓜,把他抱到大床上,和他一起躺着。他翻了几个身,打了个呵欠,便把脑袋钻到我怀里。我拍拍他的小屁股,他很快便睡着了。于是,他又霸占了大床。

    都说八九个月的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可是连晚上睡觉也会有吗?晚上都想和妈妈黏在一起吗?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引起的?儿子最近在长牙,但是长牙会这么黏人吗?我觉得这样黏下去,大家都会垮掉的。睡不安稳,对儿子的生长发育也有影响吧?

    大李老师来帮忙

    第一次做妈妈的人需要了解,养大一个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坚持给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比改正坏习惯更难,但从长久来看,对孩子和家长都会有利,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必须经历艰苦的过程才能得到。

    在本案例中,妈妈本来做得很好,让宝宝睡在小床上,爸妈睡在大床上。但由于一次半夜宝宝哭闹,妈妈就把宝宝抱到大床上与父母一起睡,宝宝从出生开始建立的睡眠模式被破坏,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这可能就是造成半夜数次哼哼唧唧的原因。无论如何,贴着妈妈睡觉对宝宝来说都是舒服的,这会发展为今后分离时的痛苦,但宝宝不能了解这些。现在由于宝宝睡不踏实,妈妈又想把宝宝放回小床,这会让宝宝更加痛苦。

    看案例中的情况,似乎是宝宝的睡眠出了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孩子晚上醒来也许不是因为分离痛苦,而是其他问题。例如孩子是否吃饱了?如果没有吃饱,孩子也会睡不踏实。

    第二种情况,孩子是否在白天睡得太多了?孩子的睡眠是有时间定律的,如果每天要睡12小时,白天睡了4小时,晚上就只能睡8小时。如果孩子在下午4点才睡,那么晚上11点之前可能都不会睡觉,成人得想办法调整孩子的睡眠时间。

    第三种情况,孩子虽然是在小床上睡的,但有时这种规律会被打破。可能白天孩子吃完了奶,不是放在小床上睡,而是放在大床上睡;或者近期某一次是躺在大床上跟大人一起睡着的,然后又被挪到小床上。这样孩子就会对自己是在大床上还是小床上非常敏感,由于害怕睡着后被挪走,也会造成睡眠不踏实。

    在睡觉之前,家长应该先检查孩子是否吃奶吃饱了,如果没吃饱,可以揪揪孩子的耳朵,让他继续吃。孩子在白天醒着的时候,尽量吸引孩子工作,让孩子在中午睡觉,而不要太靠近黄昏时睡觉。如果孩子在黄昏时困了,可以使劲逗他,一直到困极了再让他睡,这样一觉就能睡很长时间。

    孩子如果已经有了在大床上睡的愿望,父母可以暂时轮班,一个人和孩子睡,另外一个人到其他房间去睡,以免大家都睡不好,出现不良情绪,也避免让孩子养成必须夹在两个大人中间睡觉的模式。如果想让孩子自己在小床上睡,就要在孩子哭闹之后哄睡,然后继续放在小床上,绝不要放在大床上。如果不注意又放在大床上了,那就下决心放弃小床。成人给孩子养成什么习惯,孩子就认什么习惯。对孩子来说,习惯与习惯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有高低之分的是成人。比如,成人会认为孩子跟爸爸妈妈睡在一起,比自己睡在小床上舒服。实际上,如果孩子习惯了小床,从来没有睡在父母之间的经历,就没有这个比较。所以,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用改变习惯来安慰他们。

    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在晚上吃西瓜,孩子盯着她看,这也许不是睡觉问题,而是孩子对妈妈吃西瓜感兴趣。这个年龄的孩子在注视成人时,并没有太多的意义,看什么东西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只要孩子不哭,就让他去进行早期的视觉感受,成人不必心虚。像案例中的妈妈,孩子在观察她吃西瓜,妈妈竟然放下西瓜,逼孩子去睡觉。在妈妈做事时,孩子睁开眼睛看,只能说明他不困。这么大的孩子,饿了一定要吃,困了一定会睡。所以,妈妈要好好反思一下孩子晚上睡不踏实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才能帮助孩子将睡眠调整好。

    35.女儿出现分离焦虑,是假期整天陪着她导致的吗?

    女儿现在快10个月了,我的暑假也刚刚结束。这几天我不在的时候,阿姨说女儿玩一会儿就哭。我在家的时候,她总怕我离开。平时她都是自己在地上爬来爬去,可现在总想让我抱。我抱着她的时候,她有时也哼哼唧唧的。前一段时间,我离开她的次数多了一些,总共有两三天的时间。她现在在长牙,会不会也因此比较烦躁?阿姨说是我假期整天陪着她的原因,但我一直都是这样的啊。我刚上班的时候,她才6个多月,和阿姨在家也玩得挺好的。怎么过了一个暑假就这样了?如果是分离焦虑引起的,要怎么解决才好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了9个月,出生以后的世界跟以前生活的世界差别太大了。随着他们在内心认定谁是妈妈,谁是最爱自己的人,跟谁在一起最安全最快乐,他们就会变得害怕离开那个人。这个用来熟悉家人的时间大约在宝宝出生后的8-9个月时。

    案例中的孩子正处于这个时间段,不巧的是,这时正好妈妈放假了,本来宝宝已经认可的妈妈的存在模式被打破。妈妈由以前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变成整天都不出去了。而且,为了弥补以前没有很好地陪宝宝的遗憾,妈妈可能会用很多的时间跟宝宝在一起。更加不巧的是,在这个时候,妈妈又突然消失了好几天。这几天对成年人来说很短,对宝宝来说却是无限长的。因为宝宝没有时间概念,每一分钟都在思念中,三四天的时间就变成三四天的熬煎。就像我们没事去散步时,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我们的亲人突然住院了,在去往医院路上的一个小时,都会让人发疯。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焦虑的。由一个事件造成的焦虑是暂时的,只要刺激不太大,事件过去了,焦虑慢慢也会过去。如果长期反复因为分离给孩子带来焦虑,这个焦虑就会在孩子的长期记忆中成为习惯。孩子就有可能对不该焦虑的也焦虑,成天害怕自己依恋的人会离开,这样才有了分离焦虑。对孩子来说,对妈妈的离开感到焦虑是生物的本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存活。由此看来,案例中孩子的情况非常正常。

    再强调一下,孩子在9个月大之前,还不能很好地表达对依恋对象的需要;从9个月开始,这种意识会苏醒过来。孩子心智的发展使他能够明确地辨别陌生人和亲人,对亲人的依恋就变得强烈起来。在这个时候,如果改变了孩子旧有的模式(由阿姨照顾),变成每天和母亲在一起,这种感觉肯定和阿姨照顾时不一样。再加上孩子有天然的对母亲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母亲假期结束时,孩子肯定会感觉到痛苦和焦虑,害怕母亲又要离开,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因此,孩子表现出来的焦虑状态是正常的。母亲坚持按照放假前的模式去做,孩子会逐渐回到以前的模式中去。不过,在孩子哭时,不要用过于同情和怜悯的目光看着孩子。

    如果妈妈必须要上班,就要坚定地离开孩子,在离别时不要过多地跟孩子纠缠。在孩子缠着妈妈不放时,妈妈不要急于将孩子推开,而是要先把心情调整平静,好好抱一抱孩子,给保姆使个眼色,把孩子递给她,然后转身离开。保姆也应该抱着孩子立刻转身回到房间,引导孩子去工作,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好转。即便还会哭,也属于一种模式化的表现,不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36.宝宝为什么总离不开爸爸?

    以前儿子总是和我一起睡,吃完奶就睡着了,晚上从来不找爸爸。近一个星期,宝宝开始找爸爸,爸爸不陪着就不干,连奶都不吃了。

    爸爸这周去北戴河两天,宝宝睡觉前就满屋子哭着要找爸爸,不肯睡觉。屋里找不到爸爸,还指着门要出去找。

    宝宝两个月大时得了严重的黄疸,爸爸妈妈想陪床却没有床位,只好让宝宝一个人在医院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一有床位,我就去陪床了。

    宝宝认生也比别的孩子早,大概从100多天就开始认生。由于整个冬天保姆都没有带宝宝出去玩,所以认生期比较长。宝宝7个月大后,由姥姥接手照顾,情况就好多了。现在,宝宝能接受他喜欢的人抱,并且会主动对人笑,和人打招呼。

    宝宝现在白天由姥姥照顾,晚上由我陪着一起睡。我不上班的时候都陪着宝宝。爸爸工作比较忙,但只要有空也会陪宝宝洗澡和玩耍。全家人都和宝宝玩得很好。

    宝宝的爷爷奶奶住在石家庄,平时不经常来。“五一”节的时候,我们带宝宝去过一次。宝宝当时严重认生,连爸爸都不能抱,一定要妈妈抱,并且说什么都不肯让我坐下,要站着抱。最后我只能一手抱宝宝,一手吃饭。第二天好了一点,但仍然不要爷爷奶奶抱,只是肯让我坐下来抱着他了。

    为什么宝宝的焦虑这么严重?宝宝的这种行为可以定义为分离焦虑期吗?为什么这么提前?我家宝宝是不是太敏感了?

    大李老师来帮忙

    这个案例不太常见。一般1岁左右的孩子,只要妈妈在就不会要别人,案例中的宝宝突然开始严重依恋爸爸,而且依恋到连奶都不吃的程度,还是比较特别的。据妈妈描述,宝宝两个月大时由于生病,独自在医院住过一个晚上,这应该不是造成现在突然依恋爸爸的原因。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开始通过观察成年人的眼睛获得快乐,但还不能以视觉记忆的形式认出爸爸和妈妈,也不会因为家人把他独自留在医院而感到痛苦和焦虑。

    但把孩子留在医院这一夜,孩子的家人是怎样度过的?再见到孩子时,抱孩子的人带着怎样的感情?在这之后,家人有没有由于这件事而感到内疚?这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们假设妈妈一直为这件事难过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跟孩子在一起就很不放松,在陪孩子玩时也很难使孩子快乐,妈妈的压抑心情会使孩子不舒服甚至难过。当孩子偶然有一次跟爸爸在一起时感到很舒服很好玩,就会念念不忘。在我的经验里,谁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孩子就会一直想要跟那个人在一起。

    1岁左右的孩子在妈妈身边时还这样依恋爸爸,是比较少见的。因为案例中没有关于孩子和爸爸平常互动的细致描述,所以无法分析。总之,孩子只要这样找爸爸,一定是他内心的需求,爸爸不在也没有办法,这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上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事。只是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成人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自己也跟着焦虑。

    关于去奶奶家产生了严重焦虑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的,是儿童的秩序感被破坏造成的恐惧。经常带孩子去旅游会好一些,但如果带孩子回到有众多亲戚的老家,亲戚们往往会对孩子过分热情。6岁之前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难免会有不舒适感,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更是这样。所以,案例中所说的表现是很正常的。成人只要给予安抚,就能减少孩子的焦虑。

    当爸爸不在时,孩子哭着找爸爸,这也是秩序敏感期的表现。在孩子的秩序系统里,每天固定的时间爸爸和妈妈都跟他在一起。如果爸爸跟孩子的互动方式比妈妈更能让孩子愉悦,孩子就会更加喜欢爸爸。

    我们发现,与能给孩子生活上照顾的人相比,孩子更加喜欢能给他带来精神满足的人,比如能够理解他的、能够与他和谐地一起玩耍的人。因此,孩子喜欢谁、愿意跟谁在一起,都是孩子内心的需要,这不是问题。

    第二节 分离焦虑在1-2岁

    到了1岁,孩子对分离所表现出的焦虑似乎会减轻一些,但也有不同的情况,有些孩子之前一直没有出现分离焦虑,1岁之后反而开始出现分离焦虑的迹象。这让家长们非常苦恼,因为孩子一旦出现焦虑情绪,就会表现得极其痛苦,看上去很可怜,他们哭得那样伤心,小小的身体似乎充满了悲伤,这往往让家长不忍心离开。

    当出现分离焦虑时,孩子必定不肯离开他的依恋人。而依恋必然是双向的,否则不可能造成孩子的强烈依恋。正是因为有依恋,所以才会有分离焦虑。这与安全感缺失不太一样,缺乏安全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而分离焦虑只针对分离,因此,孩子和家长都能感觉到痛苦,家长对孩子的焦虑更能感同身受。但是,所有的分离焦虑都是问题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37.孩子的分离焦虑有所好转,应该如何巩固?

    孩子现在1岁3个月,这段时间的分离焦虑好一些了。早上我离开家的时候,他姥爷已经可以从我的手中接过去抱着了,虽然孩子会有些不高兴。我一直坚持准时回家,让孩子出来接我。白天在家的时候,孩子经常会想妈妈想到哭。我也一直不敢在白天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因为曾经发生过在外出差时给家打电话,孩子听见后大哭的事。不知道打电话回家是否能够缓解孩子对妈妈的思念?另外,当我不在时,家人经常带孩子到外面玩,这时他就会好很多,没有那么想妈妈。晚上,如果爸爸没有同妈妈一起回家,孩子会一直叫爸爸,我就不断给他解释,爸爸有事要晚点回来。这种状态和做法有哪些是还可以改进的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看案例中描述的情况,孩子的表现基本是正常的,只是分离焦虑持续的时间过长了一点。这么大的孩子,正处于探索自己的肢体和周围环境的时期,如果内心没有恐慌和焦虑,他们会一刻不停地探索。案例中的孩子在跟着其他看护人的时候,情绪依然不稳定,会思念妈妈,这说明孩子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中。有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第一,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家长没有向孩子介绍如何探索物质,使孩子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成人身上,这样,成人的所有行动都会引起孩子的注意,而这些变化又是孩子无法理解和把握的。因此,成人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引起孩子的焦虑,这就相当于孩子在练习焦虑。

    第二,家长对自己离开时孩子的哭感到特别难过,也就是很怕孩子哭,于是想尽办法使孩子不哭,结果造成孩子注意离别,导致孩子在每次离别时哭得更厉害,这叫作唤醒。

    第三,孩子天生感情丰富,就像有些孩子在智力方面是天才一样,而有些孩子在情感方面是天才。

    孩子焦虑有各种成因,一般来说,家庭中紧张、沉闷、过于谨慎的氛围,都会使孩子感到焦虑。一旦孩子内心感觉到焦虑,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探索中,而是会把注意力投入到对周围环境的过分要求中,如过于严守某种秩序,望眼欲穿地盼望离开的人出现等等。所以像案例中这种情况,要审视带孩子的人的心境是否过于谨慎和紧张?家庭氛围是否不够放松和阳光?在离别时,成人对孩子的哭泣是否过于怜悯和同情?如果是,这些因素都会强化孩子的分离焦虑。

    案例中的妈妈做得很好,每天准时上下班,这样孩子就会形成习惯性认知,即便在妈妈离开时仍然会哭,内心也不会过于痛苦。另外,如果妈妈每天都上班,就没有必要在白天打电话回家,否则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妈妈离开了”这件事上。孩子每天的接送仪式是一种过强的秩序敏感的表现,对这一点成人不必太在意。孩子的这种仪式并不代表对妈妈过于思念,只是一种模式而已。成人如果把这种模式当作思念焦渴的表现,就会表现出急迫的状态。这种急迫的状态会刺激孩子更加注意分离和重聚的过程,无法把注意力投射到周围的事物上去。

    孩子身边的成人要努力调整自己,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和从书中看来的所谓思念的痛苦来理解孩子的思念。1岁多的孩子也许正处于永久客体(认为即使自己看不见物体也是存在的)发展时期,即妈妈和爸爸不在眼前,但孩子知道他们在某处。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形象已经留存在大脑中,但孩子还不能理解,自己大脑中出现的形象和真实的爸爸妈妈的差别,为什么爸爸妈妈在,但却找不到。当孩子的脑海中浮现出爸爸妈妈的形象时,就会叫爸爸妈妈。这时,如果成人把孩子的呼唤理解为内心出现了焦虑,成人本身就会焦虑,就会做一些焦虑的事情,比如不断打电话、回到家更多地和孩子亲热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不习惯家长不在身边的生活。

    孩子要成长,就必然要适应世界、适应生活。成年人要用平和阳光的心情来面对孩子在分离时的哭闹,用游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非常重要的是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一个工作区,母亲离开后,家里的老人应当对孩子进行工作或游戏引领,让孩子每天生活在快乐的游戏之中。渐渐地,孩子内心就不会承受着等待的熬煎了。

    如果父母每天都一起下班回家,偶尔有一天父母没有一起回来,孩子的询问是非常正常的。不必太在意这些细节,这是秩序敏感期的正常情况。在孩子要哭时,应马上引导他开始游戏。对案例中的孩子来说,使用游戏倾听来让孩子更多地发笑,对缓解孩子紧张的心情是有利的。成人要努力改变环境中忧伤的气息,使孩子周围充满快乐,这样孩子自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忧伤。

    父母出差时给孩子打电话,即便孩子哭了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要太害怕孩子哭。对孩子来说,如果哭能够带来他所需要的效应,就会过多地通过哭来获利,所以成人过于在意孩子的哭,就是在为孩子增加哭的效应。如果家长能够正确看待孩子的哭,哭就不是问题。

    38.如何正确对待分离焦虑中的孩子?

    孩子现在1岁7个月,她的分离焦虑来得有点早,从6个月起,几乎天天都要上演“每日一哭”。不知为何,妈妈去上班这件事,对于从小到大处事平和、不爱哭闹的女儿来说,是件那么悲恸欲绝的伤心事。这一年多来,我们累计试过的办法有:偷偷离开、正面告别让她接受事实、重复妈妈要上班赚钱给她买这个买那个……

    直到孩子1岁5个月时,婆婆才找到一个办法,带着孩子站在门口拍手唱“欢送欢送,欢送妈妈早点回来”。但新鲜劲一过,孩子看到妈妈上班,哭的时候仍然远远多过不哭的时候。虽然哭的时间很短,往往妈妈走到五楼(我们家住六楼)就听不到哭声了。问过身边每个有宝宝的妈妈,像女儿这样对妈妈上班反应这么强烈的只是少数。

    孩子不是没有安全感、道理讲不通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是她对白天的看护者信赖不够吧?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孩子开始愉快的一天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所有小动物,包括人的幼崽,都会在离开妈妈时感到无比恐惧。一般来说,孩子从8个月开始,由于智慧的增长,逐渐能够发现第一依恋人的离开会使自己感到痛苦,于是开始哭泣。人类一直到成年都不喜欢与母亲分离。案例中的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在6个月时就会为妈妈的离开感到痛苦,由此看来,案例中的孩子更有智慧,家长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才是。妈妈描述的情况完全正常,只是妈妈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因为离开妈妈而那样痛苦。

    幼小的儿童有时会把某种模式整合在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妈妈上班时孩子一直跟着奶奶,从来都不哭。某一天遇到某种特殊情况,比如跟妈妈正在亲昵时,妈妈到了上班的时间,马上要离开,孩子正在兴头上,不愿意妈妈离去,因此而哭泣。如果这时大人显得比较紧张,这种紧张的氛围会让孩子感觉到这一天跟平常不一样,这就更加剧了孩子哭的需求。到了第二天妈妈要上班时,身边的成人就在想:孩子会不会像昨天那样哭?成人以为自己这样想孩子不知道,其实孩子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凝重的气息,他会发现这种气息跟昨天哭时的气息很接近,于是就真的哭了起来。他一哭,妈妈和奶奶都要去哄他,说话的声调和行为与他不哭时完全不同。这种异样的表现使孩子发现了哭的功能,于是会重复使用哭这一形式。时间久了,哭就成为一种仪式,在妈妈离开时,孩子就非哭不可。

    由此看来,哭并不见得是由于妈妈离开后孩子不快乐造成的。真正不快乐的孩子不会一再地表达不快乐,而是会显出麻木、呆滞的表情,很难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所以,如果孩子每天早晨必须得哭,家里的成人就得反思一下在孩子哭时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调整自己,不让孩子的哭得到强化。如果哭已成为一种模式,就平静地对待它,当这不是哭,而是一种仪式。等成人不焦虑了,再想办法改变欢送模式。妈妈每天都会上班,不必搞那么隆重的欢送仪式来刺激孩子,让他注意妈妈离开这件事。应当像在一起长久生活的成人一样,说一句“我走了”之后离开即可。

    如果孩子继续在每天早晨哭,无论他怎样哭,妈妈都不要说太多,不要说诸如“妈妈上班很早就回来,你跟奶奶好好在家玩,妈妈去挣钱给宝宝买这个买那个”之类的话。这些话会使宝宝觉得离别是一件异常的事,应该隆重一点。没有什么比与母亲的分别时的痛苦更能表达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情感了,所以孩子用了人类最隆重的形式送别母亲。其实,母亲平和而正常的状态更能让孩子知道,妈妈早晨的离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所以,孩子哭,家长首先不要胡思乱想。只要家长态度平和了,孩子就是哭两声也没有关系。

    这位妈妈问的是如何能够让孩子快乐每一天。从妈妈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虽然孩子每天在妈妈离开时哭得很厉害,但这并不等于孩子在一天里没有快乐,因为妈妈也听到,自己才下到五楼,孩子就不哭了。

    妈妈可以协助奶奶在家里多给孩子准备一些工作材料,引领孩子去工作。这样,孩子有充分的工作吸引,又有可依恋的安全对象(奶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孩子就会较少关注自己和别人的情绪,这样就不会由于不理解成人的情绪而受到伤害。孩子能理解这种情绪时,就到了能够探索精神世界的年龄,一般会在3岁半之后。所以,2岁之前的孩子对探索物质越有兴趣,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就越有利。

    39.为什么孩子没有表现出分离焦虑?

    孩子22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就把他送进幼儿园了,现在已经过了1周,孩子的表现和我们预期的不太一样。第一天去幼儿园,孩子跑到教室里就自己找东西玩,几乎忽略了父母的存在。我们待了一会儿要走了,跟他说了再见,他也没什么反应,说过“再见”之后就继续玩去了。我们躲在暗处看了一会儿,孩子一直没哭,就是吃手很厉害。

    以后的几天都是我去送,然后在幼儿园里陪他一会儿。我要走的时候他也不哭,很正常地和我说再见,然后自己去玩。放学去接的时候,他倒是挺激动地跑过来了。

    和我一起去上亲子课程时,他对老师睬也不睬,也不肯参加亲子游戏。那个亲子课程的老师说,他22个月大了还坐不定,是因为习惯不好,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强制手段使他坐下,时间长了他就能坐得定了。

    对于老师的这个说法我比较怀疑,但看见他这么独立和无所谓的样子也比较担心,怕对他太宽松了,以后就拿他没办法了。我现在已经有点拿他没办法了。

    他好像很有安全感的样子,就算我们和他在一起的时候,通常也是推开我们,自己到处乱跑着去玩。就算我们拿什么东西吸引他,只要不是他喜欢的球和车子,他都不在乎。

    对一个22个月的孩子来说,该立怎样的规矩比较合适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1岁10个月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假想能力和永久客体的概念。也就是说,当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他能够设想妈妈可能在什么地方、家人正在干什么、家里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但是,孩子在2-3岁之间,还不能够理解妈妈把他送到幼儿园后一定会来接他,意志力也没有足够强大,所以这个年龄段是分离焦虑最严重的时期。他们总是会拿身边的成人与自己想象的母亲比较,因而更加思念母亲,不愿接纳身边的成人,不容易对身边的人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他们会拿眼前的情景跟自己假想的家里的情景进行比较,急于要回到心中那个美好的家里,于是排斥眼前的新环境,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和父母分离时大都显得更加焦虑一些。

    案例中的孩子已经1岁10个月了,却没有分离焦虑,这的确有点特殊。这种情况可能有几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孩子对可玩的内容比对依恋对象更感兴趣,所以刚入幼儿园时不焦虑,等对环境习惯了以后,就可能会不愿意来幼儿园,开始哭闹,这等于反过来又经历了一个入园时期。

    第二种原因,孩子智商比较高,能够理解父母送自己来幼儿园并不是抛弃了自己,而是一定会来接自己的;而且他能立刻发现新环境是安全的,所以没有强烈的焦虑。但是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很少。

    第三种原因,孩子的依恋模式不是一个安全的依恋模式,而是回避型依恋。孩子放弃了寻找母亲的庇护,放弃在家人那里寻找安慰,看上去像是很有安全感,但如果孩子在母亲重新出现时却视而不见,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与母亲经常突发痛苦或家里的成人经常发生激烈冲突有关,如果孩子是这样,成人就需要反思一下。

    看案例中的孩子,似乎不属于回避型依恋,因为在母亲重新出现时,孩子会急切地扑向母亲。这说明孩子是需要依恋对象的,也能分清谁是安全依恋对象,只是孩子的分离焦虑比较轻微,表达焦虑的形式是不断地吃手,而不是哭泣。家长不必担心,也许孩子是属于探索型的,假想能力还没有成长起来,焦虑还不是很严重,还不会去表达焦虑。再加上平常跟小朋友互动的机会多一些,所以只有焦虑象征行为,如猛吃手指头,而不需要用哭闹来表达焦虑。如果是这样,家长顺其自然即可。

    个别孩子的分离焦虑不那么强,很平顺地度过了入园期。遇到这样的孩子是父母的福气,不必为此给孩子建立原则,也不必专门训练孩子坐在一个地方不动,因为孩子就是在运动中发展的。

    第三节 分离焦虑在2-3岁

    有人说,2岁是孩子分离焦虑最严重的时候,由于孩子的大脑中已经形成了母亲的固定形象,又无法很好地理解母亲不在自己身边时的状况,母亲的形象会一直萦绕在孩子心中,因此,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比较不好应对。

    在分离焦虑这个问题上,与1岁孩子相比,2岁孩子力量更大、智慧更高,对家长看得更紧,哭起来更加厉害,但无论如何,当孩子在非习惯化分离时感到痛苦,养育人都不必担心。分离焦虑与缺乏安全感不同,缺乏安全感使得孩子时时处处担心害怕,焦虑得无法工作,影响孩子的发展;而分离焦虑是由于孩子的安全条件被剥夺,有了抗议或者伤心的情绪,所以并不都是焦虑。即便是焦虑,也是孩子的正常反应。

    40.妈妈一去上班孩子就大哭,怎么办?

    儿子2岁了,因为爷爷奶奶有急事回老家,所以最近都要去姥姥家,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

    儿子从小就和姥姥很亲。小时候去了姥姥家,都不要妈妈的,让人很欣慰。虽然儿子从8个月开始就是由奶奶爷爷带着,但每周都去姥姥家,因此我感觉去姥姥家对于他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最近的状况却不是很好,每天早上都哭。听姥爷说,要好好哄一阵子,有时候会哭半个小时。

    早上说要去姥姥家的时候,孩子也没什么表现,一路上一言不发地抱着我的脖子。今天正好孩子的姥姥下楼接我们,姥姥要抱他,孩子拒绝,就要妈妈抱,后来还是被姥姥抱过去了。我本想不上楼了,但看着孩子一声一声地大叫妈妈,感觉不应该就这样走掉,又送上去了。

    姥姥把儿子抱进家门,嘟囔了一句,咋每天过来都哭。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心里好难过!儿子谁也不要了,就要我抱。我抱着他,一直和他说,妈妈要上班,回来时给你买好吃的。儿子拒绝,连最喜欢的蘑菇力也不要了,就要抱,不让我走。

    平时姥姥给冰糖都会吃的,这次也不吃。我找到两块果汁糖给他,儿子吃了糖还是要妈妈。姥爷看不下去了,抱他去阳台看大鱼,向我招招手让我走。我忍不住和儿子说了一句“妈妈上班了,晚上回来给你买好吃的”,然后出了门。

    我在门口站了好久,听着孩子大哭着要妈妈。姥爷一直哄他,怕他被嘴里的糖卡住,给弄出来了。我心里真是难过,感觉儿子不应该这样的。晚上回去他也很高兴的,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为什么分离焦虑如此严重?

    大李老师来帮忙

    看案例中描述的情况,孩子突然不愿意再去姥姥家,不像是单纯的分离焦虑,因为孩子一直是跟着老人长大,所以跟老人在一起时,孩子应该感到很安全、很舒服,即便遇到陌生的老人,也应该很容易产生亲近感。2岁的孩子经过两年的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智慧,有时大人仅凭猜测是无法完全了解他们的。

    孩子突发的状况一般都会使家长非常紧张,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实家长完全可以放心,因为孩子哭并且不愿离开妈妈的状况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首先,家长自己不要痛苦,以免加深孩子的焦虑。没有一个妈妈在孩子撕心裂肺地哭泣时能够感到很舒服,妈妈非常受不了孩子哭也是很正常的,但妈妈的担心的确会加深孩子的焦虑。

    在前面我们说过,2岁是一个严重依恋的年龄。因此,要提醒上班族的妈妈:如果自己不能够辞职在家带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依恋其他养育人。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反复腻在孩子身边不肯离开。案例中的妈妈到了姥姥家楼下,姥姥来接,妈妈直接离开即可。

    孩子哭成那样,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母亲表达心痛和过于强化忧伤的行为影响到了孩子;第二,在姥姥家发生过令孩子害怕的事情。好在这两个因素都是成人能够轻易解决的,所以不需要过于担心。

    妈妈要了解一下孩子在姥姥家每天的生活状态,是不是极其无聊?是不是姥姥干涉过多,让孩子极其痛苦?姥姥是否为了让孩子多学一点东西,使用了不当的教育方法?姥姥和姥爷之间是否有冲突或有情绪问题?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的话,就不必认为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只需要解决成人的问题就可以了。

    爸爸和妈妈一起送孩子时,要表现得大大咧咧一些。在路上把东西收拾好,高高兴兴地和孩子聊天,讲一些孩子爱听的故事,控制自己担心孩子哭的心理。如果孩子哭了,就好好抱一抱他。事先跟姥姥家联系好,到了之后,把孩子立刻交给老人,说再见之后立刻离去,不要回头。临上车时,再笑着说一次再见。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哭与那些悲惨的电影镜头或者文学描述联系起来,那样会使自己更受不了孩子离别时的哭泣。

    如果孩子在离别时抓住了成人的头发和衣领,成人应该微笑着抓住孩子的手,但不要把孩子的手硬扯下来,要笑着让孩子松开手,跟姥姥在家玩。如此反复告诉孩子,请他松开手。如果孩子的手还是死死地抓住,可以不动声色地将大拇指伸到孩子的手掌中,撑开孩子的大拇指,拉出自己的衣领或头发,然后放松地微笑着离开。注意,在与孩子离别时,千万不要让孩子抓住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而且,姥姥接孩子时不能硬拉,而母亲硬递过去是可以的。因为姥姥硬拉,孩子会感觉到是姥姥把他抢走了,从而对姥姥产生不信任感;而妈妈递过去,孩子却不会产生这种感觉。这是由于孩子对母亲先天的依恋和母亲要上班的事实,使孩子接受了母亲把他递给姥姥。

    41.如何把与孩子分离带来的伤害降到最小?

    女儿健康活泼,独立意识比较强,总体来说成长得很好。她有过很黏人的时期,但是慢慢地好了起来,现在什么都愿意自己来,出门玩自己走,在家里自己吃饭、穿衣、穿鞋。

    我们在国外,孩子还没有上这边的幼儿园,一直在纯中文环境里成长,所以她的中文说得很不错,但还不会外语。她不愿意与外国人沟通,听不懂就想马上离开;如果遇到能说中文的生人,还是愿意接触的。

    我们去看过几次幼儿园,结果都非常糟糕。尽管有我全程陪伴,但她听到不懂的语言会非常抵触。周围的人越是说话,她就越恐惧、烦躁,要求马上离开。

    她一直是纯母乳喂养,直到14个月大。自从她出生,就一直受到姥姥姥爷的照顾。晚上孩子一般和我一起睡,她和我很亲,和姥姥姥爷也很亲。

    她14个月大时,因为不得已的原因,回北京生活了4个月。后来,孩子和姥姥姥爷又回到了国外,我们一起生活,直到现在。

    孩子回国期间,我每月请假几天回国陪她;平时用电话、视频等各种手段,让孩子感觉到妈妈的存在。姥姥姥爷是教育工作者,很有耐心,孩子和他们在一起,每天也貌似很快乐。4个月后孩子又回到国外,我做了各种努力,让她慢慢对妈妈有了安全感,但分离肯定已经对她造成了伤害。

    过两天,姥姥姥爷必须回国一段时间。眼看她就要和去年一样和我分离,我想尽办法与她沟通,仍然失败了。这让我非常痛心。我昨天和她谈的时候,她一听就开始哭,说想妈妈怎么办。我满眼泪水,说妈妈向你保证,忙几天工作就去看你。

    孩子一直没有离开过老人,但是妈妈一直忽远忽近,伤害必定很大。虽然我每月回国四五天陪她,但是2岁时和1岁时对妈妈的需求终归不同。请问,我怎么做才能减少对女儿的伤害?

    大李老师来帮忙

    从案例可以看出这位妈妈是非常爱孩子的,心里也非常焦急。一个母亲能否从心理方面来关怀孩子,决定了孩子将来的移情能力、安全感和社会性能力的建构程度。能够从心理方面关怀孩子的父母,通常能够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暂时伤害和成长的烦恼。

    案例中的宝宝从出生到14个月大,一直没有离开过母亲。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一般会跟母亲建立起很好的安全依恋关系,情感的纽带也应该非常牢固。人类的幼儿虽然和动物幼仔一样有印迹反应,但他们比其他动物更容易对养育人产生安全依恋。在幼年期有多个依恋对象,比只有一个依恋对象对儿童要有利得多。所谓的安全依恋对象,就是儿童已经完全接纳和信任的人。无论在怎样的陌生环境中,只要这个人在,儿童就会在这个人周围的一定范围内进行探索,这个探索包括对陌生人、新鲜事物和新鲜环境的探索。

    在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出孩子的姥姥姥爷已经成为孩子的第二依恋对象,所以当孩子跟他们在一起时,尽管思念母亲,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伤害。所以,案例中的妈妈也不必过分焦虑。有以前的情感纽带作为基础,一段时间之后再与孩子团聚,孩子经历一个依恋修复期后就会恢复正常,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关于语言的问题,婴儿在出生前就已经熟悉了母亲的声音和语言,出生之后,会对母亲所说的语言非常敏感。如果孩子2岁之前都处于母语的环境中,对语言又比较在意的话,到外语环境中就会感到紧张。如果将来必须在外语环境中生活,那么早进入外语环境对孩子更加有利。刚开始,孩子会感觉到恐怖和焦虑,过了焦虑期就不会再有问题了,他们会很快受到外语环境的影响。到那时,说母语反而会成问题。但是在前期,家长不要太心软,只要孩子对那里的环境不再陌生,可以坚持让孩子到幼儿园去。大约2个月之后,孩子就不会太排斥了。

    可以试试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双语环境。在孩子回国时,经常用外语和孩子交流;在孩子玩耍时给她放一些外语的歌谣;家里人还可以把熟悉的故事用外语和玩偶结合的形式讲给孩子听,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比如在讲故事时管苹果叫apple,管食物叫food。这样,等孩子再去美国时,就能用诙谐的心理来看待那些说英语的孩子,慢慢就会听懂。

    在孩子排斥的时候,成人不要太在意孩子的不良情绪,要平和、坚定地对待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孩子就会感觉好一点。否则,孩子感到焦虑时,母亲也不愉快甚至焦虑,孩子不会理解母亲的焦虑是因为心疼自己,而是只感觉到焦虑本身,这样会加重孩子对新环境的排斥。千万不要以为在这种情况下,成人只要面带微笑,孩子就能放松,孩子能够敏感地察觉到成人内心的状态。所以,最重要的是成人的态度。人的成长是要经历烦恼的,作为家长,一定要把成长所必须面对的困难与真正的伤害区分开来,这样才能使孩子获得成长的帮助。

    在必须跟孩子分开时,家长先不要酝酿离别的情绪,不要设想分离会让孩子多么痛苦,反而要想孩子跟姥姥姥爷在一起也会生活得非常好。每周有电话和视频可以帮助母亲和孩子巩固情感的纽带,要坚持做下去。只要姥姥姥爷很会带孩子,一段时间的分离对2岁的孩子来说不会有太大的伤害。最关键的是母亲不要用怜悯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不要不停地给孩子许愿,说妈妈要尽快去看望你。因为孩子无法用成人的方式来计算时间,对快的理解就是马上来到身边,这会给孩子增加等待和盼望的急切心理。最好是下了飞机再给孩子打电话,说妈妈到了。这样会使孩子更相信妈妈说来就来了,有助于培养对妈妈的信任和安全依恋。

    在孩子想妈妈的时候,姥姥姥爷可以安抚,同时一定要多设计游戏和工作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妈妈可以把自己常用的物品给孩子,作为自己的替代物,让孩子在想妈妈时可以抱着它。姥姥姥爷要用开放的心理来看待孩子对妈妈的思念,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是可怜的,不要对孩子露出过于同情和可怜的目光,甚至可以欢快地说“我也想妈妈”。这样,孩子就会将想妈妈带来的负面情绪转化成正面情绪,以免由于忧伤而引起消化系统的问题。

    42.女儿有分离焦虑,一定要爸爸抱着睡,怎么办?

    女儿本来一直和我关系很好,吃了22个月的母乳,几乎一天也没离开过爸爸妈妈,平时一直缠着妈妈。睡觉习惯还不错,晚上会换上睡袍,我给她讲讲故事,唱唱歌,按摩一下,母女都感觉很温馨。平时在家的亲疏都是有次序的:妈妈——爸爸——奶奶——爷爷。

    女儿前几天发烧,退烧后的一个夜里,她突然半夜叫着:穿衣服,爸爸抱。结果,爸爸从半夜3点一直抱到早上9点。从那次开始,女儿就不再让妈妈哄着睡觉。最让人恼火的一次,爸爸好不容易把她哄睡着了,她上床一脱衣服就醒了,又穿上衣服。就这样,穿衣服——哄睡——放床上——睡熟——脱衣服——醒来,反复循环。我想去抱女儿,她根本不让我抱。后来僵持了好久,我一生气就关上了门,把她一个人关在卧室里面。孩子使劲闹腾,光着脚跑下床撞门,后来还是坚持要爸爸抱着睡觉。其间,我成功地哄睡过两次,可是马上就恢复原样了,好像眼里根本就没有妈妈一样。我感觉很失落。

    假期结束,我要去上班了。现在好像可以和妈妈说再见,但不肯跟爸爸说。今天早上还抓着爸爸的包,不让他走,最后以大哭收场。

    假期时,女儿有一天中午玩得很疯,不肯睡觉。我硬脱掉她的衣服,她就大哭,不让妈妈抱着睡,还是爸爸抱着睡着的。是不是这次就留下焦虑的原因了?平时,爷爷奶奶管不了她,中午经常要玩到困了才睡觉。

    我感觉女儿不再是以前那个只要妈妈的小精灵了。是不是我伤害到女儿了,让她对我有了心理阴影?我该怎么做?如何缓解她的这种焦虑?

    大李老师来帮忙

    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现象都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就我的经验来看,孩子似乎在那天晚上做了一个梦,并出现了类似于梦游的现象。如果家长事先懂得的话,在孩子哭闹着要穿衣服、要爸爸抱时,可以不照孩子的话去做,而是尽可能地给孩子带来安宁和舒适的感觉,直到孩子平静下来不再哭闹。

    孩子在梦呓的情况下提出要求,家长在慌乱中实现孩子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渐渐醒了,发现自己在爸爸的怀中是舒服而安宁的,而妈妈身上散发着慌乱的气息。孩子就会把惊恐的感觉跟妈妈联系在一起,把舒适的感觉跟爸爸联系在一起。一次恐惧会造成夜夜恐惧,解决恐惧的方式被固定为——穿衣服,爸爸抱。于是,爸妈也变得很紧张,在晚上孩子快要醒来时就开始想:今晚不会再那样闹吧?这样的氛围会暗示孩子,孩子就会在那个时间开始闹,让父母看上去“心想事成”。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我们不能很准确地解释,但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孩子睡觉的形式是可以改变的,完全可以在孩子身体好时建立好的睡眠模式。

    在爸爸妈妈休假期间,跟孩子事先说好:“从今天晚上起,由妈妈带着睡觉,要脱了衣服,天亮之后再穿衣服。”然后果断地脱掉孩子的衣服,把她放在床上睡觉。在脱衣服的时候,不要跟孩子硬抢,而是要平静果断地要求孩子脱了衣服上床。如果孩子暂时不愿意脱,可以先不脱,先解决半夜起来要爸爸抱的问题。

    如果孩子半夜起来非要爸爸抱,可以告诉孩子,现在由妈妈陪她睡觉,明天早晨爸爸会来向她问早安。如果孩子大哭大叫,就坐在那里平静地看着她,等她不再发脾气了,可以经她同意把她抱在怀里。注意,一定要坐在床上把她搂在怀里。等孩子平静下来,跟她说每天晚上都是妈妈陪;如果妈妈不在或有事,才能让爸爸陪;爸爸妈妈也可以轮流陪她睡觉。按照家里能做到的来让孩子选择。等孩子完全安静后向孩子建议:“我们现在要继续睡觉了。”然后把孩子放在床上,继续睡觉。如果孩子还是不让放,就说明倾听还不够,再耐心等待,然后再提议:“我们现在开始睡觉。”只要在孩子大发脾气时,母亲能够平静地等待,孩子通常都会平静下来的。

    孩子如果在床上大哭大闹,妈妈决不能放弃,要坚持达到目标:第一,不到早晨起床不能穿衣服;第二,爸爸不能过来;第三,妈妈不能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自己离开;第四,妈妈不要犹豫不决;第五,妈妈不要忍不住发脾气;第六,孩子前一天白天不能在下午2点之后睡觉,否则晚上的睡眠时间跟成人不同步,就会闹腾。

    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都不是固定的,无法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孩子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无法准确评估。但无论如何,当出现对孩子的情绪和发展不利的状况时,家长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不能保留孩子的不良习惯。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孩子就会很好地发展。

    第四节 分离焦虑在3-4岁

    显然,分离焦虑不会在孩子3岁时就消失,但到了3岁后,孩子已经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能够明白妈妈离开后还会回来,所以,即便在离开亲人时感到伤心和焦虑,但焦虑的程度也不会像2岁前那么深。因此,家长就更可以放松一些。一般来说,随着孩子长大,家长也积累了很多有关孩子特殊状态的经验,所以,到了孩子3岁后,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会比之前成熟很多。我们来看一看,在孩子3-4岁时,家长对于分离焦虑还有哪些疑惑。

    43.对于孩子的分离焦虑,妈妈需要做什么?

    女儿最近刚上幼儿园。这所幼儿园算是我所在的城市里能选到的比较好的幼儿园了,离家比较远,每天由爸爸接送。

    女儿是个敏感细腻的孩子。入园之前,我们曾带她到园里参观过。我们一起至少来过幼儿园六七次,对园内外的环境都有所了解了。回来问她,她说她喜欢这个幼儿园。

    之后试了几天园,家长可以陪同,但老师的意见是,家长能不牵手就不牵手。其他的孩子跟老师一起互动,女儿却始终牵着我的手。小朋友们一起活动,她不断地找妈妈,注意力都在妈妈身上。看上去她不喜欢加入小朋友们的活动,总是委屈想哭的样子。后来她说有些饿了,老师给她一份食品,她吃了一口后说“太甜了”,然后就借着这个大哭起来。

    通过试园,她给老师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老师对我说,这些孩子中,就是担心她会难适应一些。当然我对孩子是了解的,否则我还真会介意老师的说法呢。

    接下来是正式入园。最初的一周,我们只送她半天。每天早上爸爸送她去,因为我无法自信地做到跟宝宝在幼儿园门前愉快地分离,所以选择在女儿离开家前就先去上班了。结果这一周竟很顺利,老师都说出乎意料,说她只哭了几声就好了。但老师也说,小朋友们活动时,尤其是在户外,她只是观察,几乎不参与。

    中午,爸爸妈妈一起来幼儿园接她,下午她在姥爷家跟老人们一起度过。看上去过得还挺愉快的,口中还不时地哼唱着自己编的歌。之后的几个半天,我中午也不去接她了,只让爸爸一个人去,想让她尽早适应这种秩序。

    从第二周开始,我们就送全天了。期间,女儿发烧了,但我们还是坚持送全天,怕前功尽弃。还是爸爸一人送,我每天提前去幼儿园与爸爸会合,一起接她。每天见到妈妈,女儿都立刻喊着“妈妈抱”,在回来的路上要“坐妈妈腿”。

    第二周有几天早上,女儿是在家里吃的早饭。为了她早日恢复健康,我特意做了适合她的早餐。之后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上车,妈妈中途下车上班,跟女儿告别,也算比较顺利。

    第三周,大概是因为经过了两个休息日,女儿总说“明天我不去幼儿园了”。如果问她为什么,她就说“我想妈妈”,然后就委屈地哭起来。我耐心地倾听她哭。这几天,我没像上周那样去幼儿园接她。我想恢复爸爸一个人接她,因为我天天请假坐近一小时的公交车接她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知道我去接她会不会更打扰她呢?

    一天早上,她不到五点就醒了,说“我不上幼儿园”,然后就哭了,还说“妈妈,你和爸爸中午就来接我”,“我明天不上幼儿园,后天再上幼儿园”。我说:“其实你在幼儿园还是挺好的,就是想妈妈,对吗?”“是……”说着,她又撇嘴哭了。“你想妈妈的时候,就摸摸胸口。”女儿说:“我不想摸了。”上周她是这么做的,还主动告诉我,说摸了10次。上周想妈妈不愿意去的时候,她还说:“妈妈你上两个班,一个是上单位的班,一个是上我心里的班。”我说:“好。”临出门前,她说:“我还要再哭一会儿,哭够了再去。”爸爸抱着她下楼,我听到她让妈妈跟她一起上车,要“坐妈妈腿”,还听到她在走廊里吵着要回家再待一会儿。后来女儿终于上车了,在中途又给我打电话,呜咽着说了一些话。

    过后,爸爸说一直在幼儿园外面陪了她40分钟,直到老师出来看见他们,爸爸才把她送到老师手里。

    其实女儿什么都明白,知道要每天上幼儿园,就是暂时无法控制想妈妈的念头,这使得她无法投入地跟小朋友玩。而且,她的哭也不是那种放声大哭,而是很小声地抽泣。她还说不想在那里午睡。

    我不知道现在除了倾听,还有什么更实际的办法能帮到她。如果只送半天,会不会导致将来再送全天时出现反复?我下班不去接她是否对她会更好?早上送她时我要不要出面?

    大李老师来帮忙

    在人群中有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有的人情感非常浓厚,对于伤心和分别特别容易动容。所以孩子和爸妈分别时非常难过,看上去不像是分别焦虑,只是依依不舍。

    关于孩子在幼儿园里不跟其他孩子们一起玩耍,看案例中描述的孩子分离后的状态,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孩子在入园之前生活的环境非常单纯,缺少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机会,入园后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在感到恐怖之余一心想的是怎样不被母亲丢在这里。这种焦虑是人类童年时期最大的焦虑,在这种时候,孩子怎么还能去跟着小朋友做操,去学习以前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呢?人在心理失衡时是不能够进行学习和娱乐的。这一点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就能够理解孩子了,就不至于逼着孩子在刚入园的焦虑期内去参与小朋友的活动,直接去和陌生人打招呼。

    案例中孩子的表现,是一个具有自我保护本能的孩子在即将离开保护人时所应该出现的状态,这说明她的本能没有被破坏掉。我们应该欣赏她为了获得安全而想尽办法的意志力。看到案例中描述的情况,倒是感觉父母离不开孩子的心情更严重一些。父母太关注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稍微撇一下嘴还没哭出来时,家长已经在想办法了。这会让孩子发现表达不良情绪非常有力量,而且在这方面获得了良好的自我效能认知,这会让孩子变着法儿地使用这种能力。所以家长首先得反思自己,在跟孩子分开时,你是怎样设想孩子的?如果你认为她一定受不了,一定会哭,那么即使孩子本来不想哭也会哭了。

    在孩子酝酿不良情绪时,家长可以用快乐的方式来冲淡孩子的忧伤。比如孩子撇嘴要哭时,家长说:“啊,我的衣服纽扣什么时候掉了?是不是掉到床底下了?”然后就满地去找。或者快乐地大叫:“看,外边的树上有两只鸟,那一只是这一只的妈妈。”这时你再看一下孩子是不是还在酝酿不良情绪?一般在这时,孩子的嘴角已经不撇了。所以,要把环境的氛围营造成快乐的、阳光的,即便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也没什么,可能在一年之内她都会这样叨叨,这并不等于上了幼儿园会给她带来伤害。只要幼儿园的环境不会伤害孩子,就要坚定果断地把孩子送去。

    在与孩子离别时,越坚定地离开对孩子越好,最不可取的就是陪着孩子在幼儿园门外熬着。其实在徘徊的这段时间,孩子在内心中不断地用假想在排斥着幼儿园,对父亲或者母亲将要离开感到焦虑。这等于在强化离别的痛苦,对孩子是最不利的。

    分别的仪式越简单越好,孩子本来没有这个模式,是成人为孩子设计的。在本案例中,本来一个人接就可以了,成人却认为孩子在上幼儿园的前期两个人接显得更隆重一些,结果不能坚持两个人来时,模式的改变就给孩子增加了痛苦。再比如,孩子上幼儿园不能永远上半天,如果不久之后就必须要上全天,那么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获得正确的时间概念。否则,因为家长来接孩子的时间改变,会给孩子造成新的痛苦。实际上,家长所做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安慰自己,而不是安慰孩子。对于孩子来说,要在成长中去接纳给予她的模式并去适应它。如孩子被狼领养了,就要去适应狼的生活,再改变为人的生活时,就会感到痛苦。所以对人这种动物来说,生活模式的改变经常会带来痛苦,即便是向好的方向改变也是如此,儿童更是这样。

    第五节 分离焦虑在4-5岁

    有家长朋友疑惑:孩子到了4岁后,分离焦虑怎么反而更严重了?实际情况可能真是这样,因为孩子到了4岁后会出现一种状态,我们称其为“煽情期”。此前,孩子一旦痛苦和伤心就会哭,而父母一看到孩子哭就会选择让步,因此,孩子就会反复利用哭来获得利益。在4岁之前,这些行为都是反射性的,没有上升到有意识的探索层面。实际上,6岁之前是孩子建构人格的基础时期,有关人格的基础内涵,孩子几乎每一项都会去探索,例如如何交朋友、如何表达感情等等,这是人类能够智慧地使用情感的开始。从此,孩子逐渐培养起情商,而情商就是人类智慧地使用情绪和情感的能力。

    所以,到了4岁之后,孩子就会开始练习智慧地使用情绪和情感,这种状态如果发生在与亲人分离时,就容易被误解为分离焦虑。

    44.孩子越大,分离焦虑怎么反而越严重了?

    女儿4岁多了。爸爸上周一出差,走得很急。虽然我事先知道会出差,但也是接到电话时才知道马上就要走的。平常都是爸爸去接女儿,那天换我去接。刚见到我,她还很高兴。后来她问爸爸去哪儿了,我说出差了,孩子就一下子哭起来了。我只好安抚她说,爸爸过两天就回来了,明天妈妈带你去秋游,我们现在去买蛋糕吃。孩子说,我要爸爸现在就回来。我说今天回不来啊,过两天就回来了,我们现在跟爸爸打电话好不好?

    于是,孩子边哭边打电话要爸爸回来。晚上回家又哭了好几次,要爸爸。第二天秋游兴致也不高,中间说了好几次想爸爸,只是没哭出来。晚上回来又哭了,直到第三天爸爸回来才好。从那之后到现在一直情绪不稳,不能提出差两字,有时甚至没提起就跟我说,我不要爸爸出差。周末过了两天,周一早起就不愿上学,要跟着爸爸,后来又要跟妈妈。今天早上醒来没看到妈妈在床上,马上带着哭腔喊妈妈,听到我的声音才作罢。

    老师反映她在学校还好,没有不高兴的意思,就是有一次中午吃饭时哭了。她跟我说,吃饭的时候想到爸爸了。

    孩子从8个月到2岁4个月一直跟着奶奶,后来接到身边就上了幼儿园,安全感不太好,也比较敏感。爸爸去年上半年之前长期出差外地,之后才在家,很少出差了。

    这是分离焦虑吗?一直觉得现在大了不会有问题了,送到奶奶家和姥姥家住着都没问题,怎么爸爸出差一下就会这样?要怎么解决?她爸爸不可能不出差啊!

    大李老师来帮忙

    本案例中,孩子在8个月时就被送到了奶奶身边。此时,她刚刚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离开安全依恋人(孩子认为最亲的人)的痛苦,通过8个月的认知才确定了谁是自己最可以依靠的人,才可以发展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时,她就被带离这个生命中最早建立起来的安全岛。这个安全岛是孩子用灵魂建立起来的,现在却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改。孩子要拿掉注入灵魂的第一依恋人,重新把其他人,比如奶奶或者姥姥确定为第一依恋人,这个修改过程是痛苦的。经过这个漫长的过程,到2岁时,孩子已经确认身边的某个人是最亲的人,可以依靠这个人生存下去,于是孩子开始发展自己。这时,她又一次被带离第二次建立起来的安全依恋人,不得不通过一个苦难的心理过程去掉第二个安全岛,第三次重新建立安全依恋。这时孩子天生建立安全岛的时期已过,要经历很长时间才可以再次确认自己十分安全。

    现在孩子已经4岁了,正好到了能够利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来表达需求的年龄,所以小时候的经历成了情感表达练习的主题。这就是我们在案例中看到的,爸爸的出差唤醒了孩子关于离别的担心,于是在自我治疗。

    案例中的描述,显示孩子在进行情感修复。孩子如果从出生起跟父母的关系就非常亲密,一直持续到4岁,对这种亲密便习以为常了;如果中间是断开的,经历了一个熟悉期后才逐渐跟父母的情感浓厚起来,情况就会不同。4岁的孩子正好进入练习使用情感的时期,会有煽情的倾向。之前孩子使用情感是一种自然流露,到了4岁,孩子会有一个情感探索时期,如果对父母的情感被意识到了,就会变得很煽情。这是儿童在练习使用情感,与别人沟通的一种表现。

    使用情感使孩子的灵魂受到了滋润,不再是干巴巴的。案例中的情况其实不能算作是过分依恋,只是一种情感和爱的表达方式。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承受住哭泣,不会把自己哭坏,所以父母只要跟孩子共情即可。孩子想念爸爸,很爱爸爸,这种情感是妈妈能理解的。妈妈可以对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比如当爸爸和孩子不在时,妈妈也非常想念,如果想念得太厉害了,也会哭的。孩子觉得妈妈成了她的知己,就会不再感到孤独,转而会跟妈妈建立友好的关系。孩子思念亲人,并且用哭和不快乐去表达这种思念,是人类正常的感情,需要成人认识和同情他们。

    关于分离,家长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把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当作问题,这只是表明他们还没有学会控制而已。其实人类的亲情是不需要控制的,只需要与孩子去分享和共情。

    第二,在孩子说想爸爸时,母亲要看着孩子,告诉她:我也很想念爸爸。然后跟孩子一起去为爸爸做点什么,教会孩子用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去思念亲人。

    第三,不要否认和嘲笑孩子的情感,要向孩子展示开朗的心态,引领孩子摆脱忧伤的心境。不要用语言告诉他们“不要伤心,不要哭”,那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更可怜,从而哭得更厉害。

    45.如何处理与孩子的第一次分离?

    儿子上个月随公公婆婆回老家了。原来只打算让他在那里过暑假,但一来二去竟在那里上幼儿园大班了,这意味着有一年时间我们将只能通过电话联系。

    这是我与儿子的第一次分离。然而,我每次兴奋地打电话过去,儿子却不领情,经常不接电话。不是说没空,就是刚说一两句就说没话说了,挂了吧。

    但是原来在家里时,儿子是最依恋我的,也是我从小带大的。虽说家里有老人,但由于身体不好,下班后带儿子就一直是我的事。可为什么一离开,竟然变得无话可说,而且还一点也不想我和他爸爸呢?这才离开一个月,真不敢想一年后会怎么样,我是否应该把儿子接回来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如果我们能够回顾一下自己小时候,在爸爸妈妈离开后,自己是怎样的感觉,就比较能够理解案例中的孩子了。孩子小时候一直在妈妈身边,跟妈妈那么亲,那种亲是无法表达的,是一种深入灵魂的爱的气息。作为一个儿童,离开了这种气息就会无限悲伤。如果孩子能够抗拒这种悲伤,就会拼命抗拒造成悲伤的分离;如果孩子无法抗拒,本能就会使他们远离痛苦。如果这个痛苦是由妈妈带来的,那当然会远离妈妈。妈妈打来电话,孩子不能感受到妈妈传递的爱的气息,只听到说话的声音,而这种声音会让孩子心里更加难受。孩子不能思考和分析这种难受,所以只能选择离开。这就是孩子在离开父母时间久了之后,不愿意跟父母通电话的原因。

    实际上,父母给孩子打电话,孩子一般都会显得无话可说。孩子是感觉动物,要感受到成人的气息、表情和语言同步,才能够对语言做出理解和感受。如果不是经常练习,没有几个孩子能够对着听筒滔滔不绝,这正像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无法对着摄像机镜头情意绵绵一样。所以,孩子不愿意接电话,并不是忘记了爸爸妈妈,而是不喜欢以这种形式与亲人交流。

    有一种情况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为了使大家更加能够理解孩子,我们再重申一遍:

    孩子会自觉地切断让自己不愉快的情景。如果孩子离开了父母,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再回到父母的身边,接父母的电话不但跟他内心与父母在一起的愿望差得很远,反而让他很难受,他就会拒绝接电话。当他回到父母身边以后,还是会需要父母的。所以案例中的妈妈不必担心,孩子是永远不会忘记父母的。

    在平时,父母若要打电话安慰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安慰自己,那就从拿起听筒的那刻起,谈论孩子喜欢的话题,不要逼迫孩子回答你。

    如果父母一拿起听筒就对孩子说,今天在公园里看见一只大猴子生了一只小猴子,猴妈妈把小猴子扔在背上,爬上了一棵树。这样,孩子肯定不会扔下听筒走开。如果打电话是一连串对孩子的逼问,比如幼儿园好不好、小朋友是不是欺负你了、奶奶做的饭好吃不好吃等等,孩子需要努力去回忆,这会使孩子感到非常有压力,又不会像成人那样随便说点什么去应付对方,这时孩子就会感觉不舒服,很有可能因此逃开。另外,在跟孩子打电话时,父母应尽量通过声音和描述给孩子带来快感,而不是只想着让孩子安慰自己。

    其实,在12岁之前,孩子最好不要离开父母。如果老人养育的方法非常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如果老人过于溺爱,或者不能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那么孩子出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在老人那里待得越久,对父母不认可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尽快把孩子接回来还是对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